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剑侠古今奇缘 > 剑侠古今奇缘第4部分阅读

剑侠古今奇缘第4部分阅读

    扫视了一下全场战局,发现自己这方参战诸人都处在了危险境地,若再打下去,恐怕都得葬身在这玄武峰顶不可。他回眸望了一眼刚出生不满三个月的娇儿,顿时心如刀绞,目闪泪光,心中暗忖:“自己一生,光明磊落,侠肝义胆,戎马半生,只此一点骨血。今日若是孩儿跟自己一起埋骨在这荒山上,张家将从此断了香火,九泉之下如何面对列祖列宗?难道这就是天意吗?上天也太不公平了!孩子何罪?他才刚来到人世不久啊!若是真的遭到杀戮,岂不太冤屈了吗?不行!我非得保住这孩的性命不可,哪怕自己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张家不能绝后。”

    张远山此时,尽管肝胆俱裂,悲愤填膺,但一种做父亲的责任让他振奋起冲天豪气。他调动起全身的能量,连向李三太、方友兴、范江三人各击一掌,将他们个个逼退了数步,移近到好友病书生身边。他挥手又将摩尼占仁、余飞、余翔震退数步,急冲病书生低语道:“魏兄,你我是过命的交情,这场厮杀的后果想必你也很清楚,小弟不想多说什么了!小弟虽不惧死,但有一桩心事未了,就是不想绝后。烦劳魏兄看在你我多年相交的情分上,速带犬子逃离此地,并代为抚养,小弟将于九泉之下感激仁兄之大德。时间紧迫,言尽于此。小弟全力拦阻这些贼子,仁兄速从我身后退去,切!切!!”

    张远山说完托孤之语后,忙从怀中掏出一本小薄册子,火速塞到了病书生之手,转身一声长啸,把太乙混天神功运至极限,也不待病书生是否答应他的托孤重任,犹如天神一般扑向敌群,奋力拚杀。他为了掩护病书生能顺利地将他儿子带离这危险之地,豁出了性命。这真是一人拼命,万人难敌。李三太、摩尼占仁等六大高手竟被他逼退了五、六丈远。

    李三太曾在张远山手下当过差,了解张远山的武功非掌霸道,若不是其伤势尚未痊愈,恐怕今日之战,鹿死谁手还很难预测。他见张远山勇猛得如一头受伤的雄狮,竟有些恐惧地连连后退,以避其锋芒。

    病书生是个智者。他听了张远山的话后,并没固执地与其争论。他懂得这托孤的担子重如泰山,比跟好友一起战死在这里意义更伟大,责任也更重。他见机不可失,张远山这种孤注一掷的打法维持不了多久,当即跃向赵大郎,一把掠过孩子,像箭打的一般向后山遁去。

    胡月华虽然与敌人激战,但她却时刻都在留意着她的孩子的安危。她不知丈夫有托孤之举,以为病书生临危怯战逃跑了呢,又见其抢走了自己的儿子,大吃一惊,猛攻数剑,立将悟非和坤松两人迫退数步,急抽身向病书生追了去。

    张远山见状后,忙喊道:“月华,快回来御敌!让魏兄带孩子去吧!”

    胡月华是个极聪明的女人,听到丈夫如此说话,并见他毫无惊慌之态,仍然拼命杀敌,心中顿时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尽管赵大郎不明真相地在大呼小叫地怒骂病书生不该抢走孩子,但她悟到了丈夫的用意,毅然地踅回身,把剑舞得风烟不透,卷地而起,阻杀正面追来之敌,主动掩护病书生下山。

    李三太见状,顿时如梦初醒,连向同伙喊道:“弟兄们,快去追赶那个姓魏的,不能让他把那小孩带走!斩草要除根!”他的话刚落,马上就有几个黑衣蒙面人向病书生追去。张远山见状,大吼一声,如大鹏展翅般越过众人头顶,飞落在那几个人的前面,双掌齐扬,顿将追赶病书生的几个黑衣蒙面人打倒在地,而他自身却因拼命阻敌,牵动了旧伤,同时体力也严重透支,摇摇欲坠地靠在了一棵松树干上喘着粗气。但见他虎目圆睁,须发皆张,面目十分狰狞恐怖。

    胡月华见状,奋力逼退面前之敌,疾奔过来护在丈夫身前,剑舞似匹练,力阻来犯之敌。

    悟非原是少林弃徒,因他多次妇女,犯了少林戒律,被少林方丈逐出了寺门。他离开少林寺后,像脱缰之马,更加肆无忌惮地四处为非做歹。他曾被张远山追杀过,后来被迫躲在大别山中,直至遇到昔日好友李三太后方敢重返江湖。这次他应李三太之邀,为报昔日被远山追杀之仇,亦随同李三太来到恒山。他本不是张远山的对手,可这时他发现张远山体力不支,显然是受了重伤,正是报仇的最好时机,于是步步逼上前来,频频使出少林寺的独门武功――大力金刚指,点散了胡月华的剑芒,并乘隙向张远山周身各大要|岤袭去。

    第十章 心生复仇火焰

    太行双鹰余氏两兄弟也曾吃过张远山的苦头,对张远山恨之入骨,两人双剑合璧,从左侧猛攻过来。

    李三太更是恨透了张远山,若不是因为他的出现,胡月华早就成了他的女人了。他趁胡月华全力抵挡太行双鹰与悟非三人之际,从右侧偷袭过来,使开鹰爪拳专往张远山死|岤上打。

    张远山方才为掩护病书生带着儿子顺利逃离恒山,几乎耗尽了内力,此时虽然仍能勉强出招御敌,但威力锐减,只有招架之功,却无还手之力,直被打得险象环生,生命悬于一线。

    赵小虎见师父危在旦夕,奋不顾身地猛扑过来,挡在远山身前挥动两只铁拳,拚死抵抗,并大声疾呼道:“师父师娘,你们快走……”他自开战以来,一直同敌方弱者厮杀来着,虽然仰仗着一身蛮力?被打倒,却被杀得浑身是血,体无完肤,此时又赶来阻挡李三太这等高手,尽管他力大无穷,哪里能招架得住李三太那坚如钢铁的鹰爪神功?不待他把话说完,头盖骨已被李三太抓碎了,脑浆迸射,气绝身亡。

    赵大郎自被病书生夺走了孩子后一直骂个不停,蓦地又瞥见儿子被人打死了,顿时怒火攻心,失去了理智,从地上拾起一块石头,疯也似地飞扑向李三太,想用石头砸死这个杀子仇人。一个毫无武功的老头,做出这种选择不异于飞蛾扑火,?等他石头出手,早被李三太飞起一脚踢飞两丈多高,于此同时,张远山刚化去悟非袭来的大力金刚指力,一眼又瞥见赵大郎被李三太踢飞在半空,强提一口真气疾扑过来将赵大郎接住,低头一看,却见其口吐鲜血,全身抽搐不停,刚欲施救,猛觉背后罡风袭来,知有人在背后偷袭,想闪身避开,哪里还来得及?但觉后背如被锤砸,尽管他上身穿着神猊织金软甲,亦被震得五脏如刀绞火焚,气血翻腾,双手一松丢下赵大郎,向前踉跄地冲出几步,禁不住喷出一口鲜血。他咬牙转身一看,见偷袭者不是别人,正是连杀赵家父子的刽子手李三太,顿时怒火中烧,忙运功提力于双掌欲为赵家父子报仇,不禁暗吃一惊!他发现自己丹田虚若空谷,哪里还有半点真力?心中暗忖:“我力已竭,不可再战,若死在这小子手里,岂不毁了我一世英名?”他发现身后五尺远便是万丈深渊,不禁心中窃喜,自葬深谷总比被人打死好听得多,想到这里,不禁抬眼向月华看去,只见她仍然奋力拒敌,剑光如虹,杀气弥野。

    说也奇怪,自双方动手开战至此,除病书生受命携天生逃走之外,赵家父子先后阵亡,武功最高的张远山也杀得筋疲力竭,正准备投崖自尽,唯独胡月华一人没受到任何伤害。她没受伤的原因主要是沾了李三太的光。李三太在来恒山前就暗中交待过大家,此来恒山的目的就是想把胡月华从张远山身边抢到手,只能活捉,谁都不许伤害她。故此,胡月华才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张远山无暇细想爱妻何以久战不疲,且?受到任何伤害的原因,因为他又瞥见李三太正向他步步逼近,杀气越来越浓。他已臭到了死亡的气息,不得不作出最后的选择――投崖自尽。他斜睨一眼身后的万丈深渊,但见那翻滚的雾霭像是天国的祥云,正引入他步去。岚风振衣,像勾魂使者缠着他向绝境退去。远山知道自己的没日到了,当他退到悬崖边时感到万分疲惫,索性将身躯倚靠在崖边斜生出的一株古松干上,忽然仰天长啸,悲愤地道:“天无道兮地无情,壮志难酬兮气难平!胡虏未灭兮心不甘,虎被犬欺兮目不暝。来生仗剑兮必报今日之耻,再逐鞑虏兮求太平――月华,为夫先去也!咱们来生再见!”他道罢,转身跳下万丈深渊之中。

    胡月华见丈夫跳崖后,悲鸣一声道:“远山,你等等我,为妻同你一起上路!”她抖剑使了一记“夜战八方”,将围攻之敌迫退数步,双脚登地,“一鹤冲天”飞掠至崖边,毅然纵身跃入深谷,追随其夫去了……

    李三太没想到会有这种结局,他愣了会神儿,然后徐步走到悬崖边,向谷底望了望,但见深谷中云雾翻滚,根本望不见底,遂长叹一声道:“可惜!太可惜了!”即而又狂笑起来,面孔扭曲,状如恶鬼。

    梨花庵空明神尼获息玄武峰生变赶来时,肇成血案的元凶早已离开现场多时了。她们除看到满地血污外,连一首尸体都没发现。因为,李三太怕被别人发现其行凶线索,临走时将所有死尸全都抛下深谷中了。

    李三太后来又暗遣门人多次追查病书生的下落,意在抓到张远山的儿子,斩草除根,但终未如愿。

    一场血案就这样悲怆地结束了。后来,空明神尼曾派人四处搜寻过胡月华一家的下落,终是泥牛入海,无任何消息。若不是后来病书生到梨花庵告诉她血案真相,她连爱徒一家死在何人之手都不知道。当她惊闻噩耗后,悲愤填膺,痛心疾首,大病了三天。后得知爱徒之子还活着,她心中方感到一点慰藉张天生听师父述说完父母被害真相后,当即昏死了过去。经病书生好一气救治,天生方从昏迷中苏醒过来。

    天生苏醒后,便扑在师父的怀中痛哭不止,在其恩师和庐山狂客的再三劝慰下,方止住了哭声,恢复了理智。他从师父的怀中离开,倒退了两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给师父叩了三个响头,脑门都磕出了血,悲怆地冲师父道:“师父,徒儿的这条小命是您老人家救的,并抚养长大,此身当归您老人家所有,徒儿不敢不听您老人家的话,更不敢抗命不遵。可是徒儿的父母死得好惨哪!这血海深仇不能不报。常言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徒儿再次恳请您老人家大发慈悲,准许徒儿下山,待手刃了李三太等一伙仇人后,再回山来报答您老人家的养育之恩,甘愿服侍您老人家安享晚年。望您老能成全徒儿的这一点孝心吧!”他说罢复又叩头如捣米,但见其额头皮破血流,泪下如雨。这种场面,就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被感化的。

    病书生显然也被感化了。他此时也是老泪纵横,身躯颤抖着站起身扶起天生道:“生儿,你起来吧,为师答应你下山就是了!”

    病书生扶起天生后,转身又向东屋走去。俄顷,但见他又从东屋回到客厅来,手里拿着个油纸包,送给天生道:“生儿,这纸包里包着的是你父亲留给你的家传武功秘笈,为师没有看,现在交还给你,由你自己去慢慢领悟去吧!”,

    庐山狂客见状,不禁对病书生肃然起敬,慨喟道:“魏兄不愧为远山兄弟的过命知己!张家的‘太乙混天神功’可谓是独步天下的武林至宝,世上有多少人觊觎而不可得!但你却将这本秘笈保存在身边十八年却一眼没偷看,这种高尚的品德让兄弟我万分佩服!”

    张天生手捧着那油纸包,轻轻用手打开来,但见一部发黄了的绢册映入眼帘。那绢册封面上写着六个正楷字:“太乙混天神功”。

    张天生呆望着这部小册子,并没有马上翻阅,泪流满面的冲师父道:“师父,徒儿想暂缓几日再下山去。徒儿要先练会这秘笈上的武功,它日遇到李三太时,也好用家父留下的武功为父母报仇……”

    病书生爱怜地道:“好孩子,有骨气!不愧是张远山的儿子!迟些天下山也好,若是能悟通你父亲留下的武功就更好了。”

    这时,天已大亮。阳光穿透了纸糊的窗户,照得满厅暖烘烘的,趋散了每个人脸上的阴霾与悲伤。

    两个月后的一天,铁笔峰茅舍厅堂中,病书生与庐山狂客品着松籽茶,闲聊着江湖轶事。朱碧云在院子里练习病书生新近传给她的一套“越女剑法”。忽然,张天生一脸高兴地从练功房里走出来,直奔客厅而去。路经庭院时,看到朱碧云正在练剑,忙刹住了急匆匆的脚步,站在一边观看。他见朱碧云舞的是“越女剑法”,很是精妙,不禁暗暗喝彩。他知道这套剑法是古时一位女子剑术家叫“越女”所创的。这套剑法讲求: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如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翩如腾兔,光若惊鸿;呼吸往来,不受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理法极为深奥,实为剑术中的极品。可惜,朱碧云只演练些皮毛,形似而神无。

    天生虽然精于徒手搏击,但对诸般兵器也很熟悉。这套越女剑法他虽然没练过,但听师父讲过其精要特点。他觉得朱碧云对剑法技巧把握得虽然很好,但内力似乎弱些,灵动有余却力度不足,飘逸而不实。

    第十一章 深潭降伏水蛟

    朱碧云正舞得兴浓时,突然发现天生不知何时站在一旁偷看她舞剑,忙收势立住身形,冲其嫣然一笑道:“天生哥,你出关了?一定是大功告成了,是吗??子恭喜你了!”

    张天生自从修炼太乙混天神功以来,足足在练功房里闭关了两个来月。练武之人在闭关期间不能与外界接触,一心潜修,十分辛苦。若非大功告成,是不会出关的。

    “大功告成还谈不上,只能算是小成!朱姑娘练的是越女剑法吧?”天生道。

    “正是越女剑法,是魏伯伯教我的,还不太熟练,让你见笑了。”碧云腼腆一笑道。

    两人说笑着一起走进了客厅。天生分别向师父和朱万通请过安后,又冲师父道:“师父,徒儿对太乙混天功领悟得差不多了,其内功心法与您老人家传授给我的武功心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虽不能尽悉内涵,但相去不远,假以时日我会融会贯通的。我想明日下山,即便找不到仇家,先到江湖上历练一番,或许收获会更大。您老看行吗?”

    “也好!江湖本是个大熔炉,才干和智慧是靠磨练和实践取得的。武道也如此。为师同意你明日下山!”病书生很庄重地道。

    “温室里长出来的花是经不得风雨的。要想成为侠士,只有去江湖中不断锤炼,方能有大的作为。江湖中虽有风险,但也有机遇。凡事全凭个人悟性和如何把握了。贤侄此次下山,遇事不可操之过急,要量力而行。为父母报仇乃人之常情,但不可滥杀无辜,草菅人命,以免引起武林公愤。乃父一生行侠丈义,好善乐施,望你能继承其遗志,堂堂正正地做人做事。”庐山狂客以父执辈的口气嘱咐道。天生唯唯称诺。

    这天,病书生与庐山狂客跟张天生讲了许多江湖常识和武林轶事,天生仔细聆听并默记在心。

    朱碧云听到张天生要下山找李三太报杀父之仇,也想跟去助一臂之力。她向乃父道:“父亲,我也想跟随天生哥一起下山,路上互相也好有个照应!”

    庐山狂客与张远山本是八拜之交的好兄弟,关系非同寻常,心想:盟弟的孩子也就是自己的孩子,虽然是少男少女在一起行走江湖易招到些流言蜚语,但两个人行动总比一个人安全得多。特别是张天生,他长这么大还从没有出过门,江湖经验可以说一点都不懂,容易吃大亏,让女儿陪他一起闯荡江湖也好。尽管此去风险很大,但为了给盟弟报仇,也只能把女儿豁出去了。他很爽快地答应了女儿的要求,并嘱咐道:“云儿跟去也好,但你一路上不可使性子,不许给你天生哥增加麻烦。遇事要沉稳些,多让着你天生哥点,他从没出过远门,你记住了吗?”

    “云儿记住了!就依您老人家的话去做行不行?哼!还没出山就定了这么严的规矩,一点都不自由!”朱碧云很不情愿地答应了父亲的要求。

    因为爱徒明日下山,病书生亲自为徒儿准备了行囊,并准备许多疗伤药品和五百两白银。

    翌日清晨,张天生与朱碧云辞别了两位老人,联袂向谷外走去。他们从此走上了充满血腥的滚滚红尘之中,直搅得江湖震颤,周天寒彻。

    夏日的长白山,骄阳似火,辣的令人难以忍耐。然而那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与茫茫的林海像是用颜色染了一样曳绿萦青,风光旖旎,让人目不暇接,赏心悦目。

    天生虽然自幼生活在这大山之中,可他没想到这山有这么大,整整走了十天,也没有走出这渺无人烟的林海山区。

    这日,两人走到了摩天岭的半山处,直走得通身火热,汗流浃背,口喝得直冒烟。正感到酷热难耐之时,突然发现一泓碧潭,让两人顿时觉有一丝凉意。两人快步走向那潭水边,用手掬起清水鲸饮止渴,并又洗了把脸,以解闷热。天生感到意犹未尽,索性将头伸进水中浸泡起来,想彻底消解暑热。

    碧云虽然也感到浑身燥热难耐,恨不得一头扎进水中畅游一番,洗去满身汗臭,但她毕竟是个女孩子,忍住了贪婪与。她比张天生心细,也可能她出道早些,显得老练与成熟。当她喝过水后,抬头向四处观瞧了一下,但见水中有一怪物向这边快速游来,顿时吓得她花容失色,魂飞魄散。

    “天生哥!你快看!那是什么怪物?”碧云边说边一把拽起张天生向后倒跃三丈。她放下天生后,又急忙拔出腰间宝剑,抖了一个碗口大小的剑花,指向那不明的怪物。

    天生此时也惊诧地向那水面上望去,但见一条长约十余丈,头大如斗,似蛇非蛇的庞然大物正向他们游来,带起的水波足有丈余高,腥风刺鼻。

    说时迟,那时快,也容不得天生细想,忙运起十层真力,双掌齐出,向那怪物遥击一掌,然后急忙拉起碧云飞身后跃,落在四丈高的岩石上。这时,但听到闷雷般的一声巨响,那怪物的斗大头颅被天生打了个正着,震得它咆哮连连,前扑之势虽被阻遏一下,但这怪物天性暴烈,尾部从水中倒卷竖起,挟带着倾盆腥水,直向天生与碧云头顶拍落。

    碧云想在天生面前露一手,忙飘身跃起,凌空挥剑向那怪物的巨尾削去。当她的剑刃刚碰到那怪物卷来的巨尾时,顿感一股巨力通过剑身电流般传了过来,震得她嗓子眼发咸,喷出了一口鲜血,剑也丢落在地上,人如断线风筝似地飞向了半空。天生见状大惊,双足猛点岩石,一鹤冲天飞起,轻抒猿臂抱住了碧云的小蛮腰,向左侧凸崖处飘身落去。

    那怪物见眼前这两人似乎会飞身术,两次都没能捕获到这两个小人儿,顿时凶性大发,吼声雷动。十余丈长的躯体搅得潭水波涛汹涌,令人望去不禁心惊胆战,毛骨悚然。

    那水怪一阵翻云覆雨后,上半身从水中直立而起,张着血盆大口,猛向凸崖上的两人再次扑来。

    天生是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人,面对这条无名恶怪临危不惧,力叫丹田,双掌外翻,使出了师门绝学风雷掌法中一式“奔雷闪电”,但见掌影如山,层层叠叠,挟风携雷直击在那怪物的头部。

    说也奇怪,那怪物见到这漫天掌影后,惊惧地踅回身,一头扎入潭底藏匿了起来。

    原来,这怪物不是蟒蛇之类的东西,而是传说中的水蛟。

    据说水蛟这种动物能发洪水,头无角,实则母龙也。古书上记载:“龙无角曰蛟”。

    天生的风雷掌法是其师病书生从上古典籍中研究悟出来的,很神奇。相传,上古时代,黄帝与蚩尤逐鹿中原时,常统驭龙虎熊狴等神兽为其作战。因此,当张天生一使出这套“风雷掌法”,那巨蛟便认出这掌法正是轩辕黄帝当年所使用过的降龙伏虎之术。这种武功专门克制它这一族。故而,那巨蛟在张天生两次使用“风雷掌”后,顿时吓得它潜藏入水底,不敢露面。

    这种现象天生并不知情。他见那怪物钻入潭底后不再浮出水面,忙走到碧云身前,俯身察看其伤势。

    其实,按碧云现在的武功能力,足可跻身于江湖一流高手的行列,不应只一招便伤得吐血倒地。但那是与同类较量,人怎能与巨蛟相比呢?特别是碧云的剑法走得是空灵飘逸的路数,加上她内功尚很浅薄,与蛟龙相此,力量相差十万八千里。好在她见机得快,感到危险时便借力反弹逃逸了开来,否则,必死无疑。

    天生见碧云伤得很重,忙从怀里取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一粒师门炼制的“九还丹”喂给碧云服下,又转至其身后盘坐于地,双掌紧抵在其背心处,为其行功疗伤。

    约过了盏茶工夫,碧云的脸颊上便泛起了红光,眼睛也慢慢地睁开了。她其实并没伤着哪里,只是被巨蛟神力反震得岔了气,加上恐惧而休克昏迷的。在病书生秘制的灵药和天生运用自身真力调理的共同作用下,很快就苏醒了过来。她醒来后霍地站起身,回头看了一眼张天生,见其如老僧入定般仍坐在地上,顿时知道自己方才被巨蛟震伤后,是她的天生哥救了她。她感激地冲他笑了笑道:“天生哥,多谢你救了我!”

    “朱姑娘,若说感谢的话,我得先感谢你!如果不是你及时提醒我,恐怕此刻我已葬身在那怪物腹中了!”天生一脸挚诚地道。他说完话将头转向水潭,目注那早已平静的水面呆看着出神。

    碧云见状觉得很纳闷,温柔地道:“天生哥,你在想什么呢?”

    “唉!想我张天生还没走出这长白山就遭遇到了这么个可怕的怪物袭击!这可能是上天有意安排它来给我个下马威,警告我在这个红尘滚滚的江湖上,不仅有恶人肆虐横行,也有凶猛的兽类兴风作浪!看来我的前途将不会是平坦的!”天生感慨地道。

    “天生哥,你怎能如此悲观呢?这个怪物的出现对于你来说,也许是个好兆头。我看那怪物有些像传说中的龙。若真是龙的话,岂不是吉祥之兆吗?”碧云劝慰道。

    天生闻听碧云的话后,一拍大腿道:“嗨!我怎么没想到这一层呢?这个怪物是蛟龙,对!就是它。我从古书上看到过关于蛟龙的记载。汉高祖能斩白蛇,我为何就不能屠蛟呢?对,我这就下水去杀了它,也许能得个好彩头。”他说完话后,蓦地冲下岩石,拾起碧云掉在地上的那把宝剑,然后飞身跃入潭水之中顿失踪影。

    碧云见状,惊诧地喊道:“天生哥!你要干什么?快回来!危险!”她先是惊愕,继而竟被吓哭了!

    第十二章 一掌相识矮侠

    这水潭原是火山口形成的。但形成于何年何月却无从查考。因为这里从没有人来过。

    天生自幼与山水打交道,经常在自家门前的溪水与涧渊之中戏水洗浴,颇识水性。加上他内功很深厚,能通过身上毛孔汲取水中的氧气,在水中呆上三天两夜都淹不死。

    约有盏茶工夫,但见水面上顿起洪波,惊涛拍岸。先是天生如鲤鱼般腾出水面,右手提着三尺宝剑,剑刃滴淌着鲜血,神态凛异。随后,有股血团从水底翻卷上来,一个血渍混沌的蛟头伸出水面,令人十分骇异。此时,但见天生手持宝剑又从半空中俯冲下剌,将那蛟龙的一对眼睛剜了下来,并疾速揣入怀中。之后又用剑横抹其粗大的脖子,疼得那蛟龙不断在水中翻腾,搅得水潭汹涌澎湃,洪峰迭起。张天生索性骑在蛟龙背上仍用宝剑反复抹割其脖颈,直将蛟龙那颗硕大无朋的头割下方止。他手拎着那颗血淋淋的蛟龙之头刚欲踏波上岸,忽然又将那蛟龙头抛向岸边,返身潜入水中,一手抓住蛟龙脊背,另一手持剑划开了那死蛟的腹腔,剜出蛟胆来方罢手。正当他跃出水面,手托着那枚蛟胆打眼观瞧时,忽然从岸边飞来一人,快如闪电般抢夺去了那枚蛟龙胆,又疾速掠向岸边森林之中。

    剧变发生在电光石火的刹那间,十分突然,等天生反应过来时,那人早已钻进密林之中了。天生大喝一声“站住!哪里走!”并迅疾追入森林中去,只几个起落便已追近那人身后,相差仅三丈左右。那人在前面发急地狂奔,毫不理会后面有人追赶,仿佛有意与天生较量轻功。

    天生见状大怒,抖手掷剑,射向那人后心,但见那人略一躲闪,让过了那飞来的宝剑继续奔逃。就在那人稍顿躲剑的刹那间,天生的手掌已印在了那人的后背上。这一掌是天生含怒而发,力沉劲猛,就是大罗神仙也挨不起这雄浑的掌力。但见那人一个踉跄摔倒在地,回过头来,目光怨毒的望着张天生,嘴角涌出了一丝鲜血,一脸惊诧之色。

    这是一个大头矮人,约有六十多岁。环眼阔口,虬须压耳,身着一袭黑袍,状甚怪异。但见那人躺在地上挣扎残喘一会后,疑惑地道:“你――你是谁?病书生是你什么人?――咳――咳――你怎么会使‘风雷掌’?咳――”他喘息了一会又道:“老夫在这潭水边苦守了十年,与这蛟龙也苦斗――咳咳――斗了十年,终没能降伏了它!而今却被你三下五除二地给料理了!你――哎!老夫一生横行江湖四十余年,没想到会栽在你小子手上!天哪!这是劫数使然吗?”

    张天生出道以来第一次与人交手,毫无经验,掌力拿捏的没有分寸,按他目前的功力,江湖中除了几个世外高人外,没有几个人能与之抗衡。他见这个大头人被自己一掌震成这样,心里顿生悔意。

    这位大头矮人名叫佟四海,四十年前也曾轰动过江湖,是个人见人怕的老魔头,江湖人称“黄河老怪”。近十年来,这个老怪突然从江湖上消失了,杳无消息,没想到会在这里出现。

    这老怪潜伏在长白山有十余年,竟然栽在了一个刚出道的年轻后生手里,怎能不让他怨恨!可他怨恨也没用,技不如人嘛,只能怨自己学艺不精了。

    黄河老怪方才躲在林中亲眼目睹了张天生那神奇的武功,那种屠蛟的手段让他胆战心惊。他本不想出手抢劫这颗蛟胆的,但又经不起诱惑。他隐退江湖,在这潭水边苦守了十年,与这蛟龙也苦斗了十年,目的就是要取这蛟龙胆与其双目。这两样东西都是练武之人梦寐以求的至宝。听说人吃了蛟目可以练成“通天眼”,吃了蛟胆可增加一甲子的功力。他太垂涎这两种宝物了。当他见张天生剜下那对蛟龙眼睛时就想出手抢夺,但因惧怕张天生的武功而忍下了那颗贪欲之心。可当他又看到那颗蛟龙之胆也被张天生取到手后,再也忍俊不禁了,遂决定冒险出手抢夺。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他落到这步田地,也是咎由自取。

    天生看到残喘在地的黄河老怪,心中暗忖:“为了一颗蛟胆而把人打成重伤,是否太不应该了?这哪像侠义行为?”他慢慢地伸手入怀,取出一粒药丸送到“黄河老怪”手中,道:“老人家,在下很抱歉,不该为这颗蛟胆而打伤了你。这是家师焙制的“九还丹”,虽不能生死人而肉白骨,但亦有续命复元之疗效,请你服下吧!”

    “天生哥,且莫给他药,你知道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他抢了你用生命换来的东西,一定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你不杀了他已是仁至义尽了,何必又槽蹋那粒灵药呢?”碧云从一株三丈多高的大树上飘身落在天生身旁制止道。

    碧云的内力虽不及天生,但轻功身法却有相当高的造诣。其家传的“踏萍掠影”步法,在江湖上亦独树一帜。在水潭岸边她没看清这个大头矮鬼从天生手中抢去了什么东西,见天生发急狂追,便也随后追赶了过来。当她听天生说被那怪人抢去的是蛟龙胆后,已将那人恨入骨髓,岂能再容天生赠给他灵药?

    “踏萍掠影!庐山狂客是你什么人?”黄河老怪见碧云身法后惊问道。

    “这关你何事?你是什么人?为何抢人家东西?”碧云不答反问道。

    “哎!老夫名叫佟四海,与庐山狂客有一面之缘,故才问你与他的关系。”

    “佟四海!?听过这名字,不过喜欢抢劫的人决不是好人。”碧云一脸不屑地道。她出道较晚,哪里知道这个佟四海就是大名鼎鼎“黄河老怪”!这黄河老怪见这两个娃儿并不认识自己,便没有说出自己的绰号。

    “嗨!你这姑娘即使与姓朱的?有关系,想必也是个大有来头的,看来老夫真是流年不利呀!不过老夫自知命不长久了,就是不被这位少侠打一掌,也只能多活三四个月而已。十年前,老夫在这山中意外发现了这潭中的蛟龙,便想杀死这条蛟龙取其胆。只可惜,老夫功夫有限,十余年来数次与那孽畜较量,都没能杀了它。而且每次都被其抓成重伤,日积月累,气血瘀滞了经络,侵蚀骨髓已成顽疾。方才看见少侠杀那蛟龙的手段,很是佩服,本不敢妄生抢夺之贪心,但想到十年在此苦熬,并负出了沉重的代价,最终没能得到老夫想要的东西,实在心有不甘,故而才冒犯了少侠。而今被少侠所伤,实是罪有应得!不过,老夫在临死之前,想知道你叫什么名字?与病书生是什么关系?如能见告,便死了也瞑目了!”黄河老怪强提一口真气道。但见他说到这里又连连咳嗽数声,似有随时咽气的可能。特别是他那双哀怨的眼睛,充满了恐怖与期待的神情。

    天生望着黄河老怪那痛苦的表情,心里感到很内疚,很友善地蹲下身来扶住黄河老怪道:“佟老前辈,晚生初出茅庐,不谙事理,误伤了你实是很愧疚!晚生叫张天生,家师姓魏,名讳真人。你不要担忧,快将这药吃了吧,这是家师焙制的灵药,虽然不能确保治好你的内伤,但也能医治成。噢,对啦!这蛟龙胆就送给你吧,服下它你的内伤或许会很快痊愈的。”

    黄河老怪闻听此言后,精神为之一振,眼噙热泪,万分感激地道:“少侠果然是病书生的高足,难怪有这么好的身手!少侠不仅武功高深莫测,为人也情真义切,好施乐善。你明知这蛟龙胆是每个练武之人梦寐以求而求之不得的至宝。少侠竟然如此大度地拱手相让于老夫,这种侠义肝胆,义薄云天的胸襟世所罕见!老夫活了这大把年纪,已是行将入土的人了,再贪得无厌,觊觎至宝而延缓枯朽之残躯岂不太暴殄天物了吗!还请少侠收回此物,自已享用吧!”他颤巍巍地张开紧握着蛟龙胆的手,送到天生的面前,一脸大彻大悟的神态。

    “老前辈在这里苦守了十年,该当得到此物。晚生只不过适逢其事,代为猎取而已。而且晚生又不甚打了老前辈一掌,算是补偿吧。请前辈即刻吃了它,晚生愿替你充当护法。”天生道罢,托着黄河老怪的手,硬将那颗蛟龙胆送入其口中。

    这蛟龙胆虽有拳头般大小,可黄河老怪天生巨口,一次便将其吞入肚中,让人看得连连咂舌,目瞪口呆。

    天生见黄河老怪吞下蛟龙胆后,迅即盘坐于地,双目微闭,自己运功导引消化,沉静入定了。他回头望了一眼碧云,歉疚地摇了摇头,似有许多话要说,但又缄默其口未说出来。

    朱碧云见天生把他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方得来的蛟龙胆,白白地拱手送给一个陌生的人,而且这个陌生人还是个口碑很坏的家伙,心中很不理解。不过她对张天生的印象却又增进了一步,心中暗忖:这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其怀重宝而不被所惑,这种宽宏大量的情怀与乐于助人的高尚品格,令她叹为观止。女人一生能觅到这种人为丈夫将是几世难修到的福气。碧云暗下决心:今生非他不嫁,即使得不到他也决不再嫁别人。她想到这里,脸腾地红了,正好碰到天生转头看她,以为天生看破了她的心事,羞怯地忙转向一旁并下意识地轻叹了一声。

    第十三章 少侠剑劈黑?

    天生与碧云经过几天单独相处,心里也暗生了情愫。这次他犯险斩蛟,本欲想取来那颗蛟龙胆献给碧云服食,助她增长功力,可偏偏又阴错阳差地将费九牛二虎之力才得来的东西转送给了别人――虽然他内心并不情愿将蛟胆送给黄河老怪,但他为活人性命,只好忍痛割爱,违心地做出了这种选择。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天生虽然不信奉佛教,但行善积德之心,救人之难,济人之危的侠义思想在他心中却很是根深蒂固。当他眼望碧云时,发现对方一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