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本拿来,摞在一起。
黄父鬼急得直叫:“喂喂,你到底要不要这书?不想要了?你想要那些书?”
山伯将相中的二十本书收好了,又将竹简提过来,这才招手道:“拿来,打包带走,总共多少金币?”
黄父鬼呆住了:“这……大概要七八万呢!”
山伯摸出一枚十万金币的硬币,递了过去,低声道:“收好了!先生这些书都是无价之宝,剩下的钱就不要找了!我花钱买书之事,还请莫要声张。”
黄父鬼盯着手中的硬币,只见诺大的钱币前面刻着“金币十万”,后面题着“冥府财物司”监制,闪闪放光,摸在手里沉甸甸的,分明不可能作假,禁不住心花怒放,连连点头:“好说!小兄弟,要不要我帮你送府上去?”
山伯摇头:“请借书箱一用,过几日归还。”
“不用还!小兄弟要用,就拿去好了!”
第178节 宝典
回到家,山伯将装满珍本的书箱往地上一放,轻声叫道:“老师,我回来了,您看看这些书,有没有您喜欢的?”
郑玄正在著书立说,闻言放下毛笔,笑道:“看你两手空空去的,竟然抱回书箱来了!是不是黄父鬼赊给你的?还是借给你高利贷了?”
山伯微微一笑:“弟子花银买钱的。”
郑玄一面伸手打开书箱,一面道:“看你仁厚老实,竟然在外面藏了银子!弄来几本书?花了多少钱?”他低头一看,发现书箱里竟然满满的,禁不住吃了一惊:“我让你稍微买两套精品就行了,干嘛买这么多?哎呦,还有一捆竹简!这……让我看看,都是什么年代的?”
老家伙跟山伯一样,都是书迷,一旦见了新鲜的玩意,就啥都不顾了,立即手忙脚乱翻看起来。
山伯帮他将沉甸甸的竹简从书箱里取出来,小心翼翼的打开。
郑玄双眼放光,一字一句的读道:“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读到这里,他的手指禁不住微微颤抖,赞道:“好家伙,这似乎是荀况的著作!看这竹简的成色,至少有四百年了!即使不是荀子本人手书,也距离他那个年代不远。这东西值不少钱呢。黄父鬼收了你多少银币?”
这时候,山伯已经将所有书籍都搬了出来,手里只抓着那本《涓子鬼遗论》,微微一笑道:“很便宜,十几个金币而已!”
为了让老师安心,他善意的撒了谎,心里稍微有些不安。
郑玄点了点头:“虽说黄父鬼吝啬了点,这回倒没太离谱!不过要是我去的话,还能再便宜点。五个金币差不多了!”
山伯一摸脑袋,满头的汗水!心想:“我要是说总共花了十万金币,还不得让他训到死!”
郑玄将竹简搁在桌上,又去看其他的书,一面看一面摇头:“这本是伪书!这本纯粹胡扯!这本……这本……这都是什么啊?”
山伯算是怕了他,一个人躲到墙角百~万\小!说去了。
打开《涓子鬼遗论》,从头开始细读。
第一段:“修鬼为修仙之本!修鬼有成,阳魂端凝;修仙有素,长生有术!二者一脉相承,法虽异,理则同!”
山伯看了,禁不住点头:“好!这里竟然提到了阳魂,不枉我花大价钱买回书来!”
往下看,只见第二段写着:“修鬼之法,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者,二十四节气也。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修鬼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修之。可于半夜子时,勤加修持,一日之功,能抵平昔十日!”
山伯十分惊讶,心道:“竟然有这种说法!如果真是这样,我平日练功不辍,到了春分、夏至,再精心修持,练上一整夜。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就等于多练了两百四十天!”
想到这里,又赞一句:“好书!”双手紧紧的抓住了书册,生怕被别人抢了去。
再往下瞧:“地利者,灵气汇聚之地也。三山五岳,灵气之根,地天交汇,贯通阴阳,阳世为洞天福地,阴世亦为修鬼佳处!”
山伯心有所感:“原来如此!怪不得那么多人临死前要找到好地方埋葬,原来是想吸取天地的灵气,有利于修鬼啊!三山五岳从地下冒出来,上面有灵气,地下自然也有灵气,我若能在阴间找到山根,修炼起来也可以能事半功倍。”
“嗯,不错,再看看下面还有什么!”
“三皇五帝,古圣先贤,生而有幸,去后有灵。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可惜下面有十几个字模糊不清,随后则是“众帝之台,幽灵之眼,修鬼之圣所也!”
山伯深吸一口气,暗想:“三皇五帝也不知到底死没死?这里说他们临‘去’之时修筑了众帝之台,帝台也是阴阳相通的,如果去帝台附近修鬼,就能进步很快。可是这里没讲清楚,众帝之台到底在哪里呢?有没有帝台还不好说呢!”
这时候,他又想起当初跟着五行门门主邹凡经过“太昊伏羲帝陵”的情景,当时就有一些人坐在坟头上,说是要吸取灵气。
他还记得,太昊陵前有一块墓碑,上面写着:“帝者,天下之所适;王者,天下之所往。昔盘古开天辟地,三皇治世,五帝定伦,功成身退,去而有陵。帝陵者,王者之寝也,受万民之朝拜,散王者之余风,佑华夏之昌盛,启天下之大同。”
这时候跟《涓子鬼遗论》一对照,他发现两者竟然说的是一回事!
“看起来,日后不得不去从寻找帝陵了!”
“不管是从阴间,还是从阳世,都要去瞧瞧众帝之台,说不定真能找到灵气充沛的圣所,大大提高修炼的速度。”
山伯又翻开下一页,继续往下读:“冥界灵气至厚之处,莫过于‘九幽冥都’!冥都者,阎王所居,修鬼至善之地也!人口稀少,众官汇聚,非三品以上,无以至之……”接下来又变得模糊不清了。
山伯看直了眼:“怎么?阴间还有个‘九幽冥都’?阎王不住在自己的宫殿里,下班之后还要回‘九幽冥都’居住?而且大臣也能去,不过要求很严,官不到三品都不行!只有那里,才是阴间灵气最丰富的地方!呀,竟然有这种事!”
“看来,我先前的判断没有错,要想快速修补阳魂,还是要设法接近阎君才行!嗯,过两天不妨跟崔师兄说说,先将他的职务接过来……虽然他只是五品官,总是距离冥都近了一层……我再努力争取一下,说不定有机会去那里住……”
想了好半天,他才回过神来,再接着往下百~万\小!说,可惜后面的书页都已经残了,字迹也十分凌乱,只能勉强认出一些字:“人和者,和于大人也!追逐强者,揣摩学习……《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修鬼之秘典,成神之大道也,得一魂全魄足,得二可至大乘,得三可成神仙……得四……三清有望……”
“又来了!这本书好生奇妙!难道真是黄帝之师‘涓子’写的?”山伯心中砰砰乱跳,禁不住从墙角走出来,勉强压抑激动的心情,问道:“老师,您能不能给讲讲,什么是《三坟》、《五典》?”
郑玄又在看那捆竹简,正看到得意之处,头也不抬,答道:“你怎么连这个也不知道?平日怎么读的书!夫子曾言:‘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至于夏、商、周之书,虽设教不伦,雅诰奥义,其归一揆,是故历代宝之,以为大训,八卦之说,谓之《八索》。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
山伯呆呆的道:“原来是这样啊!可是……”
他想问“这些宝典有可能是修鬼的书吗?”可是犹豫着难以开口。
只听郑玄接着道:“也有人说,《三坟》是古人占卜祭祀后埋藏于地下的书,《五典》是置于供案上祭祀祖先神灵的书,《八索》是当时结绳记事的书,《九丘》则是堆放起来供王和有关大臣阅读查考的书。到底哪个说法对,还在考证之中。”
山伯喃喃的道:“《三坟》、《五典》都是占卜祭祀的书?这么说跟‘沟通魂灵’不远了?说不定真是……修鬼至高无上的宝典?”
郑玄听他说话声调奇怪,言辞又含混不清,忍不住抬起头来望他一眼:“你说什么呢?是不是出去一趟着了魔了?”
山伯知道老先生只对儒家经文感兴趣,对于修鬼之道、成神、成仙的东西并不是十分上心,于是收起手中的残本,问道:“老师,您说哪里能找到那些书?”
郑玄微微一愣:“你是说《三坟》?已经失传上千年了!如今哪里还有呢?”
“就真的找不到了?阳间阴世都没有?”
“阳间肯定没有了!我在冥界待这么久,也没瞧着半点影子!我猜那些书可能有些古怪,要么被人珍藏起来,要么被阎君收缴了!”
山伯心中恨恨的:“阎君,怎么又是阎君?看来,我不得不去找他了!”
第179节 人和
没过几天,崔琰来拜见恩师。
跟郑玄聊了一阵之后,他将山伯叫到一旁,问道:“梁师弟,你考虑怎么样了?”
山伯明知故问,微微一笑道:“考虑什么?”
“帮师兄的忙啊!我跟你说过,想早点出去,转眼又是好几个月了,实在不能再拖下去!”
“师兄,你为何这么着急出去,是否跟哪家小姐三生有约?”
崔琰苦笑道:“百多年了!若有约会,也早过期了!久居冥间这么久,我现在是两袖清风,独来独往,了无牵挂!”
“那你出去想做什么?”
崔琰沉吟道:“也没想做什么大事,只想出去见见阳光,体会一下风花雪月的感觉。说实话,这段时间以来,我老梦见青春作伴、白日还乡、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的景象。”
山伯心中触动,想起跟英台同窗苦读、两小无猜的情景,如今天各一方,生死茫茫,顿时满心酸楚。
崔琰抬头望向窗外,叹道:“我想再听一曲黄鹂的叫声,听一句秋蝉的哀鸣,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梦,我恨不得今天就出去!”
山伯深有同感,随口问道:“师兄,你做了百年的判官,转世之后有什么好处?”
崔琰听见他问话,隐约猜到他可能动了心,霎时目生神采,道:“好处自然有的!来生不但能长命百岁,还能福禄双全!我在阴间是五品通判,到阳世起码也是个太守!”
山伯惊讶的问道:“师兄监守自盗,偷偷看过生死簿了?”
崔琰笑道:“不用看也知道!‘阳世作孽,阴曹受罪。阴间效力,阳世享乐。’这是《生规》、《死律》里注明了的!梁兄弟,我再劝你一句,反正你一时半会儿也不想转世,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替我去冥殿当差,来世也好有个依托。”
山伯眉头微皱,说道:“我只怕当了官不自由!”
“自由!怎么不自由?”崔琰巴不得他能答应,抓住机会一个劲的死劝:“梁兄弟,我不会骗你的!像我这样的判官,一天只要工作两三个时辰就行了!剩下的时间,每天十个时辰爱干啥干啥,没人干涉!况且,一年还有三个月的假期,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轻松得很呢!”
山伯微微点头,暗道:“三个月假期?倒是够长了!足够我外出探访,甚至出走阳界也绰绰有余了!”口中却道:“师兄,不瞒你说,我最近对修鬼很感兴趣,很怕当官影响修炼。”
崔琰笑道:“怎么会?不但不影响,还能促进呢!”
“还能促进?”
“冥殿之内,百邪不侵,修鬼一日,胜于别处数日!而且隔三差五,还能领取灵药若干,这些都有助于修行。兄弟比我觉悟的早,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可惜我当年不知道,好东西都被我浪费了!”
山伯淡淡一笑:“都到了这步田地,死马当活马医了,还能有什么前途?我只是不想转世,想抓住今生这一次机会。不喝孟婆茶安然返回阳世,不知道有没有那种可能?”
崔琰目注着他,面现讶然之色:“原来师弟是想这个!可能性也不是说没有,只是相当低而已。”
“师兄啊,据你所知,像我们身在阴曹的人,如果不去投胎,还有哪些机会,能够拔脱苦海,修成正果?”
崔琰想了想,面色凝重的道:“方法不外乎两种,一是修炼阳魂,到一定程度之后逃出去,然后走鬼仙,人仙,神仙的道路,这法子虽然艰险,还是有人走成功了!比如郭璞先生,在阴间修了百余年,做了三界阎君的师爷,后来出走阳界,借了一具肉身转修人仙,功成兵解而去,修成散仙,如果再逃过天劫的话,就能晋升天仙了!”
山伯闻言一振,想起郭璞在阴间还有住处,不仅心中砰砰跳动起来,暗道:“来了这么久,还没去郭宅看看。哪天有空了,一定前去瞧瞧,说不定他那里有些门道。”
崔琰停了片刻又道:“除了辛苦修仙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法子。那就是全心全意为阎君效劳,努力做好自己的职务,积累功德到一定地步,再赶上运气好的话,就能得蒙上天之恩,拔升天界做个小官。”
山伯睁大了眼睛:“竟然有这等好事?师兄何不再多熬两年?”
崔琰摇头:“这种几率是很小的,千年之内不超过十人。你要知道,整个冥界芸芸众生,加起来如恒河沙数,才智高绝的人多得是!哪里能轮得上我呢?况且,这法子全然被动,静等上苍降恩,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还不如辛苦修仙来得痛快!最起码修仙能自己作主,凭着个人才智迎接重重挑战,相对有趣得多!”
山伯陷入了沉思。
崔琰眼见大有希望,忙拿出诲人不倦的尽头,接着又道:“师弟别嫌我唠叨!恩师常对我说,世间有一种现象,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大河流水,中央最急!’要想行船快速,尽量走在河中间!越靠边走得越慢!做人、修炼都有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想发财,就跟富人多接触,了解他们的发财经验;如果你想升官,就跟达官贵人接触,学习他们的为官之道;如果你想修炼,就跟修炼有成的高手靠近些,了解他们的成功方法。在冥界,谁的功力最高?谁的官职最大?还不得说是阎君嘛!若是运气好,偶然得到他们的指点,哪怕是三言两语,也是你的福气!比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瞎琢磨好得多!”
山伯禁不住点头,心道:“这番话讲得不错,跟《涓子鬼遗论》所说的‘人和’是一样的。人和者,和于大人也!就是要追逐强者,揣摩学习。如果能碰巧找到《三坟》,《五典》,《八索》,《九丘》,那才是莫大的福气!”
想到这里,他禁不住微微一笑:“多谢师兄教诲!我不知自己能不能做得好,要是一无是处,岂不辜负了你的推荐,丢了你的面子?”
崔琰偷偷瞧了郑玄一眼,压低了声音道:“嗨!师弟说什么话?面子值几个钱?我之所以一再鼓励你去,是为了照顾恩师方便些。我走之后,恩师就托付给你了!他老人家只知道修书,别的东西都不在意,若没人经常过来瞧瞧,我真放心不下!”
山伯心中感动,叹道:“师兄请放心,我一定将恩师照顾好!还要将他的宝贝书籍都带出去!帮他放下心头的负担!”
崔琰“嗯”了一声:“那可不容易!我看恩师的意思,一时半会儿也不想出去。这事先等等再说。师弟啊!你的意思是已经答应我了?对不对?明日我就将你的名字报上去,凭你冥界隐士的身份,估计问题不大!你好好准备准备,两三天内就有消息。”
第180节 判官
才过两天,山伯就接到大红的请帖,上面盖着楚江王的金印,写着:“诚请梁先生冥殿一叙!”请帖是崔琰亲自拿过来的。
崔琰站在门口,向山伯招手:“梁师弟,快走吧!楚江王在等你呢!”
山伯看看身上残破的长衫,道:“等我换件衣服。”
崔琰笑道:“不用换了,王爷不是等闲人物,不会凭衣帽取人。再说,如果谈得爽快,立马就有官服更换了!”
山伯却道:“人敬我一尺,拿请帖给我,我当敬人一丈,不能失了礼数。”说着匆匆换了件衣服,迈步出了门。
大约走了半个多时辰,两人来到冥殿前。
此时天色已晚,光纤暗淡得很,眼看到了冥界休息的时候。
殿内里静悄悄的,所有的贵卒都已经离开了,只有几盏残灯在闪烁。
崔琰推门而入,对着殿内叫道:“启禀王爷,梁先生来了!”
一个洪亮的声音旋即响起来:“快请他进来!”
山伯迈过门槛,快步往前走去。
大殿很空阔,只有一位头戴金冠、身着紫袍的王者坐在长长的书案后面。
此时见山伯进来,楚江王站起身来,面带微笑,将手一招:“梁先生,请这边坐!”
山伯来到近前,想要行礼,却被王者阻住!
楚江王哈哈大笑:“不必客气!请坐便是!”
山伯躬身道:“王爷面前,哪有小人入坐的道理。”
楚江王对站在旁边的崔琰道:“崔判,人是你带来的,还需要你来招待。都坐下,我们好好聊聊。”
崔琰拉了拉山伯的袖子:“坐吧,这里跟阳世不同,王爷也不是昏庸无道的主子。”
听他这么说,山伯只得就势坐在距离楚江王不远的地方。
崔琰则坐在另一次,与楚江王成三足鼎立之势。
楚江王短脸阔口,双目有神,上下打量着山伯,手屡短须笑道:“我守此位已有八千余年,阅人千万,屡试不爽。只看一眼,便知梁先生非常人也!”
山伯感到有些惊讶,暗道:“传说中的阎王都是高高在上的角色,似乎跟眼前爽朗随和的样子很不相符。难道这才是他本来的面目?”口中却道:“冥君抬举小人了!”
楚江王微微一笑:“我这一眼,能看清前生往事,三代轮回,难道还会有错?先生上一世便是才子,乃是今文易学大师‘梁丘贺’,曾经开创‘梁丘学’一脉。”
山伯睁大了眼睛,心中一阵激动:“这……又从何说起?阎君说的是真的吗?我竟然不知道!”
楚江王笑了笑,接着又道:“先生今生身为县令,为民灭蝗,不但无功,反获其罪,心里必然不服吧?”
山伯面露苦涩笑容,叹道:“灭蝗之时,我可没想到会有今天!诚如古书所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看来,还是我目光短浅呢!”
楚江王似笑非笑,问道:“说是想到了,先生还灭蝗吗?”
山伯沉吟片刻,断然道:“初衷不改!”
楚江王翘起大指,赞道:“好样的,我就知道这样!”接着神色一变,说道:“我有件事想问先生,你身上还背着八百年的罪孽,却有什么打算?”
“这……这这……”山伯瞠目结舌,心中着恼,暗道:“自从做了冥界隐士,我几乎将这件事忘记了!原来这些罪孽并没有消除!天呐!让我老老实实在地底待那么久,还不如杀了我!我来阴曹地府,是为了修补阳魂的!等我修满百点阳魂,就会设法逃出去!我可不会一直拖延在这里!我还要出去见英台呢!”
楚江王似乎能读懂他的心思,双眉一弯,眼睛眯成一条线,“呵呵”笑道:“带着罪孽,梁先生恐怕不容易出去哩!”
山伯心中一紧,自觉被对方抓住了痛处,面上微微变色,躬身说道:“小人到冥界不久,不是很了解这里的规矩,还请阎君指点迷津。”
楚江王淡淡的道:“先生有所不知,你的罪孽已写在生死簿上,上至天庭,中至人间,下至冥界,三界之内上通下达,处处受制,你若想出去,可谓难关重重,步步惊心呢!”
山伯皱紧了眉头,心道:“说得怪吓人的,有那么严重吗?”
楚江王见他默然无语,于是放慢了语气,缓缓说道:“按照轮回法则,只有冥界是没有天劫的!若是到了外面,多一年罪孽,便多一道天劫。数百道天劫下来,先生能承受得了吗?”
山伯吃了一惊,禁不住浑身巨震:“数百道?真有那么多?”
楚江王点点头:“每道天劫都伴随电闪雷鸣,有时候是七道闪电,有时是十八道,有时还有天火焚烧,天崩地裂,逃过者寥寥无几。八百次之后,纵然是大罗金仙,也已经灰飞烟灭了!”
山伯从来没想到会有天劫降临到自己身上,闻言之下不由得呆住了!
大殿内一片死寂,只能听见“砰砰”心跳的声音!
良久之后,他口中喃喃说道:“可是,我听说,外面也有不少的孤魂野鬼,却少有天劫……”
楚江王轻“哼”一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小鱼略过,大鱼成擒。那些人要么罪孽不深,要么新近犯罪,尚未记入生死簿内,天庭网开一面,只是暂时放过他们而已。然而像梁先生这般,却是有明文记录,板上钉钉,罪孽深重的,想避都避不开!这些劫难,你是逃不脱的!就算练了‘青灯佛影’的功夫,也撑不住几道天雷呀!”
山伯心情沉重,缓缓低下了头,暗想:“我若不来地狱,尚不至盖棺定论,所犯罪孽一时不会记录在生死簿上,那样的话我还能在外面快活几天,如今自投罗网,弄了重重枷锁套在头上,这让我怎么办?”
楚江王见了他沮丧的样子,忽然“呵呵”笑道:“先生也不要太灰心!你如果入殿为官,做了
我麾下的判官,便能一日抵做四日,四百年的罪孽,只消一百年,便可以完全消弭掉了!”
山伯心中雪亮:“他这是恩威并重,一个劲做思想工作,劝我为他效力呢!这手法虽然并不高明,可是讲的很可能都是实话,容不得我拒绝。他根本不会骗我,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否则等我做了判官,不用多久就能辨明真假,那还有什么意思?”
楚江王见他一直沉默寡言,忍不住道:“我知道先生是难得的好人,无奈六道轮回的规矩也不是我订的,我想改都改不了!实不相瞒,我在冥界虽然贵为王爷,在天庭也只是七品天官,对比众多的大神来说,就像蚂蚁一样,被人家一脚就踩扁了!你说,我能冒着天大的风险,大笔一钩,消除你的罪孽吗?再说,你的罪名已经上报天庭,我就算想改也改不了!”
山伯抬起头,低声说道:“多谢王爷劝慰。小人明白您说的话,不敢让您为难。”
楚江王意味深长的道:“天庭有无上的威严,与其对抗而身灭,不如顺从而待变。梁先生,怎么样?只要你答应到我殿中来,立马官居五品!福利待遇,一并俱全!这可是美差呢!”
崔琰也禁不住站起身来,劝道:“梁师弟,五品官职很高了!比我当年好得多!我是从七品芝麻官做起的,花了百年光阴才熬到这般地步!你赶快答应了吧!”
山伯点点头,对楚江王躬身行礼:“多蒙不弃,愿为王爷效劳!”
楚江王哈哈一笑,伸手从抽屉里摸出一张烫金的本子,说道:“接下聘书,便成了!”
山伯接在手中,打开一瞧,只见上面写着:“梁山伯,二殿判官,官居五品,赐回阳酒一坛,府宅一座,冥月城定居。鬼仆、鬼婢各一人。”
崔琰从旁看见,忍不住拍了下他的肩膀,叫道:“冥月城?阴曹名城,仅次于九幽城的好去处!比我住的丰都鬼城好多了!还不谢过王爷!”
山伯却对那回阳酒更感兴趣。
“不知那酒是否由“回阳散”勾兑而成?还有那鬼仆、鬼婢,又是什么人呢?会不会是阎王派来监视我的?”
“真没想到,我山伯在阴间也有了住处!有府宅当然好,不过我难道会长居于此吗?”
“长居地底固然没有天劫,可是,我岂不是要愧对魂牵梦绕的英台?”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又是心中一痛。
楚江王看他接了聘书,站起身来便待离去,笑容满面的道:“有何不解之处,可问崔判便了。你先去休息两天,三日之后再来交接。崔判也不忙转世,须待梁判熟悉了一切事务,再走不迟!”
崔琰躬身应是:“王爷请放心!在下谨尊吩咐!”
第181节 冥月
走出大殿,早有马车停在门外。
山伯跟着崔琰上了车,任凭御者纵马疾驰。
耳边风声呼呼,吹得窗帘飘飘扬扬。
不一会儿,他感到马车好像飘了起来,摇摇晃晃,仿佛飞鸟一般,往前疾掠!
崔琰看他双手抱紧了阎王赐给的酒坛,笑着安慰道:“此去冥月城,距离不下千里之遥,若以寻常纸马香车接送,跑一趟就要好几天!幸而有了这幽冥飞马,来回只要盏茶功夫,你才能住得那么远!”
山伯探头往外一瞧,只见前面四匹骏马,不知何时,两胁各生出一对翅膀,看上去十分奇特。
他将头缩了回来,问道:“这么远的距离,是否每天都有人接送?”
崔琰笑道:“那是自然。你猜这马车是谁的?”
“是……王爷的?”
崔琰摇摇头,面带微笑道:“这车,连同御者都是愚兄私有之物。我住的丰都鬼城,距离也不近呢!若没马车,如何赶路?”
“御者也是你的?”
“师弟官居五品,府宅制式同于愚兄,拥有一仆一婢。仆主外,守宅,驾车,救护,御敌,全靠这一仆了!”
山伯透过窗帘,看着端坐车辕一动不动的御者,低声问道:“你这仆人不简单呢!会不会武功?”
崔琰“呵呵”笑道:“看师弟你说的!怎么能不会武呢?你自己当年比武场上露了手‘青灯佛影’的功夫,就当别人都是吃素的!”
山伯恍然大悟:“你是说,这些人都是一关关闯过来的?并不是普通的下人?”
崔琰点点头:“的确经过层层考核!不过,依旧是仆人身份。师弟你要知道,五品冥官地位不低,相当于一郡之主了!你想想看,要是在阳间做了那么大的官,家里总要找几个称心如意的奴婢吧?如果是歪瓜劣枣,岂不丢了主人的面子?”
山伯还是有些不解:“这些人功夫不俗,能甘心做仆人吗?”
“官家之仆,总比被关在寒冰地狱好一些!”
“那倒也是,不过那些女子呢?也是经过拣选的吗?”
“当然!婢子主内,虽然不必考校武功,却需要针织、女红、文采、记账,样样精通。不是单靠美色就能被选中的。”
“那些女子也甘心为婢?若碰上恶主怎么办?”
“婢仆有择主的自由,初次见面需要签约,如果看主人不满意,也可以选择不签,另外再选主人。不过,对他们来说,选择的机会并不大,只要主人不是太差,也就认了!”
山伯叹了口气,暗道:“我那时若不是机缘凑巧,受了地藏王菩萨的激发,骤然施展出‘青灯佛影’功夫,也会像他们一样了!这种为奴为婢的滋味,怎么会好受呢?”转而想起身在天界的英台:“同样是去做婢子的,她的日子能好过吗?老天啊!求你英台的苦楚尽转于我!求你让她早日脱离苦难!”
他在心中不停的祈祷:“我会善待我的奴婢,待他们如兄弟姐妹,绝不会令其受一分的屈辱,只望老天也能善待英台,不要让别人为难她!”
这样的祈求,几乎令他的心都要碎了!
崔琰见他面色不佳,以为他还在忧心婢仆择主的事,笑道:“像师弟这样的人品,可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主人呢!别说是一个女仆,就算将来娶几个鬼妻,收几个丫鬟做妾,也是她们的造化!”
山伯面上更加难看!嘴唇抖动了一下,说道:“崔兄,冥月城快到了吗?”
“快了!眼看就到!”
又过了一小会儿,前方现出一座城池,高高的门楼,宽宽的护城河,红色的城墙,沐浴在一片银光之中!
山伯看得惊奇,心中的苦痛略微消减了一些,问道:“哪来的银光?自到冥界之后,从没见到这么亮堂的夜景呢!”
崔琰没有说话,竖起一指,指向前方的天空。
山伯探头望向窗外,一眼望去,禁不住讶然失色!
“夜空之中,怎么会有一轮明月?难道说我们又回到阳间了?”
崔琰摇头,笑道:“这里是冥月城,夜里虽有明月,白昼并无阳光,否则,所有的鬼魂都被晒化了!”
“那月光是怎么回事?”
“那是佛光的升华!地藏菩萨发下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佛祖想让他早日返回天界,就在他住的地方,帮他建了座‘冥月城’!弄了月光的虚影!人只要沐浴在佛光之内,就能早日洗脱罪愆,超脱凡尘,进入佛国!”
山伯心中震颤,喃喃自语道:“果然是好地方呢!”
“所以说我要羡慕师弟了!冥界三城,各有所长。九幽城的灵气最盛,冥月城的佛光最足,丰都鬼城人最多最热闹,如果想快些消除罪愆,还是到冥月城来!消孽的速度最少比别处快一倍!”
山伯努力笑了笑:“这么说我四百年的罪孽,做判官消除四分之三,到这里再消除一半,就只剩五十年了!哪里还有更好的法门,让我再消去一些,岂不大快人心?”
崔琰瞠目结舌,叫道:“梁师弟,你好不知足!两千四百年的罪孽,缩减为五十年,还要怎的?”
山伯面现落寞之色,心道:“就算消减为一天,我修不满阳魂,一样无法出去!除非我选择转世投胎,才能快速治愈阳魂残缺的怪病!可是我有英台在心里,又怎会去喝孟婆茶呢?”
这样想着,吊桥已经放了下来。
马车复又前行,穿过城门,走在大街上。
崔琰忙着不停的介绍:“冥月城以‘地藏宝殿’为中心,纵横五条街道,居住了不少的善男信女,总数不下三十万人!”
“这么多?都是佛徒吗?”
“那倒未必!佛徒虽然占了很大的比例,还是有不少的官宦人家,虽然不信佛,也想过来消除罪孽。再说,就凭这夜晚的月光,也能吸引了不少人呢!冥官三品一下,七品以上,不下数千人计,再加上拖家带口,你说能有多少?”
“这么说,七品以下都不能来?”
“都来这里,就没有地藏菩萨立足的地方了!没了信徒,他还待在这里做什么?除了官员,普通百姓必须拥有较高的佛性,才有资格居住在这里。”
还待再问,却听崔琰道:“再转一个弯,就到贵府了!王爷赐下的府邸,定然不会太差!”
山伯感到奇怪:“师兄没来看过?怎么能一下子找到这里?”
“临来之前,我翻过地图了!”
山伯心中一动:“冥界也有图册?”
“怎会没有?你做了判官,自然掌管大堆的图纸!冥界疆域,尽在心中!”
山伯欣喜不已,暗道:“有了地图,我可以寻找众帝之台,设法去那里修炼阳魂!为了早日登上天界,只要有一线希望,我都要努力争取!”
这时候,马车忽然停了下来!阎王钦赐的府宅到了!
第182节 鬼仆
那是一个中等大小的院落,兽头大门,惟妙惟肖,雕梁画栋,小巧精致,不过都不是新的,看起来好像有些年头的了。
黝黑的屋瓦,飞挑的檐角,鳞次栉比的兽脊斗拱,层层昂起的马头墙,显得十分古朴。
崔琰坐在车上羡慕不已,赞道:“要有这样的府邸,我都不想转世投胎了!”
山伯并没有将心思放在这里,闻言微笑道:“师兄若不嫌弃,尽可搬来居住。我只要片瓦之地,可以安身就行了。”
对他来说,来冥界是为了修炼,不是为了享乐,住的是豪宅还是蜗居并无区别。
比较而言,他更喜欢七襄鬼市的小院,至少那里有英台曾经留下的气息。
崔琰摇头叹道:“师弟身在福中不知福!你知道这宅子以前是谁住过的?”
“谁人住过?”
“在你之前,曾有两位主人,一个名叫‘倚相’,一个名叫‘王弼’。”
“王弼?这名字十分熟悉,难道是山阳高平的‘辅嗣’先生?”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