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东西您买来的?哪里有卖?”
“不是跟你说了?老龙潭庙会啊!阴曹地府有很多的鬼市,只要有钱,啥东西都能买到!有些东西还是从人间偷运过来的呢!”
山伯听得吃惊:“什么人能将东西偷运进来?”
“这你就孤陋寡闻了吧!鸡有鸡路,鸭有鸭道,只要能赚钱,干什么的都有。来往阴间的不都是普通人,还有各路神佛,妖魔鬼怪!魔道中人有着特殊的路径,进出冥界对他们来说是小菜一碟!”
山伯将布袋一个个打开,发现装的都是些食品菜肴水酒,还有些木炭,除此之外就是些淡蓝色鸡蛋大小的鹅卵石。
他摸起一颗鹅卵石,感觉入手阴凉无比,却又不觉得寒气逼人,忍不住问道:“这是什么东西?似乎很舒服呢!”
王梦面上露出得意的笑:“你知道我为啥去那么久?就为了去挖‘九幽石’!我在大黑山挖了两个时辰,弄出来满满一袋,卖了一半,剩下的就带回来了。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却能值大钱!要不然这些水酒哪能买得来?光是那一袋五香牛肉,就花了百多万金币呢!”
山伯摸着石头不肯放手,问道:“这东西究竟有啥用?”
王梦神情变得凝重起来:“这是能修炼阴阳二气的灵石。若想修阴气,可以直接吸收其中的阴寒之精;若想修阳气,可以用它作‘引子’,阴中求阳,借以激发阳气氤蕴。它有一个好处,阴气连绵不绝,却有不会太冷。如果太冷的话,就容易折损阳气。打个比方,就像这寒冰谷的透骨阴风,你如果在山腰修炼的话还能激发阳气,如果到了山顶,寒气太盛,阳气一下子就耗光了!”
说话间,王梦忽然发现火堆的颜色跟先前有些不同,石洞内也多了股沁人心脾的香味,忍不住深吸一口气,叫道:“三薇火?四薇火?不对,好似五薇火呢!小兄弟,是你放进去的神木吗?”说这话时,他连对山伯的称呼都改了。前面一直叫“小子”,此时忽然成了“小兄弟”。
山伯也不说破这是十分难得的九薇火,只是微笑道:“前辈有神铲在身,在下也有一些小玩意,既然占了您老的洞府,就不能再白吃白喝,总要拿出点宝物才行。”说着又取出一把在七襄鬼市购买的天湖石、飞云石,笑道:“还有这些东西,前辈若是有用,就请不要客气。”
王梦摸起一颗飞云石在手,凑近鼻子闻了闻,旋即哈哈大笑起来:“好!有这些东西,够我们修炼一段时间的了!再炼三年五载,说不定我就能功德圆满了!小兄弟,若能出去,你都有什么打算?”
山伯想起英台,就想起万松书院的静室,大禹古墓中的肉身,然后是七襄鬼市的小楼,不觉心中酸楚,一时陷入了迷惘。
王梦的笑声在石室中响起:“嘿嘿,我若出去,非得再过回皇帝瘾不可!他娘的,上回才作了十几年,只顾着改革变法,还没来得及享受……”
说到这里,他忽然住了口,暗道:“我怎么一时口快,将老底漏了!没来由给年轻人笑话!”
再一看山伯,还是那副神思不属的样子,显然没将王梦的话听入耳中!
第146节 心法
长夜漫漫,唯有修炼才能减轻思念的煎熬。
山伯努力使自己安静下来,继续修炼静养的功夫。
王梦修鬼多年,自觉颇有些经验,见山伯始终只是静坐,不由得提醒道:“小兄弟,你知道修鬼有几种方法?”
山伯摇头:“在下不知,请您老指点。”
王梦道:“修鬼跟修仙一样,也可以分为佛家,道家和魔门三类;地藏王菩萨主管佛门一脉,化身亿万在各地开堂讲经,若是修佛,最好多去听听。东岳大帝主管五岳之精,若是修道,免不了炼精服气,最好多去朝拜他。魔门则比较神秘,修行之法与众不同,各出奇招,不一而足,我也不是很清楚。我现在炼的是道家的功夫,你炼的是哪一种?”
山伯微微一笑:“在下阳魂不足,无法修道;更兼灭蝗千万,罪孽太重,若是修佛,必须将所有罪孽先消除净尽。没奈何,只能另辟蹊径,试着修儒呢。”
王梦奇道:“修儒?这条路很少有人走,也不好走呢!”
“是啊,在下也只是在尝试,能否成功尚未可知。”
王梦沉吟片刻,道:“我记得当年曾经收藏了不少的好书,其中有一本杨雄著的《太玄经》,还有一本刘歆著的《七略》,写得都不错。你若有机会,不妨读一读。”
山伯回忆在郑玄那里所见的书目,似乎未曾见过这两本,于是道:“前辈是否还记得书中的内容?”
王梦笑道:“时隔多年,早就忘光了!不过,我来冥界之前,将所有藏书埋在洛阳白马寺东侧的松林里,若是想看,还可以挖出来。不过这两年我可没功夫,你若着急想要,需要自己去挖。时隔多年,也不知还在不在。”
山伯苦笑道:“身在幽冥,哪有出去的机会?”
王梦瞪他一眼:“怎会没有?每年七月,鬼府大开,大家都可以出去,整整一个月,爱上哪上哪!”
山伯心中一震,想起去年鬼节人山人海的情景,暗道:“这么说,再过几个月,我就可以回七襄鬼市看看了!唉,英台去了天界,我回去也是一个人,触景生情,只怕更加难受!”
此时王梦忽然想起了什么,起身去石洞的角落里翻弄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忽然摸出一卷残本,笑道:“这本书给你!”
山伯接过一看,见封面上写着“内圣静坐心法”六个字,翻开看时,却见开篇写着:“儒释道三家静坐,均以心性修养为主。佛家以‘明心见性’为工夫,道家以‘炼心炼性’为头脑,儒家以‘存心养性’为要务。‘存心’者,存其本心也;‘养性’者,养其本性也。心性人与天俱来,无不纯乎至善。故只须存养勿失,勿为后天境地与乎物欲意念所转,便可入于圣地而与天合。‘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矣。’
读到这里,山伯不由得吃了一惊,道:“看起来这竟是一套‘天人合一’工夫!说得不错,如能‘率性尽性’,扩而充之,就可以与天地参。这样的宝书您从哪里弄来的?”
王梦得意的笑起来,道:“前些年,我在老龙潭庙会闲逛,见一个穷酸在摆地摊。我从里面找到了这本,破破烂烂,也不知为谁所著,下面还有更精彩的呢,你接着往下看!”
于是山伯又接着往下读:“或问:‘心性存养之道及其下手方法如何?’曰:‘要亦静而已矣。心之体本静,性体亦然。感于物而动,缘于欲而动,动则失其本,而违于道矣。道不可须臾离,故心不可须臾动。天地万物,生于静而长于静,失于动而亡于动。一动不如一静也。《大易》所谓‘寂然不动’者,所以存其本心,养其性体也。所谓‘感而遂通’者,在其寂然不动,则湛然无物;湛然无物,则洞然虚明;洞然虚明,则有感即应,应而遂通矣。其所以能应而遂通者,盖洞然虚明,则灵觉不昧;灵觉不昧,则一神独耀,则无知而知,无得而得,不能而能,不神而神。故能有感斯应,而应无不通也。”
读到这里,山伯忍不住跳了起来!
“这话讲得太透彻了!从养心,修心,直至明心见性,全在一个‘静‘字!只要能做到寂然不动,湛然无物,洞然虚明,就会感而遂通,通于天地,成为神仙之属!具备呼风唤雨的能力!”
王梦笑嘻嘻的道:“怎么样,这书值多少钱?我当年花了两千金币买的!”
山伯摇头叹息:“大声希夷,如闻天籁!如此美文,堪称无价!前辈您既然买来,为何不照着修持?”
王梦神情一怔,旋即说道:“我当年初到冥界,见到一位金甲神人,蒙他赐以神铲,又传了一套道法,所以就一直修道,无法再改了。再说,儒家的静坐看起来容易,其实很难呢!若非宅心仁厚、宁静守持、天资聪颖之人,很难修得成。我当年杀人太多,一颗心早就乱了,修不得这种单纯静坐的功夫。”
山伯感叹道:“在下受您老之助良多,不知如何报答。”
王梦摇头,面色以整,神情郑重的道:“你可知道,多年以来,有那么多人来到这剥衣亭顶,只有你一个人能进入山洞,这是为什么?”
“为何?”
“因为你小小年纪,身上就有种与众不同的气质,温文尔雅,如坐春风,这是我当年一直追求却无法做到的。更何况,你身上还带了珍贵的回阳粉,还有这些神木、灵石,我也沾了你的光。修儒不容易,我虽然自己修不成,却希望你能成功。”
第147节 寿诞
既有九薇火的温煦,又有九幽石的激发,再加上学问的不断提高,山伯的修炼进展很快。
转眼两个月过去,他的阳魂已经积累到八点了。
眼见玉蝶上八个红点闪闪烁烁,他的心里十分舒畅,似乎已经看见修满百点走出冥界的那一刻。
这段时间以来,他一直在凝神修炼,连门都没有出,更没有机会去郑玄那里。
这一日,他正在静坐,忽然听见石洞外传来震天的锣鼓声,随后是大声的吆喝:“三月初一,阎君寿诞,考校灵鬼,奖励英才!连过三关者,可入冥殿服役!有意者请去谷口待命!自觉无力通关者请留在谷中,等候分粥!大碗喝粥!不限量,喝饱为止!”
声音未落,谷内响起翻江倒海般的欢呼:“喝粥,喝粥,我们要喝粥!”
听见外面那么热闹,山伯有些坐不住了,望了眼正在呼吸吐纳的王梦,轻声问道:“前辈,外面在做什么呢?”
王梦眼也不睁,答道:“还不是阎王愚弄众鬼的花样!每年都要来那么一回,也没见几个人能闯过关。”
“闯什么关?闯关做什么?”
王梦缓缓睁开眼睛,望他一眼,道:“你知道今天是啥日子?”
山伯摸摸后脑勺,苦笑道:“这里没有太阳,也没有星星,谁知道是什么年月?”
王梦淡淡的道:“今天是三月初一,据说是楚江王的生日。每年到这时候,他为了展示自己的仁慈,都要搞一些花样,说是要给努力改造的人一个机会。”
“什么机会?就是去冥殿服役吗?有什么好处?”
“那可是美差啊!在冥殿服役一日,可抵这里改造三天!比如你有八百年的徒刑,在那里只要干两百多年的活,就能出去了。而且该处伙食比较好,比这寒冰谷内只有稀粥好多了!”
“前辈学识渊博,您为何不去?”
“受人约束,哪赶得上在这里有酒有肉潇洒快活?何况,我也做不惯那种侍侯主子的活。我跟你不一样,我已经在这里待了几百年,没必要再去。而你年纪轻轻,刑期又长,应该前去试试。”
山伯想起自己来冥界的目的就是要接近阎王,从阎王那里找到补足阳魂的法子,如今补阳的法子虽然找到了一些,但功法上还不够完善,还有进一步挖掘的余地,如能接近阎王自然是一件好事。况且在冰洞之内待了两个月,他感觉有些憋闷,很想出去透口气。
沉思良久,他毅然下定了决心,道:“那我就去试试运气。”
王梦将手一摆:“去吧,出去见见世面,对你有好处。若通不过,就再回来。你只要在悬崖下轻轻敲两记,我这里就知道了,山崖右边有绳索,我可以将你拉上来。”直到此时,他还不知山伯能化身为蝶的秘密。
山伯也不想现在说破,那是他最后的机密,不到万不得已,都不能说出来。当下口中道:“多谢了!”心中却想:“我这一去,不知还能不能回来。笮贵若见我不死,不知会如何害我。希望那混蛋今天不在!”
出了山洞,山伯站在崖顶,见周围一片通明,白雪皑皑,银妆素裹,不觉长舒一口气,赞道:“没想到剥衣亭风光这么美,可惜平日光线太暗,只有到了阎王寿辰,才显出本来的美丽。”
他将绳索栓在腰间,小心翼翼下了崖,往谷口方向走去。
一路见到许多人,都在翘首期待,口中叫着:“我要喝粥,怎么还不分粥啊?我已经撑不住了!”
也有人叫道:“不行,我要去闯关,粥就不喝了。”
随即有人叫起来:“你傻啊?以为真能闯过去似的!每年闯过的不就两三个人!弄不好一个过去的都没有!为了闯关耽误了喝粥,你当心冻个半死!”
“你说的也是,去年冻死了不少人呢!那我不去了!”
山伯来到谷口,发现那里排队的人并不多,大约只有两三百个。按说诺大的寒冰谷,所有人口加起来至少有好几万,现在才来这么点人,显然大家都有自知之明,不敢轻易闯关。
眼前的两三百人显然都是出类拔萃的,或者不自量力,自觉高人一筹,才敢出来冒险。
山伯来得较晚,只能跟在队伍的后面。
排在他前面的是一个老头,身材瘦瘦,面色灰暗,仔细一看原来是个熟人,竟然是曾经将一只碗赠于他的张俭!
“先生您也来了?”山伯急忙施礼。
张俭神态很不自然:“我……那个闲的无聊,就来碰碰运气,试试今年成不成……”
“听口气先生您以前曾经闯过?”
“这个……都闯了好多回了……一次比一次接近……希望这回能过。”
“请教先生,闯关之时都考什么东西?”
“每年都不一样,不过原则上差不多,主要是测量心智和功力。好久不见,小兄弟修炼得怎么样了?”
山伯看看四周,发现有人回头来看,于是道:“晚辈才疏学浅,进境缓慢。实在辜负了您老的期望,”
张俭的神情显得自然多了,没忘宽慰道:“我知道不容易,慢慢来吧!凡事欲速则不达,只能顺其自然。”
这时候排在前面的一个大汉回过头来,叫道:“我说张老头,就凭你这干瘦的身子骨,要是再错过喝粥的时间,不怕冻成腊肉?”
张俭陪着笑脸:“许褚先生说得是!老汉我早就准备好了,头前几天就开始忍饥挨饿,好不容易省下小半碗粥,就为了今天。若是通不过,回去也不至于冻死。”
山伯赞道:“先生您准备周当,这回一定能过关的。”
张俭却讪笑着道:“真羡慕许褚先生,身强体健,一天两天不喝粥也不要紧。”
许褚的眼中闪着异样的光芒,轻哼一声道:“我只求能走出这寒冰地狱,至于能不能活着回来,却不在考虑之内。”
此时谷口的路障已经移开了,队伍开始往前移动。
隔着老远,山伯就看见站在谷口将头抬得高高的笮贵,禁不住心中一震:“不好,这家伙还在那里!这下要麻烦了!他若是将我拦下,强要加害于我,我该怎么办?我现在功力不高,还不是他的对手,危机到来别无选择,只能化蝶而飞。只是这样以来,我身上的秘密就全泄漏了!”
他的脑中飞快的转动,想着要不要转身往会走。
再一细看,站在笮贵身旁的还有一个人!
看见那人,山伯禁不住心中大喜:“呀,没想到他也来了!这下我有救了!”
第148节 近佛
山伯故意低下头,不紧不慢跟在众人身后。
不久来到了谷口,经过笮贵身前,他忽然抬头望向对方,面上带着轻蔑的微笑。
笮贵骤然看见是他,忍不住双目圆睁现出骇异的神色,似乎对他能活到现在感到难以置信。
不过笮贵却没有说话,也没有动手抓人,因为他身旁不远处正站着楚江王的亲信厉宁。
当初正是厉宁将山伯送过来,而且叮嘱笮贵好生看护的。
先前若是将山伯悄悄杀了,来个死无对证也倒罢了,如今人没害死,反而给对方来到厉宁跟前,这就没法再下手了!
时隔半年,厉宁好似已经忘记了山伯的模样。
当山伯从面前走过时,他几乎没什么反应。
山伯也懒得去拍对方的马屁,隐约之间,他觉得厉宁也不是什么好人。只要笮贵不动手,他也用不着低三下四去求这人帮助。
等到众人都出了寒冰谷,厉宁开始大声吆喝起来:“排好队,站齐了!听我训话!”
两三百人迅速排成了两列,面向厉宁,静静的等着。
厉宁似乎很满意,笑着对笮贵道:“不错,今年这批人比去年强多了!若能有人闯关成功,也有你的一分功劳!管教有方,有功于冥界!”
笮贵点头哈腰:“全靠厉老爷提拔,请您在王爷面前多为小人美言两句,小人一定会报答您的。”
厉宁“嗯”了一声:“王爷麾下数万的亭长,没几个识情识趣的人,只有你小子懂得事理。”
笮贵闻言大喜:“多谢您老赏识!”
这时厉宁转头望向众人,大声叫道:“今年的测试跟去年一样,一共有三道试题,分别是‘明心’、‘量力’和‘测智’三关,先去地藏阁,听钟声千响;然后是比武,考证功力;最后是测智,考校文采。若能通过三关,就可以获得封赏,有机会进入冥殿。”
山伯听说除了明心测智之外,还要比试武功,心中感到有些不安:“我一个文弱书生,平日只顾静坐,如何能跟人家比武?虽说当初从神僧法显那里学了一套般若神掌,可是从来没用过,如何能是许褚那般武士的对手?”
转念一想:“好在我体内还蕴藏着得自维摩大师聂成远的一成功力,如果跟般若神掌结合起来,不知道能否侥幸过关?”
反过来又一想:“恐怕还是不行。我虽然记得般若神掌的招式,却无法将那分潜藏的功力运用自如,更不懂得般若掌的心法,终究还是无用!记得神僧法显当时说道:‘般若神掌一十八式,云断秦岭、铁索拦江、高山流水、怀中抱月、停车问路、童子挂画、推窗望月、开门见山……临溪观鱼。所用心法只有一句话: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这些很难理解,更难跟武功结合起来。”
想到这里,他不禁有些泄气。
不过既然来了,是输是赢,总要走到底。
他望着近在咫尺的张俭,忍不住暗想:“这位老先生骨瘦如柴,难道说身怀绝技不成?他既然敢来,我为何不行?”
不知何时,队伍又开始动了。
山伯本来排在队尾,此时却走在倒数第二的位置。原因是排在前面的许褚捂住肚子越走越慢,不知不觉落到了最后。
山伯关心的问:“兄台,你怎么了?”
却见许褚眨了眨眼,低声道:“我只是一时腹痛,小兄弟先走,我跟在后面!”
山伯未作他想,于是跟他换了个位置,继续朝前走。
众人过了一条小河,又穿过一片密不透风的黑松林。
从黑松林出来的时候,走在最后的许褚忽然不见了!
山伯心中吃惊:“这家伙就这么逃了?在这守卫森严的幽冥界,能逃到哪里去?难道去找曹操不成?”
他没有声张,而是继续往前走着。
又走五六里,来到一座山谷之中。
那里有一片宽阔的平地,正中间有坐小庙,破旧不堪,周围没有院墙,庙前却有几只巨大的香炉,还有一个身高数丈遍体镏金的地藏王菩萨的塑像。
而且更加奇怪的是,地藏胳膊上还挂着个铜钟,直径约有五尺大小。
这种情形十分奇特,决不可能在人间见到!
此时山谷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黑压压一片又一片,加起来说不定有好几万,不过大家所处的位置都距离庙宇很远,地藏王塑像周遭空空荡荡,竟然没有一个人!
厉宁将大家领到这里,只交待一句话便走开了:“看见那铜钟没有?等一会钟会响起来,千响之后,谁距离地藏王越近,谁就赢了!”似乎那钟声十分可怕,连他也不敢倾听,因而草草交代,不愿细说。
站在山伯身侧的张俭似乎变得很兴奋,凑近跟前道:“小兄弟,这可是我们的机会啊!等会钟响之后,你捂住耳朵往前跑,距离越近,分数越高。若能摸到地藏的脚,可以得一百分!距离每增加一尺,减少一分,超过一百尺,就没有分数了!”
山伯听得好奇:“一百尺,那就是十丈了?”
“十丈可不容易!去年我好不容易冲进七丈之内,得了三十分,那可是第八名呢!若不是后面比武时分数低,我说不定就过关了!”
山伯还待细问,却见那巨大的铜钟忽然无风轻摇,叮叮咚咚,发出悦耳的声音!
“咦,怎么这么好听?”
张俭的面色却有些变了:“开始了!这才是开头,迎宾佛曲!厉害的在后面呢!”
果然,叮咚之声响了片刻之后,铜钟骤然剧烈的摇晃起来,同时发出震撼心神的声音!
那声音也不算太响,更算不得震耳欲聋,然而却能直透心底,仿佛敲在心坎深处!只要心中有一丝缺憾,它便能乘虚而入,将整个人控制住!
山伯猝不及防,被那钟一下子敲在心里,一下子精神恍惚起来!
与此同时,却有无数人捂住耳朵往前冲去!
那些人初时跑得很快,后面却越来越慢,等到接近佛像十丈时,更像是遇到一层布幔,横在前方推也推不开!
有些人侥幸跑进十丈之内了,身前忽然吹过一道狂风,将他们又吹了出去!
张俭一接近佛像十丈便匍匐下身子,趴在地上往前爬,爬到距离佛像五丈处,再也爬不动了,就双手死死的扣住地上的石头,不让自己被风吹出去。
后面也有些人学他的样子爬进去,无奈那钟声敲得人魂不守舍,根本没有抓石头的力气,最后还是被吹了出来。
更多的人隔着老远就变得面色青紫,扑通跪在地上,别说往前走,就连身子都站不起来!
诺大的山谷,只有寥寥几个人还能勉强站着,其中就包括陷入迷惘中的山伯。
第149节 地藏
钟声一敲,山伯就觉得心中很痛。那感觉就像用一只铁锤,将一枚又尖又长的钉子重重地敲在心里,一下又一下,痛得人喘不过气来。
所有的痛苦都来自对英台的思念和愧疚,他站在那里痴痴的想:“我的命好苦啊,十年寒窗金榜题名,做了知县却没有得到一天的享乐,反而害得英台早夭!假如我们都不死,那该有多好!青春作伴,白日放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想到这些,他禁不住紧闭双唇,心里更加的难受,仿佛一直春蚕,在用力撕咬着他的肉体!
“不知英台在天界好不好?她若是受苦,那就是我的罪过了!好好的鬼市不待,为何偏要逼她登上香车?”
“神鬼相隔,前途渺茫,我还能与她重逢吗?都是我不好,不但罪孽深重,而且阳魂残缺,两座大山压在身上,我要等到何时才能冲出幽冥呢?”
“苍天啊,求你赐我以力量,让我早些修够阳魂,早日补足佛心,我恨不得身生双翼,直上蓝天,去寻找她的踪迹……
正在魂不守舍之际,忽然听见脑后的玉蝶发出“叮”的一声:“主人小心,你的阳魂减少了一点!”
“什么?”山伯吃了一惊,顿时从混沌中清醒过来!
探手取出玉蝶看时,淡黄的蝶翅上果然少了一粒闪闪烁烁的红点!
“唉!怎么会这样?”他心中懊悔,同时又觉得难以理解:“那面目慈祥的地藏王塑像,为何带着这么浓的煞气?竟然将我辛苦修炼的阳魂折损了一点!这简直太奇怪了!”
他明白此刻不是思念哀伤的时候,连忙收摄心神,努力使自己安静下来。
“寂然不动,
湛然无物,
洞然虚明,
有感而应,
应而遂通!”
他一面在心中默念,一面依次而为,时候不大,便已经进入第三层洞然虚明的境界。
正在这时,忽然听见一个浑厚的声音响自耳边:“你能听见佛音,便属于有慧根之人。何不走近前来,听我说法?”
山伯心中一动:“这是谁在说话?听口气好似前面的地藏王菩萨?那么一尊塑像,他怎么开口说话了?”
此时福至心灵,他不敢犹豫,连忙迈步往前走去。
他心里一片宁静,因而走得十分轻盈,没有受到丝毫的阻滞。
地上横七竖八倒了很多人,大多匍匐在地,也有少数人勉强坐着,一个个面色青紫,胸中憋闷,恨不得远远的逃开了去,这时看见有个神体单薄的年轻人站起身往前走,都感到有些讶异。
片刻之间,山伯已经走近百丈之内,众人眼中的讶异变成了吃惊。
“看看,那人进去了!”
“别人都是爬进去的,他竟然是用走的!”
“快看,他已经深入五十丈了,还没有趴下!”
“他是谁?有人认识他吗?”
众人纷纷摇头,显然猜不出是何方神圣。
山伯从张俭身边经过,见他趴在地上脸憋得通红,忍不住提起他的腰带,想帮他往前挪两步。
张俭死死抓住一块突起的石头抓住,大声叫道:“快放我下来!小兄弟一个人过去,我不成的,那不是我能去的地方!”
山伯松了手,心中保持洞然虚明的境界,面上现出一片祥和的神采,轻声道:“寂然不动,湛然无物!心神安详,你会好受点。”
张俭呆了一呆,过了好一会儿才明白他说的话,转头看时,山伯已经走近菩萨金身,在距离菩萨三尺的地方坐下!
看着山伯挺拔的肩背,张俭禁不住在心中赞叹:“呀!这位兄弟面相不俗,好深的慧根!果然不枉我赠碗之心!”
山伯盘膝坐好,心中一尘不染,静听菩萨讲经。
浑厚的声音响在耳边:“要想修佛,必先修德。一切佛菩萨,都是以德立名,如阿弥陀佛,光照十方世界,无有障碍,便是无量光,自性不生不灭,便是无量寿。本师释迦牟尼佛,也是以德立名,释迦的意思是‘能仁’,就是说‘能作佛事,仁济众生’;牟尼称为‘寂默’,意思是‘寂然不动,默契真理’。能仁属悲,寂默属智,释迦佛以悲智之德而立名。”
山伯听得心中亮堂,不由得想到:“‘仁济众生’,这不是儒家追求的目标吗?‘寂然不动’,这不是我正在修炼的静功吗?这么说我练的儒家静功已经暗合修佛之法了?竟然跟佛祖是一路的?”
浑厚的声音在空中环绕:“地藏又如何?地即心地,心如大地。地能生万物,能舍万物,能生能舍,利益有情。心能生万法,所生之法,也是利益有情。从心地而布施,从心地而持戒,从心地生禅定。心地含藏无量功德,所以名为地藏。”
山伯恍然大悟:“原来‘地藏’是这么个意思!我还以为是指身处地下的菩萨呢!”
声音源源传入耳中:“寒山诗云:‘一佛一切佛,心是如来地。’三世佛都是从心地而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所以修佛就是修心。”
山伯听得明白,跟着在心中默念:“心能作佛,心就是佛。所以修佛就是修心,修心是修佛的根本……”
他先前也读过多遍《大般陧磐经》,可惜都是自己一个人读的,缺乏高僧指点,因而对佛经的感悟还不是很深,如今经过地藏金身指点,忽然有种醍醐灌顶、骤然开窍的感觉!
可是他出身儒生,对佛家总有些不解,尤其是关于六道轮回的设置,更加觉得难以接受。一想起灭蝗五万石、获罪八百年,他就觉得难以置信。
他在心里道:“菩萨,弟子心地不坏,为何要受这么多的苦?”
耳边传来声音:“因为上苍选择了你,它让你代天下苍生受苦。”
山伯闻言一呆:“菩萨,您不是在讲经,而是在跟我一个人说话?”
“芸芸钟鬼,能听懂我话的人只有你一个。”
山伯回头一看,发现众人都匍匐在数十丈外,只有自己一个人坐着,不由得有些诧异:“菩萨,您为何不让那些人靠近前来?”
“心中不静,如何听经?心有杂念,佛不入耳,非是我不让他们进来,是他们自己不想过来。”
山伯心中稍舒,问道:“菩萨,您为何说我代天下苍生受苦呢?”
浑厚的声音透出十足的慈悲:“因为你不是普通人,你的身上担负着天下众任,肩负着正邪消长的担子,不得不受尽磨难。”
山伯听得糊涂,道:“弟子愚顿,求菩萨指点迷津。您说的重担到底是什么?”
“那是一个赌注,一个关乎正邪消长的赌注,你别问我那赌注从哪里来,鉴于某种原因,我不能明白告诉你,只希望你能自己站稳脚跟,努力修持,走向成功。你或许不知道,天上地下,正有无数神佛在注视着你们呢!”
听见说“你们”而不是“你”,山伯禁不住心中颤抖,问道:“请教菩萨,那赌注是否涉及到英台,她也会因此受苦吗?”
“不光是她,还有两人呢!身为男子,你应当承担更重的压力,你若是站不住,她会受更多的苦!”
山伯沉默片刻,道:“弟子明白了,求菩萨指点修行。”
“靠近前来,将手搭在我的脚上!
第150节 半渡
山伯依言伸出手去,双手抱住大佛的脚。
那脚足有三尺大小,隐隐泛着金光。
山伯的手刚搭上去,脑袋就发出“嗡”的一声,好像被雷电击中一般!
一瞬间,他的身体仿佛变成了透明的皮囊,又像一个深不见底的水潭!
透过双手,各种佛识佛觉佛经佛典正源源不断流进去!
那一刻,他的眼中放出金光,仿佛能看见过去未来几千年发生的事。
凝聚在身上所有的阴霾愁苦被一扫而空!所有的郁闷积怨骤然消失不见!
钟声不绝入耳,已经没有摄人心魄的感觉,变成清凉宁馨的提醒,每敲一记,都让他的心越发清澈透明。
不久,耳边又传来菩萨庄严慈悲的声音:“你的静功修为有一定根底了,它让你拥有修佛的慧根,使你能承受佛缘佛果。刚才我已传你不下百年的佛识,并帮你渡化了一半的罪孽!从今而后,你只要宁静守一,勤加修持,不难化解剩下的罪孽,也不怕妖魔鬼怪的袭扰!”
山伯闻言惊喜:“菩萨举手之间除去弟子四百年的罪孽,何不大发慈悲,将我所有的罪孽一并解除?”
浑厚的声音传过来:“我不想坏了地狱的规矩,更不能惊动打赌之人,因而给你留下一半的罪孽,让你自己努力消解。自作孽,自己补!不可贪得无厌!”
山伯心中欢畅,用力甩了甩头,感觉脑子比以前聪慧了很多,许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一下子都明白,特别是对于佛家诸经的理解,骤然增强了很多。
看来菩萨所言非虚,就这么一会的功夫,已经传给他不下百年的佛识!
他试着去想那般若神掌,发现先前总也想不透的心法,此时竟然也无师自通了!
他已知道,佛门武功的心法都脱胎于佛经之中,只要明白了《般若心经》,自然明白般若神掌的来龙去脉!那便是‘以般若观智,照见诸法缘起性空,如风扫浮云,皓月当空,妄心粉碎,真心显现。’
想透了这一层,山伯忽然感到身上气机流动,一股又一股的暖流随着意念上下穿行!
直到此时,昔日维摩大师聂承缘留下的一分功力,才成为他自身的一部分。
不知不觉,他将部分功力凝聚在手中,抱着佛足的手变得很有力气。
忽然菩萨的声音传过来:“小施主,你可以少用点力气吗?莫要一时不慎,弄坏我的金身,空增千年的罪孽!”
山伯吓了一跳,连忙放松了手臂,感激不尽的道:“多谢菩萨教诲,帮弟子拔脱苦海!”
“不要谢我,是你自身的修为帮了你!你可以回头瞧瞧,今天在场的有多少人?有谁能听见我发出的佛音?”
山伯回头一瞧,发现正有无数双眼睛看着自己,有的带有羡慕,有的带着嫉妒,还有的似乎暗含着仇恨!
他似乎听见有人在说:“这小子凭什么能走过去?凭什么能摸大佛的脚?哼!绣花枕头一个!等下比武别给我碰上!否则有你好看!”
正在这时,一直“咣咣”响在耳边的钟声忽然停住了。
本来躲得老远的厉宁忽然从远处窜过来,大声叫道:“都不许动,现在开?br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