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鬼雨仙踪 > 鬼雨仙踪第98部分阅读

鬼雨仙踪第98部分阅读

    秦广王眉毛一耸:“看他眉清目秀,难以想象竟犯下滔天大罪!”

    山伯听得吃惊,虽不明白“回炉重铸”的含义,却知道必然不是什么好事,于是连忙叩头,大声道:“小人一生与人为善,为救百姓而灭飞蝗,实出于无奈,情有可原,请阎君明察!”

    秦广王轻斥道:“人命虽贵,却不能贵过蝼蚁十倍!这是天庭定下的规矩,早已实行十万年了,什么人都改变不了!以此定罪,你不是第一个,不要觉得委屈!”

    山伯还待再言,却见判官抬起头来说道:“启秉阎君,这人生前做了不少的善事,累计佛心三十万,超出常人三倍,除了灭蝗一件错事之外,可以说是难得的善人!”

    秦广王神色略见缓和,“嗯”了一声,道:“刨去善事,尚余多少条命?”

    “一命合佛心一万,尚余四千八百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七十命!当回炉重铸!”

    山伯听得一头雾水,也不知他们怎么算的,听见“回炉重铸”四字,心中不安,连忙辩解:“请教判官,小人是来自首的,是否可抵几分罪过?”

    判官点点头:“畏罪自杀,良心不泯,可减罪一半,尚余两千四百万命。按照‘一念往生’的条例,幽囚地狱两千四百年!”

    山伯听得心中一片冰凉,暗道:“两千四百年过去,我还到哪里去找英台?这怎么行?”

    可是在这大堂之上,他也无计可施。对方说的是冠冕堂皇的话,行的是堂堂正正的事,开口便是一条条的法令,以他对“生规、死律”的了解,想辩驳也找不到法子。就算想要行贿,当着众人的面,也不可能拿出手来。

    因此他只是老老实实地跪着,心中默念:“小人乱天常以逆大道,君子治人伦以顺天德,我山伯行事无愧于心,不该领受死罪。”

    稍停片刻,只听判官道:“奇怪,这人灵魂脱体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到今天才来冥界。这可是很少见的事呢!一般来说,只要躲过开始几天的勾魂索命,就成了孤魂野鬼,不会来阴间报到。”

    山伯连忙辩解:“小人自觉罪孽深重,虽然逃过勾魂,依旧心中不安,故而前来领罪!还请阎君看在这一点,格外开恩呢!”

    秦广王没有答话,却见判官摇头:“因为自首,你已经减去一半的罪孽了!”

    山伯低头无言,心道:“要怪只能怪那‘灭蝗获罪’的规定,明明不合理的制度,却要拿来治罪,真是苍天无眼呐!”

    事已至此,他也没有法子,只能抬头望着台上两人,一切听天由命了!

    就见秦广王转过身去,问道:“崔判官,在这人死后这段时间,是否又犯了罪孽?还是说佛心有所增加?”

    判官将生死薄翻过去,从背后开始往前翻,过了一会儿,答道:“奇怪,这人的佛心增加很快!几乎比所有人都快数倍,不知是何缘故!”

    “嗯,想来他说的不错,可能是百姓给他敬献的香火,这样看来,他确实不该受太多的罪。可惜天命如此,本王也没有太多的法子……”

    秦广王坐正了身子,双目上下打量着山伯,见他双目清澈,神态安详,跟别的受审幽灵截然不同,越看越觉得不像坏人。

    别人来到冥殿,要么心惊肉跳,惊慌失措,要么苦天抢地,心有不甘;而山伯却静坐不动,面色也仅是微变,虽然偶尔出言辩驳,但也有理有据,非是胡搅蛮缠。

    沉吟片刻,只听秦广王道:“崔判官,若本王动用‘地皇豁免’的权力,可减他多少罪孽?”

    判官吃了一惊:“这……百年之中,您只有一次权力……您确定要这样做?”

    秦广王点点头:“这人与众不同。本王主宰冥界几万年,可谓看尽天下苍生,值得豁免的寥寥无几!”

    “是啊,记得您上次动用‘豁免权’,为的是尾三,可惜他竟然辜负了您的期望,投入魔教去了!”

    秦广王摇摇头:“尾三是个痴人,为的只是一个‘情’字。别看他后来从魔,其实杀人很少,所犯罪孽并不重,日后还有回转正道的机会。所以本王并不后悔。”

    判官道:“‘地皇豁免’,可减罪孽一半。”说到这里,他目视山伯,提高了声音叫道:“梁山伯,你还不谢谢阎君!”

    山伯叩头致谢:“多谢阎君垂怜!小人感激不尽!”

    秦广王点点头:“虽然如此,你还要受一千两百年的罪,时间可不短呢!不过,你若能多行善事,积累佛心,说不定能早日出去,你可要努力了!”

    山伯道:“小人一定努力,多多行善,消弭罪孽!”

    这时候,只见判官对秦广王躬身行礼,低声道:“启秉阎君,臣受郭璞先生所托,欲减此人之罪。”

    “郭璞?他不是离开冥界了吗?你想怎么做?难不成也要给这人好处?”

    判官道:“郭璞先生对臣有恩,臣愿罚俸一年,动用‘宽判’之尺,减这人两百年的罪孽!”

    “好!真是造化!”秦广王“啪”的一拍桌子:“梁山伯,这么多人帮你,你的福泽不浅呢!”

    山伯再次叩头:“多谢阎君,多谢崔判官!两位如此判罚,让我体味到阴间的温暖。”

    判官连连摆手:“对你有恩的是阎君!我是还郭璞的人情。‘宽严判罚’是我身为判官的权力,算不得徇私舞弊。”

    “多谢您了!”梁山伯心中苦笑:“我一个好好的人,却因为灭蝗被罚千年,这还是人家一再宽判的结果!天呐,这是什么制度?”

    耳际传来秦广王一声低喝:“好了,下去吧。来人,带他去孽镜台!”

    旋即有两个夜叉出列,一人一手提了山伯,脚不点地走了出去。

    第118节 孽镜

    孽镜台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平台,高丈许,长宽各两丈,西面是台阶,东面是石壁,石壁上镶嵌着直径八尺的铜镜,照得台上一片通明!

    两个夜叉将山伯往铜镜前一丢,急匆匆跑下台去,躲在下面守着。

    山伯定睛看那铜镜,见镜面很平,熠熠生光,边上题着一行小字:“孽镜台前无好人!”

    乍见这几个字,他心里并未在意,暗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用这么大的镜子去看细小的琐事,鸡蛋里挑骨头,总能找出缺点来。我山伯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好人,但总不是罄竹难书的坏蛋吧?阎君的判罚有失偏颇!”

    刚刚想到此处,就见铜镜之中云雾翻滚,现出一个又一个面目狰狞的头颅!个个都有笆斗大小,在镜中一闪便消失了!

    山伯一时不防,禁不住被吓了一跳!

    那些头颅有的双目圆睁,怒不可遏,大声叫着:“梁山伯!我与你无冤无仇,你为何坏我好事?”

    有的鲜血淋漓,伤口外翻,哭诉道:“刽子手!瞧瞧你将我害成什么样了?”

    有的扭曲着面孔,张大嘴巴哇哇乱叫:“姓梁的!你害我一命,我跟你没完!”

    山伯心中惊恐,连着退后三步,大声问道:“你们……都是什么人?我可不认识你们啊!”

    镜中传出一阵鼓噪!声声呐喊!

    “你这人残害生灵,罪恶滔天,竟然在这里滥装好人!”

    “我们是谁?你好好看看!看看你做的好事!”

    这时候,镜子里显出一个个面黄肌瘦的形象,一群人排成长队从黑暗的洞|岤里出来,进而鱼贯进入一个高高的大殿。

    殿中判官模样的人正手拿生死簿翻看着,看一眼叫一个名字。

    “张三虎,你还有百年的罪孽,是想继续在地狱服役呢,还是想转生牲畜道?想不想出去透透气?”

    “老爷,我想转生牲畜道!地狱又阴又冷,我实在受不了!那不是人待的地方!”

    “那好!我命你转生飞蝗,只要能熬过十年光阴,便准你转世投胎作人!若是在十年之中不幸死了,还要回到地狱,补足你余下的罪孽!”

    判官接着点下一个名字:“李二毛,转生作猪!活够十年,准你投胎做人!”

    “王五,转生作牛!活够二十年,投胎做人!”

    此时只听堂下一人叫道:“老爷,十年是不是太久了?我成了一头猪,怎么能活够十年?还不老早被人宰杀了?”

    判官厉声喝斥:“十年牲畜道,折百年地狱苦,哪有那么容易的事!你们做了牲畜,就要忍饥挨饿,好好修持,若能熬够岁月,算你们的造化!熬不够,表明你们修行不足,还要回来接受惩处!哼哼!你们别抱怨了,还是自求多福吧!”

    山伯看到这里,心中隐隐明白事情的起因了:“这些人转生牲畜道,各有各的原因,也算是出于无奈。”

    接着就见铜镜中图画一转,现出大群的蝗虫,在河边芦苇荡中休憩。

    阳光明媚,水稻充足,他们活得很滋润。

    后来天气大旱,河水干枯,芦苇都枯死了,蝗虫开始互相拚斗,彼此倾轧,为了一点点食物拼得你死我活!

    再后来,成群成群的蝗虫饿死了,没饿死的就拼命往外飞,见什么吃什么!

    一开始,它们还尽力控制着自己,不去吃地里的庄稼。

    最后连所有的树叶都吃光了,不得不飞进田里,于是便遇到了农夫的扑打。

    还有一个官员模样的人站在农民身后指挥:“竖起秸秆,放火烧蝗!”

    那官员头戴乌纱,面白无须,年纪很轻。

    当山伯仔细看时,赫然发现竟然是自己!

    “是我!我灭了五万石飞蝗,没想到害苦了这些转生蝗虫的人……”

    镜中现出一个个断肢残体的惨象,耳边传来声声控诉:“我已经活了九年,风餐露宿,我容易嘛我?眼看就能投胎做人,却被你毁了!好你个梁山伯,你说你拿什么赔我?”

    “呜呜,我死的好惨呵,竟然被活活烧死!”

    “我还更惨呢!被人烤了吃!都是他害的!”

    “都是他!是他害死我们的!”

    “梁山伯,你还我命来!”

    “可怜啊!我白死不说,还要回来接着受罪!梁山伯,你现在来到阴间,就该替我们下地狱了!”

    山伯默默无言,心中惴惴:“原来我果然有罪!六道轮回,报应不爽,我害了这些人,就该替他们受苦!可是,面对那些颗粒无收的百姓,我身为县令,守土一方,难道能无所作为吗?”

    “不能!如果一切从头开始,我还会做同样的事!为了百姓,我宁愿承受这千年苦难!”

    山伯抬起头,静静地望着铜镜,这时候,他心里已没了愤愤不平的感觉,代之以一片安详。

    又过了好大一会儿,镜中的飞蝗渐渐退去,云雾翻滚的景象也消失了。

    躲在台下的两个夜叉探头探脑走上前来,提起山伯走下高台,西行百余丈,来到一个停满囚车的院子里。

    他们将山伯搭上枷锁,塞入囚车中。

    随后出了大院,一路南行,也不知道走了多远,只觉得地势越来越低,路面越来越潮湿。

    大约走了十天之后,前面忽然现出一块硕大无比的巨石,囚车停住不走了。

    山伯转头看那巨石,只见石上刻着八个大字:“正南沃石,活大地狱!”

    他心中明白:“我已经到了地狱门口,再往前走,就是苦难深重人人敬畏的地方了!”

    两个夜叉将他从囚车中提出来,来到大石跟前,伸手在石壁上敲了两下。

    时候不大,石壁忽然开了一道门户!

    进入门户,里面是一个宽阔的地宫,四面点着灯炷,幽暗,看不真切。

    又往前走了十余丈,山伯看得真切了一些,正前方是一个大殿,样式跟他前面受审时见过的大殿差不多,只是门上方的匾额上题着“二殿楚江王”几个字,跟先前有所不同。

    他心神微动,暗自揣测:“十殿阎罗,不会每个人都来审我一遍吧?若是每次定罪一千年,那可就惨了!”

    第119节 笮贵

    距离大殿还有丈许,就听殿内传来一声断喝:“磨蹭什么?还不带进来!”

    声音威严而又阴森,听得山伯心中一紧!

    两个夜叉更是浑身颤抖,迅速提了山伯走进去。

    抬眼望去,只见大殿前方摆着个长长的书案,后面坐着一位王者,短脸阔口,双目有神,头戴金冠,身着紫袍。旁边还坐着一位文士,面色清俊,身着长衫,正在磨墨修笔。

    夜叉上前两步,匍匐在地,叫道:“人犯带到,请大王发落!”

    王者将手一挥:“赏一个铜币,快下去吧!”

    “谢王爷!”夜叉面现喜色,急忙叩首退去。

    王者上下打量着跪在下方的人,喝道:“梁犯山伯,经过孽镜台,你现在知罪了么?”说话之间一道寒气逼出数丈开外!

    山伯承受着莫大的压力,努力抬起头,一脸诚恳的道:“小人已知!还请阎君恕罪!”

    王者见他面容和善,不似j诈之徒,当即面色一缓,轻哼一声,说道:“你的卷宗已经传过来了,本王粗粗看了一遍。虽说其情可悯,但却罪责难逃。依你犯下的罪孽,合当囚禁千年,饱尝地狱诸难。你明白吗?”

    “小人明白……”山伯略显迟疑。

    王者瞄他一眼,道:“地狱十王,各有所职,一殿秦广王主判,十殿转轮王主生,其余八王各辖一方,分治地狱若干,以你之罪,该当各殿受罚,每一处受刑百年,合计八百年!”

    山伯连连点头,心中却涌起无尽烦恼:“八百年?那真要等到地老天荒了!我固然能熬得住,只怕英台等不起。不过,若真能各殿游历,倒也是个难得的机会,可以接近每一个阎王,有利于寻找治疗‘阳魂残缺’的秘方。”

    只听王者接着又道:“剩下的两百年,你可以选择在阴间做个游民,也可以转生牲畜道,以畜抵罪。”

    山伯心有不甘,咬了咬牙,说道:“小人……知道了。请教阎君,八百年太久,有没有早日超生的法子?”

    王者瞪他一眼:“你既然到了这里,就要老老实实地改造,不要想什么花花肠子。如果改造得好,未尝不能早日出去。每年三月初一,本王要对辖下众鬼考评一次,根据个人罪孽消解的状况,重新核定刑期。”说到这里,他转头对着文士:“你那里还有没有‘阴司功德书’,有的话给他一本!”

    文士起身搭话:“地藏王菩萨送过来九万九千本,上次您老生日,都发给众鬼了。我这里还剩下最后一本。”

    “嗯,给他吧,回头再去‘修功德司’要几本备用。”

    文士从书案中取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隔空一掷,轻轻落在山伯面前。

    山伯捡起书册,见上面写着“阴司功德修持罚则”,不觉眼前一亮,叫道:“多谢阎君,多谢这位先生!”

    王者点点头:“本王看你还比较顺眼,不妨就多说几句。本王这里,主管着‘活大地狱’,又名‘剥衣亭塞冰地狱’,另兼十六小地狱,分别是:一、黑云沙小地狱;二、粪尿泥小地狱;三、五叉小地狱;四、饥饿小地狱;五、渴小地狱;六、脓血小地狱;七、铜斧小地狱;八、多铜斧小地狱;九、铁铠小地狱;十、幽量小地狱;十一、鸡小地狱;十二、灰河小地狱;十三、斫截小地狱;十四、剑叶小地狱;十五、狐狼小地狱;十六、寒冰小地狱。按照规定,凡是新来之人,都要先在‘活大地狱’受刑,待到消解一半的罪孽之后,再去十六小地狱受罚。你都听明白了?”

    ““明白了,多谢阎君!”

    “以后多看看‘功德书’,多动脑子,才能少走弯路。”

    “阎君说得是,小人都记下了!”

    王者向着身后将手一招:“厉宁,你过来!”

    屋角阴暗处现出一人,身材精瘦,两目有神,躬身问道:“老爷有何吩咐?”

    “带他去‘活大地狱’,跟下面的人说声,每天多给半碗粥,别让他冻死了。否则辜负秦广王一番苦心。”

    “是!”

    厉宁来到山伯跟前,拉起他胸前的枷锁:“走吧!”

    山伯起身跟对方望外走。

    出了大门,厉宁“嘿嘿”笑道:“姓梁的,有王爷看顾你,你的运气不错啊!”

    山伯忙道:“阎君大恩,小人永不敢忘!”

    厉宁双目盯着他:“你跟秦广王是什么关系?”

    山伯摇头:“没有干系,素昧平生。”

    “没有关系?那倒是怪了!你是出自大户人家?家里供奉的香火充足吧?”

    山伯依旧摇头:“小人家境贫寒,买不起香烛纸马。”

    厉宁瞪大了眼睛:“你犯了那么大的罪,却给秦广王凭空消去一半,还说没有关系!鬼才信呢!”

    山伯淡淡一笑:“王爷看小人可怜,垂怜我呢。”

    厉宁上上下下打量着他,微微摇头,却不再言语。

    两人距离大殿越来越远,脚下的路变得崎岖不平,地势越来越低。

    凉风吹过来,山伯觉得身上有些冷。

    大约行了两三里,前面隐约现出一排低矮的平房。

    平房周围正有两个身着黑甲的鬼卒来回走动着。

    厉宁来到近前,高声叫道:“笮贵,你出来一下!”

    声音刚落,从屋内蹿出一个短小精干的汉子,瞪着一对三角眼,望外瞧了一瞧,面上忽然堆满了笑容:“哎呀,原来是厉老爷!哪阵风把您吹来了?”

    厉宁将头一摆:“喏,这是新来的犯人,王爷交待过,别让他死在这里!”

    “是!是是!您看这么件小事,还要您亲自跑一趟!直接差遣下人来就行了!”

    “王爷交待的,能有小事吗?好了,这里阴风吹的人难受,我得回去了!小心看护这人,别让他冻死,否则有你好看!”

    “您放心,我将他安排在谷底的洞|岤里,风吹不到,雨打不着,舒服得很呢!”

    “但愿如此!”厉宁发出一声冷笑,转身去了。

    第120节 冰窟

    笮贵望着山伯,笑容不减,向着身后一招手:“来人,将他的枷锁卸掉!既然到家了,还要这劳什子作什么?”

    当即有一个头戴白帽的鬼卒人走上前来,帮山伯拿下铁链,摘了枷锁。

    山伯活动了一下有些麻木的手腕,躬身说道:“多谢笮先生了!”

    笮贵三角眼笑成一条缝:“好说,好说,您的卷宗还没到,就不给你编号了,我先按照厉老爷的吩咐,给您安排住处。您贵姓?”

    “在下姓梁,刚到此处,不懂这里的规矩,请您多指点。”

    “好,来人呀,领梁先生下去,请他住在甲字号的牢狱!”

    旋即又有一名瘦成麻杆样的鬼卒走上前来,向着山伯招手:“跟我来吧!”

    山伯跟着他绕到屋后,才走几步,却见不远处有一道悬崖。

    崖下白光刺眼,迎面吹来刺骨的阴风。

    鬼卒也有些承受不住,领着他快步来到山崖跟前,沿着一条陡峭的阶梯往下走。

    阶梯很滑,似乎覆盖了一层冰。

    山伯小心翼翼地迈步,生怕一步留神粉身碎骨。

    走在悬崖峭壁的中间,只听见阴风呼啸,在耳边“嗖嗖”地吹个不住,其间还间杂着鬼哭狼嚎的叫声,给人一种心胆俱裂的感觉!

    一直走了百来丈,终于来到谷底。

    这时候,刺骨的阴风明显减小,寒气也变得温柔了许多。。

    山伯抬眼看时,发现谷底高低不平,依着地势修建了许多洞|岤,四周全是冰雪,冰天雪地,白雪皑皑。

    鬼卒将他领到一个较为宽大的洞|岤中,“嘿嘿”笑着道:“请把外衣脱下来。”

    山伯吃了一惊:“这么冷的地方,干嘛要脱衣服?”

    鬼卒j笑道:“这里是‘剥衣亭塞冰地狱’,没让你站在凉亭中忍受透骨的阴风,或者塞在冰柱里体会逼人的寒气,已经是莫大的恩惠了。衣服还是要脱的,这是规矩,就算王爷来了,也不能说二话。”

    山伯呆了片刻,迫于无奈脱去了长衫,只着一件短裳,遮去前胸下体。

    鬼卒拿了衣服往回走。

    山伯将身躯缩作一团,犹自冻得瑟瑟发抖。

    “天呐!我真是作孽啊!难道说就这么忍受五十年?这……这滋味可真不好受!”

    事已至此,他也没有办法,只好慢慢忍耐。

    四顾无人,他悄悄从发髻中取出玉蝶,小心翻看里面的物品,幸而看到几件备好的衣物、毛毯,不觉舒了一口气。

    “好了!既然是来改造的,我先尽力支撑着,到了实在忍受不住的时候,再将毛毯披在身上,于情于理也说得过去。只是不能让外人看见。”

    此刻,他身上还存有聂承远留下的一成功力,拿来御寒也可以抵挡一阵子。

    于是他先练了一套般若神掌,让身躯稍微暖和了一些,然后展开刚刚得到的“阴司功德书”看个究竟。

    翻开薄薄的小册子,第一页,上面写着两行大字:“阴司功德,皆有定数,多行善事,诸恶莫为。”然后是三行小字:“此书由我佛如来总论,地藏菩萨详述,阴世功德司誊录。”

    山伯看得欣喜:“原来是大人物写的,这我可得好好瞧瞧。”

    从第二页开始,都是些细致的规定,比如:“损人利己,欺凌弱小,残害善良,忘恩负义,大逆不孝,生性好杀,虐待畜牲,谋财害命,挑拨是非,制造血案等,皆视情节轻重折损‘佛心’若干;救人一命,增佛心十万;乐善好施,增佛心两千;送经礼佛,读一卷经书增佛心一千;敬一根香烛,增佛心一百;烧一只纸马,增佛心五百……”

    山伯看到这里有些郁闷,心道:“前面说得还有些道理,劝人向善,惩罚罪恶,都是应该的,可是后面的香烛纸马有什么意思呢?”

    再往下细看,幸亏还有详细的解释,大意是说:香烛纸马是活人感恩图报的心意,是为了寄托人们的哀思。有了敬畏鬼神的心意,行事才会小心翼翼,不再犯下大错。

    山伯觉得这规定还是有些问题,比如笮融,一面穷凶极恶杀人如草芥,一面沽名钓誉拿着民脂民膏烧香敬佛,这样的人却不用下地狱,还修成了鬼仙,这也太不合理了!

    “我是不成了,家里没什么人了,没人为我送经超度。要想烧香,除非我自己去烧!我口袋里还有一亿的金币,能买不少的香烛,可是做这样投机取巧自欺欺人的事,简直有悖于君子之道!”

    “我之所以来到阴间,是为了寻找补足阳魂的方法,只要能修补完善,我就能化蝶而飞了。当务之急,是想法接近十殿阎罗。至于化解罪孽,只能顺其自然,似乎不必苛求。”

    山伯接着往下翻,发现后面还有不少的内容:“大千世界,六道轮回,皆离不开‘功德’二字,功德过人,可为仙佛;功不抵过,转生妖孽;功过相抵者,则可以投胎做人。德由心生,事在人为,轮回之路,首在修心!”

    看到这里,山伯禁不住心中一动,进而击掌叫好:“呀!这些话说得不错,比维摩大师聂承远讲得还要透彻。看来我先前的理解有失误,若想修仙,不单要找回阳魂,还要努力提高个人的心性。心藏神,肝舍魂,‘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修心的意义比弥补阳魂还要重要!我如果消不去所有的罪孽,即使补足了阳魂,也无法成仙成神!若强要化蝶飞去,只能像尾三先生一样,从此走上修魔之路!”

    “可是我怎样才能消除自身的罪孽呢?除了老实服刑之外,我还能做些什么?”他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对了,我身上还带着一本‘大般涅盘经’,闲时可以多念几遍,顺便纠集一些鬼徒,帮他们送经超度。哎,众鬼都躲在哪里呢?”

    他从冰洞里探出头来向外张望,发现周围的冰洞里隐约都住了人。只是大家都怕外面的冷风,不敢出来四处走动。

    他因为初到生地,也不愿骤然打搅人家,准备先看看形势,过几天再找人攀谈。

    第121节 领粥

    四周都是冰雪,洞内也是奇冷。

    开始还不觉得十分难受,到后来冷得实在难熬。

    山伯勉强支撑了半天,最后冻得双唇青紫,面如白纸,手足都僵了。

    正想取出毛毯裹在身上,他忽然听见一阵清脆的铜锣声。

    “咣,咣!”

    与此同时,谷内人声鼎沸,骤然变得喧闹起来!

    “快!快呀!”

    “快点去,晚了就没了!”

    山伯努力起身来到洞口,看见无数衣不遮体的人从各式各样的冰窖中爬出来,手捧大大小小的瓷碗往谷口跑去。

    他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连忙拉住住在隔壁的一位老汉,想要问个清楚。

    老汉急躁地将手一甩:“别拉我!领粥时间到了,要快点去!”

    “喔,是为了一碗粥啊!怎么闹这么大动静?”

    老汉哼了一声:“说得轻巧!若不想死,你最好快点!好了,你松手,别耽误我的好事!”说着奋力挣脱,摇摇晃晃地跑了出去。

    山伯心中琢磨:“这么多人都赶着去,看来我也要过去瞧瞧!”

    他跟在众人身后快步走着,结果没走多远,就见前面的人你推我拥排成一列长队,一个个伸着脖子往前瞅。

    更远处,正有两人抬着一只巨大的木捅,不紧不慢走向一个突起的平台。

    看来木捅里盛着稀粥,果然是要分粥的样子。

    此时天气正冷,木捅口冒着白烟,看得人口水直流。

    见此情景,山伯也赶紧排在队伍中。

    夹在人群里,他也学着众人的样子,拼命摇晃脑袋,试图看见前面的景象,可是队伍排得不怎么整齐,地势又是高低不平,他始终只能看见别人的后背。

    时候不大,队伍开始慢慢往前走。

    “别挤,排好喽!”

    “再挤就不发了,把稀粥抬回去,饿你们一顿!”

    声声吆喝传入耳中,队伍的秩序稍微好了一点。

    等到有人端了粥往回走,从众人面前经过,一边走一边喝,那种幸福的样子仿佛中了六盒彩一般,看得山伯好生纳闷。

    等了好大一阵,前面的人纷纷叫起来:“怎么这么少啊?连半碗都不够!”

    随即是一声呵斥:“别嚷!爱喝不喝,就这么多!”

    “怎么能克扣伙食呢?”

    “叫什么叫?身入地狱,你们有叫苦的权利吗?”

    “啊呀,眼看要饿死了,还不准我们叫?”

    “哼哼!饿死是你们前世作孽的报应,活该!”

    领到粥的人一边啜饮一边抱怨,没领到的一声不坑,生把得罪分粥的鬼卒。

    等到轮到山伯,一个鬼卒见他两手空空,当即骂道:“没碗你来干嘛?给我滚回去!”

    山伯不卑不亢的道:“在下新来此处,不知在哪里能领到碗筷?”

    那鬼卒瞪他一眼,正待破口大骂,忽然被另一名鬼卒拦住。

    “这人是厉老爷亲自关照过的,我这里带了几只碗,给他一个。”

    “哦,原来这样,那就给他盛上吧。”

    说着提起木勺,给山伯装了满满一碗。

    周围的人见了,又忍不住叫屈起来:“太不公平了,凭啥他的那么多?给我们偏偏这么少?”

    两个鬼卒对那些人睬都不睬!

    山伯生性平和,更兼平日修成了内敛的功夫,见惹起众怒,便将碗里的粥倒回桶里一些。

    两个鬼卒看得奇怪:“咦?给你还不要!你这人是咋得了?”

    山伯笑道:“我饭量小,少要一些就行了!余下的分给大家。”

    鬼卒撇了撇嘴,没再说什么。

    后面还没领到粥的众鬼纷纷露出感激的目光,赞道:“好人呐,不知道怎么沦落到地狱来了?”

    “看他年纪轻轻,想来前世一时不慎犯了错,大概是情孽之类吧。”

    山伯也不分辩,对众人笑笑,端着碗往回走。

    低头看时,却见那碗粥又稀又薄,色呈淡黄,仿佛绍兴的黄酒一般,只是没有酒的芬芳。

    他将碗凑近嘴边轻轻喝了一口,然后咂了咂嘴,感觉味道平淡无奇,除了有一种类似甘草的药味之外,几乎就是一碗白开水。

    他微微摇头:“就为了一杯水?大伙儿忍着寒风、拼着挨骂排半天的队?”

    谁知等他喝下第二口的时候,腹中忽然涌上来一股热力!

    那股热力来得莫名其妙,偏又十分受用,让冰凉的躯体都变得暖和起来!

    “呀!这玩意果然有些门道!不知道里面添加了什么?”

    隐约之间,他感到这种忽冷忽热的刺激似乎对自己治疗“阳魂残缺”有些好处。尤其是冰冻之后再喝那碗粥,竟能给他久违的欢畅,那是一种遍体温煦、酣畅淋漓的感觉,似乎触动了他藏在深处的魂魄!

    一想到这点,他就忍不住激动起来:“难到说真有奇效?怪不得长桑世家的人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建议我到阴间来寻找秘方,如今单是这么一碗不起眼的稀粥,对我就有好处,可见我还是来对了!”

    他小心翼翼地端着碗回到洞|岤,生怕弄洒了一滴。

    等他喝完稀粥,那种浑身爽快的感觉更加明显,几乎想仰天长啸了!

    他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盘膝坐在冰洞里,让暖气在腹中盘旋,却将绵绵思虑进入冥想的境界。

    这种盘膝静坐的法子是他平日里自己琢磨出来的,也说不上什么功夫,只是对他来说十分有效。特别是当他静夜读书感觉疲倦的时候,只要这么坐一会儿,就感到疲劳消失,神采奕奕。

    他猜测其中可能有些不为人知的道理,于是经常用来闭目养气。

    记得当初遇见葛洪的时候,也听对方说过:“唐尧虞舜,上天垂象,鹰负八卦,龟背六甲;周公之时,四海咸服,说梦解字,画地为牢;及至孔子,‘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大儒之道,就此失传!如果能找到修儒之法,说不定能走出一条新路。”

    不知道这“静坐冥想”会不会暗合于古儒功法。

    如此修炼了好大一阵,腹中的热气慢慢与聂承远留下的功力结合在一起,隐然成了他自身的一部分。

    第122节 沟通

    虽然说地狱之内没有昼夜晨昏,谷内的光线还是随着时辰的改变而有所不同。

    通常情况下光线比较暗,只有到了众鬼进食前后,大约两三个时辰的光景,光线才会增强一些。

    四周的冰雪反射出淡淡的银光,虽不如“鬼月乔”发出的黄光瑰丽,却有一种月光如水、清凉宁心的感觉。只是因为谷内很冷,银光照在身上,也化作丝丝寒气了。

    山伯看了半天,也没找到光源究竟来自哪里。他隐约感觉,那似乎出自某一处的冰柱,

    大体算了算,他发现这里的人差不多十几个时辰才吃一顿饭。

    每到领粥时,谷内吵吵嚷嚷,显得很热闹。

    而光线一旦黯淡下来,周围就变得死一般的沉寂,只能听见呼啸的阴风,其间夹杂着声声凄厉的惨叫。

    “冻死我!冻死我了!”

    “饶了我吧!我受不了了!放我出去!”

    “老天爷,我知到错了,再不敢害人!”

    惨叫声此起彼伏,一声接着一声,让人心神不宁,黯然失色。

    山伯居住的冰洞位于谷底,虽然一样的寒气袭人,却没有刺骨的阴风,因而还可以忍受。

    他始终没有将衣物取出来,只是默默地运功,尽力激发自身的潜能,来对抗绵绵不绝的寒气,希望籍此弥补残缺得阳魂。

    如此修炼了几天,加上每天一次的稀粥喝下去,他感到周围的寒气似乎变淡了许多,不似初来时那么难受了。

    每当光线亮起来时,山伯总是站在洞口,想跟周围的邻居交谈。

    无奈大家都不愿开口,似乎每个人都觉得被关在这里是一件丢人的事,生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底细。

    只有住得最近的老头时不时还能搭上几句话,但也浮浅得很。再要多问两句,老头只是叹气,一句话也不肯多说。

    尽管如此,经过三言两语的交谈,山伯还是感到对方不是一般人,出口成章,言之有据,似乎有着很深的学问。

    闲来无事,山伯便取出《抱朴子》和得自向秀、邹凡的两本阵法心得,仔细琢磨,潜心研究,看累了便读一遍《大般涅盘经》。

    自从得到那本佛经,他已经读了好多遍,差不多可以将整篇经文背诵下来,不看经也能复述了。

    收起经文,他试着朗声背诵:“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尸那国力士生地阿利罗跋提河边娑罗双树间,尔时世尊,与大比丘八十亿百千人俱,前后围绕……”

    他故意提高了声音,让诵经声远远地传出去,周围十几丈都能听到。

    渐渐的,附近冰室中住着的人都被惊动了,纷纷竖起

    免费小说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