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蝶闹蜂忙宣和春 > 蝶闹蜂忙宣和春第27部分阅读

蝶闹蜂忙宣和春第27部分阅读

    了避免的常人怀疑,我们不得不在一段时间后迁移、流浪,以免常人对我们的漫长年轻感到惊讶,于是,迁移与流浪就成为我们的生活常态。

    我对不断的新世界并不恐惧,可我已经厌倦了。哼哼,对我们这样的人来说,去另一个世界旅游,并在那个世界度过百年,再回到现实世界时,现实世界可能只过了一眨眼的时光。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友人、家人、妻儿,都是我们的奢侈品,我们不得不忍受随时失去他们的状况。

    这种失去了根,随波逐流的日子太让人厌烦了,你现在感觉不到,是因为新的玩具上手了,你还充满了新鲜感,但等到漏点逐渐平息,也许,你就想使用我教你的这一切……

    好好努力吧,在这个世界你是全能的,但世界不光由普通人组成,总有一天你也会遇到同样的‘妖’,他们可不是都像我一样良善,你的本领有可能引起他们的嫉妒,或者恐惧,他们会担心你打破他们为所欲为的造物主地位。

    当他们决定清除你的干扰时,如果你连保护自己的能力都没有,想必他们很乐意除去这个软弱的、潜在的时空干扰者的,好让自己的旅行变的更加轻松自在……”

    时穿望了望海公子,没有吭气。

    其实,海公子一直在回避时穿最初的问题——他是怎么来的这里的,又是怎么失陷在这里。

    不过这一切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学会海公子的本领,寻找回到“本初”的道路。

    小船在石堡停留了两天后,石堡选出了新首领,海公子与时穿一起见证了新首领上位,并答应他们暂借石堡,把石堡当作临时议政大厅的要求,而后带着这些人赠送的礼物登船返回。

    返程一直是高速行驶的,眼见的郁州岛在望,海公子突然说:“开始吧。”

    “开始什么”,时穿警惕地望着海公子,马上神色震惊:“你做了什么,我怎么看不到未来了,你——”

    海公子依旧保持着他那潇洒地微笑,缓缓地向时穿伸出手:“后事已了,当然是开始新旅程了——我的新旅程,独自上路,真好”

    第120章 立志做吃货

    第120章 立志做吃货

    刹那间,整个世界仿佛停顿了一下,风凝固了,云不走了,燕子古怪的停滞在空中,一条跃出水面的鱼,带着身上的水珠,静止在海面上,而一贯波涛起复的大海,海水也仿佛凝固……

    后甲板上,船老大穆顺正带着水手转帆,他的动作稍稍有点顿挫感,可他自己没有感觉到,船帆在他的指挥下,迎满了风,猎猎的风将船帆吃的饱胀,穆顺欣赏地感受着脚下,脚下的小船仿佛领会到穆顺的照顾,欢快的颤动着,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快。

    船上的另一位乘客,哦,现在是他们的新船主了——膀大腰圆的时穿猛然跳到了甲板上,他疯狂的四处寻找着,,船帆下、索具中,甲板的各个角落,一边找一边大吼:“,你对我做了什么?出来,你藏在哪里?”

    海公子消失了,整艘船上找不到他的存在。

    船老大穆顺感觉新船主有点癫狂,他畏缩的挥挥手,让船员躲着点走路。等时穿似乎已经放弃了他的搜寻,穆顺才小心翼翼的走过来,在颠簸的甲板上冲时穿鞠躬:“这个……纲首,我家公子走的时候交代了,这艘船该存该留,全由纲首你做主。”

    时穿懊恼的直揪头发:“我说,你家公子过去也这样神出鬼没,一去不会吗?”

    穆顺恭敬的回答:“这个……我恍惚记得,公子在岸上就曾与纲首,与我们告别了呀;这个,公子过去也常这样,偶尔从一个房间消失,谁都没察觉他什么时候走的,偶尔又从另一个房间出来,没人看到他怎么进去的……这个,仿佛纲首之前也在练习脚程,是吧?

    这种日子久了,大家早习惯公子这样时隐时现,这个,反正公子留下的规矩在,大家该干什么,照干什么。”

    时穿想了一会,跺跺脚:“那么,你们现在该干什么,照干什么就是。”

    穆顺弯了下腰,做出一个行礼动作,一阵颠簸让他翻身抓住船索,他便这样抓着船索,问时穿:“这个……纲首,在夷州装船的时候,公子让一艘船全装宝货(外贸货物),一艘船全装钱财,还吩咐我们先独自回东海县,两艘装运货物的船在外洋等待命令,纲首,现在大约是到地点了,我们需放缓船速,等待那两艘船吗?”

    时穿愣了一下,咬牙切齿的低声诅咒片刻,自言自语的说:“你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我一定能找到自己的方法——我会回去的”

    穆顺停了一会儿,见时穿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当中,久久不见吩咐,便拱手说:“纲首,我们船速快,再往前走,就是社兵巡逻的海域了,咱必须提前决定。”

    时穿突然惊醒,转过脸来望着穆顺,眼里充满血丝。此时,穆顺依旧抓着缆绳,身子在风中摇晃。他静静地等待时穿的命令,谁知时穿却问:“你都有什么本领?”

    穆顺知道时穿想问的是什么,恭顺地微微低了一下头,回答:“小老儿生在大名府,十岁时出海闯荡,三十岁时,原本已赚筹足了钱,在家乡娶妻生子,买田修舍住了下来,不合受人诱惑,想着替孩子挣几个嫁妆财礼钱,又登船出海,不幸船只在海上沉没,满船只活下了小老儿一人。幸好海公子过路,把小老儿从海里捞上来。

    此后,小老儿便随着海公子讨生活,嗯,几个孩子都用我寄回的钱,娶了媳妇买了地,小老儿奔波惯的人,想着这条命本来就是海公子给的,与其待在乡里老死,不如继续给海公子卖命,如今海公子吩咐过,让小老儿继续跟着纲首,小老儿这条命原本就是捡的,纲首若喜欢,今后小老儿继续跟着纲首。

    至于小老儿有什么本领——这个……小老儿也曾闯荡七海,颇识地理,人称‘地理鬼’,此外,小老儿会多种语言,海公子屋中的仆妇,平常,海公子不在的时候,都是小老儿在指挥。”

    猎猎风中,时穿无意识的点点头,穆顺抓着索具继续说:“船上另几位伙计,也多是海公子从海龙王那里抢回来的,他们获救的时候比较幼小,海公子拿他们当子侄,手把手教会他们摆弄舱里的那些机床,还教他们玩火枪的技艺,这些孩子都是失籍孤儿,从小跟着海公子长大,如今也没有地方可去,愿意继续追随纲首。”

    帆吃满了风,速度很快,船身不时沉下,而后劈开浪花跳出水面,甲板因此很颠簸,老水手穆顺都站不稳,但对面的时穿仿佛穿透了时空的存在,他身子一点不因船身的起伏而歪斜,仿佛船的每一个起伏,他都早已提前迎在哪里,等待甲板的归来。

    时穿站的很稳,他咧了一下嘴,露出一个苦恼人的笑:“好吧,我身边那么多女孩,就缺少男人照料,那四个小子成家了没有?”

    穆顺拱手:“正是成家的年龄,还指望时公子替他们做主,寻个好人家。”

    时穿又问:“海公子走之前有没有什么交代……我是说你怎么解释他的离开?”

    穆顺拱手:“这个,离开郁州岛之前,嗯,就在纲首登岛的时候,海公子给十一郎送了信,说是施氏海外船队出了状况,他打算亲自前往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处置……这个,这一来一回,没个年的时间,恐怕不能回来了。海公子说:海路凶险,若是他去的途中失踪了,施氏产业不能没了照管,所以让衙内到岛上,接手岛上那座城堡,顺便接手岛上的施家社兵、巡逻炮船。”

    时穿点点头:“那就好……这厮安排的挺周全啊。好吧,你只管继续航行,身后那两艘船由我来通知,其中一艘船,我会带着他们追逐海公子的脚步去亚历山大港,另一艘装财宝的船,回头它会驶入海州,你把船上的货,都卸载到海公子的秘密庄园里……你知道那座庄子的存在,是吧?就在原先崔知县给妙泰尼姑安排的口粮田附近……”

    “这个……”穆顺想了想,问:“那么,纲首不跟我们会东海县了?”

    “当然要回,这些东西都是我拿……换回来的,我当然要看着它们落袋平安。哦,岛上还有一群等待我归家的女孩,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穆顺想问:你刚才不是明明说了么,想驾其中一艘船去埃及亚历山大,怎么又说“会跟我们回东海”,难道你能同时存在于两艘船上?后面的船只情况,还是我刚才告诉你的,这……茫茫大海的,难道你能回到之前离开码头那会儿,登上后面的船只,指挥他们分道扬镳?

    不过,穆顺多年跟随海公子,已养成了见怪不怪的脾气……开玩笑,海公子已经够古怪的了,先来的纲首比海公子还古怪,我怎么尽伺候这样的怪人……罢罢罢,反正我早该死在大海上,这么多年能活着,已经是赚到的,我有什么怕得?

    当夜,郁州岛那种豪宅中,施衙内激动的语不成句,他反复向时穿确认自家姐夫是否动身前往非洲,当消息确定无疑后,衙内搓着手直嚷嚷:“大展宏图啊,大展宏图”——也不知道这话他说的是自己还是他姐夫。

    一番感慨过后,施衙内倒是记得时穿的事儿,连忙道歉,而后交代:“大郎,这几们在岛上,还不知道吧,海州城里,你所推出的香胰以及雪花膏已经卖火了,那些大食胡商带来的玫瑰露是什么价钱,唐朝天宝年间,有记录的就可以卖到千多贯,你们……哦,不是你们,是黄家店铺推出的香胰及雪花膏,前者一小瓶三百文,后者才卖一贯多,家境稍富裕一点的都能买得起,结果货一上柜,就被哄抢一空。

    你们走后不久,有苏州客商在黄掌柜店中下了一万条香胰,一万瓶雪花膏的单子,黄掌柜不敢接,说没那么大的生产能力——这次我来的时候,黄掌柜还让我带话给你:可不敢歇息,客人们催货催得急,下个月,每样货至少要各样一千,才能打发得了那些订货的商人。”

    时穿诧异的望了施衙内一眼:“我刚才听谁说要‘大展宏图’来着?你的死对头、黄家小子的店生意这么火,你怎么还肯替他传信给我?”

    施衙内一脸不屑:“切——你以为我傻,我姐夫那是什么智慧,他定下的规矩,别人能找见缝子?如今我姐夫走了,幸好他把所有伙计都留下来了,我要在其中做出一根针线的变动,万一有损失,损失的还是我自己的钱财,我又不傻,何必瞎操心?

    所以我家店铺过去做什么,现在照常;我过去做吃货儿,现在也照常,绝不改动……哦,我姐夫走了,可他把做主管事的印章留下来了,今后施家的大小钱财都要从衙内我手上过,我啥事不用操心,只管躺到那数钱就行了,这样的好日子我不过,非要像我姐夫一样,忙得像一条脚不点地的老狗,连坐到阴凉地下吐吐舌头都是享受,那日子,可不是我施衙内喜欢的。

    哈哈,我以后该干啥就干啥,花钱再不用经过姐夫的手,连姐夫那份花销我替他花了,今后施家、我父亲来人要钱,那得看衙内我高兴不高兴了。咱家高兴了,不克扣,该多少是多少;衙内我心情不好,该初一给的钱十五给,让他们等着去吧。”

    第121章 谁都不简单(求月票)

    第121章 谁都不简单(求月票)

    ps:特别感谢喜欢开心、德崽、剌客、幻∮迷、wyly等好友们感谢所有支持本书的朋友们

    说着,施衙内从怀里掏出一枚田黄石做的狮子形印章,美美地亲了一口,而后手里晃动着那枚狮子章,心满意足:“我姐夫说了,生意就是生意,哪怕是生死大仇,该赚他的钱还要赚,嗯,既然他是生死大仇,赚完了他的钱,可以继续恨他,但绝不能影响对他的继续赚钱计划。

    黄小子跟我的仇,是私仇、是情仇,这仇不卖,所以我不能把这仇恨打入成本中。你现在和他合伙赚钱……咱俩情义归情义,可你也要生活,二十位小娘子每天花销不少,我不能让你饿着肚子陪我仇恨黄家小子,所以你该赚的钱只管赚去,这天底下的钱怎么能一个人赚完?真要一个人把所有人的钱都赚完了,那是天下公敌——这样的事,我衙内,我施家绝不干。

    所以,你只管跟黄小子做生意,别顾忌我。我施家也有自己赚钱的路子,咱俩生意归生意,交情归交情,你的东西卖得再火,衙内我不眼红,从今往后,衙内我就是个花钱的主,怎么赚钱的事,让姐夫的伙计操心吧。”

    时穿伸手想拍施衙内的肩膀,但想了想,为了不吓着施衙内,他又把手背了起来:“没错啊,衙内,人常说心宽体胖,你胖不胖咱先别说,可你这心胸,实在——别有丘壑。”

    施衙内刚才一直小心的侧着身子,见到时穿把手举了举,又背到身后去,他放心的松了口气,拍拍胸膛说:“依我看,趁着如今生意好,你们也别在外面玩了,端五一过就回去,赶紧恢复生产。这种别样的香胰子,刚开始上柜是图个新鲜,如果货物跟得上,那就是门生意了,可不敢耽误。

    你家里那群小娘子们胆小,不能抛头露面,做这门生意不是正好,又不太劳累,待在家里就能挣上大钱。等几个月后,小娘子们的父母找上门来,她们各自手中也当有一笔嫁妆了,回乡之后不仅不拖累父母,还能对家中有所补贴……如此一来,即使那些小娘子回乡,父母也不敢嫌弃,哥哥妹妹也要讨好这点,岂不是件善事?”

    时穿背着手,望着眼前的大海犯愁:“我也想扩大生意,可这门生意需要大量的脂油与碱面,碱面好说,各大造纸作坊每年采购的量很大,我从中增添一份需求——不很大的需求,倒不至于引发市面缺货。

    但脂肪就很难说了,这年头大家都不吃荤,每天宰杀的牲口数目有限,鸡鸭身上能有多少脂肪,还得指望大型牲口身上的油脂,但我如果特意去搜购这些东西,只要有心人注意一下,制作香胰膏的秘密就全曝光了——那玩意工艺并不复杂,技术极其简单。”

    施衙内嘿嘿一笑:“我姐夫曾经说过,海中有一种体型巨大的鱼,这种鱼身上的肉,一条顶得上百十头黄牛,以前他曾训练水手、制作炮船,打算捕捞这种鲸鱼,后来因为销路问题,这种捕捞工作,成了对社兵与巡逻船的训练项目……你如果诚心要做这种生意,我替你想办法。”

    施衙内说着,用手在眼前一划拉,大包大揽:“姐夫建这东海庄园,是为了避人耳目。有我老爹的关系,姐夫把东海县上下已经打点遍了。我家有自建码头,船只进出无需经过官府的查验,那东海县的衙役收了钱,平常也不来我们这片地方。我正愁拿不出好处笼络社兵,现在好了,猎捕的巨鲸你包销,咱就把家中年老、闲散的社兵都组织组织,每月给你捕捞一头小鲸鱼。

    好啊好啊,某曾跟姐夫干过这活儿,姐夫说这是鲲,真是好大好大,鱼身上割下来的脂肪能堆成山,每月一条,恐怕够你折腾了……这主意怎样?”

    时穿拍手:“此事可行——昔日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嘉祜中,海州渔人获一物,鱼身而首如虎,亦作虎文;有两短是在肩,爪皆虎也;长八、九尺。视人则泪下。舁至郡中,数日方死。有父老云:‘昔年曾见之,谓之海蛮师’。

    据考证,这里所说的‘海蛮师’就是海豹或儒艮,也就是俗称的‘美人鱼’。海州有美人鱼出没,那么鲸鱼也不少,它们二者生长环境、要求的水温都差不多,你家码头前这么大空地,完全可以做家门口挣钱,就近捕捞鲸鱼,而后把鲸鱼拖上岸进行后期处理。等处理完了,将鱼肉、脂肪,都装进仓库里,地面重新洗刷一下,谁来了也看不出端倪……衙内,没想到你也有智慧?”

    施衙内恼怒起来:“你个傻子,说什么呢?这虽然是我姐夫的点子,但他毕竟没实行,衙内我能够落实这点,不也是对姐夫的小小超越吗?我怎么就没智慧了呢?”

    时穿一咧嘴,有点不好意思:“刚才忘了跟你说,你姐夫把那艘飞剪船送给我了。”

    施衙内一摆手:“那玩意对我没有用,你喜欢只管拿去,只是你常年不出海的人,轻易不上那艘船,可惜了,一条快船,从此恐怕要长久停在岸边接灰曝土,可惜了,那可是好快的船啊。”

    时穿赞同的嗯了一声:“是呀,真是可惜……你姐夫既然筹划过捕捞鲸鱼,他有没有设想过捕捞的手法。”

    “当然设想过,我姐夫说这种鱼身体大,天底下恐怕没有什么渔网能网住这样大的鱼,所以对付这种鱼,应该用床弩。后来打听到床弩不准百姓配备,我姐夫提议设计了一种鱼炮,这种鱼炮用火药推动,能发射梭镖,用梭镖打伤鲸鱼,然后驾着船追逐受伤的鲸鱼……

    只是这样一来就有个问题,受伤的鱼哪管东西南北,只管逃命要紧,海上的渔船如果不知道确定自己的位置,恐怕追着追着,追入茫茫大海之中,就再也回不来了。

    我姐夫后来专门培养了一群懂得看牵星板,懂得如何看指南针的船长,但后来,可气的是,大多数人学会了海上定位技术后,宁愿跑商船当水手,也不愿做捕鱼这样既辛苦,又危险的活。

    再加上捕捞鲸鱼的收获物也没有人接受销售,而我姐夫生意做开了,也不愿在这里过多投入,所以这事不了了之……如今轮到我掌舵了,我姐夫这一走,能不能回来还是未知数;等他回来,还是不是掌管施家的产业,也是一个未知数,便由我来替社兵寻一条出路吧。

    这几年我也打听了,渤海湾里出入的鲸鱼不少,还有高丽、倭国沿海也常有鲸鱼出没,咱社兵巡逻也是跑船队,闲着没事捕鱼玩一玩,也可训练各船配合协作吧?倭国高丽沿岸有鲸鱼——鲸鱼体型巨大,能够装得下鲸鱼的渔船体积也不会小,咱即便捕不上鲸鱼,顺带向高丽和倭国夹带一些货物,赚一点私房钱,也是一项收益,是吧?”

    明白了,施衙内这是在为自己安排后路啊,海公子走了,留下施家这份产业,不见得会到施衙内手中,而口口声声想做米虫的施衙内也不敢放弃,施家的生意他插不上手,那么他就从施家在东海县的仓库群,以及船队入手,只要抢先将海公子建立的私人武装弄到手,无论今后施家生意谁做主,都不能绕过他施十一郎。

    这年头,谁都不简单啊。貌似施衙内相貌憨憨,仿佛一个吃货,但谁若只把他当吃货,那他就是个吃货。

    别看施衙内现在手头有了姐夫的狮子章,但施家的钱都记在明面上,十一郎动了其中任何一个项目,正好给人免职的口实——唯有海公子建立的东海社兵不在施家账面上,他是海公子独立训练,独立供养的……所以他们挣来的钱也全属于施衙内这位继任者。

    等等,刚才施衙内说到鱼炮的时候,谈到用火药推动梭镖,海公子那厮不会把爆炸式火药发明了吧?这未免……

    “好得很啊“,时穿笑了,恶狠狠的:”你现在有人有船,捕捞的货物我负责替你销售……现在我们只剩下两样东西了,一样是碱面的来源,另一样是精盐的制作。我有意再跑一趟夷州岛,交给那里的人用晒盐法制作精盐,那里山高水远,没有官府管制,咱们在哪里设置私家盐场,产量无需太高,只要能满足生产需求就行了……”

    施衙内咧开大嘴:“哪能啊,可不能只满足你一家的生产……夷州那地方我知道,姐夫常常把它称为台湾岛,我就想不通了那岛哪里弯了,为什么非要叫台湾……好吧,姐夫愿意叫台湾就台湾吧。那石堡中有几百户居民,可惜那个岛距离大陆太远,姐夫一旦走了,恐怕那里的岛民就不受控制了。

    这样也好,姐夫把他交到你手里,你去教给他们制作精盐的方法时,不妨让他们稍稍做大一点,我父亲可以动用无为军的力量帮你销货。嘿嘿,那台湾岛无人管束,海水又不值钱,如果能够制作海盐,让精盐的价格下来,我们就指着它说是洗牙沙,比平常食盐的价格略高一点销售,那不是白赚的买卖。

    岛上的人有这样的进益,跟大陆也联系紧密了,不是吗?今后我的海船飘到那里,补给不是问题了。”

    时穿点点头:“我还知道一项腌肉的做法,你捕捞的鲸鱼,鱼肉可以直接在岛上加工成腌肉,岛上制作的洗牙沙,我们可以冒充倭国的出产,以避人耳目——这不全齐全了?”

    两人说话是在码头上进行的,说了这么半天也没有回屋的意思,同样站在码头上的黄娥耐不住了,她提着裙角,领着环娘一路跑来,环娘远远的张开双臂,嚷嚷:“哥哥,郁州小县,端午节也热闹得很,我给你买了好多好东西,快随我去看看吧。”

    黄娥走到近前,东张西望:“海公子呢?”

    第122章 一堆二手货(求月票)

    第122章 一堆二手货(求月票)

    ps:特别感谢疑似凋零2、鹏建、半q 、看你72变、喜欢开心等好友们感谢所有支持本书的新老朋友们

    施衙内带着一点散漫、一点喜不自禁,抢先替时穿回答:“我姐夫路上接到消息,说是阿非利亚爆发了大规模战争,我们有三艘船被扣,他来不及回岛,自己带上一艘船出发解救去了。”

    黄娥止住了脚步,她放下手里提着的裙角,先冲时穿问候,而后好奇的看了施衙内一眼:“我听说阿非利亚距离这里非常遥远,来回一趟恐怕得年,而且路途很凶险,沿途海盗不断。”

    黄娥这么一说,施衙内想起他应该悲伤,他掀起衣襟擦了擦不存在的眼泪,一脸哀伤地说:“这没关系,我姐夫带走的是一艘炮船,速度快火力猛,但比海上争锋的话,这年头没人能胜过它……咦嘻——,可怜我从小在姐夫身边长大,亲爹亲娘也不如姐姐姐夫亲昵,姐夫这一去……”

    施衙内起初是装样子,没说几句就开始嚎啕,这是真心实意的嚎啕:“姐姐先走了,姐夫说要继续照顾我,如今他这一走,不知道能不能回来,我虽然知道天下没有人能困住姐夫,但,万一姐夫被阿非利亚小娘皮勾引了,他岂不又成了别人的姐夫……姐夫,你活活抛煞了我啊,好狠的心”

    施衙内哭着哭着,被自己的话感动了,他越哭越伤心,衙内带来的几名随从看不是个事,赶紧上前劝解,时穿起初觉得好笑,到后来也看不下去了,不由自主的骂了两句:“你姐夫这样走,也实在薄情寡义,居然一点都不留恋,这个世界真的不让人留恋吗?时空的漫游者都必须如此斩断情缘吗?

    也许,他见惯了分离,已经习惯分离,可也不能……罢了,你姐夫这一走,不见得从此不回来了,也许年后,他会在你一个不经意的时间,又带着船队回来,所以你现在要做的是:看好你姐夫的东西……”

    时穿或许没想到,海公子走的时机很巧,他是第一家宣布远洋商船出事的人,从他之后,仿佛多米诺骨牌倒下一样,大宋朝的海外商船纷纷出事,十字军在圣城耶路撒冷掀起的那场战火,终于割断了东西方商贸,由此,大宋朝的对外海贸逐步萎缩,市舶司的收益也在逐年下滑……

    因为海公子走的巧,此事之后,许多宋船宋商同样无声无息的断了音信,所以,世人都以为海公子跟那些消失了的宋商一样,或者被海盗打劫,船只被击沉;或者滞留在耶路撒冷,成了十字军的战利品……

    施衙内哭了许久,才稍稍收住了哭声,黄娥看到时穿站在一边,依旧一付百无聊赖的模样,赶紧半是提醒半是催促的说:“奴家其实想说的是:阿非利亚大陆距离此处如此遥远,你姐夫接到的信,怕是两三年前的吧?海公子现在赶过去,有用吗?”

    施衙内泪眼朦胧的抬起头来,他两眼无神的看着时穿,喃喃:“姐夫……看好他的……对了,大郎,姐夫走的时候告诉我,家里有什么书画上的需求,可以找你解决,家翁前不久传信来,说有一件紧急的大事,必须找两件古董字画送给蔡公相,才能解决难题,家里催得紧,你帮我想想办法。”

    黄娥注意的看了眼时穿,小心的问:“字画呀?你怎会……海公子怎么如此了解……哥哥,你不会真是那位嘉兴画家时光吗?”

    时穿微微摇头,否认。施衙内马上又想起一事,他转向黄娥,急急说:“娥娘,你父亲已经从江都县送来了信,还派来一位老家人过来,那老家人说:黄大人马上就要接任海州县,如果你不想回江都辗转,不妨先在海州先住着,那老家人会照顾你。

    巧了,你舅舅家恰好也派人来了,说是打算看看你……现在这两拨人都住进豆腐西施家附近的客栈,听说舅老爷每天都在训斥你父亲派来的家人,你如果呆在此处无事,收拾收拾准备回吧。”

    黄娥看了眼时穿,等待对方的意思。环娘此时正把头扎进时穿怀里,扳着手指头向时穿叙述自己买的新玩意,而后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环娘把哥哥留下的钱都花光了,但听说端五节才是最热闹的,环娘还想再去街上转转,哥哥回来了正好,你领我去玩耍一番,可好?”

    黄娥听到这里,不等时穿表态,立刻冲施衙内福了一礼,说:“衙内,麻烦你了,我等既然来郁州岛上过端午,怎么样也得等待端午过完了才回去,方是正理。”

    旁边的时穿看了黄娥一眼,黄娥微微摇头响应,时穿低头冲环娘笑着说:“环娘啊,我在船上分给你的钱,那可是你将来的嫁妆,怎能一下子都花光呢?”

    环娘板着手指说:“环娘还小,不着急嫁出去,再说,哥哥,环娘没了嫁妆,你不会嫌弃吧……啊,哥哥你不知道,草市上的东西可新奇了,环娘从没见过这么多新奇玩意。”

    那边,施衙内也不勉强黄娥,他接过话题:“好啊好啊,一样的一样的——郁州岛上都是跑船的渔夫,他们向北到过高丽日本,向南遍游南洋诸国,手头剩下的小玩意都是异域生产的,确实新奇。小环娘把嫁妆钱都花了,其实留下那些新奇玩意当嫁妆,也是一种做法。

    大郎你不知,岛上渔民在东海县里,把东西卖的很便宜,反正那都是他们手头剩下的,岛上外人来往不便,价钱卖高了无人来卖。但等你回到岸上,把那些东西拿到扬州苏州去,多卖个成的价格不成问题,弄不好还要翻一番,所以呀,环娘把嫁妆钱都花了也不算什么,顶多费一番手脚转卖出去,那也算增值了。”

    “不卖不卖”,环娘扎在时穿怀里大声嚷着:“那些物件环娘哥哥喜欢,定要留下时时把玩,哥哥,咱还能挣上钱,你又不嫌弃环娘没嫁妆,是吧?”

    黄娥听了这话儿,脸色有点阴沉,她用眼角悄悄观察时穿的反应,时穿仿佛没听懂,笑眯眯地点头,回答:“原来这里好像是个大宋的跳蚤市场,卖的都是二手货、旧货,明白了,还是环娘有眼光,好,回头哥哥把你买的东西翻新一下,保管增值。”

    施衙内见到有点冷场,赶紧岔话:“好啊好啊,大郎,黄姑娘也打算在这儿过端五,我劝你干脆把手里的钱全买成东西,咳咳,姑娘们将来总要买点东西,回家送父母送兄弟,此地这么便宜的货物,错过了便再没有了……娥娘,我跟时大郎刚才计议过了,你们做的香胰、香膏生意还要扩大,如此一来,今后你们也不用愁进项了。”

    施衙内转移开了话题,时穿也顺嘴说:“衙内反正也要在岛上多待几天,请帮忙派出一两个懂行情的老家人随我转转,也好帮小娘子们多参谋一下。”

    施衙内摆摆手,爽快的答应下来:“我姐夫只给我留了一座空房子,那些得力的家人,不是提前留给你了吗?你只管指派他们去做事,赶紧把我的屋子腾空,这几天我打算收拾一下姐夫的东西,可没那工夫陪你。”

    海公子留下了五十余名家丁,其中十男十女是健壮的黑人。这十对男女组成十对家庭,有些家庭已经有一到两个小孩。理论上这些小孩也属于时穿的奴隶,这几天那些小黑孩儿也跑前跑后跟着小娘子们伺候,但这种情况持续不了多久了——大宋律令禁止私人蓄奴,黑人们已服役六七年,再有三四年他们就是自由身了。

    不过,关于这点,时穿到不发愁——海公子刻意不教授他们宋语,大宋是有相关释奴法律,那也得有人告诉他们,不是吗?这些人不通当地语言,谁会把这个关键告知他们?时穿自己,还是老水手穆顺?

    此外,海公子还留下六名印度高种姓侍女,以及五名印度男仆,其中三名男仆年纪大了,四五十岁的样子,几年前各自与一名印度女仆成婚,也都有了各自的孩子。他们当中一位擅长算术,担任着海公子的财务总管;一个擅长多种语言以及礼节,其中也包括宋语,此人大约是海公子以前的家务总管——也就是内宅管家。

    最后那名年长的印度男仆,大约是马车夫或者马厩总管一类的人物,他擅长饲养训练马匹,修理马车,以及驾驶马车出行……但听说他最擅长的是操纵战象,以及驾驭象车。想来,此人原先可能是某个印度土邦的将军,或者国防部长一类的。

    还有两名印度男仆都二十出头,听说他们原先是印度某王公的贴身护卫,被阿富汗的马哈茂德俘获后,是海公子用一套瓷器换回来,这两人到海公子手上时舌头已经割去了,不过他们长相非常凶悍,却又非常温顺听话……嗯,以前他们的主子调}教的真不错。

    三名印度女仆都是高种姓,她们大都20出头,三名未嫁的女子则十岁。六人各个白皮肤,眼珠微微发蓝,臀翘胸挺的,很是惹火。据说她们原先也是印度贵女,受过完整的贵族家庭教育,但后来都成了马哈茂德的俘虏。如果这些女子还在印度的话,海公子那三位稍低种姓的印度仆人,大约这辈子只配仰望她们,不可能把她们娶回家去,因此那三位仆人对此都很满意——估计他们也不想回印度了。

    这时代,印度贵族教育是什么?时穿知道,这时代的印度女性教育以《爱经》为主——主要讲的是床上取悦男人的技巧和伺候男人的种种手法,烹饪、管家、疗伤、歌舞、琴技,以及,如何使男人重振雄风……

    想到这里,时穿把目光转向剩下三位未婚印度女……

    第123章 红粉赠佳人

    第123章 红粉赠佳人

    可惜,三名未嫁的印度女,海公子以前大约都收用过了。这厮,大约没抵御住《爱经》的诱惑……

    ,二手货……了解到这点后,时穿对“帮别人刷靴子”的事有股本能厌恶,干脆仿照海公子故例,将其中两名女人配给两位印度侍从,只留下一名年纪最小的十八岁女子,让她去照顾黄娥等人的起居……嗯,或许闲暇时间,可以用她来调剂心情,但现在顾不上了——因为时穿还要清点一笔堪比马哈茂德的宝藏。

    海公子从马哈茂德那里购买的,还有六位阿拉伯人,这六位属于专业技术人才,有医生,有花匠,有画家,还有一位擅长制作铠甲的铁匠——据说海公子的许多机械部件都出自他之手。

    最后的剩下的约十余名仆人都是宋人,属于典型宋代契约仆人,其中有施家家族过来的——他们大约还带有监视任务;也有海公子自己雇佣的,比如厨娘,负责采购食品的买办——海公子终究长了个中国胃;以及负责打扫的三等丫鬟等。

    以上,就是海公子用来收买时穿的礼物,当然,这些礼物带有麻痹时穿的作用,是对时穿的一种补偿,那时穿就不客气了,他召集那些仆人宣布了海公子的赠予,顺便询问了一下那些仆人的意愿。

    外籍仆人当然无处可去,只能跟着转手的劳务合同随了时穿,本地人当中,施氏家族送来的人,多数愿意继续跟着施衙内,唯有一个十七八岁、名叫小品的女厨娘,这几天跟小娘子们混熟了,愿意继续跟着时穿,而小品的父母也在仆人当中,自然是留下跟随施衙内了。

    一番纷扰过后,施衙内跟时穿进行了“财产分割”,除了仆人之外,城堡内凡是施衙内愿意留下的物品,一律随了施衙内,时穿只挑选了几件便于携带的——比如那套欧洲贵族定制的宋代瓷器。

    “那玩意虽然是钧窑产的,可式样古?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