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1945 > 1945第50部分阅读

1945第50部分阅读

    子”

    在抗日战争中,帮派分子有很多汉j走狗,但更多的却是爱国忠义之士,这些最底层的人面对国难,往往表现出不同一那些寡廉鲜耻的“读书人”的风骨,为了抗战,更是不惜生死赴汤蹈火,为国举难,成为真正的英雄。

    而在这其中,青帮的大佬,杜月笙更是其中的典范,经他手中送到军队中的门下弟子有数千人之多。

    面对日本人的利诱招降更是毫不动摇,一心一意坚决抗日,为抗战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抗战胜利,作为为抗战事业做出贡献的帮会人士,在很多因素的主导下,杜月笙这个上海滩的地下皇帝无疑将得到丰厚的回报

    不提这个大佬旗下数以千计的核心帮会弟子,仅仅是这个老大和军统和蒋委员长之间的特殊关系,就足以让很多很多的人瞩目。

    这就是青帮大佬的威势。

    杜月笙轻轻咳了一声,两只有神的眼睛放出光芒,轻笑道:“你和那个孙家正接触过了吗?”

    中年人轻轻一笑道:“这个后生倒是个爽快人,他说没有问题。”

    杜月笙眼睛一亮,“哦能给多少?”

    第二百零六章 成败

    第二百零六章  成败

    “既然人家会做人,咱们也不能太矫情,告诉码头上的弟兄,以后这个后生的生意要照看好,不能砸了咱们青帮的招牌”心情舒爽,杜月笙大手一挥道。

    中年人笑道:“要想在这大上海走的通,不管他是那路神仙哪个敢不看咱们的门面,这个后生也是一个知事的主我刚刚上门表面了来意,手上就是漏下一大笔,还算他知趣。”

    青帮这个发源于漕运的古老帮派虽然在威名上远不如洪帮那般大牌,可要论在这大上海的根基却是任何人都比不了。

    日本人不过刚刚投降,远在重庆的杜月笙不过发出几封电报,整个上海的地下势力就争相投靠,在短短的时日内,可以说整个地下世界尽是杜门中人。

    从码头到各个大小赌场再到所谓的“大上海”们,不能说面面俱到的完全操控,但要是“杜先生”发出一句话来,整个上海没有一个地痞和堂口不战战兢兢。

    杜月笙呵呵一笑,对于中年人的马屁颇为受用,“照你看,这个后生是个什么来路?人怎么样?”

    中年人面色一肃,“从目前的消息看,估计和美国人的关系浅不了,要不然也不可能从美国人手里拿到这么大笔的军火,更加具体的消息,目前各家都不摸不准”

    杜月笙面色一楞,“连你也查不出来?

    中年人摇了摇头,“很难,毕竟这个后生是坐船进来的,在上海是个生面孔。”

    杜月笙两眼一眯,重重哼了一声,“既然本人查不到,那就从他身边的人入手,我就不相信这伙人还真能从石头缝里蹦出来”

    “军火生意是个大买卖,鱼龙混杂行道也乱,咱们虽然已经吃了这头一汤,但具体的情况不摸清楚我不放心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了解情况到头来说不准让他坑了一把还不知道,我这么多年能在上海滩混的风生水起,小心二字是时刻也未敢忘”

    杜月笙说的很慢,但这一句一句却格外是清晰,那混杂的地方口音落入中年人耳中更恍如钟鼓齐鸣。

    中年人头上不知觉间渗出了一排汗水,脸色肃穆,“先生说的是,我这就去安排人盯着,一定想办法把头绪理清楚”

    杜月笙轻轻点了点头,两眼半眯,“日本人投降,这世道看起来是天下太平,可这gcd和的争端也不是那么好解决,谈不好那是要接着打”

    “咱们守着大上海这一片地,天时地利已经占全,军火生意以后肯定是只多不少,钱肯定是赚不完,眼睛放亮点总有好处”

    中年人背上的一粒粒冷汗瞬间沁出,他拿不准这个青帮中的绝对大佬是不是拿住了他收钱的把柄,更不知道这个老头是不是已经知道那个姓孙更加具体的交易信息。

    作为青帮中几个还算得上权柄重大的中层,他理所当然的在这军火交易中要插上自己私家的一笔,在这交易价格上做了一些手脚。

    除此之外,他在私底下更是接收了孙家正一笔“赠品”

    这原本就没什么,谁不是这么干?

    可这青帮的帮规摆在那里也不是用来看的,谁知道老头子会不会发什么疯专门找这个茬?

    中年人把握不定,心绪纷飞。

    ………………

    两天之中,孙家正亲自打发走了几个分量的十足的“分销商”。

    这几方势力中,既有军统的特务,有中统的“调查员”,有上海滩最老牌的流氓头子,也有中央军头头的参谋或者后勤官们,有闻名海内外的“七星公司”。

    可以说国民政府的“上层”都一一拜访,而这些人都是孙家正目前不能得罪。

    至少是在目前的情况下,他需要这些人配合。

    来客的目的简单明了,都是摆在桌面上,看在美国人的面子上,也并没有过分逼迫,十分直接的提出了希望分销军火的意愿。

    “一个个都跟闻到腥味的豺狼,他的平时也没看见这些人这么积极,打日本人的时候更是跑的没影,这有好处比谁都精神,狗日的王八蛋。”

    “照我说,咱们别跟这些人太客气,现在有军火的是咱们,有货的那才是大爷”

    “怕就怕这些人给咱们添乱,虽然货在咱们手里,而且有着美国人的撑腰,可这伙大爷真有给你下绊子那也是分分秒秒的事情,到了最后你哭都没地方哭去。在国内要想做这行当,这些大爷你还真不得不分一杯羹。”

    房间中,瘦高个和几个老兵你一言我一句的争论着。

    在会议桌的另一头,孙家正闭目坐着,手中不停的转着笔。

    一旁,柴管家插着手,静静的坐着也不言语。

    许久,孙家正睁开眼睛,轻轻咳嗽一声,“行了,这件事以后再说吧咱们今天把招人的事情先安排一下。”

    应对各个方面的代表,对于孙家正而言绝不是一件轻松事,无论是在前世还是在这个时代他都没有经历过这些事。

    那一个个“代表”们都是这个时代交际上能手,能够被派出来“沟通”,谁也不会也是庸手,孙家正要想这些鬼精的家伙中间占到什么便宜还是太嫩。

    这两天时间,他光是为了这些拜访者就耗去大部分精力。

    把大部分不得不见的重量级代表请了回去之后,一大早孙家正急急忙忙的就召开了协调会。

    他很忙手底下缺人的问题在这一刻暴露无疑。谁叫他手中没有派的出去的谈判人手?

    房间中立时安静下来,所有的嘈杂声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几个老兵油子闻言却是挺直了腰板一动也不动。

    从咳嗽声发出,到一动不懂,这些花的时间绝不会超过五秒钟。

    无疑,孙家正在这些老兵油子中间的威信已经达到了一个数量级。

    “船上的军火已经卸下来,这两条船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也将停在上海,至于华丰一号轮按照计划将在后天起锚,开向日本。”

    “这艘船上将运上我们从上海招的人手,也就是说咱们的成败,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一次能不能成功”

    ………………

    瞪着眼皮码出来的,有事耽搁,在此道歉

    第二百零七章 起航

    第二百零七章  起航

    在孙家正依托于两船军火跋涉于各大势力之间时,在上海的另一个角落,另外一群人同样在密切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

    法租界,望志路一栋二层小楼。

    “情况摸清楚了吗?”二楼的房间中,几个人在秘密交谈着,一个中年人率先开口道。

    房间很小,窗帘门窗更是关的紧紧,一切都显露出一种秘密之感。

    旁边一个看起来麻利的小伙子,定了定神忙道:“大致摸清楚了,船是从日本来的,货主是一个姓孙的人,听说跟太平洋盟军司令部那边有关系,而且和麦克阿瑟关系匪浅。”

    中年眉头皱起,“确定吗?一个中国人能跟麦克阿瑟关系这么密切?”

    小伙子咬了咬嘴唇,面色有些犹豫,“从目前的情况看是这么回事,其他那几方摸到的情况也差不多”

    中年人眉头更紧,沉吟道:“不清不楚更麻烦啊”

    转过头他问道:“派人试探过吗?这个人的倾向怎么样?”

    年轻小伙轻轻摇了摇头,“还没有,这两天那些狗腿子都像闻着腥味的猫凑上去,我们怕打草惊蛇惹出意外就先搁置了”

    “不过从这个孙家正这两天的表现来看,这个人对于gd还是很有好感”

    中年人不以为然的摇头,“这个世界上的事情谁说的清楚,我们人心胸要开阔,不能一棒子就打死,只要是对g抱有好感的人都应该积极去争取,我们做的事情就是要争取多数人打到少数人,这一点无论是前提。”

    “对于这个孙家正只要他没有对g彻底翻脸,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去感化。”中年人一锤定音道。

    年轻小伙子张了张口,欲言又止,“可他不是卖军火给gd反动派?”

    中年人笑了笑,用力拍了下他的肩膀,“看问题不要太片面,好了,说一说军火的情况,具体的类型和数目都搞清楚了吗?”

    小伙子脸色一正,脸上转而露出凝重之色,“情况很糟糕,甚至可以说严重”

    中年人面容一沉,忙追问道:“怎么说?”

    “以往gd买军火都是枪支为主,而这一次,这批军火却是以火炮为主,更要命的是船上的还有数千吨的弹药”

    “我们根据码头上和军统的内部的消息已经确定这批军火有各口径迫击炮计六百余门,155生厘重炮24门,105口径重炮48门。”

    “除此之外,那数千吨的弹药中,还包括了五百万发的有坂子弹,近两万发不同基数口径的迫击炮弹,甚至于连重炮专用的榴弹炮也有一万发之多可以说这完全就是一批足够装备一个集团军而且还绰绰有余的炮兵火力”

    话还未说完,中年人的脸色已经彻底变了,瞬间布满苍白。

    他霍地一声站起,“不行,这个消息必须立刻向延安汇报”

    这个时候已经由不得中年人不变色,只要是对军事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如此众多的重炮火力对于一支军队意味着什么。

    那几乎是绝对是火力优势。

    它甚至可以绝对一场战役级别战斗的成败。

    火炮,在这个年代它依旧是战争之神,是死亡和黑色硝烟的代表

    “发动所有人手,密切监视这批军火的流向,要每一颗子弹去了哪里都要心中有数”中年人面色一沉,飞快的下着命令。

    稍稍顿了一下,他又迅速补充道:“另外试着派人和这个孙家正接触一下”

    年轻小伙子面色凝重的点了点头,“我立刻就去办”

    “切记,这是关系到我们无数同志生死的大事,无论如何不能出疏漏”犹不放心,中年人又紧紧的补充一句。

    他的脸上此刻尽是着急之色。

    年轻小伙子犹豫了一下,像是下了一个决心,“马主任,要是事不可为咱们就把那个军火库炸掉算了”

    中年人眼睛一亮,随即却又摇头道:“不行,目前咱们和gd还没有撕破脸,这些反动派是巴不得我们露出把柄,这个时候我们不能主动的落人口实,挑起内战这个罪名无论如何也不能背在我们gcd人身上”

    “不要轻举妄动,目前一切还是要以监视为主,如果有可能最好能够找人打进他们的内部,摸摸这伙人的底细”

    9月15日,上海滩。

    秋季的上海很舒服,酷热的8月已经慢慢褪去,从海面上吹来的海风带来湿润,伴着云层轻轻巧巧就把那热消去大半。

    而在过去的八月,日本人的投降更是仿佛给上海脱下一层枷锁。

    整个上海,在这个秋,似不同于往。

    早上9点整,两声鸣扯黄浦江的汽笛突兀响起。

    汽笛很响,传的很远,很远,慢慢萦绕回荡,久久不息。

    这一切似乎昭示着有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在发生。

    “到了那边就发个电报回来盟军司令部那边我已经打过招呼,到时候船一靠岸,麦克阿瑟就会派人来接,你们就跟着他们走,训练的事情也交给他们。”

    “但有一条你要记住,最重要的人事任命上不能让他们插手,美国人只管训练”

    码头边上,孙家正一边看着远处已经完成出航准备的船,一边细细的嘱咐着。

    许修平点了点头也不说话,那张扑克脸上一如既往是冷冰冰的。

    孙家正不以为意,从口袋中抽出一盒卷烟递了过去,又接着道:“这五百个人的安全必须要上心,在日本我们人生地不熟,八年抗战都打赢,不能到了最后还在小鬼子身上翻船,我们流的血已经够多了”

    “好了走吧”又拿了一盒火柴塞了过去,孙家正笑道。

    许修平默默接过,头依旧是抬着,扑克脸依旧冰冷。

    “走了”敬了一个礼他飞快的转过身跑向远处的船。

    呵呵一笑,孙家正从口袋中抽出一根烟就着江边的风还有那火柴点了起来,他的眼睛默默看着远处即将起航的船。

    时至今日,他孙家正终于还是迈出了这一步。

    而未来,不可知

    曾几何时,谁能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人会做出这么疯狂的事情,向一个敌对国家移民,进而控制改造这个国家?

    可他孙家正却这样做了

    第二百零八章 浦东

    第二百零八章  浦东

    感谢“浮沉张”书友投出的月票

    ………………

    未开发的浦东是一片荒地,除了那些农田和草屋剩下的不过是“外商”们所建造的仓库和便道罢了。

    而在今天一大早,孙家正带着人手一大早就赶往了这片上海的“乡下”。

    毫无疑问,相比于不夜城的外滩,这个和外滩和英租界和法租界只隔着一条黄浦江的“乡下”只能称得上偏僻,用荒凉一词来形容实不为过。

    以至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浦东这个“乡下”成为了很多很多“灰色”交易的好地方。

    这里安全,少人烟,几乎没有什么值得关注,更关键的是除了那些脑袋秀逗的家伙,没有几个人会到这个“三不管”的地方找什么不痛快。

    也正因为这些便利,孙家正运来的那批军火,同样也将在这里出货。

    天色刚刚露出鱼肚白,霞光和江边那些水草上的露珠也还没有交织,浦东亨利洋行仓库外的简易码头却已经热闹一片。

    只见在微白的光线中,一艘黄浦江上最常见的渡轮靠在那个由木头和水泥搭成的简易码头,而在码头的栈桥上,数十个人影来来回回,或两人一组,或四个人一组,不停穿梭。

    “动作快一点,干好这一趟,每一个人多发一倍的工钱”码头边上,孙家正向这来来回回的人影喊起话。

    几个人影顿了一下,连忙把头望向孙家正,呵呵笑道,“真的?”

    “屁话,老子说的话还有假?”孙家正笑骂道。

    “可不许反悔”领头的一个汉子笑道。

    虽然是笑,他带着几个人却是以更快是速度搬了起来。

    没有人和钱过不去,尤其是对这些干体力的人。

    半蹲在地上的孙家正微微一笑,抽出一根烟点了起来,“大个子,看见我在码头上的船了吗?”

    正搬着一个长木箱子的汉子喘着粗气,笑呵呵道:“那可不,你这船比小鬼子的军舰看着还壮实,整个码头的人都说这船主肯定是个大财主。”

    孙家正从口袋里抽出一包未开封的万宝路扔过去,不置可否的笑道:“知道船从哪来的吗?”

    两根手指一夹,壮汉伸手捞过香烟,脸上笑容更盛,嘿嘿一笑,“还是美国烟?这可是好烟。”

    把香烟往怀中一藏,壮汉眼中闪过一丝精芒,笑道:“你这大老板还想考我?要论在码头上消息灵通,谁比的过我们这帮混码头的”

    双手往身上一抹,他走到孙家正身旁蹲下,笑道:“别的话不敢夸,从你的那艘船敢一靠岸,不到半天时间,我就能把这船上的内情摸的七八分”

    壮汉是码头上的“带头人”,出身山东天生有着一副好身板,一米八五的身高和那粗壮的四肢极具压迫性。

    也正是这副好身板再加上那敢打敢拼讲义气的性子他带着手底下的一帮人在这黄浦江边的码头上混了一个位置。

    山东马五,这个名号在码头上谁人不知?

    人虽长的壮实,手上的力气也不小,但这并不代表这个貌似粗犷的大汉没有心眼,要不然他也不可能在日本人占据上海的功夫还能安稳的端上一碗饭。

    这不,口上虽然说着大话,马五那双大眼余光却是牢牢的盯着孙家正,两只大耳更是竖起,仿佛要扇起来一般。

    能在码头上混的,心眼这东西最少不了,要不然到最后连死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至少,这个看起来年轻的过分的“小百年”绝不会有什么好心。

    要知道他今天搬的可是军火,谁知道到了最后这两伙人会不会找个机会灭口了事

    孙家正吸了一口烟,似笑非笑道:“这船是从东京起航的,船上运的几千吨的军火,而这几艘船则是从美国海军的手中刚刚接手过来的。”

    马五楞了一下,讪笑道:“孙老板的路子还真不是一般的大,我看整个上海滩就没一个比的过你”

    说话之时,马五心中的戒心越深,他的警惕性骤然提了一个等级。

    他不觉得孙家正所说的会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知道的。

    两只脚微不可察的轻轻移动,他稍稍往旁边踱了一步。

    这些动作,孙家正一一看在眼中。

    他吐出香烟,站起身子,“行了,这客套话说的再多也没有意思,我就问你一句话,想不想发财?”

    马五一楞。

    孙家正不以为意,“我在小日本那已经搭上关系,现在要人,如果愿意的话就去”

    马五终于回过神来,他并没有第一时间拒绝,而是眯起眼,“去了干什么?”

    “干什么都行就看你有多少能耐”孙家正笑道。

    站起身子,马五狠狠往地上啐了一口,似乎要把那唾沫钉到地上,“行不过我这手底下的弟兄要带一批过去”

    人活一世图个啥?在三十岁以前马五是不大想这个问题,对于一个卖力气的苦力来说,那过于遥远。

    可这不代表他这个卖傻力气的人不想出人头地

    有那好几回,他马五在梦里可是梦到在老家自己起了一个大宅子。

    一个大老爷们,他要为自己的老娘盖一个住着舒心的好房子,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可怜他那老娘已经快六十了,何曾住过一间瓦房,那老家的烂泥房,哪个不是破了又补补了又颇

    孙家正盯着马五,“不后悔?”

    马五把眼一瞪,恨声道:“后悔个球,老子混了三十年到头来连个遮风挡雨的也没落下,不去闯一闯还等着天上掉馅饼?”

    孙家正哈哈大笑道,用力在拍了下马五的肩膀,“好从明天起老子给你开工钱想要钱那就拿出你的办事”

    “钱老子不缺”

    天越发亮了,随着那泛红的日头升起,江面仿佛被印上了红色。

    在这热和那红中,远处渐渐传来一串声响。

    那是汽车声。

    亨利仓库的大门口,几辆日本人的日野卡车直接从拐角转了过来。

    这是接货的人。

    孙家把口中的烟头往地上一掷,带头走上前去。

    几辆卡车往旁边一停,还未停稳,几个身影迅捷的就从车上窜出。

    第二百零九章 前提条件

    第二百零九章 前提条件

    木处长从敞开的木箱中起出一枚迫击炮弹,“孙老板的信誉我还是相信的,我看咱们这就过手吧”

    孙家正抽出一支烟点了起来,笑道:“三十门60毫米迫击炮,六百发迫击炮弹,外加五百只配瞄准镜的三八式,这生意不大不小,木处长还是验一下货为好”

    木处长哈哈一笑,放下手中的炮弹,脸上再也抑制不住喜色,出身军统的他从来没有机会打过迫击炮,可这不代表他就不认识货。

    就刚才他打开的几个箱子来看,这孙家正给的货那都是全新的好货色,而且这炮弹也绝对是簇新的出厂货

    即使是早已知道这些货,可那毕竟是口头上的嘴炮,哪里会有这真货来的实在。

    三十门迫击炮,这样买卖在国内那绝不是小打小闹,枪好搞,炮难寻,再一想这些货的进价,木处长心头的狂喜无论如何也压制不住。

    只要过上这一手,他手上少说也能捞个万八千大洋钱谁不喜欢

    面上狂喜,他上前两步抓住孙家正的手,大声道:“你这个朋友我是交定了”

    孙家正爽朗一笑,“做这生意不过是你情我愿,木处长大可不必,我可是一直拿你当朋友的,你说这话那就见外了”

    民国的天很黑,而这话更是假了再假,无论是谁也不会轻易把这话跟军统的人对上。

    但如今孙家正却是可以张口就来。

    时代在波涌中前行,很多很多被改变,不能适应者注定只能成为路人甲,成为被压榨的对象,他在飞速的成长。

    木处长面皮也是奇厚无比,似乎两个人第一次见面的冲撞从来没有发生过,他抓着孙家正的手,“孙老板这气魄不是常人可比啊你这情我记下了”

    九月的天,光亮来的晚,那三十门迫击炮和炮弹验过之后,时间已经走向了6点多钟。

    霞光随着江面上的日头升起也越发的红,在亨利洋行的仓库外,那道旁的草丛中,亮晶晶的露珠随着阳光的辐照缓缓地在消逝,一转眼的功夫,只剩下那草叶上的湿痕能证明它们的存在。

    “这是5万大洋的汇票,孙老板只要到汇丰银行那兑一下就能拿到现钱”木处长满脸喜色的拿出一张印刷精美的单据。

    验完货,木处长的这一颗心是彻底的定了下来,这里面既要那笔不菲的过手费,但更重要的是副站长同志的满意。

    要知道,在上一次把西园子的那档事搞砸了之后,副站长虽然嘴上并没有怎么训斥,可生性谨慎干了十多年老买卖的木处长很轻易的就发现了副站长的疏离。

    这种疏离是要命的,尤其是对于干情报这行,一旦没有了可以说话可以信任的靠山,那么等待他的只能是打入冷宫,或者是“能者多劳”,近乎无休止的“任务”,等待最后出问题的那一刻被拿下来

    军统是水能淹死很多“敌人”,可它娘的想要淹死一个“内部人士”那也是分分秒秒的事情

    接过汇票,孙家正看也不看的放入怀中,笑呵呵道:“这一趟买卖木处长该赚上不少吧”

    军统的这批军火是孙家正出的第一批货,在定价上孙家正并没有狮子大开口,而是给了一个近乎于“便宜”实在价。

    三十门迫击炮外加六百发炮弹,五百支配送瞄准镜的步枪,却只要五万块大洋,这个价格拿到哪里都可以说是便宜,尤其是在中国这个战乱国度,有的时候是有钱也拿不到货。而且孙家正提供是更为紧俏的迫击炮,这些货论需求绝对是有价无市,除了中央军那几个绝对嫡系,所有的军队里谁不缺?

    给这个优惠价,孙家正当然不止是要卖给军统什么面子,更确切是说这笔买卖他向军统提了一个前提条件。

    五万块大洋说多不多,可孙家正更在意的却是这个前提条件。

    木处长楞了一下,不过很快他就捕捉到了这个潜台词,脸上露出郑重道:“孙老板放心,我们军统的人这点信誉还是有的”

    说着他从口袋里抽出一张名单,“这是国内那几个还算有名气的建筑师,我们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帮你弄到上海来”

    孙家正接过名单,眼睛飞快扫了一遍,许久,赞道:“军统的效率名不虚传啊”

    在日本,孙家正的拆迁工作如火如荼,要说这拆房子那是容易的很,可要重新建起来那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规划,测量,监理,设计,提起这些工作不是一个专业人士谁都是一头雾水,而这样的人,孙家正手底下一个也没有。

    一切刻不容缓,他需要人手

    这是孙家正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就这今天的第一批货,他还要亲自跑一趟,完成最后的交易?没奈何,谁叫他孙家正手底下就是没有能抵挡一面人。

    木处长脸上一笑,贴过身子,“我们马副站长说了,以后孙老板有事情尽管吩咐,这一次我们沾了大便宜,这个人情还是要还的”

    这个孙家正是条大鱼,这是木处长在经过连续几天熬夜分析之后得出的结果,同时这个结果也是马副站长所认同的。

    孙家正微微一笑,木处长的这句话说的很明了,更是点出了马副站长的名字,其意思不言而喻。

    相比于其他人对于军统畏如蛇蝎,他却是不怕,因为怕解决不了问题。

    他的这种自信来源于后世诸多资料中对军统的描述,而更重要的一点,军统的那位掌控者,戴局长将在过后的不久,遇难于那场莫名的“空难”。

    失去了戴笠的军统也许还是一只人人惧怕的恶犬,但绝不应该是他孙家正所惧怕的。

    “听说兵工署那边的情况不太好,好多的工人都吃不饱?”孙家正意味深长的说道。

    木处长面色一喜,“是啊财政窟窿太大,而且现在用的很多都是美国货,这工厂开不了工也是正常。”

    有了这句话,不管那些在抗日战争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人们是否真的吃不饱饭,他最终只能是吃不饱饭

    第二百一十章 大炮换来的房子

    第二百一十章 大炮换来的房子

    在和军统的第一笔交易完成之后,孙家正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又进行了两次买卖。买主分别为驻沪第八军和第六军,所交易的武器则为24门日式155生重榴弹炮。

    相比于军统那小小的交易额,这24门重榴弹炮的价值无疑是大了不少,足足30万大洋的价格,这里面还包括了多大数近八百发的各型炮弹。

    值得一提的是,这24门日式榴弹炮中央军们并没有留下来自用,他们充当的也不过是一个二道贩子的角色。

    在这个战乱动荡的年代,军火贸易是最富暴利的生意,只要有条件没有人会拒绝这种生意,因为这些生意所能带来的利润可以让任何对金钱不感冒的人红眼。

    整个中国战场,单论火力,155生的重榴弹炮可以说是排在最顶尖的存在之一,除去中央军少量准备的德国炮,几乎没有别的军队能够供的起这些玩意,因为这些玩意很贵,不仅的火炮本身的价值,它们所使用的炮弹更是用大洋堆起来的。

    很显然20万大洋这个不小的数字看起来很多,但相比于重型火炮们的价值还差不少,这依然只是一个友情价格。

    孙家正同样提了条件。

    ………………

    公共租界,外滩。

    “少爷,你看就是这里。”热闹的外滩车水马龙,似乎丝毫没有受那战争的影响,柴管家和孙家正从一辆道奇车下来。

    车子停的位置是一处五层大楼的门外,在它的旁边,还停着一辆威利斯吉普,上面的青天白日标志显眼无比。

    “位置不大好啊”径直走下车,孙家正皱了皱眉头。

    大楼是一栋中式风格的建筑,在外滩满大街的哥特式和西式风格的建筑群中,显得的与众不同。

    但也因为如此,这栋大楼是摆不到外滩最显眼的位置,因为法国人和英国人的工董局是不会允许一个如此中国的风格的建筑摆到租界的中央。

    外滩和租界是属于外国人的。

    作为外国人,他们可以在外滩上修建起52栋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等风格各异的大楼,但中国建筑绝不会出现在这里。

    所以这栋大楼虽然离着外滩的大道不过几米的距离,但你如果走在大道上,你绝对需要花费一番功夫才能找到。

    而这栋大楼就是孙家正和中央军们的一个交易内容。

    为此他付出了足足五十万大洋。

    可以说,那一笔军火孙家正不仅一毛钱没有赚却还要倒贴出几十万,为此得到了一栋外滩上的大楼,一个那些军头们在一些问题上的协助。

    柴管家却是满脸的笑容,“我的少爷,这可是外滩,寸土寸金的地方,能在这有一栋房子那可是了不得的事,什么位置不位置,还不是差着几步路”

    柴管家如今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孙家正在上海的房子上,为了重新修葺西园子,他更是一天只睡上五个小时。

    每天一大早起来不是满上海的跑买材料就是插着手四处逛着,督促着师傅翻修,从油漆到木工再到地砖下水的改造…………他忙的像一个陀螺一般。

    但这一切他都乐在其中,在他心中,有了房子那才算是有了家,而帮自家少爷收拾好宅子就是他的最大的职责。

    如果说孙家正买了这栋房子谁最高兴的话,莫过于他,这个固执的半老头只能房子和田,除了这两样东西,一切都不实在。

    眯着眼睛,他的嘴巴几乎合不上去,吐着唾沫道:“刚到上海,我就想在这外滩置一个房子,可他娘的这里的洋鬼子一个个都精的跟猴似的,任你怎么说就是不松口,要不就是把价钱开到天上去,好像一辈子没有见过钱一般,都他的神经病。”

    孙家正一只手把车门关上,径直向大楼走去,“外滩这地方是用金铺成的,这个道理谁都知道”

    柴管家紧紧跟上去,脸上的笑几乎挤成了一堆,笑眯眯的,“再好的地方也成了我们的。”

    孙家正楞了一下,哑然失笑。

    买这个房子是为了在上海正式的设置一个点,把自己的招牌打出去。

    而在外滩五十万大洋买一栋五层大楼,说是白菜价也不为过。

    但在四年之后,这个白菜价完全就是一文不值,这一点现在的上海谁又能想到?

    时过境迁,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变化。

    想到这里,孙家正不由的期待起在这上海滩的天空下,那另外的一帮人。

    毫无疑问,在将来他必将跟那些人打交道,怎么样交好这层关系是他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是该准备准备了

    进入大楼,早有几个人正在等着。

    “孙先生,鄙人王东升,第八军参谋部供职,久闻大名。”领头一个中校看见孙家正径直走了过来。

    “劳烦王先生了”孙家正伸出手笑道。

    大楼是第八军在接收上海过程拿下来的私货,这样的不动产比起那些黄金字画之类太过于显眼,也正因为如此,这交易第八军才把这栋大楼拿出来,而五十万大洋的价格对于这种性质的楼来说也绝不会太过吃亏。

    毕竟这栋大楼虽然不是见不得光,但来路多多少少会带有瑕疵。

    也正因为如此,这个中校的笑容多多少少带上了些许的真诚。

    “说起来还是我们沾便宜了,我们参谋长说了,以后贵方的人在上海有什么事情尽管来找。”中校爽朗一笑。

    接收手续办的很快,一张房契,一份前公共租界工董局开出了证明,再加上零零散散的文件,不过几分钟时间就搞定。

    而从签下名字那一刻开始,这栋大楼也正式的划归于孙家正的名下。

    “老兄大手笔啊希望下次还有合作的机会”拿着孙家正开出的支票,中校笑容更盛。

    对于这次到上海接收的第八军来说,发财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任务。

    世界上空手套白狼就能轻轻松松赚道这么多钱的机会委实不多,能够赶上这个机会捞上一笔是个人都会高兴

    第二百一十一章 报纸

    第二百一十一章  报纸

    上海法租界是上海滩最老牌的租界,和公共租界一起二者构成了帝国主义在上海的桥头堡。

    在这个租界中,有来自于法国本土的大洋行和兴业银行等巨头,有法兰西教堂的传教士,更有罪恶累累的鸦片贩子和军火贩子,可以说是法国资本大商家进入中国的最佳根据地。

    而从1914年开始,为了更方便的向欧洲战场输送那总数高达数十万的参战华工,法租界的工董局对这个桥头堡进行新一轮的大规模扩张。

    这次扩张的影响极大,其最主要的影响就在于,加大的法租界的开放程度。

    逃到上海的白俄,中国人,黑帮分子,这些人在上海日益发展的情况下,逐渐站稳了脚?br />免费小说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