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跟,一度成为了法租界的支撑,占据了一大半的空间。
也正因为法租界这种相对开放的氛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聚集到这一块,把这个工董局管理下的“飞地”当成了一个安全的平台。
在这种情况下,现如今的法租界也成为了更多知识分子所青睐的地方,即使法租界在1943年就被“归还”于中国也不能改变这种情况。
法租界,贝当路32号。
这是一个用来出租的公寓,精明的商人在一栋20年的三层楼上,用砖石隔出了十多间房子,每一个房子不过七八平米左右,只能摆下几张床和桌子,没有卫生间,没有洗澡的地方,不允许生火,甚至于连自来水管也只按到了院中,需要用水的时候你要自己提着桶去排队。
简陋的居住条件,四处乱搭的电线,昏黑的室内光线,嘈杂的噪音,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恶劣。
这里唯一的优点或许只能是那“相对”便宜的价格,但一个月却也需要2块大洋。
上海的高生活条件可见一般,因为这里是寸土寸金的法租界。
早上七点多,太阳的曦光从窗外照进,洒落一片耀眼的金黄。
早已经起床的彭于北手拿着一块巴掌大的镜子,努力整理着身上那件洗的分外白净的衬衣。
彭于北毕业西南联大,绝对的名牌大学的高材生,所学为土木工程专业。
在两天之前,他来到了上海,同时住进了这栋出租“公寓”,现在他需要再上海找到一份工作。
抗战刚刚结束的中国百废待兴,更可以说是满目疮痍。
这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同样也充满了机遇。
刚刚从西南联大毕业的彭于北原本有机会参与到国民政府的外派留学中去。
这是在抗战中国民政府和美国政府达成的一项合作计划,公派留学生们可以以相对低廉的成本到美国的常青藤名校学习。
凭借他在西南联大的成绩外加系中那几位老教授的面子,这似乎完全不是问题。
可这世上也许最不缺的就是意外,日本人的投降一下子让悬在国民政府头顶上的剑撤了下来。
而随着最大威胁的消退,公派留学,这个虽然被美国人免除了许多费用的计划,在这日本人投降的日子里就不那么重要了。
更确切的说对于这个有助于加强中美两国关系的次要计划,政府要员们不那么热心了,他们更关心把钱捞到自己腰包中去,于是在不知不觉间,公派留学计划被缩减了一半。
再加上抗战胜利之后,西南联大这个招牌也要到了散伙之时,这一切都导致了这45届西南联大毕业生在接近半年的时间里处于动荡之中。
彭于北在一个礼拜前,正式毕业离校,而在三天前,他到达了上海。
不同于其他同学要么托关系进入政府机构,要么进入国民政府那仅有的几家大工场,乃至于自费留学,彭于北没有那个本钱。
在到上海的两天时间里,彭于北一直在找工作,今天他还将继续。
“于北,你看看这个”门外传来一声满是兴奋的声响。
重重的脚步声,更以极快的速度来到门前,似乎等不及。
这是和彭于北一同来上海的赵延河,同样西南联大的毕业生,和彭于北一样,在这45年,他必须要自己去找工作。
只不过他还没有选定目标,对于报纸上登的那几个洋行的工作,民族情感强烈的赵延河无论如何也是不打算在那里面干。
这是一个立志于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强国的爱国青年,彭于北也是如此,不过在为了生活,为了自己远在四川住着茅草房的家人,彭于北在无奈之余选择了妥协,他必须要先填饱肚子改善生活,在这个中国经济接近于崩溃的年代,他的选择似乎也只有那洋行
赵延河满脸兴奋的推开门,手中紧紧拿着一份新出的报纸,“这是今天刚出的报纸,你猜猜着上面写着什么?”
把报纸往桌上一拍,忙头大汗的他伸手捞过水瓶打了开来,“我保证看到这个消息你一定会高兴”
彭于北笑着拿起报纸,“难道是日本人又挨了一颗原子弹吗?”
赵延河倒了一大杯水,急急地灌了一口,任由那水从嘴角滴落,扬起头,“这种情况是最好不过,但作为对社会有着清楚当代大学生我们必须以现实的态度来看待和解决问题,你认为我有这么无聊吗?”
彭于北笑了笑,飞快的翻动报纸,迅速的找到了一个布满整个版面的招聘信息,“是这个吗?”
“对你看看,这个招聘怎么样?现在整个上海看报纸的人几乎都在议论是谁这么大手气用一个正版来登广告”放下搪瓷水杯,赵延河两只眼睛亮起了光芒,嘴巴飞快的动着。
他的语气更加兴奋了。
“你看看这里,他们需要建筑工程师,机械师,高级技术工人,应届毕业生和工人都不设限制,只要是你认为自己有技术有专业知识都可以去报名。”
赵延河毕业于西南联大的机械专业,很明显在这张报纸上,他找到了自己的需要的,也许正因为是如此他才更加的兴奋。
彭于北却是没有听清这些话。
亦或者他的注意力已经被报纸上的几行大字吸引住了。
第二百一十二章 认字
第二百一十二章 认字
“你确定要去吗?”彭于北把报纸拿到近前一个字一个字的看。
赵延河擦了一把嘴,毫不迟疑高声道:“当然,干吗不去”
他走上前,直接拉过报纸,指着上面的一行字,“你看一下,这个报纸上的公司是一个中国公司,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当然要去中国公司”
他扬起头,“反正我是绝不会给那些洋吸血鬼打工的”
彭于北皱了皱眉头,“这个公司为什么以前都没有听说过?看他们这个广告的架势应该也是一个大公司,照理多多少少也是有一点名声”
赵延河楞了一下,一边说着他更是挥舞着拳头,语气激烈道:“没听说有什么关系,也许是我们孤陋寡闻了,反正我是要去的,这些洋鬼子骑在我们中国人头上作威作福的日子已经到头了,看看在前些年那些英国人的表现,他们的日子长不了”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身上背负着强国的重任,是绝不能向那些帝国主义的走狗低头”
“延河,这些话还是少说的好,莫谈政治你别忘了你的名额是怎么没的”不待赵延河进一步开讲,彭于北赶忙阻止。
赵延河面色一僵,随即眼睛瞪大,悻悻道:“怕啥,别理那些牛鬼蛇神,我赵延河行的正坐的直,还会怕他们”
彭于北叹了一口气,没有多说。
和出身贫农家庭的他不同,赵延河却是西南联大知名的风云人物,家庭背景和条件也是上等,在今天的留美名额中,原本是应该有这个家伙的名字。
可最终他却只能和他一起落得打工的命运,只因为在很多人眼中落得一个“激进分子”的名号,身上更是被某些人直接打上了亲红色的标记。
在大二之时,这个家伙更是因为参加秘密活动被军统捞到,最后还是学校的老教师联名担保才放回来。
而也正因为这张嘴,这个家伙和家里的关系也搞的僵硬无比。他家的老头子,直接放出话来,一天不认错,就一天不让进家门。
可悲?可怜?勇敢?无胃?有为?谁也说不清楚,在这个混乱而迷茫的年代,人心早已经乱了。
收起心绪,彭于北道:“收拾一下,我们去看看吧”
………………
外滩,已经被改名为联华大厦的大楼中。
“马五,你的任务就是把招人,无论是有把力气扛包的,还是会开吊机修机器,只要是码头上有能耐的人,就想办法去摸一遍,尽可能的去说服他们”
这是一间刚刚收拾好的办公室,位于五层楼的顶端,孙家正向马五布置起任务。
在两天的时间里,受了孙家正一番诱惑力十足的蛊惑,马五这个外滩码头上半黑布白的家伙终于决定迈出步子,投身孙家正旗下。
和他一同来的还有他手底下的20多号人,这些人在码头上都是混了两三年,要说干码头的货一点也没有问题,也算是解了孙家正的燃眉之急。
“要人简单,现在到处都有吃不饭的人,咱们只要把消息散出去,那贴上来的人指不定有多少?”一来就被孙家正布置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差事,马五之前还有些惴惴的心算是安了大半,两眼一张,他立刻拍起了胸膛。
孙家正从烟盒里抽出一根烟抛了过去,笑了笑“简单就好,实话告诉你,在日本那边我已经和美国人联络好了,活是少不了”
马五憨厚一笑,心中却是更安了几分,美国人?无疑,这是一个有用看起来还算靠谱的依仗。
虽然是决定跟着这位老板干活,但看似粗野实则心眼不少的马五在心中还是会有自己的一套。
尤其是这个所谓的老板还是一个看起来20出头的家伙,说不担心那是胡扯。
“那敢情好,就不知都是些什么活?我招人的时候也好有个底,另外这钱是如何算的也要说清楚”马五紧接着道。
孙家正笑了笑,从抽屉里抽出一份单子,“大致的数目和工种我已经拟好了,你就照着这个单子去操办”
这是他花了两天时间理出的招聘计划的中的一个小单子,是港务公司所急需的一部分人手。
可以说是孙家正那个计划中的港务公司到底能不能成事的关键。
在这第一阶段,孙家正最主要事情,首先是那支“华军”,其次则是港务公司、船队的运转、东京东区那一边城区改造。
这些都是孙家正在日本站稳脚跟的第一步举措,缺一不可。
马五楞了一下,随即苦起脸,“我这大老粗一个,这单子给了我也是白给”
孙家正眉头微微一皱,沉声道:“这样吧你去找一个识字的看看,另外过段时间我再给你们找几个老师教一教”
“啥?还要识字?”马五心立刻悬了起来。
孙家正眉头一挑,不容置疑道:“不仅你要学,以后咱们招的人每一个都学”
“我都这岁数还学什么劲”马五额头上冒起了汗。
孙家正把脸一板,
………………
大楼底下,一帮人围着刚刚走出来的马五。
“五哥,这个老板怎么说,都让咱们干什么活?”
“对啊五哥我们是不是也要去狗日的那边?”
“大哥,这个姓孙的有没有说工钱怎么算?”
这一大群人是马五从码头上带走的那一批,也就是要投到孙家正旗下的伙计,在马五的蛊惑下,这一大帮人今天刚刚向那帮洋鬼子辞了工,正是心急火燎之时。
都是卖力气的人,一天不干活可能就吃不饱饭,说不心急那全是假的,有不少人早上出来的时候就啃了一个馒头,肚中已经开始呱呱叫开。
马五把眼睛一瞪,“吵什么吵?怎么着一个个都不相信我?”
嘈杂声立时一滞。
一群瓜货,五哥的能耐你们还信不过?”过了一会儿,一个穿着短卦的年轻人朝众人笑骂开,随即转过头,“五子,大家伙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心急了点。你也别藏着掖着,都抖抖清楚,是一是二咱们心里也有个数,能够出来闯的都是想要钱的爷们大家伙可都指着你呢”
这句话说道马五的心头上,他的头微微抬了起来。
马五是个壮汉,在很多时候他也仅仅是壮汉,有一点小心思,有一点小野望。但本质上,他还算得上一个好人。
第二百一十三章 后面的人
第二百一十三章 后面的人
从五层楼的办公室露台外,孙家正能够清楚的看到黄浦江。
看到那条上海滩最繁华的街道,看到上面车水马龙匆匆而过的行人。
时间随着时针的转动已经移到了6点,在外滩上,了了点点的路灯像繁星点起,挥洒晕黄。
而在大道的旁边,那一栋栋洋行们所属的大楼酒店,更是早早的就闪烁起来彩灯,用那所谓的霓虹灯把招牌点的更亮,让所有的人都可以看见它们的明亮和风光。
无疑这栋孙家正刚刚买进来的房子有一个绝佳的视野空间,让人有一种一切尽收眼底之感,只要站在这里,几乎所有的风景都能尽收眼底。
露台上,孙家正静静的抽着一根烟。
烟气缭绕,伴着斜阳,时间在这一刻似乎被停了下来。可惜这只能是个虚假的,时间的流转永远不会停止。
即使孙家正有那么一刻真的期盼着
回上海的目的已经初步达成了,军火这个敲门砖在过去的两天时间里又运出了一批,买主是来自于广西的一批人,他们要了整整一百五十门大口径迫击炮,外加20个基数的炮弹,同时采购的还有20万枚手榴弹。
这是一笔大生意,对方出的价格更是高出市场一截。
无疑,这笔生意会赚上不少。
除了钱,孙家正还收获对方的一个人情
似乎一切都很好。
可孙家正的心中却总有那么一股气郁结在那里因为抗日战争已经结束了,而他也知道这些武器将被用到哪里去
谈不上谁对谁错,孙家正心中更没有什么正义与邪恶之分,kt已经烂透了,而gcd却是实实在在的希望,这是事实,可这又有什么关系,kt来了,他卖军火,如果gcd来了,他同样会卖,只要是对他有利,对他的计划有利的事,他绝不介意多干那么一两回,这包括卖军火这种“恶事”。
他只是一个有点良心,有点底线的人,顶多就是比别人特别一点,没有大的抱负,更无拯救世界的博爱,想的不过是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可说到底他是一个人,是人就是复杂的。
在这平静的时刻,一个不留神,惆怅或许就溜到心头。
深深吸了一口烟,孙家正猛的把那剩下一半的卷烟弹了出去。
时间是奢侈的,浪费一点就是一点,绝不可能再找回来。而他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浪费。
在8点整,上海滩有名的红磨坊,还有一个饭局在等着他。
可以说从那批军火运抵上海的那一刻开始,一个个饭局就排着队找上来,这里面有各家势力在上海的代表,也有知名公司的经理大班之类,更有像青帮龙头之类的大佬。
对于这些人,孙家正一般情况下会有选择性的挑选几个去参加,毕竟在中国,人情和关系网才是很多事情的成败的关键,对于这些关键性的应酬他不仅仅要参加,同时还要更进一步的经营。
今天请饭的是一个上海知名的百货公司的老板。
按理说,这种级别的应酬,孙家正完全可以一语避之………………
办公室中的灯已经被开了起来,白炽灯泡的晕黄光线照亮一切。
“何宝,把今天的名单拿过来我看一下。”收起心绪,孙家正快步走回办公室。
离八点钟还有一段时间,孙家正乘着机会需要把今天的招募人选确立下来。
从第八军手中接过这栋联华大楼之后,孙家正花了一天时间大致布置了一下,就展开了第二步计划,招聘一批素质较高的知识分子。
既然打定主意要在日本干一番事业,那么他就不可能只依靠那些码头工人和不大识字的大兵,要开动机器那么就需要懂技术的工人,要建造高层住房那就需要有一定建筑知识的设计师,要维修机器设计产品那就需要懂机械的大学毕业生最好是留学生。
乃至于孙家正将来那支将要以百为计的万吨轮运输船队也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海员船长之类,要说现在开船的美国人技术是不错,可他们的工资那也是不一般的高,短时间内还可以,真要长久的雇佣,成本上肯定是一个窟窿。
而最重要的是,孙家正要把日本人的那批重点工业企业拆掉运回国内,这里面涉及到的工业和技术问题绝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解决,还需要更加专业的人才能玩的转。
同时拆了之后运回国内,然后要把这些机器放到工厂中去,需要重新装配起来才行,其中的问题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现在对于孙家正而言招聘的人手是越多越好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营长,这算什么事?连让我喘口气的功夫也不给?”办公室中,一个把头埋在纸堆上的年轻人哭着脸抬起头。
何宝是孙家正手底下那班兵中唯一的高中生,在这民国绝对算得上是高学历,在缺人的情况下他理所当然的负责招聘工作中最考验学识的那一部分。
重新坐到椅子上,孙家正笑骂道:“别搞的跟怨妇似的,你累我就不累?”
………………
坐到道奇车上,孙家正重重的松了一口气。
车子轻轻一声轰鸣,发动机被迅速的打响,随之车身上传来一阵强烈的震动。
这是一脸38年产的道奇,算算里程绝对是一辆老车了。
“老莫开慢点,我x一会”孙家正半眯上眼全身放松,把身子完全的陷到靠背上。
司机座上,被叫做老莫的中年人,笑了笑,“我开车你还不放心?”
孙家正微微一笑,眼神透过前面的巨大后视镜向后扫了一圈,“今天又几伙人跟着?”
虽然是老车子,不过显然中年人的技术很不错,油门不过轻轻一带,没见什么动静,车子就滑了开来,平稳异常。
“俩伙人前面巷口有一辆,后面的大街还停着一辆”老莫脸上浮出一抹轻蔑。
老莫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算得上是孙家正老家的心腹,在日本人来之前一直是给孙家正的老爹开着车。
第二百一十四章 英格兰佬
第二百一十四章 英格兰佬
军火买卖是个暴利行业,这个谁都知道,但暴利中蕴含的风险,却也是任何人都无法忽略的。
利越高,风险越大。
上海滩的军火买卖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起步,因为满清政府的无能,洋人们可以毫无阻碍的把军火运进来谋取暴利。
同样一杆后装后枪在国外和国内其价格相差可能高达数十倍,这是何等的暴利?为此几乎所有登陆中国的洋大人们都恨不得把手伸进去插上一手。
从传教士到洋行的大班、高级职员,乃至于一个普通的海员,只要有机会他们总是想尽办法带一些武器到中国来。
而太平天国之后的洋务运动更是将这种买卖军火的交易推行了,最终形成了以北洋舰队为代表的大规模军舰订单,西方的军火商们也借此赚的盆满钵满。
在这可以迷住任何人眼球的巨大利润中,几乎所有的西方国家都想要插上一手,英国人和德国人更因此一次次的交恶,甚至于到了连皇帝和女皇都亲自出动的地步。
在国内,那些由西方人开拓的军火市场也同样不平静,军火由上海这个远东最大港卸货之后,它仅仅是第一步,在之后,军火最终还需要买到各地的购买者手中。
购买者并不多,有的时候蛋糕就那么大,想要的话那么就需要想尽办法去争去夺。
这个争这个夺其中的血腥味从不缺少过,甚至于很浓很浓。
孙家正半眯着的眼望车后一扫,“那个英国佬还在?”
老莫呵呵一笑,“那可不,隔着一条街我都能闻到那狐臭的味道,也太难闻了,跟掉粪坑里都有一比。”
说话间,车子已经拐出了路口,方向盘向右一带,稳稳的就开到了大道上,而在道奇的后方果真就有那么一辆小道奇跟了上来。
孙家正轻轻一笑,嘴角隐隐浮起一丝轻蔑,“洋人爱喝奶,体味也重,咱们要多理解”
不用去查,孙家正也知道这伙人跟着他是什么目的。
上海滩从开埠之处英国人就在这里扎下了根,七八十年的根基绝不是什么暴发户之类可比,当初“日不落帝国”的威风更是无人能及,而长江流域这个中国最富庶的地域一直以来就是英国人的地盘,是独属于他们的一盘菜,因为他们有着一只世界第一的舰队。
按照英国人在后来自己的统计,他们在长江流域的直接和间接利益是以数十亿美元为计。
而军火生意就是这块利益蛋糕上最丰厚的一块。
在日本人攻占上海的那段时间,英国人撤出了中国,他们在中国的大多数利益不得不暂时舍弃。
可这并不代表那些贪婪的英国人真的肯放弃那些嘴边的肉,在抗战进入后期之时,那些躲避战乱的英国人又以最快的速度卷土重来。
中央军接收上海不过半个月时间,上海最常见到的洋人们就又回来了。
他们甚至于妄想重新恢复英国的统治。
军火买卖是其重中之重,而孙家正带来的两船军火就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这简直就是在挖英国人的心头肉,要知道在这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可以说的元气大伤,英国的大商人们更是损失惨重,来上海的人他们原本可是指望着能靠着这十里洋场挽回损失
可现在孙家正运来这么一大批军火………………
“别理这些王八蛋,他们目前还没这个胆子过来找麻烦”车上,孙家正闭上眼睛,全身放松。
是的虽然那些英国人对于孙家正不喜欢乃至于厌恶,可他们目前还真的不敢随便乱动手。
因为孙家正和美国人有关系这个消息对于很多人而言不是一个秘密,真要惹麻烦多多少少还是要顾及。
以夷制夷是一种无奈而苍白的伎俩,但终究是有一点用处。
车子用飞快的掠过马路,路旁的路灯散发出明亮的光线,把前方照的通明。
一缕缕彩色的灯色透过车窗慢慢洒进…………若隐若现间印在孙家正的脸上。
………………
“嘿马修,我们还需要干这些的蠢事干多久,我为什么觉得我就像一个傻瓜?”后方的小道奇车上,一个棕色头发的洋鬼子满脸晦气。
开车是一个褐色头发的高鼻梁,大热天的却戴着一顶帽子,“你本来就是一个傻瓜天底下没有比你更傻的蠢蛋”
副驾驶座上的棕头发立时发怒,“你才是蠢蛋,该死的的苏格兰佬,你生下来的时候肯定是被你的母亲用大腿夹傻了”
“改死的老天,我为什么要跟你这个蠢蛋坐一辆车?”高鼻梁懊恼拍着头。
“你才是蠢蛋”棕头发又怒了。
高鼻梁很想骂回去,但还是忍住了,“好吧英国佬,我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了,我觉得我们应该跟住前面的车,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要不然威廉先生一定不会亲饶了你的”
“他不会饶恕的是你”棕色头发想起那威廉胖子阴沉的目光,浑身上下不由的颤了一下。
高鼻梁深吸了一口气,有一种一拳打到对方鼻子上的冲动。
但现在不是时候,该死的英格兰佬,老天保佑你出门被车撞死,他在心里恨恨的咒骂着。
英格兰和苏格兰,这对于大不列颠联合王国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它们诞生的那一刻就是不可解的矛盾。
马修和棕头发是大英帝国汇丰银行的高级雇员,也是目前英国本土过来的为数不多的英国人。
作为汇丰银行新的高级经理,威廉胖子在缺兵少将的情况下不得不把一个英格兰佬和苏格兰佬分配到一起执行任务。
从目前来看,这明显是一个失误。
虽然这个任务看起来非常简单,只是要求亲自跟踪一个中国人,并把他的每一次出门都记录下来。
“好了,把这个该死的路口记录下来”马修开着车紧紧的坠在道奇的后面。但那个英格兰佬却好像在犯傻,他不得不再次提醒。
棕头发嘴角一撇,但最终还是拿出一本笔记本,“我发誓我下次再也不做这样的事情,一整个下午都呆在那里像一个木偶哪里也去不了”
高鼻梁冷冷一笑,“这个话题你应该去跟威廉先生谈”
棕头发一边在笔记本上写着,一边不屑道:“我会的顺便我还会说我再也不会你这个刻板的家伙一起”
………………
跟踪的车上,一个英格兰佬和一个苏格兰佬在拌嘴,像一个闹剧。
而孙家正的那辆道奇车也在这个时间拐上了一条看起来不怎么宽阔的街道。
很突兀的,一个意外出现了
第二百一十五章 汇丰
第二百一十五章 汇丰
感谢“千机散人”书友投出的月票,拜谢中
………………
狭窄的街道一如上海滩那最常见的弄堂,石板路,散发臭味的阴沟,穿着灰布衣的行人,还有那摆着水果的摊,冒着热气的小吃担子。
可就在这最平凡的街景上,却突然出现了一个意外。
那是两辆黑色的福特车,它们堵着路。
堵在这弄堂最窄的一处,仅仅留下一个供人侧身而过的空挡。
车上开车的老莫楞了一下,随即回过头来看向孙家正,递过一个担忧的眼神。
一滴汗水从孙家正额头漫出,迟疑了片刻便咬牙到:“倒回去”
事情看起来诡异,也许是蓄意也许只是一个意外,可那只是也许,他孙某人没有那个必要去冒这个险。
日本人投降的风头还没有过去,上海滩可以说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每天的人命案子少说也有8、9个,这是一个人命不值钱的时代而在这些案子里,那些倒下的风光人物从来没有少过。
他孙家正在这段时间是风光了,可谁也不保证一颗子弹不能把这风光给了结?
更重要的是今天为了那个看起来似乎“不重要”的饭局,他并没有带其他人,保密是保密了,可目前来看,却也给了那些意图不轨者一个最好的时间窗口。
老莫脸色沉重,一只手紧紧抓着方向盘,一只手已最快的速度挂起倒挡,“你坐好了”
在这空隙,孙家正把身子放低,一只手迅速的摸向腰间。
掀开被布料遮挡的空隙,却是一只盒子炮藏在那里。
轰隆隆的发动机声音骤然加大,道奇车以最快的反应速度加速倒退,老莫的手紧握着方向盘,一只眼牢牢的盯住后视镜,只待退出路口便要转向。
车子从前进到倒退不过花了几秒钟的时间,对面的那辆福特也似乎是一副没有反应过来的摸样,甚至于连开动都没有开动。
孙家正仿佛之间还看见那个坐在驾驶位上的男人一脸的错愕。
一切似乎还不算太糟,孙家正心神稍定,飞快的打开盒子炮的保险,身子侧着压的更低,而另一方面他的眼睛透过车窗飞快的向外扫视。
这是在熟悉周边环境,记下了关键时刻是能救命的。
不过在心底他还是希望这一切只是他的神经过敏。
道奇车黑色的钢丝轮胎重重的碾在石板上擦下一个个黑色的痕迹,急促的倒退更让上面传出几缕焦味。
车子离路口已经不过半个车身的距离。
路旁的行人也似乎被这辆“疯狂”的车子惊道了,几个人女人还发出了尖叫,顺便急忙忙的把后退的路让了开来。
后面没有障碍,只要过了这个路口,那么危险就会少上几分,至少车子会有足够的回转空间。
孙家正头上的汗水越发的多了。
他发誓只要过了这个档口一定要查出是哪个主下的套,他孙家正曾几何时让人这么欺负上门
想到这里他的牙齿咬的更紧。
就在这时,突然车身上传来一声碰撞声。
这声音很重,像是两辆车直直相撞,随之孙家正更感觉到道奇车被撞的彻底的停了下来,半躺在后座上的他被这阵冲击力撞的猛地向前栽去。
危机时刻,孙家正一只手猛拉车座,一只脚更是凌空勾住后座上的靠枕,堪堪止住去势,不过也只是堪堪,他的脑袋还是重重的磕在了副驾驶座的后背上。
“老莫,没事吧”孙家正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却没有起身,而是把枪握的更紧。
猜想成真,被人暗算也是真的,不过在目前来看,这个袭击者并不想直接干倒他,要不然在撞车的一瞬间,一只冲锋枪就应该扫过来,更厉害直接要丢几个手雷来个痛快。
不想杀人,这或许是唯一的好消息。
老莫没有回答,孙家正眼睛一瞄,却是直接趴在方向盘上没有动作,很显然已经是晕了过去。
车后传来几声脚步声,袭击者出现了。
孙家正深吸了一口气,躬着腰慢慢坐起,握着盒子炮的手遥遥抬起。。
脚步声停留在了车门口,“你好,孙先生,我是汇丰银行的威廉”
带着伦敦腔的汉语十足蹩脚,话语里的意思更让孙家正直欲杀人,他的脸色铁青。
汇丰银行的威廉,这个话孙家正并不陌生,在几天以前就有这么一张请柬送到他的手上,只不过孙家正并没有赶赴这个英国佬的饭局。
而在两天以前,那辆洋鬼子的苍蝇出现之后他也摆脱军统的人查了一下,目标也是直指汇丰银行。
汇丰银行是干什么的,这个威廉要干什么,孙家正心中有数,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不急着同这个在中国发展起来的英国金融大鳄进行接触。
可没想到这个洋鬼子却是不请自来,而且还是用的这种方式。
擦了一把额头的汗珠,孙家正强迫自己迅速的冷静下来。
“那么,威廉先生有什么事吗?”孙家正飞快的整理起了衣服,一边冷笑道。
站在车窗外,沃尔德威廉心中有些恼怒,但更多是忐忑。
对于这个车子里的中国人,威廉是了解的,甚至于比一般人还了解的多一点,因为汇丰的手中有从i6借到的情报档案,一份非常详细的信息。
而威廉的忐忑也正来源于此。
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和善”一些,“我想我有一些事情需要和你商讨一些,很抱歉这将花费你的一些时间。”
深吸一口气,孙家正直接打开车门。
车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秃头的英国大胖子,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穿着西服的洋鬼子。
他们的手里并没有什么武器,这是孙家正得到的第一个有用信息。
很明显这些英国人并不想把事情搞的不可收拾。
默默地审视了一会,孙家正不做声的指了指道奇车,示意这个英国大胖子坐到车上去。
谈判是需要气势的,英国人开了一个糟糕的局,但他们的气势却是足够,孙家正绝不想让这伙人牵着鼻子。
英国人想谈什么他知道,而他手里的筹码更是不少
第二百一十六章 秩序
第二百一十六章 秩序
“你们想干什么?”坐到车上,孙家正满脸铁青。
汇丰是想干什么,孙家正知道,对于这伙欺软怕硬的豺狼你只有够凶狠才有可能占有先机,所以在上车之后他率先发炮。
铁青的脸色,怒睁的眼睛,那似乎能够烧起来的话语…………
汇丰银行的威廉是一个古老的英国贵族,虽然这个贵族只是一个挂的名的子爵,但终归是一个贵族头衔。
理所当然,他有着那些低等贵族们的通病,肥大的身躯。
圆圆的脸型,坠成一个游泳圈的肥大腰腹,满是松弛赘肉的手臂,粗壮而矮小的大腿,还有一个谢了顶只能用假发遮掩的大头。
为了车上,威廉先生几乎是半挤着进去。
狭小的空间,炎热的天气,更让他的身上如涌一般冒着汗,流淌成河。
这就是他的形象。一个胖子,他的面容他的身躯也许还没有他身上那身英国绅士们的标准“制服”来的吸引人。
面对孙家正的叱问,威廉胖子张着无辜的眼神,“孙先生,这里可不是说话的好地方,天啊太热你看看我的衣服,它已经被汗水弄湿了”
脸皮厚,这是许许多多的成功人士们必须要具备的一个技能,这个胖子明显是其中的佼佼者。
似乎刚才下令撞车的人不是他,更似乎前面的老莫不是因为那该死的车祸而昏迷。
他的表情,他的眼神是如此的无辜。
孙家正深吸一口气,努力压制心头的火气,气急反笑道:“可这里足够安全不是吗?”
威廉楞了一下,无辜的耸耸肩膀,露出一副勉为其难的表情,“那么好吧如果孙先生十分喜欢这里的话,我无话可说。”
这是倒打一耙啊
孙家正表面是一副气急的摸样,其实从上车开始他就已经冷静了下来。不过几句话他就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