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大木,多找几个会开吊机的人,今天之内必须要把舱里的东西都卸下来”
“瘦高个,你去那边看看码头边上还有没有卡车,有的话就都找过来”
“马四,带几个人在路上多看一下,别让人混进来。”
码头边上,两艘灰白色涂装的货轮鸣着响彻整个港区的汽笛声缓缓靠港,巨大的干舷直如两道城墙一点一点移动,而在码头上,大队早已等候的人马也初始的躁动之后迅速的忙碌开。
一旁,孙家正拉过柴管家,递过一张清单,叮嘱道:“这是清单,所有东西都在上面卸货的时候对着搬”
柴管家还没有从两艘万吨轮带来的兴奋中缓过来,搓着手,脸上满是红润,嘴角不由自主的就咧着开来,他漫不经心的接过单子,拍着胸脯道:“少爷,你就放心吧,我办事你还不知道”
两艘大船,以前这或许只是一个词罢了,但在今天,真的有两艘万吨的货轮摆在眼前,足以让任何没有见过大工业时代辉煌的中国人热血,那十多米高的船身,几十米高粗壮的烟囱,即使是柴管家这个一贯保守的人也是再也无法平静,他难得的放起了大话
要知道在平时,无论的有十成把握还是有九成把握,柴管家从来都没有说过一句满话谨慎的习惯已经深入到他的骨子里。
但今天是一个例外。
这两艘大船从是他孙家的产业,是摆在大上海的标志,放眼望去,整个码头上,又有几艘船能比这几艘船大。
算上自己来的那艘船,现在可是有足足三艘万吨的大轮整个上海又有谁有这个豪气?
看着柴管家那副喜形于表的样子,孙家正也是乐了,“这可是几千条枪,几百门迫击炮,算上弹药上几千吨的货,真的没问题?”
柴管家楞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下意识抓紧手中的清单,“这么多?”
孙家正脸上收起笑意,摇了摇头,“不下大本钱哪里吊的起大鱼?”
柴管家还是被这个数字吓到了,心中的兴奋如云烟消散,苦着脸满是后怕,“你说咱们整这个事干什么?这个可是几千吨的军火啊”
“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不好吗?小日本已经打跑了,咱们犯不上干这掉脑袋的事”
这会柴管家就算是脑子再不也是知道事情大发了,几千吨的军火?一杆枪才多重?这几千吨那还不吓死人
卖军火那可是造反的伙计啊
孙家正拍着柴管家的肩膀宽慰道:“这东西已经运来没有退回去的道理,放心吧没有问题的”
“这个事整的”柴管家跺着脚,但最终却还只能是一脸烦闷。
船只的靠港工作进行的很顺利,在两艘码头的工作船的引导下,不过花了半个多小时就完全停稳。
而在这功夫,码头边上,孙家正也找来了七辆卡车,这些卡车运输船上的弹药却是足够了,而且码头离租的仓库并不算远,跑一个来回不过一个刻钟,真正需要花时间应该搬运工作,这直接影响到卸货的效率。
搬运工是现有的,前期招收的两千多人,虽然只是报了一个名,许诺的安家费更没有发放,但每天跟在码头上的人并不见少,很轻易的就找来了两三百人。
不过在找开吊机的人手上却是出了问题,真正技能熟练的操作工只找来了一个。
“慢慢找,记住只要技术好的滥竽充数的不要”
两艘货船上别的货物都不打紧,真正的压轴货,那两门12寸的全新岸防跑可是有上百吨重量,都是十足的大货色,这种特殊货物的卸载无论如何也必须要熟练工操作,要不然一个不小心,那就是大事故。
………………
“孙先生,这是你的船吗?难以置信竟然是两艘自由轮”,孙家正眯着眼看着远处忙碌的人群,一个声音从耳边响起。
纯正的不能再纯正的上海口音。
转过头,孙家正笑道:“托马斯先生知道自由轮?”
说话的是一个洋鬼子,上海港务公司大老板,一个五十多岁的英籍犹太人。
这个喜欢穿着白衬衣和背带裤的大胖子此刻满脸堆笑的走到孙家正身旁,“当然,在美国的时候,我经常从长岛港看到这些船的身影,毫无疑问,这是一种不错的船”
“我想如果这两艘船是你的话,那么我确信你做出了一个明智的选择”托马斯大胖子夸张的挥舞着手臂,眼中放射着光芒。
他的表情他的动作无不是带着亲切,很轻易的就让人放下戒备。
孙家正耸着肩膀,不置可否道:“是吗?但是美国海军的人告诉我,这种船的质量并不怎么样,它的维护费用比很多运输船都要高”
托马斯脸上的笑容一僵,不过转瞬又满是笑容,“但它的价格足够便宜,不是吗?”
“按照我的资料,这样一艘船它的造价不过两百万美元,除一下总吨位,你可以发现,这种船每吨的平均造价低的难以置信”
“而且它的燃料是煤,船上的设计运用的都是成熟的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也可以削减运营成本”
他笑着道:“托马斯先生的博学让人佩服,但我更想知道,在这一刻你的真实想法。”
对于这个凑上来的洋鬼子,孙家正心中带着戒备,但却并不会惧怕。
虽然他并不知道他的具体目的,但却也能猜到一二。
手一挥在大胖子身上重重一拍,孙家正开口道:“我不并不是一个喜欢绕圈子的人“
“我的人告诉我,在你的船上发现了一些特殊物品”托马斯依旧是笑眯眯的。
孙家正眯着眼笑道:“这应该是海关的工作”
“但它现在是属于我管理的码头,不是吗?”胖子依旧笑ii。
孙家正皱了皱眉头,冷笑道:“这批货是从东京起运的,我想这个解释托马斯先生应该满意了吧”
虽然看见孙家正的脸色不对,托马斯依旧是笑着“不,不孙先生,我从来不觉得这些东西的来源是一个问题,要知道在上海,所有的人都会拒绝金钱”
船的来历和孙家正背后的身影,早在十多天华丰一号轮靠港之后,托马斯就从船员哪里摸了大概,对此托马斯毫不意外。
胖子笑ii的开口道:“对于你的货物,我没有任何兴趣,我今天来是为了商谈一个合作”
………………
码头边上,一辆道奇直直的闯了进来,停在了下来。
“什么人?”被安排清场的瘦高个脸一黑,立马上前大声追问。
车后门打了开来,木处长径直下车,没有理会瘦高个的追问,只是把那锐利的目光向场中扫了开来
紧随其后下车的关系户嘴上骂了开来,“滚一边去,军统办事,不想死的就把眼睛放亮点。”
这是熟人,在两天前瘦高个也是在西园子见过那场热闹,他马上就认了出来,“怎么着,还想搞事不是”
虽然说着,他的脚步却是慢了下来,两只眼睛迅速的就向远处孙家正的身影瞟去。
军统的名号还是吓人的,没有命令,他瘦高个可不干蠢事。
远处,孙家正一早就望见了木处长的身影。
他并感觉到意外,要是这么大的动静军统不来拿才是真的奇怪,说不准,船上的军火早已经被这帮无孔不入的家伙瞄上。
…………
明天两更
第二百零二章 生意
第二百零二章 生意
“船上的东西是你的?”木处长并没有兜圈子而是直接开口问道。
说完,他没有看向孙家正,而是带着人手走向码头边上刚刚用吊机吊下来的一个货盘。
货盘用麻绳绑紧,上面规整的摆放着八只标着日文的木头箱子,从样子上一眼就能判断出是专门用来封存枪支。
而在这只货盘的一旁,一个已经卸下来的货盘被打了开来,地下直接摆放着木箱子。
孙家正冷冷一笑没有说话,向一旁的瘦高个等人打了个手势。
“嘿嘿看清楚了”瘦高个嘿嘿一笑,两眼一飘,神情不屑。
曾几何时他们这些在国内一名不提的家伙也能在军统面前抖起来?
三下两下,拿过撬杠的瘦高个就把一个木箱子撬了开来,里面赫然露出被稻草包的整整齐齐的三八式步枪。
看着箱子中的枪,木处长神情不变,只是弯下腰捞起一杆,手中飞快的拉起枪栓,检查起枪的成色。
“怎么样?看清楚了没有?正经的东京制作所出厂的三八式,连枪带弹一个零件也没少”,同样也是捞起一杆,孙家正一边拉着枪栓一边说道。
木处长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放下枪,“东西不错,用料足,应该是鬼子库存的好货色吧?”
孙家正摇了摇头,“都到了快灭国的地步,鬼子哪还有这么好的库存,全部都是近卫师团解下来的东西。”
他笑道:“近卫师团的臭名声我就不说了,这些枪是日本军部为自家天皇近卫军特地打造的一批,比别的三八式应该会好上那么一点”
“鬼子的枪能跟美国人比?三八式算个屁孙家正,我倒是要问问你运这些枪到上海来干什么?”一旁,关系户也是跟在木处长的身后,话语硬气无比。
眉头微微一皱,木处长开口缓和道:“别的话我就不多说了?孙先生对于这批枪打算这么处理?”
“说实话,没有国民政府的批准,你这些货是出不了这码头”
日本投降不过是小半个月的时间,在各地的部队依旧在紧急调动占领地盘,但这只是对于别的城市而言,上海这个中国经济上的明珠在日本投降之后,国民政府在第一时间就调动了数个军的中央军进驻。
木处长说的这句话从表面看起来绝不是虚言,至少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国民政府为了不让投降的日伪汉j潜逃,派遣了不下一个排的宪兵驻扎在码头。
孙家正笑了笑,“你确定我这枪出不了码头?”
上海?这是一个金钱至上的城市,早在开埠之处,流连于这个十里洋场的各火贩子就是不记数的,谁也说不准每年通过这个口岸有多少的军火进进出出。
木处长的那句出不了码头也仅仅是一句笑话,即使在码头的边上有一个排的宪兵也不行,这一点双方心知肚明。
而更重要的一点,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最大程度的抵御日本,军火交易早已经半透明化,对于国民政府而言,很多时候它们想插也插不上手
木处长两眼一眯,笑容不改,转头看了看身后的两艘新近到达的巨轮。
黄浦江并不宽阔,相比于长江,这里只能称得上狭窄,但就在此刻,加上那艘十多天就停靠在上海的华丰一号,足足三艘一模一样的万吨轮沿着码头一字排开,硬是把整个码头的泊位占去一半。
这是一个壮观的场面
“这些船是孙先生的吗?”许久,木处长开口问道。
一旁瘦高个不等孙家正开口就挺起了胸膛,“那是当然,这些船可都是我们大老板从美国人的海军里买来,我还告诉你们就这几艘船还只是第一批,后面的我们还有更多”
木处长眼皮一跳,看向孙家正的目光里有了几分变化,“孙先生的生意做的很大呀”
不管这话是真是假,这姓孙的背后那块招牌目前来看是错不了
目光飞快的往地上的木箱子扫了一眼,木处长在心里已经有了退一步的打算。
他是一个求稳的人,而目前的这个情形来看,无论如何也跟稳谈不上关系有风险啊而且很大,稍有不甚就是要掉到坑里背黑锅说不准到最后被人卖了还不知道。
这浑水可不好趟
“孙先生,借一步说话?”木处长脸上笑容更盛,完全不似方才的冷面孔。
孙家正两眼眯起,并不意外。
“这批货有多大?”走到一旁,木处长压低声音。
孙家正嘴角浮现出一抹笑容,“木处长也做这生意?”
生意,自然是军火生意,在民火历来是抢手物资,有了枪把子自然不愁销路,什么枪什么价格更是行情切切,不怕你不敢干,就怕你没货,只要有货的话,有的是求上门的人。
而对于军统这班人而言,买卖军火,那更是再平凡不过,相对于那些军中公然倒卖的军官,他们自有一套销售路线,唯一所愁的货源往往很充足。
逮到孙家正这个机会,木处长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过,说不得要弄上一笔,他已经打定主意要从这浑水里抽身,既然如此临了他才不介意把自己和孙家正的关系更拉进一步。
各取所需,无疑对于双方都是有好处。
世界上的事情就这样,一切靠实力说话,木处长既然没有办法从孙家正这里讨到便宜,他就绝不会在刻意的去寻找不痛快,相比于别的部门和势力,军统更讲究实际,有好处他就沾,没有好处他是绝不会浪费精力。
“三千多只枪,八百多只掷弹筒,五百多门迫击炮,二十四门150炮,另外还有三千多吨的弹药”军统是绕不过去的门槛,孙家正沉吟片刻报了一个数字
同别的军火买卖不同,孙家正这次带回国的东西,枪绝不是主要,一方面是他看不上三八式,而另一方面国内数百万日军放下武器之后,光是三八式估计就要收缴上百万之多,可以说在中国鬼子的步枪完全不算稀罕。
相比于枪支,小日本的火炮算得上出彩,无论是在南太平洋的夺岛战役中还是冲绳的登陆战,都给予了美国人沉重的打击,可以说是鬼子唯一能和美国人相较的攻击手段。
运炮远比运枪划算,
木处长张大了嘴巴,下意识开口道:“这么多炮?你这打算干什么?”
绕是木处长有所估计也是被这个数字吓了一下,不说那三千只的三八式,光这八百只掷弹筒可就是不是一个军就能配的起。
乃至于后面那数目惊人的迫击炮,150炮那就是一个集团军也整不出这些。
更别提那三千多吨的弹药
要说民国枪支虽然稀缺,但各个方面的总数量还是有不少,可这弹药着实就是人多粥少,自从日本占领武汉之后,国民政府的军工生产差不多久处于停顿状态,抗战这么多年,从来就没有宽裕过。
三千吨弹药那完全就是一个战役级别的弹药储备足够中央军发起一场数十万人的会战
“这么大的数目我做不主”仅仅是楞了一下神,木处长就醒了过来,脸上满是凝重。
………………
出了点事,只有这一更
第二百零三章 肥肉
第二百零三章 肥肉
“这些狗日的,鼻子倒挺灵”
道奇车的车影远远的离去,木处长来的快,去的更快。
仿佛后面有什么东西再追赶。
柴管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往地上唾了一口,“一群该杀千刀的家伙,欺软怕硬,也不睁开狗眼看清楚,真当我们是好欺负的?”
孙家正眯着眼笑道:“你还别说,这军统的鼻子要不灵,那世界灵的东西也没多少。我们这么大的两艘船摆在这里,这些王八蛋要不凑上来闻一闻那才是怪事”
“营长,我看这些狗日的也不怎么样,骂了隔壁,刚才还真把我吓住了,到头来就以怂货”在一旁,瘦高个凑了过来。
孙家正手往瘦高个的肩头用力一拍,笑骂道:“你这小子也就这点胆,告诉你,以后遇到军统的人把脖子挺起来,你得不怕他们,他们才怕你”
“这个世界上,以金钱和名利为信仰的特务是最软弱的人,因为他们是心虚的”
“他们只是一具丢失了灵魂的空壳”
瘦高个撇了撇嘴,想要应上几声,却发现总也开不了口,“算了你这大道理还一套一套的,直他娘的费脑筋,我还是干活去”
边说着,他以最快的速度跑到搬运的队伍中去吆喝开,“都他娘的好好干活,小心着搬”
孙家正张口的嘴巴僵在那里,好一会儿,才不得不把那即将说出口的话重新咽回肚中。
对于手底下的这帮兄弟,孙家正心中的信任度是最高的,他们讲义气,有道德底线,有着苦痛的伤心,更有着从战场上磨练出来的战火情。
他们是有血有肉的兄弟,对于重生一次的孙家正而言,这是足以让他铭刻一生的记忆。是可以在他老了之后用来度日的食粮。
在很多很多年之后,他应该还会清楚记得这些人的名字,他们的家乡,他们苦痛欢乐,还有他和他们一起度过的日子。
他们曾经一起打过靶,一起吃过大锅饭,一起累死累活的跑着五公里的越野,更曾一起扣动扳机把子弹打向鬼子。
他们可以为了一颗即将凌空的炮弹用自己的身体去为身边的战友做掩护,毫不犹豫的那种。
战争中的战友情让足以让任何一个男儿铭刻,只因他们的血曾经一同过,一起流淌过。
“这些小子大字不识一个,你跟他们讲道理那是白讲”柴管家看见孙家正楞住了,有些不放心的劝解道。
孙家正回过神,笑骂道:“一个个王八蛋,等空了下来,给他们找几个老师,这扫盲的工作无论如何也得干好”
“扫盲?”柴管家楞了一下。
孙家正苦笑道:“不扫盲怎么办?就这些家伙干些简单的活还可以,真要让他们负责事情还不得乱了套”
“咱们的人手不够而且能够让人放心也就这些人真有把事情交给外人,我这睡觉也得睁的一只眼。”
………………
“什么?三千吨弹药?数百门火炮?”泰和货栈,副站长办公室中穿来一声低沉的惊呼。
办公桌前,木处长如一个木人一般肃立,一动不懂。
从码头回来之后,木处长并没有过分的去核实,而是直接来到了副站长办公室中,把所有的情况一点不漏的汇报而出。
这是不寻常的,按照军统的办事准则,具体的情报需要经过两次核实才能上报,不然如过出现了问题是要追究汇报人责任。
但木处长并没有严格的遵循这条规定。
凭着十多天来跟踪柴管家一伙人的行踪和言行,他基本可以判断出这条情报的准确性,既然有如此把握,他为什么不第一时间汇报?
房子的事情是办砸了,但这军火的事情是不是另一个转机?在回来的路上,木处长已经多次权衡。
对于北方的地区站站长之职木处长还是念念不忘,凭着目前军统的权势,谁都知道统领一个地区站会有多少油水,尤其是目前日伪投降,国民政府全面接受沦陷区的关键时刻。
这诱惑着实是让人难以割舍。
“消息准确吗?有几分把握”副站长兴奋中却又满是贪婪的目光牢牢的盯住木处长。
没有多次核实的消息是有风险的,尤其是目前这种情况,但木处长还是硬着牙齿点头,“还是第一手消息,具体情况需要再次核查,但据我的观察,这个消息八成是真的,或者这笔军火的数量还会比这个数目更大”
牢牢的盯住木处长的眼睛,副站长最终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他再也抑制不住兴奋,“不得了啊这是大手笔绝对的大手笔”
作为替戴笠戴局长专门处理隐秘事情的心腹,副站长对于军火交易那是再熟悉不过,甚至于到现在为止他的手中还握着两条销售渠道。
这是块肥的不能再肥的肥肉,无论如何他也要咬上一口,副站长打定主意。
他的两只眼睛在瞬间布满贪婪,舌头下意识的舔了下嘴角。
木处长略略松了一口气,小心的试探道:“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个姓孙的绝对和美国人有着重大的关系,我们…………”
“不宜妄动,党国和美国的关系是重中之重,切不可因我等而受波折”不待木处长说完,副站长斩钉截铁道。
在房间中飞快的踱起步子,他略带兴奋的沉声道:“这是一件大事,非常大的事情,这个孙家正目前来看是一条大线索,对于这个目标的行事对策我们目前应该要以交好为主”
“三千多吨的弹药,这么的多的军火,只可能是从美队手中直接拉过来,目标的身份要进一步的追查,但所有的一切都要以拉上关系为目标”
木处长在瞬间挺直了脖子,“明白了请长官放心,职下一定不负所望”
“你办事我放心”副站长红着脸夸道。
显然他对于木处长今天的工作是极为满意的。
“这件事,我会立刻向重庆汇报相信戴局长也会重点关注,办好了,那就是天大的功劳”副站长又加重语气的说道。
木处长那颗心瞬间打起鼓来,脉动速度一快再快,“我马上就去安排人手,把具体的情况搞出来,另外我怀疑那个孙家正是从国内出去的,他和他手下的那些人都有浓重的地方口音,而且吃饭饮食方面也是能够看出来,我们可以从这里着手,只要能够弄清楚一些具体情况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
“但关键的是我们的动作要快,3000多吨的弹药要想吃下来那是不可能,可要这里面咬上一口也不是容易事,我怕时间长了走漏的风声到时候各方人马都来凑热闹”
第二百零四章 不同的反应
第二百零四章 不同的反应
“什么?3000多吨的军火?”
离木处长汇报结束不过半个小时,公共租界的一处的小楼里同样传出一声惊呼
他们的对话相似无比。
同样的内容,同样的话题,甚至于连语气都极为相似。
但无疑,和泰和货栈那相对宽阔的军统上海站相比,这个属于公共租界破烂房子之列的小楼要寒酸的多。
这也显示了这房子中的人绝不可能是军统的那班特务,军统的大官们是受不了这样的清贫
声音来自于个小楼楼梯后的一个小房间,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房间,也许仅够两个摆个桌子的坐下来。
房间唯一的优点的是够隐秘,拉上遮挡物说话的声音再小声一些,那么外人是绝不会轻易发现。
“消息确切吗?”房间内,一个穿着黄背心的中年汉子着急道。
黄背心是上海滩最常见的黄包车夫们所穿的,显然中年汉子的身份极可能是一位最普通的劳动者。
不过他所说的话,却绝不是一个黄包车夫所应该谈论。
这里是上海地下党的一个秘密联络点,传说中的消息站。
中年汉子的对面,一个穿着面容普通的小厮低声道:“错不了,这个消息的木老鹰亲自带人到码头捞回来的,码头那边今天听说来了两艘美国人的万吨轮,全部军火都在上面”
“这不行,三千吨的军火,天知道狗日的gd会杀我们多少的同志,我立刻把消息传回去。”中年汉子脸上再无平静,满是忧虑,额头上更有汗珠滚落。
想了一会儿他紧又叮嘱道:“你告诉军统站的同志,这批军火的消息要接着打探,千万要跟紧这条线索,如果有可能的话军统这边的应对策略要想办法打听出来,这是关系到我们同志生死攸关的大事”
小厮郑重的点了点头,应声道:“这个我醒的”
“有什么消息第一时间回报这是大事,万万误不得”中年汉子不放心道。
“如果搞不到这批军火,咱们就一定要想把这船炸了绝对不能让国民党反动派把这些武器对付到我们头上”
中年汉子说的郑重,小厮面上也紧张了起来,“还会打起来吗?”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日本人已经成为了过去式,虽然全国上下都沉寂在抗日胜利的狂欢中,但对于对立的国共双方,不确定性却一直存在。
“国民党反动派亡我之心不死,要不然小日本刚投降,国民党就能运来咱们多弹药?”
说话间,中年人拳头用力挥舞重重的在桌子上捶下。
“对于这些走狗反动派绝不能报忧任何期望”
在过去是二十多年中,对抗是国共双方近乎唯一的共同词,白色恐怖和大规模军事围剿足足让数百万人丧失生命。
国共的双方的仇是由数不清的血债组成的,无从化解,更无信任可言。
这个世界有的时候越是要守住秘密,但反而越守不住,在中国这个情形更是尤为突出。
漏洞百出毫无组织严密性的国民政府就是其中的典型,军统虽然作为情报机构对于管理相对严格,但也正因为情报机构的特殊性,导致其泄密性。
不过是半天的时间,整个上海的情报界和各方系统都得到了一个消息,黄浦江上有大批的军火,总数可能有六千吨之多
军火的消息毫无疑问的被泄露而出,在各方势力得到的消息中,唯一有略微不同是只是具体的数量,三千吨,六千吨,五千吨,一千吨…………不同是数字经过不同人的口有了不同的答案。
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有心人都知道了码头上有大批军火的消息。
一时间各大势力人心思动。
而先期派驻上海的国民政府的中央军们,最先行动起来。
被中美航空队空运到上海的中央军们是国民政府的绝对精锐,已经全部美械化的军长和师长们虽然没有用日本枪装备部队的打算,但他们对于军火交易中的暴利却是绝对门清的,他们比任何人都了解三千吨军火所带来的利润。
因为国民党的军官们最常干的事情是就是以各种名义和各种手法把装备换成钱。
有这些的好事他们不插上一手那才是傻子
现如今是枪杆子打天下,中央军们比起其他势力那是优势不要太多了一旦开口大佬们是打定主意要大赚一笔。
“就是这里?”带着两个小兵,一个中校两眼发亮。
码头还是那个码头,和前几天李参谋看到的差不多,俱都是一片萧条之景,但今天那是那三艘万吨级别的巨轮停靠在那里,风景却是完全不一样。
同样的是码头,不同是停在码头上的船。
“这趟买卖值啊”远远看着那三艘船,李参谋知道他这趟来的值。
光这三艘十多米高的大船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弄的起,没看见那船头上挂的还是美国旗,这船上的军火绝对假不了。
自由轮是货轮,这是它的本质,而在一般的设计中,同样吨位的货轮绝对是比军舰高大的多,这是由两者的不同结构所决定。
以大容量和大空间著称的自由轮在外形上比很多很多的船要巨大的多,从视觉上会给人一种巨大的存在感,对于没有见过大轮船的很多国人而言更是如此。
“走把东西拿好”迅速的调整了下情绪,李参谋操身后的卫兵吩咐了一声。
“这么快就来?”孙家正楞了一下,随即回过神来,沉声道:“让他们进来”
军火的消息已经传遍了上海的各大势力,这里面有军统的功劳,也有孙家正的功劳,正是他让人在搬运东西的时候故意摔破一个货盘,让整个码头的人都看到了里面的枪支。
而在之后,他更是派人把这个消息故意泄露出去。
但他没有想到这些人来的会如此之快。
映入孙家正的眼中是一个中校参谋,“孙先生,久仰久仰,多有打扰了,鄙人李和声。”
这话很假,李和声在一个小时前绝对从没有听说过一个叫做孙家正的人,但这并不妨碍他将这遍客套话说的跟真的一般。
孙家正满面笑容,“来者是客,哪有什么打扰之说,地方简陋还望李长官不要嫌弃才是。”
“带兵打仗的人哪有那么多讲究孙先生客气了”李和声满面春风笑道。
第二百零五章 关注
第二百零五章 关注
半个小时之后,作为驻军代表的李参谋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在这半个小时的时间中,孙家正和他进行了一番极为融洽的会谈,双方就天南海北的事情都谈了看法,就上海当地的美食更是发表了一番点评。
同时双方还就国内的局势和走向谈了自己的看法。
一切都非常的顺利,两个人就像多年未见的老朋友言谈甚欢,各种各样的话题都进行了涉猎,孙家正的表现就如同一个老道的五六十岁老头。
而更重要的是双方初步达成了就军火买卖的合作意向。
“这个家伙是来探路的”送走李参谋,回到房间中,孙家正揉了揉头。
柴管家略带忧心道:“我们的船才到多长时间,怎么好像整个上海都知道了军火的事?这些家伙也太神通广大了吧?”
对于孙家正搞大事情的想法,一向保守的柴管家总是带有忧虑。
孙家正笑着摇头道:“整个上海都知道说不上,但一些该知道的人总归会知道,我倒是好奇这些中央军的大爷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这回的反应竟然如此快速。”
“是不是军统的人泄露出去的?另外我们在码头上那些人手也没有全部封锁,说不定那些工人里面就有眼线。”柴管家迟疑道。
孙家正眉头皱起,“军统那方面应该不会主动泄露出去,这一大笔军火摆在那里就是下金蛋的母鸡,谁会往外面推?至于码头上的眼线肯定少不了”
摆了摆手,孙家正无所谓道:“算了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我们管不了,关键是要把这批的军火的价值发挥到位。”
柴管家苦笑着脸,“怎么发挥?我就怕咱们把这军火送上门去,这些官老爷就翻脸不认人”
孙家正楞了一下,讪笑道:“送上门去?这个世界上可没有这么好的事情,就算我们送上门去,这些狗东西说不定还不会拿正眼瞧你。”
“想要军火?好办咱们就让他们用人换”孙家正两眼放射出精芒。
柴管家眼睛一亮,“怎么换?一杆枪一个人?”
要去日本扎根,对于孙家正而言最大的一个问题是人手不足。
他需要很多很多的人。
这些可能高达数百万乃至于上千万的人,绝不可能光靠他一个一个招聘,那样子就算是花上十年功夫也不能成事,他也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去浪费。
用军火去跟各大势力交换,让他们协助进行人口的迁移,无疑这算的上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路子。
最重要的一点,依托于各大势力的关系网络,他会很容易让这场大规模的移民变成一股浪潮,一如当年的闯关东,走西口按照滚雪球的方式成倍放大。
这是孙家正想出的一个办法,一个唯一具有可行性的计划。
用军火换人口,换移民
既能节省大量的资金,同时也为下一步在日本进行工业“改造”打下一个基础。
两天时间之后,军火船这个词汇在经过多方面的渠道传递之后,可以说传遍了整个上海滩,甚至于重庆。
几乎所有的关系户们都知道上海来了两艘军火船,船上装着从日本运来的大量军火和数千吨的弹药,而运输这些军火的船更是美国海军的货轮,几艘非常非常大的船。
而孙家正这个名字在经过诸多的电报和电话联络之后更是为大官和权贵们所熟悉,可以说彻底的打响。
所有的人都知道,随着军火船的到来,上海也来了一个跟美国人关系很深的国人,他甚至能跟麦克阿瑟直接联系,和盟军司令部直接做生意。
数以千吨计的军火就是在这个孙家正的掌控之中。
军火,这个魔鬼般的词汇像一个飞快发芽的种子在发酵中带着孙家正的名字,似乎一夜之间飞遍整个中国。
所有人都知道了
而更多自认为有实力的人,则在初步的试探之后蠢蠢欲动,他们试图在这笔数以千吨计的军火弹药上分一杯羹。
法租界,一处巨大的私家宅院。
“阿叔这是一笔大生意,如果搞好了,咱们说不得要发上一笔”一个中年人,在向一个穿着长袖的五十岁瘦高个小声道
瘦高个是上海著名的大亨,青帮的头面人物,著名的爱国人士,杜月笙。
这个成名于上海滩的水果贩子在日本投降之后,刚刚以一副风光姿态回到了上海。
向世人宣示曾经的上海地下皇帝又重新归来。
瘦高个脸色并不好,苍白中唯有两眼还算得上有神,“沭河,肥肉看起来很诱人,可这盯着的人也不少啊”
从一个水果摊贩起家,爬到今天这个地位,杜月笙早已经养成一副宠辱不惊之色,一身养气功夫堪称雄厚,面对中年人的话语,却只是轻轻一笑。
中年人面含微笑,不以为意道:“盯着的人是不少,但要想咬一口,他也得有那个牙口,咱们要上去分一杯羹,谁敢不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