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非洲帝国 > 非洲帝国第16部分阅读

非洲帝国第16部分阅读

    人玩都能玩出花来。

    原本对克虏伯的艺术修养相当鄙视的李慕菲此时也不得不承认克虏伯的确是个很会享受生活的人。

    第五十四章 伯爵的愤怒

    几个人在克虏伯那超级豪华的别墅中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出发去埃森市的克虏伯工厂参观,老克虏伯年事已高经不起折腾,再加上有意让李慕菲和小克虏伯建立私人关系,所以这一次便由小克虏伯带领参观。

    经过巍峨耸立的大门,众人进入了热火朝天规模宏大的厂房,小克虏伯介绍道:“克虏伯公司最初只不过是个小小的铁匠铺,干些打铁之类不起眼的小买卖,传到我祖父那一代,只有三间茅草屋而已。

    “当年我祖父去世之际,整个公司负债累累,多亏我祖母勤劳能干,不但还清了债务还创立了第一间钢铁车间。

    “后来我父亲创造出了‘罐钢’,又用这种性能极好的钢造出了优良的后膛钢炮,借着普法战争之际,大量生产制造火炮,工厂规模成倍扩展,公司日进斗金,不但成就了克虏伯大炮的名声,也造就了一个德国数一数二的兵工厂。”

    李慕菲由衷地赞叹道:“所谓天道酬勤,果然不假,命运也格外照顾那些能够抓住机遇的人,您父亲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几人在厂房内转了将近半个小时,才将工厂外围厂房看了一圈,克虏伯同时不停地介绍公司的主打产品,李慕菲则在心中暗暗盘算需要购买什么样的火炮。

    待到参观完毕,几人走到另一边厂房的时候,爱丽丝忽然看到厂房外一座硕大无朋的吊车,急忙问道:“克虏伯叔叔,这座吊车是做什么的?”

    小克虏伯其实一直等着几个人向他询问这座吊车,听到爱丽丝的问话,微微一笑道:“爱丽丝小姐,您知道我们公司最出名的产品是大炮,我们早在几年前便已经可以制造305毫米以上口径的后膛炮了,而一门这样的后膛炮重达几十吨,没有这样巨大的吊车是不可能运输和安装的。这座吊车便是将大炮搬运到火车上所使用的。”

    李慕菲笑着说道:“克虏伯先生,我在伏尔甘造船厂的时候便听说,那里正在建造的定远镇远主炮所使用的正是贵公司生产的305毫米后膛炮。”

    小克虏伯哈哈大笑说:“正是这样,想不到伯爵阁下也对本公司的产品有所了解。”

    “不但如此,克虏伯先生,我还是你们公司的老客户呢!”

    “这些年来,贵公司卖给南非的火炮不在少数,你可知道这些火炮几乎都是我们家族购买的?比如1879年贵公司卖给共和港的30门260毫米大炮就是我一力促成的。”李慕菲趁机拉近关系。

    “伯爵阁下,真是想不到,我们竟然是老朋友了。”小克虏伯早知李慕菲是王子面前的红人,如此殷勤正是为了和李慕菲建立私人联系,见对方主动示好,十分高兴,许诺道:“既然如此,以后伯爵购买敝公司的产品,我一定给与优惠。”

    “此话当真?实不相瞒,我此次来访,正是要采购一批火炮。”

    “那是自然,不知伯爵阁下想要购买何种大炮。”

    李慕菲心中暗暗计算,上次买那30门巨炮花了不下25万英镑,运输费之类还没计算在内,这样大口径的岸炮实在太不划算,除了安在炮台上和战舰上之外,竟是毫无用处,至于作为随行火炮,以这东西的重量,根本就不要想。而且只能用来对付战舰,用来炸小兵岂不是浪费?

    现在南非这样的超大口径火炮数量已经完全满足需要了,毕竟需要岸防的只有一个共和港,南非缺的是能够随行步兵的支援火炮,比如120毫米榴弹炮,75毫米野战炮山炮之类。

    李慕菲手头还剩6万英镑,以他得到的情报来推断,一门120毫米克虏伯大炮价格6000英镑,75毫米克虏伯野战炮价格3000英镑,这些钱能够购买的大炮恐怕不足以扭转南非的劣势,要知道根据李慕菲手中掌握的资料,满清政府在过去的几年中平均每年购买克虏伯大炮就达到了47门,而且口径比南非购买的大得多。

    至于轻武器,李慕菲认为并不是特别重要,因为与黑人连年争斗的缘故,南非民风尚武,民间保有大量的枪支弹药,也包括了很多德国的毛瑟式步枪,有些南非人手中的枪支其性能甚至要优于目前英军制式的马蒂尼-亨利步枪。

    因此李慕菲决定李家再赞助10万英镑,这样手中将有16万英镑的巨款可供支配,拿出其中的10万英镑购买大炮,剩下的6万英镑购买枪支弹药。并且以后每年都至少维持这样规模的军购,那么几年之后便可以有足够的火炮和枪支了。

    主意下定,李慕菲开口道:“克虏伯先生,贵公司的大炮质量优良,是我所深知的,但我只是南非国防部的采购人,并不能完全做主,所以此次采购数量大约为7门120毫米大炮,和15门75毫米野战炮,若是价格便宜,我还可以适当增加采购数量,如果贵公司的大炮给南非国防部留下了深刻印象的话,我想,这是肯定的,那么南非明年的采购数量会起码提高一倍,以后数年也会至少维持同样的采购数量。”

    小克虏伯听了这话,在心中默默盘算了一下,觉得抛开别的不谈,光从成交的金额来看,面前的这个伯爵就是一个不能轻易得罪的大客户,当下笑得像花一样灿烂:“好说好说,伯爵先生,我公司一定会以最大的诚意对待您的订单。我想,我们回到别墅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具体的谈判了。”

    这笔交易目前为止进行得十分顺利,两个人心情也格外舒畅,李慕菲提出要在埃森市区游览一番,小克虏伯并无要事在身,也很想与李慕菲建立更进一步的私人关系,于是几个人便走便聊,不知不觉间已经进入埃森的商业区。

    埃森的旅店和酒馆集中于此,街道上人来人往很是热闹,此处完全是因为克虏伯家族的发迹才有今日之繁华景象,小克虏伯带路导游之余也有一丝得意。

    爱丽丝兴高采烈地在一个卖工艺品的地摊前蹲下,拿起摊位上的漂亮的小玩意,小克虏伯看来挺喜欢爱丽丝的,微笑着注视着。卡尔无奈地跟过去,李慕菲正在想,这回钱包要出血了,忽然看到一个有些熟悉的身影,他急忙回身望过去。

    难怪李慕菲看着面熟,那是一个中等身材的中国人,衣着还算考究,一套干净的马褂,是李慕菲穿越以来见到的最体面的满清中国人了,鼻梁上架着一副圆眼镜,他身后拖着一根乌黑的大辫子,光着脑门,提着一个皮箱,正站在一家旅店门前打量着招牌,想了一下然后推门走了进去。

    李慕菲顿时起了好奇心,一个中国人在埃森干什么?他只来得及跟卡尔打了个招呼,就匆匆走到那个中国人消失的旅店门前,推门进去,李延和贝尔沃夫几人也连忙跟了上去。

    门里就是一个大厅,几张圆形木桌子,旁边围着一些喝得醉醺醺的男人,一个长相刻薄的鹰钩鼻德国女人坐在柜台后面,房屋内有些嘈杂,那个女人没听到李慕菲等人进来时门上的铃响,圆眼镜的中国人正走到了柜台前,轻轻将皮包放在了地上。

    “您好,女士,请问贵店有空房间吗?”圆眼镜开口了,竟然是德语,虽然不是很流利,但也十分难得了。

    鹰钩鼻的女人抬头扫了一眼,见到中国人的装扮,脸上掠过一丝鄙夷的神情,低下头去没有说话。

    那位中国人以为是服务员没有听清,于是又重复了一遍,还是没有反应。

    这时,从楼上下来一位中年德国人,他将钥匙放在了柜台上说道:“女士,我要出去一段时间,麻烦钥匙放在您这里。”

    “好的,先生,请慢走。”那女人抬起头答道,将钥匙收了起来。

    “您好,女士,请问贵店还有空房间吗?”圆眼镜再一次问道。

    依然没有回答,现在李慕菲和圆眼镜都看出来了,那个女服务员分明就是故意无视那个中国人。

    李慕菲心中涌起一股怒气,他大步走了上去,对女人质问道:“您难道没有听到这位先生的问话吗?”

    鹰钩鼻抬头看了一眼李慕菲,见到又是一个东方人,以为是和圆眼镜一起的,眼皮一耷拉,竟然从抽屉里翻出一本低俗小说,自顾看起来。

    “女士,你难道没有听见我的问话吗?”这回李慕菲用了很重的语气,他动真怒了,他可是一个贵族,在这个年代没有平民可以对一个有权有势的贵族如此怠慢。

    可惜那个女人太不识相,依然毫不理睬。

    李慕菲气血上涌,他自从转生之后从来都是众人注视的焦点,从没有受到这样的冷遇呢,一瞬间,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丧失了理智,举起右手重重地给了那个女人一个耳光。

    第五十五章 一场风波

    “叭!”

    房间内的喧哗一下子安静了。

    那个女人被这突如其来的耳光打懵了,她恐怕在冷遇中国人的时候从来没意识到会遭到这样的激烈对待吧,她根本就没有想过中国人竟然敢在德国的土地上动手打一个德国人,片刻之后,她才像刚刚反应过来一样发出杀猪般的尖叫声。

    李慕菲举着那只手,他也愣住了,自己什么时候变得这样冲动?似乎转世之后从未遇到挫折让他自大自傲目中无人了起来。李慕菲并不对自己的愤怒感到后悔,但却对自己的这一个耳光有些后悔,太不冷静了,而且,太不绅士了,一个男人无论何时不应该先动手打一个女人的,即使那个女人如此可恨。

    女人的杀猪声引来了一个粗壮的赤膊露着胸毛的红鼻子男人,他从旁边的侧门冲了出来,听完了女人的描述,抬头看到了李慕菲,恶狠狠地冲了过来。

    可惜,他把李延低估了,而且他没有想到贝尔沃夫这个德国人也是李慕菲的人。

    没等他冲到李慕菲跟前,李延和贝尔沃夫两个训练有素的保镖就把那个德国男人牢牢地按住了。

    “放开我!你们这些强盗!”男人挣扎着,女人则继续用尖叫声为他伴奏。

    李慕菲正在头痛于这件事情如何收场之际,救星来了,小克虏伯和爱丽丝卡尔从门口走了进来。

    爱丽丝仿佛能自动追踪到李慕菲一样一眼便找到了他,兴冲冲地跑了过来,卖弄着她金色头发上新出现的一个银白色发夹:“哥哥,你看,克虏伯叔叔给我买的”直到这时她才发现屋里的气氛相当紧张相当不对劲,于是不好意思地吐了下舌头,躲在了李慕菲后面。

    小克虏伯在此地的地位无人能及—-除了他老爸—他一进来房间里立刻安静了许多,那些跃跃欲试的食客们也放下了手中的酒瓶,女人很识趣地停止了尖叫声,只有男人还在挣扎,几秒钟之后他也意识到了什么,看到是小克虏伯站在门口之后立刻乖得像只老鼠。

    “这是怎么回事?伯爵阁下?”小克虏伯奇怪地问。

    “这件事由我口中说出恐怕会有失公正,还是找个目击者来说吧,麻烦您给克虏伯先生讲讲事情的经过。”李慕菲随便找了个还算清醒的人,要他陈述事情经过。

    既然人都打了,后悔没用,李慕菲也恢复了冷静,毕竟自己是个贵族,受到了平民的怠慢,打人是自己的特权,更何况对方是个女人。

    这年头没什么男女平等的说法,女人就是比男人地位低,或许在上流社会有些女人能够赢得一些男人的尊重,但这种尊敬无论如何加诸不到平民女性身上,李慕菲觉得自己的行为不妥是因为他以21世纪的眼光要求自己,在这个年代的人看来,李慕菲所做的毫无不妥。

    李慕菲现在不好意思地感觉到,森严的等级制度也是有好处滴。

    那个荣幸地被抽中为小克虏伯解释事情经过的人哪见过这样的架势?幸好他没有喝醉,也还算识趣,听小克虏伯对李慕菲的态度和称呼“伯爵”,也知道面前这个15,6岁的东方少年不是得罪得起的,当下添油加醋,结结巴巴地把事情描述了一番,本来这事情错就在那女人,经过他一番丑化,那女人的形象越加不堪起来。

    李慕菲也默认了这个人不公正的言辞,反正对自己有利,何必追求什么公正呢?

    那女人和男人也知道了面前这个少年的地位显赫,此时已经吓呆说不出话来了。

    小克虏伯十分生气,自己这边正在竭力讨好李慕菲,那边两个小人物就坏了李慕菲对埃森的印象,可身为埃森人,他觉得李慕菲也有点小题大做,当下问道:“伯爵阁下,这两个人得罪了你,如何处置由你来决定吧。”

    他倒好,把皮球抛给了李慕菲。李慕菲到底还是个中国人,有中国人善良的天性,再说这两个平头百姓,自己能从对他们的惩罚上面得到什么好处?搞不好还败了自己的名声,那一个耳光打过了,李慕菲也就消了气,于是摇了摇头说:“克虏伯先生,算了,此事就如此了结了吧,那个耳光是我一时冲动,就算做对她的惩罚,让她以后记住教训,就可以了。”

    小克虏伯听了这话,也不由得在心里给李慕菲打了个高分,这事情如此解决,他也很高兴,当下让那两个人谢过了李慕菲,一场风波就这么烟消云散了。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不讲理,李慕菲打了人,被打的还要谢过李慕菲,不过谁叫他们狗眼看人低呢?谁叫李慕菲是个贵族呢?

    直到此时李慕菲才想起旁边那个中国人,他回头望去,只见那个中国人也一脸好奇地看着自己,也许是奇怪一个华人竟然在德国有如此的地位吧。

    “您好,我叫李慕菲,不知这位兄台尊姓大名?”李慕菲面对着这个戴着圆眼镜的中国人,用前世会的半文不白的普通话问道,他若是用南非通用的口音说话,面前这个人估计是听不懂的。

    “敝姓吴,单名铸,草字成金。”那人边说边打量着李慕菲留着头发的前额,他说的是一口带有口音的官话,不过清朝的官话也是北京那附近的口音,所以李慕菲还是听得懂的。

    只是惨了贝尔沃夫、克虏伯、爱丽丝等人,不要说他们了,连李延都是一脸茫然。

    李慕菲一听这位的名字险些乐了出来,吴铸,无助?这不恰好是他刚刚的写照吗?“不好意思,我一时气愤,害得吴兄租不到房间。”

    “哪有此事,李兄,这洋婆娘甚是可恨,便是你不打,我也是断断不会住在这里了,你这一个耳光还出了我心头恶气呢!”李慕菲此时才听出吴铸说的话带着一点安徽口音,因为前世李慕菲有个同学就是安徽人,所以李慕菲还是听得出来的。

    他回身一看,众人都做哑巴状,这才反应过来大家都听不懂双方的交谈,李慕菲歉意地对小克虏伯说:“抱歉,克虏伯先生,我看到了同乡,一时激动,竟然自顾说起话来。”

    “没关系,伯爵阁下,您的心情我完全理解。”克虏伯一脸理解万岁的表情,他也是个挺善解人意的人:“不如我帮您的这位同乡安排一个住处,你们可以慢慢聊上一聊,至于卡尔子爵和爱丽丝小姐可以由我带路,继续游览埃森。”

    “这样再好不过了,克虏伯先生,您真是一个好客的主人。”李慕菲非常高兴,他很想从吴铸口中得知满清的现状。

    “吴兄,您看这样可好,这位克虏伯先生就是克虏伯公司的下一代掌门人,我托他帮您安排一个住处,如果您眼下无事的话,我们两个可以细细聊一聊,要知道在德国碰见一个华人是很不容易的。”李慕菲转头对吴铸说道,吴铸的德语不错,想必也听懂了克虏伯和李慕菲的对话。

    “如此甚好,那就麻烦克虏伯先生了。”吴铸眼下也确实找不到住处了,要不也不会进到这家旅馆。

    —

    小克虏伯为吴铸安排了一家档次很高的宾馆,吴铸原本不好意思入住,李慕菲力劝之下还是勉强接受了李慕菲和克虏伯的好意。

    两个人在宾馆的餐厅找了个偏僻的角落,落座之后,要了几样能吃得下的德国菜。李延和贝尔沃夫等人则在不远的另一张桌子坐下来保护李慕菲。

    “不知李兄是哪里人士?为何要学那洋人,把祖宗留下来的辫子剪掉?留这么一个不伦不类的发型?”想不到吴铸的第一句话竟是这个,让李慕菲又好气又好笑。

    “吴兄此言大错特错,这辫子根本不是我们汉人的发式,汉人自古就没有留辫子的,是那满清鞑子打进了中原,颁了一道留发不留头的律令,用血腥屠杀逼迫我们汉人留起了辫子,还有你身上穿的马褂也并非我汉人服饰,吴兄不会不知道这段历史吧?我从南非来,那里华人是明朝永历年间移民于南非的,可从不认为什么辫子马褂是祖宗留下来的宝贝。”

    一番话说得吴铸默默无言,他并非满清愚民统治下,那斗大的字不识一筐忘记了明末历史,认为辫子是从秦朝就开始留的平头百姓,而是满清被打破国门后,受到外界影响的知识分子,也曾看过西洋和东洋流传进来的一些禁书,知道这辫子确实是鞑子的特产,强加于汉人头上的。

    只不过过去他一直试图淡忘这一点,采取了选择性失明失忆来逃避而已。

    李慕菲知道这个问题上不能过于纠缠,这就好比一个大陆人遇见了一个支持台独的台湾人,你明明知道他是被毒害的,但你就是说服不了他,更不可能帮他解毒。

    所以他转移了话题:“不知吴兄在满清身居何职,独自一人来到这万里之外的德国所为何事?”

    第五十六章 有志之人

    听到李慕菲的问话,吴铸苦笑了一声道:“此事说来话长,敝人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技工,您或许不知,这江南制造局是李中堂李大人一手建立的大清第一等工厂,李中堂亲任督办,极为重视,局内以洋人为技术总管,下面聘请一些中国人充任技术工人,因为各国洋人都有,我这德语就是在制造局的时候学会的,也会一点英语和法语。

    “我小时候上过私塾,每每听洋人之兵精船快,对西洋大炮之威力印象尤为深刻,故此特意改名为铸,改字为成金,请任为制造大炮的技工,只可惜这制造局多为仿制外国枪炮,而技术秘密又往往把持于洋人之手,我们中国人竟是学不到什么核心机密,顶多学会操作机器的手段。我干了七八年也还不过是个工人。

    “光绪三年(1877年),李中堂也曾派出过七名童生来到克虏伯学习技术,可惜,洋人只教了操炮技术,制炮技术只字不提,概不泄露。

    “我深觉,不习造炮之术,则我大清永远只能亦步亦趋随人之后,仰人之鼻息,彼一断绝大炮与弹药之供应,则我大清立有无炮无弹之虞,不可不防啊。

    “故我辞去制造局之职,倾家中之积蓄,远渡重样,期盼能够在洋人这里学到制炮之术,归国制炮,报效国家,护我大清。”

    听到此处,李慕菲对眼前这位“无助”兄不由得肃然起敬,他来到这个时代后,研究过关于满清洋务运动的一些资料,知道江南制造局中工人的薪水是一般城市中苦力的4-8倍,而且看无助兄的衣着也是薄有家产的人,能够抛家舍业来到一般国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欧洲,只为一个救国的理想,的确是非常难得。

    只可惜他这满腔的热血恐怕要被现实的冷水浇个透心凉。

    果然,无助兄接着说道:“可叹我中国人在这欧洲之地,备受歧视,我每每碰壁,处处冷遇,受尽了白眼,我去过施奈德兵工厂和斯科达兵工厂,都被人拒之门外,今天这样的事,老实说,我已经遇见不下五六次了。”他说到此处,一个如此坚强的二三十岁的青年汉子,竟然眼圈泛红语气哽咽。

    李慕菲叹口气道:“吴兄你的志向令人敬佩,只可惜你就算学会了制炮之术恐怕也没法保护这大好河山。”

    “岂有此事,大清之所以屡战屡败,不正是器不如人吗?若我有洋人的大炮巨舰,岂有不胜之理?”

    “买了大炮要有用炮之人,买了巨舰要有操舰之人,即使这些人都有了,也要有出色的将帅来指挥,即使有了出色的将帅也要有英明的统治者,你觉得满清现在有这些吗?”

    吴铸再次默然,满清末年官场之腐败慈禧之昏庸他心里清清楚楚。

    良久之后他才开口:“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若是什么都不做,就连一点成功的希望都没有了。”

    李慕菲心中对此人十分佩服,想把他拉拢到南非,但也知道,这样的人是不可能轻易放弃自己理想的,于是说道:“吴兄,你我一见如故,我对你的人格极为钦佩,有心助你一臂之力,这里有一张支票,算做我对你的支持,你若是交我这个朋友便把这张支票收下。”说着他打开支票本,在上面写了一个数字5000。然后撕下来送给吴铸。

    吴铸接过那张支票一看,5000英镑!被上面的数字吓了一跳,他把那张支票递了回来:“如此巨款,我断不能收。”

    李慕菲生气地说:“我虽然身在南非,但心怀故土,你的志向是抵御外虏,这也是我的理想,我不可能像你一样去学制炮之术,但这小小的帮助还是做得到的,你也是个读书人,又有如此宏大的志向,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道理难道不懂吗?”

    吴铸也是个做大事的,听了李慕菲说的重话,顿时醒悟,不再言语,将那支票贴身收好。

    “在我看来你要直接去兵工厂面试,哪怕被人录用也不知多久才能接触到重要技术,我这里有一条正道,只是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不知你有没有兴趣?”李慕菲说道。

    “李兄快说,我如今已是无计可施走投无路了。”

    “你用这笔钱在欧洲住下,潜心学习,进入一所欧洲著名大学学习机械冶金等技术,成为一名工程师,如此一来,数年之间便可掌握初步制炮之术,到那时你是想留在欧洲进入兵工厂更加深入,还是归国报效祖国任凭你选。”李慕菲为吴铸指出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吴铸此时哪还有别的选择,听了李慕菲的话立刻奉为圭皋,连连点头称是。

    “若是回国之后,事不可为,速来南非。”李慕菲又加了一句,但抬眼看去,吴铸似乎根本就没考虑这种可能。

    两个人又聊了一会,直到傍晚,李慕菲将吴铸安顿好之后,才告别了他。

    坐着火车回到胡格尔别墅的路上,李慕菲长叹一声,这个年代,满清王朝的统治者们自己大多昏庸无能甚至丧权辱国,但却是被他们统治着的汉人中,有许多如吴铸这样为了报效祖国抵御外虏而披荆斩棘甚至抛头颅洒热血的人,为什么这个国家真正的主人对她漠不关心,而这个国家事实上的奴隶却以生命来捍卫她?

    因为这片土地自古就是汉人的,绝大多数的居民也是汉人,他们对于这片土地无比热爱,他们不是在捍卫这个王朝,而是在捍卫他们的故乡,他们的家园。

    而满人呢,他们的“龙兴之地”在关外,大不了再跑回去,毕竟这大好中原花花世界不过是多尔衮拣的一个大便宜而已,得到的时候毫不费劲,丢掉了自然也就毫不可惜。

    这就是这个时代汉人的悲哀,他们的家乡就像人质一样被满清的统治者们绑架了。为了人质的安危不得不继续忍受满人的奴役,在戴着枷锁的同时殚精竭虑地抵御外虏。

    如果没有满清统治者的枷锁,以中国人自己的聪明才智,从鸦片战争直到甲午海战的这段最重要的时间,中国会不会像日本一样崛起成一个强国?

    如果不是为了抵御外虏,扶清灭洋,已经摇摇欲坠的满清统治是不是早就终结了?

    不管答案如何,李慕菲最终都得出一个结论,必须推翻满清!必须亲手推翻这个荒唐的王朝!而且是越快越好。

    第二日一早,李慕菲去拜访吴铸的时候却被告知,吴铸半夜就走了,只给李慕菲留了一张纸条,上面只写了一句话:“大恩不能忘,李君观后行”。

    —-

    与克虏伯的交易最终敲定了,李慕菲以十万英镑购得了8门120毫米火炮和20门75毫米野战炮,告别了春风满面的克虏伯父子。

    下一站,奥伯恩多夫。

    在德国这样一个巴掌大的地方,叫奥伯恩多夫的城镇竟然有好几个,去的时候一定要说明是哪一个,比如皇家兵工厂所在的那个城镇,因为位于内卡尔河畔,故其正式称呼为内卡尔河上的奥伯恩多夫(oberndorfneckr),当然,因为皇家兵工厂大名鼎鼎的产品—-毛瑟步枪,使得这个年代无人不知这座小镇,所以一般而言大家听你说奥伯恩多夫就知道是兵工厂的那座。

    事实上,现在的皇家兵工厂虽然仍是符腾堡国王腓特烈一世建立的那家工厂,但它的主人却早已经换成了保罗-毛瑟,如同克虏伯一样,毛瑟也亲自迎接了李慕菲。

    这是一个圆脸,卷发,有着孩子一般清澈的眼神的人,他仿佛随时在微笑,那微微上翘的八字胡更加深了这个印象。

    毛瑟人如外表一样是个很和善人格很高尚的人,他非常善于培养工厂中的人才,如果发现谁聪明好学,就放手让他实验,正是他的勤奋和敬业使他的小作坊在数年间发展成为驰名世界的一流大工厂。

    参观厂房的过程中,毛瑟得知卡尔是奥地利人,维也纳大学毕业的时候,很高兴地说,他的工厂里现在就有一个高级工程师也有着同样的经历。

    “不会,是他吧?”卡尔喃喃地道。

    “是谁啊?你说的是谁啊?卡尔。”爱丽丝好奇地不停追问。

    毛瑟没有让卡尔继续猜下去,他对着厂房远处的一间小门大声喊道:“保罗-威特!”

    “天哪!果然是他!”卡尔很没有风度地叫道。

    “谁在叫我?”在毛瑟喊了几声之后,门开了,一个背微微有些驼的中年人走了出来,很生气地问道:“我不是说过不许哦,是您啊,毛瑟先生,真对不起,我以为”

    “老头,你怎么在这里!?”卡尔惊喜地打断了他的话。

    “老头?这个是他的外号吗?很形象哎。”爱丽丝不合时宜地小声说道。

    第五十七章 卡尔的朋友

    想不到卡尔在这种时候竟然能注意到爱丽丝的问题,他百忙之中得意地说:“当然,这个外号还是我给他起的呢!”

    李慕菲仔细一看这个人,果然非常形象,他其实是个年轻人,可能只有20多岁,但近视的眼睛和佝偻的身体让他看起来好像一个小老头。

    毛瑟很惊奇地说:“想不到你们竟然认识。”

    保罗真够心不在焉的,直到现在才发现卡尔和爱丽丝的存在,他打量了卡尔一会儿,又看了一眼爱丽丝,接着又把目光转回卡尔,像才回到这个世界上一样,忽然叫道:“骗子!原来是你!”

    汗!巨汗!听到卡尔的这个外号,爱丽丝和李慕菲不约而同地退了两步,与卡尔保持了距离。

    “你又败坏我的名声!”卡尔很愤怒地说。

    “骗子,哇,好响亮的外号,你这个外号是怎么来的?”爱丽丝一脸装出来的崇拜表情。

    “不是骗!你这造谣狂。”卡尔转头对这里唯一还能相信他的毛瑟先生解释道:“大学的时候,我创立了一门小小的理论,可以预测股市的具体走势,于是动员他和我合伙炒股,利用这门理论发财。这能算诈骗吗?”

    “听起来和诈骗没有一点关系,这是利用聪明才智来获得应有的回报。”毛瑟微笑着点着头赞同道。

    “那后来呢?”爱丽丝问道,她以女人(女孩?)的直觉感到这个故事不会就此结束。

    “后来我和他一共赔了10英镑。”卡尔耸耸肩,无所谓地说:“这只是一次小小的失误,那时我的理论还不成熟。”

    “确切地说,是你和交易所合伙骗走了我5英镑。”

    “不是骗!我也亏了5英镑啊!那是个失误,以后再也不会发生了。”

    “后来你完善了你的理论?”李慕菲问道。

    “后来我学乖了,以后再也不会去碰股市了。”卡尔厚颜无耻地说。

    “”李慕菲开始考虑卡尔是不是真的是个经济学的骗子?

    “先不提这个,”卡尔赶快转移了话题:“你这家伙,毕业后跑到哪里了?我收到过你从美国给我来的信,可不久后你又从英国给我写信,还有法国的,见鬼,你这家伙好像在环球旅行。”

    “我看起来像环球旅行是因为我确实是在环球旅行。”保罗用很欠扁的音调说道。

    卡尔用手挡住嘴,侧头对李慕菲说:“这家伙总是故意气我,但是相信我,他是完全无害的。”

    “我去过世界各地的军工厂,现在又来到了这里。”

    “你还在研究你的新式枪支?”卡尔问道。

    “是的,我已经接近完成了,当他出现时,他会被顶礼膜拜的。”保罗用先知般神秘的腔调说道。

    毛瑟点了点头,对李慕菲和爱丽丝说:“虽然他有些神经质,可他确实是个天才,我想他现在没有拿出出色的成绩,是因为他还没有打算完成他的作品。”估计也只有毛瑟这样宽容的大师才能忍受这样一个人物了。

    李慕菲也知道,轻武器相对火炮来说技术门槛很低,一个设计师的水平跟学历没有直接关系,而和本人的天赋有关。有一些世界驰名的轻武器设计大师甚至只有小学文化,而自从进入20世纪,一个没有大学文凭的人想要在火炮研究上有所建树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如果连毛瑟都说保罗有才华,那么这个疯子设计师搞不好真的会拿出什么出色的新式枪支来。

    “是的,马上我就会离开这里,找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在一声霹雳中把我的作品制造出来。”

    “你什么时候走,打算去哪里?”卡尔问道。

    “我也不知道。”保罗说话总是这样心不在焉。“似乎哪里都可以,又似乎哪里都不行。”

    “这样吧,我们不久就会动身去瑞士,到时候我们一起走吧,我还要和你好好聊聊呢。”卡尔热情地说。

    “瑞士,这倒是个好地方,这主意不错。好的,卡尔,要知道,我也挺想知道你这些年来混得怎么样呢。”

    —-

    目前而言,李慕菲并没有看上毛瑟兵工厂内的任何产品,这时候毛瑟的几种经典设计还没有出现,与其他枪支并无本质的不同,但李慕菲知道这家工厂不久后将会出现许多著名的枪支,同时出于对毛瑟本人的好感,所以他把3万英镑作为投资投入了这家工厂,并且和毛瑟商定了对南非转让技术的细节,然后几个人离开了这座小城,当然一起走的还有保罗-威特。

    保罗-威特和毛瑟是亲戚,也因此毛瑟能忍受他在兵工厂内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行为,当然工厂最机密的研究成果是不能告诉保罗的。

    “保罗先生,你打算去瑞士进行你的科研工作吗?”在火车上,李慕菲问道。

    “确切地说,我想找一处合适的地方完成我的发明,如果瑞士条件不错,我会考虑的。”

    “能够向我透露一下你发明的大致情况吗?”李慕菲好奇地问,经过毛瑟先生的吹捧之后,保罗在他心目中有了一定的地位,他在想能不能提前将保罗的新式武器搞到手,如果性能确实优良的话,不正好满足了李慕菲的需要,用于装备南非的军队吗?

    “很抱歉,伯爵,在没有出成果之前,我恐怕不能向您透露我的研究进度。”保罗拒绝了李慕菲的询问,李慕菲点了点头,这也在意料之中。

    “那有没有考虑去南非制造你的第一支武器?”李慕菲不死心地询问,他觉得自己现在像是一个推销员,见到一个人就向对方推销南非,可惜的是,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客户。

    “南非?呵呵,这确实是个安静无人打扰的地方,可那里恐怕连个机床都买不到。”保罗笑着说,此时的南非虽然早已脱胎换骨,但在欧洲人眼中的印象还是那个偏远荒芜的殖民地。

    “不,保罗先生,世界著名的梦工场就位于南非,而且南非猛火公司(南非工业集团旗下生产枪支的子公司)在那里有一个实验室,他们正在研制几种新概念的轻武器,绝对会让你大开眼界。我对轻武器是个门外汉,可听他们说,他们现在在搞可更换的弹夹,连发的手枪步枪什么的”

    李慕菲开始信口开河,实验室是有的,可由于缺乏有才华的设计师,研制工作目前并不乐观,甚至可以说毫无成果。

    “什么?可更换的弹夹,这倒是和我的想?br />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