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头低一点。”
郑源辄从未侍弄过女子的钗环,取宋敏舒头上的发饰时,不免有些笨拙。因着皇家成亲规矩比普通官宦人家更大,而宋敏舒自皇宫出嫁,规矩更不一般,所以宫中嬷嬷给宋敏舒梳了一个极其复杂的发髻,戴的头饰也独具一格。此番郑源辄将头饰全部取下,放到一旁后,宋敏舒只觉浑身一阵轻松,整个人似重新活了过来,忍不住晃了晃脑袋,在新房中转了两圈。
“辄哥哥,你困不困,不困的话,我们说说话可好。”
“好。”
“这间房是你以前住的地方吗?”
“不是,秋实院是前些日子特意收拾出来的房间,特意用做新房,我住在旁边的春华院。”
“那咱们府上是不是还有夏荣院和冬眠院。”
郑源辄闻言,轻轻一笑。
“夏荣院在王府的西南角,冬允院在王府的西北角,冬眠院暂时没有,舒儿若有兴致,以后可以
选一处院子,改名冬眠。”
“既然咱们府上已有春夏秋冬四院,就不必再添一季,画蛇添足反而多余。辄哥哥平日在府中除了养病,还做什么呢?”
“闲暇时看百~万\小!说,打发无聊的时间。”
宋敏舒自然知道郑源辄不可能只在王府中百~万\小!说打发时间,郑源徵看重郑源辄,也是因为郑源辄暗中替郑源徵做了不少事,否则郑源徵在行宫中时,也不会下旨让郑源辄协同张权处理朝政。明面上郑源辄因身体原因,无法接手朝政,让朝中大事悉数落在张权手中,实则命人探听京中的消息,暗中处理一些郑源徵不便出手的事,将张权的一举一动传给郑源徵。
宋敏舒今日自坐上花轿的一刻起,就在思考应该怎样同郑源辄相处。郑源辄不比当年九岁的郑源徵容易接近,不是她装傻卖萌就能糊弄过去的,毕竟郑源辄已经十八,比她的身体年龄大了八岁,阅历心机更深。在此之前,她给郑源辄的印象都不是很好,而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很重要,偏偏她与郑源辄的初遇十分狼狈,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开始。
左思右想,最后宋敏舒打定主意,不再以一个孩童的身份与郑源辄相处。郑源徵或许需要一个会向他撒娇、毫无心机的小贵妃,郑源辄却需要一个足够与他比肩的王妃。所以在郑源辄揭下盖头的那一刻,宋敏舒顶着九岁女童的身体,以成年人的姿态出现在郑源辄面前。
宋敏舒没有错过郑源辄眼底一闪而过的讶异。在玩笑般说出二嫁的事时,便是宋敏舒在试探郑源辄对这桩亲事的态度。郑源辄之前或许对这桩亲事有所不满,至少在她提及二嫁一事后并未表现出屈辱或不甘,这一点让宋敏舒放下心来。她嫁给郑源辄已成事实,如果郑源辄对这桩亲事不甘,以后的日子只怕不会过得那么舒服。随之宋敏舒提出让郑源辄替她的取头饰的要求再自然不过,尔后的谈话就是通过言语对郑源辄进行初步了解。一步一步走来,宋敏舒的计划顺利进行,两人的相处在宋敏舒的有心引导下变得十分融洽。
从生活小事到小习惯,短短一个时辰内,宋敏舒将郑源辄十八年生活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事问了个清楚,虽然都是些学习生活琐碎,也是让宋敏舒了解郑源辄的基本。两人说话的同时将新房中准备的一桌饭菜吃了个七七八八,其中大部分食物落入宋敏舒肚子里,也让郑源辄见识了宋敏舒的好胃口。
酒足饭饱后,折腾了一日的宋敏舒早已疲惫不堪,上眼皮挨着下眼皮,恨不能立刻滚到床上美美睡上一觉。
“辄哥哥,你困不困,舒儿困了,我们睡觉好不好。”
说罢,宋敏舒捂着嘴打了个呵欠,迷糊地看着郑源辄的同时,已经退下鞋袜摸到床上躺好。宋敏舒的询问的话犹在耳,郑源辄已经看着宋敏舒呵欠连天爬上床,迅速收拾好一处地方躺下。见郑源辄还在八仙桌旁坐着一动不动,宋敏舒轻轻拍了拍身边的位置,示意郑源辄过来休息。
“辄哥哥,今日成亲大家都累了,你也歇息,舒儿分你一半床。”
郑源辄见状,初始一怔,随即一笑,宋敏舒的话虽然不妥,行事却极其有趣,尤其是迷糊中强撑着唤他上床休息的模样,甚是可爱。而宋敏舒提醒他上床休息,也有让其他人不必再进来伺候,早早休息的意思。
郑源辄依言走到床边,退下鞋袜躺在床上,合上双眼。约莫过了半盏茶时间,觉察到身边的小女子已经沉沉睡去,郑源辄侧过身子,左手撑起脑袋,右手不自觉伸向宋敏舒,将宋敏舒额上的碎发拨弄到两侧,露出白皙水嫩的脸蛋。郑源辄指间轻轻触碰着宋敏舒细长的眉,扶摸着细腻的肌肤一路向下,流连在轻轻合上的嫣红唇瓣上,轻轻一按,当即收回手。郑源徵仿佛有瞬间错觉,感受到那一日在林中病发醒来后,唇瓣上残留的温度。想到这里,郑源辄耳根微红,暗笑他竟对一个小女子生了奇怪的心思,而这个小女子曾是他不能碰触的贵妃,现在的妻子。
“我的小妻子,娶你并不会有别人想象中被皇帝强逼的屈辱。狡猾的小狐狸。”
待到心情平复,郑源辄想起新房中的种种,才意识到,宋敏舒的今日种种,全是为了今后与他好好相处,而他竟放下多年来的心防,将从小到大的事情一一说给宋敏舒听。或许在赐婚的那一刻,他已经将宋敏舒纳入羽翼之下,不知不觉中认同了宋敏舒这个小妻子,只是他没发现而已。
感受着身边小女子平静悠长的呼吸,郑源辄心中甚为平静。想来,宋敏舒能得到郑源徵的宠溺,并不仅仅因为她是宋毕昇的女儿,而是和宋敏舒在一起时,能让人暂时放下烦恼,感到安心。
看着宋敏舒粉嫩的樱唇,郑源辄似着了魔,低头印上了那柔软的温暖。
作者有话要说:嘿嘿,小幽家纯情的王爷出炉了。。。。。。
如果明日没更新,必定是码字没有完成。明日晚上有活动,我只能尽量争取今日多写一些,明天白天继续奋战一会儿。实在不行,就只能周六补上!
第69章 来使
睡梦中的宋敏舒完全不知道她被郑源辄偷亲了,本能得寻着清凉舒适的地方靠近。郑源辄天生体寒,因习武冬日里不至于浑身冰冷,夏日里也不似普通人容易出汗。刚一靠近郑源辄,宋敏舒觉察到凉意所在,立刻贴了过去,手脚并用,一把抱住这个大娃娃,让偷香成功的郑源辄尴尬的同时升起了一股莫名的情绪。无奈中,郑源徵将搭在身上的胳膊小腿放下,谁知他刚躺好,宋敏舒的胳膊小腿又一次搭上来。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郑源辄一次次将宋敏舒的胳膊腿从身上移开,宋敏舒坚持不懈地搭上来后,郑源辄选择妥协,任由宋敏舒抱着他睡。翌日清晨,宋敏舒醒来后,见到她那不雅的睡相时,难得红了脸,也不知道郑源辄昨夜受了多少罪,身上被人压着究竟是怎么睡着的。
“醒了。”
“辄哥哥,舒儿醒了。”
郑源辄睁眼就见宋敏舒趴在一旁看着他,眼里难得闪烁着羞涩与歉意,想来他昨夜的罪没有白受,却不知郑源辄这无声的体谅,直接纵容了宋敏舒,使得宋敏舒死皮赖脸黏上了他。宋敏舒一向怕热,昨夜抱着郑源辄睡了一晚,无异于人型空调,好生凉爽。自此,在宋敏舒死缠烂打下,郑源辄结束了独睡的日子,开始了与宋敏舒同床共处的日子。
时间一晃就是五年,郑源辄从十八到二十三,宋敏舒从九岁到十四。这是东启天恒帝在位期间最平静的五年。五年间,郑源徵在年满十五后,充盈后宫。后宫中,除了皇后,又新封了正一品淑妃、德妃、贤妃,九嫔中除了一位昭仪,一位昭容,其余的就是正五品才人和正六品宝林。郑源徵的子嗣除了皇后所出的嫡长公主念安公主,就是德妃出的大皇子郑明孝,贤妃出的二皇子郑明史和二公主华宁。二皇子郑明史和二公主华宁是双生子,贤妃原是五品才人,因生下皇子公主有功,连升四级晋封四妃之末的贤妃。
随缘在宋敏舒嫁给郑源辄的第二年与刘潜成亲,一年后得了一个女儿,取名刘昭莹。宋敏舒在摸清郑源辄小事不计较的性子后,在王府中开始了悠闲的米虫生活。随缘出嫁前已将宫中带出来的五名宫女□好,菲儿、灵月、云月、明月、彩月五人已能有条不紊地掌管王府事务,伺候宋敏舒的生活起居。
菲儿专司茶师一职,灵云明彩四月作为宋敏舒跟前的四大丫鬟,除了伺候宋敏舒的生活起居,还有在宋敏舒的安排下处理王府中的一应事宜。灵月掌管账房,云月掌管绣房,明月掌管厨房,彩月训导丫鬟。四人每日除了要将府中属于她们的事宜处理妥当,其他精力需全部放在伺候宋敏舒的生活琐碎上。郑源辄曾笑宋敏舒贪吃懒散,宋敏舒毫不在乎地摇了摇头。
“王府中可有出现下人争吵不休的闹剧,或者府中的日子难过,三餐不继。”
郑源辄摇了摇头,宋敏舒嫁入王府前一直有老管家打理,宋敏舒接手王府后,王府里的一切依然井然有序地进行,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既然大家在舒儿的管理下都井井有条地生活,证明舒儿慧眼识人有本事,身边个个都是能人。再者,舒儿也没有偷懒,检查她们有没有将事情完成好,可是一件很费神的事。”
看了一眼倚在美人椅上的宋敏舒将一块点心送进嘴中,想着连日来愈发懒得动弹的小妻子,郑源辄皱了皱眉头。以宋敏舒的如今的食量,等同一名壮汉在饥饿状态下所用的分量。不是说王府养不起一个食量惊人的王妃,也不是宋敏舒吃得太多长成了一个胖人。
相反,宋敏舒自褪去婴儿肥后,身量长得飞快,虽比不得时下腰肢盈盈一握的纤瘦美人,却长成为一个身段玲珑有致的小美人。宋敏舒身体的变化自然瞒不过夜夜同寝的郑源辄。想到这里,郑源辄不由得想起每夜怀里的那具仿若柔软无骨的身子,随即移开停留在宋敏舒身上的目光。可若惯着宋敏舒一直这么懒下去,委实不妥,他夫妻二人五年来虽不喜与朝中人结交,总免不了一些应酬。
“舒儿,你许久未出王府,今日正好随我走一趟刘太医府上,昨日刘太医府上有人送信,刘夫人又怀上了,你与刘夫人一向亲近,看看刘夫人也好。”
“随缘又怀上了,三年抱两,刘太医真努力啊!”
郑源辄忍不住轻咳两声,示意宋敏舒说话别太口无遮拦,他虽不介意,只怕宋敏舒说顺了嘴,有朝一日在外说漏就不好了。
宋敏舒一听郑源辄咳嗽,以为郑源辄身体不适,赶忙从美人椅上下来,走到郑源辄身边,一手搭在郑源辄脉搏上。
“心跳平缓,无碍。”
因郑源辄先天体弱,五年来,宋敏舒对郑源辄的身体尤为上心。每回刘潜来府中替郑源辄诊脉,宋敏舒总在一旁认真听,将每次诊断的结果记下,悉心安排郑源辄的饮食用药。如果说宋敏舒在其他方面懒得出奇,唯有在待郑源辄的病上尽心尽力,丝毫不敢懈怠。五年来,宋敏舒不知看了多少医书,便是为了寻找医治郑源辄心肺先天发育不全的毛病,尽管知道这种病在医疗发达的上辈子也极难治愈,宋敏舒也不曾放弃过找寻。
郑源辄拍了拍宋敏舒的手,示意她安心。五年来的相处,宋敏舒为了他的病所作的努力郑源辄全部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先天体弱,却因自幼适度习武,身体并不似一般人虚弱。若非八年前追捕赫连方受了伤,也不会牵动先天不足之症。或许是六年前从行宫回京的那次凶险让宋敏舒受了惊吓,以至宋敏舒一直忧心他的身体。
给郑源辄诊完脉,知道郑源辄身体并无大碍,宋敏舒重新坐回美人椅上。
“除了昭莹满月那一日去了一趟刘府,舒儿将近三年没见过随缘,是该上刘府看看随缘过得如何。辄哥哥,舒儿今日不想坐轿辇去刘府,你答应舒儿好不好。”
郑源辄看着满怀期待地看着他的宋敏舒,心头一软,一时忘了宋敏舒可能会提出的无理要求,待到应承后,见到宋敏舒双眼微眯,唇角勾起一个弧度,再叹后悔也迟了。
当一个小公子跟在郑源辄身边大方走出王府时,王府护卫想破了脑袋也不知王府中何时来了这么个俊俏的小公子,直到二人的身影消失在王府大门外,护卫依然没能摸清郑源辄身边的小公子从何而来,是何身份。而那小公子正是宋敏舒穿上郑源辄幼时裳服,乔装而成。
东启对女子的约束不是特别严苛,闺阁中的女子在五岁时便可入学,由专人教导琴棋书画刺绣,大臣贵女还会学习骑术,是以东启的女子养在闺中时,只要有父母许可家仆照料,便能外出。可女子一旦嫁人,就要掌管夫家诸事,生儿育女,反到没了少女时的悠闲。宋敏舒是个例外,因五岁入宫错过了骑术学习,琴棋书画,仅于写字一事上略有所成,若非宫中凶险,自中毒后随刘潜学习医术,宋敏舒在东启贵女中绝对算一个奇葩似的存在。定要数上一数,只能说东启贵女中再找不到一个比宋敏舒会享受生活,懂得躲懒的人。
嫁入王府五年,宋敏舒除了每日习字看医书,能不踏出秋实院绝不踏出一步。仅有的几次出王
府,还是杨氏看不过宋敏舒太懒,亲自上门将宋敏舒接回宋府住了一宿,却因宋敏舒习惯了有郑源辄相伴,甚难独眠,在宋府住了两晚后匆匆回王府投奔郑源辄怀抱。
此番,郑源辄能说服宋敏舒出门,除了见随缘,也是因宋敏舒突然想起,来古代这么些年,她竟
从未好好看过外面的世界,遂起了心思。否则等宋敏舒主动提及出王府,不知等到猴年马月。
九月秋风送爽,正是外出郊游的好时节,宋敏舒郑源辄两人一路走来,却也凉爽舒适。只是宋敏
舒平日疏于运动,走了半个时辰,直呼不行,郑源辄无法,只得寻了个茶楼要了间雅座,叫了茶水和几样糕点,坐下休息。
只是这茶水糕点刚上,还没来得享用,便听得外面起了争执,闹出不小的动静。郑源辄宋敏舒二人本不是好管闲事的人,却突然听得一个耳熟的声音,宋敏舒当下疑惑推门一看,只见宋敏行领着一个孩子和另外三个孩子在雅座外的楼梯拐角处吵嚷。
宋敏舒也不阻止几个孩子争吵,孩子间的打打闹闹一旦有大人介入,事情就会变得麻烦,抱着看戏的心态,宋敏舒站在房门处,静静地观察楼梯拐角处的动静。看了好一会儿,宋敏舒才弄明白,原来宋敏行身边的小子就是一年前宋敏行在市集上遇到的小乞儿寇小三,后更名为寇为戈的孩子。此番也是因为吏部尚书的儿子赵文军和礼部尚书的儿子聂海胜出言侮辱寇为戈,触了宋敏行的逆鳞,才有了这场争执。
“舒儿,看什么看得那么有趣,方才不说累要休息,这会儿站在门口瞧热闹又不累了?”
“辄哥哥你看,行儿正为了寇为戈同礼部尚书和吏部尚书的儿子争执,最有意思的是钱御史的儿
子一直站在两人身后,默不作声。”
郑源徵一指轻弹在宋敏舒额头上,惹来宋敏舒迷糊不解的一眼。
“仔细宋夫人知道了,又要说你。”
宋敏舒讪讪地缩了缩头。一年前,宋敏行和吏部尚书的儿子赵文军因寇为戈的事在市集大打出手,恰好被郑源辄遇到,将宋敏行和赵文军分开,遣送回府。谁知宋敏舒得知宋敏行的丰功伟绩后大为赞赏,放出豪言,宋敏行在外若遇到不平事,只管揍了再说,万事有爹娘顶着,实在不行来找王爷姐夫。宋敏舒的话被杨氏知道了,杨氏第二日就上王府看望宋敏舒,关怀了宋敏舒半日,才离开。从那以后,宋敏舒一遇到宋敏行的事再不敢发表推波助澜的言论,只有郑源辄知道,那一夜宋敏舒窝在他怀中,直呼娘太可怕了。
“行儿,你在这里做什么。”
郑源辄的突然出声打断了宋敏行一干人的争执,宋敏行见到郑源辄立马双眼放光,拉住寇为戈的手飞奔向郑源辄和宋敏舒。
“姐夫今日怎么在此,姐姐呢。”
身后被无视的宋敏舒轻轻咳了两声,表示存在,谁知宋敏行一双眼睛盯着郑源辄,眼中完全没有她的存在,还是寇为戈认出了宋敏舒,宋敏行才发现了跟在郑源辄身后的小公子是自家姐姐乔装的。
“赵文军(聂海胜、钱弥秋)参见王爷。”
“免礼。今日之事就此作罢,你们走吧。”
赵文军和聂海胜似有不甘,被钱弥秋在背后一拉,向郑源辄行一礼,转身离去,徒留宋敏行一脸不甘。
“姐夫,你怎么就这么轻易放他们离开,他们侮辱为戈,我还没找他们算账。”
宋敏行愤愤地盯着三人离去的地方,哼了一哼。宋敏舒一巴掌拍在宋敏舒头上,转身向雅间里走去。
“你惹事可以,别让我和你姐夫知道就行。”
宋敏舒捡了一块点心送入嘴中,郑源辄和宋敏行走进来,正欲合上雅间的门,却听到楼梯拐角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店小二引着一名玉冠束发的玄衣男子从楼梯间走上来。男子的身后又有六名随从紧紧跟随。
“特使,这边请。”
作者有话要说:自从到了第二卷,越写越顺,来使来使,四国风云起
入v后每月有300分回馈订阅的读者,留言满25个字就可以送分。小幽想,既然留言了,干脆凑够25个字,也能达到系统设定的送分要求。一月一人一次机会,分送完即止,长评优先送!!!
感谢大家的收藏,这两天的收藏太给力,我一开始还吓了一跳,以为jj抽了,问编辑大人才知道,可能是上收藏夹,也是大家的收藏给力啊!感谢之~~~~~~~
第70章 探秘
两月前,郑源徵收到北锗皇帝闻人璋的来信,欲派使臣前往东启求娶先皇公主,两国缔结姻亲,从此两国一体。一年前,北锗老皇帝闻人玖驾崩,二十三岁的九皇子闻人璋继承帝位。闻人璋是北锗老皇帝闻人玖皇后的次子。皇后长子太子病逝后,北锗老皇帝闻人玖在位的后十年朝政动荡,皇子争位,一年前九皇子从众皇子中脱颖而出,成为北锗皇帝,尊亲母为太后。
闻人玖登基后,原王妃封贵妃,侧妃封妃,唯后位空虚。闻人璋继位前北锗朝中党派林立,闻人璋能继承帝位,依仗于太后的母族秦家的支持。闻人璋和太后心知,目前的秦家风头已经够盛,太后担心秦家盛极必衰,闻人璋则担心秦家一旦势大,外戚干政,因此母子二人达成协议,秦家的女子可以为妃,却不能为后。北锗一年经过闻人璋的肃清,原来支持各个皇子的北锗大族已经被闻人璋清理得差不多,要立一个身分地位能压过秦家女儿的女子为后,他国公主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与邻国缔结姻亲,能获得助力,使闻人璋在肃清朝局休养生息期间少了一个国家的觊觎。
先帝一共有七名公主,三名早觞,留下的四位公主分别是太后嫡出长公主晨阳,宫妃所出的二公主暮阳,四公主紫阳,五公主怡阳。晨阳公主早年嫁与西岐三皇子为正妃,生有一子一女。二公主暮阳嫁给前南羯王为后,先帝在位之时死于南羯叛乱。四公主紫阳,五公主怡阳待字闺中。三公主在襁褓中夭折,六公主和阳,郑源徵一母同胞的妹妹两岁夭折,七公主舞阳九岁葬身飞雨殿火海。闻人璋要求娶先帝公主,适龄的只有四公主紫阳和五公主怡阳。而四公主紫阳在一年前与兵部尚书之子齐诘,半年后完婚。这样一来,五公主怡阳便成了唯一的适婚人选。
郑源徵三日前派人接见了北锗特使李玄慕,郑源辄虽没见过李玄慕,却知道这被称为特使的玄衣男子正是李玄慕本人,不想今日在茶楼里见到李玄慕。想到到这里,郑源辄收回打量李玄慕的目光,合上雅间的门,那一瞬间,李玄慕似觉察到来自郑源辄的探寻,一眼扫去,恰恰看到郑源辄关门的一幕。李玄慕垂下眼睑,在店小二的引导下走向另一间雅间。
“辄哥哥,赶紧用些点心,一会该去迟了。”
郑源辄站在雅间门口的空当,宋敏舒已经吃完了一盘点心,喝了半壶茶,宋敏行在一旁也不甘落后,解决了半盘点心,一碗茶水。从某种品行来看,宋敏舒与宋敏行不愧是从一个娘肚子里出来的,都是典型的吃货,却属于那种吃了也长不胖的类型。宋敏行今年三月初年满十岁,虚岁十一,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以宋敏舒的眼光来看,宋敏行是个不折不扣的小正太,继承了杨氏的容貌,宋毕昇的性情。宋敏行在宋府是让杨氏和宋毕昇头疼的对象,却是宋老太爷和宋老夫人的心头宝。
郑源辄回头看到的就是姐弟两争先恐后食用糕点的场景。宋敏舒一向喜欢糕点茶水,品香茶居的茶水点心是京城一绝,在王府时,宋敏舒就多次唤丫鬟买品香茶居的点心食用,这一次到了品香茶居怎会放过享用茶水点心的机会。郑源辄毫不怀疑,宋敏舒这是在放开肚子吃。而宋敏行的吃货本质,郑源辄早有耳闻,姐姐是这幅德行,弟弟秉承传统,绝对好不到哪里去。还是两个孩子。郑源辄摇了摇头,见宋敏舒姐弟吃得欢,坐在圆桌旁等候。不料宋敏舒突然递过来一块点心,大有他不接受绝不罢休的模样,郑源辄见状只得接下点心,吃了一块,味道果然不错,不枉嘴挑的宋敏舒如此惦念。
四人从品香茶居出来时,巳时过了一半,未免误了时间,三人加快步伐向刘府走去。宋敏行难得遇到外出的郑源辄和宋敏舒二人,自然不肯放过和姐姐姐夫在外放风的机会,今日即便回去晚了,有宋敏舒在上头顶着,想来杨氏不会揪住他不放。吃饱喝足的宋敏舒自然不知道,此刻在宋敏行眼中她就是一个顶缸的存在,原因竟是她当初放的话被宋敏行记住,招惹了这个混世魔王。
京城中以皇宫为尊,皇宫以外又分东西南北四城。郑源辄等皇室宗亲的府邸在西城,朝庭重臣的府邸在东城,北城是京城富商聚集地,南城则为平头百姓的居住地。
刘潜在太医院供职,京城中无人不知,刘太医是皇上倚重的太医,贤王府的常客,偏偏这样一个名头大的人要将府邸修在南城,依刘潜的说法是,他领的俸禄太少,只在南城才能买得起地,建得起房,养得了妻儿。刘潜将府邸修建在哪个城区,宋敏舒不管,只是刘潜的理由让宋敏舒甚为不屑,只因郑源徵曾有意在刘潜大婚时赐下府邸,被刘潜拒绝。
从西城王府到南城刘潜府邸,步行约莫一个时辰,因宋敏舒中途在品香茶居逗留了一段时间,因此四人抵达刘府时午时将近。
随缘不过一月的身孕,面色红晕,散发出小女人幸福的光晕。随缘见到宋敏舒就要行礼,宋敏舒立刻拉起随缘。随缘曾是宋敏舒的贴身丫鬟不假,但从嫁给刘潜的那一刻,随缘已是她的师母,即便她和刘潜没有表明师徒关系,却不妨二人是师徒事实。
“娘娘今日怎么这身打扮。”
随缘拉着宋敏舒好一阵打量,眼前的宋敏舒眉清目秀,若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哪家的小公子,可见宋敏舒为了女扮男装费了不少心思。
“辄哥哥说这样挺好的,你觉得不好吗?”
“怎会,娘娘怎么穿都是好的。”
在随缘的眼中,宋敏舒就是她看着长大的妹妹,自然什么都是好的,宋敏舒的话落到郑源辄耳里,伸向茶碗的手稍有迟疑,穿成这样出门完全是宋敏舒的意思,他有说过好看吗?
“王爷的身体这五年来调养正好,今后好好养着,不会有大碍。反倒是娘娘,这两年药膳用的不勤,如果不调养好身子,以后于子嗣一途会比较艰难。”
刘潜给郑源辄诊脉后,又替宋敏舒诊了一回,从前宋敏舒只知中毒之后,所有人都小心翼翼伺候她,又是汤药又是药膳,她以为毒解了,对吃药一事持对付心理。后来看了医书,知晓中了扶桑之毒后,很难怀有子嗣,宋敏舒对孩子没有执念,只觉得皇宫中过一辈子,她没有孩子也不是多大的事。后来嫁给郑源辄,吃药有随缘看着,随缘出嫁后,她或多或少有些懈怠,现在想来,确实不应该。
宋敏舒下意识看向郑源辄,郑源辄轻轻拍了拍她的头,示意她不要放在心上。
“舒儿还小,孩子的事不急,身体慢慢调养总会有好的一日。”
宋敏舒闻言莞尔一笑,尽管知道郑源辄的话是为了安抚她,心里也格外开心。古人重视子嗣,郑源辄听后能有这番心胸,已是难得。虽说她二人夜夜同房,却没有实质性关系,这孩子,暂时生不出来,缓缓是必然的。
坐在一侧的刘潜替宋敏舒诊脉时发觉,宋敏舒体内的扶桑之毒已经清理得十之八九,只要再坚持吃一年药膳,届时体内的毒素便可完全清除。宋敏舒能将毒素全部清除,主要是幼年中毒不深,又及时吃药调理的功效,方才会那样说完全是宋敏舒这两年来对待她的身体不上心。不吓她一吓,宋敏舒绝不会对身体上心。
“刘太医说话可信度五五分,当年你在皇庄时答应我的事,到现在一直没有兑现。”
其实宋敏舒回过头一想,如果她的身体真有那么糟糕,刘潜是不会当着郑源辄的面说出来,既然说出来就表明她体内的毒已经清除得差不多了,只要余毒排尽,对以后的生育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再者,中毒的事已过去八年多,要提当时早该提出来,无需等到现在。在座的几人心里都明白,却急坏了不知内情的宋敏行。自家姐姐生不了孩子,姐夫就会被别的女人抢去,宋敏行直觉坏了,突然从椅子上窜起来,跑到郑源辄跟前,严肃地看着郑源辄。
“姐夫,姐姐以后没孩子没关系,等行儿娶妻后生了孩子,就抱一个给姐姐姐夫做孩子。姐夫一定不要娶别的女人,不要姐姐。”
宋敏行正儿八经的模样一下逗乐了在场的众人,宋敏舒笑得最开心,却一把搂住宋敏行。
“行儿,姐姐将来要是真没有孩子,再去找你。今日刘太医说的是玩笑话,当不得真。”
宋敏行以为宋敏舒在安慰他,只暗自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多生儿子,不让宋敏舒因为无嗣让人看不起。可年幼的宋敏行却忘了,郑源辄不能无嗣,宋敏舒生不出孩子,将来的妾室可以,皇家的血脉是不容混淆的,即便是王爷。可宋敏行这份心意,却让宋敏舒感动不已。
“行儿,如果姐姐姐夫真没有孩子,到时你可别舍不得。”
宋敏舒诧异地看向郑源辄,如果说宋敏行是赤子真心,郑源辄的话便是承诺,如果她没有理解错误,郑源辄是不是在向她承诺,非她不可?
郑源辄的话宋敏舒没再深究,转而将话题引到刘潜在皇庄时答应她的事上。那一次刘潜从水下潜入皇庄摘昙花,曾答应宋敏舒,有一日会告诉她密道的另一头通向哪里,并应承有一日带宋敏舒出宫。如今宋敏舒身在宫外,此番前来刘府,除了探望随缘,也是为了解开当年心头疑惑。
皇庄在京城郊外,约莫半日路程,传说中藏有东启宝藏的地方。如果真的有宝藏,刘潜会不会知道什么,毕竟能从皇庄外通过水下通道潜入庄内,非常人可以办到。
作者有话要说:突然觉得宋敏舒好幸福,有一个霸气的娘,手握兵权的爹(暂时卸甲),一个宠她的夫君,一个真心待她的弟弟,小幽写文以来,宋敏舒算是最幸福的一个了。。。。。。
今日还有一更,这是补昨天的,今日更新时间不定,尽量早点。
第71章 走散
宋敏舒向刘潜询问当年皇庄中的事并未避开宋敏行,宋敏行年岁小,小得过九岁登基的郑源徵?宋敏行自小就是个霸王,行事霸道却不是头脑简单的人,但看这些年来,宋毕昇因为宋敏行从没在宋老太爷手上讨到好可知。寇为戈自从被宋敏行救下后,对宋敏行死心塌地,不用担心寇为戈会将她们所说之事泄露。郑源辄是宋敏舒相伴一生的人,宋敏舒不想在这种事情上瞒着郑源辄,而且皇庄的秘密,相信感兴趣的不止她一人。人都有探求欲望,何况此番询问早已避开下人,在场无一人不可信,那还需顾忌什么。
“娘娘嫁给王爷也不是一日两日,怎的到今日才来问臣,臣还以为娘娘忘了当年的事。”
刘潜嘴角溢满笑容,宋敏舒看着刘潜的笑,混不在意。刘潜不就是嘲笑她懒吗,又不是什么大事,郑源辄都能接受,她为何要改。
“那些有的没的都略去,挑重点说。”
“重点就是皇庄里有一条水底通道,臣偶然得知便稍加利用,谁知才用了一次就比娘娘撞到。”
“当时你可不是这么说的,你说了有一日会带我出宫告诉我密道的另一头通向哪里,哪能现在和
我打马虎眼。”
“娘娘忘了臣当时就住在皇庄外的庄子里,那密道的出口自然在庄子里,莫不是娘娘还以为密道的另一头在臣的府中。”
“你是怎么发现的,除了那条水下通道,还有其他通道吗。第一次发现通道就能准确判断水中通道的出口在翠屏苑的荷花池中,并提前备衣物换下湿透的衣物,哄谁呢,当我是三岁孩子。”
五年来,刘潜入王府的次数不少,宋敏舒都安静地在一旁听刘潜的诊脉,记下相关事宜,郑源辄却从未见过刘潜和宋敏舒今日这种谈话方式,一时颇有不适,反是随缘一早见惯了师徒二人的相处模式,见怪不怪。
“发现密道纯属偶然,那密道臣之前确实走过一次,却没走出密道,真正用到密道,唯有被娘娘撞见的那一次。密道中有没有其他东西臣不知道,臣猜测那密道应该是当年修建皇庄的工匠特意留下逃生用的,毕竟两百多前,皇庄修建完工后,工匠无一活口。”
刘潜话毕,郑源辄眼眸一沉,任谁听到祖上的事从旁人口中说出都会不喜,尤其这些事还是隐秘。只是郑源辄善于隐藏情绪,在场的几人听得认真,无一人注意到了郑源辄眼中一闪而过的情绪。郑源辄虽然听过东启宝藏与皇庄有关的传言,却没有特意查过。皇室中有一些禁忌是不能碰触的,比如东启两百余年来,只有帝王才能知道的东启宝藏传说的秘密。
从刘府出来后,在宋敏舒的强烈要求下宋敏行只得歇了继续跟随姐姐姐夫的心思,与寇为戈一起打道回府。郑源辄和宋敏舒两人同宋敏行分开后,朝贤王府方向走去。
每个女人的骨子里都隐藏着购物天性,宋敏舒吃饱喝足,随郑源辄一路走来,见到路边小摊贩卖的东西甚有兴致,买的东西只有几个精致的小物件,却实打实在路上晃悠了两个时辰,才走到品香茶居。郑源辄耐不住宋敏舒的温言软语细细磨,只得应下宋敏舒去品香茶居买点心带回王府的要求。
“将所有的糕点准备一份,稍后送到贤王府。”
郑源辄这般模样的男子在人群中是惹眼的存在,品香茶居平日里接待的全是京城中的达官贵人,可真要寻一个比郑源辄更出色的男子,太难。郑源辄这一出声,立马引来了周围人的关注,之前见到的特使李玄慕便是其中之一。
李玄慕见到郑源辄的第一时间就认出了上午在雅间见到的身影是郑源辄,而郑源辄也讶异李玄慕竟在品香茶居待了大半日。宋敏舒一心记挂着糕点,并没有看到郑源辄与李玄慕的对视,待回头才看到从二楼缓缓走下里的李玄慕,直到李玄慕一行人走到品香茶居门口,宋敏舒拉了拉郑源辄的衣袖,轻声问道。
“辄哥哥,这个人看着不像东启人,不会是哪个国家派来的间谍吧。”
宋敏舒这话说的不大,却被李玄慕一行人听了个清楚,郑源辄见对方虽缓了缓脚步,却没有停下了计较的意思,径自离去才放下心来。毕竟是一国来使,却被说成他国间谍,换个心胸狭窄的,闹起来也是他们有错在先。也不知宋敏舒生了颗什么心,怎会有如此奇特的想法。东启是个开放的国家,常有三国的商人在东启行商,即便李玄慕一行人不是东启人,也像富商之流,怎么会被宋敏舒误认为间谍。宋敏舒想法很简单,前世电视剧里演的外表光鲜的他国人,在本国的地盘上招摇,通常是间谍为了掩饰真实身份故意装出来的,伺机寻找他们需要的情报。
“不要胡说,今日也累了,回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