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正德五十年 > 正德五十年第179部分阅读

正德五十年第179部分阅读

    一锅鱼汤喝,对于他们来说却也是极好的了。

    更重要的是,这一行为足以让他们认识到了,武毅军和其他部队的不同!

    忽然不知道谁猛地跪在地上,大喊了一句:“咱们谢谢武毅军的大老爷!”

    众人一安静,然后便是纷纷跟着嚷道:“大老爷仁义!”

    “咱们给您磕头了~!”

    吃过饭,重新启程,人太多,而船只数量有限,一艘船就算是挤死,也就是运送不到二十个人而已,所以要分批启运,所幸这块儿的江水并不是很宽,只有五六里而已,来回倒也不是很费劲。先是运送过去一些武毅军的士卒,然后才是把贱民们分成一批批的都装了上去,临上船的时候,那押送的官兵却是指着一边道:“那边儿有农具,每个人一把铁楸,一把锄头,自己去领吧!”

    彭山虎打眼儿过去一瞧,这才发现,原来之前瞧见的黑糊糊的那里,却是堆满了农具,跟小山儿也似。

    这些农具都是连氏财阀从关内给连子宁运来的,连氏财阀每个月一拨接连不断派来东北的商队,运来了连子宁和整个武毅军辖地所需的大量的物资和器具,给年前刚刚开始把局面做大的武毅军给予了极大的帮助。不过现在,连子宁对关内的依赖就小了许多了,矿监局内部的那几个大铁矿山和铜矿山规模已经扩大了数倍,每日能产铜铁锭数以十万斤计算,足够供给军器局、柳氏作坊两个金属消耗大户使用。

    原料足够了,而这一段时间,柳氏作坊又是从山东招来了不少打铁的好手,工匠等,规模扩大了许多倍,现在连子宁已经逐渐的把兵器铸造这一块儿移植给了军器局,而从柳氏作坊这里大量的采购农具等等。

    现如今这片地面上农民使用的农具,多半是柳氏作坊里打造的。

    贱民们的队伍先是安静了一下,然后便是爆出了一阵强烈的欢呼。震天一般。

    他们欢呼雀跃着,大声的嚷嚷着,有的则是直接眼中溢出了泪水!

    再来这里的路上,他们都猜测着自己等人来到东北之后是干什么来了,上面的大老爷是什么个打算?虽然听那些官儿们说迁移到东北去的基本上都是种地,但是他们却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对于身为贱民的他们来说,位居于士农工商之下。能种地都是一种奢求!

    却没想到,而今奢求竟然成真了!

    武毅军这些老爷们,分明就是让我们去种地啊!

    想到以后安定的生活。地里面稳定的产出,丰衣足食的日子,不再被人欺辱鄙夷的生活。他们顿时觉得心里有了许多盼头。

    彭山虎站在船头,临风独立,身后的贱民们小声儿的议论着,时不时的爆出一阵欢声笑语,他的一颗心,却是越来越沉。

    ——————————分割线————————

    在通往镇远府的官道上,一列长长的队伍正在缓缓的行进着。

    这支队伍,是由无数的商队构成的,而每一个商队,则又是有多则数百。少则几十的马车组成,这些马车,比一般拉人的马车要大很多,而且两侧还有加高的挡板,轮子的直径也要大一些。一看就知道是专门运货的。这等设计,不带运载的更多,而且也利于通过泥地等恶劣地形。

    不知道多少商队,更是不知道多少马车,只看到无数的马车像是一条长蛇一般,一直蔓延到视线的尽头。在这苍茫大地上,轧轧前行。

    这么多的商队,不知道多少的人,自然是人声鼎沸,非常之热闹。

    而在这些商队的两侧,却还有不少穿着棉甲,手里马车长矛,腰间挂着马刀的武毅军骑士在守卫着,他们只是戒备而已,这些商队的人怎么弄,他们却是不管。

    这些商队,便是来自关内等地,听说了奴儿干总督区松花江将军领地玉米丰收之后赶来北地的商队,这些商队五花八门儿的,什么地方的都有,近的有辽北总督区的,而远的,甚至是远达四川湖广。不过最多的还是山东和南京应天府两地的豪商,他们两地,都乃是盛产海盐之所在,打的算盘正是符合大明朝廷的规矩:往边关运粮食,然后换取盐引,再回去运盐,四处贩卖。

    而且山东籍的这些富商们,更是吃过玉米的甜头,都奔着这边儿来自然也是理所当然了。

    不过他们无论是来自哪里的,是趁早还是来晚了的,都是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儿上,东北打仗,他们都在柱邦大城被挡住了,这也造成了那一段时间柱邦大城经济的畸形繁荣。当东北消停了,战事了解了的消息传过去的时候,他们赶紧是火急火燎的启程。自己hi所以这么急,是因为他们心里打的主意,都是往前走一段路,然后直接跟当地乡间的豪绅、村正这等人联系,直接从农民手中收购粮食。

    这样一来,跟那些农民打交道,不但价格能够压的很低,而且也不用往东北之地走很深,收购足了就撤回了,他们对于东北的兵乱,毕竟还是很忌惮的。

    所以都是争先恐后。

    都是想着自己少走一段路,同行多走一段。

    却没想到,这如意算盘很快就破灭了,刚刚出了柱邦大城没多久,他们就给武毅军派来的一队骑兵拦住了,那骑兵百户直接出示了武毅伯松花江将军连子宁的亲笔命令,着令他们不得私自收购玉米,必须全部赶往镇远府,由官府统一安排收购事宜。

    也就是说,收购多少,价格几何,什么时候卖给你,都是人家说了算了。

    遭遇这等情况,这些富商们自然是非常不满的。

    他们之前又不是没碰上过这等情况——大明朝的现状便是如此,当某地商业繁盛的时候,总是会遭到当地官府的横加干预,尤其是某地产业被官府垄断而商人们不得不和官府打交道的时候,这就更惨了。抬高价格,限定额度,这是家常便饭,吃拿卡要更是不在话下,碰上那些脸厚心黑的,让你白跑一趟,只能赚个辛苦钱儿!

    正德五十年第九卷 扫荡女真 五一七 商来

    朝廷奈何不了商人,商人却是奈何不了文官儿,何等之怪现象?

    看武毅伯这次的架势,分明就是逼得所有人都得按照他的路子来买卖,这些商人实在心中忐忑。

    但是一来是玉米这玩意儿,现在确实是销量好,几乎是运回去多少就能卖多少,二来是他们为了此行已经准备了大量的资金,若是这般回去,岂不是所有的准备工作就浪费了?是以竟然没有一个商人退出,都是跟着骑士们老老实实的一路前行,来到了镇远府这边。

    离开兀者揆野木所已经是一天了,听旁边儿的骑士说,离着镇远府也不远了。

    这庞大的队伍的最前面,却是一个规模极大的商队,这商队的大车是队伍中最多的,足有数百辆,而且个头都比别人家的大一圈儿,随队的伙计,驾车的车夫,也是格外勇悍精明,一看就知道是心思灵透,手上干净利索的人物,而且别的商队的大车,都是空的,他们的大车,车辙印却是深深的印在了地上,显然里面是装满了货物,也不知道是什么。

    总而言之,这商队,处处透着跟别人家不同来。商队的最前面一辆大车上,什么都没有,只是数了一杆两丈高的大旗,上面一个大大的‘连’字赫然在目,而商队每一辆大车的一侧,都插着一杆旗,也是同样的制式,只是小了一些而已。

    这赫然就是连氏财阀的商队。

    商队中间位置,一辆朴素的马车车帘忽然被掀开了,一个瘦小的老头儿探出头来。这老者传了一件儿青色绸子做的长衫,没有戴帽子,头发用一根青玉簪子束了,看上去颇有身份,眼睛里透出一股精明来。

    他向一边骑在马上的伙计招招手,道:“刘猴儿,离镇远府还有多远?”

    那刘猴儿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干这差事久了,一股子机灵劲儿掩都掩不住,闻言赶紧应了一声,恭敬道:“回秦掌柜的话。今儿个上午听军爷们说还有三个时辰的路程就到了。这话现在不好算准,咱这就给您问问去!”

    说罢,便是打马去了一边儿,很快就回来了,道:“秦掌柜的,军爷说,距离镇远府还有三十里。这般走下去,再有一个多时辰就准到了!”

    这秦掌柜的,就是当初在扶桑鉴定出始皇帝传国玺的那两位之一,后来老梁留在了扶桑,而他则是回了来,在连氏财阀里做事,掌管着连氏的所有珠宝店和当铺,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人物。而因着他关系和连氏最是亲近。也知道不少辛秘,所以每次有大规模的商队来东北,定然是少不了他的。

    老秦对着小伙计的表现很是满意。赞许的看了他一眼,便缩到了车厢里,只是兴许是憋得久了,他把车厢帘子放了上去,歪歪的靠在车厢壁上,很是惬意的看着外面的景象。

    对于别人来说,这枯黄荒凉的景色已经是看腻歪了,但是对于时常在京城中呆着不出来的他来说,看看这城外的高广天空,却是分外的惬意舒坦。让他感觉老怀大慰身子骨儿似乎都康泰结实了不少。

    一路前行,前行,终于是在日落西沉的时候,看到了天边那微微隆起的一道黑线。

    一开始商人们还都没当回事儿,纷纷猜测镇远府是不是跟济南府一般,周围围着一圈儿山啊!

    而当再离得近一些的时候。他们却是纷纷瞪大了眼睛!

    当他们已经是接近到镇远府南数里的时候,才真正意识到,刚才那道出现在视野中被认为是群山的黑线,究竟是什么物事,究竟是何等样的雄伟和壮观。

    突兀之间,竟然是一道雄城拔地而起。

    足足有十余丈高的城墙,厚重无比,看样子,竟然通体都是用大青石修建而成的。城墙上面,雉堞林立,连绵不绝,在城墙上,有无数突出墙体以外的墩台。正对着众人的,乃是一个瓮城,高大厚重,半圆形的外观,毫无破绽。而在城墙以外,还有一道矮一些的城墙,在这道城墙外面,则是水流湍急,宽广的护城河!

    而在城墙上,每隔着一段距离,则是站着的一个穿着大红棉甲,威武肃立的武毅军卫士。

    在他们头上,无数把‘武毅军连’的大旗猎猎飞扬。

    他们这些上商队中人,都乃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却是没有一个人见识过这等雄伟的城池!

    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倒吸了一口凉气,惊叹道:“我的乖乖,这城墙得有多高?得有七八丈吧!怕是跟北京城的差不多少了!不是说北地寒苦,什么都没有么?这是啥时候起来的一道雄城?”

    旁边一个老者冷哼一声:“嘴上没毛,说话不牢。”

    他显然是有些地位的,那少年挨了他骂,却是没生气,反而是笑嘻嘻道:“您老说的是,您老见多识广,给咱说说?”

    那老者面露得色,捋着山羊胡子道:“这城墙少说也得十一二丈,北京城城墙,最高的地界儿是正阳门城墙,九丈九尺九寸高,啧啧!”

    他摇摇头:“北京城,可比不了这儿,这武毅伯,当真是天人啊,这镇远府,不就是当年的喜申卫么?咱五年前来给当时喜申卫的军爷们送盐,老朽记性挺好,还记得当时的喜申卫,离这儿得还有三四十里吧!城墙也比这个矮多了,喝,这镇远府得多大?可真了不得!”

    众人也是纷纷啧啧称奇,秦掌柜也不例外,他上一次来这儿的时候,镇远府还只是一个根基而已,还不到三尺高。

    而现在,确实已经是如此一座雄城了!

    一座雄城,一支强军,一个强人!

    众人也是诧异,这等庞大规模的城池,没有几十万人,没有数年之功,是如何建造起来的?

    不过这等庞大的城池,却是静悄悄的。也没见几个人在城门进出,只能听见大风吹拂旗帜的烈烈声音,这时候,忽然马蹄声响起。

    从城门里出来一小队骑兵。簇拥着一个高壮的将军,那将军旁边还有一个绿袍官儿,大约五十来岁,目光冷峻,却是洪朝刈。

    骑兵来到众人之前,那将军向众人拱拱手,声音洪亮道:“诸位。本官乃是武毅伯爷帐下亲兵营指挥石大柱,这位,乃是我镇远府有司洪大人,你们且跟着洪大人,自会给你们安排住所,等明日,伯爷会亲自召见诸位,商量收购玉米之事宜。”

    他故意说的含糊其辞。是因为现在洪朝刈的身份毕竟乃是见不得光的,还是低调一些为好,而这一次洪朝刈竟是亲自接见众人。却也是足以显示出对这次生意的重视。

    洪朝刈趋马近前,微微一笑:“诸位,此次事宜,便由本官总统,你们有什么事儿,且直接跟本官言语便可。”

    这些商队之人可不知道这位清瘦和善的洪大人就是当年名镇东北的一方诸侯,只是听到这次的事儿都归他管,不少人心里都是起了心思,寻思着怎么能巴结上这位洪大人。

    对于安排,众人都是无有什么意见。纷纷驾着车马,跟着洪朝刈进了城。

    而石大柱则是趋马来到了秦掌柜的车边,他俩却是老相识,早在日本的时候就已经打过交道,秦掌柜的见他过来,忙不迭的下了马车。哈着腰迎接。

    石大柱哈哈一笑,道:“老秦,你这可就见外了,得了,别多礼了,大人要见你呢,随我来吧!”

    秦掌柜的笑道:“这是大人们给脸,咱可不能不知道分寸。”

    “你呀,这般小心。”石大柱笑着点了点他,道:“得,跟我来吧!咱们自家的商队,也甭见外,不用跟那些人挤一块儿,也跟着一块儿来,有好去处。”

    “哎!”秦掌柜赶紧应了一声,安排了一下商队,便是跟着石大柱而去,至于商队,则是另外有军官领着,去往指定地点住宿。

    商队众人看着秦掌柜离去的背影,都是艳羡有加,刚来就受到伯爷接见,这是何等的荣宠?刘猴儿这等盼着出头的小伙计,更是坚定了心里巴结秦掌柜的念头。

    秦掌柜随着石大柱到了将军府,他也不是第一次来这儿了,上一次来的时候,连子宁也是接见了他。

    下了马,进了府邸,随着石大柱一路行进,到了前院儿的一处侧厅,石大柱推门把他迎进去,道:“大人现在正和军官们议事,你现在这儿等会儿吧!”

    秦掌柜赶紧应了。

    石大柱也是事务繁忙,安排了他,便自去忙了,只留下秦掌柜一个人呆在里面,不一会儿,就有一个俏丽的小丫头儿进来奉茶,秦掌柜自然是赶紧谢过了,等那小丫头儿出去,他一个人在这儿坐着,顿时是如坐针毡。浑身的不舒坦。

    喝了一口茶,嘴角却是露出一抹笑意,这茶的味道他再熟悉不过,乃是上好的雨前龙井茶,上一次自己来镇远府回去后,大小姐因着自己差事办得漂亮,赏了自己一包儿,自己现在还珍藏着没喝完呢!

    望着水中一沉一浮的茶叶,他心道,这该不会就是上一次我给伯爷送来的吧!东北这地儿可没这么好的东西。

    想到这里,心情便也轻松下来,他见这房间中陈设奢华,四壁上挂着不少字画,而靠北的墙上,则是摆着一个多宝格,上面放着不少物事,他起了好奇心,便起身仔细查看。

    却没想到,仔细看了一番,当真是吓了一跳。

    东西两面墙,加起来挂了八幅字画,竟然全都是名家真迹!秦掌柜虽然专精是金石古玩,但是在这一行当里面沉浸了几十年,这点儿信心还是有的——绝对不是赝品,而且武毅伯府,也似乎不会摆放赝品。

    而当秦掌柜的看到东墙上最靠北的位置挂着的那一幅字,更是浑身一震,眼中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

    “这?这竟然是?”秦掌柜浑身哆嗦着,轻轻的吐出了三个字:“砥柱铭?”

    “山谷道人的‘砥柱铭’?”

    “没错儿的,绝对是真品,这儿有后宋贾似道,本朝项元汴的题跋,铃印,这色泽。也绝对不是做旧。更何况,山谷道人字的风骨,又岂是谁都能临摹出来的?定是真迹无疑!”

    站在这幅发黄的字下面看了好半响,秦掌柜的终于是确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就算是他这等见过大场面,甚至亲眼鉴定出传国玉玺来的大师级人物,要是放在连子宁那个时代肯定能时常登上鉴宝等节目的权威专家,也是深深的吸了口气,才平复了一下心中鼓荡的情绪。

    “维十有一年,皇帝御天下之十二载也。道被域中,威加海外。六和同轨,八荒有截,功成名定,时和岁阜。越二月,东巡狩至于洛邑,肆觐礼毕,玉銮旋轸,度肴亟之险。践分陕之地,缅惟列圣,降望大河。砥柱之峰桀立。大禹之庙斯在;冕弁端委,远契刘子,禹无间然;玄符仲尼之叹,皇情乃睠,载怀仰止,爰命有司,勒铭兹石,祝之……”

    秦掌柜不自觉的看着这幅字,一字一句的轻轻读了起来,那神色。竟然是如痴如醉,陶醉其间!

    也不怪他如此,着实是这幅字画太珍贵了。

    山谷道人,也就是黄庭坚,字鲁直,山谷道人是他的号。又号涪翁。其人乃是北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诗书双绝,洪州分宁人,治平四年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遭到贬谪。

    黄庭坚乃是苏门四学士之一,是江西诗派的开山祖师,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而其字更是为人称绝,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苏黄米蔡“宋四大家”,其大字行书凝练刚劲,铁画银钩,时人推许为天下无双。

    而黄庭坚最珍贵的一幅字,便是《砥柱铭》,内容是黄庭坚生前最为推崇的唐代宰相魏征写的《砥柱铭》,全文六百余字。

    秦掌柜自然不知道,在连子宁那个时代,在二零一零年的保利夜场拍卖中,《砥柱铭》经过六十八次叫价,以加上佣金总计四亿叁仟零八十万元成交,不仅打破了前一年吴彬《十八应真图卷》一亿六千九百万元的中国艺术品拍卖纪录,而且远远超过五年前“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在英国伦敦创下的两亿三千万元中国艺术品成交世界纪录。

    乃是不折不扣的,天下第一。

    不过这并不影响秦掌柜对他价值的判断,很快就在心中估量除了这幅字的价格,免不了又是震惊了一番。

    好不容易平息了心中的波澜,秦掌柜硬生生的把自己的眼睛从这幅字上给拔下来,若不然的话,他能端倪上整整一天!

    去北边儿多宝格那转了转,刚刚平静下来的心,就像是给扔进一块儿大石头也似,噌的一下又是泛起了无尽的波澜。

    那多宝格上,林林总总摆了十三四件儿物事,其中最晚,最不值钱的一件儿,乃是前朝的一件儿元青花,而除了这一件之外,就没有一件儿是晚于南宋的!

    其中更是有三件,竟然是三代之前的老古董,最是珍贵不过。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小鼎,秦师傅就认出来,这乃是最晚周朝东迁之后的器物,至今至少两千年!上面的铭文古朴雄浑,让人心中便生出一股油然而生的敬畏之意。

    这是面对那雄厚的历史时候所产生的感觉。

    他觉得自己不能再看下去了,再看下去的话,这就要犯病了,就这一会儿,他的情绪已经是如攀云驾雾一般,忽高忽低好几次了。

    这让秦掌柜有些头晕目眩。

    他一屁股坐在太师椅上,这会儿才发现,原来这椅子竟然也是上好的檀香紫檀做成的,这种产自于南洋的木材,现在在京城和南直隶可是有价无市,而且看这椅子上面的包浆,至少也是本朝初年就制作出来的了。

    再看看手里的杯子,杯子下面的碟子,也是上好的青花瓷!

    秦掌柜的心中不由得暗暗震惊,心道看来伯爷这些日子在东北没少发横财的!这些东西论起来,可要比在扶桑搞到的那些东西品质高多了,古董的年份要更久远,而且保存的还都完好,至于字画,更是无一不是精品,无一不是大家,甚至其中有不少,都是史上赫赫有名的物件儿!

    他扫了一眼,这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偏厅而已,而且还没进内宅,属于外宅的范畴,就已经是摆了这么多稀罕东西,若是内宅里面,得有多少更珍贵,更稀罕的物件儿?而且一个偏厅就如此,那整个大宅要有多少?

    这一路走来,就听说伯爷领军南征北战,打下来不小的地盘儿,看来不但地盘儿打下来,更是捞了如此多的好处!

    正思量间,外面传来了脚步声,秦掌柜赶紧站了起来,房门作响,一个年轻人推门进来,锦衣金冠,上面插着一根墨玉簪子,大袖飘飘,正是连子宁。

    秦掌柜赶紧跪倒在地,磕头道:“小的见过伯爷!”

    “起来起来!”连子宁哈哈笑道:“老秦你这一路多辛苦,可别行这大礼了,当心扭到腰!”

    连子宁近来心情很是愉快。

    锦衣卫的危机暂时化解,王泼三等人已经在路上,接下来如何行事,都不是他能够掌控的了,也只能放开心怀,尽快处理眼前之事。而彼时,朝廷钦差尚慢慢悠悠,遥遥无期,时间还多得很,足以妥善处理一些事情。新兵卫的组件非常顺利,本来这一批新兵按照原计划是在镇远府之战刚刚开始,女真和蒙古大军到来的时候就组建为新兵卫的,当时连子宁也是存了血战到底的心思,结果由于连子宁奇袭海西女真腹地,导致蒙古女真联军彻底崩盘,这些新兵因此也多了将近一个月的训练时间,这些时间可没浪费,这一批兵员素质非常之高,组建的新兵卫虽然是新军,但是由于那些加入进去的大量的精锐老卒和基层军官的存在,使得他们的战斗力也仅仅比那些主力卫低上一线而已,却是隐隐的超过了王吉和董汉臣那两个汉人奴兵组建而成的卫。

    组建完毕,战斗力相当不错,而且其中已经有几个卫启程了,他们在接到了自己所部的贱民之后,便会渡江北去,然后在属于他们的地盘儿扎下根儿来,开垦荒地,收获粮食,将东北的丰饶物产运往关内,然后变成无数的银两反馈回来,使得武毅军因此而不断发展壮大。

    这一去,也许就是几十年!

    连子宁刚才其实是跟几个即将率队离去的指挥使们密谈,交代给他们一些事情。

    这些陆续前往松江以北的部队,十个卫,四十个千户所,将近七万大军,占据了九百里丰饶土地,乃是连子宁下一步大计划的关键和根基。

    刚听到秦掌柜来的消息,连子宁就匆匆过来了,他很急切的知道京中的一些消息,虽然有信使,但是这些信使知道的,却也未必赶得上秦掌柜这等市井人物。

    亲自把秦掌柜的扶起来,秦掌柜显然是有些受宠若惊,连子宁在椅子上坐了,侍女奉了茶之后摆摆手让她退下,却见秦掌柜还站在那儿手足无措。

    连子宁笑道:“老秦,做吧!何必如此拘谨,想想当初在扶桑的时候就得了。”

    秦掌柜陪着笑了笑,半边儿屁股挨着椅子坐了,他是知道分寸的人,可是清楚的知道四品指挥佥事和超品的实权伯爵有多大的差距。

    连子宁喝了口茶,便是开口问询道:“老秦,问你点儿事儿,你跟我仔细说说。”

    秦掌柜赶紧道:“您尽管说。”

    接下来,基本上便是连子宁问,秦掌柜说而已。

    问了足足有两盏茶的时间,连子宁问的很仔细,几乎是方方面面都有涉及,而秦掌柜也是有问必答,回答的很是详尽。(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wen2)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德五十年第九卷 扫荡女真 五一八 买玉米 卖玉米

    问完了之后,连子宁对整个北京城现在的局势,已经是有了一个很直观的了解了。

    诚然,以秦掌柜的身份地位,不会知道很多东西,但是一件事儿,从市井这个角度上去看,却是未必不能发现一些平素看不到的东西。连子宁要了解的,就是现如今北京城的大势,一些乱七八糟的传闻,而不是什么官员的升迁,皇帝的命令。

    说了半响,嗓子也快干了,茶水都续了三次了,连子宁也差不多都了解到自己想知道的了。

    他啜了口茶,问道:“这次商队过来,运的都是什么?”

    秦掌柜赶紧从怀里取出一份儿单子来递给连子宁,这单子他在怀里揣了许久了,这会儿才有机会拿出来。

    这单子很是长,跟一本小薄书儿也似,连子宁抖开粗粗一看,里面东西很多,林林总总,怕不是有百种,从现在喜申卫急需的各色粮食的种子,到开采金银铜铁矿需要的器具等等大物件儿,无所不包,甚至还有三千套棉甲和五十套烂银板甲,一百套上好的马甲,这些东西的后面,却都是写着小字儿,连子宁一看就知道是城瑜的字迹。

    原来这些甲胄,大部分都是老泰山从兵部走路子批出来的,而还有部分,则是寿宁侯张燕昌送的。

    连子宁默默的看着,心中却是微微感动。

    还是自家妹子细心啊,这么多的东西。如此林林种种,要准备多久,要多么细心才能做到一丝不漏?

    这些东西的价格。当然是比不得自己源源不断运进京城的各种奇珍异宝,山货金银,但是这心思。却是让人心中熨帖啊!

    粗略看完,连子宁便把这份单子收了起来,又道:“来之前,城瑜可叮嘱你什么了么?”

    秦掌柜赶紧道:“有说的,伯爷不问小的也想说来着。小的来之前,大小姐叮嘱过,说她最近,要去扶桑一趟。”

    “去扶桑?”连子宁诧异道。

    “没错儿。大小姐说,伯爷您运回去的那些稀罕物事,实在是太多了,北京城乃至整个北地,已然容纳不下,有些东西,价格都开始往下降了。这个小的清楚,小的现在管着连氏的几家珠宝店,那店里客人,确实是少了不少。大小姐说,扶桑人傻钱多。金山银海一样,而且对我大明人文极为推崇,他们有钱,也舍得花钱,这些东西,定然在那边儿能卖出比大明更高几倍的价钱来,咱们在扶桑也有根基,去那边行事也方便。”

    提起扶桑,连子宁无端端的便想起了那段在扶桑的岁月,那一次异国之行,可以说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转折,没有之一。若是没有从五岛氏那里得来的那一枚始皇帝传国玉玺,自己按部就班的继续升官儿,就算是有戴章浦和张燕昌的照拂,只怕也是远远走不到这一步,别说获得了东北这么大的一个局面,就算是官位,只怕也在三四品之间晃荡。

    扶桑,这是一个在自己的印象中几乎已经要被淡忘的名词,不知不觉间,远渡扶桑,已然经年了。

    尽管那里还驻扎着自己的一支部队,尽管那里自己还有一座城池,每一季,还都有银海一般的金银从那边儿的流过来,变成武器兵甲,变成辎重粮饷,不断的给武毅军输送血液。

    扶桑风物,立花雷神,筑前白梅,丰臣秀吉,江梨野奈,柳生宗严!

    这些,似乎都已经淡忘了呀!

    这一刻,连子宁脑海中忽然闪过了什么,却是如闪电一般,稍纵即逝。他隐隐感觉到自己捕捉到了一条对于自己将来的未知之路有极大的裨益和帮助的念头,但是这个念头,却是转眼无踪,无论再如何去想,却都是想不出来!

    皱眉苦苦思索了许久,连子宁终于是放弃了这个打算,不过他倒也不是多么沮丧,恰当的时候,自然会想起来的。

    他对秦掌柜说道:“回去你跟城瑜说,她要去扶桑,这事儿,我不拦着,只是,一个女孩子在外,却有许多不便,让她带上足够的人手,若是有什么不便的,就去找清岚,清岚是有办法的,另外,出发之前,去京南大营找刘良臣,找他要些精干的人手。出海之后,先去威海卫一趟,让他们派战船护航,我待会儿给你写一封信,我和那儿的将官倒还是有些交情,相比他们是不会坐视不理的。”

    秦掌柜笑道:“小的都记下了,伯爷兄妹情深,当真让人艳羡。”

    连子宁笑着摆摆手,忽然话锋一转,道:“城瑜要去扶桑,我可不能让她空着手儿去,正好,此次征北,发了点儿小财。”

    他指着那副山谷道人的《砥柱铭》问道:“老秦,你是行家,且看看那副字儿值多少钱?”

    秦掌柜刚才都寻思了好久了,这会儿立刻报出价格来,道:“若是在京城里找到好这口儿的买主儿,至少是二十万两银子!若是拿到南直隶和江浙去卖,还得加十万!若是拿到扶桑卖,寻一个爱好字画儿的大名,少不了八十万两!不过小的听说,四川蜀王府的世子酷好此道,尤其是痴迷山谷道人的字儿,这幅字若是拿到他那里去卖,可不知道要换来多少好处!那就不是银钱可以计数了。”

    “好,这话说得是对极了。”连子宁拍手叫好道:“原来你都看过了,那你就都说说!”

    “得嘞,您那!”一说这个,秦掌柜来了精神:“您屋里这器具摆设,无一不是上上之精品,而且都是有年头儿的老物件儿,用句咱们行当里的话说,这都是有灵之物了!这些东西价格,每一个低的!这八幅字画。砥柱铭刨开,咱刚才说,除了这幅之外。其他的七幅字画,每一个也都不低于七万两银子!这多宝格上摆的东西,您瞧。这十来件儿,都是先秦之后,蒙元之前,其价格,大都在八万到十三万之间浮动,高也高不了多少,低也低不出这个价儿来。至于这三件儿,却都是先秦的老物件儿。乃是夏商周三朝,这东西,已经不能叫古董了,改叫宝物!”

    “尤其是这个鼎!”秦掌柜走到多宝架前,口沫横飞道:“若是咱眼还没瞎,能看得出来,这鼎。乃是当年商朝武丁大王为了纪念他的王后妇好率五千大军出征夷狄大胜而归,因此铸造的此鼎,这玩意儿可值钱啊,用无价之宝来说,也不例外。至于是多少钱。小的可说不上来。”

    连子宁微微一笑,一指房子里面摆设的这些东西,笑道:“这次征北,收获良多,这些东西,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更多山货兽皮等奇珍,这次你回去,这些东西,便都带回去。在我这儿,这是死物,在城瑜那儿,这东西就活了。”

    秦掌柜赶紧应了,又说了一阵儿,秦掌柜便是告退,他乃是那种极有眼力见儿的人,自然知道这会儿自个儿不应该留在这儿了。

    ————————分割线————————

    第二天一大早,商队的住地就陷入了一片之中。

    他们居住的所在,乃是一处极大的院子,镇远府南门儿往里走半里路往旁边儿一拐就是。

    镇远府里面还没完全规划好,里面一个百姓都没有,除了军队就是军队,里面空地极多,在一些地段儿,却是建起了一片片的房子,这里本来是当做军营用的,只不过后来重新规划,所有的军营全都围着大校场,这里自然就空出来了,正好给这些商队居住。

    而这会儿,院子里已经是人声鼎沸,虽然是一大清早,天刚蒙蒙亮的功夫儿,但是各加商队的房间都已经是点上了灯,灯火通明,照的里外通透。各家此次出来的,能管事儿主事儿的大掌柜的,都是已经早早的起来,那些伺候的小伙计更早的就已经端着洗脸水,毛巾把子等在门外了,一声招呼,进去伺候这些老爷们净面梳头,穿戴整齐。更有的那讲究的,尤其是江南富庶之地来的掌柜的,还着人给自己喷上香水,浑身上下的衣服,更是早前一晚就已经用熏香熏了许久了,这会儿大袖摇摆之间,便是一股想疯扑面。

    那些北地的掌柜便是暗地里骂一声胭脂粉气!

    不过此乃是两地民风所异而至,却不是这些南地掌柜的故意卖弄,而是南地风气便是如此,六朝金粉地,纸醉金迷,在大明末期的民风,也是极为的奢靡。

    能让这帮子人起得这么早可不容易——这些平日里在自己的商会里都是大爷,一个个手腕儿高,人头熟,脸面大,就算是背后的大老板也得敬着几分,这些大爷们平日里可是睡得晚,起得更晚,而且每天晚上都得两三个丫头子陪睡。来东北这一趟,丫头是没了,一路颠簸,睡得比谁都香!也没见平日里睡硬板床直叫唤浑身疼的那摸样儿!

    之所以起这么早,盖因昨儿个晚间连子宁着人来传话了,今儿个卯时中也就是后世的早晨六点,在将军府召集大伙儿开会,都得准点儿过去。

    这却是有些出乎大伙儿意料,没想到这武毅?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