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帝国风云录 >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5部分阅读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5部分阅读

    夕不保。这时候大将军若想扭转危机,必须让代北军秘密南下,抢占先机,在河北战场上打秦军一个措手不及,为此,大将军向邯郸要来了授权,全权负责与燕国议和结盟一事,但大将军真正的目的则是诱杀燕国国相公子隆,给燕国以重击,迫使燕国推迟南下攻击的时间,从而给赵军在河北战场上赢得更多的攻击机会。”

    公子恒慢声细语,一副古井不波的样子,而李牧则是脸色微变,浓眉紧锁,一双眼睛更是闪烁不定,尴尬有之,心虚有之,还有几分惶恐不安。心里的秘密给公子恒窥破,李牧震惊之余也是颇为痛苦。如此一来,先前的谋划已经无法继续,只有放弃代北,舍身跳进秦人挖下的陷阱,与国共存亡了。

    “公子隆是燕王喜的庶弟,在燕国出任国相二十多年了。他完全控制了燕国国政,正因为他的原因,这些年来,在秦国不断东扩、实力不断强大、山东诸国日渐衰落的时候,燕国无视自身生存危机,依旧坚持联秦攻赵之策,导致燕赵两国战争不断,互相消耗,给了西秦迅速发展的机会。”

    公子恒情绪很好,谈兴很隆,虽然李牧坐在那里沉默不语,但他却兴致勃勃的说个不停,“杀了公子隆,燕国这个最大的权臣轰然倒塌,隐忍了十几年的太子丹必将乘势而起。燕王喜老了,时日不多,他最信任的公子隆突然被刺,肯定会给他很大打击,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把权柄逐渐移交太子丹。太子丹远见卓识,对天下大势看得很清楚,将来必是一代明君。此人年少时曾出使邯郸,当时廉颇和我都在,那个时候他就积极推进赵燕两国结盟抗秦,但因为燕王喜和公子隆昏庸贪鄙,一心图谋河北,结果遭到打压,至今翻不了身。”

    “公子隆死了,太子丹掌权,赵燕两国必能冰释前嫌,议和结盟,携手抗秦,但现今形势对赵国极其不利,而大将军到了此等生死时刻,竟然还在谋划诛杀郭开之计,这岂不与大将军的初衷完全违背?假若邯郸君臣将相齐心协力,御西秦于国门之外,再加上赵燕结盟,那么形势必将扭转,相信不出十年,赵燕两国就能恢复元气,然后再合纵山东诸国,共抗强秦。”

    “我老了,行将就木,看不到这一天了。”公子恒望着李牧,笑眯眯地问道,“为了赵国,老夫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不知大将军是否愿意给老夫一个舍身报国的机会?”

    李牧本已失望透顶,听到这句话顿时惊喜不已,旋即为公子恒的胸襟和气度所折服,羞惭至极。

    “今天说了许多不该说的话,请大将军谅解啊。”

    李牧抱拳为礼,“李牧发誓,此生必不负公子所托,誓死拱卫王国。”

    公子恒笑着点点头。今天能够说服李牧以大局为重,逼着他发誓维护邯郸的稳定,算是完成了最后的心愿。其实公子恒并不看好这件事,李牧是个镇戍边疆的大将,他缺乏朝堂斗争的经验,试想以廉颇的本事,最后都败于郭开之手,更不要说李牧了。只要李牧诚心维护邯郸的稳定,相信郭开也不会在这个关键时刻斗倒李牧,自毁长城。

    “凡是知道那件事的人,都要处理干净。”公子恒嘱咐道,“不要留下任何痕迹。”

    李牧郑重答应,随之又问道,“公主呢?”

    公子恒脸上的笑容渐渐消散,良久,他才低声说道:“她是王女,话从她的口里传出去,邯郸必定掀起血雨腥风。”公子恒黯然长叹,“人各有命,这大概就是仪儿的命吧。她的事,我来处理。”

    屋内陷入沉寂,两位老人都不再说话,只有帷纱在夜风的吹拂下翩然起舞。

    公子恒的轺车辚辚驶进夜幕。

    李牧站在府门石阶上,默默地望着,眼内尽是痛苦之色。

    “我是不是太狠了?”

    站在他身后的黑衣微微躬身,“如果站在这里的人是他,他也没有选择。国祚和生命都是唯一,为了国祚,当然要舍弃生命。”

    李牧心里一痛,眼圈不由自主地红了,眼泪蓦然涌上眼眶。

    “黑冰的事办得怎样了?”李牧的声音有些嘶哑。

    “卓家少主答应了,遵照大将军的命令行事。”黑衣说道,“不过他有些担心,说黑冰狡诈,可能会嗅到危险,未必会掉进陷阱。”

    李牧想了一下,转身说道:“明天把张良先生请来,有些事我需要和他谈谈。”

    第一卷 崛起 第12章 荆轲给我做陪练

    第12章 荆轲给我做陪练(本章免费)

    当整个代城笼罩在紧张的气氛里,山雨欲来的时候,宝鼎在五更巷的待遇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一个死囚突然变成了“座上客”,当然了,这个座上客时刻处在旅贲卫士的严密监控之下,自由仅仅局限在一个小小的花园之内。

    这件事从头至尾透出一股令人心悸的诡异,对宝鼎来说如此,对荆轲来说同样如此。

    宝鼎自从与荆轲达成约定,禁锢他的五根铁链便去掉了,只剩下手镣和脚镣,宝鼎的“牢房”也改为一座幽静的花园,闲暇时也可以在花园里转转,但除了睡觉外,他绝大部分时间都泡在难闻的药水里,喝着一碗碗苦到极致的水药,吃着一颗颗各式各样的药丸子,肉体上的伤则是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迅速好转。

    前世宝鼎对中医持肯定态度,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中医的衰落也是不争的事实,中医的疗效更是饱受争议。穿越后经过亲身感受,宝鼎发现中医不是疗效不好,而是子孙后代不争气,没把老祖宗的技术一代代传承发扬下去。后世人自己没本事,却把罪责归咎于祖宗,当真无耻荒谬到了极致。

    这种愤世嫉俗的想法在宝鼎的心里不过一闪而逝而已,很多时候坐在木桶里想到的都是前世的家人和朋友,尤其是开始的几天,想着想着就悲伤不已,两眼含泪。他不知道父母和妹妹现在是否接到了自己醉死街头的消息,不知道胖子是不是已经把自己火化了。胖子肯定会把自己死亡的消息通知学姐,自己亏欠学姐太多,这下一了百了,学姐终于可以放下这份痛苦的感情重新寻找幸福了。

    随着肉体的痛疼逐渐减轻,宝鼎也从悲伤中逐渐摆脱出来,开始把心思放在了今生今世上。今生不知道命运如何,但从目前来看,厄运当头,若想活下去,首先就要度过眼前一关。前世自己连鸡都没有杀过,今世却要靠杀人来博取活命机会,当真是匪夷所思。

    秦国黑冰台的秘兵其实就是间谍,而其中的黑冰武士当然就是身怀绝技的杀手了。前世宝鼎和大多数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一样,对间谍、杀手、刺客这种高风险的神秘职业非常向往。后世这种电影小说太多,已经把这种职业打造成了无所不能、为所欲为,甚至是拯救地球和人类的神话,使得这种职业成了很多年轻人追求的梦想。但梦想重归是梦想,当宝鼎真的成为一个杀手,一个战国时代的刺客,必须靠杀人来换取自己性命的时候,他就不得不哀叹,杀人真的是一个技术活,一个需要高超技能才能干的活。

    我能杀人吗?靠一身力气去杀人?那岂不是找死?

    这天上午,当宝鼎正泡在药水里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荆轲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这几天,荆轲每天上午都要来一趟,下午则护从李牧与燕国公子隆谈判,但今天走进屋子的时候,他发现几个卫士都是陌生面孔,这让他立即意识到什么,神色顿时凝重起来。

    宝鼎感应到身边有人,马上睁开了眼睛,果然是荆轲,他当即露出一张笑脸。就在刚才,他做了一个决定,拜荆轲为师,学习武技。荆轲当然不会答应,彼此是敌人,怎么可能授敌以武技?再说也没有足够的时间,但宝鼎却要临阵磨枪,没办法,光有力气不行,总要掌握几招杀人的技巧,否则纯粹去送死嘛。

    “卫士换了?”荆轲问道。

    “早上起来就换人了。”宝鼎也没有在意,随口答道,“估计是半夜换岗了。”

    荆轲暗自苦叹,眼里闪过一丝悲色。那几个卫士听到了他们不该听到的东西,性命肯定保不住,只是没想到他们死得这样快。

    “荆卿,能不能和你商量一件事?”宝鼎小心翼翼地问道。

    荆轲点点头,心里顿时戒备起来。眼前这个少年迥异于常人,至今还是云山雾罩,难以看透。

    先前他在黑衣的酷刑折磨下以令人恐怖的坚强毅力硬是顶了三天,那时候的他就象一头被困樊笼的野兽,让人恐惧和震撼,然后他被黑衣活活打死了。荆轲认为他死了,但在李牧的要求下,死马当活马医,谁知他又奇迹般的复活了,在荆轲看来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更让荆轲匪夷所思的是,复活后的他就象换了一个人,开口招供,胆小怕死,而且聪明伶俐,尤其在他侃侃而谈的时候那眼神、那神态、那语气完全是一个成熟的年轻人,哪有半点痴儿的样子?不过,在他复活之前,他的的确确是个痴儿,荆轲绝对相信自己的判断,但事实摆在眼前,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此后他就觉得这件事从头至尾充满了诡异的色彩,让人忐忑不安的诡异,为此荆轲甚至怀疑这是黑冰台的陷阱。

    荆轲把自己的疑虑告诉了李牧和黑衣,但这两个人似乎没有放在心上,他们已经从这个少年身上获得了远远超过他们预想的东西,而且,李牧设下陷阱抓捕黑冰秘兵,其真正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从他嘴里撬取内贼的秘密。黑冰有黑冰的保密方法,任何一个黑冰秘兵所掌握的机密都是有限的而且不完整,不可能随便抓一个黑冰秘兵就能获取所需要的机密,这是显而易见的。荆轲也是在李牧返回代城后,才知道李牧抓捕这个黑冰武士的真正目的是要利用他杀一个人,然后嫁祸于秦国。

    李牧交给荆轲的任务是以最快的速度医好宝鼎的伤,并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宝鼎的体力。

    当初黑衣刑讯的时候非常有技巧,下手也极有分寸,并不是剥皮抽筋打断骨头等野蛮手段,之所以不慎把宝鼎打死,纯粹是被宝鼎的顽强激怒了,那一瞬间黑衣失去了理智,结果没有掌握好尺度,失手了。正因为宝鼎的骨头脏器都是好的,不过是皮肉外伤,医疗的速度当然就快。今天荆轲来,就是打算让宝鼎做一些恢复体力的训练。

    宝鼎看到荆轲答应了,马上说道:“杀人要做一些准备,比如练练剑什么的,所以……能不能现在就给我一把剑?”

    在宝鼎看来,直接对荆轲说,我要拜你为师,那肯定不行,要迂回一下,比如当他的面练练剑,请他指点一二,等到荆轲看到自己根本没有任何击剑的技巧,肯定会大失所望,那时自己再提出跟他学几招的要求,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你要我杀人,我没有杀人的技术,你总要教几招吧?这个要求不过份吧?

    荆轲沉吟不语。这少年有神力,但没有武技,来来回回就那一招砍柴式,但胜在一个“快”字,快得让对手根本没办法招架。碰到一般武者,而且是在第一次交手的情况下,肯定措手不及,势必会被这少年杀得狼狈不堪,但如果碰到真正的高手,这少年很快便会露底,然后他就必死无疑了。

    这个少年不是一个武者,但绝对是一个难得的刺客。刺客各种各样,但这个少年具备刺客的所有条件,最可怕的就是他的快,只要给他近身的机会,必定一击毙命,只要一击。由此可以想像黑冰台的厉害,从这个少年的身上可以看得出来,黑冰台在训练刺客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荆轲就是一个武技高手,他根本没把宝鼎放在眼里,他考虑的是给宝鼎一把铁剑还是一把木剑。

    “给你一把铁剑。”荆轲淡淡地说道,“我给你喂招。”

    要想让宝鼎迅速恢复到最佳状态,实战训练显然是最好的办法。

    宝鼎喜出望外,他万万没想到荆轲会主动提出来陪他练剑。荆轲是什么人?再过几年他要就刺秦,再过一百多年司马迁就要给他做传,然后他就成了名扬青史的千古第一刺客,我竟然在穿越后有幸与千古第一刺客练剑,这简直就象做梦一般,太不真实了。

    半个时辰后,宝鼎泡完药水,随便擦了一下,然后开始穿衣,他的动作有些笨拙,搞了半天还没有穿戴整齐,至于头发更是随意披散,根本没有束发的意思,其实他根本就不会束发缚冠。

    荆轲对他的古怪行为已经习惯了。这几天,宝鼎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非常好奇,什么东西都要看个仔细,而且他似乎啥都不懂,礼节不懂,方言不懂,服饰不懂,器具不懂,甚至连食物都区别不清,至于穿衣束发更是一窍不通。不懂也就罢了,他还喜欢问,逮谁问谁,希奇古怪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有些问题简直就是白痴,让人气得恨不得一拳砸死他。

    这小子明明是个聪明人却非要装白痴,好在他年纪小,又总是摆着一张笑脸,装出一副不耻下问的样子,荆轲和一帮卫士想着他也没几天活头了,也就耐着性子对付着。

    荆轲带着宝鼎到了花园草地上,然后示意卫士打开宝鼎的手镣脚镣。

    宝鼎有些激动,也有些紧张,他活动了一下手脚,然后接过荆轲手上的长剑。这柄剑式样普通,入手较重,刃口在阳光的映射下发出耀眼光芒。

    荆轲退后五步,右手搭上剑柄,一股凛冽的气势霎时喷涌而出。

    宝鼎骤感重压,双手慌忙抓住剑柄,竖在胸前。他前世没有碰过剑,更没有练过武术,但在电影电视里看到过相当变态的武侠高手和让人眼花缭乱的打斗场面,所以这下意识摆出的姿势还颇有些高手风范。

    突然,心灵震颤,一股热血蓦然从心底激射而出,跟着轰然爆开,一股股热流瞬间流遍四肢百骸,一股盎然战意冲天而起。

    宝鼎霎间失去了自我,他的心神完全被激扬的战意所控制,他的眼睛里只有敌人,他的身体里热血奔腾,他的力量无限增长,他猛地高举长剑,嘴里发出一声震天狂喝,“杀……”

    一道电光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射向了荆轲。

    第一卷 崛起 第13章 穿越后遗症

    第13章 穿越后遗症(本章免费)

    荆轲面色微变,急速后撤一步,眼中突现迷惑之色。

    这小子的武技涨了,气势也变了,和几天前有明显的变化,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前几天他有意藏拙?今天他打算给自己一个措手不及,乘机逃逸?

    宝鼎再起一剑,还是那一招砍柴式,但出剑的力道、时间、方位、快慢无一不恰到好处,给人一种妙若天成的感觉。假如宝鼎正在砍柴,手中是一柄砍斧,那这一斧子下去,必能将断木准确中分,同样的,这时候如果有个人站在宝鼎面前,那这一剑下去必能将人砍为两半。这是一种玄之又玄的感觉,荆轲知道以宝鼎现在的武技还做不到将人一劈两半,但他绝对可以做到一剑下去开膛破肚,即使有重铠护体也无法阻挡他这一击之力。

    荆轲再退,长剑还是没有拔出,为了以防万一,他对四周的卫士做了个手势,示意他们做好拦截准备,必要的时候可以用强弓劲弩。这些新来的卫士还是第一次看到宝鼎发飙,囚犯的强悍大出他们的意外,心情不由紧张起来。

    宝鼎面色狞狰,两眼通红,体内的热血和燃烧的战意让他忘记了一切,他的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冲上去,砍死他……

    长剑劈下,发出凄厉的破空之声,宝鼎的脚步越来越快,长剑劈剁的力道越来越大,嘴里的咆哮越来越猛,一股磅礴浩大的气势随之暴涨,渐渐把荆轲裹挟其中。

    荆轲还是没有拔剑,他不停地闪躲后退,眼睛却紧紧盯着宝鼎,他惊讶地发现宝鼎又回到了痴迷状态,从那双凶狠通红的眼眸里就能看出来,宝鼎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心神完全陷入了疯狂。这是怎么回事?荆轲更加疑惑了,他根本想不通,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玄妙的东西?

    二十步,荆轲退了二十步,意定神闲;宝鼎连进二十步,至少砍了五十剑,气息开始不继,咆哮声开始减弱,长剑的速度也开始变慢,但力道依旧狂猛,剑势如虹,如大河奔腾,绵绵不绝。

    “锵……”荆轲拔剑,长剑划出一道亮丽白芒,如流星追月,瞬间撞进密密匝匝的剑幕。

    “叮……”两剑相撞,金铁交鸣,清脆的声音穿透了剑幕,回荡在花园上空。

    这道声音传进了宝鼎的耳中,如利箭一般刺穿了他的心灵,那团熊熊燃烧的战意突然颤抖起来,跟着如从天而降,燃烧的火焰在风雨中厉嚎挣扎,火势霎间小了,随之一丝凉意随着的血液流遍全身,一丝清明如和煦春分拂过宝鼎的灵台,让他的意志忽然清醒过来。

    宝鼎的身形顿时停下,咆哮声骤然消失,长剑坠落于地。他瞪大了双眼,呆呆地望着抵在咽喉上的长剑,仿若南柯一梦。这是怎么回事?我刚才干了什么?荆轲的长剑怎么会抵在我的咽喉上?

    荆轲也是一脸疑问,这一刻,宝鼎的神智又恢复了,而恢复神智的宝鼎好象突然失去了抵抗力,竟然放弃了进攻,任人宰割。

    荆轲收回剑,眼神变得异常凌厉,冷声问道:“你的心神失控了,为什么?”

    宝鼎茫然摇头。刚才梦中的一幕非常真实,他一往无敌,把荆轲杀得连连后退,但两剑相撞,金铁交鸣之声传入耳中后,他的神智随即清醒,而清醒之后的他随即恢复本身,迅速丧失了攻击力。

    荆轲看他的样子不像伪装,眉头不禁皱了起来,“再来一次。”

    宝鼎也想再试一次,这事太诡异了,让他感觉非常恐惧。

    两人重新回到花园中间,隔五步对立。宝鼎双手握剑,立于胸前,眼睛刚刚凝注到剑刃上,一股热血立时从心底激射而出,跟着轰然爆开,一股股奔腾的热流瞬间流遍四肢百骸,冲天战意熊熊燃烧,宝鼎瞬间失去自我,如同一头咆哮的猛兽疯狂地冲向了荆轲。

    荆轲暗自惊骇,再次避让二十步,期间仔细观察,确认宝鼎没有欺骗自己。一个可怕的念头涌入荆轲的脑海,难道他中邪了,被鬼神附体?这个时代的人对鬼神非常崇拜,只要遇到无法解释的事物,一般都将其纳入鬼神的范围。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宝鼎吞食了什么药物,这种药物可以控制人的心神,但荆轲懂得一些医术,以他的了解,这世上的确有一些药物可以把人变成疯癫,但绝对没有可以控制人的意念心神的药物。

    荆轲拔剑,如法砲制,还是以剑撞剑。果然,宝鼎听到金铁交鸣之音后,随即清醒,然后失去抵抗力,原因很简单,前世的宝鼎根本没有任何武技,也没有任何搏击经验,当然只有挨宰的份。

    荆轲收剑回鞘,绕着宝鼎转了几圈,考虑是不是把这件事禀报李牧。让这样的人去执行刺杀任务,变数太大,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宝鼎低头想了一会儿,只能把这件玄妙的事归结为穿越的后遗症。穿越时空肯定有危险,穿越者不一定每次都顺风顺水,而自己这次偏偏就撞上了倒霉事,留下了后遗症,而这个后遗症显然对自己非常不利。

    同样的事情曾在槛车上发生过一次,今天又发生了两次,由此可以说明,只要自己动武,或者有了杀人的念头,那自己的意志就会完全失控,这太恐怖了,这不是找死嘛。不过让宝鼎赶到庆幸的是,这副躯体的前主人是个武技高手,在疯狂状态下,竟然把荆轲杀得步步倒退。想到这一点,宝鼎不禁有些沾沾自喜,不管怎么说,这次穿越也不算太失败,好歹自己占据了一个武技高手的身体,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这一刻,荆轲想到了好几种解决办法。禀报李牧解决不了眼前难题,时间太紧张,不可能再抓到第二个黑冰武士;找个巫士给宝鼎驱鬼,首先未必奏效,其次这可能会给刺杀行动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想来想去,还是自己来解决最为妥善。

    “我们来试一试,看看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你的意志会失控。”

    荆轲向宝鼎提出建议,宝鼎连忙答应,对荆轲更是感激不尽。

    一番折腾之后,荆轲的脸色有些难看了。只要宝鼎有强烈的杀人或者搏击念头,马上就会失控,那时他不管握住任何武器,甚至包括握住一根木棍都会挡者披靡,这太夸张了。

    “这样吧,我们换一种办法,看看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让你的意志迅速恢复。”

    荆轲提出了另外一种办法。又是一番折腾,敲锣打鼓、马嘶鸟鸣……办法都想尽了,完全不奏效,唯一能把宝鼎从失控状态中唤醒的办法就是撞击他手中的武器,但宝鼎随之失去抵抗力,只有等死的份。

    荆轲大摇其头,实在想不通。当日自己擒拿宝鼎的时候,宝鼎的心神也是失控,但兵器撞击之声对其没有任何影响,相反,他的攻击力越来越强。现在的情况有了改善,兵器撞击之声可以唤醒失控中的宝鼎,但清醒之后的宝鼎随即变成了废人,只能任人宰割了。虽然这个时间比较短,数息之后宝鼎就会再次进入失控状态,但无论是高手对阵还是在残酷的战场上,数息的时间足以致命。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说是鬼神附体,但宝鼎只要不失控,一切正常,这与鬼神附体的彻底疯癫不一样;如果说宝鼎吞食了特殊的药物,但激战中兵器的撞击声又能将其短暂唤醒,世上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不可思议的药物?难道他是一个半痴半疯的怪物?

    “如果你是个痴儿,这一切还可以勉强解释,但你不是。”荆轲望着满头大汗的宝鼎,语气颇为无奈,“在你被黑衣打死之前,你的表现的的确确是个痴子,然而奇怪的是,当我把你救活之后,你就变了,你的言行举止,尤其你的眼神,都变了。过去你的眼神空洞无物,那是一个痴子的眼神,但你复活之后,眼睛充满生气,眼神清澈明朗,没有半点痴呆的痕迹,而你的言行沉稳,举止有度,即使在大将军面前也能侃侃而谈,根本就不是一个稚嫩的少年人可以做到的。”

    痴子?复活之前我是个痴子?怪不得这副躯体前主人的记忆破碎不堪,原来如此。宝鼎霍然大悟。他绝对相信荆轲,这与前世他对荆轲的崇拜有关,这几天与荆轲接触多了,更是被荆轲风度和气质所倾倒,他不假思索地相信了荆轲的判断。

    的确,如果不是痴子,不是重度精神病患者,怎会有如此狂暴的一面?你把一个孬子惹火了,或者孬子突然发狂要对付你,你可以想像一下,你将陷入何种可怕的境地。现在宝鼎知道了,自己的脑子构造有问题,而这个问题在穿越之后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自己现在是个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只要给自己一个诱因,精神病马上发作,行为能力完全失控。

    “操……”宝鼎沮丧之下,恶狠狠地爆了一句粗口。老子的运气也太差了,前世流血流汗都都娶不起老婆,无奈之下狠心放弃了自己的爱情,今世穿越到战国,竟然是个精神病患者,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宝鼎又是愤怒又是失望,蓦地仰头向天,双手握拳,纵声狂吼……又疯了。

    荆轲说时迟那时快,冲上去对准宝鼎的后脑就是一拳。宝鼎一旦疯狂,唯一阻止的办法就是将其打晕,否则他会一直咆哮冲杀,直到力竭。当日荆轲活擒宝鼎,就是耗尽了宝鼎的体力,然后不费吹灰之力,一拳解决问题。

    宝鼎醒来时,发现自己赤身捰体泡在药水里。他现在每天要泡四个药水澡,浓郁的中药味让他难以忍受。想到前世今生的种种坎坷,不免悲从心生,泪水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前世他的性格也算坚韧,但莫名其妙地醉死了,又莫名其妙地穿越到了战国,成了一名精神病患者,这一连串的打击,让他再也坚持不住,痛哭流涕。

    荆轲走了进来,默默地站在他的身边,一言不发。

    宝鼎酣畅淋漓的哭了一会儿,心中的悲痛得以宣泄,情绪随即慢慢平静下来。

    荆轲看他逐渐正常,低声劝道:“你还是一个少年,活在世上的时间还很长。这种病虽然罕见,但应该还有治愈的希望。”荆轲这段时间静下心来想了一下,排除了鬼神附体和药物控制的可能,认定这是一种罕见的疯痴病,只要有诱因,它就间歇性发作,目前肯定找不到治愈的办法。

    我现在还是一个少年?宝鼎先前没有仔细听荆轲的话,这次他听清了,惊讶地抬头望向荆轲,“我是一个少年?”

    荆轲点点头,对宝鼎惊讶的表情视而不见。他已经认定宝鼎是一个疯子,而这次复活似乎让宝鼎的疯病有所改善,估计和当日黑衣连续重击宝鼎的脑袋有关,但这种改善目前看来十分有限,他依旧是一个半疯半癫的痴儿。

    宝鼎看看自己精瘦的身体,又摸摸自己光秃秃的下巴,呆了片刻,接着摇头苦笑,紧紧闭上了眼睛。先前他摸不到脸上的胡子,估计自己年纪不大,但也没想到这副躯体的前主人竟然还是个少年。年纪小在这个时代更没有优势,也就是一炮灰。

    “睡一觉,明天再练。”

    荆轲转身要走。宝鼎突然喊住了他,“我还能活几天?”

    荆轲欲言又止。这小子脑子清醒的时候非常聪明,为人处事也稳重有礼,一个少年人能具备这样的品性,前途不可限量,可惜他是个痴儿。

    “不超过十天。”荆轲还是决定告诉他。既然宝鼎有清醒的时候,在有限的时间内还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那就应该给他活下去的希望,“以你的武技,杀出重围并不是没有可能。”

    “但我会在瞬间失去抵抗力。”宝鼎叹道,“我死定了。”

    荆轲想了一会儿,忽然说道:“你可以克服这个致命缺陷。”

    宝鼎心里一喜,从浴桶里站了起来,恭恭敬敬地深施一礼,“请荆卿教我。”

    “晚上我来。”荆轲说道,“只要你刻苦,十天时间足够了。”

    第一卷 崛起 第14章 再杀一人

    第14章 再杀一人(本章免费)

    荆轲回到将军府的时候,李牧正站在隐壁墙后面来回踱步,刚毅的面孔上罩着一层浓浓的焦虑。

    “怎么样?有没有问题?”李牧看到荆轲走到身边,开口问道。

    荆轲知道李牧担心宝鼎的状态,如果从实禀报,李牧必定更加忧虑,所以他眉头轻蹙(cu),轻描淡写地说道:“我会解决好,不会耽误大将军的事情。”

    李牧有心问得仔细一点,但看到荆轲胸有成竹的样子,又把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此事也只有荆轲才能办好,将军府还真的找不到第二个可以放心托付的人。这次将军府花了很大代价才抓了一个黑冰武士,又颇费心思地将其游街示众,目的无非就是一个,把将军府抓住黑冰武士的事和这个黑冰武士的相貌公之于众,为一下步行动做好准备。此事关系重大,这个黑冰武士是否合作更是直接关系到整个计谋的成功与否,万万不可出错。

    “张良先生几时可到?”荆轲问道。

    “黑衣去接了。”李牧冷笑,脸显嘲讽之色,“如今代城局势紧张,张良当然要谨慎一些,以防不测。”

    荆轲听到这话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张良身边有韩国铁士,实力强悍,若想刺杀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是从府外传来轺车的辚辚声,跟着府门卫士高声禀报。李牧转出隐壁墙,大步走向府门,迎接张良。宾主稍加寒暄,携手走进正堂,谈了一会儿代城局势,话题随即转到这次议和谈判上。几天来,李牧和公子隆数次磋商,但因为彼此条件悬殊太大,至今没有任何结果。河北战局危急,邯郸摇摇欲坠,形势对赵国非常不利,心急如焚的是李牧,公子隆根本不着急。

    “我接到消息,说燕国大军已经云集北疆上谷长城和河北易水长城,对我代北和中山虎视眈眈。”李牧神色冷峻,语气更是蕴含着愤怒,“我想问问先生,燕国到底有没有议和结盟的诚意?”

    张良脸上的笑容渐渐消散,他从李牧的话里听出了浓烈的杀机。狗急了还要跳墙,更不说李牧这头凶狠的老虎了,假如燕国公子隆非要把李牧逼到绝路,那么代北局势势必失控,李牧绝不会低头,更不会拿自己的王国和子民向燕国妥协,但是,公子隆太过自负,对这个戍守代北几十年的李牧也过于轻视。今天的公子隆其实就是站在火堆上跳舞,稍有不慎就会玩火。

    “我认为燕国根本就没有议和结盟的诚意。”李牧这句话掷地有声,让张良的心顿时拎了起来。

    “燕王喜和公子隆贪鄙无度,到了此刻还梦想与西秦平分我河北之地。”李牧用力一挥手,大声说道,“简直是痴心妄想,自取灭亡。”

    张良头皮一麻,背心处顿时涌出丝丝寒意。李牧已经决断杀伐了。

    事实是不是如李牧所揣测?张良心里有算,他这次来本来就没有指望燕王喜和公子隆会改弦易张,相反,他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另外一个人身上,但若想让另外一个人促成燕赵结盟,必须利用李牧,现在,李牧在公子隆的逼迫下已经走投无路,他动了杀机,形势正在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西秦的大军正在猛攻宜安,邯郸危在旦夕,我没有时间,更没有耐心陪着公子隆玩下去。”李牧两眼瞪着张良,脸颊上的肉轻轻地抽搐着,杀气腾腾,“一年多来,你在山东诸国奔走合纵,我对你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但如今事实摆在这里,燕国没有诚意,燕王喜和公子隆决心趁火打劫。现在,请你告诉我,你是否还有力挽狂澜之策?”

    张良沉吟良久,似乎做出了什么决定,语调平静地问道:“大将军,你要考虑后果。一则蓟城的局势如何迅速稳定。你动手了,蓟城必乱,燕王喜措手不及,首先就要稳定蓟城朝局,但这个时间有限,一旦蓟城稳了,燕国的大军就会两路出击。一路从上谷攻打代地,你的大北军南下作战,代地空虚,代北必失。一路从易水攻打中山,赵国的大军都集中在邯郸南北两线,中山空虚,中山必失。这显然不是你愿意看到的结果。”

    “其次,如果你抢在蓟城朝局稳定之前击败了西秦,解了邯郸之危,赵军必定元气大伤,疲惫不堪,那么你若想阻止燕国趁火打劫,阻止燕军南下攻击,首先必须议和燕国,但那时你拿什么来化解彼此的仇怨?”

    张良自始至终没有提到李牧要杀公子隆的事,心照不宣嘛,但张良必须要知道李牧如何善后。李牧把燕王的弟弟、燕国的国相杀了,以便混乱蓟城局势,给代北军南下作战赢得时间,同时又要达到两国结盟的目的,这个难度太大了,如果李牧没有妥善的办法,他绝不会做出此等“自杀”的举措。

    李牧望着张良,一字一句说了三个字,“太子丹。”

    太子丹积极主战燕赵结盟共抗西秦,为此他被燕王喜弃置不用。值此河北危难之刻,燕国的危机也日益加重,太子丹若想拯救燕国,首先就要夺取权柄,而夺权权柄的唯一办法就是杀了相国公子隆。公子隆死了,太子丹乘机上位,主政监国,燕赵两国马上就能结盟。但问题是,李牧杀了公子隆,两国结怨,即使太子丹有意与赵结盟,也要邯郸给燕国一个说法,总不能说公子隆就这样白死了,那蓟城的脸面何在?

    张良听到这三个字,心中暗喜,不过脸上的表情却是十分严肃,“太子丹肯定需要赵国给一个说法,难道大将军愿意把自己的头颅送给燕国?”

    “人是西秦黑冰杀的,与老夫何干?”

    李牧看到张良从容淡定,知道他留有后手,心里也是暗自喜悦,深沉的声音里露出一丝兴奋。

    张良冷笑,“这几天,大将军先是抓住一个黑冰武士游街示众,接着又在代城大肆搜捕黑冰秘兵,搞得人心惶惶,就是为了嫁祸西秦?以我看,大将军这个痕迹留得太深了,燕国人不是白痴,燕王喜更没有老糊涂,他们不会相信大将军的解释,相反,他们认为大将军故布迷阵,贼喊捉贼,杀人的其实就是你。”

    李牧浓眉紧锁,抚须不语。他何尝不知道这是一个致命漏洞,但如果要堵上这个漏洞,给燕国一个合理的解释,把所有的罪责都推给西秦,那必须再杀一人,那个人就是公子恒。

    公子隆是燕国王族、国相;公子恒是赵国王族,其势力?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