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列强路 > 列强路第69部分阅读

列强路第69部分阅读

    明摆着吗,纵使汉军军纪再好,也不可能每次都会对俘虏客客气气,战场上一旦杀红了眼,大头兵可是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

    王炳勋情不自禁的点头,他虽然倚仗绿营兵才杀了城中数十名旗人官员,得予掌控大权,但对绿营兵的军纪却着实头痛,为了使他们听令,王炳勋很是出了一番血本,在他看来,汉军军纪再好也不可能真的对俘虏秋毫无犯,杀俘之事肯定免不了,既然没有汉军因为杀俘而受罚,意味着屠杀城中旗人绝无风险。

    凤翔府的满城居住区大én紧闭,城墙上一队队的旗人青壮手持着兵刀来回巡视,脸上都是一幅紧张的表情,只是他们防守的城墙早已年久失修,加上旗人出城贪图方便,城墙到处是塌陷造成的出口,整个城墙漏do出,难予起到什么防御作用。

    而满城外,一队队绿营兵也虎视眈眈的注视着城内,这些人依然穿着清军的衣服,不过所有人都剪去了辫子,倒是比以前显得jg神了许多。

    这样对持的情形已经有数天,自从数日前王炳勋下令杀了城中满人官员,宣布反正后一直如此。

    绿营兵粮饷本来就十分微薄,即使是全额发放也不足糊口,今年又是旱灾,又是蝗灾,绿营兵原本微薄的粮饷也有数月没领,不少人家中早就揭不开锅,若不是满人有着二百年余威,又没有上面的命令,绿营兵早就一哄而入,进入满城烧杀抢掠了。

    一名文士打扮之人从长街一边走过来,几名绿营军官看清来人模样,连忙迎了上去,那名文士低声在几名绿营军官耳边说了几句,几人脸上顿时现出惊喜之sè,中间之人转身大喊起来:“兄弟们,知府大人有令,杀进城去,城中鞑子不分老幼,全部杀尽。”

    多绿营兵先是一愣,接着眼睛开始发红,自己已经反正,知府大人发的那点赏钱已经不多,凭什么还要留着城中的鞑子糟蹋粮食?

    “杀,冲进去,一个不留。”绿营全军发出呐喊,向前冲去。

    “站住,站住,你们干什么,要造反么?”看到向城中冲来的绿营兵,城上正在巡视的旗人壮丁顿时慌了,sè厉内荏的喊了起来,却忘了绿营兵早已经反了。

    绿营兵充耳不闻,很快从各个缺口冲入城中,见人就杀,绿营兵在汉军面前是垃圾,可是旗丁更垃圾,如同养猪一般养了二百年,旗人子弟早已经没有丝毫武勇,旗人壮丁稍作抵抗,转眼间就被击溃,不少旗人壮丁吓得丢掉兵器,明知是死还拼命往家中逃跑。

    “杀”绿营兵顿时士气大振,跟着向前掩杀,不久,整个满城到处是喊杀声和满人的哭喊声,如同陷入地狱。

    凤翔祥的大屠杀整整持续了二天,二天之后,满人居住区已是一片废墟,再也找不到一个活口,知府才传令收刀。

    这种屠杀并不是特例,反正的各地绿营官兵为向汉军表忠心,纷纷对治下的旗人屠杀起来。

    陕西民风强悍,明末时是闯军老巢,为剿灭大顺军,清军曾在陕西大开杀戒,屠杀汉军军民无数,没想到二百年后,风水轮流转,这次却是绿营兵屠杀旗人。

    因为怕被汉人同化,满人都是单独居住,更是方便了绿营兵的屠杀。一时之间,整个陕西一省,凡是旗人居住之地都一片腥风血雨,血流成河。

    对于这些屠杀,前线的汉军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汉军经过数年民族教育,知道清初时为了坐稳江山,满人对汉人的屠杀是如何残酷,对于满人自然会带着民族情绪,他们因为军纪的限制不便屠杀,绿营兵愿意主动承担,自然最好不过。

    等到汉军上层反应过来叫停时,陕西一省旗人除西安外,基本已经屠杀一空,只有少数旗人及时离开满城,改名换姓才侥幸活了下来,这些人至死也不敢改回满族,数代之后最终融入汉人血脉。陕西一省究竟有多少旗人被屠杀,最终也成为一个i。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二百零八节 西摩

    第二百零八节西摩

    陕西发生的屠杀之事,传到王韶耳中后极为震怒,下令监察部撤查,不过查来查去,所有的屠杀都是投诚前绿营兵所为,鉴于他们当时的身份还是清军,只能定性为清军的内部屠杀,汉军的军规不能对其处理。

    对于这条结论,王韶虽然不满意,也只有捏着鼻子认了,此事可一不再可,王韶只能下旨,严令汉军不得坐视绿营兵对旗人滥杀,对于再屠杀旗人的绿营兵,汉军将不接受其投诚,此事终究是不了了之。

    因为绿营兵的积极倒戈,陕西全省迅速平定,王韶的旨意再次下达,要求第一路汉军在陕西稍作休整后,准备向四川,甘肃两省进军。

    在汉王亲征一路大军捷报频传时,另外两路大军也没能闲着,西路大军已经进入云南、贵州两省,两省一半地盘已经归于汉军名下,中路大军则已经横扫湖广大部,曾国藩的湘军退到湖广边界,眼看着湖广不久也会全部被汉军平定。

    虽然还有东北、西北数省没有平定,不过论面积,大汉疆土已经占据中国一半以上,人口更是高达八成以上,满清虽然盛京重新立了小皇帝,可是东北地多人少,全部人口加起来也不过三四百万,西北各省虽然还打着清廷的名号,只是距离实在太远,奕?一死,各省督抚群龙无首,被汉军剿灭不过是时间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开始对王韶还仅仅是一个王爷不满意起来,以汉王的功绩,国王不过是藩邦小国的称呼,大汉作为天朝上国,当然要称帝才符合大汉的身份。

    这种议论先是在普通人当中兴起,中国已经被皇权统治了二千年,百姓早已经习惯了皇帝才是朝廷的最高统治者,如今大汉已经将满清打得逃到关外,汉王自然应该称帝。

    这种想法又很快在读书人当中传开,接着报纸上也开始发表要求汉王称帝的声音,此事一经报纸报到,其他报纸也不甘其后,纷纷刊登汉王称帝的建议。

    此时离第一次鸦片战争已经过去了十余年,满清被英国击败后,让一直以外国为蛮夷想法之人受到巨大打击,南方逐渐开放之后,随着越来越多的洋人到来,无论是官员、商人、还是百姓都见识大开,不少读书人不得不承认,除了天朝外,洋人也有着悠远的文明,尤其是精于制造,不能将他们一概称为蛮夷。

    虽然多数人对洋人看法有所改变,不过在读书人心中数千年积累下来的傲气并没有随着一次鸦片战争的失利就马上消除,天朝失利不过是因为枪炮不如人罢了,只要将枪炮制造迎头赶上,洋人自然也不足为虑。

    汉军的迅速崛起,更是坚定了这些人的看法,许多人暂时忘记了鸦片战争失利的伤痛,重新以天朝上国之民自居起来,对于洋人也不再有当初的诚惶诚恐。不过,洋人毕竟打败过清廷,逼得清廷割地赔款,上海的租界还在,在没打败洋人之前,许多人还是感觉到有点底气不足。

    要想底气足,最好就是干净利落的和洋人打一仗,将洋人重新赶跑,不过鉴于大汉还没有统一全国,而对外的利益又越来越大,许多人并没有鼓动朝廷与洋人交战的想法,迫切需要另一件事来提高大家的底气。

    他们很快发现,若是汉王称帝的话,无疑是一件在洋人面前极为提气之事,洋人除了一个大英帝国勉强算是有皇帝外,其它洋人的国家都是以国王为主,而国王无疑比皇帝矮上一级,大英帝国虽然有皇帝,不过是一名女子,又哪能和大汉帝国的皇帝相较。

    报纸的刊登,顿时在各人心中引起共鸣,无论是酒楼还是茶馆,汉王什么时候称帝,帝号应该取什么成为最热议之事,这种热议很快影响到官员,不管汉王是否有这个意愿,反正谁也不愿落于人后,很快无数向汉王劝进的奏章就象雪片一样飞往太原。

    称王之后,称帝已是必然,对于大臣请求自己称帝的奏章,王韶并无反感,不过没有作什么批示,只是将奏章留中,这仿佛给了百官一个信号,各人很快发来了第二次奏章,借助着军中的无线网络,前线的指挥官也不落人后,纷纷发电请求汉王马上即皇帝位。

    三请之后,王韶才下达旨意,同意称帝,不过鉴于眼下还有诸多省份未定,而汉王本人又在太原,称帝之事只能暂时缓行,要求内阁先作好准备,拿出称帝的各项章程,前线将士则只奋勇杀敌,早日扫平天下,汉王才能放心早日称帝。

    汉王没有答应马上称帝,让一些人稍微失望,不过汉王终究作出了肯定的答复,许多人还是欣喜不已,消息传到民间,许多地方更是欢天喜地,仿佛过节一样热闹。

    正值十月,上海外滩行人摩肩接踵,此时的外滩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两边商铺林立,各种货物齐全,江上船只往来不断,实在是异常繁华。

    此时两名洋人正在外滩上并肩行走,这两人都是四十余岁左右,其中一人穿着西服,拄着一根文明棍,身材削长,显得风度翩翩,仿佛是绅士模样。

    不过,此人的真实身份却是一个肮脏的鸦片商人,名罗伯特懿律,从事鸦片贸易已经数十年,经他之手运往中国的鸦片高达十万箱以上,不知有多少人因为吸食了他运到中国的鸦片而家破人亡。

    在罗伯特懿律的身边之人穿着一身英国海军军服,军服上数颗将星闪亮,此人名迈克尔西摩,身份远在罗伯特懿律之上,眼下正是英国海军上将。

    迈克尔西摩是随着一支舰队一起来到上海的,随着汉军的崛起中,英国人无论是在香港的殖民地还是上海租界,压力感觉越来越大,只是因为克里米亚战争的缘故,英国实在没有精力对远东兼顾,加上汉军对英国并没有表现出敌意,反而加大了各种进口,使得许多英国国商人大发其财,英国只得任由汉军发展。

    如今随着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束,英国人终于有精力重新审视远东发生的变化,赫然发现远东已经脱离了英国的控制,尤其是在海军方面,远东更是在铁甲舰时代走在前列,英国自许为世界海军霸主,绝不会允许他国海军挑战自己,尤其是十余年前还是如此落后的一个对手。

    哪怕对方的经济利益再大也不行,何况随着汉军工业的发展,各项工业品的进口虽然还在继续增加,不过增加的幅度远不如数年前,目前许多工业品汉军完全可以自己生产,甚至有一些还可以出口,这不能不引起英国商人的警觉。

    迈克尔西摩来到上海,正是奉英国首相之命对汉军进行考察,评估汉军的战争,尤其是海军的战争潜力,如果有可能,英国海军就象十余年一样,对汉军发动一次有限的战争,推毁汉军勃勃发展的海军,将汉军的实力限制在陆地上。

    而罗伯特懿律因为熟悉中国事务,成为迈克尔西摩的翻译兼陪同人员,对于这项任务,罗伯特懿律非常乐意,不时的向迈克尔西摩介绍两边的建筑物。

    “西摩将军,这片楼就是远军的这个军事集团首领赖以起家之地。”罗伯特懿律指着前面数幢拥有漂亮外形的建筑物道,脸上还现出一丝憎恨之色。

    虽然这些年来远东的商人基本上都赚了大钱,只是却不包括鸦片商人,由于汉军在租界外对鸦片征收重税,除了走私外,正规渠道出去的鸦片根本卖不动。

    只是走私鸦片是重罪,被汉军抓获后一律斩首,在连续斩首上百名为洋人走私鸦片的j商外,已经很少有人敢冒风险走私鸦片了。

    单靠租界内的人吸食,鸦片的销量自然大为萎缩,每年运到中国的鸦片已经不足盛时一成,这自然引起了鸦片商人的不满,许多鸦片商人到领事处控诉汉军对鸦片征税的行为,只是在这件事上,一向有点软的外交部,面对英国领事的抗议却不肯丝毫退让。

    这种情况下,一些鸦片商人明智的转行,运来汉军急需的各种机器设备,利润率不如鸦片,不过是汉军鼓励之物,一路通行无阻,倒是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另一些鸦片商人却守着鸦片的暴利不放,罗伯特懿律正是其中之一,对汉军产生恨意也属正常。

    到罗伯特懿律的话,迈克尔西摩顿时对这几幢楼产生了兴趣,仔细打量起来,这几幢楼全部是红砖和钢筋水泥做成,窗户全部用了玻璃,最高一幢为九层,其余数幢则都是五层以下,每幢楼最上面都有一个巨大的牌子,上面用中英文标着和平两个大字。

    克尔西摩念着这个单词,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有意思,看来这位汉王殿下若不是被迫无奈,就是一个心思极为深沉之人,懿律,我们去里面看看如何?”

    “当然,西摩将军,一切随将军安排。”。。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二百零九节 决定

    (039街上的人潮实在甚大多了,迈克尔西摩不得不承认,就是伦敦也不可能会见到这么多人,难怪这几年伦敦日报上称呼远东为东方的巴黎,开始他还以为这是报纸的夸大之词,只有亲身经历才知道,相比上海而言,巴黎远远没有这么多的人口。

    正当两人要向前面和平洋行转向时,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传来,接着两支舞狮队出现在马路中间,人潮也向前涌乘,很快将道路挡得严严实实,两人顿时被挤得动弹不得。

    “让开,让开了”罗伯特懿律大急,挥舞着手中的文明棍,想开出一条路来,不料刚刚一挥起,棍子好象变得重似千斤,他根本挥不动[搜索最新更新尽在z

    罗伯特懿律低头一看,才发现自己的文明棍另一头被一名年轻人紧紧握住,难怪感觉变重,他不服气的又抽了一下,只是握住他文明棍另一头的年轻人却连动也没有动。

    “松手,我是大英帝国的公民,你想干什么?”罗伯特懿律恼羞成怒的道,他无比怀念数年前还是教朝人当政之时,那时根本不要他报出自己的国籍,凭着自己的长相,眼下的黄和人就会让开道路。

    “英国人?”年轻人眉叉轻皱,重复了一句。

    罗伯特懿律以为这名黄种人被自己的身份吓住,脸上浮现出一丝得意的笑容,正考虑若是这名黄种人求饶的话,是不是应该再狠狠讥讽一番时,突然看到那名年轻人脸色一变,问道:“请问大英帝国的公民先生,你刚才挥舞着手杖想干什么?”

    伯特懿律顿时语塞,他虽然脸皮极厚,也不会把自己想用手杖开路的想法说出来。

    “哼!这里是大汉的国土,下次拿着棍子时小心点,否则打到了人,纵使是英国人也一样要受罚。”说完,年轻人才放下文明棍另一头。

    罗伯特懿律很想说这坚是租界,大汉政权无权管辖大英帝国的公民,只是望着那名年轻人和周围汉人的眼神,心中还是一虚,不敢将这句话说出来。

    他在中国多年,深通中国国情,这些年,随着汉军节节胜利,普通人对西洋人越乘越没有以前的害怕,若他一旦犯了众怒,被打一顿也不是没有可能,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他还是明智的收起棍子。

    看到罗伯特懿律收起了手中的文明棍,那名年轻人没有再针对罗伯特懿律,而是津津有味的看着中间的舞狮表演。

    迈克尔西摩一直冷眼旁观,见到罗伯特懿律悻悻收起棍子,心中不由讶然,作为一个鸦片商人,罗伯特懿律无疑不是一个良善之辈,尤。其是在对待白人之外的人和时,简直是趾高气扬,常常将对方视为劣等人,若罗伯特懿律对那名握住他文明棍的黄和人大打出手并不奇怪,可是却既然忍了下去。

    见一时无法移动,迈克尔西摩也责性观看起中间的舞狮表演起来同,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这和表演,只觉得精彩无比。

    “好。”

    舞挪队的表演不时赢得了周围人群的掌声和喝彩声。迈克尔西摩边看边问道“这里经常有这种表演吗?”

    “回将军,也不是,一般要有庆祝时才会表演。”

    “这次他们庆祝什么?”

    罗伯特懿律向旁边问了一下才明白,道:“回将军,他们在庆祝汉王即将登其为皇,以后他们的名称将改为帝国。”

    “帝国,和女皇陛下一样。”

    “回将军,正是如此,远东的这个政权目前还只是国王,数月之后可能就改为帝国了。”

    迈克尔西摩脸色顿时一黑,在欧洲能称为皇帝的也不过是英、法、俄三国而已,其他不过称为王,只是他对远东多少有所了解,知道远东这斤,庞大的国家统治者一直称为皇帝,下面还有不少属国,称皇也是理所当然,心中虽然不舒服,倒是没有太过生气。

    舞挪的队伍慢慢离去,许多人依然觉得合尤未尽,不过人流终于动了起来,迈克尔西摩两人终于可以再次起步,饶是如此,两人也挤出了一身汗才来到和平洋行的大门口。

    大门不时有人进出,其中有不少欧洲人,仅仅一竟钟左右,迈克尔西摩已经发现至少有十余名白人进出。

    “这里的欧洲人如此多吗?”

    “将军,确实比较多,据领事馆最新统计,单是大英帝国的公民在上海已经接近三千人。“罗伯特教律回道。

    迈克尔西摩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近三千人,若是在非洪或南美等地已经可以灭国,如果大英帝国的海军与汉军交战,这三千多人或许可以武装起来。

    若是迈克尔西摩知道大汉的陆军规模,必不会有这和想法,可惜他的脑中还停留在十余年前,数千人就打得远东这个帝国割地求饶之时,虽然听许多人讲过远东的发展迅速,没有亲眼所见,总不会轻易相信。

    “欢迎光临。”

    就在迈克尔西摩正想事情时,耳边突然传来响起一个声音,他抬头看了看,才发现自己已经走进和平洋行的大门,两名东方女子穿着一身亮丽,正站在大门两旁,脸上带着温馨的笑容。

    迈克尔西摩不由愣了一下,心中更是觉得惊奇,这个远东的将军真是处处出人意料,不过他到底不是常人,很快反应过乘,大步走进大厅。

    等迈克尔西摩从和平洋行大门出乘时已经是一个多时辰以后了,此时他的脸上再也没有以前的轻松,而是非常凝重,和平洋行的这幢九层大楼里,其实是一个大的展览厅,每一层都摆满了商家可供交易的货品。贴吧握手手打奉献。这些货物包罗万象,从传统的丝、茶、瓷器到现代的机械、自行车、钢铁等。

    对于丝、茶、瓷器这些东西,迈克尔西摩并不在意,这些东西本来就是中国人的强项,哪怕出口再大,给中国带来再多的银钱,如果没能足够的大炮,只会招至祸患。

    让他在意的是和平洋行展示出来的各种工业品,这些工业品是如此齐全,以至凡是英国能生产出来的东西这里都能找到,基至还有一些英国不生产的东西这里也能找到,比如那该死的自行牟,看了现场演示之后,他甚至有和当场购买下来的冲动。

    “不行,不能这样下去。”迈克尔西摩心中叫道,果断结束了对和平洋行的参观,从里面走了出来。

    虽然他并非经济学家也非是商人,只是还是可以想像,短短十余年之间,这个国家改变是如此之大,一旦这样持续下来,大英帝国不但在远东的利益会消失殆尽,甚至就是本土的商人也会受到威胁,与其如此,不如让远东这个新生的政权掐死在襁褓中。

    看到迈克尔西摩脸色好象有点不积,罗伯特懿律奇怪的问道:“将军,你怎么啦,脸色如此难看?”

    “没什么,我想接下来不用看了,我已经有决断。”迈克尔西摩回道。

    “将军,你千万别被那些黄和人骗了,他们对你有礼貌,不过是想赚你的钱而已,事实上这些黄和人自高自大,野蛮,肮脏、极不讲理,限制正当贸易……,一连串的负面词汇从罗伯特懿律口中吐了出来。作为一名鸦片商人,罗伯特懿律心中极力希望英国在远东开战,若是能将汉军击败,他的鸦片就可以卖遍整个远东。

    “罗拍特,你不用这样劝我,事实上就这里的黄种人而言,并没有你说的那么不堪,不过,这些与战争无关,真正让我下决心向远东开战的只有大英帝国长远的利益,这里绝不能崛起一个可以与大英帝国产生竞争的国家。”

    “将军,太好了,这是最好的消息。”罗伯特懿律大喜,一想到远东有四万万人口,他就会流下口水,这是大多的市场,可惜却被汉军用高额的税收阻断了,他仿佛看到了在大英帝国海军的打击下,大汉帝国不得不低头认输的情景。

    “将军,要对汉军动手,眼下正是最好的时机,汉军尚没有统一这个国家,的巍人虽然连续损失了二个皇帝,不过他们还在战斗,而且远东地面上还有另一个势力,他们是拜上帝教,和我们同尊一个上帝,或许可以借助他们的力量对汉军进行牵制。”

    此时太平天国由于身处内陆的河南,洋人接触非常少,只是知道一个大概,若是他们知道太平天国里面的首领都称自己为圣子化身,绝不会对太平天国有一丝善意。

    “罗伯特,你反应的这些情况非常好,我会一并向议会报告。”迈克尔,西摩说道。

    自以为对远东已经足够了解的迈克尔西摩只在上海待了数天就匆匆登上舰队返回,他要用最快的时间向议会和首相报告,催促国内出兵,不再给汉军发展的时间,他有和强烈的感觉,如果现在不出兵,大英帝国将没有出兵的机会。

    抱歉,这一章迟了一点。

    (未完待续。。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二百一十节 最后的湘军(上)

    (039

    迈克尔西摩的来去,并没有引起大汉情报部门多大注意,跟随迈克尔西摩一起到达上海的不过是一支由四艘数百吨战舰组成的小型舰队,加起来只有二千多吨,随着这几年对外贸易的兴盛,原本上海码头进出的主力商船由数百吨变成数千吨,这样一只舰队夹杂在其中毫不显眼,还不及大汉海军一艘最大铁甲舰的排水量。

    一出海,迈克尔西摩就命令舰队全速前进。虽然他并不清楚大汉海军的实力,可是在海面上碰到数艘正在巡视的汉军铁甲舰,那钢铁身躯,狰狞的炮管,越发让迈克尔西摩感觉到大英帝国必须尽快出兵,对远东进行拖杀,不过他纵使心急如焚,等他再带着舰队到乘,至少也要在大半年之后[搜索最新更新尽在z

    进入十月份,随着草木渐枯,肆虐了全国大半地区的蝗灾不见了踪影,南方各省因为朝廷组织得力,蝗灾一起,朝廷即组织军队,民众扑灭,虽然蝗灾还是造成了不少损失,不过总算没有酿成大灾,大部分受灾地区粮食减产只有二成左右,朝廷拿出一部分粮食平抑粮价后,原来快速上涨的粮价也平息下来,只比丰年贵二三成左右。

    虽然粮价贵了,不过因为经济快速发展,许多普通城市民众收入都有所增加,并没有对生活造成太大影响,大汉朝廷的威望也进一步高涨

    相比汉军境内的欣欣向荣,太平天国与满清境内的情况就要严重的多,河南今年同样遭到早灾和蝗灾,因为抗旱灭蝗组织不力,粮食产量下降大半,看着田中被旱死或者被蝗虫啃食的干干净净的庄稼,不少农民还没有等到秋收就不得不逃亡。

    整个河南省内,到处是流民即使是太平天国的京城洛阳也不能避免,为了找到一口吃食,偷盗,抢劫,卖儿卖女的现象屡见不鲜,城中治安也日渐混乱,更多的流民死于道路沟渠,尸骨盈野。

    对于这一切,天王洪秀全却是不闻不问躲入天王府整日寻欢作乐,天王如此做法让许多天国将士都心灰意冷,陆续有天国的官员向汉军献土,不知不觉间,靠近汉军的天国十余县城变成了汉军的治下贴吧握手手打奉献。每接到这样的消息,天王虽然暴跳如雷,只是却不敢挑起与汉军的战事,只能生生咽下这口气将气出在报信人身上,把报信人活活打死,数次之后,再也无人敢对天王报坏消息

    宜昌,湘兰大冲府内,曾国藩端坐正中,两旁分坐着数十名湘军悍将,与以前相比一向骄横的将领脸上多数是一幅愁容满面的样子,即使是统师卓国藩也是愁容不展。

    从丢掉长沙后,淋军就没有打过一次胜仗不,应该说从与汉军交手后涛军就没有打过胜仗,淋军一向引以为豪的悍勇在汉军快枪利炮前毫无用处,只能一路败退。

    眼下整个清军在湖广的地盘就剩下宜昌府子十数万湘军也只剩下二万余人,其余死的死,散的散,湘军已经元气大伤,更让他们绝望的是收到了奕忻的死讯。

    奕忻的死对于涛兰乘说无异于晴天霹雳,没有了皇帝,他们又效忠谁,难道效忠关外的那个还在吃奶的娃娃?如果离关外近,可以得到接济,就是效忠一个娃娃也没有什么,可是关外实在太远了,又被汉军挡住,效忠盛京,淋军根本得不到任何支援,又有什么意义?

    清军的会议已经开了一天多时间,从昨天开会到现在,所有人都象是间嘴葫芦一样,惜语如金,谁也不肯多说,以至大多数时间只能沉默以对。

    “咚、咚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将快要昏昏欲睡的众人惊醒,众人连忙抬头看去,只见一名大帅府的亲兵急匆匆进来‘脸上的表情有点奇怪,即象高兴,又象是别扭。

    “什么事?“曾国藩眉头轻皱,他对自巳的亲兵一向严格,此时若没有大事发生,亲兵绝不敢随便闯进来。

    “回大帅,是郭先生回来了。

    “郭先生,哪个郭先生?“曾国藩奇怪的问道,脑中顿时闪过一个人,只是马上又否决,怎么可能,那个人哪还有胆子见自己。

    “大帅,是郭伯堔郭先生:”

    “什么,是他。”曾国藩豁的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其余将领脸上也是一片愕然,显得惊讶万分。

    郭伯堔即郭嵩煮,他与左宗棠两人都是曾国藩的幕僚,无论是才华还是能力,两人都出类拔萃,甚称曾国藩的左膀右臂,长沙之战,湘军大溃,悍将的超战死,骆秉章,胡林翼、左宗棠、郭嵩熹四人失陷,曾国藩心疼不已,认为四人必死,亲自为四人祭奠。

    骆秉章,胡嵩熹两人一为巡抚,一为按察使,位高权重,而左宗棠、郭雨人不过是幕僚,曾国藩却将四人并列,可见他对两人的重视,只是祭奠完毕不足一个月就传乘四人一起向汉军投降的消息,这让曾国藩有点颜面大失,好在不久汉军就攻入京城,咸丰仓惶逃命,否则以咸丰的心性,说不走曾国藩这个湘军主帅也会受到牵连。

    如今虽然过去不过数月时间,却已是各为其主,咋然听到郭松煮回来了,各人如何不惊讶?

    “谁,是谁让他进城的?“曾国藩突然咆哮如雷的道:“快,快把他赶出去。”

    长沙之战,若说比起丢掉省城更让曾国藩心疼的,莫过于悍将鲍超的死和胡林翼、骆秉章、左宗棠、郭嵩熹四人的失陷,前两人曾国藩视为知己,后两人他一心当成弟子栽培,这四人若是为国尽忠也就罢了,偏偏一个不落的投降了汉军,简直是在打他的脸。

    眼见大帅如此愤怒,亲兵吓了一大跳,只好转身下去,只是没走出门就被拦下,他抬头一看,只见正是九老爷曾国藩拦在面前,连忙停下,叫道:“九老爷。”

    “等一等,我有话和大帅说。”

    “是,九老爷。”

    “大哥,伯堔到底是大帅府中的幕僚,见一见又有何妨,难道还他一个区区书生能翻天不成。”

    “大帅,自古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还是见一见为好。”罗泽南、李续宾、王鑫等人一起站出来求情道。

    “你们好,好的很。”曾国藩气道,他自然知道此时诸将的心思,许多人就差脸上写着要向汉军投降几个字,若不是他平时所施恩义,恐怕淋军早已经散去。

    明知郭嵩熹到来,十之八九是为劝降,可是众多将领一起坚持,曾国藩也不好断然拒绝,最后语气还是软了下来:“好吧,既然大家都认为要见一见,那就带上来吧。”

    “大外英明,还不快去。”曾固茶连忙向上来报信的亲兵道。

    “是,九老爷。”亲兵应了一声,急匆匆下去。

    没过多久,一身便衣的郭嵩熹走了上来,与数月并还是同僚时相比,郭嵩熹脸上瘦了不少,不过眼睛却是锋利了许多,没有了脑后的寒子,人更显得年轻一些,也精神了一些。

    与左宗棠持才傲物不同,郭嵩煮在曾国藩府中人缘极好,在场的湘军众将看到他时,许多人情不自觉就想打招呼,只是想到郭嵩熹已经是汉军之人时,才将举起的手放下。

    郭嵩熹带着笑意,看了众人一圈之后,才对曾国藩拱了拱手:“参见大帅。”

    “郭伯堔,你还有脸来见本帅,你难道不怕本帅一刀把你杀了吗?“曾国藩语气森然的道,他虽然是文官,只是为了带兵,杀气极重,要不然也不会有曾莉头的外号。

    郭篙熹脸上愧色稍显即瞬:“回大帅,当然想过。

    “那你还敢来,汉军许了你什么好处,让你如此冒险,还是汉军想借刀杀人,人家根本不在乎你?”

    “大帅,并无好处,是伯森自己要来的,眼下形势已经明朗,然子政权已经崩溃,伯堔曾深蒙大帅教诲,事有可为不可为,实在不愿大帅在错路上越走越远,这才过来劝大帅反正,希望大帅……。”

    国藩猛啪了一下桌子,打断了郭嵩熹的劝降,脸上怒道:“住口,伯堔,本帅没想到你也会如此贪生怕死,为了活命,毫无礼义廉耻,不但屈身事贼,还劝别人也丢弃忠义,你太让我失望了,念你我相交一场,这次本帅不杀你,滚,滚出城。”

    “大帅息怒。”

    “大帅息怒。”

    见到曾国藩要把郭嵩熹赶走,王鑫、罗漆南、李续宾等人顿时急了,急忙出乘劝阻。

    湘军将领多出身贫困,他们作战勇猛,不过是为了贪图以后的荣华富贵,历史上要说对满清有多忠心却不见得,不过是因为曾国藩自己犹豫不定,湘军才没有反。

    如今以满清的情景,非但不能带给他们荣华富贵,反而若是继续效忠满清下去,总有一天会丢了自己的性命,自然不愿意放弃郭嵩熹这个牵线之人。

    曾国藩的脸顿时铁青起来,他第一次感觉到不能掌控湘军这支力量,连忙向曾国荼使眼色,希望自己的九弟能够帮助自己,可能令他失望的是,曾国茶却是装着看不见。

    抱歉,又断了一天,这几天实在太忙,明天会持续更新!

    (未完待续)。。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二百一十一节 最后的湘军(中)

    第二百一十一节最后的湘军(中)

    在湘军将领挽留下,曾国藩还是没有赶走郭嵩焘,让他留了下来,只是对于郭嵩焘的劝降,曾国藩始终没有松口。

    “轰。”

    第二天,上午九时左右,一声巨大的响声从城外传来,整个宜昌府听得清清楚楚。

    “怎么回事?”宜昌府的百姓头一次听到如此猛烈的声音,虽然不明所以,不过心头还是有种慌慌的感觉。

    “不好,是短毛匪的大炮。”湘军对这个声音却熟悉多了,不少人脸色腾的白了起来,若说只面对汉军的火枪,湘军多少还有一拼之力的话,面对汉军的大炮,湘军基本上没有还手之力,这半年多的时间,湘军吃足了汉军大炮的亏,如今重新听到炮声,恐惧心顿时大起,脸色苍白的望向声音方向。

    看到湘军如此害怕,不少百姓心中反而生出一丝快意,宜昌靠着长江,不虑旱灾,一直是产粮大府,只是今年遭受了蝗灾,粮食产量大为下降,一下子涌进二万湘军,已是勒索的地方苦不堪言,加上湘军军纪本来就不好,大败之后更是糟糕,自入驻宜昌半个月以来,士兵强抢财物,调戏妇女的事没少发生,城中居民对湘军自然没有什么好感。

    炮声同样惊动了曾国藩,他向身边的幕僚问道:“哪来的炮响?”

    “大帅,好象是水师方向。”一名幕僚回道。

    国藩心中一惊:“快,随本帅到水寨看看。”

    “是,大帅。”

    湘军水师原本驻扎地是在洞庭湖,长沙被破后,湘军水师失去岸上支持,无奈之下只得趁着汉军水师不注意时,偷偷溜走,不过最终还是被汉军水师发现,一番追击之下,湘军水师损失惨重,原本数万人的官兵只剩下?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