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列强路 > 列强路第62部分阅读

列强路第62部分阅读

    天下,这条消息一出,汉军境内自然是一片欢腾,酒楼、客栈、茶馆、火车上等公共场所,都有人大声的谈论着鞑子皇帝身死的消息,许多人甚至猜测汉王究竟何时称帝。

    而各地的清军则一片人心惶惶,早在十数天前京城被汉军攻破后,各地清军已经有种大厦将倾的感觉,如今传来咸丰的死讯,无疑宣告了清娄这艘大船彻底倾覆。

    对于满人来说,得知咸丰死讯后,无疑有种天塌下来的感觉……部分承受不住打击之人纷纷用各种方法自尽,这其中还包括了一些汉人,只能说这样的人实在愚昧到了极点。

    还有一些满人则干脆拒绝相信,认为是汉军散布的谣言,不过持这种想法的满人不多,眼下汉军已经占据了绝对上风,没必要散布谣言,不久之后就自己打脸,何况这些年,凡是汉军公开发布的文告,基本没有作假之事发生。

    各地的督抚们却起了异样的心思,如今天下已不是满人一家独大之时,自太平天国起事之后,为了扑灭太平天国的起事,清廷放开了民间的团练,各地汉人纷纷撑握了军权,眼见满清无主,这些手握军权之人会没有想法才怪。

    不过,眼下还有诸多省份与汉军并没有接壤,这些地方的满人势力还很强,即使是有人起了异样心思,也不敢随便表露出来,免得提前遭到清算,满人虽然觉得汉人不可靠,却也不敢撕破脸,双方维持着脆,弱的平衡。

    趁着这个机会,汉军掀起了新一轮反攻的热潮,山东、湖广、广西三路汉军攻势如潮,山东全境已有四分之三的地盘归属汉军,只剩下济南、武定等几座大城还在清军手中:而湖广自从长沙被汉军攻下后,曾国藩带着残兵败将一退再退,已经退到了湖北的边境:而广西更是被汉军一鼓而下,汉军的前锋已经杀到贵州境内。

    五月初,张乐行率领的大军终于返回北京,在张乐行还没有返回时,汉王已经派出快马,对这次有功的将士封赏,只要参加这次战役之人,人人有份,张乐行官升二级,直接成为骑兵师师长,封镇北伯,义子张宛儿,亲子张喜两人也都官升数级,封子爵,一同受封爵位之人还有十数人,如此多的人一起封爵这在汉军来说是从未有过之事。

    只是却没有什么人反对,虽然张乐行算是捡了一个便宜,清军早已是惊弓之鸟,若没有他们,其他人也捡不到这个便宜,不提他们夺到了咸丰的尸身,单是俘虏的那些满清高官,每人都是一件大功,多封一点人也是应该。

    骑兵师按编制为一万余骑,人数只比近卫师稍少,可是若依以前满人的标准,一骑顶三名步兵,一万余骑则相当于三万余人的步兵师,超过了汉军所有编制。

    一时之间,张乐行还没有回京就变得灸手可热,成为汉军众多将领当中最亮的一颗明星,也让一路上的骑兵师上下都骄傲自豪起来,感觉这次追击没能白费。

    只是这支骑兵师的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全师加起来只有三干多人,有一千五百多人永远长眠在追击的路上,离一支完整的骑兵师实在相差太多。

    经过这次追击,能活着的人已经脱胎换骨,以此为基组建而成的骑乓师,其战力恐怕还怕这甚干此前。

    张乐行返京的当天,汉王亲自出城迎接,给足了这支得胜而归的军队面子,汉王一动,整个京城的汉军自然也需要动起来,而京城的百姓也组建了欢迎的队伍,整个京城顿时万人空巷。

    京中的满人已经处置完毕,除了妇孺外,成年男子全部被船送到了各个矿厂做苦力,来迎接汉军归来的百姓自然都是汉人。对于汉军攻入北京城,这些汉人百姓的滋味可谓复杂万分。天子脚下,皇城根儿,毫无疑问,他们都以住在北京城为荣,也享受了京城的种种福利,当然,在京城中最有权势,活得最好的自然是满人。

    汉军重占京城,作为汉人来说应当非常高兴才对,事实上持这种想法的人固然有,却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人的反而陷入茫然与惶恐当中,一方面他们享受到了京城种种福利,自然不愿意轻易改变,另一方面,他们生活在京城,多少与旗人有瓜葛,生怕遭到汉军的清算,还有不少人以服侍旗人为生,没有了旗人的吃喝玩乐,许多人不免失业。

    只是不论他们愿意不愿意,汉军进入京城的事实不是他们能够改变,不少人很快转变心态,开始向汉军靠拢起来。这次迎接汉军入城,倒是得到京城百姓的热烈响应,争先恐后出城相迎,当汉军经过时,大声欢呼。就在一个月前,这些百姓面对普通满人尚且战战兢兢,

    如今却反了过来,昔日的满清高官如同猪羊,不过是汉军用来展示自己战绩的道具,即使是皇帝也成为一具尸体,而百姓则竞相讨好于汉军,世事之奇,莫过于此。

    好在咸丰已经死了,这一切都和他无关,若是他棺中有灵,不知会不会气得重新活过来。

    张乐行回来之后,如何处理咸丰的尸体,顿时成为汉军将领争论的焦点,有人主张厚葬,以显示汉军的宽仁,当初清朝统治者尚且亲自拜祭明王陵,这才天下归心,坐稳江山。

    只是这种说法乌上遭到了反驳,教子皇帝拜谒明王陵,那走出于安抚汉人的需要,自认为继承了明朝的道统,如果汉王对咸丰厚葬,会不会被认为大汉是继承满清的道统,自然不妥,大汉也根本不需要安抚剩下的满人。

    何况勒子皇帝虽然宣称入关是为明朝皇帝复仇,可是追杀起明朝宗室来却是远比流寇还穷凶极恶,最终连逃了数十年,已是七十多岁高龄的崇祯第五子也不肯放过,以“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为名凌迟处死。这样的罪名,和莫须有毫无分别,尽显鞑子残暴的本质。

    勒子如此对待前明宗室,如今正是报应不爽,大汉非但不应该对咸丰风光大葬,反而应该暴尸荒野,任其野狗啃食才对。

    两派人员争执不下,谁也无法说服对方,眼下已是五月,咸丰的尸体虽然经过处理,却不可久留,最终还是呈送到汉王手中,让汉王决断

    从内心来讲,王韶也希望能对咸丰暴尸荒野,只是这样做除了泄愤毫无意义,王韶考虑了一下,还是将其否决,至于对咸丰风光大葬,王韶却根本没有作考虑,虽然这样做或许可以减轻汉军进攻时清军抵抗的决心,只是以汉军的实力却没有必要如此惺惺作态,没得委屈了自己。

    数天之后,汉王传下旨意,将咸丰的头颅割去腌制,传首前线,尸身则草草埋葬,算是对双方的意见折中。

    旨意一出,不少投降的文官心中不免颇有微辞,只是却无法改变汉王的决定,只能心中感叹,没想到咸丰御宇天下多年,竟然是如此命运。

    对于汉军大部分将士来说,汉王虽然没有对咸丰暴尸荒野,不过传首前线也仅次于暴尸荒野,心中当然是高兴万分,咸丰的头颅每到一到,当地汉军将士都士气大涨,对于清军的攻势越发凌厉。而清军将领不是颓丧无比,就是愤怒的失去理智,无论那一条,对于战事来说都是要命之事。以下免费:

    这几天都没能百~万\小!说许区,没想到《列强路》竟然增加了一位掌门,感诩天偌水书友的厚赏。

    这几天的更新让大家有点失望了,更新少的原因,是因为老茅就在上周重新找了一份工作,刚进入新工作期间,一切都要重新熟悉,只有晚上回家时才有一点时间写。

    本来老茅以为至少能保持每天一更,没想到连一更都不能保持,在这里,老茅向大家道歉,对不起大家了。

    本书的更新不会停止,至少二天一更吧,如果写的顺,也会一天一更。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一百八十四节 破济南

    农历五月份,端午节刚过,南方的天气变得灸热起来,即使是北方,天气也逐渐变暖,只是济南城里的数万清军,心中却没有丝毫暖意,而是从头到脚凉透了心。

    山东一向是京城的屏障,可短毛却根本没能进攻济南就跨海攻入京城,如今京城已经破了,连皇帝也被短毛传首天下,济南已经成为一座孤城。

    虽然抚巡崇恩及时将各地的兵力集中,可是谁都知道孤城难守,何况短毛一向枪快炮利,最善于攻城,面对汉军的炮火,哪怕是钢铁也抵挡不住,何况是血肉之躯。若不是崇恩派出军法官四处巡视,恐怕早有士兵忍不住偷偷脱下衣服逃跑。

    相比城内清军士气低下,城外的汉军却是士气高涨,恨不得马上攻入城中,将济南拿下,与北京连通,对于先进入京城的部队,济南城下的汉军战士无疑羡慕无比,若不是为了进攻京城,济南早已经是汉军囊中之物。

    如今京城已破,连鞑子皇帝咸丰也成为无头鬼,济南留着不但没有意义,反而使汉军分隔两地,虽然有海上联通,不过中间陆地隔着总是不好,就在张乐行回京之后,汉王下旨,尽快拿下济南,扫平山东,为汉军下一步进攻北方作好准备。

    得到汉王旨意后,山东的各支汉军很快扫平各地,齐聚济南,如今整个济南城下的汉军总数已经达到二万余人,对于济南的攻击也持续了数天之久。

    经过数天的炮击,济南的城墙已经千疮百孔,城中清军的士气更是降到最低点,尽管崇恩将所有的巡抚标兵都派出去弹压,还是出现士兵逃亡的情况。

    崇恩已经想尽了办法,却也是聊胜于无,面对汉军的大炮轰击根本想不出任何办法,只能与袁甲三等人一起坐困在巡抚衙门,不知该如何是好。

    汉军攻城的第四天,上午十时左右,一名将领面现喜色,激动的道:“大人,你听,短毛贼的大炮停了,停了。”

    各人连忙侧耳细听,果然,这几日一直响彻全城的炮声突然消失不见,不少人脸上顿时一喜,袁甲三却是脸色一变:“不好,短毛要出动步卒攻城了。”

    众人刚刚高兴的神情马上变得一紧,没过多久,激烈的枪声响了起来,虽然不如炮声大,却密集无比,听着这枪声,众人心中又是忧虑,又象是解脱,短毛攻了三天多时间,终于出动了步兵,双方马上就要短兵相接,清军至少不会只挨打不能还手。

    崇恩豁的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脸上的神情颇为振奋:“诸位,食君之禄,分君之扰,今日正是我等为大清效死之时,走,上城墙,随本官一起守城。”

    “是,大人。”各个将领连忙一起站起应道,只是声软无力,未免少了几分悲壮之色,不少将领眼珠子更是滴溜溜的乱转,显然是打着另外的主意。

    崇恩虽然看着眼中,却只能视而不见,眼下城中的力量大部分是汉人,他不过是勉强将众人压住而已,对普通士兵他敢毫不犹豫斩杀,若是对这些官员和将领也如此的话,马上就会激起这些人的反弹,他只是希望能够逼这些人与汉军死战,让进攻济南的汉军损失更重一点而已。

    只是崇恩的想法虽好,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捧,汉军的进攻刚刚开始,守城的清军已经一触即溃,一队队汉军根本没有任何阻挡,沿着大炮轰开的城墙缺口杀入城中,随之又将城门炸开,更多的汉军涡涌而入。

    崇恩带着人走到一半时已经和一队数百人的溃军相遇,看到惊慌失措的溃军,崇恩勃然大怒,拨出长剑指向溃军前方大喊:“站住,全都站住。”

    巡抚大人长剑一指,倒也是威风凛凛,加上身后还跟着数十名将官和数百戈什哈,溃军不敢造次,停了下来。

    “问问他们,哪部分的,为什么不向前?”

    名戈什哈急忙向前问了起来,很快就弄清楚城墙已经失守的消息。

    听到城墙已经失守,崇恩身后的众多将领已是脸色发白,崇恩的身体更是晃了晃,差点站不住,他定了定神才道:“传令,所有人不准后退,马上夺回城墙,否则杀无赫。”

    戈什哈很快将崇恩的命令传下,可是听到这个命令,数百溃兵却一动不动,目光恐惧的望着城墙方向,直到戈什哈当真动手杀了数人,这些溃兵才无奈的向前移动,只是速度却慢得象蜗牛爬一样。

    刚刚走不到数十米,又是一队溃兵下来,崇恩同样命人拦下,强令其调头向城墙方向前进,就这样,行不到一里路,崇恩已经拦下了二千多溃兵,同时,大量时间已经浪费。

    前面又是一队人正在快速下来,崇恩正要下达命令阻拦时,不少溃兵惊恐大叫起来:“是短毛,短毛来了。”

    “砰砰砰”

    喊声末落,枪声已经响起,刚才还大喊大叫的清军如同麦子一般倒下,这些溃兵整合起来本来就勉强,见此情景,顿时转身就跑,数千人乱哄哄成一团。

    “回来,反击,反击。”崇恩已经看来对面的汉军不过数十人,这点人数,清军就是用人淹也可以把汉军淹没,只是清军的表现却让崇恩差点气得吐血。

    来的人正是刘铬传和他的手下,刘铬传所在十五师是属于新编队伍,原本只是在江北防守,最近才调到山东战场,队伍中大多是新丁,从来没有打过仗。

    若是一队老兵,碰到数十倍的敌人,无论如何也会慎重一点,先停下来试探一番再说,反倒是刘铭传领着数十名新丁,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毫不迟疑的发起攻击。

    所谓错有错着,没想到清军数千人既然被数十人的汉军击散,汉军顿时大喜,那容得清军再集起来,枪声响过后,很快丢起了手雷,数十颗手雷一起在清军当中爆炸,顿时清军阵中血肉横飞,将溃军仅剩的勇气炸得无影无踪,无论崇恩如何命令,这些溃兵完全不理会,四散而去。

    更糟糕的是,即使是崇恩身边的戈什哈也被溃兵冲散大部,由原本的数百人只剩下数十人。

    “保护大人,保护大人。”崇恩的戈什哈队长急忙叫道,剩下的戈什哈连忙将崇恩围在当中,袁甲三等官员已经不知去向。

    戈什哈的动作顿时吸引了汉军的注意,一名汉军向刘铭传喊道:“排长,那边好象有一个鞑子大官。”

    刘铭传抬眼一眼,认出了崇恩的官服,他顿时大喜:“兄弟们,那边就是鞑子巡抚崇恩,不要放走他。”

    “是,排长。”一名班长应了一声,带着十名手下一起向崇恩所在的方向冲了过来,人未到,子弹先射击过来,唆唆的子弹下,顿时七八名戈什哈扑倒在地。

    戈什哈连忙用火枪还击,只是汉军虽然是新兵,千锤百炼下来的反应却极快,马上分散,甚至有人倒地匍匐,戈什哈的子弹大部分射飞,偶有子弹打在地上“卟响,却没能打中一名汉军。

    “砰砰”汉军又是一轮枪响,崇恩的戈什哈又是数人倒下,一名汉军看着双方只有四五十米左右,掏出一颗手雷,拉响之后用力甩出,手雷正落在崇恩的脚旁,眼看着这个铁疙瘩正冒着白烟,崇恩不由把眼一闭:“我命休矣”

    中传来一声闷响,崇恩只觉得自己被一股大力推了一下,身不由己的向一边摔去,脑袋重重磕在地上,顿时晕了过去。

    “大人,大人。”看到崇恩倒在地上,剩下的戈什哈顿时亡魂皆冒,一时也顾不得汉军,十余人围着崇恩,不停的叫道。

    “不许动,举起手来。”十余名汉军已经冲近,手中黑洞洞的枪口已经对准了他们,崇恩的戈什哈无奈,只得举手投降。

    “排长,拿下鞑子巡抚了。”一名汉军士兵高兴的向刘铭传道。

    “好,快向鞑子喊话,崇恩已俘,投降免死”

    “是。”

    没有了崇恩的指挥,剩下的清军更是不敢抵抗,又听到巡抚大人也被俘了,纷纷丢下武器投降,最终清点时,仅刘铭传一个排就俘虏了上千名清军,包括山东巡抚崇恩和一大批将官。

    除了刘铭传外,汉军先入城的各部也同样俘虏了自身数倍的俘虏,只是没有刘铭传所在的排悬殊。

    五月初十,经过四天的进攻,汉军顺利拿下济南城,俘虏的清廷大小官员数百名,官兵二万余人,而汉军自身伤亡极少,不过一百五余人,多是在进城之后遇到一些清军抵抗造成的。

    崇恩再次醒过来时已经是一天之后,正关在济南城的大牢中,对于自己还活着,崇恩感觉有点不可思议,经过询问才得知,若不是汉军手雷爆炸时一名戈什哈扑到手雷上,他已经被炸死了。

    在牢中才发现不但是他,就是袁甲三等众多官员也都成为汉军的俘虏,崇恩心如死灰,倒是希望自己当时被炸死就好了,也不用被关押在牢中,更多的官员却不象崇恩一样一心求死,心中忐忑不安,不知汉军会如何处理自己?

    ……………………

    昨天休息,本应该更新,只是右手臂酸疼的很,打了半章就受不了,今天才好了一点,先更一章,尽量再写,晚上应该还会有一章。

    感谢:碎羽-天行、山青盈、党指挥枪、卖花生油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一百八十五节 双帝时代

    攻下济南后·山东还在抵抗的清军已经不多·随之汉军分成数路,对山东的清军继续扫荡,另一路则北上对直隶地区发起进攻。

    就在山东的汉军对直隶发起进攻时,天津也分出一路汉军南下,对直隶地区横扫。

    直隶虽然一直是清军重兵布属之地,只是京城已破,皇帝身死的消息传开后,直隶的清军早已人心惶惶,毫无战意,各地争相而降,不到十天,天津与济南两地的汉军在直隶河间府顺利会师。

    两军的会师,标志着汉军重新联成一片,更微妙的是,汉军与太平军的形式由一部分接壤变成了半包围。

    这无疑让诸多太平军将领不安,天京事变,东王、北王、秦王三王身死,翼王出走,太国实力大损,汉军却趁此机会落井下石,对太平天国的将领招降纳叛,侵占大量原本天国的土地,若是说汉军没有打天国的主意,谁也不会相信。

    即使如此,天王依然选择了委曲求全,默认了汉军以前的所为,派出使者想重新与汉军修复关系,只是使看到达南京数月之久,汉军依然没有作出答复,对天国的野心昭然若揭。只是让众多太平军将领无奈的是,天王对此却好象完全不在意,在除去韦昌辉之后,不过亲自掌管了二个月的政务便很快失去了对政务的兴趣,重新躲回天王府享受,将政务一律委托给自己的两上草包哥哥。

    与东王相比,信王洪仁发、福王洪仁达差的不是一筹半筹,而是远远不及,只知为自己捞取好处,将整今天国的政务搞得一团混乱,让天国上下失望不已。

    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前期汉军对清军一路高歌猛进之时,太平军也没有抓住机会对满清痛打落水狗,白白浪费一次扩张的机会贴吧握手手打奉献。如今汉军占了山东、直隶两省,对河南呈半包围的形式,太平军更是不敢乱动。

    对于太平军如此警觉,王韶并没有太在意,虽然与太平军最终难免一战,只是在彻底消灭满清之前,只要太平军不主动出击,汉军也没有必要主动挑起战事。

    五月的盛京,天气已暧,原本空荡的街头行人逐渐增多,酒楼,茶馆也渐渐热闹起来。同福客栈内,已经住满了各种参客、皮毛商人,他们一边焦急的等待南面而来的商队,一面操着各式口音,谈论着各种消息和见闻。

    往年这个时候,南来的商队早已经出现,许多人已经将货物卖光,今年商队迟迟不来,让不少人心中涌起一股不安。

    虽然北方消息闭塞,不过短毛正在北伐的消息多少也传到了盛京,只是大多数人并没能太在意,大清疆域万里,短毛虽然在南方猖狂,要想打到北方并不是易事,对于战事自然也不怎么关心。

    突然一名参客用神秘的语气道:“听说了吗,京城被短毛攻下了?”

    听到的数人一惊,只是一人马上反驳:“不可能,山东还在大清手中,短毛又没有长翅膀,难道会飞到京城不成?”

    “短毛会不会飞我不知道,可是短毛有船,我听说短毛是乘船突然杀到天津,这才攻下京城的。”参客继续道。

    “这倒有可能,我看到短毛的船,真是又大又稳”,旁边有人附和道。

    这些参客、皮毛商以汉人居多,虽然满清入主中原以后就执行了严格的边墙封锁政策,把整个东北当成满人的自留地,严禁汉人进入,只是由于内地人口逐年增多,导致生存艰难,而东北却有大片肥沃的土地可以开垦,在黑土地的诱惑下,每年都有不少汉人冒着杀头的危险穿过边墙,进入东北开垦土地,繁衍生息。

    正是这些冒着杀头风险的汉人一代代开拓,盛京变得越来越繁华,而满人绮仗着各种特权,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对于这些旗人来说,没有汉人辛苦的耕作,东北连粮食也无法保证。

    虽然清廷严禁汉人进入,可是盛京的旗人对于进入东北的汉人普通百姓都有意无意纵容,不管满人在边墙如何严防死守,盛京的汉人总量还是逐渐超过满人,使得满清的边墙禁锢政策渐渐失去作用。

    “要是京城真的被短毛攻下了,那商队还会来吗?”一名参客问道。

    这一问,客栈内顿时鸦雀无声,往年这个时候商队已经过来,今年大家已经等得有点望眼欲穿,若是商队不来,无论是皮毛商也好,参客也好,货都卖不出去。

    “各位,各位,莫谈国事,莫谈国事。”胖胖的客栈老板向众人团团作揖道。

    “什么莫谈国事,商队来不来,关系到一家老少一年的嚼头,敢情却与你无关,你是不是还巴不得商队不来,好让大伙儿在你这里住的时间更久。

    “没有的事,没有的事。“客栈老板连忙摆手否认,若是承认,等于得罪所有住户,他只好退下,担扰的望着外面,生怕有官差衙役冲进来拘人。

    京城被攻破的消息并不是个天才流传,其实早在数天前这条消息就在盛京秘密流传,只是谁也不敢向官府求证,满清的文字狱过去不久,祸从口出是谁都知道之事,只是这条消息关系到眼下客栈中所有人的利益,这些人才会议论。

    就在这些参客和皮毛商担心之时,街上传来一阵喧哗,喧哗声越来越近,众人连忙停止谈话,齐向外面看去,不一会儿,一阵马蹄声传来,接着一支长长的清军队伍从客栈外走了过来,这支队伍全体挂白,所有人都紧闭嘴唇,显得庄严肃穆。

    “怎么回事,谁死了?。道路两边观看的人心中都涌起一股疑问,只是看着这支大军行进,谁也不敢出声,直到大军过去,喧哗声再起,许多人脸上都是一阵不安,纷纷悄悄打听起来。

    等到了晚上,消息才传了出来,大清不但丢了京城,而且皇帝也已经驾崩了。听到这个消息,整个盛京城居民仿佛一下子就懵了,谁也没有想到前几天的流言是真的,大清不但败了,而且败得这么惨,不但丢了京城,连皇帝也一并丢了。

    正在苦苦等待商队过来的参客和皮毛商人更加如丧考妣,商队是不可能过来了,今年恐怕要血本无归。

    今天白天进城的队伍,正是僧格林沁所率的军队,在冲出汉军包围后,僧格林沁很快回到科尔沁草原,为防万一,僧格林沁并没有马上率着队伍返回东北,就上存草原休整了十余天。

    这十余天,僧格林沁大肆招收科尔沁部的牧民,将队伍扩充到了近二万人,有了这支大军,僧格林沁这才起程来到盛京。

    也不容僧格林沁不小心,他手中的小阿哥无疑是大清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只是这个小阿哥还不到二个月,能不能养大还不一定,若是太平盛世,谁也不敢有异言,只是眼下大清正值风雨飘零中,立一个一月多大的婴儿为敌,必定会有人不服,如果他只带着一干多人就回到盛京,说不定不但无法让小阿哥登位,就是他的人头也有可能不保。

    自己死不足惜,若不能完成咸丰的遗憾,扶小阿哥登上帝位,就是到了地下,僧格林沁也无脸见皇帝,他才会如此小心翼翼。

    随着僧格林沁带来了皇帝确切的死讯,盛京开始为咸丰发丧,整个盛京一片白色,同时也开始策立新帝的问题,果然虽然小阿哥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但还是引起了诸多争执,最终,僧格林沁凭借着手中的实力才压服盛京众多宗室贵族子弟,确立拥咸丰唯一的子嗣登基,同时,僧格林沁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成为辅政王,为了不被宗室、贵族攻击自己揽权,僧格林沁又主动提议太后垂帘听政。

    就在僧格林沁扶持才出生一个多月的小阿哥登基时,西安同样有一场登基仪式,这次登基的主角是恭亲王奕沂,奕沂从京城逃出来之后,先是逃到了山西,不过感觉到山西并不保险,奕沂又从山西逃到陕西。

    奕沂逃到陕西不久,咸丰身死的消息就传了过来,虽然他知道兰贵人就快要生产,只是兰贵人肚子里怀的是男是女也不知道,何况就算是男孩,大清也不可能将希望寄托在一个婴儿身上,这让奕沂又重新看到了帝位的希望,经过一翻运作,奕沂终于取得陕西的清军文武重臣支持,在西安举行登基仪式,并宣告天下。

    双方登基的时间相差不过数日,一时之间,清廷一东一西同时存在一个皇帝,清廷进入了一段短暂的双帝时代。

    很快,清廷出现两个皇帝的消息就传到汉军耳中,汉军上平都不由愕然,教子如此做无异于自寻死路,称帝不是一件玩笑之事,一旦称帝,哪怕是明知不妥也不可能退让,所谓天无二日,地无二主,若不是双方隔得太远,说不定马上就会自相残杀。

    即使是没有马上自相残杀,双帝的出现无疑会造成各省清军混乱,这种混乱,只会进一步下降清军的实力。

    不过,这也给汉军出了一道难题,到底应该先进攻哪一边,或者干脆两边一起进攻?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一百八十六节 蝗灾

    东北是满清的发源地,眼下东北的满人占了整个满人七八成以上,是维系满人的根基所在,从重要程度上来说,似乎应该直捣黄龙,先进攻盛京的小朝廷才对,只是东北地广人稀,即使加上蒙古也是如此,相反,西面的朝廷论实力要比盛京的小朝廷强得多,目前拥有甘肃、青海、西域、四川、云南、贵州、西藏、湖北等地,光一个陕西人口就要远远超过东北加上蒙古的人口。

    虽然西面的这些省份还有许多没有表态效忠哪个朝廷,只是从距离上看,这些省份不可能绕过西安向盛京的小朝廷效忠,最终只要还忠于清廷,这些省份官员必定会选择西安的朝廷,从这点上看,应该以西安的小朝廷为主攻方向才对。

    这种烦恼相对于清军来说,只是章福的烦恼,王韶很快作出决定,汉军以西征为主,北征为辅。

    之所以选择西征,是因为与东北比起来,西安的清廷似强实弱,满人的实力其实已经降到了最低点,若不趁着现在这个机会尽快将西面备省拿下,给清延时间收拾人心,必定会大大增加以后汉军的进攻难度。而盛京的小朝廷实力虽弱,只是内部矛盾远比西安小,即使是再整合,由于人口有限,迟一点进攻也增强不了多少实力。

    五月下旬,汉军前锋越过娘子关,直接攻入山西,而汉王的王驾也离开北京,近卫军也随之进入山西,整个山西的清军顿时如同惊弓之鸟,开始全面溃败。

    当汉军攻入山西时,山西官员正在为效忠盛京还是西安而争执不停,山西一面靠着草原,一面与陕西只隔着一条黄河,正因为如此,对于究竟该效忠谁才会争执得特别激烈。

    对于山西巡抚英桂和本地官员来说,更倾向于效忠西安的朝廷,毕竟咸丰皇帝死后,恭亲王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之人,要他们效忠一个一个多月的娃娃,实在有点难予接受,何况山西离西安也远远近于盛京。

    不过山西之事并不完全由英桂和本地官员作主,山西还有一个钦差行辕,那就是被讥为败舂的和春,和春虽然屡败于汉军和太平军,不过他并不是完全无能,屡败而不溃,正因为和眷这支大军,山西才没有被太平军攻下贴吧握手手打奉献。甚至还趁着去年太平军内乱时,和舂指挥大军反攻,夺回了山西不少地盘,令和春威望大升,洗脱了自己败春的流言。

    和春一直受咸丰提拨重用,他当然不甘心接受奕口为帝的结果,盛京的皇帝虽然只是一个婴儿,却是先帝嫡子,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若是效忠盛京,他肯定会更得到重用。

    和春手上有大军,英桂和山西本地官员却掌握了大军所需的一切军需,双方互有顾忌,都一时难予得到对方认同,只能暂时僵持,不过收到汉军入晋的消息后,无论是和春还是英桂都有点慌神,只能暂时放下争执,共同对付汉军。

    山西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山脉绵延起伏,这一切对于汉军的后勤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不过并不足予挡住汉军的脚步,轻取娘子关后,汉军迅速拿下大同,取得山西的第一个立足点。

    大同在明时是边境军事要塞,只是清延时满蒙一家,大同的军事地位有所下降,可是依然是一所重镇,只是里面的清军只抵抗不到半天便投降,除了因为汉军火器犀利外,清军已经失去斗志也是重要原因。

    一条不大的官道上,左侧是宛延起伏,高大的山脉,右侧则是一片丘陵,凡是稍平一点的地方都被开垦了出来,种上了庄稼。

    这样的环境是山西典型的特色,随处可见。

    在烈日的灸烤下,地里许多庄稼叶子已经微微发黄,显得焉巴,焉巴的,不少村民正在忙碌着挑水对庄稼浇灌,已经浇到水的庄稼则恢复了翠绿的颜色。

    就在村民正忙碌时,远处一阵尘烟飞起,接着有人大喊起来:“大兵来了,大兵来了。”

    这一喊,正在地里浇水的村民顿时一惊,纷纷丢下手中的家什向后面的丘陵等地带躲去,山西因为人多地少,又到处是大山,山匪强盗也多,大兵过来谁也不知是兵是匪,或许有时碰到官兵吃亏会更大,先躲一下总不会错。村民们仓皇躲起不久,官道上一列穿着绿色衣服,过百人的队伍走了过来,这支队伍风尘扑扑,看起来走了好远的路,看到眼前庄稼地和丢下来的各种盛水工具时,整支队伍顿时传来一阵欢呼声,齐向中间一人看去。

    “好了,大家休息一下,喝口水,注意,不要踩坏了老乡的庄稼,否则军法不饶。”

    “是,连长,。

    备人大声应道,刚才还整齐的队伍顿时散去,纷纷抢过盛水工具,寻找深井打水,很快,井水提了上来,不少了痛痛快快的喝了起来,一些人光喝还不算,直接用水从头浇到脚,直到全身湿透才满意,嘴里大喊:“痛快!痛快!”

    “我的水桶。”丘陵后,一名十八九岁的小伙子大声喊了一声,正想走出去,马上被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人死死拉住:“你不要命了?”

    绿色、短发,拿着火枪,这些信息综合起来,一些脑子活一点的村民马上知道了这支队伍的身份,很显然,正是官军口中说的短毛。

    这数年,满清对于汉军的宣传自然是妖魔化,什么短毛无君无父、短毛不知礼仪廉耻,女子抛头露面……这些宣传只是轻的,更重的则是短毛杀人不眨眼,甚至生吃人肉……这些宣传大多数百姓只是半信半疑,原因无他,清延在百姓心中早已经失去信用,加上清廷不可能完全封锁汉军真实的信息,这些信息与清廷的宣传完全相反,只是谁也不敢拿自己的生命冒险,村民急切盼着这队短毛喝了水赶快离开才好,偏生不如他们愿,汉军喝水之后,就在道路两旁的树荫下生火做饭起来。

    这支军队正是汉军一支前锋部队,进入山西后,清军不堪一击,汉军自然不会小心翼翼,一定要大军才前行,而是派出诸多连队,驱赶各地的清军,接收县城,而这支队伍只是其中一支。

    不过这支队伍明显跑得太拼了,以至宣传不到位,百姓还没有反应过来,对他们依然非常害怕。

    炊烟袅袅升起,不一会儿,阵阵香味传来,眼下是六月天,许多食物不能久存,可是对于汉军来说,干鱼、咸肉、炒面、熟黄豆这些东西依然可以配备,闻到这些香味,许多村民忍不住口水狂咽。

    终于有几名半大的孩子忍不?br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