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列强路 > 列强路第50部分阅读

列强路第50部分阅读

    点期期哎哎来:“王爷,如果全部改造完毕,大概可以………,…可以月产四千支左右。”。

    “四千支?。”王韶不由皱起眉头,德雷泽步枪现在已经可以月产六千支,改成汉斯五七式只能生产四千支,何况改造的时间也需要至少数月之久。

    “汉王殿下,一支汉斯五七式步枪火力至少相当两到三支德雷泽步枪,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约纳斯,这样,汉斯五七式步枪可以小批量生产,月产二百支左右,其余还是以生产德雷泽为主……”王韶道。

    从火力输出来看,生产汉斯五七式步枪无疑更划算,可惜眼下汉军还没有解决有无的问题,等到生产的德雷泽步枪足够多,两大制造局才可以转产新式步枪。(。。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一百三十四节 新的兵工厂

    约纳斯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最终还是闭上嘴,他自然知道眼下汉军最需要的是什么,目前汉军总兵力已经近二十万,加上,总共持枪人数达到二十六万多人,以汉军目前月产九千支步枪计,需要近三年时间才可以装备完所有军队。

    今年前六个月汉军一共生产了五万支步枪,前几年生产的步枪合计只有十万支左右,两者相加仅有十五万支,离汉军需要的步枪还差十一万支之多,这其中差额只能靠外购。

    汉军单是从禅臣洋行购买的步枪就达到七万多支,另外向英、美两国购买的步枪也有三万多支,两者加起来刚好也达到了十一万支,不过,步枪并不是什么不坏的东西,这几年汉军持续作战,损坏的枪支达到三万多支,也就是说汉军目前的枪支缺额还差了三万多支。

    当然,这些缺额都是属于系统,汉军各支野战部队勉强做到了人手一支步枪,除了缺额外,需要更换的枪支也有数万支,从英美两国购买的枪支都是前膛枪,如果生产来得及的话,这些枪支肯定统统要更换掉。

    这样一算,至少下半年生产的五万支步枪还不一定够用,何况战事一起,储备一定量的枪支是必要的,换了自己是汉王也绝不会同意花费数个月时间改造,将每月生产六千支步枪的规模改成生产四千支,尽管后者威力远大于前者。

    看到约纳斯脸上有点沮丧,王韶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不用担心,眼下虽然是小批量制造,不过孤会再设一家制造局,这家制造局会专门生产汉斯五七式。”。

    威力更好的枪支王韶当然也想要,眼下两家制造局没有时间生产,却不等于王韶不可以开设一家新的制造局,二家制造局对于此时的汉军来说还是太少了,借着生产新式步枪之机”干脆再投资一家兵工厂。

    “汉王殿下,这太好了,我想担任这家制造局的总办……”约纳斯脸上的沮丧之色一扫而空,满脸喜色的道。

    若是换了华人,绝不会如此明目张胆的要官,不过,对洋人这种性恪王韶并没有什么反感,新设一家兵工厂,朝廷缺的不是资金,眼下资金对于朝廷来说恰恰是不缺,缺的建设兵工厂的技术人才,这方面人才除了要求采购的普鲁士洋行再支援一此外,必须从先前的两家制造局抽调一部分。

    “约纳斯,你要担任这家制造局的总办,也不是不可以,可惜你还不是中国人,我不能将这样重要的工厂交给你……”王韶语带惋惜的道。

    约纳斯脸上顿时犹豫起来,他当然知道汉王的意思,只要他提出入籍,他马上就会成为一家最先进的兵工厂厂长,可是要完全放弃在普鲁士的身份吗?

    对于普鲁士,约纳斯无疑非常热爱,虽然眼下已经有不少同伴入了中国籍,他也已经把自己的家人接到了南京,约纳斯却从没有入中国籍的打算,只是始终认为,最终自己还是要回欧洲。

    “约纳斯,如果你还不能决定的话,孤可以给你三天时间考虑,这家制造局预计投入资金不下一千万元,三天之内,如果你决定好了,依然可以是这家制造局总办……”

    “汉王殿下”我考虑好了,我愿意入籍……”约纳斯道。

    这一千万元的投资无疑打动了他”一旦投产,这家制造局的规模将会是现在的南京制造局三倍大,如果他坚持保留普鲁士国籍,以后不可能还有这样的机会。

    “约纳斯,欢迎你成为中国的一员,为表彰你发明的汉斯五七式步枪,孤会正式授予你子爵头衔。…”王韶用力的握了一下他的手道。

    “子爵?。”约纳斯脑中顿时一阵晕晕呼呼,没想到自己一下子成为贵族。

    汉军授予白人子爵并非先例,马克威尔曾被王韶授予了伯爵头衔”当时引起汉军境内所有洋人的轰动,如今约纳斯成为第二个授贵族头衔的白种人。

    “恭喜你”约纳斯子爵阁下!…”

    其余同伴纷纷向约纳斯道喜,语气中充满羡慕,在欧洲若是能得到子爵的头衔,不仅荣耀万分,而且还有封地;在汉境,虽然没有封城,不过同样荣耀,而且每年还有不菲的薪金。

    汉军的封爵非常谨慎,到此为止,得到封爵之人不过六十余人,相对于汉军统治的近亿人口来说,不知多么难得,这样算下来,即使没有封地,汉军爵位的含金量也远比欧洲爵位含金量要下一。

    “同喜,同喜!。”约纳斯笑得咧开了嘴,语无论次的道。

    约纳斯平复了一下高兴的心情,才想起来问道:“汉王殿下,不知我的制造局将建在哪里,也是南京吗?”

    “不,这家制造局将会放在南昌。”

    将这家制造局放在南昌,王韶无疑有更多的考量,眼下南昌已经通了铁路,就交通方面来说完全没有问题,除了分散风险外,还可以带动当地经济。

    “南昌。”约纳斯稍有一点失望,自己不久就要搬家,不过,心中还是以兴奋居多。

    也不知是否是王韶的错觉,下面的参观,约纳斯仿佛一下子变得拘谨了许多,对于王韶也更加尊敬。

    从南京制造局出来后,王韶接下来参观了科技院,经过二年的筹建,汉军的科技院已经有了一定规模,今年更是得到五百万元的拨款,这让身为科技院院长的顾元浦即兴奋,又压力大增。

    眼下科技院主攻方向有两个,一个是液压机,一个是发电机,无论是液压机还是发电机,对工业的推动无疑都会起到突飞猛进的作用。

    工业越发展到后面,大型液压机就越重要,甚至有人提出如果没有万吨以上的液压机,就没有后世的现代化。

    在欧洲,液压机的原理已经提出了数百年,1795年,英国人布拉默取得了第一个水压机专利,此时水压机以人力为动力,只能用于弯曲金属、折断木料,或捆扎、夹紧等辅助操作。

    历史上,第一台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锻造水压机是在1860年才由奥地利国家铁路公司的蒸汽机车主管哈斯维尔制造出来,压力在七吨至十余吨之间,这个压力足予对修建铁路的许多金属进行加工。

    “王爷,你看,这就是科技院制造出来的第一台水压机。”顾元浦指着一台立在一边的机器道,这台机器显得有点笨重,不过立在一旁却是非常威武。

    “嗯,不错,水压机压力有多大?”

    “回王爷,经测试,大约在五吨左右。”顾元浦回道。

    “五吨,五吨。”王韶心中有点失望,他后世听过的水压机最小也是百吨,千吨只是平常,大型的水压机往往超过万吨。

    当然,不可能现在指望能够建造出万吨的水压机来,甚至千吨也不可能,百吨以上却未必没有希望,有了百吨以上的水压机,可以直接锻造炮管,锻造铁甲舰的甲板,锻造绝大部分机器,可以说只有百吨以上的水压机,汉军的工业水平将会迎来飞速发展。

    “是,臣定不会辜负王爷苦心。”听到汉王嘴里的赞扬,顾元浦顿时稍作轻松。

    “对了,发电机进展如何?”

    “回王爷,目前已有所进展,只是电流尚不稳定。”顾元浦脸现愧色的道。

    “前面带路吧。”

    “是。”

    顾元浦应了一声,不一会儿,王韶就看到了科技院现在做出来的数台发电机,在蒸汽机带动下,数台发电机正嗡嗡作响,它们发出的电流被铜线引到了一个个电灯上面,灯泡发出忽明忽暗的光。

    发电机工作原理最简直不过,就是切害磁力线,可是要怎样才能得到稳定的电流却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对于这些,王韶早已经忘得一干二净,只能靠顾元浦等一批人自己摸索。

    相比于发电机,灯泡反而是最简单之事,科技院省去前面所有实验,直接用锋做成灯丝,然后外罩玻璃,抽成真空,接上电源,灯就亮了,只是电流忽大忽小严重损害电灯的寿命,不一会儿,王韶就看到数盏灯炮冒出火花或浓雾,被直接烧毁。

    烧毁的灯泡很快被工作人员小心取下,重新安置了新的灯泡,灯炮又变得闪烁起来。

    看到这一切,王韶并没有多言,眼下距离取得稳定的电源其实已经不远了,只要持续下去,王韶相信以科技院众人的智慧肯定会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一百三十五节 普

    南京洋径路,这里原本是将军路,因为江宁将军府在这条路上而闻名,不过此时江宁将军府已经改为大汉外交部,而各国使馆区也集中建立在这条路上,本来的将军路遂改为洋径路。

    四辆黄包车在普鲁士大使馆门口停下,林耀堂和二名随众从黄包车走了下来,另一辆黄包车上走下来的却是一名白种人,望着大使馆门口悬挂着的普鲁士雄鹰旗帜,这名白种人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耀堂取出四枚一角的银币,分别付给了四名车夫,四名车夫拿着银币,道谢了一声,其中一人问道:“先生,等下可还要用车子?”

    “不必了,我们估计要在里面很久。”林耀堂婉拒道。

    自从黄包车兴起后,南京内城已经禁止了马车通行,虽然人力车的速度没有马车快捷,可是相比坐骄来说要方便的多,而且自从禁止马车后,南京城比以前无疑要干净的多。

    黄包车起步价只需十五文,一般坐上五六里也只需要三十文左右,林耀堂每人给了一角银币,相当于一百文,够这些车夫拉三场,难得遇到这样大方的顾客,几名车夫自然还想再拉一次。

    听到客人的婉拒,车夫脸上稍露失望之色,不过并没有纠缠,四辆黄包车调转车头,很快消失在前方。

    “约纳斯子爵,咱们走吧。”看到那名白人还在望着前面的旗帜发呆,林耀堂叫了一声。

    跟随林耀堂过来的这名白种人正是几天前才被汉王任命为新的南昌制造局总办约纳斯,大汉没有规定单独国籍的政策,只是不元许入籍者保留他国国籍,换句话说,如果你是大汉本土公民,在拥有本国国籍时,并没有限定你拥有他国国籍,不过如果不是本国人,要想入大汉国籍,那就必须放弃原来国籍。

    这条规定有些霸道,不过这是自愿原则,能入大汉国籍的人到底是少数,而出国的华工已是越来越多之势,为了保护这此出国的华工,大汉才采取了灵活的国籍政策。

    如今刚刚放弃了自己普鲁士的国籍,再看到从前这面绣着雄鹰的国旗时约纳斯心中顿时涌起一股难言的滋味。

    听到林耀堂的叫喊,约纳斯应了一声,连忙移动脚步,向大使馆里面走去,刚走进大门就听到里面正传来阵阵音乐声。

    “对不起,里面正在举行欢迎新任公使到任的酒会,今天一律不对外人接待。”一名卫兵用生硬的汉语道,伸手拦住林耀堂等人。

    林耀堂听得一愣,他作为外交部人员,听说过普鲁士今年会有新大使到任,只是没想到自己这么巧碰到,连忙道:“我是大汉外交部人员,有重要事和贵国领事商谈,还请通报一声我想,贵国新的大使会乐意与我们相见。

    听到是汉军外交部来人,卫兵脸上顿时郑重起来:“请稍等。”说完,一人已经向里面跑去通报。

    大使馆厅中,数对男女正在翩翩起舞,而在舞池外围,还有数十名男士对舞池中仅有的数名女土虎视眈耽。

    毫无疑问,无论是英国人、法国人还是普鲁士人,来远东的目的都是淘金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年轻的单身汉,女子非常少而汉人女子对于洋人此时非常保守,不要说良家女子难予接受,就是妓女也很少愿意接客,也难怪这些人看到中间仅有的几位女士一个个眼中冒火。

    此时担任普鲁士领事的费力克斯却并没有跳舞,而是陪着一名四十岁左右身体粗壮如同猩猩一样的高大男子说话。

    “奥托阁下,远东就象是一个奇迹,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你根本想象不到就三年前我刚来到远东时,满街的人都留着辫子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脸上没有生气,完全象是行尸走肉,街道上污水横流,到处是屎尿脏物。

    这个国家有四万万人,上百万人的军队,却被英国数千军队击败,如今不过短短三年时间,辫子没有了,街道干净整洁,来往的行人身上也不再是脏乱,而是换上了新衣,到处都在新建工厂,主要城市都通上了火车,京城比整个欧洲所有城市还要干净,以前他们最大的进口是鸦片,如今却变成了一台台的机械设备。”

    “费力克斯阁下,是什么导致了这么巨大的变化,我在国内在虽然有所注意,可是却始终无法得到更加确切的信息,阁下可以为我作详细解答吗?”

    “当然,对此我乐意效劳,这一切的变化都源于现在南方的统治者,称之为汉王的年轻人,远东这个国家的主体是以汉人为主的一个国家,只是这个国家的统治者却不是没人,而是鞋靶人,鞋鞠人少,而汉人人多,为了维护鞑靼人的统治,鞋靶人对汉人极力采取了愚化的政策,导致这个国家二百年不能前进一步,远远落后世界,直到十五年前英国人用大炮打开了这个国家的国门,这个国家依然没有改变,三年前,因为鞋靶人想查封已经发展起来的和平洋行,当时和平洋行股东正是今天的汉王,他带着手下奋而起事,迅速占据了一省之地,随之远东也开始了巨变…“……

    费力克斯把王韶的事迹说了一遍,让奥托听得极为神往,有种视为知己的感觉。

    “费力克斯,听你这么一说,我有一种迫不及待见到这位汉王殿下的心情了。”

    “奥托阁下放心,汉王殿下是一位极为开明,也是一名极富魅力之人,如果见到阁下,肯定会相谈尽欢。”

    作为前任领事,费力克斯在奥托面前非但没有摆老资格的架式,反而似有巴结之意。费力克斯打听过奥托的背景,奥托八年前就是普鲁士议会议员,四年前成为普鲁士邦驻德意志联邦代表会代表,无论哪个身份都比费力克斯要高,这次来到远东,奥托担任的也不是领事,而是直接提为公使。

    正说到此,刚才门口通报的士兵刚好过来,在费力克斯耳边轻道:“阁下,大汉外交部有人来访。”

    “哦,知道了。”费力克斯应了一声,马上起身,转头向奥托道:“阁下,大汉外交部有人过来,我先出去迎一下。”

    “等等,我跟你一起去。”奥托马上起身应道。

    “也好。

    林耀堂、约纳斯等人在外并没有等多久就看到两名高大的德国人迎了出来,林耀堂与费力克斯两人打过多次交道,自然不会陌生,费力克斯见到到林耀堂,如同见到财神一般,脸上马上就露出笑容,张开双臂抱了过来:“亲爱的林,很高兴见到你。”

    耀堂急忙从费力克斯的熊抱中挣脱:“费力克斯,我要为你介绍一名新朋友。”

    “正好,我也要为你介绍一位新的朋友。”

    双人不由相视一笑,林耀堂先道:“我刚才听卫兵说贵国来了新领事,是不是就是这位朋友?”

    “林,你猜对了,不过,不是领事,这是普鲁士驻大汉公使奥托,冯悍斯麦阁下,奥托阁下,这是大汉的外交官耀堂林阁下。”

    如果王韶听到普鲁士公使的名字,肯定会大吃一惊,这个名字和德国历史上的铁血宰相一模一样,事实上,眼前这名粗壮的男子正是将来的那位铁血宰相,原本历史上奥托,冯,俾斯麦此时还在担任普鲁士驻德意志联邦代表会代表,不过由于大汉的崛起,双方贸易额越来越大,远东成为普鲁士人不可忽略的市场,奥托,冯悍斯麦才主动请求来担任驻远东公使。

    林耀堂对于这个名字并没有什么反应,他只是伸手向奥托。冯,俾斯麦握了握,道:“欢迎阁下来到大汉。”

    奥托,冯,俾斯麦此时尚听不懂汉语,只能依赖费力克斯翻译,听完翻译后,用德语回道:“谢谢,很高兴认识你。”

    双方客气了一下,马上轮到林耀堂对约纳斯介绍,听到约纳斯不但被封为大汉子爵,而且还是南昌制造局总办时,费力克斯、奥托,冯,俾斯麦两人都忍不住张大嘴吧,脸上露出一幅难予置信的表情。

    良久,费力克斯才回过神:“约纳斯子爵大人,很高兴认识你,对了,不知你是欧洲哪国人?”

    “费力克斯阁下,我现在是汉人,不过,原先与你一样,是普鲁士人。”约纳斯用德语流利的答道。

    “普鲁士人。”费力克斯又是一愣。

    “费力克斯先生,约纳斯阁下能来到远东,成为大汉的子爵,说起来还要感谢阁下才对,正因为禅臣洋行的招募,约纳斯才能来到远东。”林耀堂补充道。

    费力克斯马上洗然,约纳斯无疑就是禅臣洋行从本土招聘过来的技术员之一,他早听说过有人改变国籍加入汉军,只是没想到眼前这位能成为汉军子爵,而且还是一家新的制造局总办。

    欧洲人对国籍的改变没有东方人敏感,相反,费力克斯马上猜想到约纳斯来这里的用意,心中大喜。

    抱歉,今天只有一更,明天三更补。(未完待续。。。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一百三十六节 俾斯麦的震憾

    一家新的制造局,其总办还是一名前普鲁士人,还有比这样更美妙之事吗?

    事实上,费力克斯猜得不错,约纳斯今天来到这里,本来就是要和费力克斯敲定南昌制造局所需设备的进口合同。

    本着用人不疑的原则,王韶将制造局前期的筹备也交给了约纳斯,先期已经向约纳斯拨款五百万银元。

    虽然汉军数年来工业已经快速推进,钢铁、船舶等方面突飞猛进,一此设备宝山机械厂可以制造,不过,主要设备还是需要进口。无论是上海还是南京制造局主要设备都是从普鲁士人手中购卖,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几人在门外客气了一番,费力克斯连忙请林耀堂和约纳斯等人进入使馆内,使馆内的舞会还在进行,这次舞会只是南京的普鲁士人内部搞的一个舞会,并没有邀请外人。

    一曲刚刚结束,数名女子身上已是香汗淋漓,眼下是六月天,这么一曲接一曲的跳,谁也受不了,只是看到林耀堂和两名随众时,几名普鲁士女子眼中还是露出好奇之色。

    “亲爱的林,不如你请我们的露丝小姐跳一曲如何?”

    露丝正是这几名女子当最年轻漂亮之人,此时胸前露出雪白一片,因为汗水的缘故,整个胸脯轮廓都看得清清楚楚,林耀堂虽然与洋人打交道颇多,只是还是无法接受在公众场合与女子搂搂抱抱,何况这名女子又穿得如此暴露,连忙推辞:“费力克斯先生,我不会跳舞,跳舞就不必了。”

    看到林耀堂脸上露出窘态,费力克斯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他当然知道林耀堂根本不会接受跳舞的邀请,只是却喜欢作弄一下,开这样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更能拉近一下彼此的距离。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不要打扰小伙子的欢乐了。”费力克斯作了一个楼上请的动作。

    林耀堂和约纳斯两人跟了上去,另外两名随众却是留在楼下,自然有使馆的人接待,奥托·冯·俾斯麦也跟了上去,四人在楼上坐下,仆人端上茶叶,喝过数口之后,约纳斯表明自己来意,掏出一张清单给费力克斯,上面写的正是这次汉军要采购的设备清单。

    费力克斯接过清单一看,心中顿时笑开了花,这次汉军采购的设备比以往都要大,这一串长长的清单,费力克斯不用算就知道,其总额绝不下四五百万银元。

    丝、茶的大量出口,使远东一直保持着对外入超的贸易,如今各国商人也都接受大汉铸造的银元,还有一些银元被洋人带回自己国度,目前大汉朝廷所铸的银元已经成为一种强势货币,不需要换成银子交易。

    费力克斯招了招手,一名助手很快接过单子,到后面核算价格,而一行四人则继续聊天。

    “费力克斯阁下,这分清单上的投备,不知十个月时间能否运到远东?”约纳斯有点着急的问道,他作为总办,自然希望设备越好运到,制造局越早投产越好。

    “十个月?”费力克斯算了一下时间,这几年,有线电报发展极为迅速,虽然远东与欧洲之间没有电报直接联通,可是却可以通过转接”不再象从前一样只有人员直接返回才可以传递消息,消息的传递从以前三四个月缩短到一个月左右。

    一个月消息专到欧洲,三个月运输,有半年时间准备货物,以普鲁士工业的生产能力,足够了,费力克斯点头应道:“没有问题,十个月内货物会准时送到。”

    约纳斯顿时放松下来:“那太好了,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两人同时举起茶杯,相互示意了一下,接下来的谈话显得更加轻松,约纳斯忍不住向奥托·冯·俾斯麦问起欧洲近况,尤其是现在正在进行的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已经进行快二年,几乎波及到欧洲主要强国,双方打的昏天黑地,血流成河,其惨烈程度让参战各国都大为吃惊,只是战事进行到如此地步已是欲罢不能,总要分出胜负才行。

    好在普鲁士一直保持中立,并没有卷进去,因此可以以旁观者的姿态来看待这场战事。

    “奥托阁下,以你的眼光来看,这场战争最终谁会获胜?”林耀堂忍不住问道。

    “当然是联军。”奥托·冯·俾斯麦毫无犹豫的道。

    这场战事,一开始俄国就处于不利的境地,俄国从1815年组建神圣同盟开始,充当了欧洲霸主,对各国的革龘命运动进行干涉,被誉为欧洲宪兵。

    只是俄国在巴尔干的咄咄逼人,引起欧洲国家普遍不满,导致欧洲各国群起而攻,普、奥、俄三国原本是神圣同盟的主要国家,只是战事一起,普鲁士却没有站在俄国一边,保持了中立,奥地利则干脆站在俄国对立一面。

    俄国的主要对手奥斯曼土耳其虽然衰弱,可是却得到英法支持,两国不但出钱,而且出人出兵,主力也是以英法为主,无论是从人口,经济、还是武器俄国都要远远落后。

    正因为如此,普鲁士才一开始就明智的选择了中立,作为议会议员,驻德意志联邦代表会代表,奥托·冯·俾斯麦对普鲁士的外交有很大的发言权,普鲁士的中立,其中也有一部人俾斯麦推动的功劳,对双方虚实了如指掌。

    听到奥托·冯·俾斯麦的回答,林耀堂有点失望,相对于英法两国,俄国现在还在北方,对大汉不构成威胁,他当然希望俄国能胜。

    “奥托阁下,恐怕不见得吧,刚才你也说了,俄国总兵力比联军还要多,俄国上下一心,而联军却是多方组成,容易被各个击破,依我看,俄国胜出的几率更大才对。”

    这种战例,在中国二千多年前就出现过,当年六国联军五十余万气势汹汹攻入泰国,结果反而被泰国击败,奠定了秦国日后统一之基。

    奥托·冯·俾斯麦微微一笑,并不争论,若俄国真能上下一心,未必不能取得胜利,可惜俄军内部隐患重重,俄军人数虽多,后勤却承担不起这么多军队的供应,没有足够后勤支援的军队,人数越多,灾难越大。何况沙皇尼古拉一世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对国内一直采取高压政策,俄国内部早就酝酿了诸多不满,

    正在此时,刚才拿着清单的使馆人员重新回来,他已经算出了这份清单的价值,总共五百六十三万银元,这份订单做完,足够禅臣洋行歇上一年,使馆人员手不由一直发抖:“阁下,订单总数已经算出来了”

    费力克斯接过订单看了看,在总价后改动为五百五十万,然后递给林耀堂、约纳斯两人,道:“两位,以这个价成交如何?”

    林耀堂、约纳斯两人互望了一眼,双方已经合作多次,设备什么价心中都有数,这次费力克斯能够让出十几万元的金额已是不小的让步,两人点了点头,这份交易就算谈成。

    接下来,双方又交谈了一会儿,林耀堂、约纳斯两人告辞而去,送走两人后,费力克斯忍不住脸上全是喜色。

    奥托·冯·俾斯麦原本不知道双方签订的金额,看到费力克斯脸上的喜色,不由询问道:“费力克斯,你如此高兴,这次签订的金额有多少?。”

    费力克斯尽量用平尽的语气道:“五百五十万银元。”

    奥托·冯·俾斯麦张大了嘴,作声不得,他没有想到自己刚来就见证了普鲁士与大汉之间一项巨额的交易,五百五十万银元的一次交易,无疑让他大为震憾。

    由于英国有先发的优势,此时英国占据了全球工业总产值五成份额,普鲁士的工业总产值不到英国人五分之一,只是普鲁士在机械制造方面却有自己的优势,目前整个普鲁士境内机械制造厂已经达到二百多家,最大机械厂雇工达千人,要想满足这么多机械厂的生存,单靠国内市场肯定不行,普鲁士工业界做梦都想获得外来的市场。

    只是目前全世界的市场几乎都攒在英法两国手中,英法两国占据工业产值六成,各个殖民地消化自己的产品还来不及,哪会让普鲁士的工业品打进去。

    克里米亚战争,英法如此不遗余力的支援土耳其,其实主要原因除了不让俄国将手越伸越长外”还是因为土耳其市场全面向英法开放,土耳其每年消耗英国工业品在四百万英榜左右,对英国来说,为了这个每年四百万英榜的市场已经值得和俄国大动干戈了。

    而去年普鲁士与远东的贸易超过二千万两白银,单是工业方面的交易就达到一千万两白银,对普鲁士工业界来说这是一片巨大的蛋糕,这个蛋糕已经和土耳其对英国相差无几了,今年看来比去年双方的交易还在大幅增长,单这份订单就够养活至少十家机械厂。

    英国与远东的贸易额比起普鲁士来要大得多,达到上亿两的规模,可惜却局限于丝、茶、瓷器、鸦龘片、棉花、象牙等传统产业方面,工业方面却被普鲁士超过。

    (未完待续。。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一百三十七节 对话

    目前在汉军的业产品进口方面,普鲁士占据了大汉四成份额,英国只有三成五左右,而美、法、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分享了其余二成五。

    之所以会这样,一是因为英国人在汉军起事之时虽然没有明着阻止,却是数次拒绝汉军的军火交易,让汉军上下未免不快,二是相对机械设备,英国人更愿意买工业成品,而且英国人进行了技术控制,军火方面前是出售老式的前膛枪炮,而普鲁士人对先进的技术虽然有有保留,顾忌却少了许多,汉军自然更愿意向普鲁士购买。

    不过英国人到底是老大,各种产业最为齐全,王韶也不想与英国人关系搞得太僵,有时候不得不照顾英资洋行,英国人才能占据到三成五的份额,英国人沉浸在对远东出口连年强劲增长中,却没有注意到普鲁士的工业品在远东销售其实已经超过英国。

    看到这份订单,俾斯麦越发感到自己这场来到远东的正确,虽然德意志从来没有统一过,只是所有条顿人的后甭都有一个统一梦,以前这个统一梦由奥地利主导,只是随着普鲁士逐渐强大,俾斯麦已经感到普鲁士将会取代奥地利,最终完成德意志的统一。

    欧洲强国林立,要想完成统一,难度可想而知,在统一之前,普鲁士决不能竖立太多强敌,而是要尽量寻找盟友,这次克里米亚战争普鲁士虽然料定俄国将会战败,依然小心翼翼的保持中立,就是不想得罪俄国,一旦结争结束,战败的俄国环顾四周时,将会发现普鲁士才是靠得住的盟友。

    而在远东,又有一个强国崛起,这对于普鲁士来说更是天然的盟友,这个盟友不但会提供巨大的市场还能牵扯欧洲主要强国的注意力,对普鲁士有无穷的好处。

    第二天,王韶就得到普鲁士新大使到任的消息,本来他并没有在意,不过看到新任大使名字时,两个眼睛忍不住圆睁,他奶奶的,怎么这个牛人来到了中国?

    这可是欧洲传奇的铁血宰相,相比他被誉为东方“俾斯麦。”的李鸿章连人家一半都不如,只会做一个被糊匠,被到一半还被东洋人猛踹几脚就原形毕露,再也被不下去。

    如果李鸿章真有人家的一半本领,王韶也舍不得一刀杀了没想到真的俾斯麦却来了,不过到底是不是真人,单是名字极有可能弄错,王韶只得按耐住好奇心,等待见到真人的时刻。

    俾斯麦却不急于见王韶,而是每天乘着黄包车在城中转悠起来,他甚至还乘坐火车到外地沿途查看,直到半月后,俾斯麦才以新任普鲁士公使身份拜见王韶。

    从看到俾斯麦那一刻起,王韶马上就断定眼前之人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铁血宰相另一个时空时,王韶恰恰看过俾斯麦的传记,俾斯麦有强壮休格和粗野个性,他在柏林大学读书期间,据统计曾与同学作过刀次决斗。

    也只有身体如此粗壮,又性恪坚毅之人才能做出如此成就,几乎化不可能为可能,将千年来一直分裂的德意志统一,而且将德国带上欧洲霸主的宝座。

    “俾斯麦先生你到远东已有半月之久,不知对本王的国家如何看?”双方互相招呼之后王韶直接问道。他没有称呼俾斯麦为奥托,而是按自己的后世映像称呼。

    俾斯麦没想到初步见面,这名远东统治者就会向自己问出这么一个问题,不由愣了一下,不过他并没有愣多久还是马上答道:“尊敬的汉王殿下,不得不说贵国实大是太大了,我虽然来到这里半个月,却只能看到其中的一小部分认识难免有点偏颇。”

    “没关系,无论是什么话只要是真话,本王就愿意听,本王身居高位,已是难得听到几句真话了。”

    汉王的话让林显扬、梅鸿吉、吴晋昌等人心中都忍不住嘀咕起来,有点惶恐,同时又不明白为何汉王对一个普鲁士公使如此看重。

    王韶如此开门见山的态度,赢得了俾斯麦的好感:“汉王殿下,我乐意为你讲述自己看到的一切,毫无疑问,远东在殿下带领下,正在向工业方向飞速发展,各地工厂林立而起,城中的公民干净整洁,不过,仍然有许多问题存在,我除了在南京和上海看到一整片的工业区外,其它地方的工业显得很杂乱,根本没有作出规划

    在农村,我看到非常贫穷的现象,许多地方农村收害方式效率太慢,这会影响到殿下的工业发展,我看到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许多适龄的孩子并不是在读书,而是整天在外面玩耍…………”

    俾斯麦涵涵不绝,说出一大堆缺点,听得王韶身后的官员脸都绿了,若不是俾斯麦不是本国人,早有人喝止了。

    王韶却是越听越惊讶,他没想到短短半个月俾斯麦竟然看出了这么多问题,刹时间,王韶甚至涌起一股冲动,看能否把俾斯麦留下来?不过,想想此举根本没有可能,只得到将念头打消。

    “大使先生,你说了这么多缺点,难道大汉就没有优点吗,莫非在普国这此问题都没有了吗?”林显扬忍不住反驳道。

    俾斯麦耸了耸肩:“抱歉,我只是应汉王殿下的要求,说出自己所看到的东西,这些问题,普鲁士当然也有,只是大部分问题都已经解决,在普鲁士,百分之九十七点五的儿童已经入学,柏林有数十所大学,而我在南京打听到只有三所大学,在我的庄园,不但使用了肥料,而且采用了耕机、条播机、收害机、打谷机一系列机械,一个农民可以耕种数十亩土地,在这?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