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洋行所办的申报,徐润所办的江南时报……
远东报发行量可观,是第二家销量突破一万份的报纸。申报销量稍差,大约八千份,而徐润所办的江南时报则在六千份左右,其余小报,多的二三千份,少的只有数百份。
这些报纸,或多或少都有洋行的背景,只是主笔的都是华人,多少有一点放不开,涉及到朝政或高官这一块总是战战兢兢,有环球时报在前面前锋陷阵,这些报纸也放开多了,对于太平天国的报道也多了起来。
建制后,太平军的形势不容乐观,经历了一系列血战,太平军在永安突围,只是在咸丰二年的四月,太平军在全州城下遭受了重大挫折。
当太平军经过全州时,南王冯云山所乘小轿被全州城头炮手shè中,伤重身死,太平军本无攻打全州之意,全州城头炮手的鲁莽行动为自己和全城带来了灾难,愤怒yu狂的太平军对小小全州硬攻十余天,最后用火yào炸开城én,攻入城中后,太平军将领下达了屠城的命令。
虽然为南王报了仇,只是在全州耽搁的十几天时间却得不偿失,给了清军伏击的机会,江忠源所率的楚勇提前在蓑衣渡埋伏,乘太平军渡江时发起伏击,太平军死伤无数,军资船只大部被夺,这一战,成就了江忠源的威名。
失去船只的太平军无奈之下,被迫改从东岸从陆路进永州,直chā道州,此时太平军士气低落,人困马泛,幸好道州的清军将领余万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胆小鬼,见太平军兵临城外,马上以出城抗敌为借口,带着亲兵跑了,失去大将镇压的道州几无抵抗之力,在帮会配合下,道州的城én被轻易打开,尽管知州王揆率军抵抗,只是完全是螳臂当车,绝望之下,王揆要跳水自杀,被亲信死死抱住,裹胁着逃出城。
拿下了道州,此时太平军的形式虽然有所改善,只是依然是前有重重险阻,后有追兵无数,太平军上下依然疑虑重重,甚至连洪秀全都出现了动摇。
这种情况下,杨秀清以自己和西王萧朝贵的联合名义,发布了《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檄文中列举了清朝历代皇帝对中国犯下的罪行,明确提出太平军要肃清胡氛,使天下同享太平之乐。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的发布,吸引了道州城周边无数穷苦之人来投,尤其是数千名坑工的来投,让杨秀清如获至宝,这些坑工善长挖掘坑道,埋放火yào,成为太平军以后攻城利器。
在道州重振声威后,太平军接下来离道州东进,克郴州,郴州为湘粤两省jiāo通冲衢,商贾繁荣,驮货骡马成群,物资丰富,打下此地,太平军越发壮大,基本摆脱了南王牺牲和蓑衣渡失败y影,太平军又将下一个目标对准了长沙。
长沙是省城,绝不能落入太平军手中,为了救援长沙,整个清廷都动了起来,咸丰派出塞尚阿作为钦差负责为长沙解围事宜,塞尚阿自己不敢带兵入长沙,生怕被太平军包围,他连连下文,调动各路军马对长沙驰援,在塞尚阿的调动下,两广、江西、安徽、河北、湖广的兵马都向长沙进发,准备将太平军会歼长沙,南方各省兵力顿时为之一空。
六月份,环球时报突然全版刊登了太平天国所发的《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环球时报这个举动,让清廷即感到愤怒,又感到恐惧,太平天国自己发布的檄文只能影响到占领之地,而环球时报的发行却遍布全国,甚至为了获得一些海外信息,即使是北方省份也有人订阅,影响何止比太平天国自己发布扩大十倍。
清廷上下再也无法容忍,咸丰亲自将环球时报钦定为逆报,各地发行的环球时报纷纷被收缴,报馆被官府查封,不少来不及逃走的报馆人员被官府抓捕,关入大牢,数日之内,原本发行数十万份的环球时报只剩下上海的报馆还存在。
和平洋行小楼的第三层,王滔低垂着头,脸上的表情活像是一名犯了错的小媳fu,全然没有平时神采飞扬的样子:“对不起,委员长,我没有预料到朝廷会反应这么大,我会在会上进行检讨。”
王韶脸上y得仿佛可以滴水下来:“哼,你看你是故意的吧,刊登太平军的檄文,你会不知道对于清廷来说是多么大的逆鳞,你怎么会想不到清廷的反应?”
王滔索xg不作辩解,沉默不语。
相比于纷àn紧张的南方各省,此时的上海显得欣欣向荣,历史上,本来今年由于青浦一带久旱成灾,当地官府却依然催租催粮的情况下,由周立chun领导的抗粮斗争已经兴起,抗粮民众冲进衙署,将县令拖出殴打。
只是如今青浦是斧头帮重点发展之地,当地许多人都加入青浦运输公司和青浦运洋捕捞两家公司,青浦虽然依旧大旱,对于民众的生活却没有多少影响,加上周立chun已是四海镖局的副总镖头,自然不会返回家乡领导抗粮斗争。
而上海其他地区的青壮,也被宝山工业园区的工厂吸收了许多,从今年二月份起,随着宝山第一钢铁厂建成投产后,其余各厂陆续开始投产,到了六月份,各个工厂已经相继建成,整个宝山工业园,单是工人就超过四万人,加上工人家属和围绕着这些工人服务的人群,总数超过十万。
只是这种平静只是表面,看到太平天国搞得风生水起,建王称帝,一些中华复兴党内部成员早已跃跃于试,想着早起反旗,只是一直被王韶以时机不成熟为由压了下去。
………………
感谢jiang1one
、玄睛
、未归人
、放風书友的打赏!新的一卷,继续求推荐!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二节时机(下)
这次环球时报突然刊登太平天国的檄文,即是一次对朝廷的试探,也是中华复兴党内部对于王韶迟迟不举旗造反的一种不满发泄。
“这次被抓的人员中,有没有复兴党党员?”
“委员长放心,我们的党员早就撤走了,剩下的都是一些编外人员,他们不知道复兴党底细。”王滔jg神一振,回答道。
王韶似笑非笑的看着王滔,这一问,王滔的尾巴等于完全了出来,若说不知道后果,哪会安排复兴党党员先撤,看到王韶脸sè,王滔也明白过来,只是却没有什么愧疚,反而坦然的望着王韶。劝道:“委员长,现在南方各省兵力都齐集长沙,只要我们举事,完全可以短时间拿下江南数省之地,即使太平军被剿灭,我们也可以独抗满清,若是错过这个时机,我军再举事,也将孤立无援,此千载难逢之机会,天予不取,必遭其咎啊。”
“放心,太平军不会这么轻易被剿灭的。”王韶自信的回道。
王滔眉头紧皱,不明白王韶为何对太平军这么自信,在复兴党许多人看来,这次太平军围攻长沙城风险实在太大了,长沙兵力虽然不多,却是少有的坚城,全州一个小小的城池太平军全力以赴尚且huā了十余天的时间才攻破,要拿下长沙,实在太难了。
一旦久困坚城之下,外围又有重兵云集,搞不好这次声势浩大的太平军就要被灭了,可这也正是复兴党的机会,拿下江南,凭着上海已经投产的工业和江南各省财力,复兴党完全可以和满清提抗衡,直到夺取天下。
复兴党许多人都不肯错过这次机会,尤其是王滔一帮文人,加上一些见识大涨的厂卫也有这个需求,若非王韶本身是复兴党创始人,又是所有人东主,恐怕早压不住这么多人起事的yu望。
“委员会,即使太平天国不会被轻易剿灭,我们又何必再等待,早一日起事,我们的力量就可以早一日增长,也能早一日将被满人压迫了二百年的数万万汉人解放。”
王韶沉y起来,他原本的想法是等到太平天国攻克南京之后才会发难,这样做,无疑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满清也只会以太平天国作为主要对手,而复兴党则可以躲在太平天国侧翼,安全发展。
现在是六月份,离天平天国夺取南京还有九个月的时间,自己真有必要一直等九个月,而满清又会给自己九个月时间吗。
环球时报的鲁莽行为,必定会引起满清对上海更多的关注,现在整个宝山工业区到处是机器轰鸣声,尤其是三家钢铁厂,从烟窗中冒出来的黑烟,几里之外都可以清晰看到。
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上海道和宝山县极力隐瞒,又能隐瞒多久?一旦让两江总督府发现,陆建瀛又会作出怎样的反应?这一切都是一个未知数。
这些事,想得王韶头疼起来,见王韶脸上意动,王滔更加卖力的劝说起来:“委员长,下令吧,只要你一声令下,一天时间,上海就可以光复。”
“哼,哪有那么容易,此事需经过众人讨论再说,不过,你擅自发文,导致报社被封,不能不做处罚,写一份一千字的检讨在下次会上念,党内副理事之职暂时撤消,改为代理。”
“是,委员长。”王滔的脸一下子垮了下来,副理事代理不代理倒是无关紧要,关键是一千字的检讨难写。
宝山第一钢铁厂,数千名工厂正在忙碌着,一台高炉正好开炉,通红的铁水顺着导流槽流入模具,静待冷却后形成各种模块。
这座第一家建成的钢铁厂已经生产四个月了,刚开始每月生产不足二千吨,现在则已经发挥出七成产能,月产达到近六千吨。
此时钢铁厂主要是生铁为主,炼钢依然是一个难题,英国人生铁产量去年已经达到二百五十万吨,可钢却只有六万吨,宝山第一钢铁厂全套采用了英国人的技术,上月钢产量才只有一百五十吨。
好钢不易得,第一钢铁厂产量只有一百五十吨,另外两家产量更少,即使三家钢铁厂全部达到最大产量也不过六百吨,这些钢自然要用在刀刃上,一出炉就全部被两家机器厂拉走。
至于生铁,需求就不那么好了,两家机器厂、两家造船厂、加上一些生铁做成农具外卖,每月消耗不到二千吨,第一钢铁厂库存现在每月以五千吨的速度迅速增加,四个月下来,库存达到一万二千多吨。
这只是一家钢铁厂,第二钢铁厂库存则达到七千吨,第三钢铁厂才生产一月,库存只有一千吨左右,三家加起来的库存有一万九千吨左右,已经和满清一年的钢铁产量相当。
面对仓库中堆的满满的生铁,工人们都干得兴高采烈,在他们看来,这些生铁都是财富,在乡下,一块斤重的好铁都不便宜,至少也要十六七斤好米才能换到,何况是这么多的好铁。
只有刘墉等工厂高层看着日渐增加的生铁库存则暗自着急,这些生铁大多铸成长条,听盖尔等洋人讲,这个样子正适合做铁轨,用来铺筑铁路。
铁路是什么样子刘墉没有见过,只是从洋人口中得知英国人除了在本土外,还在印度开始修筑,或许用得到这条铁条,刘墉马上与怡和、宝顺等洋行接洽,希望能将这些铁条出口。
英资洋行对于这些铁条也很感兴趣,毕竟印度还没有什么钢铁厂,要将铁轨从英国运来可比从中国运远许多。
此时刘墉正带着宝顺、怡和洋行等英资洋行派出的十数名代表参观钢铁厂,第一钢铁厂所购设备全部都是通过怡和洋行采购的,又是英国人指导生产,按理说质量不会有什么问题,不过,英国人对中国工人还是不放心,非要亲自参观完钢铁厂才会作出决定。
对于英国人的要求,刘墉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即使是英国,也没有几座可以达到年产十万吨钢铁规模的大厂,尤其让英国人震惊的是,这么大的钢铁厂只投产区区四个月就到达七成产能,看到钢铁厂的运行井然有序,参观的洋人都赞叹不已。
“密斯特刘,中国工人了不起。”领头的怡和洋行bo斯乌忍不住伸出大拇指夸赞道。
怡和洋行原本的大班达拉斯因为工作出sè,已经回国,bo斯乌是怡和洋行现任大班,由于和平洋行从怡和洋行手中采购量越来越大,两家关系早已没有以前的生份,反而迅速变得亲密起来,这次bo斯乌亲自带队来钢铁厂参观,显然是给足和平洋行面子。
“bo斯乌先生过奖了,你看钢铁厂的产品质量如何?”刘墉脸上出几分自豪,还是表面还是谦逊了一下。
………………
感谢雄章书友打赏!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三节按察使
建厂刚开始时,洋人技师对于新招进来的工人非常看不起,认为中国人种植养蚕是好手,做工根本不行,只是工人的表现很快就让这些洋人技师大跌眼镜,华人工人学习能力非常强,不到数月,一些原本专为洋人所设的岗位华人已经可以完全取代,使得一些以为可以一直轻松享受着高薪的洋人产生强烈的危机感,不得不工作的更加努力。
工人们愿意努力提高技术,与整个工业区推行的加薪制度有密切的关系,工人技术每提升一级都可以获得加薪,虽然每月六两的薪水已经不错,可是能够提高自己的薪水谁又会嫌少,一年多时间后,如今大部分工人薪水可以拿到七八两,一些工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薪水更是达到了十五六两,引得工人更是拼命学习。
“密斯特刘,不要着急,虽然我看到的钢铁厂一切都好,只是这些铁轨,我还需要检测才行。”bo斯乌语气平淡的道。
“那好,我等贵行检测的好消息。”刘墉只能暂时压下心中的着急,对于生铁的质量,刘墉有绝对的信心。
咸丰二年七月初,离宝山工业区不远的江面上停着一艘乌蓬船,此处并非停泊之地,附近江面几乎都是替工业区运送物料的货船,这样一艘乌蓬船突然在这里,实在显得有一些突兀。
一名四十余岁,身体强壮,一脸络腮胡子之人正站在乌蓬船船头,眺望着远处成片的厂房和高大烟窗中冒出来的黑烟,脸sè一片铁青,恨声道:“上海、宝山两地官员都该杀!”
这名络腮胡子之人正是江苏署理按察使吉尔抗阿,满洲镶黄旗人,尽管和平洋行收卖了上海道和宝山县上下,只是有关宝山县的一些事还是陆续传出,尤其是工厂投产之后,要保密几乎不可能,只是总督府几次发文查证,上海道和宝山县异口同声说没有此事,陆建瀛也就没有重视,这次环球时报之事发生后,陆建瀛顿时对吴健彰以前的呈报产生怀疑,特意派吉尔抗阿悄悄前来调察。
吉尔抗阿身为满人,平常最恨就是洋人之物,一下子看到这么一大工厂,自然恨之入骨,如果吴健彰或者是金衍照两人在他面前,恐怕会毫不犹豫的拨剑砍死两人。
“主子,此事已经证实,我们是否返回南京,请制台大人处置?”一名从小跟在吉尔抗阿身边的包衣奴才道。
“不,直接去上海,我倒要看看,上海还是不是大清的天下?”吉尔抗阿凛然的道。
“是。”包衣应了一声,连忙命令船工:“快划,去上海。”
乌蓬船在上海铺码头停了下来,太平军还在湖广,虽然对南方还算是遥远之事,只是一些湖广的富户已经开始向上海迁移,加上过来找机会的平民,商人,整个上海铺码头仿佛集市一样热闹。
只是此时上海铺码头已不是王韶当年初到上海时àn哄哄一片的情景,虽然船来船往,却井然有序,仿佛有一手无形的手掌控,码头丝毫不àn。
踏上码头,地面更是平整坚硬,仿佛整个路面是一块平整的石头做成,让跟随着吉尔抗阿一起下船的几名包衣奴才啧啧称奇。
“主子,这上海真是了不起,哪nong来这么大块的石头铺地?”
“客官,这可不是大石头,而是宝山县那边厂子里生产的水泥,只要渗水,沙石搅拌,铺在地面,干了就成这样。”正在系船绳的船老大忍不住chā嘴。
“哼,又是宝山县。”吉尔抗阿本来对码头坚硬平整的地面也很感兴趣,只是听到宝山县几个字就不喜,看到手下几名奴才还想向船夫打听水泥之事,喝道:“办正事要紧,不要管这些杂七杂八之事了。”、
“是,主子。”身为包衣,自然不能不从听主子吩咐,四名包衣顿时放下心中的好奇,跟着吉尔杭阿身边大步离去。
船老大正要吹嘘一下,却被吉尔抗阿打断,心中大为不爽,看到五人走远,忍不住啐了一口:“什么主子,奴才,说的跟真的一样,不过是一个乡下土包子。”
吉尔抗阿自然不知道自己堂堂的江苏按察使,既然被一个船大老骂成土包子,只是谁让他穿着一身便服,又在宝山县外鬼鬼祟祟祟的查看。
走到半路,吉尔抗阿越想越不对,上海铺的码头竟然用上了宝山县所产的什么水泥,谁知道吴健彰到底与宝山县牵连有多深。若没有上海道的配合,吉尔杭阿不相信单凭自己和随身带着的四个奴才就可以查封宝山县那一片工厂。
其实上海浦码头铺设的水泥却不关上海道什么事,上海浦是外地进入上海的通道,也是斧头帮根基所在,四周所居之人多是斧头帮帮众,码头也被斧头帮垄断,宝山县出产了水泥,斧头帮自然要先用上。
“走,咱们先去海防同知府。”
“是,主子。”几个奴才应了一声,转身向海防同知府方向而去。
海防同知府原名叫松江海防同知,只是在1845年,上海开埠之后,已经移驻到上海,饶是如此,等到五人赶到海防同知衙én时,天sè已经黑了下来,吉尔杭阿向官兵出示自己的印信后,官兵不敢拦阻,直接引领吉乐尔杭阿一行进了海防同知署的大én。
得知按察使大人来到,海防同知蓝蔚雯急匆匆从家中赶到衙én迎接,双方坐下后,吉尔杭阿直接问道:“蓝同知,你可知宝山县有人y背朝廷律令,建起大片工厂,集众数万之事?”
“回大人,卑职略有耳闻。”
“砰。”吉尔抗阿怒发飞扬,重重的一拍桌子:“即有所闻,为何不禀报朝廷?”
不提建成片工厂,单是集众数万就是了不得的大事,蓝蔚雯被吉尔抗阿的怒气吓得脑袋一缩,勉强辩道:“回大人,非是下官没有禀报,只是连上书数次,朝廷丝毫没有反应,下官也是无可奈何。”
吉尔杭阿脸sè放缓:“这么说,你还没有参与其中,既然如此,我要你率兵将宝山县所有工厂查封,你敢不敢?”
“回大人,卑职万死不辞。”蓝蔚雯回道,心中却忐忑不安起来,作为海防同知,他何尝没有收到和平洋行的大笔银子,只是上面已经压下来,他却顾不得许多了,在蓝蔚雯眼中,王韶再牛也是一个商人,虽然有洋人撑腰,可这位来头太大,江苏按察使,又是正宗镶黄旗出身,所谓胳膊扭不过大tui,他必须明择保身,只好对不起和平洋行的银子了,怪只怪和平洋行实在太大胆了。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四节起事
“大人,天sè已晚,要查封宝山县的工厂也不急于一时,是否明日再行动,下官略备薄酒,还请大人赏光。”
将原来的担心去除后,蓝蔚雯的心思又活跃起来,他同样是捐班出身,捐班的艰难,这些年身有体会,如果能够靠上吉尔杭阿,以后的官路肯定会平步青云,吴健彰能当苏松太道道台,他为什么就不能当,虽然说同为广州人,按理应该相互扶持,可是这年头,不踩人怎么能上位。
吉尔抗阿这次由南京秘密来到上海,一路上风餐宿,也觉得泛了,正想好好吃一顿,然后休息一下,遂点了点头。
蓝蔚雯顿时大喜,不但命令海防营的厨子做出各种好菜,还把自己家中的有厨子也叫来,一起为按察使大人服务。
上海各部官兵早已被中华复兴党惨入沙子,蓝蔚雯忙着招待吉尔抗阿时,朝廷要对宝山县工厂下手的消息迅速传到和平洋行,王韶正在为是否提前起事而头痛,接到消息后大吃一惊,连忙将中华复兴党高层召集起来开会。
中华复兴党的高层由三级组成,最上面一级自然是王韶所担任的委员长,也叫理事长,第二级则是副理事,一共有三人,分别为王滔、黄四木、梅鸿吉,第三级则是委员,一共十五名,总共加起来十九人,除了第一批入党之人外,后来还增加了一名副理事,五名委员。
王韶将开会的通知发下去后,三名副理事,九名委员陆续到来,其余还有六名委员分散在外面,因为时间的关系无法赶回来。
看到众人到齐,王韶宣布开会,神情严肃的道:“同志们,刚刚接到消息,江苏按察使来到了上海,准备依靠海防营,明天查封工业区。”
“既然如此,委员外,哪还等什么,反了吧。”潘起亮高兴的道。
“对,我看不用等了,反了他娘的。”
……
整个会议室顿时热闹起来,只是大多数人脸上却是兴奋之sè,明显一个个巴不得这天到来。
王韶咳了两声,众人才重新安静下来:“这么说大家都同意起事了,那么表决一下吧,同意马上起事的举手。”
说完,王韶首先举起了手,工业区不可能停产,否则造成的损失会难予想像,这个按察使来得如此突然,而且一来就马上下手,根本没有时间作准备。
看到王韶举手,随之各人纷纷举起手来,梅鸿吉迟疑了一下,也举起了手,在场众人中,最不愿现在起事的大概就是梅鸿吉了,马上就是夏茧收购时节,这一起事,肯定会对收购夏茧起影响,只是bi到了眼前,他不支持也无法。
“好了,既然都同意,那么此项议题就算通过,下面是第二项,那就是起事的安排,现在我命令……”
一听到命令,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对于一些重大事项,王韶通常是采用听众多数意见作出再作决定,只是对于军事方面,王韶却一直牢牢掌控。
“潘起亮。”
“有。”
“以你部为基,组建中华复兴党一师一团一营第一连队,你为连长,明天带领全连人马,攻占海防营,有没有把握?”
“回委员长,有。”潘起亮脸孔涨的通红,神sè全是兴奋。
“王亮功,祝景。”
“有。”
“以王亮功部为基,组建中华复兴党一师一团一营第二连队,王亮功为连长,以祝景部为基,组建中华复兴党一师一团一营第三连队,祝景为连长,明天你等带领二连人马,攻占上海衙én,有没有把握。”
“回委员长,有。”王亮功、祝景两人同样兴奋的回答道。
“你们两人务必团结一致,共同拿下上海道衙én,凡生擒吴健彰者为首功,如不能生擒,则给予击毙,决不能让吴健彰逃走,听明白吗?”
“明白了。”两人大声回答。
吴健彰是上海道台,紧急情况下,有权代表清政fu,王韶最怕的是起事后,吴健彰会逃到英美等国的大使馆,那时为了不与英美等国jiāo恶,不能强索,一旦吴健彰以清政fu的名义与英美等国领事达成什么协议,那就麻烦了。
历史上,小刀会起义后,吴健彰本来落到了小刀会手中,只是刘丽川却念同乡之情,竟然将吴健彰放走,结果吴健彰以海关为酬,请动各国与清军一同镇压小刀会,让原本是小刀会助力的洋人一下子倒戈。
现在海关还没有落到洋人手中,王韶可不想接收海关时,会有洋人突然跳出来说根据什么什么协议,海关归各国管辖了这样倒霉事发生,不得不特意叮嘱两人几句。
……
随着王韶命令下去,一支支军队飞快建立,和平洋行厂卫增加到七百人后,已经到达条约上限,王韶采取了预备役的办法,又多招了五百余人,加起来人数总共一千二百三十人,刚好组建六支连队,另外斧头帮的内堂人员也组建了四支连队,四海镖局的镖师组建了两支连队,现在王韶的手头等于有十二支连队,官兵总共二千五百余人。
这十二支连队中,六支厂卫连队全部使用从英国人处购买的滑膛枪,斧头帮的四支连队则只有一支连队可以装备火枪,由镖师组成的两支连队则完全是使用冷兵器。
而清军在上海的力量则主要有海防营,提右参将营,加上道台标兵和衙役,总兵力四千多人。
表面上清军人数比复兴党人数还多,只是无论是海防营还是道台标兵,衙役的官兵,都被复兴党渗透的成了沙子,根本不足持,唯一还有战斗力的就是提右参将营,这个营,按名册计算,足有二千人,实际人数有多少,恐怕就是提右营的参将大人周震豫也不一定清楚。
只是王韶还是对这个提佑参将营给予了足够重视,攻打海防营只用了一个连,上海道衙们用了二个连,提右参将营则派遣了四个连,另外两个连队为预备队,最后四个连分取宝山、嘉定、青浦、松江四府县。
刚宣布完散会,得到任务的各人都迫不及待的离去,他们要为明天的起事作好准备,今夜,将会是一个不平静的夜晚。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五节海防营
咸丰二年七月初六的这天,天气睛朗,太阳还没有出来,空气中已经充满了燥热。
上海的民众并没有感到今天有什么不同,经过七年开埠,上海已经转为半工半农的城市,天sè刚亮,勤劳的主fu们已经起chuáng开始cào持家务,有工作之人,则不论男nv都匆匆出én,准备上工。
海防营内,今天的气氛却与平时截然不同,一大早,平时懒懒散散的士兵就被军官们从chuáng上踢了起来,竟然要进行平常难得的cào练,士兵们不知军官发了什么疯,一个个怨声载道。
对于士兵的抱怨,军官们脸上却个个嘴角含笑,在他们看来,今天无疑是一个发财的日子,无论是水泥厂,还是钢铁厂都是富得流油,钢铁自然不必说,那种水泥,一桶要卖四五两银子,许多富户还抢着要,无论用来建房还是铺地,都是大有面子之事,据说水泥厂的仓库至少有上万桶水泥。
上万桶水泥,只要一查封,完全可以轻易变卖出数万两银子,加上钢铁厂里的钢厂,据说堆积如山,这次不发财都难。
李福和三名同伴靠在一起,对营内那些正cào练的士兵指指点点,语气中充满幸灾乐祸,他们是哨兵,本应该警惕的盯着外面才对,只是这里是海防营,谁还敢来到这里闹事不成,长久的和平,不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失去了应有的警惕。
六名身穿huā绿sè衣服的复兴军正悄悄向李福等四人bi近,数十米外,潘起亮和他的部下睁大着双眼,紧盯着前方。
十步、九步、八步……
李福突然感到自己的嘴被人捂住,他正要挣扎,心窝传来一阵剧ji的疼痛,接着全身力气如cháo水一样退去,变得软绵绵,眼角的余光中,他看到自己的同伴被突然出现的陌生人捂住嘴吧,一刀捅进心窝,他想大喊,只是嘴里却无法出声,意识慢慢离体而去。
“上。”潘起亮挥了挥手,伏在地上的复兴军一跃而起,向营én冲去。
复兴军刚冲进营én,一名清军军官已经发现,他愣了一下,喝问了一声:“你们是什么人?”
“砰!”
最前面的一名复兴军士兵抬手就是一枪,那名军官眼中全是错愕,身体一软,倒在地上。
枪声将数百名正在cào练的海防营官兵都惊动起来,他们回过身,呆呆的看到从大én里冲进来的复兴军士兵,不知所措。
“放下武器,投降不杀。”
“放下武器,投降不杀。”
……
复兴军一面迅速将这数百人包围,一面大声喝道。
“有人造反。”清军中这才有人反应过来,一名军官拨出长剑,正要反抗,只是他的剑刚拨出一半,“砰!”的一声枪响,那名军官xiong前溅出一朵血huā,不甘的倒了下去。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兄弟们,你们已经被包围了,不要再给满人卖命了。”
“降者不杀!”
……
海防营官兵脸sè急变,有的茫然无措,有的急忙寻隙逃走,有的脸上出欣喜之sè……
随着冲进营房的复兴军越来越多,海防营大部分官兵未作反抗即乖乖作了俘虏,少部分没有参加训练之人侥幸逃脱,退入海防营后面一座小院,这座小院正是海防营同蓝蔚雯的住所,如今小院中还多住了五人,那就是江苏按察使吉尔抗阿和他随身所带的四名奴才。
“连长,海防营已经拿下了,不过,蓝蔚雯和那名满人将军住在后院,目前还没有攻下。”一名排长向潘起亮报告道。
潘起亮的眼睛一瞪:“那还等什么,马上拿下。”
“是。”排长应了一声,急匆忽下去。
要说海防营这座小院,如果守军充足的话,还真是一座不好啃的骨头,外墙全部是青砖筑成,至少也有两人半高,其大én一关,就是一座保垒。
可惜此刻保垒内却是一幅人心惶惶的情景,海防营四百多名官兵,其中大部分在营地未作反抗即做了俘虏,退入小院内的不过三十来人,根本无法守住院墙。
复兴军找来一根大木,开始撞击大én,这个大én虽然用上好的木头所做,可禁不住数下撞击,每撞一下,里面的人脸sè就白一分,外面的复兴军更是发动心理攻势,不停劝诫里面之人投降。
蓝蔚雯哭丧着脸,心中不停的咒骂,这该死的和平洋行,不就是封你几个厂子吗,怎么就造反了。他哭丧着脸向吉尔抗阿问道:“按察使大人,现在该怎么办?”
蓝蔚雯为了讨好他,昨晚送了一名婢nv到他房中,加上连日的疲劳,使吉尔杭阿昨晚睡得很死,只是枪声一响,吉尔抗阿还是马上醒来,刚穿好衣服出来,就听到有人造反的消息,不禁大怒,让他更怒的是,海防营根本没有抵挡就垮了,只剩下三十来名残兵败将退了下来。
昨晚还觉得这个奴才可以提拨重用,现在,吉尔杭阿只觉得蓝蔚雯根本就是废物,他狠狠的瞪了蓝蔚雯一眼,道:“都是尔等做的好事,竟然让àn贼势力在上海如此作大。”
蓝蔚雯低着头,不敢作声,正在此时,一声大响,院子大én被撞开,还剩下的三十多名海防营官兵大惊,急忙向后退去,吉尔杭阿见此大怒,他手持一把大刀,连续砍翻了两名后退的士兵,厉声喝道:“不准后退,跟我杀贼。”
吉尔杭阿身体粗壮,满脸胡子,大刀上沾满了血迹,这一喝,当真是威风凛凛,被他气势所摄,剩下的清军不敢后退,也连忙跟在他后面,返身杀去。
看到一名满清军官提着一把大刀向自己走来,冲进来的复兴军下意识一顿,只是他们手中的火枪却抬了起来,扣动了板机。
“砰!砰!砰!”吉尔杭阿身中数枪,整个xiong腹变成一片红sè,他摇了摇头,想看清shè杀他的叛军相貌,可惜眼睛越来越模糊,终于砰然倒地。
“呸,这个鞑子是傻子不成,竟然拿着一把大刀冲过来。”一名复兴军不屑的望着吉尔杭阿的尸体道。
…………
抱歉,昨晚竟然nong错章节了。
感谢大吴小吴的打赏!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六节反水
主子。”吉尔杭阿随身的四名奴才看到主人被杀,一个个如同疯了一般朝复兴军冲了过去。
“砰!砰!砰!”
枪声连续响起,四名包衣奴才也倒在血泊中。
看到吉尔杭阿主仆如同猪狗一般被复兴军shè杀,剩余清军官兵刚刚鼓起来的勇气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一个个丢掉手中的兵器,如同行尸走rou一般,任由复兴军俘虏。
“报告,我军已经拿下了整个海防营,击毙三十一人,击伤十人,俘虏四百五十三人,我军受伤三人。”一名排长兴冲冲的向潘起亮汇报。
“嗯,马上派人向委员长报告,请示下一步行动。”
“是。”
旗开得胜,潘起亮脸上却没有多少兴奋之sè,虽然开始就对胜利充满信心,可他却没想到胜利来的如此容易,他以至有种杀ji用牛刀的感觉。
在潘起亮进攻海防营时,复兴军对上海道衙én的进攻也正式打响,复兴军早在城én渗了沙子,因此进城毫不费力,只是在进攻上海道衙én时,还是遇到ji烈的抵抗。
眼看和平洋行的势力越来越大,为了自己的安全,吴健彰的标兵营规模也越来越大,连?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