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列强路 > 列强路第18部分阅读

列强路第18部分阅读

    连同衙役在内,总共有一千多人,虽然由于复兴军进攻突然,大部分衙役都还没有上班,只有标兵营却一直随在左右。

    标兵营是吴健彰最为信任的力量,其人员全部由广东老乡组成,由于刘丽川在广东同乡中有巨大影响力,标兵营的大部分人入了小刀会,复兴党对标兵营的渗透不怎么成功。

    这个标兵营共有三百人,全部使用了复兴军一样的火枪,加上衙役,总共有四百人左右,复兴军两个连队总共四百五十人,只是还有分出一部分兵力阻击清军有可能的增援,jiāo战的双方人数相差不多。

    清军占有地利优势,只是衙役中不少人都三心二意,标兵营中复兴党人数虽少,还是有十几人,在这些人的反击下,清军节节后退,很快只剩下二百多人,最后全部进入衙én,依托衙én内的建筑进行抵挡。

    退入衙én内的都是支持朝廷或小刀会的中坚分子,他们的抵抗远比开头坚决,复兴军虽然越来越占有人数优势,只是一时却难于攻进去,双方不停的shè击,枪声砰砰作响,将整个上海惊动了起来。

    “我们是中华复兴军,汉人自己的队伍,里面的兄弟,投降吧,不要跟满人朝廷卖命了。”

    “你们已经被包围了,顽抗将死无葬身之地。”

    “放下武器,加入复兴军,一个月八两银子军饷。”

    ……

    复兴军一边shè击,一边展开心理攻势,这种心理攻势对死忠于朝廷的兵丁衙役来说毫无作用,对小刀会会员作用却很大,小刀会本来就脱胎于天地会,一向以反清为己任,外面既然同样是反清的队伍,那还要打吗?

    “大哥,怎么办?”几名小刀会的骨干成员围着刘丽川,脸上一片焦急之sè。

    “这群赤佬。”刘丽川恨恨的道,斧头帮曾与他有过联络,希望小刀会加入斧头帮,只是却给他拒绝了,如今突然钻出来一个中华复兴党,刘丽川想也不想就断定肯定和斧头帮有关,如今复兴党的起事无疑让他陷入两难中。

    就这么投降,刘丽川多少有点不甘心,可是不投降,对方的火力明显比他猛,而且两家都是反清的队伍,好象没有必要自相残杀。

    里面的火力突然之间弱了下来,复兴军的士兵正想着是不是一股作气冲进衙én时,一名清军摇着手,从里面大喊着走了出来:“别开枪,别开枪,我是来谈判的。”

    虽然复兴军士兵不认为里面的清军有谈判的资格,不过,人家如此要求,下面却不能隐瞒,那名清军很快带到王亮功,祝景两名连长面前。

    “说吧,你们还有什么资格可以谈判?”王亮功说的极为不客气。

    的确,此时复兴军虽然还没有攻入上海道衙én,却已将上海道衙én团团围住,复兴军军力是清军二倍,又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人员,无论是意识还是配合都远比清军强。

    “不错,贵军确实占有优势,若我们坚决抵抗,只是贵军纵然获胜,损伤也难免。”对于王亮功的轻视,来人并不生气,大方承认了自己处于弱势的事实。

    “既然如此,那就说说你的条件吧?”

    来人jg神一振,道:“里面的兄弟大部分是我们小刀会人员,如果贵军答应我们的两个小小条件,小部分顽抗之人小刀会可以解决,贵军不废吹灰之力就可以拿下衙én。”

    王亮功和祝景对望了一眼,都缓缓点了一下头,前面的进攻已经造成了十余名复兴军的死伤,虽然与战果相比,这点伤亡不值一提,只是能少死人总是好事,眼下这些士兵可都是复兴军以后的骨干。

    “这两个条件很简单,一,吴道台是我们小刀会的老乡,希望贵军能放其离开,二就是小刀会成员不作投降处理,而是统一加入贵军。”

    “不行!”来人条件刚说完,王亮功,祝景两人同时摇头,开玩笑,吴健彰是他们此行必定的目标之一,岂能放走,至于小刀会统一加入复兴军一事更无可能,复兴军里面岂能再参杂一个团体,小刀会成员想加入复兴军只要一个可能,那就是打散加入。

    “告诉刘丽川,我们可以不把小刀会成员作为俘虏,只是吴健彰必须jiāo出来,小刀会如果不解散,可离开上海另谋发展,就这两点,如果不答应,半刻时间后,我军恢复进攻。”

    “两位大人……”

    来人没想到复兴军两名首领如此决断,还想再劝时,王亮功已经挥手:“不用再说了,一刻钟时间答复,你可以走了。”

    来人只好怏怏而回,听到复兴军的答复,刘丽川顿时暴跳如雷,他自以为凭着手中的力量,复兴军肯定会作出让步,没想到复兴军竟然是一步不让,根本没有把他放在心上。

    “大哥,怎么办?”其余人眼巴巴的拿眼睛看着刘丽川,出去谈判的兄弟带回来的条件虽然不让他们满意,只是能够不被当作俘虏,自由离开上海,总比抵抗送死强。

    看到手下的神sè,刘丽川知道自己的军心已经动摇,抵抗下去只会自取其辱,有气无力的道:“按他们的要求做吧。”

    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正当复兴军上下等的不耐烦时,里面“砰,砰。”的枪声响了起来,不一会儿,枪声就平息,支持满清朝廷的标兵都被小刀会成员枪杀,而吴健彰也被小刀会成员狼狈押了出来。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七节完美的开局

    看到吴健彰被押了出来,王亮功、祝景两人都松了一口气,王亮功挥了一下手,两名复兴军从小刀会手上将吴健彰接过,吴健彰被推着走时,回头死死的盯着刘丽川,不明白他为什么出卖自己。

    刘丽川心有愧疚,心虚的不敢和吴健彰对视。

    攻下上海道衙én后,两人也连忙派出信使向王韶汇报,令两人惊喜的是,上海道衙én竟然还留存着四十余万两没有押解入京的海关税银,算是为大军取得了第一批军资。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杀!”

    上海提右参将营,这里的战事进行正急,王韶集中四个连队,亲自指挥,发动了对清军大营的进攻,清军大营同样没有料到会遭受袭击,外围营盘被复兴军轻易攻入,如今只守着内营苦苦抵抗。

    与吴健彰的标兵营待遇丰厚不同,参将营的清军一直过苦哈哈的日子,每月薪饷不过一两五钱银子,即使加上三斗禄米,也难予养活一家老小,就这点俸禄还经常遭到军官们的克扣,因此一直士气低落,人员不足,明面上二千人的队伍,实际上只有一千出头,他们的兵器更是从不更换,营中一百多杆老式火筒就是最好的兵器,其余人则多是大刀,长矛。

    也幸亏有这一百多杆老式火筒,这才抵挡住了复兴军对内营的攻击,这种老式火筒打不远,却是防守的利器,一打就是一大片,被打中的人多半不会死,只是全身布满铁丸,非常痛苦,复兴军不yu伤亡太大,只能一点一点清除,进攻自然变慢起来。

    为了让部队得到更多的经验,王韶命令手下四个连队采取了轮流进攻的办法,一点一点啃清军营地,这种打法比较耗时间,效果却很好,清军抵挡不住复兴军的进攻,只能一步步让出营地。

    “哒,哒,哒。”

    一阵马蹄声响起,一名穿着复兴军衣服的骑兵飞快的向王韶所在的中军奔来,在离中军只有数十米才勒住马,从马上跳下来,边跑边大喊:“总教官,大喜,第一连向总教官报告,我军已经攻下海防营了。”

    复兴军并没有组建骑兵,不过,马匹并不缺,单是四海镖局就养了数百匹马,青浦运输公司的骡马更是多达数千匹,这些骡马固然不能用来组建骑兵,只是组建通信兵却完全没有问题,王韶给每个连队下拨了十匹马,作为通信所用。

    王韶点了点头:“好,转告潘连长,我这里记他首功,马上甄别俘虏,凡是斧头帮原有的帮众,只要符合我军的要求,可以吸收加入,作好第一连扩充为的准备。”

    “是。”

    通信兵拨转马头,重新翻身上马,不一会就远去。

    对海防营的进攻,王韶并不担心,甚至对那个引起自己仓促起兵的按察使下落也没有多问一句,同样,对于上海道衙én的进攻也有绝对把握,真正担心的只是吴健彰能不能抓到而已。

    好在王亮功和祝景并没有让王韶等多久,没过多久,两人也派出了通信兵,向王韶报告攻下上海道衙én,并活抓了吴健彰。

    听到活捉了吴健彰,王韶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马上将这个消息通报全军,整个复兴军官兵顿时喜气洋洋,到处是复兴军万岁的声音响起。

    听到复兴军喜气洋洋的喊声,清军士气更是低落,若不是守备李大钧奋力督战,清军早已垮了。

    “陈亚林。”

    “到。”

    “现在任命你为代指挥,争取天黑前拿下整个军营,有没有问题?”

    “回委员长,没有问题。”陈亚林大声回答道,谁都可以看出,清军军营已经摇摇yu坠,如果复兴军不计伤亡进攻的话,清军恐怕一刻钟也挡不住,现在离天黑还有半天时间,陈亚林当然有把握。

    “那好,我先回道台衙én,等候你胜利的消息。”

    “是。”

    大局已定,王韶觉得自己已没有必要留在前线,海防营和道台衙én都已经拿下,参将营又被团团围住,可以说上海现在已经没有清军的力量,中华复兴军的第一步总算是成功了。

    只是这才刚开始,接下来的事情才是千头万绪,与其在前线làng费时间,坐镇后方才是王韶应该干的事。

    由于刘丽川等人最后的反正,上海衙én破坏并不严重,结束战斗后,复兴军草草收命了一下,除了偶尔有些地方还残留血迹外,衙én几乎和以前一样,甚至连上面的牌匾也没有取下来,只是下面值勤的官兵由原来的清军换成了持枪的复兴军士兵。

    王韶刚回到上海道台衙én,各种各样的情报就如cháo水一般象他涌来,许多事情都要王韶怕板决定,把王韶忙得团团转。

    军队要扩充,宝山县的工厂一部分要转为军械生产,暂是生产不了火器,先生产冷兵器也行,需要尽快颁布法令让百姓遵守,要加强对中华复兴党的宣传……

    幸亏还有王滔及一干环球时报的文人帮忙,王韶将宣传和颁布法令的工作全部丢了过去,王韶才感觉到轻松了一点。

    复兴党的宣传已经启动了,昨天环球时报就作好了准备,斧头帮的帮众已经开始在街上贴着各种标语,一份份对中华复兴党宣传的报纸免费发放到民众手中。

    到了晚上,清军参将营也攻下来了,参将周震豫见事不妙,化装成百姓逃跑,却被斧头帮的帮众认了出来,最终还是成为复兴军的俘虏,守备李大钧绝望自杀,失去了这两员主将,参将营的清军马上崩溃,大部分人直接向复兴军投降,至此,上海可以说完全落入了复兴军手中。

    一天时间,上海的统治就换了人,这对于复兴党来说,是一个完美的开局。

    只是这个结果,无论是洋人还是民众都惊愕不已,为了急于了解情况,环球时报遭到了哄抢,几乎是一人一份,看到报纸上的宣传,各人反应不一,多数人还是对战àn感到害怕,急忙躲在家里不敢出én,一些原本从湖广逃过来的富户更是后悔不已,没想到刚逃过太平军,却落到复兴军手里。

    ………………

    新的一周,求推荐!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八节宣传阵地

    “报告,有两名洋人要见委员长。”第二天一大早,王韶刚刚起chuáng,就听到卫兵进来报告。

    王韶的突然起事,不但清军和民众措手不及,洋人同样如此,他们实在想不通,以王韶的财力,即使是在全世界,恐怕也可以算得上最富裕的人之一,为何会从事造反这样危险的工作,以至昨天一天时间,洋人都没有反应过来,也没有人找和平洋行打听情况。

    王韶还以为至少要等数天洋人才会找上én来,没想到今天一大早就迫不及待的来了。

    虽然顺利拿下上海,只是王韶并没有忘乎所以,眼下中华复兴军的实力还很弱小,离不开洋人支持。

    “请他们进来吧。”

    “是。”

    卫兵出去后,不一会儿就带进来了两名洋人,令王韶失望的是,这两人却不是英国或美国领事,而是两名美国商人,王韶以前虽然见过,印像不深,连名字也无法记起,还好,两人很快自我介绍,他们分别为霍尔和史密斯。

    这是两个平常的名字,在美国取这样名字的人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也难怪王韶记不住。

    霍尔三十岁左右,鹰钩鼻,脸狭长,一头卷发,整个人看上去有点y沉,史密司则在三十五六岁左右,面目和善,同样一头卷发,长着浓密的胡子。

    一介绍完,霍尔就迫不及待的道:“将军,我们是吴道台的朋友,这次过来,是想询问一下吴道台现在究竟如何了?”

    这个霍尔,倒是机伶,看到王韶穿着一身军服,马上以将军称呼,霍尔一提,王韶警觉起来,摇了摇头:“霍尔先生,抱歉,我的人也正在寻找吴道台,不过,只要他还在城中,必定不会逃过复兴军的搜捕。”

    王韶这么一说,霍尔顿时大失所望,史密斯面上同样出失望之sè,两人对望了一眼,史密斯开口道:“既然如此,我们有一个请求,如果找到了吴道台,还请将军能看在旗昌洋行与和平洋行以往jiāo情上,将吴道台放了。”

    “哦,这么说,你们是代表旗昌洋行来和我谈话么?”

    “不,不,将军误会了,这只是我们的si人请求。”两人连忙否认。

    “这就奇怪了,据我所知,吴道台是宝顺洋行的股东,宝顺洋行没有来人,却是两位来向我要人,我军的宣传两位估计也看过了,我们的目标是要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吴健彰甘为鞑虏买命,正是我军敌人,如果他落到我军手中,我军又凭什么要放过他?”

    “这个……”两人都不由有点尴尬,他们的要求毕竟不那么理直气壮。最终,还是史密斯的脸皮更厚一些,硬着头皮道:“将军,这是我们作为吴道台朋友的si下请求,何况吴道台已无兵马,释放他对贵军并无不利。”

    王韶脸上不置可否,只是双手一摊,道:“两位,可是我目前并无吴道台的消息,就是想释放也无法。”

    “既然如此,如果找到吴道台,还请将军通知我们一声。”两人无奈的说。

    “一定,一定。”

    王韶嘴里敷衍,只是下定决心,如果吴健彰不投降,哪怕关一辈子也绝不会释放。

    送走两名洋人,王韶才想起来过问吴健彰和刘丽川的情况,派人把王亮功和祝景两人找来,问道:“那个吴健彰如何,可愿降我军?”

    王亮功摇了摇头:“委员长,吴健彰又臭又硬,不但不肯投降,反而大骂我军是叛逆,早晚会被朝廷剿灭。”

    “哼,既然不愿降,那就关着他。”王韶冷笑着道,他多少明白一些吴健彰的想法,不愿投降复兴军,并不是他对清廷有多忠诚,只是认为复兴军不足成事,加上他与洋人关系密切,复兴军不一定敢杀他,所以才会赌一把。

    吴健彰虽然贪污受贿,只是能力还是不错,如果愿意投降,王韶自然会给予重用,眼下既然不愿意,那就先让他吃一点苦头再说。

    “是。”

    “对了,刘丽川怎么样。”

    “回委员长,刘丽川不肯将小刀会拆散,提出愿意离开上海。”

    “算了,强扭的瓜不甜,他要离开就让他离开,不过,现在还不能走,至少半个月后再说。”

    之所以要让刘丽川等半个月,自然是不让吴健彰被俘的消息传到洋人耳中,半个月后,复兴军的实力必定会得到极大扩充,美国人想必也不会为了一个吴健彰得罪自己。

    挥手让两人下去,处理了数件紧急事务后,王韶伸了一个懒腰,对旁边两名亲卫道:“换上便服,咱们上街走走。”

    “是,委员长。”

    王韶的亲卫目前由一个排组成,总共五十二人,由镖师、帮众和厂卫三部分组成,镖师、帮众多是一些武功高强之人,而厂卫则是枪法高明之人组成,这两者结合,使王韶的安全得到了很大的保障。

    走上街头,王韶发现,经过昨天一阵短暂的hunàn后,街上已经恢复正常,店铺大多已经开张,来往的行人也看不到什么异常,只是街上隔不远就有一个个复兴军的宣传点,这些宣传点围的人山人海。

    上海这么快就恢复秩序,让王韶颇为惊喜,不过,仔细一想就没有什么可值得奇怪,昨天的战事都集中在军营和上海道衙én,复兴军又以压倒xg优势取得胜利,对上海破坏不大,许多人甚至根本没有感受。

    上海目前外地移民已经超过本地人,汉人向来是故土难离,他们远离家乡,来到上海讨生活,除了天灾外,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对朝廷普遍谈不上什么好感,虽然统治者由原本的清军换成了复兴军,只是复兴军多数由和平洋行的厂卫转化过来的,大家对于厂卫的印像远好过衙役的印像,对于复兴军的统治,接受起来也就容易得多。

    通过昨天环球时报的宣传,大家都了解了这次复兴党起事的原因,原来朝廷派人来上海,竟然想关闭和平洋行所办的工厂,当然,环球时报不会说满清其实只是想关闭宝山县的工厂而已。

    目前上海为和平洋行工作的人达到了六万多人,除去宝山工业园,也有的近三万人,几乎每二户人家就有一人为和平洋行工作,朝廷要关闭和平洋行所开工厂,这不是要砸大家的饭碗吗?

    即使不是和平洋行工厂的工人,也是暗自庆幸,朝廷既然可以关和平洋行开办的工厂,其他工厂自然也可以关,既然如此,复兴党反的好,若是不反,说不定他们现在已经丢了工作。

    年龄稍大之人则充满了忧心,造反可不是好玩的事,一旦朝廷打过来,复兴军能抵挡得住吗,如果抵挡不住,那就不是简单关厂,而是要杀头的,听说和平洋行的东家有的是钱,怎么会如此不智,要造反呢?

    然而对于这一切,年轻人显然不太在意,他们认真的听着复兴军宣传人员的鼓动,为什么以前在家乡是会受穷,为什么满人一生下来就有落地钱粮,为什么洋人到了中国就高人一等……

    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异族统治,满人圈占了许多féi沃的土地,宁愿荒了也不愿让汉人耕种,单是辽东,荒芜的féi沃土地就有数万万亩之多,如果这些土地都拿出来,全国每人都可以增加一亩地,不用再受地主盘剥。可是满人却筑起了边墙,不让汉人耕种。

    每年汉人缴纳的沉重赋税,一大部分都用来分发给满人,作为满人的落地钱粮。

    汉人聪明,土地不够,就学洋人办起了工厂,本来这是好事,办了工厂,大家都有事做,不用种地也能够活下去,可是满人又开始妒忌起来,干脆过来要关闭工厂。

    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满人对洋人奴颜婢膝,提出“宁赠友邦,不与家奴”的口号……

    ……………………

    感谢jiang1one的打赏,也感谢书中神仙的更新票,只是老茅不是速度xg写手,写作速度一直不快,只能对你的催更遗憾了。

    这周--《138百~万\小!说网》--给的推荐不给力,只能靠大家用推荐票把本书抬高一点,差一名就可以上历史周推,求推荐!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九节洋人的反应

    这些宣传,一部分事实,当然也有夸张,还有一些提前准备的污水,王韶给环球时报的指令是,用一切手段抹黑满清朝廷。

    已经有数年办报经验的王滔心领神会,搜集了大量满清的黑材料,即使是一般的儒生士子也难予辨别,更别说大多数不识字的民众了。

    许多人都听得恍然大悟,原来以前的朝廷是这样坏,简直是头上生疮,脚底流脓的大坏蛋,甚至用这样的话都不足以形容。

    永远不要忽视宣传的力量,洪秀全凭着一本半生不懂的《劝世良言》,创立拜上帝教,短短十余年时间,引得数千万民众,百万将士无怨无悔的追随。

    比起洪秀全虚幻的宣传,复兴军的宣传远比洪秀全的宣传实际,取得的效果自然更大,王韶一路过来,复兴军的每个宣传点都人山人满,在宣传点旁边,就是征兵处,听过宣传后,许多人马上跑到征兵处排队,不顾头上的辫子,加求加入复兴军。

    复兴军暂时没有要求上海普通百姓剪掉辫子,不过,以前的厂卫全部是光头,由镖师和帮众组成的复兴军,昨天也剪短了自己的头发,今天要想加入复兴军,自然也要剪发。

    就连王韶也没有想到,攻下上海才第一天,上海参军的人数会如此踊跃,安排理发之人不多,使得报名速度变得很慢,一些xg急的青年不等复兴军理发师修剪,干脆自己先剪了辫子。

    看到这种情况,王韶马上向旁边一名亲卫吩咐:“去,告诉黄四木,马上调集更多的理发师到征兵现场。”

    “是。”亲兵应了一声,却没有马上离去,为难的道:“委员长,你的安全?”

    “放心,没事,你看,这街上都是咱们复兴军的人,怕什么?”

    亲卫看了看四周,确实,四周正有不少复兴军的人员,这才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不象话,不象话。”一名三十来名,秀才模样之人站在一个征兵点前不远处,望着那些剪掉辫子的年轻人,忍不住痛心疾首:“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辫子是祖宗留下来的,岂能轻易剪除。”

    “范秀才,你落伍了,报纸上已经说了,辫子是满人强迫汉人留的,以前的汉人祖宗可没有留辫子。”一名青年呲的一声,笑道。

    范秀才全名叫范达,本地人,靠家中十余亩薄田收租为生,日子过的颇为清苦,以前还好,日子虽然苦,比起那些流民来说,日子却好过许多,和平洋行崛起后,大量招工,上海的流民越来越少,许多原本衣食无着的流民,不但可以免费吃饱,而且每月可以拿到数两银子,日子过得比范达好了许多。

    这自然引起了范达的失落,以他的条件,如果肯低头去洋行找事做,未尝找不到比一般工人薪资更高的工作,可惜范达却拉不下脸面去洋行找事,一直拖着。

    “大清已经入主中原二百年,早已经成为正统,什么是正统,你懂不懂?”见有人反驳自己,范进大怒道。

    “呸,我是不懂什么叫正统,可是我知道朝廷既然不让百姓活,百姓就要反,眼下上海是复兴军的地盘,你大声嚷嚷大清是正统,你就不怕复兴军把你抓住,咔嚓一声杀了。”

    “我……读书人威武不能屈,我才不怕呢。”虽然如此说,范达的声音却越来越低,最后还心虚的看了看左右,见没有人注意,才松了一口气。

    象范达这样的人,在上海只是少数,随着复兴军一bo一bo的宣传,上海民众对于复兴军的支持也掀起了一bobo热làng,即使是没有参加复兴军,绝大多数年轻人也剪去了头上的辫子,以视和满清朝廷决裂。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打倒满清罪恶政权!”

    “保护工厂,发展工商!”

    “工业强国,消除外辱!”

    “咸丰胡酋短命鬼,满人是兔子尾巴长不了。”

    ……

    大街上,到处可以看到贴着的一些宣传标语,不时还有一些喊着口号的青年经过,既使是租界也毫不例外,洋人虽然与满清签约,不允许官兵进入租界,可是复兴军本身是和平洋行厂卫出身,进出租界根本没有障碍,英、法、美三国领事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亲爱的王,你究竟想做什么?”吴利国喃喃自语道。

    若论各国领事与王韶的关系,自然是吴利国最为亲近,两家洋和从一开始就关系亲密,而且他还和王韶共同拥有一家钢笔厂。

    这是复兴军起兵的第三天,吴利国昨天派霍尔和史密司两人前去找王韶,除了想将吴健彰救出来外,还想让王韶主动与他联系,谁知两个笨蛋却一个也没有做到。

    听到街上传来的口号声,吴利国终于有点坐不住了,想了想,他还是没有先去见王韶,向助手吩咐道:“准备马车,我要去英领事馆。”

    “好的,先生。”

    等吴利国赶到英国领事馆时,意外发现法国领事敏体尼也刚好到达英领事馆én外,吴利国与敏体尼打了一个招呼,两人一起进入英国领事馆。

    阿礼国刚好在领事馆,三人客套一番,坐下之后,敏体尼迫不及待的问道:“两位领事,你们对上海最近发生之事怎么看?”

    阿礼国和吴利国都沉默了一下,还是吴利国先道:“我认为,这是清国人自己的事,只要不侵犯到洋行的利益,我们应该采取中立。”

    敏体尼急道:“不能,不能,两位,你们不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吗,我们应该与大清政fu联系,帮助其镇压内àn,扩大我们在远东的势力范围。”

    “敏体尼领事,眼下情况不明,如果我们冒然介入,似乎不太好吧。”

    “吴利国领事,相比于清军这个庞然大物来说,叛军根本不成气候,怎么会形势不明,难道你不想看到贵国在远东的权利扩大?”

    “既然叛军不成气侯,既使我们帮助大清政fu镇压下去,大清政fu又会付出多少代价?”

    吴利国这么一说,敏体尼倒是愣了一下,这一点他倒是没有想到,不由问道:“阁下,难道我们要先援助一下叛军?”

    ………………

    现在才发现,非也能定时发布啊,以后的更新时间就固定了,早上9点,晚上6点30。

    求推荐!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十节争分夺秒

    看到美法两国领事在自己面前争执,阿礼国脸上一直出矜持的笑意,在他看来,无论两国领事有什么样的分歧,终究还是他的话才能一锤定音。

    对于王韶,阿礼国的感情也很复杂,一方面,他承认自己看不懂这个东方人,王韶的发家经历,他虽然说不上了如指掌,可是也知道大半,这个人太可怕了,仿佛可以预见未来一般,短短三年时间,从无足轻道的一个普通商人,成为上海首富,如今更是成为上海新的统治者。

    另一方面,王韶又是英资洋行最大的客户,正是王韶大手笔的投资,使得英国原本的生产过剩苗头降低了许多,伦敦的工厂主赚得眉开眼笑,毫不吝啬的对他大肆赞美,让他数次得到国内嘉奖,铺平了以后从政的道路。

    只是这个人率军叛àn,如果被清政fu镇压下去,那就太可惜了,英资洋行就永远失去一位大客户。

    上海的钢铁产量差不多达到大英帝国十分之一,或许,让此人成长起来会成为大英帝国的敌手也未可知,只是随即阿礼国就推翻了自己的结论,不可能,如果王韶成为大英帝国的敌人,只要大英帝国派出一艘军舰,足可以让王韶的钢铁厂得不到任何原料,单从他的钢铁厂选址来看,王韶根本没有成为大英帝国敌人的想法。

    如果王韶不会成为大英帝国的敌人,那么扶持这样一位大客户,也符合大英帝国的利益,恐怕美国人也是这么想的吧。

    出乎意料,对于敏体尼的提议,吴利国却没有同意,摇了摇头道:“阁下,没有必要,我还是以为,目前最好是维持中立,不过,只要谁有钱,我们的货物就会卖给谁。”

    眼下复兴军已经占领了上海,他们就是想将东西卖给清政fu,也不太可能,事实上只有一个买主。

    听到这,阿礼国道:“好吧,二位,至少我们应该先确认一件事,那就是在如何对待目前jiāo战双方这个问题,我们三国是否要保持同一行动。”

    “我同意!”

    敏体尼马上回道,法国目前的力量在远东偏弱,与和平洋行的关系又不如英美两国好,统一行动无疑对法国极为有利。

    “我也同意!”

    吴利国迟疑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虽然他与王韶关系最好,但是在牵涉到自己利益时,吴利国还是选择了让自己利益最大化,至于阿礼国,他提这条建议,等于是拉两个小弟上船,自然利益最大。

    三国都有利,损害的自然就是复兴军和利益,本来复兴军可以让三国自相杀价,如今三国统一行动,复兴军最大的优势就消失了,以复兴军的态势来看,最终总有求到三国之时,到时三国自然可以索取大量好处。

    对于这一些,王韶暂时还顾不上,如今的他忙得不可开jiāo,根本腾不出时间来和洋人打jiāo道。

    目前复兴军缺少的不是物资,而是大量合格的士兵,起事之初,复兴军已经屯积了大量军事物资,除了火枪数目不足外,其他物资都可以由宝山县的工厂制造,王韶唯一担心的就是洋人倒向清政fu,对复兴军禁运,毕竟钢铁厂的原料大部分要通过海运,洋人能保证表面的中立,对于眼下的复兴军来说,已经足够了。

    得到三国暂时保持中立的消息,王韶松了一口气,顿时将这条顾忌去除,又投入紧张的工作中。

    宣传还有必要加强,务必要把上海变成复兴军最坚固的大本营,翦辫子之事暂时不强迫,主要多靠宣传,以后可以用辫子税来使大部分人自愿剪掉辫子,还有刘墉来信埋怨复兴军来到工厂招人,将大部分工人招走,使生产受到极大影响。

    刘墉并不是复兴党党员,以前许多事情对他也多有隐瞒,倒是让他受委屈了,有必要近期发展他入党,不过,招走太多工人确实不好,要限制招收工人的数量……

    除了这些烦心事外,好消息不断传来,派出去的四个连队陆续传来回报,宝山、嘉定、青浦、松江四个府县相继落入复兴军中,这些地方斧头帮经营已久,正规军一到,虽然只有二百余人,可是在斧头帮帮众的配合下,都有如推枯拉朽一般,根本没有作多大战斗,轻易将城攻下。

    宝山县令金衍照听到和平洋行造反,只是考虑了一下,马上传令衙役投降,他很清楚,先别说能不能守住县城,就是守住了,朝廷恐怕也不会允许他将功折罪。

    嘉定县令郑扬旌、青浦县令朱守和率军顽抗,被复兴军击毙,松江知府赵德辙在逃跑途中被复兴军抓住,四个府县主要官员,竟然连一个人也没有跑出去。

    听到四个县拿下来后,王韶马上发布命令,四个连队就地扩充为团,加上上海的军队,如果全部扩充完毕,复兴军将达十二个团,官兵总共二万多人。

    各地官府消息陆续传来,听到中华复兴党在上海造反,昆山,太仓、苏州等地官府都惊慌失措,派出人员向外求援,却没有一个地方敢派兵前来攻打上海。

    这些消息没有让王韶感到丝毫放松,上海不足守,复兴军必须趁满清反应不过来的这段时间尽量扩大地盘,现在一个县或者几百人就可以攻下,等到官府组织起团练,或许几千人也未必能攻下。

    可惜此时复兴军已经完全拆分,招收训练新兵,哪怕一支连队也chou调不出来,否则进攻各个县城会易如反掌。

    如今复兴军等于和各地官府抢时间,只要兵丁稍作整训就可以出击,到时兵力会比现在壮大十倍,虽然大部分士兵将使用冷兵器,可是对付现在的清军绰绰有余。

    优厚的军饷,光明的前途,在无数宣传下,ji发了年轻人参军的热情,仅仅十天时间,上海的复兴军八个团已经扩充完毕,而且每个团都是大团,整整二千人。

    王韶马上下令暂停扩军,让不少以前犹豫的年轻人后悔的捶xiong顿足。不过,复兴军并没有完全关上招军的大én,只是不再大规模招收,招收的标准提高了许多而已。

    第二卷 复兴之始 第十一节胜利大逃亡

    杭州汇丰银行大楼内,不时有客户进出存钱取钱,显得热闹非凡,自从汇丰银行开业以来,这座杭州城最独特的建筑,人流就一直没有少过,如今这座汇丰大楼外面,早已经成为杭州城最繁华的路段。

    汇丰银行生意如此兴隆,不知暗中引起了多少人的眼红和忌妒,自开业的一年多时间里,银行至少进过十三次小偷,平均每月一次,二次被人纵火烧楼,五次收到?br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