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子不沾边的破台词,以及更狗屁不是冲泡法。
在曹峰眼里,就一骨肉茶水,非要整些洋不洋土不土的东西,难怪那方丈要说中国茶道早就灭亡了。
这次的茶根行动,就此宣告失败。
我一路上很少讲话,只因为自己是学生。
但是,这查访近两个月时间,总得要向领导交待吧。
这什么都没有找到,那之前信誓旦旦的问茶问道申请,不就没法自圆其说了。
吴晓飞也同意我的观点,问曹峰咋整。
这时的曹峰当然也与大家一样,六神无主。
这方案是他提出来,我信了,然后申请得以设施。现在问题摆在眼面前,可如何是好。
这天晚上,曹峰没睡觉,他一直坐在宾馆大厅里,深思。
订的机票是下午十九点正返成都的,大家在天亮后,还没见曹峰有过睡意的样。
七七第一个闹起要去手机市场,非要卖一个手机回成都。
我说:“那边信号都没开通,购来没用。”
七七却说:“早晚也要开通,不可能现代科技只准广东才有,成都的大哥大历史不可能长久。手机历史马上到来。”
讲到这,久歌也来了性趣,说这古老茶根找不到,就去购一款现代文明的机器。
也算是对白跑一圈中国的安慰,更是对科技的向往。
大家就这样拉了倒霉的曹峰,一起打车去了电讯一条街。
这地方,生意很火,来自全国各地的现代化商人云集在此。
七七一个人不一会儿就不见了人影,久歌拉了我去摩托罗拉专营店选手机。
她看中了一款一万三千多的小哥大翻盖机子,问我要不要一款。
我没要,认为太贵。
曹峰同老吴东瞧西转,没有打算购机,只想转一转这较高级的地方。
当来到电信大厅店时,这边一小店主人赶紧抢客。
那样子就是不让曹峰两人进电信店,去他小店选机子。
老吴那破普通话,不到三句就转变成四川话。
那店主一听:“哇,老乡,我四川峨眉山的,来先喝茶。”
这四川话听到好亲切,曹峰在他乡遇老乡,只好没办法地跟了进小店。
店主自报家门:“姓童,峨眉山零公里的人,来,喝茶。”
“在广东,不都是喝红茶和观音茶么?你——”曹峰不解这姓童的在这里还喝绿茶。
“呵呵,我一直只喝家乡绿茶。我管它叫绿禅。”
“绿禅?啥意思?”曹峰问。
“绿禅,就是绿色的禅,有道义,有静心,有德修。”
第一卷 第452节:住下来找茶根
[正文]第452节:住下来找茶根
------------
“啊?你还懂这个?”曹峰很吃惊,忙坐下来,让老吴也过来坐着,别串来串去。
“不太懂,不过,我师父懂,禅茶,还有很多其它茶道,养生的,健身的,参悟的都有。”
“他是谁?”
“演哲。”
“峨眉山的?”
“对,我家在峨眉山,同时又是佛门弟子,因佛文化考试没过,峨眉山调整寺庙管理时,将我清理了出来,回家没事做,呵呵,就到这边来做电讯生意。”
经过不停的问,且对茶道的问题。
曹峰好像找到了他想要的东西,这才知道此老兄法号宽义,为演哲第十三弟子。
同时,也印证了他常说的一句话,真正的高手,不在本行业内。
君不见打擂台的,都是争强好胜之辈,隐匿民间的路边杂货店老板。
可能是一代武学宗匠,或者,江湖侠客。
原来,国清寺方丈讲的那师兄,就是演哲,当时忘记了问名号。
就因为听说死了,所以就没想过要问。
这与宽义的说法很对路,是一个人。加上曹峰用他的需要,问了很多问题。
大体上,茶根就在此,但宽义讲不明白。
支持去峨眉山重查,或花时间访各大高僧,应该没问题。
为了感谢宽义,曹峰一次性购了三台万元级的手机,至于回单位送给那些领导,还没想好。总之,前往峨眉山,这事就这么定了。
在曹峰眼里,那些泡茶比划的花架子,不是他要的,他要的是茶道的根文化。
花架式,是交给我这种艺术专业的人,一天一个样都能变出来,没什么神秘感。
宽义相当高兴这笔生意的成交,将他峨眉山老家的地址给了曹峰,说去了峨眉山,一定住他家住。
还说,如果过年都还在山上,他回来过年,可以协助查资料。
……
广东还处于热的天地,我们几个人返回成都,刚下飞机,就冷得不行。
此时才发现,我们出去的时间已经三个月,成都的天已经进入初冬。
曹峰叫大家各自回家备衣服,准备去峨眉山住下来找茶根。
七七这次打死也不愿去了,说跟曹峰出门,找不到任何情调。
死板,生硬,迟疑,慌张。
久歌作为领导层的人,想不去不行,只好答应一起去。
老吴也没法脱身,他是局里安排必须去的人。
刚回单位,就接到通知,说我上次报名考舞蹈级的时间到了。
问我要不要参加考试,我电话问曹峰去峨眉山怎么安排时间,这样好准考。
结果,曹峰却说人多了去反而不好,他想先一个人去。
等情况摸清楚了,再叫人到峨眉山,而且特别强调下次派人,千万别派七七这种无用的人。
至于什么才是有用的,曹峰并没有讲。
十二底,我因身份的原因,走后门直接参加国舞18级考试。
经局里批准,又同时参加演员级别考试。
学校没办起来,到是自己享受了一次关系和身份的特殊待遇。
我知道,不是这种原因,就算能力在那摆起,也得一步步考,至少六年。
还有一月,就要过年了,刚考试完,第一件事就是给家人打钱回去。
第一卷 第453节:那种茶艺师破教材
[正文]第453节:那种茶艺师破教材
------------
这一年的我,神经发作一样,就是不想给家人直接联系。
我认为他们太需要钱,别的都不需要。
什么亲情,什么吉祥,都不曾让他们有过,阿诺家族的美德脱逃于这个年代的早期。
大家都拼命地想钱,我也不例外。
因此,打钱给他们就一切平安,别的,按照王二菲子曾经说的话。
“最终,日子是你自己过,没有人取代和拉你一把。”
面对这个不讲传统的汉人文化历史,我也只能跟着学些自己的必须强大。
这次,给汉晨单独打了十万,汉今和阿爸各五万。
汉收过完年就要参加高考,也要用钱,又给他打了一万。
这些钱,都是通过汉晨代收转交。
农历腊月下旬,曹峰返回成都,说收获很大。
因他要回单位处理茶城的事,没太多时间对我讲。
他说:“过完年,请长假,落实五个能力强的人,一起到峨眉山,住下来专门处理茶道根源的事。”
这事情,又不得让我给局长写材料,还得往后推招生开学。
早期,局长还是很信任我,认为茶叶界有我这么一名茶艺术家,可以处理好学校。
可这上手都半年了,还不曾有结果。
局长他不高兴了,当着艺术中心和学校校长的面,直接将我批评得一无是处。
在年终结总会上就下死命令,过完年必须开课。
这命令将我推向了无可抗拒的地步,曹峰一方说不能急,局长一方说必须急。
团拜会上,我一点东西都没吃,心情低落。
那七七很是讨人欢喜,在各级领导身边转来转去。
帮我说好话,这才让领导们没再次拿我开刀。
在选择方面,我不可能选曹峰,只能选局长这边。
原计划过年到岷山与关家人团聚,现在看来,那里也不能走。
自己留在成都思考开课的事,总得要有所样子,方才能将曹峰提出的那种茶道接上。
我问久歌:“来登记培训的单位,都有那些?”
久歌还没翻开记录本,七七就接了话说:“税务局的窗口服务部门,铁路局大厅服务中心,教委的后勤工作组。还有,成渝高速礼仪管理中心。”
我知道,这些单位都是局长的关系,相当于派发的照顾任务。
……
整个春节,我都在编写教案,讲义和课时设置。
这方面,本来就是外行,也只能不停地打电话问曹峰。
边学边上马,在教材方面,曹峰特别要求我不能使用当前市面上的茶书。
更不能用劳动部门编的那种茶艺师破教材,还不可以用大学茶学专业教材。
简单地讲,就是没有任何教材可用,原先局里定的一些茶艺书,全部不能用。
闹到最后,曹峰一气之下说由他简单地帮我编写一套应急的茶艺教材。
顶着学校的压力,我支持曹峰,主要是不想跟钱过不去。
在他手里,我能悄悄地赚足曾经的天文数字。
如果老曹生气了,那我的生意就多半会泡汤。
这事当然不能让局里的人知道,否则,我吃铁饭碗的机会也会泡汤。
第一卷 第454节:优雅训练成了夯妇
[正文]第454节:优雅训练成了夯妇
------------
年还没过完,就决定先培训高速公路的人。
这单位应该不会太重视茶,而是重视收费站礼仪和公司内部文艺活动。
我没敢将想法让第二个人知道,只说这搞高速路的,时间要求快。
正月十五,七七去接人。
开始以为接来一些普通的工作人员,没想到,接回来了五辆车的漂亮小妹子。
足足250人,她们都是高速公路管理局选出来的收费员。
个个都可以与空中小姐比美,一进培训大厅,那领队的就如分饺子一般。
将人员分成十组,请我去查收。
清点完,办了交接手续,那领队的去财务处交费。
还现金,对转账好像他们不会,说是他们啥不多,就钱多,美女多和车子多。
三多单位!
照着曹峰的教材,请了几名与茶毫无关系的体院老师来讲课。
曹峰曾对我讲,请体院的老师,目的是独出新裁。
先教走路,这是体院强项。
再教跑路,这也是体院强项。
后教狂奔,这更是体院强项。
那领队发不觉不对,问这是怎么回事。
我说:“高速路,所以就得从路的理念开始培训。泡茶那事,半天就会了。”
领队还是不解,思虑着想说什么新问题。
没等他开口,我就说:“那些简单的泡茶方式,不用学,而且境界还不如将茶用手抓来直接放到杯子里,再用开水瓶直接加了水那么高。”
领队听得脑震荡,嘲笑我在开他玩笑。
他说:“不都在说泡茶在手法啊,什么的。”
我赶紧抢了他话:“手法?那没手的人不喝茶了?难不成叫脚法?”
知道自己在胡扯,但这一句居然将领队压了下来。
半个月过去了,体院老师顺利将这一批学生的体格从优雅训练成了夯妇。
给领队敬礼时,那一双原本细而圆的腿,在立正声刚落,就变成了粗又大的树干。
“怎么会变成这样?”
“好抓逃费的三!”
“你不抓领导的需要,抓逃费的有用迈?安?”
看来,领队生气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些如花的女子,到这来教成了一群特警。
问我咋办,可那曹峰在峨眉山,就算收到我的传呼。那庙子里也可能没电话回我。
怎么办?想了一个下午,才找领队说:“明天,教她们泡茶。”
“不行,都变样了,教出来也是粗手粗脚。”
“那你的意思是可以不教啦?不过,钱是不能退的。就当一次团队实战生验培训,如何?”
这问题主要来自曹峰,他反复要求我不能教社会上那一套狗屁不是的茶艺。
要不然,我早就教了。
可他写的教材,光有文字,没人看得懂那里面的要求是从左手到右,还是从右手到左手。
总之,没看懂。
领队见我这么问,想了想,叹气说:“那你明天还是教泡茶吧,怎么可能说是生验?回去老大不要了我命,那是收不了场的。”
这问题越来越严重,本想就此推走,没成想,他还真要教下去。
让领队一个人坐在体验馆,找七七想办法去。
第一卷 第455节:三句不离本行
[正文]第455节:三句不离本行
------------
七七第一个回答就吓人半死,她说:“你不是有很多茶艺影碟吗?让她们照着那上面的学。还有,她们人多,没有必要讲得那么细。”
久歌也有意见,说不知道我为什么老是不认可那劳动部门茶艺技术。
我怎么也不可能将曹峰的想法挪出来,只能说:“个人觉得那劳动部门的茶艺不是茶艺,他们的级别,差得太远。”
“差总比没有的好。”七七说:“现在是要向上面和客户交待,不谁好谁不好的问题。”
这话,基本上是整个学校管理层的意思。
行政的,学生处的,都开始唱我反调了。
细想起来,这事也不能完全地怪到曹峰头上。
其实,我本人也有那种意思在里面。就是对那种低级无趣的茶艺,也看不上眼,加上听到曹峰一鼓动,这就更加强化了我不想走那各路的要求。
为股力量,到了今天,有点支撑不下去。
最怕的是,久歌或七七将这问题捅到局长那里,到时收不了场子。
可正在焦头烂额之时,那广东卖手机的宽义到学校来玩。
他说那曹峰给了他地址,于是就找来了。
他说成都马上就要开通无线手机市场,赶回来抢占第一批手机市场。
这生意人就是不一样,闻到一点信号,就开始准备。
他在成都太升路租了一家店,将广东那门的店转让了。
准备全力备战成都新市场,现在来看望我,希望以后多带人去照顾他的生意。
见我没给他泡茶,就自己从包里取了一套小茶具和茶叶,要了水,自己泡来反请我喝。
我笑他干粮自带,这和尚出生,与众不同。
宽义却说,这种习惯都是在广东练成的,爱喝茶,却看不起广东的那没追求的喝法。
曹峰并没有对我讲这宽义又多懂茶道,只说过这人叫他到峨眉山找茶道根。
今天听他这么一讲,一下子来了兴趣,我问:“那你泡茶有步骤没有?”
宽义没有胡子,笑起来不像和尚出生,反到是像道士。
他说:“有,还严格,不是那个都玩得转的。”
瞬间的闪光,让我没有思考地乐了起来:“请你帮我教一批学员,怎么样?”
“哈哈,我那能教人?自己泡可以。”
“自己能泡就行了,哦,跟劳动部门的泡茶方式一样吗?”
“啊?他们?”
我点点头。
“他们那也叫泡茶?那叫什么来着,广东人最爱讲的,我想想——。啊对,他们那叫野狗撒尿。哈哈!”
“那就这么定了,请你,不回广东了吧?”
“那不行,除非你们单位到时全购我手机。”
这就是生意人,三句不离本行。
我问久歌:“听见没?他做我们单位的生意,支持哈。”
还别说,这宽义虽然从来没当过老师,可走上讲台,还真就有板有眼。
讲的茶法与他在我办公室随便泡茶的那样子完全不同,很专业,也很新鲜。
起码对我来说是这样,我所见过的茶艺茶道影碟里,就从没见过。
第一卷 第456节:彻底地与世隔绝
[正文]第456节:彻底地与世隔绝
------------
这一批学生,有宽义顶着,我放心下来,只等曹峰那边的消息。
不过,宽义的条件也不低,签合同购手机,全校教职工人手一部,一共三十多部。
算下来,价钱也不低,差不多比棒棒机相等了,十多万。
不过,宽义也承认,如果手机价降下来,就按降下来的价算。
……
且说边城,我阿姐汉晨收到我汇款后,还是通知阿爸和汉今去取钱。
这次,就是一大家子都到汉晨家议论。
每个人都看着那一大笔钱发急,没有不想用的,可又无法说服自己。
先期到广东打工的那些女的,有一部分消息已确认为卖夜赚。
有些大人还公然将那寄回家来的脏钱给拿去烧了,说脏。
纯结的边城人,只有男的可以买,女的是永远也不可以卖,否则,就是整个家族的耻辱。
阿妈哭了,她也比较认可汉今的说法。
作为女人,根本不愿意接受自己生下的女儿,会去做那种见不得人的勾当。
这钱,她反到是第一个想抱去烧的人。
胡清泉却死活不准,他想找机会到成都来找到我,核实清楚再说。
还有就是,他特别差钱,想用这些钱来改善生活质量。
汉今还是那套理论,根本用不着花金钱和时间到成都了解。
说无论什么生意,都不可能短期内赚这么多钱。
无论什么工作,都不可能有这么高的工资。
无论什么嫁什么男人,都不可能只字不提地拿钱给她寄回来。
再说了,如果是嫁了富翁,那应该第一时间带回家来认亲,或者写信给我们,说明她结婚了什么的。地址在那里,请大人去访亲等等。
那有正当钱不告诉地方的道理?只有赚脏钱的女子,才会这样不明不白。
于是,一大家人再一次没过好年,都不敢对外讲我。
如有人问走,一家人都说在外读书。
就这样,我寄的钱再一次让他们放在柜子里不动。
大家还是去想如何赚钱过难关,如何忘记我这个阿诺家族的后代。
……
春天还没到,春茶茶场的准备工作刚开始。
边城却史无前例地下了一场超级暴雪,导致边城四周高山雪崩和泥石泥。
惟一通往外界的公路被冲坏了近百段,也就是说,这条公路几乎是无法再次恢复。
就算要重修,也得改道。
住在高山脚下的人家,很多都被雪峰倒坍带动的泥石流给埋得无影无踪。
边城人一夜之间,仿佛又回到一百年前,彻底地与世隔绝。
当年我出山的地方,横山,如今已不是横山,而是迷山。没有人能找到那条路是出山的方向,也没有人能回忆起老一代人的脚印。
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出来。
援救的岷山特别行动队第一批进山,花了一周时间,顺着破坏的一节一节公路走,结果穿到金口河那边去了。
也就是说,没找到地理位置,山路变形,山峰坐标也不是原来的坐标。
第二批援救队是成都派出去的,经第一批失败的总结。
这批队伍从大渡河切入,再转入边河分支,沿边河往深山里寻方向。
第一卷 第457节:群山换位
[正文]第457节:群山换位
------------
可是,行走了不到三天,河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泥石流乱成一团,队伍以为是泥石流将河拦断。
那么,翻过这些乱石山,应该就能再次找到河线。
又翻了两天,还是不见河。
往年的初春很少雾,今年发生这一大事。
满山都是雾,在第十天里,这一批人马居然穿到沐川到云南的边境线。
旁边流过的却是金沙江,队伍头都大了,这怎么可能?
再怎么穿,也不可能穿到这地方来,难不成中了邪不成?
这天气,又不可能向部队申请派直伸飞机航查,万一掉到山里,那谁也担不起。
第三批援救由省市和民间专业人员组成混合编队,采用最古老的办法,用指南针。
出发前,其中有队员却说:“砍山倒树,背时。”
这话好像不是说给边城人听的,而是说给这个国家听的。
被领队狠批了一顿才完事,大家从沙湾出发。
一路慢查,却查到雅安去了,于是大家发火不找,那个领导想查,他自己查去。
这给中了邪没什么两样,又没发生地震,也没发生横断山脉地壳推移。
凭什么就找不到进山的路,说给谁听也不信。
……
这边,边城人也没停步,久不见外来队伍。
就由县中队武警牢头,组织了一帮子政fu少壮派人员。
出发往外找路,也同外面的一样,心想跟着河找就没问题。
可是,河到了横山脚下,流进一个大洞里去了,没直接开河道口。
大家只得翻山,没有了大树的山,全是杂草加带刺的杂滕。
十五天时间,吃的没了,前后不搭边。
想返回,久远。
想前进,茫然。
中队长没法决定,还是政fu年轻的干部说了,到往前冲。
可恶得很,这一冲,饿得人半死不活。居然冲到了甘洛地界去了。
甘洛是边城的西部深山背面的县,大家明明是向东,怎么跑到西,都说不清。
休息了一天,中队长到甘洛县中队请求支持,一起返回边城。
大伙都又不敢,这从那转到这地方都没明白,返回,那不知返到何地。
出了这种现象,甘洛政fu第一时间向省里汇报。
省里赶紧向中央汇报,收到的回复是封锁一切消息。
再派高级地理专家前往,秘密调查,就不信天下有这种怪事。
……
在红村寨子里的阿爸,应该是第一个发现问题的人。
正当全村人都在悲叹雪灾时,阿爸却从很弱的大雾光线中发现门口那大桂花树的阴影不如过去。
早晨九点时间,阴影居然朝向是原来的南方,而不是北边。
原本阴影挡住的石墙壁下边的小草,居然能见到光线。
也就是说,至少转了一半。
他开始怀疑地壳发生了整体大变动,虽没发生地震,但早晚会有,不出三十年,就会发生。这是他很小时,听他阿爸,也就是我爷爷那一辈人讲过。
说边城这一地区,在清代中期就发生过群山换位。
那时不叫漂移,叫回天,彝族人叫跑地。
第一卷 第458节:正式宣布倒闭
[正文]第458节:正式宣布倒闭
------------
差不多就是讲的回形转,好比用一盆很浓密的泥浆,用手在泥浆中间转动,正转反转都能形成泥纹波浪形,却不影响边缘接壤处。
也就是说,边城这地方,所谓的山峰,其实在山的脚下是很软的泥浆地,比沼泽硬,比正经的地板块又软。
山地在拉动时,地面上的植被只出现一点点变化,却看不到明显的差异。
只有在高处的山地和山峰才会出现大换位,肉眼看不到,只因是一个整体在变化。
如果这个说法正确,那就不能照过去的方法出山,而是得反方向,或者反一半方向。
阿爸没有去政fu汇报这一发现,心想这种事情,政fu早就应该知道。
可是,政fu大多数人都是外地派进来的汉人,他们那会想到这个问题。
大家都还在做梦一样地等外面进来人,让这个什么都断了的政fu重获生机。
……
国家派的高级专家,到达岷山就开始像医院一样,先在室内模拟。
差不多了才从实际出发,这个实际,就从横断册脉整体考虑。
这个边城的原位是横断山脉东部角落,是山形加平原地带交割处。
地质松软且不易固化,北边又处龙门山脉南边角处。
这么个三解地,正好是两大山脉挤压地区,很容易造成地质表不变,地质内大变的可能。
这种说法,与我阿爸想的差不多。
经过一个月的分折和实查,确定了一个大体位置。
也就是原本边城处在,四川西南部,与美姑县最近,现在的地理位置,应该与峨边县和峨眉山更近。
计算下来,差不转了个一百五十度角。
这时才重组队伍,从峨眉山出发,经峨边进山,寻找这个差点失落的县。
专家亲自上阵,边走边查。
花了十六天时间,果然到达边城。
这可乐坏了全城官员,大家再问何时能与外界联系时。
专家却说得先查路怎么修,要完全与外界联系上,路是必须第一考虑的。
否则,一切都不用谈。
……
这一年,边城的大茶场近半数已正式宣布倒闭。
茶园被各个地方的村民分来种庄稼,开始自给自足,回到原始社会一般。
我本人在成都,一点不知道老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都怪消息封锁。
出了这种大事,整个边城内部,越闹越大,当官的也有点稳不住阵脚。
原因就是余下来的各种商业场和茶场坚决抗税,各头头们像是发了狂,联合出去,一分钱的税不交,一分钱的工商费不交。
抓进公安局打一顿,还是不交。
大有怕死就不是生意人之气概,坐牢也不怕。
枪毙还是吼一句:“整死了还安逸点,免得活受罪。”
阿爸想的不同:“路早晚要通,茶场不能与地方主管作对。”
永山茶场本来要宣布破产,见其他几个茶场闹起来,也跟着凑热闹。
高喊打倒地方不合国法的收税条例,硬起脸支撑茶场。
大多数人还是说,只要那天路通了,那天就交税。
第一卷 459山不转水转
[正文]459山不转水转
------------
早先人们预想的边城十年不变样的情况,在过完年的两个月里得到了改观。
改得都找不着北,人们纷纷关在家里,懒得出门。
边城人本来在不久的几十年里,还没有丢掉封闭的习惯。
对于与外界通不关,问题都不大,着急的是官员们。
在百姓眼里,就算是通了路,好像十年八年也没曾出过边城。
有一些人,还有幸灾乐祸的兴奋,说,这回大家都出不去了哇。
那意思是,之前那一批算是有钱的或当官的坐车洋气着进出。
现在有车也放在那占地方,都走路,谁也不比谁高级多少。
汉今找自己的茶场,待一个多月的大雪封山解除后。
找了三十多天,才找准方位。
虽然他在山内,但他的茶场在边城县的边境地带,大方位错了,路没有了,还得找才能完。一直找到峨边西南方向,才找到。
这次,他的茶场反到变得更冷,从原本的南边转到北边。
工人都不愿意再次准备上山,原本那屏山的工人,因地理位置错乱,就根本没法从南到北来上班。
地质专家和道路专家们花了几十天时间,终于测绘出新修路的区域。
这次,路得从边城北边开始修,修到与峨眉山公路接通。
时间大约得花一年,也就是说,这一年,边城的所有原计划都得放下,全部力量花在修路上来。
不过,那专家说了,如果走这条新路,边城人出山,将比原来快3小时,就可到达岷山。
还说,到成都更近。
这消息,对于阿爸一家来说,是相当好的,这一家人不同别的人家。
他们有想法,有很大的想法。
成都是他们为阿诺家族许下的对外第一个重点站,原本说用三代人完成这个使命。
现在看来,两代人就可以实现。
修路的地一步是征民,征年青力壮的,将出山路新砍一条可以供行人步行的小道。
这样先满足三地政fu办公和联络,也满足一批必须要进出边城的学生,医生等。
再说是将行人道一点点扩宽,可供马或马车通行,这样就能省力地拉边城生活资料,比如味精和食盐。
最后才是修公路,这样分成三个步骤,里外对修,一年才能完成。
这信息确定后,方才慢慢地对外公布信息。
边城百姓好像没当成一回事,不就是山转一圈嘛。
可外省人那是听了不得了,这原地转一圈,人转晕没有?有地下泥浆冒出来没有?是不是火山要暴发啦?是不是地震就要到来啦?等等。
周边地区的人,紧张又兴奋,每天议论的话题,都是:昨晚那边的山好像又转了一下,看见没有?
山里面的人,集中起来,出工出力,山外面的路,交由省公路局的专业队伍修。
专家安派完了,才去想办法将边河那洞给堵了,不能让河水就成地下水。
否则,不出五十年,那地下又回被水冲空,到时就不是山转的问题。
而是山不转水转,转得地面下沉,那比地震还可怕。
搞不好,头天这家人还好好的,第二天,连猪带狗地突然消失。
第一卷 460穷得发疯也不喜欢
[正文]460穷得发疯也不喜欢
------------
五月,边城发起强大的捐款修路攻势,有钱捐钱,有物捐物。
总之,不能不捐,为了早日通车,全县人就没有一天忘记修路的事。
汉今最渴望路早修完,这样他的茶场生意就有希望了。
家庭小会召开,就是议我给他们汇的钱,看不要不要全部捐了。
会议开到大体上是必须捐出去,说这钱很脏,自己家人用不好。
可问题是,怎么捐?突然捐这么多的钱,惊动全县人民是肯定的。
严重的,省里的人都可能惊动,到时,大红花挂得满屋都是,还是一样等于用了那脏钱。
“找一个人去代捐。”汉今说:“这样可以不计到我们家名下。”
汉晨不同意,她认为:“代捐,这么大的一笔钱,问那代捐的人久了,一样会问到我们名下来。”
阿妈为这钱哭了多次,她太不喜欢这个钱了,穷得发疯也不喜欢。
同时,阿妈说她很想忘记我这名三脏女,从前的思想脏,总想出人头地,老往外跑。后来的生活脏,老是不与家人同步。现在的身体脏,居然靠卖夜为生。
她说:“老头子你将钱提到那捐处,将钱丢到那就走,谁问你都说不是你的就行了。”
胡清泉又反对,他说不可能不问,也不可能没人问。
最后阿爸想了一个办法,说将这脏钱提到那捐款处,就说是捡的,然后捐了就是。
都没有最好的办法时,阿爸的这一方法征服了大家。
第二天,汉今和阿爸到胡清泉家,将钱提了,对这钱连正眼都没看一下。
好比提了一捅粪便,边走边骂。
到了捐款处,将二十六万元全部放到大桌上,吼捐款。
工作人员打开一看,吓尿了。这一周多来,收到的捐款全是五毛一元的占多数。
官员们带头捐的款,总数也没超过十万元。
一负责人听说出了大单,赶紧跑过来查看。
问了无数,阿爸都说这钱是捡的,全部捐出去。
汉今在一边也死活咬死不承认这钱是自家的钱,咬定是捡的。
那负责人不敢接收,认为这钱是捡的就应该想法找到失主。
而不是用来捐款,这样做不好。
阿爸没想那么多,非要捐不可,还说这钱早就没有人领的。
责任人叫部下去公安局报案,喊快快派人过来。
这下好了,阿爸和汉今都被带到派出所。
那钱也不能捐,先没收,得找到失主再说。
可阿爸和汉今在公安局里左右说得对不上号,被公安怀疑这钱是偷来的。
立马先将两人关了再审,一见这结局,汉今吓坏了,阿爸吓晕了。
此时,就算是想说钱是自己的,那公安怎么也不信了。
胡清泉听说阿爸汉今被关起来,想不通。
这捡来的钱就不可以捐?捐钱还犯法?又没私吞,反正都用于建设修路。
可人家公安那里吃这一逻辑,捡的钱或偷的钱,那是不可能让你想捐就捐,这是两码子事。捐钱那有不问青红皂白地收捐。
一连三天的审问,汉今一会儿捡的,一会儿是自己妹妹的。
第一卷 461两边茶场没人指挥
[正文]461两边茶场没人指挥
------------
阿爸的三天,都说是自己的,刚进局子就知道错大了,想修正自己一下。
汉晨胡清泉和阿妈都被叫到公安局对证,阿妈因爱生恨到顶,一直咬死说钱不是自家屋里的钱。也不说这钱是从那里来,她气啊。
一家人就这样各说各的理,人照关着,钱照放着。
得将失主找到才行,首先排查的是边城有钱人。
一直查完,都说没掉过那么大的一笔钱。
这人一天天关着
免费小说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