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的叫李洪刚,一个女的叫朱静,年纪都不大,二十六七岁那样,好像是他们的头儿,曾经侧面向秋生打听过指挥长的情况,指挥长对抗战的态度,部队的政治成分,指挥长的政治面貌,有没有上级领导等等,被秋生给碰了软钉子。
唐秋离明白,这十多个人肯定是员,也好,这时代的员都是好样的,自己的部队正缺这样的人才,可他也明白,目前还不能接受党指挥枪的模式,这支部队,必须在自己的绝对控制之中,他知道,历史上,红军的长征还有两年就要开始了,这时候,中央苏区的政治气氛已经不太正常,他尤其痛恨那些什么政治保卫局之类的机构,杀自己的同志狠毒无比,上战场打仗一去一个熊,都是些背后捅刀子的家伙。
自己可不想在某一天,被上头派来的特派员,用所谓的组织程序大帽子一压,给害的死都不知道咋回事儿!要是这几个员,甘心辅助自己,就给他们更大的空间和权力,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要是这几个人,想搞一个什么党委或是支部,取代自己的领导或是凌驾于自己之上,那只好礼送出境,自己的这支武装,早晚是的,大势所趋,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大家都汇报完了,马上就部队整编的事情展开讨论。
一线作战部队整编为三个大队,每个大队八百人,下设四个中队,每个中队两百人,装备以轻、重机枪、掷弹筒、迫击炮为主,辅助装备三八步枪和驳壳枪,一句话,以最大的火力打击密度为标准。
各大队大队长人选,暂时有唐秋离、刘铁汉、冯继武兼任,待有合适人选后,正式任命,各中队长人选,在战士中间产生,战士选班长,班长选小队长,小队长选中队长。
由秋泉负责组织特战大队,并任大队长,主要是在部队中挑选神枪手和具有特种兵潜质的战士,加以严格的训练,负责特种作战和敌情、战场形势侦察。
由副指挥长唐秋生负责组建基地情报保卫部,并兼任部长,成员在整个部队挑选,主要是负责情报和保卫工作。
由小玲任野战医院院长,训练一支可跟随部队出征的战地救护队伍,小玲还兼任指挥长生活秘书,职责是照顾好指挥长的个人生活。
唐秋离一听就明白了,这是大伙给他俩创造在一起的机会。
王旭还是负责兵工厂和装备研究所这一块儿,要加快新装备的研制和开发进度,把在三岔河营救出的人员中,那几个大学生调到王旭手下的装备研究所。
基地后勤处升级为后勤部,由原后勤主任张全任作战部队和基地后勤部长,全面负责基地的后勤工作。
刘铁汉提升为副指挥长,主要负责作战,冯继武任部队参谋长,在全部队挑选人才,组建作战部队参谋处。
挑选三十名军事素质好,功夫过硬的战士,组成指挥长直属卫队,由山虎任队长,巴特尔任副队长,主要是负责保护指挥长的安全。
唐秋离竭力反对组建自己的卫队,无奈,反对无效,全体核心成员意见一致,也只好接受了,郁闷,这不成了国宝大熊猫了吗?特级保护!以后再想偷偷溜出去,干点出格儿的事不容易喽!几十双眼睛盯着你呢!
所以事情安排完之后,唐秋离特别提到对牺牲战士的亲人抚恤问题,最后一致决定,给每位牺牲战士的亲人补助大洋四百块,这件事由秋生和张全负责。
在部队外出作战时,留守基地的王旭和张全两人,全权决定基地的日常事务。
部队暂时没有作战任务,各大队人员尽快到位,马上展开军事技能和军事素质训练,尤其是实弹射击,不要吝啬子弹,尽快提高战士们的作战技能。
开完会,已经到了晚饭时间,唐秋离还不容易瞧准一个空当,把小玲搂到怀里,好一通亲热,小玲薄薄的夏装,把他撩拨的心头火起,一想到千头万绪的事情,只好压下这股火,小玲也好不到哪去,身子恨不得贴进唐秋离的身体里,得到了父亲的允许,她也就放开怀抱,并且对即将到来的美好,充满了憧憬。
接下来,部队展开了热火朝天的训练,整个基地一片龙腾虎跃,唐秋离特意观察了那几个员,并对他们有了初步的印象。
这一天,唐秋离正在他和小玲住的屋子里,埋头撰写训练大纲,
听到外面有敲门声,他略微感到诧异,自己吩咐过,没有紧急的事情不要打扰他,这是谁啊?
他停下了手里的笔,把思绪从浩瀚的军事领域拉了回来。
敲门声又响起,显得那么有耐心而又固执,“进来!”他大声命令道,们开了,一男一女两个人走了进来,唐秋离微微一愣,多少有些意外,是他们俩……
(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六十五章 坦诚相对
进来的这两个人,唐秋离并不陌生,就是秋生重点提到的李洪刚和朱静。(顶点小说手打小说)
自从秋生哥在会上重点提到他们俩之后,唐秋离就注意观察他们,从他们平时的举动,一言一行等各方面,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这些人绝对是员,并且知道这些员已经在部队里扎下根,毕竟双方的目标是一致的,还成立了秘密支部,对于这些,唐秋离抱着观察的态度。
同时,唐秋离也注意到,李洪刚和朱静两个人总是有意无意的接近自己,他故意采取不远不近的态度,就像对待部队里的一个普通战士一样。
今天,这两个人突然登门,是什么意图呢?难道想对自己摊牌吗?要知道,这两个人的身份不过是自己部队里的一名普通战士,李洪刚在一大队,朱静在医院,要说身份和级别那是明摆着的,差着好几层呢!今天突然来到了部队最高指挥官这里,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
唐秋离客气的让两人坐下,并且给倒了两杯水,他仔细的打量着两人,李洪刚年纪有二十七八岁那样,中等个子,身体很结实,相貌显得有些苍老,一双眼睛闪着睿智的光芒,唐秋离在他身上感觉到一种军人的气质,朱静有二十四五岁,梳着短发,面容秀丽,身材匀称,干练而有内涵,给人一种受过良好教育的感觉。
双方的目光交织在一起,唐秋离从他们的目光之中,看到了一种纯净和坦然,如春风般和煦,只有心底无私的人,才有这样的目光,从他俩的目光之中,唐秋离感觉到,这是一些可以相信的人。
其实,李洪刚和朱静酝酿这个想法已经有好几天了,自从在三岔河鬼子监狱被营救出来以后,他们就被这支部队吸引了,他们这些党员,是奉了组织的命令来到东北,想在这里建立一支党领导的武装,接触过很多,可都让他们很失望,后来,因为被叛徒出卖,组织遭受了严重破坏,他们也相继被捕,陆续押到三岔河鬼子监狱。
等到了基地以后,他们是大开眼界,无论这里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都是以前不曾见到过的,至于部队的气氛,更让他们有一种回到红军部队的感觉。
李洪刚还真的是一名指挥员,在红军中担任过营长,大小战斗经历过无数次,是一名有丰富作战经验的指挥员,因为他的老家是辽宁海城人,就被派了回来。
朱静老家在北平,和王旭是老乡,燕京大学毕业,是个正牌儿大学生,“一二、九”学生运动的组织者之一,很是具有组织能力。
这些员到了基地以后,发现这支部队的思想教育方式,尤其是哪个“三大纪律七项注意”,简直和红军部队一模一样,而且部队的作战目标很明确,就是打击侵略者,消灭日本鬼子,他们就像发现宝藏一样,这样的部队,不控制在党的手里,那是巨大的损失。
他俩也有意的接近过唐秋离,可是,这个指挥长就像毫无感觉一样,弄得他俩哭笑不得,并且这个十六岁的大孩子,让他们有一种同三四十岁,老练成熟,机智练达的人打交道的感觉,这位年纪轻轻的指挥长,是如何把这些骁勇善战、粗壮高大、来自不同地方、不同阵营的士兵,指挥的如臂指使,令行禁止的?唐秋离在他们眼里,,透着一种神秘和莫测。
经过秘密支部开会研究过之后,决定和唐秋离正面接触,他俩分别是支部正副书记,这件事就有他俩负责。
其实,这些党员对于唐秋离也是很好奇,十六岁的年纪,在平常人家那就是个大孩子,可现在,一支三千多人的部队被他管理的井井有条,战斗力强悍,那些比他年纪大许多的人,甘心接受他的领导,尤其是鹰嘴岭一战,三百人竟然消灭了小鬼子两千多人,自己的伤亡微乎其微,这种人格魅力和指挥才能,那不是常人所具有的,再说这支部队的武器装备,那让他们目瞪口呆,太变态了吧,这样的装备,在整个红军队伍里都没有,这十八名员,其中有十五人是在红军部队里担任过各级指挥员的,对武器装备尤为敏感,在战斗中,战士的勇敢固然是主要因素,但是精良的武器装备,却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所以,这些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过来的红军指挥员,到了血手团之后,战士的成分,部队的精神面貌,训练方式,政治思想工作等方面的表现,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他们恍惚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再也不想离开了。
虽然不清楚这位年轻指挥长的政治倾向,但从整个部队的面貌来看,比他们接触过的那些啸聚山林的胡子,东北军的残部要好上不知道有多少倍,就从他们坚决打击日本侵略者的行为来看,和自己的目标是一致的。
今天他俩就是要和唐秋离彻底的深谈一次,把自己的身份表明,就是指挥长不接受自己的主张,也不会有危险。
双方很快就接触到正面话题,唐秋离听了李洪刚的介绍,大为高兴,部队正缺军事干部,这些红军指挥员,那个顶个是把带兵打仗的好手,没想到打下了一个三岔河,意外捡到这些宝贝。
李洪刚绝对是个可以挑重担的人,朱静是搞政工的好手,秋生哥哪里正缺这样的人才,双方的目标一致,谈话进行的很愉快,在谈到部队执行的“三大纪律七项注意”的时候,朱静好奇的问道:“指挥长,我们为什么没有不许虐待俘虏这一条,要是有了这一条,就和红军一样了!”
唐秋离微微一笑,告诉他俩,血手团没有俘虏,在以后的战斗中,你们就会明白,希望到时不要产生分歧,听到指挥长这么说,两人一愣,眼中闪着疑惑的目光。
送走他俩之后,唐秋离心里已经有了安排,李洪刚是个担任大队长的合适人选,其他的红军干部,也都能胜任各级领导岗位,只不过现在还不能安排正职,需要考察和磨合一段时间,尤其是和老东北军的刘铁汉、冯继武他们的磨合,更需要时间,毕竟是来自两个不同阵营的人,尤其还是敌对双方。
也不知都这么做,是不是自找麻烦,就先让这些人,担任各级指挥官的副职,朱静就安排给秋生哥做副手。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部队没有作战任务,每天就是紧张的军事训练,完全按照唐秋离撰写的训练大纲上的要求做,对于这样的训练方式,老队员都习以为常了,李洪刚他们却感到非常惊讶,这样的训练方法和方式,闻所未闻,角度准确,观点新颖,部队经过这样的训练之后,战士的军事素质明显提高了许多,这让他们对唐秋离非常佩服。
也有让他们不满意的地方,就是部队射击训时,必须使用实弹,这让在红军部队中过惯苦日子的他们很不习惯,每天看着子弹和手雷像不要钱或是白捡来一样,泼水似的打出去,把他们心疼的心都揪揪着,指挥长真是败家,这要是搁在红军队伍里,光是训练消耗的弹药,就够打几场战役的,要知道,在红军战士手里,有十发那就高兴地不得了,哪像在这,每个战士那天不打出百十来发,太心疼了。
还有就是部队的伙食,标准太高了吧?早晨是豆浆、米粥、鸡蛋,包子、馒头可劲儿造,一日三餐,顿顿有鱼有肉,这哪行,艰苦朴素在这里根本见不到影儿!国民党的军队也没这样啊!这是讲究享受,指挥长也太不会过日子了。
对于这两点,李洪刚专门找唐秋离反应锅,并提出反对意见,唐秋离只是简单的告诉他,不经过实弹射击、没有听到真正枪响的战士,不是合格的兵,神枪手是靠知道喂出来的,至于伙食问题,更简单,高强度的训练,没有高标准伙食,战士的体能会跟不上,影响训练效果,李洪刚听了后,仔细琢磨琢磨,觉得很有道理,就不在提了,其实,他们这些红军干部,是苦日子过惯了,冷不丁的不习惯。
这还得拜后勤部张全部长的功劳,这小老头儿不知打那弄来一大群鸡啊、鸭啊、鹅啊啥的,那肥猪满圈跑,基地的气候又好,这帮活物长得飞快,又带领着后勤部门,在湖边开出三百亩荒地,种上庄稼栽上青菜,在小鬼子那弄到了老多的大米、白面,部队的伙食不好才怪呢!
正好在这批红军干部中,有一位是黄埔军校炮兵科毕业的,叫郑勇,各种火炮精通,有实战经验还有理论知识,黄埔军校的毕业生,那可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唐秋离没想到,自己手下还有黄埔生,在国共两党军队中,大多数高级将领,都出自于黄埔。
唐秋离知道这事儿之后,乐坏了,自己手下还有这样的能人!马上从各个大队选人,抗日血手团炮兵大队正式建立,由郑勇担任大队长和总教官。
他深知在战场上火炮的威力,要不咋叫战争之神呢!看来还得多弄一些火炮,叫小鬼子见识中队的厉害,也尝尝挨炸的滋味!他明确告诉郑勇,不要吝惜炮弹,一定要实弹射击。
在此期间,基地有了两件让他更高兴的事儿,一是基地水力发电机组正式发电,当他亲手合拢开关的时候,基地内一片光明,灯火璀璨,把战士们高兴的都不想睡觉,那年月,哪见过这个呀,还闹出了个笑话,有一名年纪稍大,吸烟的战士,对着灯泡点烟,咋点都点不着,他以为外面的是灯罩,结果一拧,灯灭了,还把他吓一跳,这灯没吹咋就灭了呢?灯油在那灌啊?
也难怪战士们高兴,从此基地告别了松油灯,正式进入电气时代,鼻子脸再也不会被熏黑了,雪白的毛巾也敢用了!
另外就是兵工厂正式投产,可以复装弹药,并且高爆炸力炮弹和子弹的研制,已经有了重大进展,特种枪支的研究,也开始着手。
整个基地按照唐秋离的设想,正在逐步完善,平稳发展,战士们的训练极为明显,那十几个红军干部,担任各级指挥员之后,爆发出极大的热情和能量,任劳任怨,体贴战士,事事带头,把部队带的是嗷嗷叫。
唐秋离担心的隔膜问题,并未出现,各级指挥员各负其责,这让他减轻了不少负担,也有机会和小玲享受一下花前月下的浪漫!两个人的感情更加深厚,除了各自忙自己的工作时间之外,几乎是形影不离,基地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两人浅浅足迹、爱的身影、甜蜜的笑声!
甚至有一天晚上,战士们都休息后,两人偷偷溜进湖里游泳,小玲穿着唐秋离专门为她设计的泳装,在温热、湛蓝的湖水里宛若一条美人鱼,身材曼妙玲珑、曲线毕露、把唐秋离看得眼珠儿好悬掉出来。
这丫头在爱情的滋润下,愈发艳光四射,本来小玲就是常年大运动量,身材匀称、健美,尤其是穿上这三点式泳装之后,说明一下,这件泳装,一开始,小玲说啥也不穿,在唐秋离连哄带骗带威胁的情况下,把他一把推出门外才换上,这一下不打紧,那小蛮腰儿,那傲人丰||乳|,那浑圆臀部,雪白的肌肤,乌黑的长发,闪亮的美眸,把唐秋离都看呆了,魂儿都丢了,不由分说,把小玲浑身上下揉搓个遍,弄得这丫头面色潮红,眼睛像要滴出水儿似的,要不是怕动静太大惊动别人,在湖边儿就把这丫头给那个啥喽!
不过,这丫头还坚守最后一道防线,固执的认为,只有成亲之后才可以这么做,弄的唐秋离心如猫抓,每每需要极大的定力才控制住,这丫头不是在折磨人吗?
可以说,这段时光,是唐秋离记忆之中最美好的一页,终身无法忘怀,后来,在他征战南北的时候,每当有空暇时,就情不自禁的回味起这一刻,略带沧桑的面容,露出痴痴的微笑,眼角却衔着泪花,这时候,他身边的参谋、警卫人员都知道,指挥长又在回忆那位远去的佳人,也是指挥长的第一个恋人,大家都悄悄的离开,给唐秋离留下一个足够想象和回忆的空间……
(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六十六章 东征序曲
外敌入侵,山河破碎,烽火连天的岁月,欢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人生难得是相聚,唯有别离多。(顶点小说手打小说)
秋泉的特战侦察队和秋生的情报网,源源不断的把周边的情报传送回基地,经秋生和朱静整理后,定时送到唐秋离这里,供他判断形势。
早在部队结束鹰嘴岭战斗回到基地整编时,唐秋离就把秋泉的部队全部派出去,以松江城和三岔河为圆心,周边辐射几百公里范围,广泛收集各种情报,在重要城镇和交通枢纽建立情报站,无论是安排自己的战士或是亲属,还是用钱收买,总之,必须建立一张覆盖整个东北的情报网,这事儿就由秋生和秋泉负责。
至于所需经费,找张全领就是了,俗话说,钱多好办事儿!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各地情报网点相继完善,一些重要的情报中心站,还专门配有电台,和基地情报保卫部的通讯中心二十四小时保持连续,可以说,东北发生的重要事件,八小时之内,电报稿就能放在唐秋离的手里。
这段日子,唐秋离过的比较惬意,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细节性的事务已经不用他插手,使他能有大量时间来考虑部队下一步作战重点和发展方向。
和小玲的感情日深,水融,往往有“心有灵犀一点通”之举,小玲是个好学习,有上进心的女孩子,医院的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简单的医疗知识也掌握不少,唐秋离还抽出时间教她英语和日语,不得不说,这丫头天生具有语言的天赋,现在已经能用简单的英语或是日语和唐秋离进行日常对话。
有时,唐秋离当着大家伙的面儿,用英语对小玲说一些恋人之间的情话,比如,你很性感,融化在你昨夜的温柔里啊等等,别人听得目瞪口呆,根本不懂,都暗暗嘀咕,指挥长莫非是神仙下凡,在那整的这鸟语,没听说他在哪学过啊?连秋生、山虎他们都纳闷儿,小玲听得懂?小玲当然听得懂,幸福的连羞带喜,脸色绯红,有时还回答几句,把大伙弄的越看这对小恋人越神秘,虽然不懂他俩在说些个啥,但看到小玲的表情,也猜个不离十,估计这些话有点暧昧,少儿不宜!
部队的训练就更不用他操心了,以李洪刚为首的红军干部和原东北军出身的以刘铁汉、冯继武为首的干部、战士之间的关系相当融洽,根本没有你我之分,把部队带的是铁板一块,后来,唐秋离仔细想想,这也在情理之中,首先,双方的目标一致,就是消灭日本鬼子,收复失地,其次,东北军和红军没有在战场上兵戎相见,双方谈不上血仇,这让唐秋离大为宽心,放下了心头的担忧。
丰盛的伙食,把战士们的身体养的棒棒,脸上泛着营养良好的油光,也是,在家的时候,那吃过这么好的饭菜,就是拿鞭子赶都不走,科学、系统、有效的训练,使战士们的军事技能得到了质的飞跃,士气旺盛,队伍那是嗷嗷叫!
整个血手团就像一把重新淬火,二次锤炼的宝剑,锋芒以露,单等出手斩下鬼子狗头!
通过传回来的情报,唐秋离对基地周边的形式有了清晰的了解,鬼子松田联队,自从上次在鹰嘴岭遭受了毁灭性打击后,缩回松江城,忙着补充兵员补充装备,老鬼子松田大佐已经被解职,据说是押送回国上军事法庭了,这也是拜唐秋离所赐。
经过鹰嘴岭一战,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意识到,南满并不是太平之地,皇军力量还要增加,鬼子经过补充后,原来的联队扩编成旅团,兵力达到七千多人,并且增加了战车和野炮兵大队的数量,新来个旅团长叫春田,是关东军司令部高级参谋,在东北多年,少将军衔,上任伊始,就广布眼线,到处寻找寻找血手团的行踪,说是要给玉碎的皇军士兵报仇。
对于这些情况,唐秋离微微一笑,鬼子现在就像红了眼的疯牛,犯不着跟他顶架,就让鬼子瞎子走迷宫,乱摸去吧,老子在这儿养精蓄锐,有机会在狠狠咬你一口。
三岔河方面,经过唐秋离上次打劫之后,日本商人纷纷破产,中国商人害怕鬼子报复,也纷纷转移财产,鬼子商人啥也抢不到,就把责任都推到倒霉的松田身上,现在的三岔河,市面一片萧条,百业凋零,鬼子为了维持这个交通和物资重要转运站,不得不对中国人采取怀柔政策,日资银行纷纷发放无息贷款,减免税收,扶持日资和中资工商业,努力恢复经济,到让中国人占了不少便宜,尽管这样,保守估计,三岔河要是想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至少得五年时间,这是唐秋离想不到的意外结果,他暗暗发笑,还等你养五年,一年多以后,唐少再来个照方抓药,赚个盆满钵满。
鬼子在三岔河增加了兵力,除了恢复原有的宪兵大队之外,还增加了一个加强大队的鬼子,并且在镇内强行推行人口登记制度。
根据这些情报,唐秋离认为,目前,部队不宜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以隐蔽待机为宜。
倒是有一份来自通化的情报,引起了他的注意,南满东边道“剿共总司令”邵本良,在鬼子“山林讨伐队”和飞机的配合下,大举围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杨靖宇部,据说已经取得重大胜利,杨部以溃不成军,逃进深山老林,朝不保夕,皇军已经恢复南满东边道长白山地区的治安。
情报还对长白山地区的敌情、形式以及邵本良部的兵力、武器装备等情况,做了详细介绍。
看完这份情报,唐秋离首先对鬼子所谓的重大胜利嗤之以鼻,抗联是那么轻易就能消灭的?尽管困难重重,环境险恶,抗联始终坚持在白山黑水之间的战斗,不断打击鬼子。
对于杨靖宇将军,唐秋离内心充满敬意,在前世看到有关这位传奇将军的资料时,喉头都会被一种热流哽咽着,这是一位铁骨铮铮、热血澎湃的中华男儿!他为杨将军的牺牲感到痛惜。
现在,杨将军的部队,正处于困难之际,自己何不来个远征,在鬼子后心狠狠捅上一刀,一为解抗联之围,在哪里都是消灭鬼子,二是可以见到这位神交已久的传奇将军,是否因为自己的到来,改变未来的命运,一想到这里,他的内心就有一股压抑不住的冲动,恨不得马上就飞到那个炮火连天、漏点澎湃的战场。
他平静了一下激动的心情,又把问题全方位考虑了一遍,既然在目前部队处于隐蔽待机这种情况下,何不主动走出去寻找战机,凭部队的训练水平,战士的体能和装备情况,以自己对历史的了解,绝对可以出奇制胜,打鬼子一个冷不防,并能保证部队安全返回。
想到这里,他已经拿定主意,叫通讯员通知各级指挥官,马上到作战室开会,有重要作战任务。
他先来到了作战室,盯着墙上挂着的满洲全图出神,这张日本人绘制的东北全图,可比民国政府绘制的精确多了,可见,小鬼子侵占东北之心,早已有之,地图上的点点符号,在他脑海里化成活灵活现的白山黑水,莽莽森林,高山大川,结合他所掌握的历史,哪里的一切都了然于胸,这就更坚定了他的信心。
片刻,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唐秋离摇摇头笑了,打脚步声就听得出来,是山虎这个急性子,后面还有一个,那肯定是巴特尔,这俩家伙自打担任指挥长直属卫队正副队长后,那天都形影不离,好的就像一个妈生的似的,也不知道他俩咋那么对脾气,都是力气惊人、外表粗犷、内心细腻、豪爽奔放、重情重义、反应敏捷的人,一搭档,就特别对路,
自打组建卫队之后,他俩把卫队的战士们训练得叫苦连天,直说比指挥长还变态,什么长短枪射击,各种火炮的使用,冷兵器的招数,内力、武功的锻炼等等,很是下了一番苦功夫。
还别说,卫队的二十名战士,真是让他俩给训练成了整个部队的精锐,他俩还时不时的把队伍拉出去,同各个部队的战士搞对抗演习,几轮下来,也只有秋泉的特战队,能和直属卫队打个平手,搞得直属卫队名声大振,风头正盛!
巴特尔今年已经十五岁了,对于这个异性兄弟,唐秋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怜爱,特意放在自己身边,等机会成熟了,在放到作战部队。
他俩进来以后,紧接着刘铁汉就进来了,得,又是一个急性子,其实,刘铁汉内心憋着一股劲儿,部队已经憋得嗷嗷叫,指挥长咋还不下达作战任务呢?他也侧面向唐秋离打听过几回,指挥长总是以等待实机来回答他,弄的他毕竟郁闷,这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不在战场上冲杀,让他浑身骨头直发酸。
今天一头有重要作战任务,抬腿就往作战室跑,一进门儿发现,还有比他更着急的,直属卫队的哼哈二将,已经在这里了。
很快,人员都到齐了,唐秋离首先分析了周边的敌情,就目前形势来看,我们的力量,还处于绝对弱势,不能和鬼子硬碰硬的较量,三岔河和鹰嘴岭之战,是占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便宜,加上鬼子的狂妄自大,才取得了胜利,现在,本地区以无大量歼敌之可能,以隐蔽待机,训练队伍为上策。
听到指挥长这么说,大家心里都凉半截儿,没仗打,你急三火四的把大伙儿叫过来干啥?还说有重要作战任务!
唐秋离把大家的反应都看在眼里,他感到非常满意,部队吗,就是为打仗而存在的,这种积极求战的状态,是保持部队高昂斗志的基本要素,尤其是各级指挥官。
我们在本地区无歼敌的可能,那么,是否应该走出去寻找战机,他说着,把手放在地图上长白山的位置,我们长途远征,奔袭长白山地区,出其不意,大量消灭鬼子,根本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以解抗联第一路军之围为本次作战的目标。
他接着说道:“下面,大家就以这次作战目的为中心,讨论一下具体行动细节,会后,冯参谋长拟定一个详细的作战计划!”
唐秋离的话音刚落,作战室里马上失去了平静,先是李洪刚激动得满脸通红,猛地站起来,用不敢置信的神态问到:“指挥长,这是真的吗?”话一说完,才发觉自己的失态,连忙说对不起。
唐秋离冲他坚定的点点头。
他刚一坐下,那些红军干部,显得异常激动,有的甚至眼角带着泪光,朱静竟然当场落下泪来。
唐秋离深深理解他们的心情,抗联和工农红军,都是领导的队伍,在这个组织里,对待每一支部队,不像其他军阀那样,有嫡系、亲疏之分,自己的这一决定,已经深深感动了他们。
其实,李洪刚和朱静他们这几天内心很不平静,血手团的情报,对于这些高级指挥员并不保密,抗联第一路军遭受大量日伪军围攻的消息,他们也早已知道,并且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在抗联工作、战斗过,对部队有很深的感情,想过带领部队去,可是,部队掌握在指挥长手中,也想过劝说指挥长出兵,可又考虑到指挥长是否会起疑心,影响自己以后再这支部队的工作?那毕竟是去面对优势兵力的敌人,而且是长途远征,从这里到长白山地区,怕是得有近一千里地。
正当他们彷徨无计、忧心如焚的时候,指挥长做出了这个决定,他们能不激动吗?那可是去解救自己的战友和同志啊!
刘铁汉和冯继武又是另外一种感受,他们没有和抗联打过交道,但是,对于抗联坚决抗日的行为,却是很敬佩,毕竟,大家都是中人,保家卫国那是军人的本分,
李洪刚和朱静他们的表现却触动了他俩的内心,他俩知道,这些来自红军的指挥官和抗联是一家,都属于,一听说去为抗联解围就如此激动,甚至流下眼泪,这让他俩很诧异,在过去的部队,一听说去干这吃力不讨好,还有危险的任务,那个部队指挥官不是推三阻四,找种种借口推脱,保存实力,现在,他俩被这种场面震撼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悄悄融动他俩早已定型的内心。
很快,东征作战计划就确定下来,七天后的早上,三个作战大队两千四百人,齐装满员,正式出发,先由一大队派出一个中队,做为大部队的前卫,提前一天出发,为后续部队开辟道路。
接下来,部队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两千多人的队伍,弹药、给养就不是个小数目,尤其是指挥长强调火力密度,弹药就得带的更多,这次是长途作战,无后方补给,打一点儿,就消耗一点儿,能多带就尽量多带。
唐秋离抽时间去了一趟兵工厂,在这之前,他让王旭想办法减轻九二式步兵炮的总体重量,更便于部队携带,到了这一看,还真让兵工厂的技师给解决了,原来需要五六个人分开携带的大炮,现在只需要两三人就轻松携带,唐秋离看来非常高兴,直嚷着要给兵工厂的全体人员记大功,发奖金,说是解决了部队的大问题。
另外,厂里的几个技师通力合作,专门给山虎设计了一个不间断供弹的超长弹链和子弹箱,可以连续发射三千发子弹不用换弹夹,要不是考虑到长时间射击,枪管受不了,还想给设计成五千发供弹的设备,又给山虎的手提重机枪安上了风冷装置,局部做了小小改动。
山虎拿过来一试验,乐得直蹦高儿,说是比以前更好用、更合手了,这家伙一激动,当场给一位师傅来个热情的熊抱,好吗,这位师傅差点背过气去,肋条骨好悬被这变态的家伙给勒折喽!据说,打这以后,他见了山虎就离得远远的,不敢让山虎近身,不过,两人倒是成了好朋友,每回山虎打战场上弄回新玩意儿,先送到他这儿,接着,俩人儿就拆开来装上,装上又拆开,在那一通折腾,倒是开发出好几种新武器。
唐秋离看见山虎背后那超大型弹药背包,里面应该装着不下一万发子弹,身上还挂着一圈儿手雷,手里提着一挺重机枪,活脱脱的一个变形金刚!当时无语,一阵郁闷!
紧张的忙碌,让日子过得飞快,明天就是部队出发的时候了。
唐秋离在这天早早醒来,没有惊动身边,依然如可爱的小猫一样熟睡的小玲,悄悄走出两人的爱巢,整个基地静悄悄的,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温润的暖风,轻抚面颊,鸟儿尚未离巢,只有忠于职守的哨兵巡逻时的脚步声。
他静静伫立在暗夜之中,等待着东方那颗启明星的升起。
身后传来脚步声,一个柔软的身体,轻轻靠在他身上,小玲还是醒了。
这次小玲没有随队出发,医院正在紧张的施工中,她脱离不开,有另外一名经验丰富的医生带队,组成一支医疗小分队,随部队出发,面对即将离开的唐秋离,小玲心里非常的失落。
她是个聪明的女孩儿,知道在恋人走上战场之时,给他的只能是鼓励和安慰,所以,对于这次没有跟随唐秋离出征,她表现得非常理解,这确实让唐秋离心里放下不少。
背地里,小玲找到山虎和巴特尔,一再叮嘱他俩,在战场上绝对要保护好指挥长,直到这两人拍着胸脯保证,她才稍微放点儿心。
唐秋离轻轻的搂着小玲柔软的腰肢,小玲把头靠在他的肩上,顿时,一股沁人心脾的发香深深浸润了唐秋离的身心,他不由得把小玲搂的更紧。
东方天际,一颗闪亮的星星冉冉出现,启明星升起,新的一天就要到来……
(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六十七章 山河欲裂征马嘶
朝阳升起,整个基地从沉睡之中醒来,战士们忙着整理装备,后勤部门忙着清点物资,到处是一片朝气勃勃,斗志旺盛的景象。(顶点小说手打小说)
唐秋?br />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