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铁血大军阀 > 铁血大军阀第23部分阅读

铁血大军阀第23部分阅读

    一样,热血想喷涌而出!

    第二天一早,李默涵刚刚起床,正准备吃早饭,马弁就来报,说何封带着一个人在门外求见。“让他到小饭厅来。”

    “是!”

    李默涵自己先来到小饭厅,厨子早就准备好了早饭。按照李默涵的要求,早饭餐单是杂粮粥、水煮蛋、一碟子酱菜和玉米面馒头。

    不一会,何封来了,他先向李默涵敬礼,“报告,卑职想向将军引荐一个人。他虽是辫子军的,但是和卑职是相识的,是个敢打敢拼的硬汉子。”

    李默涵笑问:“谁?”

    何封朝门外喊道:“王世虎,还不快来拜见旅座?”

    王世虎有些尴尬地从门外走进来,向李默涵敬礼,嘴唇动了两下,却还是没开口。

    李默涵笑笑,对厨子说道:“添两幅碗筷~”接着亲自为何封和王世虎拉开两把椅子,“一大早就来了,还没吃早饭吧?要不嫌弃~我们一块吃?”

    何封送宠若惊,王世虎脸上的神色也有些意外,两人扭扭捏捏地不敢坐

    李默涵说道:“扭捏什么?难道要我下军令?那好~全体都有,立正,稍息,立正,就位~坐下。”何封和王世虎条件发射似的按照李默涵的口令立正稍息,然后在各自面前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来来来,先喝完热粥暖暖身子。”李默涵亲自为两人盛了粥,推到 他们面前。然后,李默涵才不急不慢地问何封,“何封啊,这位就是打咱们虞城的王世虎吧?”

    何封脸色一变,王世虎又尴尬起来

    李默涵呵呵笑道:“世虎啊,你也别尴尬,何封可没少在我面前夸你。”

    王世虎一脸惊讶地看了看何封,又看了看李默涵,须臾,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哎~我王世虎对张文生也算忠心耿耿了。打了一次败仗,他差点就要枪毙我,还在众人面前打我板子,让我颜面扫地。相比李帅您的肚量胸襟,张文生焉有不败的道理?”

    李默涵笑笑,没有搭话

    王世虎继续说道:“辫子军里头,当官的只想着克扣军饷、抽大烟、娶小老婆。当兵的各个吊儿郎当,都卖枪支弹药谋私利。这辫子军烂到根儿上了,我是再无留恋了,如果李帅不弃,我王世虎愿意给您当马弁,牵马拽蹬。”

    李默涵说道:“你王老虎能为我效力,我是求之不得。不过你终究是个降将,如果一开始就给你当个营长,我怕人心难服。这就要委屈你,先从连长开始干起。”

    王世虎说道:“我王世虎遇到明主,官职大小并不在乎。”

    “哈哈哈~好!”李默涵大笑道:“我也不信我李默涵一辈子就只能当个旅长。他日我升官发财,你们也跟着一起水涨船高。”在党卫军的墙里弹压下,新占领的地盘徐州、兖州的市面日趋稳定,但是还有一股势力却在其中捣乱,那就是田信夫组织的日侨义勇队。他们在党卫军接管徐州之后,依旧跟随张文生的辫子军残部退往海州,同时联络因为铁路阻断而滞留在山东的日军,意图为日本进一步扩大侵略制造借口。

    2月以后,此事逐渐泄露,很快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和强烈反对。3月18日,上海总商会和工商各界首先作出反映,在张园举行有3万余人参加的国民大会,提出抵制办法6条: (1) 通电政府请维持国家体面,力保利权;(2) 组织中华国民请愿会,共图救亡方法;(3) 通电各省组织请愿分会;(4) 抵制日货;(5) 组织民团募集经费,以备不测;(6) 创办一种白话报,作为宣传机关。全面部署了国民的反日救亡行动方案。

    与此同时,各地商会纷纷通电表示坚决不承认“二十一条”,愿以全力支持政府抵制日本的侵略行为。到3月底时已有安东新义州中华商会、上海出口公会、广州总商会、粤省商团出口洋庄商会、日本大阪中华商会、山西总商会、日本神户中华总商会、杭州总商会、山东总商会、安徽总商会、宁波总商会、古巴中华总商会、小吕宋中华总商会、南宁商会联合会、长沙总商会等15个商会,先后发出通电。

    除了发通电表态之外,许多商会陆续开始采取实际行动进行抵制。4月初,上海总商会议董宋汉章、虞洽卿、三、王文典等开始筹议发起“救国储金”活动。8日,“中华救国储金团总事务所”成立, 推举虞洽卿、朱葆三、贝润生等37 位总商会成员和工商界人士为临时办事员。数日后又推举虞洽卿为正干事,贝润生、马佐臣等为副干事。设总事务所于上海,设分事务所于各省各县及海内外各商埠,预定募款5000万银元,专备国家添设武备之用。

    5月7日,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最后通牒,限于9日之前作出满意答复。这无疑给已经兴起的商会和工商界的救亡活动火上加油。12日,北京总商会向全国各商会发出通电: 政府让步讲和,权利丧失,国几不国,今请自本年5月7日之始我 4万万人立此大誓,共奋全力,以助国家。时日无尽,奋发有期,此身可灭,此志不死。号召全国各商会发动工商界参加这一救国运动。

    此后,救国储金活动在全国各商会的响应下迅速兴起,到8月底,全国各省已成立救国储金机构299处,其中120处已认报储金640余万元,有54处已实收储金202万元。为了进一步推动救国储金活动,9月9日,在上海召开了全国储金团代表联合大会。到会代表51人,成立全国储金代表联合会,推虞洽卿为会长。会议通过了全国统一的进行办法,通电要求各级政府、报馆、商会、储金事务所极力进行;修改了储金团章程,强调自主支配储金用途,增加储金作制造厂之用的规定。不久,这场轰轰烈烈的救国储金活动,虽为防止袁世凯盗用储金作为复辟帝制经费而被迫退还和解散,但是亦已显示了商会和工商界试图自行担负起挽救国家利权重任的意图。

    商会在发起和领导救国储金活动的同时,还发起和领导了抵制日货和提倡国货运动。3月中下旬,上海商界首先集会讨论抵制日货之事。继而各地纷起响应,不及旬日之内,广东、无锡、松江、福州、安徽、烟台、营口、济南、长春、厦门、汉口、芜湖、大通等地的商会及其他工商团体,先后掀起抵制日货运动。4月以后,又有长沙、湖州、哈尔滨、昆明、沙市、天津、奉天、重庆等地的商会相继而起。一个波及全国的抵制日货运动gocho很快形成。

    与全国各地忙着抵制日货不同,李默涵在这么群情汹涌的情况却只是召集党卫军中高级军官开会。李默涵认为思想认识的统一,比形式更重要。

    李默涵开宗明义地对军官们说道:“大家都知道日本人提出了《二十一条》,也知道袁大总统之所以把这份密约泄露出来是为了寄希望与英法美俄的调停,可你们知道为什么英法美俄非但不调停,反倒还偏袒日本人嘛?”

    有人答道:“英法美俄和日本人都是蛇鼠一窝,希望他们出来主持公道,根本就是与虎谋皮。”

    李默涵说道:“你只说出了现象,却没有说出本质。”

    从1915年的战况可以看出,中日就“二十一条”进行交涉期间,英国正深陷战争泥潭,这种情况使英国无力顾及日本在中国的活动。此外,1915年2月15日下午,新加坡 郊外的亚历山德拉兵营的印度人驻屯兵掀起了暴动。由于当时驻新加坡的英军几 乎全部开赴欧洲战场,因此英国不得不请求日本军队出兵援助。到25日, 在日军的帮助下,英国平定了这次暴乱。平间洋一认为,正是英国将兵力集中于 对同盟国作战,它在远东的安全才依赖于日本军队的协助。正是1915 年的战况决定了英国在“二十一条”问题上对日本采取的态度。

    至于法国,更是乘火打劫,挑起了老西开事件。这一事件看似法国人得利,但使得国人对法国产生了强烈的反感,这种反感直接影响到了后来的法国在华的华工招募活动。

    美国原本是最有可能就《二十一条》对日本进行干涉的国家,但是在日美交涉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对日本的态度都是妥协的。

    首先,维护在华既得利益是美国实现对外政策的目的之一。1898年的美西战争对于美国来说有重大的历史意义。通过这场战争,美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其对外政策开始由大陆扩张向海外扩张转变。对古巴和菲律宾的控制,对夏威夷和萨摩亚的占领,对巴拿马运河的攫夺以及对华“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等,都是这一时期 美国推行海外扩张战略的典型事例。美国在上述地区取得权益,自然不希望其他 列强干预或瓜分自己的利益。

    《二十一条》的提出固然是日本侵略中国的罪恶行径,但美国就《二十一条》与日本展开的交涉也不会以中国的利益为出发点,而是以竭力维护美国在华利益为根本目的。因此,交涉仅仅局限在与美国利益休息相关的福建问题方面,美国也根本不会为了中国的利益而采取与日本同样的强硬态度。

    其次,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实力不及日本。经济方面,美西战争后,美国的工业总产量超过英、法、德、日四国工业产量的总和。但是美国的传统投资场所首先是美洲,其次是欧洲,再次才是亚洲。1911年美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达22亿美元,但是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只有4000万美元,不足美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对中国的投资也仅占外国对华投资总额的3%@,其金融实力远不如日本。

    军事方面,20世 纪初,美国在东亚的军事实力较弱,在西太平洋地区没有海军基地。美国虽然海 军舰只的数量大,但是整体战斗力不强,其高级海军指挥人员不及日本的一半。 此外,20世纪初,日、英、法、俄等国已经达成双边或多边协议,共同主宰东亚 的国际格局,美国在东亚没有插手的余地。总之,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扩张历史较 短,缺少与日本抗衡的实力。日本又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这就决定了在以国家实力为后盾的外交活动中,美国处于劣势。

    再次,美国受到其他事务的干扰,不能全力与日本争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 发使整个欧洲的经济陷入混乱,欧洲是美国最重要的投资场所,尽管战时军需保证了美国的对外贸易额度,但欧战也一直困扰着美国,是否参战成为美国国内政治问题的焦点。另外,美墨战争(1846-1848年)结束后,墨西哥与美国的摩擦不断。 1910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直到1917年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期间 墨西哥问题一直牵扯着美国的注意力。美国在东亚的实力本来就无法和日本抗衡,加之这些因素的阻碍,就更加不可能与日本在东亚地区展开争夺了。

    党卫军的中高层军官们听了李默涵的讲述都觉得是眼界大开,其实这时候的中国人,哪怕是那些所谓的外交家,站在国际化、全球化高度上分析国际形势的能力也不高,往往吃了暗亏尤不自知。这一点,当时的日本人就很有一手,纵横捭阖之间占尽了便宜。

    最后,李默涵说道:“其实还有一点,那就是英法等国认为一旦中日开战,中国必败,甚至有可能亡国,被日本吞并,就象朝鲜那样。在他们看来,中国是一只大肥羊,不能让日本人独吞。所以,他们宁可让这只大肥羊砍下一只手一条腿来暂时喂饱日本这头饿狼。”

    “艹他娘的。”马迁安忍不住爆粗,“谁说我们打不过日本人的?”

    “就是,真是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以少壮派为主的党卫军军官们一个个摩拳擦掌。

    肖文龙说道:“我明白将军的意思了,就是说如果我们在战场上和日本人打一仗,哪怕是惨胜,英法美俄就会知道,就算是中日开战,日本人没有这牙口一口吞了中国了。那么他们就有信心逼着日本人多吐一点出来,就像当年三国干涉还辽一样?”

    “对。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是靠谦和来维护的。如今的世界是一个强权赛过公立的丛林,弱肉强食是亘古不变的法则。”李默涵说道:“如今日本人在海州和山东给咱们添堵,不管与公与私,我们都要和日本人干一仗。”

    刘慕圣呼啦一声收起折扇,说道:“可战端一开,要结束就难了。恐怕到时候会有人责难少爷你啊。说你妄动兵戈,以致生灵涂炭。再者,袁大总统那里也不会同意吧?”

    “所以,我们不以党卫军的名义出兵,而以志愿军的名义出兵。”按说这砀山县是属于徐州,剿匪救人一事应该由李默涵负责,但是冯国璋却命令海州镇守使、江苏军第一师师长白宝山和驻扎在淮安、盐城的江苏陆军第五旅和第六旅大老远跑来剿匪。如此舍近求远,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冲李默涵来的。

    李默涵也不含糊,当即通电,表示土匪劫车发生在徐州,当有自己负责来剿匪。冯国璋复电,称李默涵部是属于客军,自己无权指挥,所以下的命令里不包含你部。

    李默涵立刻电告北京的袁世凯,同时派出王世虎、何封率部分别驻防宿迁和睢宁,马迁安、梁文博驻防红花埠,阻止冯国璋部前进。自己则率领由保定学兵为骨干的兵马向砀山县挺进。

    一切准备完毕,李默涵骑上大白马正要出发,忽然一个马弁一路小跑而来,手里拿着一张帖子。他向李默涵敬了一个礼,说道:“报大帅,有人来给您送帖子。”

    李默涵白了那马弁一眼,喝道:“什么时候了,还送帖子?没空。”

    马弁一脸懊糟,答道:“送帖子的人说了,大帅您不用去砀山了,被土匪绑去的肉票都救回来了。”

    “哦?”李默涵这才接过帖子看了起来,原来这是微山湖大当家西北风送来的帖子,说是砀山一事已经由他出面解决,肉票已经让二当家的翻江蛟送到徐州。帖子最后说希望李默涵能尽管去一趟微山湖大寨,有要事相商。

    李默涵赶紧策马跑向大营,远远已经可以看见大营外聚着一群人,为首的正是微山湖二当家翻江蛟。翻江蛟身后还跟着一批人,他们破衣烂衫,蓬头垢面,神情也十分狼狈。

    李默涵跳下马,快步来到翻江蛟面前,喜道:“二当家,这次多亏了你们啊。”

    翻江蛟哈哈一笑,答道:“小事一桩。”随即,他又面向那些被救出来的肉票说道:“大家听了,我就是奉了这位李默涵大帅的命令去救你们的,你们要谢,就谢他吧。”

    “多谢大帅~”那群肉票纷纷向李默涵行礼,下跪磕头的有,打躬作揖的有

    李默涵赶紧把一些下跪的人扶起来,接着边吩咐手下烧热水,蒸馒头,炖猪肉,再找些干净的衣服给他们换上。

    肉票们千恩万谢地跟着当兵的去了,李默涵则请翻江蛟到公署吃酒。酒桌上,翻江蛟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原来那股劫了列车的土匪原来是西北风手下,后来分出去自立门户了。西北风得知他们劫了列车令李默涵陷入困境之后,便立刻亲自出面,到砀山找那股土匪说和。最后,西北风大当家的和对方首领文斗武斗几个回合之后,终于让对方服输,放了所有的肉票。虽然翻江蛟把事情说得轻描淡写,但是李默涵能想象的出当时的方面是何等凶险。

    李默涵便问道:“大当家的怎么没来?我得亲自谢谢他。”

    翻江蛟一阵黯然,答道:“大当家的上了年纪,这次比武伤了元气,怕是时日无多了。”

    李默涵一怔,随即站起身来,说道:“怎么不早说,大当家的现在在哪里?”

    “城外破庙。”翻江蛟答道

    “乱弹琴。”李默涵赶紧让人赶着马车去接西北风,同时又把城里的中医西医都召集起来。

    不多时,西北风被接进了公署,当时人就已经迷迷糊糊了,一帮大夫号脉的号脉,听心跳的听心跳。李默涵则直接命人买来人参炖汤,准备给西北风补气。

    忙到半夜,西北风才慢慢转醒,一见站在一旁的翻江蛟和李默涵,就问翻江蛟道:“老二,人都交给李大人了?”

    翻江蛟点了点头

    “那就好~!”西北风看着李默涵,说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