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铁血大军阀 > 铁血大军阀第24部分阅读

铁血大军阀第24部分阅读

    人,不知道为啥,我一看你就觉得你是能成大事的。”

    李默涵赶紧说道:“大当家的,你先别说话了,好好休息几天,这身体就能养好。”

    西北风苦笑一下,说道:“我自个儿的身子骨自个儿有数。我大限将至,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手下这班兄弟。这次我也不是白帮你,我希望我死之后,你能将我手下收编,给他们某个出身,不再背着湖匪的恶名。”

    李默涵摇了摇头,说道:“大当家的别说这样的话,你修养几天就能生龙活虎。”

    哪料西北风一翻脸,微愠道:“李大人是嫌我纳的投名状不够吗?”

    “绝无此意。”李默涵赶紧摆手

    “那好~!”西北风对翻江蛟说道:“老二,我死之后,李大人就是大当家的,你要对他忠心耿耿。”

    翻江蛟犹豫了一下

    “老二,怎么?这就不听我话啦?”西北风厉声道

    “不~不敢。”翻江蛟向李默涵下拜,“李大人,我真名叫王镔,以后我就是你的人了。”

    西北风了却心中一件大事,整个人顿时精神起来,但是他自己知道,这是回光返照。他立 刻派人去微山湖大寨,收拾东西,整顿队伍,前来徐州接受李默涵的改编。

    李默涵则是把救出来的人质安排在徐州最好的客栈里,同时找来许多记者,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李默涵英俊潇洒,侃侃而谈,谋杀了许多胶片,一时间成了全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在李默涵不惜血本地投入下,西北风的健康状况大为好转,脸色一天比一天红润。不过,他决议隐退,带着妻小在徐州定居,李默涵便买了一套大宅送给他。随后王镔也带着微山湖大寨的人马前来投奔李默涵,微山湖大寨里一些少壮到是愿意上岸接受改编,一些上了年纪的则决定留在微山湖里种田打鱼。

    李默涵为了显示自己对他们的信任,让王镔当了营长,还管着微山湖出来的那帮人。三当家的铁罗汉则成为了自己的警卫连连长。铁罗汉不知道自己的真名,他只知道自己从小被和尚收养,那个和尚又是少林寺罗汉堂的武僧,自己从小习练罗汉拳,因此李默涵干脆就让他以“铁”为姓,还叫铁罗汉。

    冯国璋没想到这次人质事件反倒让李默涵名利双收,调去剿匪的几路人马还没到徐州,只能灰溜溜地返回驻地。

    消息传到北京袁世凯的耳朵里,袁世凯知道冯国璋是故意不想让自己捧新人,心中对冯国璋更多了一份猜忌。刘慕圣拿着拜帖进了内室,李默涵正和几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们坐在花厅的八仙桌前,对着面前一个墨色玻璃瓶左看右看。玻璃瓶上贴着一个白色的纸标签,标签上写着c6h8o22s的分子式。如果对化学熟悉的人就会知道,这是一瓶磺胺。

    磺胺早在本世纪就被人工合成,不过它不是作为药物而是作为工业染料的配料。对氨基苯磺酰胺在1908年就由澳大利亚人保罗盖尔茨人工合成并申请了专利,但是它的药用价值却没有被发现,而是用来做化学染料的中间物质,直到1932年,百浪多息被合成后,德国人杜(多)马克才发现含有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百浪多息具有‘杀’菌作用,而直到三十年代末才开始大规模应用。严格来讲,磺胺并不能杀菌,而是抑制阻止细菌的繁殖,因有些细菌生长时,需利用对氨基苯甲酸。

    现在保罗盖尔茨的专利应该还没有到期,但是李默涵却打算在国内大量生产磺胺了,至于专利权什么的~拜托,中国可是出了名的山寨大国,专利权什么的在后世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更何况现在?保罗盖尔茨还能杀到中国来告自己侵权不成?

    但是问题也来了,对氨基苯磺酰胺是由对乙酰胺苯磺酰氯与氨水反应经水洗得到,而那个什么酰氯是由乙酰苯胺与氨苯怎么反应,乙酰苯胺又是乙酐和 苯胺又是冰醋酸怎们反应?李默涵对化学几乎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譬如索尔维制碱法的原理和化学反应式是个化学家都知道,也能在实验室里轻易的合成,但为什么真正的工业化生产的技术工艺却被垄断了呢?实验室制备和工业化生产是有巨大的差别的,最大的一个差别是连续生产。在实验室里从这个试管里把刚才反应好的化学物质再移到另一个试管里与其他的试剂,或是在这个试管里滴上几滴试剂进行新一轮的反应,但要在工业化生产中怎样实现刚才的步骤却不会简单。批量生产在近期除非有大笔的资金和足够多的设备以及原料,当然最重要的是技术人员,特别是专业的化工工程技术人员,而不是化学家,他们在工程技术装备方面比化学家要强。

    不过好在李默涵现在就有这么一支科学家团队,和他一起“围观”这瓶磺胺的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日本京都帝国大学范旭东、苏州东吴大学化学硕士陈调甫、上海大效机器厂的厂长兼总工程师王小徐、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电气化学专业毕业生李烛尘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博士侯德榜,这是中国近代企业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团队。

    按照范旭东的想法,本来他们一帮人是要先改良盐业的。但是李默涵派人将他们请到徐州来,告诉他们磺胺这个还没有被人发现的巨大药用价值之后,范旭东等人就改变了主意,毕竟如果磺胺药物的研发成功了,不光是中国,就是全世界也会有数以亿万计的人得救。

    李默涵说道:“我们就先从磺胺砒啶开始,然后慢慢向外延伸。我只知道磺胺砒啶的分子式是c11h113o2s。接下来的,就要靠各位专家了。”

    侯德榜是这群人中的化学大拿,他说道:“砒啶的分子式是c5h5,六元杂环化合物。具有与苯环相似结构,一个氮原子替换了苯环上的一个碳原子。磺胺的分子式是c6h8o22s,我想我们已经知道这些线索,下一步应该不是很难。”

    范旭东等人也都是点了点头

    李默涵高兴地搓着手,说道:“如果研究成功了,你们就是世界上千千万万人的救星。你们对科学和人类健康的贡献,将载入史册。”

    范旭东笑笑,说道:“我们只是想为国家做一点事。”

    这时,刘慕圣在不远处清咳一声,然后走了过来,将拜帖递给李默涵,“少爷,梁启超差人送来拜帖。”

    “卓如先生?”包括李默涵在内的众人都是一阵肃然起敬

    李默涵打开拜帖一看,笑着对范旭东等人说道:“卓如先生约在明日前来登门拜访,但是我是急性子,等不及了。不如现在就去请卓如先生来一叙吧?”

    众人也都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便纷纷说好。

    刘慕圣立刻来到大门口,找到了常茂昆,让他带路,自己去请梁启超。

    梁启超刚刚在客栈安顿下来,没料到李默涵这么快就差人来请,便也洗漱一番之后,坐上李默涵那辆标志性的福特汽车来到了巡阅使署。随后,李默涵和梁启超同车前往徐州省立第七师范学校的大礼堂,为了迎接梁启超,李默涵紧急把在徐州所有的中高级官员和学校学生都召集起来,场面十分隆重,给足了梁启超的面子。

    宾主见面之后,各自客套了几句,很快便切入了正题。

    梁启超用带着广东口音的官话侃侃而谈,说道:“方今之世界,非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所争者国民之素质也,国家的治乱兴衰,皆由国民之素质决定。”

    梁启超以新颖的理论和犀利的笔触,剖析国民腐败堕落之根源,提出改造国民道德的新方案,一时声震天下,顿开改造国民讨论的新风。新者,即革新也。所谓新民思想,就是要革新人的思想。有了新的思想,才有可能培养出有自由、有个性、具备独立的人格、有权利、守义务的新国民。而这就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科技。通过学习西方的思想来打破传统的束缚,使民智大开,敢作敢为,从根源上来医治国民的灵魂,这才是救国救民的根本所在。

    梁启超认为新民德的任务就是要剪除中国人的劣根性,这些劣根性表现在首先缺乏国家思想,国家观念不强,爱国心薄弱;其次缺乏社会公德,人虽多却不能为群体谋利,反倒成为群体的拖累;第三缺乏权利和义务的观念,中国人奴隶性十足,主要表现为没有政治热情,没有责任感、义务感,对公共事务麻木冷淡;第四缺乏自由思想,中国人丧尸了独立的人格和自主、自信、开拓进取的冒险、尚武精神;第五缺乏自治能力。梁启超认为只有能自治,才能摆脱被治的地位。但是中国人缺乏社会公德、法律观念和勇于进取的精神。甚至傲慢、放荡,这些弱点造成了中国人自制能力极差的现状。

    梁启超认为,国家思想、社会公德、权利观念、自由思想和自制能力是资产阶级国民必备的素质。而中国人眼下恰恰不具备这样的素质,因此就需要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造,否则西方式民主的那一套对中国人来说还为时过早。

    但是,事实真是这样吗?

    李默涵有些不以为然起来,梁启超的见识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已经是出类拔萃的了,但是他依然有时代的局限性,李默涵虽然在学问上比不过梁启超,但是作为后世的穿越人,他有太多的例子可以佐证。

    正好梁启超扭头看过来,李默涵便笑着说道:“我对卓如先生的观点只能同意一半。”

    梁启超有些好奇,笑道:“哦,是哪一半?”在商丘镇守使署的会议室里挂着一张巨幅山东地图,地图下是那张橡木长桌,马迁安、马克成、刘世杰、胡承训、邵剑锋、韩越、江浩然在坐在桌边。

    “我要说的是,日本人并没有做好和我们全面战争的准备,同样的,我们也没有能力和日本人全面战争。”李默涵说道:“所以,这次我们进军山东只是为了和日本进行一次有限的战争,这也是为什么我不以党卫军而是以志愿军的名义出兵。”

    马迁安问道:“有限?怎么样算有限?”

    李默涵指了指地图上的济南,“收复济 南是最低限度。收复了济南,我们就等于打通了津浦铁路,从天津昌盛洋行来的物资就可以源源不断地通过铁路运来。根据情报,日本驻在山东的兵力,有8个步兵大队,1个重炮兵大队以及骑兵、工兵、铁道兵、通讯兵等1万余人,除5个步兵大队分驻胶济铁路沿线,大部兵力驻在青岛。这次志愿军总兵力4个团,人数也在万人上下。”

    韩越和刘世杰是炮兵科出身,韩越第一个举手,问道:“将军,日军有一个重炮大队,可我们只有75毫米的小口径火炮,数量虽然不少,但是……”

    李默涵说道:“这一点我也想到了,但是我们军工能力落后于日本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我已经从美国买了大口径的钢管回来,兵工厂也试制成功了105毫米和115毫米的大口径火炮,但是实战到底好不好用,还是个未知数,虽然我会调拨给你们大口径火炮,但是恐怕你们还是只能尽可能发挥我们小口径火炮在数量上的优势。”

    李默涵说的是大实话,中国本身基本没有武器设计能力,李默涵口中的所谓试制成功的大口径火炮也就是一批从各个机器局、兵工厂搜罗来的中国人工程师和几个从青岛逃难来的德国陆军里修理枪炮的机械师和机械厂的工程技术人员一起捣鼓出来的,包括专用炮弹也是,这些大炮和炮弹的性能如何还真是不敢打包票。

    刘世杰之前一直在和裴余庆打交道,深知里面的内情,他说道:“我们只有发扬不怕死的精神,和日本人贴近了打,这样我们小口径火炮才可以发挥数量上的优势。”

    李默涵说道:“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志愿军的编制上,我要求你们抽调全部的炮兵,组成独立建制的炮兵部队。”

    李默涵的这种做法,根据苏军1940年版合同兵种战术手册中给“大炮兵”作的解释就是“集中建制内火炮组建大编制独立炮兵部队的原则”是一种炮兵集中制原则,与火炮口径、数量、质量、使用方法、对火炮的崇拜程度都无关系。如一个集团军战时将各师下辖的队属重炮全部集中起来组建一个独立的炮兵师/旅,这才叫大炮兵。

    后世有人认为苏军的大炮兵主义是战术思想和战术能力落后的表现,证据就是美军就从不用这种战术,人家都是玩空中支援的。为什么美国不爱用炮兵当火力支援呢?很简单,他们的空中火力过剩,首要的战场近距支援火力来自早已在空中待命的战斗机、攻击机、轰炸机、直升机甚至无人机。因此在美军的战斗序列中,炮兵的首要任务不是提供火力支援,而是合理分配火力支援,他们是美国陆军的第二大脑。美军作战条令规定,师部无法指挥,指挥权就交给师属炮兵,可见其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

    另外,美军还经常对疑似敌人隐藏地点进行过饱和炮击,哪怕时候证明那里连根毛都没有。这样的花钱速度俄国毛子是扛不住的,毛子的特点是人海,是斯大林突击,是五十万民兵十万枝枪,前面的倒下后面的捡了枪再上。

    现在的李默涵面对的情况还不如俄国毛子,通过昌盛洋行买的一家寇蒂斯飞机据说需要拆成螺丝,以机械部件的名义偷运进来,到时候还能不能组装的起来还是个问题。空中支援?除非李默涵有本事让中国的鸟都盘旋在日本人头上拉屎。

    气氛有些低落,马迁安看了看众人,便大声说道:“难道没有重炮就不能打仗啦?老虎再厉害还打不过群狼呢。我看你们就是怕了,是孬种。”

    “谁是孬种?”韩越立刻昂起了头,“谁怕谁是这个。”他伸出小手指。其他人也纷纷表示不满。

    李默涵说道:“其实,你们也不用太担心日本人的重炮大队,虽说他们攻打青岛的时候动用了近百门重炮,但是现在在山东只有一个重炮大队而已。说是大队,说是有300多人,但是实际上,一个重炮大队只有8门120毫米口径的大炮而已。”

    马迁安也在一旁附和,说道:“就是啊,一共才8门炮,一次能打多少发炮弹?再说了,从青岛到济南,那么长的战线,他8门炮匀得过来吗?”

    众人一阵大笑,气氛又热烈起来。

    李默涵手指济南,说道:“济南是连接胶济铁路和津浦铁路的连接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一旦我们进攻,日军肯定会从青岛调集兵马前来支援。我们的战略战术就是围点打援。”

    刘世杰拿出了一份文件,给与会者每人一份,“这是我们参谋部拟定的作战计划。请过目。”

    李默涵翻开文件,刚要细看,就听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秘书尚逸夫出现在门口,急匆匆地说道:“大人,出事了。”

    “什么事?”

    “兖州来电,日军增兵。”尚逸夫赶紧把一份电报交给李默涵

    原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向中国东三省、山东、京津地区增派军队,对中国进行恫吓。3月14日,日军3万人赴山东等地。在济南,日军增派炮兵1个中队和步兵1000余人。

    “形势又变化了。”李默涵想了想,说道:“计划不变,他月是要增兵,咱们越是要上。如果这一仗能打成,全国人民都会把我们当英雄。”

    “报。”电报兵在门口大声喊道:“北京陆军部嘉电。”

    “嘉电?我有什么值得陆军部嘉奖的?”李默涵接过电报一看,乐了,原来是陆军部栓述,提升自己为中将师长,代替张勋出任长江巡阅使。随同陆军部嘉电一起来的,还有以政务院名义发给自己的电报,要求李默涵能恪尽职守,绥靖地方。同时,中国与日德都是素善敦睦的友邦。李默涵必须恪守中国中立国之立场,不可妄动竞争杀伐之心,以致损伤与友邻之邦交。

    刘世杰一看政务院的电文,笑了,“这是不让?br />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