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之我乃曹昂 > 重生三国之我乃曹昂第110部分阅读

重生三国之我乃曹昂第110部分阅读

    的曹军精锐也开始全面反击,典韦,许褚步行从正面营内率敢死士杀出,左方是于禁,公孙衽,吕玲绮,右面封住江水右翼东吴偷渡水军的是陆逊,各路兵马呈一条直线,迎接着雨势如同狂怒的海浪,向着东吴军席卷而来,震的整个大营都瑟瑟发抖,顷刻之间,还占据上风的吴军便被打了个鬼哭狼嚎,人群匆匆哭喊着向着后方退散

    此时,后方的周瑜正率军匆匆赶往曹军前寨,突听营内的杀喊之声顺时间超过了适才的数倍,周瑜心下一紧,急忙命左右停住脚步,诧异的听着远处愈发犀利的战争声响,惊道:“这是怎么回事?”

    正当周瑜疑『惑』之间,突见麴义领兵回转,喘息着对周瑜说道:“大都督,速撤!曹军识破了我军的动向,这仗打不了。我护着您撤退!”

    周瑜愣愣的看着麴义,突的惨然一笑,轻声言道:“撤退你让我往哪里走?”

    麴义长叹口气,言道:“太史慈,程普等人现在曹军前营断后,但也坚持不了多久,都督,我护着您先回南徐”

    “不行”周瑜轻轻的摇了摇头,道:“本督不能走,临来荆州之时,本督便已立下了重誓,不破北军,誓不回营”

    “大都督~~!”正说话间,忽见一骑飞至,对着周瑜拱手言道:“大都督,张承,李潩二位将军为了捉拿曹昂,奔入敌寨,为堑坑所阻,被曹军『射』杀,曹军四路埋伏,我军惨败,宋谦,贾华二位将军战死”

    “噗嗤~!”话还没有说完,便见周瑜乍然吐出了一口鲜血,当时便昏厥过去,徐盛大惊,急忙扶住周瑜,接着指挥中军后撤,麴义亲自断后,接应身后的东吴众将,吴军纷纷后退

    曹军大营。

    曹昂正在观望着场中的失态,却突听右面一阵马蹄声响,却见马云鹭驾马直奔着曹昂过来,曹昂眉目一挑,奇怪道:“你不是在后方压粮吗?怎么来了。”

    马云鹭并没有正面回答曹昂,只是来回看了看场中,皱眉道:“我适才在帐外,看见远处有一军奔东而去,定是周瑜,你为何不派兵追剿?”

    曹昂闻言,呵呵一笑,道:“没事,跑不了他,我现在不能给东吴致命一击,只需徐徐在吴兵身后追绞,等孙策闻听周瑜有难,亲自过来救援到时,我大小通吃,让他们俩都回不了江东!”

    马云鹭闻言似有所悟的点了点头

    周瑜后撤了,前方的吴兵更是没有丝毫抵抗的能力,很快,断后的吴兵便被赵云,庞德,于禁等人打败,匆匆奔东而逃,周瑜躺在车上,身体情况极不乐观,顽固的旧疾再加上雨夜的冲唰,最后急火攻心,使得他类弱的身体一瞬间便垮了下来,现在的周瑜,已是开始有了油尽灯枯之相。

    吴军一路东撤,路上,周瑜时而昏『迷』,时而清醒,一旦醒来就剧烈的咳嗽,且痰痰中都有血,看着周瑜每一口咳的都呕心沥血,一旁的徐盛的心几乎都要掉落了:“大都督,咱们还是回南徐吧,若是继续奔动走,你的身体会吃不消的!!”

    周瑜闻言,连忙摇了摇头,颤巍巍的说道:“不可,现在西线溃败,若是我们撤了,则吴侯的兵马必受曹昂和张辽两路夹击,大势危矣文向,我病情加重之事,军中士卒可知道?主公可知道?”

    徐盛摇了摇头,道:“末将秘而不发,未曾告诉吴侯,也没有透『露』给军中士卒。”

    “好好”周瑜虚弱的点了点头,接着轻声叹道:“文向啊,本督现有一事嘱咐于你,你切切不可告知吴侯,也不可告知三军将士”

    徐盛闻言,轻轻的点了点头,接着俯下身来,静静的听着周瑜把话说完后,顿时面『色』大变,忙道:“大都督,不可啊!”

    周瑜轻轻的摇了摇头,道:“有何不可,现如今我已是将死之人,用我的命换来吴侯的安泰撤离,比什么都重要曹昂一直追赶我军,却未曾给予致命一击,就是在等待我军与吴侯会和,然后尽除之,若不行我计,则东吴再无元气可存”

    “大都督!!”徐盛的眼中顿时流出了两行泪水,却见周瑜轻轻的摇了摇头,从怀中拿出一封书信,递给徐盛道:“这是我早就准备好的一封遗书,我死之后,你便亲手将他呈递于吴侯文向,你和丁奉都是我东吴军中的后起之秀,日后必成大器,我一直把你们两人带在身边,就是想好好地栽培你们,可惜我寿元已尽不能再辅佐吴侯争雄天下了”

    “大都督”徐盛的眼睛此刻已是血红血红的

    “去吧。”周瑜轻轻的挥了挥手,道:“按我说的话行事,不要让众将和吴侯知道,等你回到了东吴,见到吴侯,对我向他说上一声就说我周瑜回不去了,周瑜辜负了兄长对我的厚望,我愧对他的恩情,不能助吴侯完成千秋大业”

    说到这里,周瑜的眼睛里顿时充满了泪水,眼泪大滴大滴的顺着脸颊滑落下来。

    徐盛此刻跪倒在篷车内,不断地给周瑜磕着响头,但见周瑜轻轻的将手指向苍天,一字一顿的开口言道:“悠悠苍天,何薄于我;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第五卷  第一百零一章 周瑜

    第一百零一章  周瑜

    周瑜双目含泪,冲着天际一字一顿的开口呼道:“悠悠苍天,何薄于我?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徐盛闻言,更是哭得泣不成声:“大都督大都督都怪徐盛无能,不能给您分忧”

    周瑜轻轻的摇了摇头,转头看了徐盛一眼,道:“此次北上,我已是怀了死志,想凭我一己之力,为江东打开局面,可惜依旧是力不从心我周瑜,死不足惜徐盛,拿我剑来,我要为江东士卒做好这最后一件事”说罢,他突然又呕出一口血水,但却依旧是逞强起身。

    徐盛急忙将周瑜的帅剑交给了他,周瑜一把拿过帅剑,接着对徐盛言道:“去吧,去主公那里,依计行事”

    却说此时的合肥城下,周瑜的败报已是传到了孙策的耳朵里,在得知周瑜兵败得消息后,孙策差一点就没有尽起三军,立刻出兵西向去接应周瑜,幸好被吕蒙拦住,他苦苦哀求,言张辽在合肥,李通在寿春,此时若是随意出兵与曹昂交手战,则恐有腹背受敌的危险。

    就在孙策非要出兵,吕蒙执意劝阻的时候,帐外士卒忽然跑进来传令,言周瑜麾下右护卫使徐盛前来。

    孙策闻言顿时一惊,忙道:“速速卓徐盛进帐!”

    少时,便见徐盛昂首挺胸的走进帅营,冲着孙策深施礼拜,孙策急忙抬手让他起来,接着皱眉急道:“徐盛,你不在阵前辅佐公瑾,到此何干,可是公瑾急需援兵!”

    徐盛轻轻的摇了摇头,挺胸抬头道:“主公放心,大都督并无要事,此次与曹昂交手,虽然有些不尽人意,但若要安全撤退江东,大都督却是成竹在胸,都督令我来此,只是想告诉主公,中原淮南之地,不可在取,此番北伐,还请主公暂且搁下,徐徐退军江南,大都督与吴侯在濡须口之南会军,一同南下回吴。”

    孙策轻轻的点了点头,道:“恩北军步战却是强劲,也罢,吾等就暂先撤军南徐吧不过张辽那面。”

    还没有等孙策说完,便听徐盛言道:“主公若是担心张辽追兵,大可不必,大都督让我来时曾言,张辽用兵不持勇,但观势,主公若是匆匆忙忙,偷偷『摸』『摸』的迅速撤军,则张辽见状必然追赶,截杀我军后部,大都督请主公大张旗鼓的退兵,且休要过快,只需每日退军五十里,便安营扎寨,则张辽以为此乃主公欲反客为主之计,欲诱合肥军出城聚而歼之,必然不追。”

    徐盛说完,但听吕蒙长叹口气,点头道:“大都督果然厉害”

    孙策点了点头,又问道:“可是公瑾那面又如何退军?”

    徐盛闻言,身躯不为人所觉的微微一震,接着言道:“大都督派末将来时,曾言自有妙计退敌,请主公无需忧虑。”

    “恩。”孙策闻言,重重的点了点头,道:“吾弟真帅才也,文向,公瑾最近病体如何了?”

    徐盛强掩住悲怆之『色』,咧嘴笑道:“大都督吃得好,睡的早,身体比来时强的多了。”

    孙策闻言,长长的舒了口气,言道:“那就好,那就好啊。文向辛苦了,可先下去休息吧。”

    徐盛闻言忙道:“主公末将还须回大都督身边协助。”

    孙策恍然大悟的拍了拍额头,言道:“此事是本将疏忽,文向可速速西行,前去接应公瑾与吾会和于濡须口南岸。”

    “诺”

    缓缓的走出了大寨,徐盛招过身边的一个侍卫,将周瑜的信交给他道:“你速回江南,将此信交给鲁肃鲁大人,拖他将此信转交给主公”

    说罢,徐盛再不回头,缓缓的向着帐外的坐骑走去,暗道:“大都督,你既是为了三军而求一死,徐盛又岂能苟活?”

    曹军。

    “启禀大将军。”

    曹昂:“讲。”

    “启禀大将军,前方乃是潜山城,其城扼守两旁山道之间,地势颇险,吴军已然穿过其城,跨过潜山,但却留下了一支兵马在潜山城中断后。”

    曹昂闻言,轻轻的点了点头,道:“一山城扼守两旁山道之间?恩如此说啦,这两旁的山道恐怕会有伏兵吧?”

    一旁的司马懿扶着眉头微微的向着远处一望,言道:“差不多,此法颇符合周瑜作风。将军,吴军阻住山路,若要硬攻,则伤亡颇大,可以施展围城之策,慢慢困之。”

    “不可!”那边的陆逊急忙言道:“若是如此,太耽误时间,到时,东吴大部人马皆去矣。”

    曹昂闻言,轻轻的点了点头,转头问那背嵬军卫道:“留下守城断后的主将是何人?”

    “回大将军是,是周瑜。”

    “周瑜!”曹昂闻言顿时一惊,奇道:“周瑜是主帅,居然亲自断后!?你没看错吧?”

    那背嵬军卫急忙言道:“没有看错,城上所立的大纛旗就是周瑜的名号!”

    “虚虚实实之计。”司马懿不咸不淡的应了一句,道:“周瑜将帅旗留在此处用来震慑我等,自己其实却早逃的远远的了,此计将军原先又不是没有用过。”

    那背嵬军唯唯诺诺的看了司马懿一眼,轻道:“回总管话,只怕不是,小人等诸多前部背嵬军士卒都曾看到周瑜亲自在城上指挥吴军加固城防,那城池不高,周瑜又没戴樱盔,小人决计不会看错”

    那背嵬军的话还没有说完,便见曹昂急忙言道:“全军围城!然后派许褚,典韦领兵搜山,清理了吴军的埋伏赵云领军去袭退走的吴军之后,我要生擒了周瑜。”

    说到这里,却见司马懿对着曹昂轻声道:“懿建议将军还需往襄阳发一道军令,让曹仁,郭嘉,庞统不要再给关羽施加兵力,让荆州军得出空来,得到喘息之机。”

    “不行!”却见陆逊急忙道:“总管此举,实乃是纵虎出笼,我们好不容易困住了周瑜,若是关羽得了空隙,率兵前来救周瑜突围,那当如何是好?”

    曹昂静静的看着陆逊,轻轻笑道:“伯言,如果你是关羽,你会出兵来救周瑜?”

    陆逊认真的点了点头,道:“当然会,周瑜是可以帮助关羽牵制我军的重要人物,关羽唯一担心的就是周瑜会不会跟自己抢荆州,可前翻关羽夺南郡和江陵的时候,周瑜却并没出兵,此人很通大局,断然不会在我军独霸北方的时候,与关羽争雄,所以逊若是关羽,则必然会出兵救周瑜因为周瑜不会跟他夺荆州!”

    曹昂轻轻的点了点头,接着又转过头来,对着司马懿说道:“仲达,如果你是关羽,你会不会出兵来救周瑜?”

    司马懿沉默了一会,方才拱手轻言道:“回禀将军,若我是关羽,不论周瑜将来会不会夺取荆州,我都不会出兵救他。”

    曹昂闻言奇道:“为什么?”

    司马懿淡淡言道:“如虎在邻!谁能安之?”

    曹昂闻言,嘴角轻轻挑了上去,笑道:“不错,周瑜的才华实在是太高了,高到是无论敌人,还是盟友,都会忌他三分,如果是我,也不会救。”

    就这样,曹昂一面派赵云继续去追击,一面亲自围城捉拿周瑜,就这样,曹军连续清扫了三天山岭,却没有发现一兵一卒,在得知无埋伏之后,曹昂随即全令士卒攻城,吴军借助山势掩体,拼命的防守,整个潜城几乎都要被曹军的攻城利器打的细碎,如此,却是又过了三日,城池终于被曹军攻下

    就在城池被破的一日,周瑜坐在主府之内,眼神越来越『迷』离,黑暗仿佛渐渐的侵蚀着他的头脑,知道大限将至,周瑜终归是长长的叹了口气,言道:“兄长啊,周瑜用这条残命,为你换回江东士卒的平安回撤,这是弟弟最后能为你做的了”

    说到这里,突听一阵脚步声响,徐盛缓缓的走入城来,周瑜顿时一惊,道:“文向,你?你为何在此?”

    徐盛默默的看着周瑜,轻声言道:“大都督,这几日,我一直在城头守城,只是没有让人告诉你,恕我违背军令,没有随大军共行”

    看着一脸刚毅的徐盛,周瑜的眼角淌出泪珠,哭了。

    “大都督,曹军已经杀进城内来了曹昂也要来了!”

    周瑜闻言,轻轻的点了点头,言道:“让他来吧,反正本督的命也不”

    话音方落,突听一阵稀稀疏疏的脚步声响,但见曹昂引着左右步卒已是大步流星的走入府内,看着堂中正襟危坐的周瑜,曹昂暗叹口气,迈步向他走去,突听“钪”的一声铁器

    出鞘之响,徐盛已经拔剑站在了曹昂面前,一字一顿的咬牙言道:“曹昂,有胆你便放马过来!”

    轻轻的眨了眨眼睛,曹昂对着身后的许褚努努嘴道:“抓住他。”说罢,便见许褚已是挥刀杀向徐盛,而曹昂则是迈过他去,静静的来到周瑜面前。

    “周瑜,你输了。”

    第五卷  第一百零二章 还尸

    第一百零二章  还尸

    看着站在自己身前的曹昂,周瑜连话都没有说,甚至瞅都不瞅他一眼,曹昂长长的叹了口气,开口言道:“你不为自己的输找一个理由吗?其实说起来,你的时势并不好,你们东吴的兵马器械不如我军,综合看来,将领也是我军占优势,谋士更不用说所以,你应该输的不服气。”

    周瑜并没有理会曹昂,他只是仰天长叹口气,脸上的痛苦之『色』不知何时早已消失,有的只是坚毅和漠然,过了一会,方听他淡淡言道:“天不佑我东吴尔,非汝贤能之功。”

    接完,便将眼睛闭了起来。

    曹昂轻轻的点了点头,笑道:“我当然知道我自己有几斤几两,但是周瑜,事到如今,你还是跟我周瑜?周瑜?!”

    周瑜在说完了“天不佑我东吴。”等几个字后,便闭上眼睛,永久的离开了这个尘世,身为一代名将,他有自己的傲气与尊严,他不会给敌人过多的机会去凌辱他,或是去劝服他,他要的只是自己的将者尊严!

    将者既已抱死志,又何须婆婆妈妈的废话多言?

    周瑜死了,堂堂的一代儒将,东吴第一帅才就这样死在了小小的潜山城,凭良心说,曹昂并不会因为这一场战斗就觉得自己打赢了周瑜,因为如果周瑜身上没有病痛的折磨,使得他的思维都远远的逊于平日的话,曹昂觉得如果是周瑜全胜之时,他至少应该和己方旗鼓相当,而不至于失之如此之快而且面对周瑜本人,曹昂觉得他和自己前世所听过的那个被诸葛亮三气的周瑜真的好不一样,在关羽袭取了江陵和南郡后,他表现出的是沉稳和大气,在自己被病痛折磨的不成|人形时,他依旧是带病出征,表现出他的坚强与执着,面对自己的追兵,他果断的抛弃了自己的生命为军马殿后,为孙策保存元气,表现出的是仁义和忠贞,就是这许许多多的元素,组成了这样的一个周瑜,一个令人又害怕,又头痛,又敬畏的周瑜,他为了自己的兄长和东吴基业,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包括生命。

    “大都督!”此时的徐盛已经被许褚生擒了,左右将他压进厅时,徐盛望见周瑜已是闭上了双目,顿时悲痛欲绝,泣不成声,曹昂转头对着徐盛言道:“你家大都督已经死了,他是个人物”

    看着周瑜身死,曹昂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滋味,在他本人看来,周瑜绝对够资格称为曹氏的大对手,甚至比孙策还要难对付的多,如今周瑜死了,等于去了曹氏的一个心腹大患,曹确实高兴,可在打心眼里高兴的同时,更多的,是有着一种赞赏和叹息。

    “大将军,此人应当如何处置?”想法多多的同时,突听身后的许褚开始发问,曹昂转过头去,上下扫了一眼徐盛,言道:“暂且压下去吧,我看他现在是很不愿意看我。”

    许褚随即命人将伤心欲绝的徐盛压了下去,少时,便见司马懿匆匆而来,看了看依旧落座在正中周瑜的遗身,司马懿轻轻的摇了摇头,接着低声问道:“将军,周瑜这是死了”

    “死了。”曹昂呼出了一口气,言道:“我现在是明白了,他拒守在此为东吴军断后,就是打算用自己的这条残命去换取东吴军马的安然撤退,为孙策保留一些元气,这种人虽然可怕,却也可敬。

    “将军在他临死前没有试试劝降他吗?”司马懿奇怪的看着曹昂言道。

    “劝降?”曹昂无奈的一耸肩,言道:“他根本就没有给我说这话的机会,倒不是怕我说,而是他懒得听”

    说罢,看了看周瑜安详的遗容,曹昂摇头叹道:“不管如何,身为孙策的嫡系首帅,他连一个劝降的机会都不给敌人留下,确实是了不起,了不起。”

    听出曹昂的话里并没有欣喜,有的只是一些遗憾和没落,司马懿等了一会方才开口言道:“如今东吴的兵马都已经撤回了濡须口南,将军周瑜的尸体,您打算怎么办?”

    “还回去。”几乎是没有任何犹豫,就听曹昂缓缓的言道:“让满宠为使者,将周瑜的尸身用上好的棺木送还,落叶归根嘛,想必周瑜也是希望能够葬在江东的,生是孙策的人,死是东吴的鬼,我想这是周瑜最大的愿望了吧身为一个可敬的对手,就满足他的这个愿望吧。”

    “落叶归根?”司马懿细细的琢磨了一下,轻轻的点头言道:“将军此句足可流传青史,不过懿以为,不但要归还周瑜的尸身,将军还应该将所缴获的东吴俘虏,军器,车马尽皆送还,至于适才所抓的那个徐盛”

    “杀了。”曹昂不咸不淡的接了一句,言道:“徐盛是东吴的后起之秀,杀了他可以”

    “还是不杀为好。”但听司马懿摇了摇头,言道:“我们要让徐盛作为我军的活书,将关羽如何不出兵相救周瑜,将大将军对于丧失周瑜的这个对手是如何的尊重,全部都借着他的嘴去告诉孙策将军可明白我的意思?”

    “大概明白。”曹昂轻轻的点了点头,接着道:“先将周瑜的尸身用香木呈制,另外让医官制些防腐的『药』材,不要让他的尸体溃烂,另外去许都找三夫人孙氏来祭奠,本将要和夫人一起为她的故友祭奠另外,卓朝廷追封周瑜为荆王。”

    “荆王!?”司马懿心中顿时一惊,接着了然的点了点头,道:“那这个使者却很重要,将军想要派谁去?”

    曹昂『摸』了『摸』下巴,摇头笑道:“这我还真不好说,满宠吧,他挺会办这事的,另外,卓许都的陈琳写一份丧文,越感人越好,然后广布天下!为周瑜扬名!”

    “诺。”

    濡须口之南,程普等人正在向孙策请罪

    “你们说公瑾没有回来?”孙策呆愣愣的看着下方的几员将领,神『色』变得呆愣愣的,顿时坐在原地,丝毫不能动弹。

    但见程普含着眼泪,哭道:“我等退军之时,周都督言自有妙计退曹昂之兵,让我等先行将兵马带回濡须口,文向亦是替都督作保,言大都督早已定下了虚虚实实之计,假用纛旗树立于替城惊吓曹昂,不想不想大都督他大都督他”

    “徐盛呢!徐盛人呢!!”但见孙策猛然起身,怒吼着向左右言道,却见程普无奈的摇了摇头:“文向言之要回军相助大都督,不想却是,不想却是再无音讯回来”

    孙策闻言,顿时蔫了,突听有人来报,说徐盛的亲卫将一封周瑜留下的书信交给孙策。

    孙策闻言,急忙将命人将书信拿上,打开一看,顿时泪流满面,上面写着的是周瑜的遗言,并说自己为了报军马元气不为曹军所伤,故而留在后面断后,以身诱敌,并请孙策立鲁肃为大都督,并好好地提拔重用东吴的后起之秀入徐盛,丁奉,凌统等人

    孙策在读完之后,顿时大叫一声:“公瑾休矣!”接着便双眼一黑,不省人事

    数日之后,果然传来了周瑜病死于替城的消息,孙策伤心欲绝,连日来几乎是时时挂泪,几乎不省人事。任由众将如何相劝,却也不能得停,自打起事以来,孙策无论面对怎样的窘境和困难,都未曾留下过一滴泪水,一直都是被称为只流鲜血不流眼泪的小霸王,但如今,孙策为了周瑜的死,却是哭了。

    不日后,从北方居然陆续传来令人诧异的消息,曹昂并三夫人孙尚香为周瑜祭奠,并令陈琳写祭文一封,赞颂周瑜功德,追其为荆王,如今,那封祭文已是广布天下,陈琳笔法绝妙,让所闻之人无不感动涕零,赞周瑜英年早逝,孙策在读完祭文之后,心下更是哀伤,以至于身染风寒,卧床不起。

    而就是在这个时候,满宠终于带着周瑜的灵柩,徐盛以及北军缴获的江东兵马士卒来到了南徐。

    不管其他,孙策带着风寒之体急急忙忙的赶到了周瑜的灵柩之前,看着周瑜遗体上,那依旧是憔悴不堪的面容,孙策几乎昏倒,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不由的扶尸痛哭。

    少时,便见孙策缓缓的直起身来,看着阶下站立的满宠,挥手言道:“拉下去,砍了”

    满宠闻言先是一愣,接着点头言道:“吴侯要杀我替大都督报仇,是不是找错了人?”

    孙策闻言,顿时冷笑一声,道:“本将如何找错?杀的就是你们这群曹狗!”

    满宠轻轻地摇了摇头,道:“吴侯啊,我家将军虽然与周都督为敌,但却一直敬重其为人,前番追击,虽然在潜城与周都督相遇,却也未下杀手,周都督之死,实乃是旧疾所至,大将军和夫人亲自为周都督发丧,并追封其为荆王,非为吴侯之势,只为公瑾之英!”

    “只为公瑾之英”孙策默默的念叨着这一句话,不由的楞了身,却见满宠已是从袖子中拿出两件东西,一是送回东吴的兵马,军器,降将之数,二是一封孙尚香写个孙策的一封家书

    “启禀吴侯,我家将军说了,送回兵马军械以及徐盛等人,非为与将军盟好,只是因为他深敬周瑜之雅量,大将军有言,日后他和东吴依旧是仇人,依旧是不死不休之局,请吴侯不要多想!”

    第五卷  第一百零三章 曹孙刘之事(一)

    第一百零三章  曹孙刘之事(一)

    “依旧为敌是吗”听了满宠的话,孙策的眼睛不由的紧紧的眯了起来,若是满宠说,曹军此次是要与东吴盟好,化解仇和,那孙策一定是不说二话,立马就一剑劈了他。

    可是,满宠很精明,说起来也是曹军的谋臣们替他把孙策分析的很好,他们根本就不求与东吴结为盟友,只要能让孙刘联盟化解,则大事必成,满宠的这一句继续为敌,反倒让孙策能感到曹昂的诚意,他心中暗道:曹昂虽然可恶,却不欺我。

    静静的默立了半晌,方听孙策缓缓的出言说道:“曹昂诚不欺我满宠,今日算你运气,本将我不杀你,本将放你回去,你去告诉曹昂,终有一日,我会用他的首级,祭奠我义弟的在天之灵!”

    “吴侯的话满宠一定带到。”说到这里,却见满宠又慢悠悠的从怀中拿出一纸诏书,言道:“启禀吴侯,这是大将军代天子令追封周都督为荆王的诏书不知您是接还是不接?”

    孙策眉目一挑,言道:“追封吾弟为王位?哈哈哈~你家主子还真敢做呀?”

    满宠呵呵笑道:“祖宗虽有遗法在卷,但当今君王无道,大将军不得不行些非常之事,这也是为了天下百姓和朝廷社稷着想,若是接了此诏,则吴侯便可以用王侯之礼,安葬大都督,且名正言顺!”

    孙策愣愣的瞪了满宠一会,突然将手伸了出来,其意已是不言自明,竟然是要接下这册封周瑜的诏书!

    “主公且慢”

    “大哥,不可!”

    随着两声焦急的声音响起,但见左右两方,孙权和鲁肃各从一边站了出来,二人先是互相对望了一眼,却见鲁肃冲着孙策行了一礼,轻声言道:“主公,还请借一步说话吧”

    孙策转头看了鲁肃一眼,接着收回欲取圣旨的手,随着鲁肃走入了侧堂,孙权则是紧跟其后,鲁肃请孙策屏退左右,接着冲着孙策深鞠一躬,道:“吴侯,这道圣旨。鲁肃以为不可接!”

    孙策闻言,眉头微皱,言道:“不能接?为何?”

    鲁肃急忙言道:“我朝祖训,外姓之人”

    “外姓之人不得封王是么?”孙策冷笑一声,缓缓开口言道:“如今的天下,汉室衰微,气数将近,早晚必颠覆,如今曹昂把持朝政,连天子都被他囚禁于深宫,犹如犯夫一般,就连这楚国的王位,曹昂他说封就封,子敬,你举得本将还有必要畏惧汉室么?”

    一旁的孙权眉头一皱,焦急的言道:“大哥,话不是如此说的,汉室虽然不需要敬畏,但但刘备那里又该如何解释?”

    刘备,依靠汉皇正统名义起家,一生更是以恢复汉室为毕生目标,孙策若是接了这份诏书,在刘备那里又该如何自处?两家的关系又该维持?鲁肃和孙权真正担心的,其实是这点,而并不是什么祖上遗训

    谁知,不提刘备还好,一提起刘备,便见孙策顿时勃然大怒,高声呵斥道:“子敬,仲谋,休提什么同盟之谊,什么同盟!就刘备与关羽那样的同盟,本将不要也罢!这封诏书,本将还就是接定了!我倒想看看刘备会有什么脸面来说我!”说罢,便见孙策转身出厅

    此时的满宠心中非常的忐忑不安,按照郭奉孝和庞士元的意思,这份诏书孙策是一定会接的,可是看鲁肃和孙权的意思,此事只怕不是那么容易

    想到这里,满宠不由暗叹,若是孙策当真不接,则以后的事情还真就不好办了

    想到这里,突见孙策由侧厅缓缓的走了出来,接着随手拿过满宠手中的诏书,淡淡言道:“你可以回去了,这封追封公瑾的诏书,本将代他接下!”

    在孙策拿过那封诏书的一霎那,满宠的心中的石头顿时落了地,抬头看了看孙策,满宠『露』出了一个有好的微笑,道:“吴侯难道就这么接旨了?”

    孙策双目中的眼光逐渐转寒,一字一顿的冷然言道:“那你还要本将如何接?跪着接?”

    “呵呵,不用,不用!吴侯为国尽心尽力,为朝廷镇守江南一方,自是不需如此行事。”满宠既然已将这封诏书交到了孙策的手上,心下便已然安泰,又何须为了这么一封诏书而与孙策闹掰?

    轻轻的冲着孙策施了一礼,满宠微笑着诺诺而退

    看着满宠在厅外消失,孙策转身走到了棺木之前,看着周瑜的遗容,长长的舒了口气,言道:“贤弟,就算会得罪刘备,大哥也要替你接下这份旨意因为兄长亏欠你太多了,如果连一个名正言顺的诸侯王安葬都不给你,为兄又如何能安心?”

    孙策接下了追封周瑜的旨意后,满宠便也不在做过多的停留,匆匆忙忙的赶回了襄阳面见曹昂,来到大将军临时行辕,却得知曹昂正在吃饭。满宠本不欲打扰,不想曹昂却是派人传出话来,让满宠进去与他同食。

    见了曹昂,满宠先是参拜见礼,接着扫了一眼曹昂案上的食物,神情顿时一愣,心中暗奇道:一鼎而食?还是素的粗粮?大将军用饭何时变得这般寒酸?

    看见满宠面上的疑『惑』,曹昂苦笑了一下,接着摇头道:“不这么吃不行啊,毕竟国家战事多多,我这个做将军的不做个好的表率,手下的兵将们又怎么能知道节俭?满宠,你看我比原先是不是瘦了?”

    满宠闻言,微微一笑,轻道:“比起原先,将军虽然是瘦了,但却也更精神了。”

    “哈哈哈”曹昂闻言哈哈大笑,接着请满宠坐下,命人端上与自己一样的一鼎之食,接着笑着挥了挥手道:“满大夫,千万别客气啊。”

    食物虽然不怎么样,但听着曹昂随和的话语,和他亲热的笑容,满宠的心里还是暖呼呼很受用的,笑着对曹昂言道:“很丰盛啊。”

    曹昂笑着摆了摆手,接着挥了挥手示意满宠吃饭,接着笑问道:“怎么样,孙策没有难为你吧?”

    满宠轻轻的摇了摇头,接着又点了点头,道:“虽有惊,却无险,不出几位军师所料,虽然鲁肃,孙权等人劝阻,孙策最终还是收下了那封追封的诏书。”

    曹昂闻言,轻轻的点了点头,笑道:“那诏书册封的人乃是周瑜,孙策为了他的兄弟,自然会替周瑜收下,非鲁肃等人能劝,伯宁,你来猜猜,孙策收下这封诏书,这天底下谁会最生气?”

    满宠闻言细细的低头想了一会,方才恍然而悟道:“难道是刘备!”

    曹昂眉『毛』轻轻一挑,笑道:“为什么?”

    满宠笑着言道:“刘备乃是大汉皇叔,一生以立业以匡扶汉室之名为本,孙策收下那封王诏书,就是公然忤逆了汉祖遗训,如此一来,则东吴和刘备必然交恶,此乃是大将军的分化之计也。”

    曹昂闻言,仰头哈哈大笑,接着点头道:“恩其实你的想法和我一开始是一样的,但是昨日经过郭嘉,庞统,司马懿三人为我分析,我才知道,这份诏书真正要分化的人并不是刘备和孙策!”

    满宠闻言一奇,却见曹昂呵呵笑道:“孙策接了追封周瑜为荆王的诏书,刘备生气,那是必然的,可他绝不会因此而质问孙策,他就是想质问,孔明也绝不会让!你说是这么个理不是?”

    “恩”满宠闻言,轻轻的点了点头,言道:“此言甚是有理,单凭此谋,却是不足以分化刘备与孙策那追封周瑜为荆王,难道真是大将军对周瑜惺惺相惜。”

    曹昂闻言无奈一笑,摇头道:“我倒是很欣赏周瑜的才干可是就他死前的态度来看,周瑜对我似是不怎么喜欢,我想他做鬼都不想再见到我了吧。”

    见满宠一脸疑『惑』,曹昂抬手吃了一口菜,言道:“伯宁,你且想一想,荆王所属之地,乃是何处?”

    满宠『摸』着下巴细细的想了一会,方才点头言道:“荆王之称源自于楚称,所以属地乃是楚地!”

    “呵呵,那现今镇守楚地的人是谁呢?”

    满宠闻言,随即便开口言道:“楚地如今的归属,自然是在关羽的手中”

    说到这里,便见满宠顿时一愣,曹昂却是举起手中的酒盏,笑道:“关羽如今初占楚地,若想安民正身,则必须有正名义为辅!可如今这个楚王的名号,却让咱们给了死去的周瑜,而且最气人的是孙策居然接旨了!你说关羽会怎么想?以他的傲气又会怎么做?”

    说到这里,便见满宠恍然而悟,接着冲曹昂拱手言道:“将军分化之策,果然精妙!”

    曹昂笑着摆了摆手,点头言道:“别夸我,此计是郭嘉和庞统想出来的,跟我可没一点关系。”

    却说孙策在接了朝廷的旨意,追封周瑜为荆王之后,随即以诸侯王之礼,为周瑜风光大葬,并在江南为周瑜立荆王祠,著书叙传,以遗后世。

    然而就在江南六郡八十一州为周瑜的死深深哀痛之时,从江陵传来了关羽的一封书信,而且,是一封质问书信!

    第五卷  第一百零四章 曹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