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之我乃曹昂 > 重生三国之我乃曹昂第11部分阅读

重生三国之我乃曹昂第11部分阅读

    习惯就好,只是曹某不明白,刘荆州乃是汉室肱骨,此番为何却要出兵犯天子之境?真是令人费解。”

    蔡和闻言,潸然泪泣道:“在下一员偏将而已,对于这些并不是很清楚,还请阁下开恩,蔡中愿降!”曹昂呵呵笑道:“不管怎么说,曹某与家父对于荆襄蔡氏还是颇为仰慕的,此番与蔡氏为敌,实乃是出于无奈。”

    “曹某,家父?”蔡和闻言愣了愣,接着傻傻问道:“不知阁下是?”曹昂一拍脑袋:“呵,看这事闹的,忘了介绍,在下乃是当朝司空曹『操』之子曹昂,现任大汉后将军。”

    蔡中在襄阳也耳闻过曹昂封侯之事,此时闻言方才急忙道:“原来阁下就是冠军侯!失敬之处,侯爷勿怪,勿怪!”曹昂笑着摆摆手道:“蔡将军不必如此客气,其实,对于蔡氏与令兄,我和家父都是非常敬仰的,只恨无缘一见,今日能得见将军,也算快慰。将军不如与曹某一同回许都,以表相敬之情如何?”

    “啊?”蔡中一听‘回许都’三个字,顿时腰间一软,险些栽倒,看着他一副狼狈相,典满许仪的面上不由『露』出了深深的鄙视,只有司马懿目光炯炯,混若不觉。

    “将军若是不愿那来日,曹某便派人送将军回安众,见蔡瑁将军如何?”见蔡中一副孬种相,曹昂也懒得逗他,随即直奔主题,蔡中闻言,彷如从地上又回到天上,也顾不得姿态了,急忙躬身低首,瞪着一双牛眼急切道:“公子此言当真?”

    曹昂微微向后一仰,不留痕迹的逃离了蔡中的臭嘴,“自然是真的,曹某虽然年轻,但也知道大丈夫一言九鼎,只是有一封书信,希望蔡将军能转交给令兄,不知道将军愿意吗?”

    “愿意!愿意!公子肯放小人回去,让在下作甚都行!”蔡中激动的口水直喷,曹昂皱了皱眉,勉强笑道:“既如此,还请将军安歇数日,曹某自当履行承诺。”说完,也顾不得仪态了,随即起身而走,只想离这恶心的家伙越远越好。

    待出了房间,曹昂轻轻的抹了下湿漉漉的脸,接着干呕了两声,身后的典满忍不住捂嘴偷笑,就连一向沉默的许仪眼中也是笑意点点。

    “恩”待回过头来,曹昂的面『色』不由微红,接着努努嘴道:“仲达,待张绣将军回来,便放蔡中回去,另外,俘虏的那一万荆州士卒,愿意留下的留下,不愿意的放其自由。还有”在思虑片刻后,曹昂终于轻轻言道:“让徐将军领本部人马埋伏于安众通往荆州要道,若蔡瑁不愿见我我等便留下他荆州全部军马!”

    蔡中音信全无,对于蔡瑁来说可谓当头一棒,只把他心疼的简直喘不上起来,连日来,蔡瑁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又屡屡遭受张绣『马蚤』扰,可谓窝囊至极。此时月夜通明,蔡瑁正在帐中苦『吟』,正直酒酣之时,只见帐下亲兵进帐报道:“禀告都督,二将军他回来了。”

    蔡瑁起先依旧是不为所动,好似没有听见一般。过了一会,方才反应过来,起身栽栽歪歪道:“你你说说什么?”

    “大哥!”还未等那亲兵回言,便见蔡中没头苍蝇似的闯进帐内,抱着蔡瑁的大腿哭拜与地:“大哥!是我啊!”

    蔡瑁看着跪倒在地的蔡中,呆立半晌,突地也是喜极而泣:“兄弟!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此时,听闻消息的蔡和也是急忙赶到主帐之中,三个大老爷们相抱哭泣,哭声震天,虽然感人,但也有些让人受不了,那亲兵哆嗦一下,急忙转身出账。

    少时,等三人哭够了,蔡瑁安抚蔡中坐下,详问其由,蔡和一边抽泣,一边将自己在宛城之事尽皆道出,并把曹昂亲笔书信交与蔡瑁观看。

    一灯如豆,蔡瑁在细细读完曹昂书信之后,面『色』沉重,然后缓缓方下,一脸沉思,蔡和见状急忙道:“大哥,曹昂说了些什么?”蔡瑁深沉半晌,方才一字一句缓缓道:“曹昂约我三日后在安乐见面。”

    第一卷 初回三国 第三十四章 两方洽谈

    第三十四章 两方洽谈

    “大哥,使不得啊!”蔡和闻言惊的一跳,大声说道:“此必是曹昂之计,欲乘机诛杀我等,再说,两军对战,他见你干什么,有什么说的?一个不好,传到荆州,姐夫说不得要怪罪你,大哥,这仗既然打不赢,二哥也回来了。我们还是回襄阳吧!”

    蔡瑁并没作答,只是低头看着曹昂给他的信上写着的一句“蔡氏富贵荣辱,荆州危极沉浮,尽在公一念之间,曹昂指天为誓,绝无歹意,万勿见疑!万勿见疑!”蔡瑁头疼的『摸』了『摸』脑门,接着抬首问蔡中道:“那曹昂是个什么样的人?”

    蔡和闻言结结巴巴的傻傻道:“挺挺好的一人说话挺客气客气的,还没没什么架子。”蔡瑁闻言,沉思半晌,目光游离不定的看着信上‘富贵荣辱’四个字,心中一横,咬牙道:“豁出去了,就冲他放二弟你回来,大哥拼他一把!”

    安乐县位于宛城和安众县交境,县城地势不大,但三日来却是风起云涌,两方人马俱都暗中布置与此处,毕竟事关主帅,布置还是要有的,当然对于地方的布置也是要查的。

    安乐县就在这风起云涌的第三日迎来了最为重要的两人,蔡瑁与曹昂!两人身边各只领人,以示诚意,但双方在县中安『插』的士卒,县外布置的兵将各有多少,便不得而知了。

    相见之所乃是曹昂所选,离闹集颇远,只是一所偏僻幽静的小院,人少则杂言就少。当蔡瑁领着亲信来到院中之时,曹昂等人已在其间,只见院中的石桌上布有香茶,显得颇为雅致。

    “蔡将军,请坐。”蔡瑁的面上有些诧异,虽然早有准备,但看着如此年轻的曹昂,蔡瑁的心中依旧不是滋味,自己居然败给了这样一个年龄还不足自己一半的小子细细想来,蔡瑁的心中真的不是很舒服。

    “曹公子。”只是随意的执了一礼,蔡瑁便在曹昂对面坐下,毕竟身为敌对阵营,且败于其手,蔡瑁对于曹昂,心中的恨意并不缺少。

    “呵呵,蔡将军,喝茶吗?”蔡瑁只是淡然的扫视了曹昂手中的茶器一眼,随即闭目道:“不必了,本将不好此道。”

    “哦。”曹昂看起来并无怒气,只是收回茶杯细细的品了一品,接着闭目仔细回味,说实话,曹昂原先没有喝茶的习惯,但对于后世而来,平日里喝惯了可乐,七喜的他来说,冷不丁要天天喝白水过日子,实在是有些气闷,于是在这个时代,略微能沾点味的茶道成为了曹昂最大的喜好。

    看着一脸回味『色』的曹昂,蔡瑁脸『色』不善,微微冷笑道:“曹公子,你当真是胆大的紧啊!”曹昂闻言回过神来,疑『惑』道:“蔡将军此言何意?”

    蔡瑁冷笑三声:“说你胆大,就是你居然敢约本将来此处相见,你难道不怕本将杀你?”曹昂闻言似是没有丝毫畏惧,只是微微展颜笑道:“蔡将军说的是,但是你知不知道,你现在要是动我一下,徐晃徐将军会让你比我死的更惨!包括你荆州屯驻与安众的士卒,曹某保证他们没有一个能活着回到荆州”

    蔡瑁闻言脸『色』顿变,接着目光炯炯的怒视着曹昂,而曹昂也只是笑瞅着他,不消一刻,蔡瑁的眼神便退却了,在曹昂炯炯的注视下变得忽闪忽离,飘忽不定。曹昂见状心中暗笑,想当年,少爷我跟我同桌天天上课比试对眼、不眨眼。你跟我玩?小爷一直看的是你的鼻子尖!

    少时,只见蔡瑁微一咳唆,转移话题道:“曹公子,两军交战,你我身为主将本不当相见,但蔡瑁今日前来一是为感谢你放过舍弟恩义,这二吗便是曹公子信中所言之事。”

    曹昂闻言轻轻的看了看蔡瑁身后的护卫,似有疑『惑』。蔡瑁见状忙道:“此些尽是我心腹之人,曹公子有话但说无妨。”

    曹昂闻言哈哈大笑道:“好!有将军这句话,我就直言不讳了。我今番约见将军,实乃是为议和之事,并为蔡氏荣辱和荆州前景着想。”

    “议和?”蔡瑁闻言踌躇一会,接着不屑道:“公子此言未免危言耸听,与你议和,又与荆州前景有何关系?”曹昂哈哈笑道:“将军好不知趣,难道说将军以为袁术兵败南逃,荆州便从此祸患全无?任凭刘景升坐观天下?”

    蔡瑁闻言疑『惑』道:“你此言何意?”曹昂笑着指了指东南方,轻声道:“昔日孙文台身死,不知将军可还记得是丧与何人之手?”

    蔡瑁脸『色』不由发青,曹昂冷笑道:“孙坚死于黄祖之手,如今孙策雄踞东吴六郡八十一州,时刻不在思报复仇,荆州如虎在邻,刘景升不识时务,居然还敢兴兵犯天子之境,莫不是嫌他这荆州之主坐的长了?”

    蔡瑁闻言不由额首细思,只听曹昂冷笑道:“若非顾念其汉室宗亲之名,我父岂能饶他,到时少不得要东联孙策,两路夹攻,定他个大不敬之罪!”说罢,左手重重一拍石案,顿时激的蔡瑁一楞。

    “况且,将军被人利用,尚不自知,空为刘景升卖命!真是可悲可叹。”蔡瑁一听,起初先是一愣,接着嘲讽道:“公子此言差矣,刘荆州乃我妹夫,同舟共济!岂会如你所说?你这挑拨之词未免太过粗鄙。”

    “妹夫?”曹昂冷笑不止,接着轻声道:“昔日刘景升单骑入荆州,便立刻迎娶将军之妹,将军不会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吧?不过是借助蔡氏声名实力以便统领荆州而已。如今荆襄已定,但蔡氏权重,不知将军想过没有,此番刘公为何不亲自征讨,反以将军为都督,全授兵权?实乃是借刀杀人之计尔,此话或许过重,但最次也是要削弱将军手中兵力,功高震主,自古都难为主所容!”

    此些话乃是曹昂早就与司马懿商量好的,以刘表未曾亲征之事来胡『乱』视听,『迷』『惑』蔡瑁,纵是他不信,曹昂相信也定能在他心中留下影响。

    果然只见蔡瑁将信将疑的思虑片刻,接着目视曹昂道:“此事不论真假!但你跟我说这些干什么?还不是有所图谋!”

    曹昂微微一笑,并不反驳,轻言道:“不错,曹某却有图谋,图的便是与荆州两不相侵,永结蒙好,毕竟我父周边敌强众多,曹某实不希望再与刘荆州为敌。”

    蔡瑁没想到曹昂居然如此轻易的便承认其所图谋,呆了一会,犹疑道:“可是,大公子为何要和蔡某说这些,此事当由司空大人派遣使者前往襄阳与刘荆州谈吧?”

    曹昂摇首道:“刘荆州若是个明白事理的人,我父早就派人前往襄阳了,蔡将军,刘荆州年纪大了,脑子糊里糊涂的,单看这次其派兵出征宛城就是个错误,试想若此时孙策乘虚来攻,没有将军率领水军抵挡,荆州何人可挡孙策?所以,思来想去,相比于刘荆州,曹某觉得此等大事还是找蔡氏商量稳妥。”

    见蔡瑁面有得『色』,曹昂接着道:“蔡氏乃荆州大族,族风鼎盛,令姑丈更是前太尉张温,若论家世出处,以曹昂之见,将军当不输与刘荆州汉室宗亲之威。”直到此时,蔡瑁对于曹昂终于有了一丝笑容:“公子过赞了,唉,实不相瞒,主公他已是五旬有六,脑子有时是有些不清不楚的,此次出征,瑁也是极不赞成,只是主公一意孤行,唉,我也是身不由己啊。”

    曹昂理解的笑了一笑:“蔡将军苦衷,曹某尽知,只希望将军回到襄阳后,劝解刘荆州,好生防范东吴,勿要在做此不智之事。”

    蔡瑁闻言叹道:“大公子坦诚相待,蔡瑁感激不尽,只是蔡氏虽在荆州颇具实力,但终归只是下臣,话中份量还是有限。”曹昂闻言笑道:“蔡将军之言过谦了,对于蔡氏,我父子早有相交之意,不如回都后,我与父亲相商,表奏公为南郡太守,令弟蔡和为南阳太守,蔡中为江夏太守,不知蔡将军意下如何?”

    话音刚落,只见蔡瑁脑中顿时嗡的一响!若如此,则蔡氏在荆州既有实权,名分亦足矣!只见蔡瑁细细思量片刻,接着犹豫道:“公子,若是天子只重我蔡氏一族,恐刘荆州对我蔡家会有所不满”曹昂哈哈笑道:“公无需担忧,不止蔡氏,蒯氏,黄氏各族俊秀当各有所封,只求诸位在刘荆州面前,为我两家交好,多多向刘荆州进言啊!”

    “一定,一定!”蔡瑁眼中不由精光大盛,接着急忙道:“若果能如此,蔡氏定不负曹公,一定全力进言主公,与曹公两不相侵,永为盟好!”曹昂闻言哈哈大笑,接下来二人畅谈甚欢,直至晚间,蔡瑁方才离去,其与曹昂执手依依惜别之情,实在与日间初来时大不相同。

    “呵呵”看着蔡瑁一众远去的身影,曹昂不由抿嘴而笑,“出来吧。”只见曹昂话音一落,院中各处,屋角处,栏界处,典满,许仪等一众埋伏的虎士尽皆而出,其中尚还包括将军府大总管司马懿。

    “仲达,你所献之策甚高啊。”曹昂仰头看了看远处渐落的夕阳,幽幽然道:“奏封荆州诸家大族,交好他们,一则可令他们对我父感恩戴德,而劝阻刘表向北起兵。二来可增加荆州内部不稳定因素,令刘表全心处理荆州内部势力,焦头烂额之余,又有何力向外用兵呢?”

    司马懿淡淡道:“荆州豪门林立,土族兴盛,不同与北方,如能表奏蔡氏三人为三郡太守,刘表若是不依,则有违反王命之嫌,更会得罪蔡氏,一旦遵从,则蔡氏势力遍布襄阳外郡,到时刘表为制衡蔡氏必然劳费心力,难有余力出兵他处。司空大人便可放手对付北方强敌,南边只需派一大将镇守即可保无虞。”

    曹昂亦是笑道:“不错,刚才我借蔡瑁之言,答应让父亲表奏天子封赏荆州另外几族才俊,到时被封的高兴,没有的岂能甘心?各族争相夺权,我倒想看看刘表当如何应付?”说道此处,只听典满感叹道:“听蔡瑁言,刘表今年五十六了,这么大年纪,是不是有些太可怜了”

    曹昂闻言不由淡淡而笑,转首对司马懿道:“司马大总管,你看你的计策如此歹毒,连典满都看不过去了。”

    司马懿随口答道:“若不是曹大将军识人精准,未见蔡瑁便能猜度他是什么样的人,我的计策又岂会奏效?”话音刚落,司马懿瞬间反应到了什么,急忙低首恐慌道:“司马懿一时得意,调侃将军,死罪!死罪!”

    曹昂并没有说话,只是目光幽深的看了司马懿半晌,突然微笑道:“没事,我倒是希望大总管以后能像现在这样,多开口调侃本将几句,倒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第一卷 初回三国 第三十五章 义阳侠会

    第三十五章 义阳侠会

    数日之后,宛城传来消息,安众的荆州兵马果然已经徐徐而退,返回荆州境内,看到军马无功而返,想必刘表一定是大敢头痛吧,想到此处,曹昂不由的有些开心,毕竟自己这次算是在有心算无心中,帮了曹『操』一个不大不小的忙,也算是替“曹昂”尽了一份孝道吧。

    刘表大军方退,曹昂便立刻派人前往许都,将宛城之事汇报与曹『操』,并请其着手册封荆州豪门土族,接下来的关于整军,备军等一切善后事宜,他曹公子尽皆假手他人,当起了甩手掌柜,撂挑子不管了。

    如此,曹昂便变成了大闲人,每日闲暇之余便在宛城的街上闲逛,当然了这其中也包括了司马懿,典满,许仪三人,简直就好似无事的纨绔子弟一样。

    “将军,咱们每日这样,是不是有些对不住徐将军”想起每日『操』劳过重的徐晃,典满似是有些担忧,曹昂嘿嘿一笑道:“不用担心,徐将军有亚夫之才,区区一些善后小事,有他足矣,我去了也是添『乱』。对吧,许仪?”只见一脸漠然的许仪随口‘恩’了一声,接着便不再搭腔。

    待走的累了,四人随即找了一处酒家,曹昂叫了一壶茶水,司马懿三人却是要了一坛酒,接着畅饮起来,曹昂看着喝的津津有味三人,心中暗道:不会体验生活的家伙,那马『尿』有什么好喝的。

    “唉,仲达,我一向以为汝乃文雅之士,与吾一样喜好品茶,谁想竟也是个贪杯嗜酒之徒。”司马懿闻言笑道:“饮酒需乎酣畅,品茶则宜乎于淡雅,茶叶此物,得天地灵气而孕育,用心饮之,能使人清醒而宁静,静不思动。然相对于酒的烈,茶正是以其淡才使人『荡』心涤肺、洗脱尘俗,当在家品饮,而不适合与此喧嚣集市。”曹昂闻言一哼,对于司马懿所言嗤之以鼻。

    但当曹昂叫的茶上桌之后,他便后悔了,古代的茶道尚未成型,只有部分官员,大族子弟喜欢此道,而像这种集市间的店铺只是空有其表,做茶之法极为怪异,里面放的各种奇怪的东西,什么葱条姜片,甚至还有油盐之物,看着一盏浑浊的“茶”,曹昂顿时没有了心情,这哪里是茶,这分明是粥!

    一旁恍如不觉的司马懿,看着他眼中闪烁的光华,便知道这小子一开始就知道怎么回事,他是故意没告诉自己,想到此处,曹昂气的牙痒,回去得好好提点提点这小子,不知天高地厚!

    “将军你看那。”曹昂没好气的顺着典满的手指看去,只见一个彪形的大汉正怒目咬牙快步而行,其身后一个乞丐般肮脏的人紧随其后,一脸正容的对着他说着什么,那大汉似是极不耐烦,只是一味而走,而那乞丐则不依不饶,跟在大汉身后,捏着一块竹简,口中不断的对大汉絮叨。那大汉曹昂认得,正是张绣帐下副将,胡车儿。

    “咦?他不在军中,怎么会跑到这来?”典满疑『惑』的看着一脸不耐之『色』的胡车儿,疑『惑』道。而曹昂则是颇为好奇,起身说道:“身为张绣副将,怎么会和叫乞丐牵扯在一块?走,咱瞧瞧去!”

    在付过帐后,几人随即出了铺子,向着胡车儿那面走去,待离得近了,隐隐只听胡车儿颇含煞气的低声喝道:“走开!我说过了,我已是军中上将,不会再跟你们这些人有任何的瓜葛!”

    却听那乞丐讥讽的笑道:“胡侠士,不,应叫你胡将军了!你既然执意如此,我也不能强求,但做人不能忘本!这信笺我希望你能收下,不负我跑腿一趟,回去也好有个交代。至于去与不去,全凭你个人主见便是。”胡车儿转身一把抓过那乞丐手中竹简,狠目厉『色』道:“好了!这信我收到了!你可以走了吧!”那乞丐不屑的扫了胡车儿一眼,接着转身大步而去,转眼便消失在嘈杂的人群之中。

    “胡将军,那是何人?”胡车儿身体一震,急忙转头,只见曹昂一脸好奇的望着远处已是消失的乞丐,疑『惑』的问道,胡车儿面『色』一红,赶紧低首道:“是一位故人,来与末将送些东西,让大公子见笑了。”

    “哦?”曹昂犹疑的看着一脸不自然的胡车儿,接着转眼看了看胡车儿手中的书简,疑『惑』道:“此乃何物?”胡车儿闻言不自然道:“这家家书而已,公子勿要见疑。”

    “恩?见疑?本将只是随口一问,怎么会扯到‘见疑’上,还是胡将军自己心虚啊?”胡车儿闻言急忙道:“没有!没有!”

    “哦。”曹昂呵呵一笑,接着道:“既是家书,不知是胡将军何处的亲戚?是父家还是母家?为何不接来宛城同住?”面对曹昂连珠炮似的问题,胡车儿顿时语塞。曹昂双目微眯,提声道:“胡将军,我只是随口一问,你却遮遮掩掩,如此这般,却是让曹某想不见疑都不行了!”

    胡车儿面『色』『潮』红,闻言急忙道:“大公子休要如此,其实这这不过胡某在来张绣将军帐下效力前的友人所书而已”

    “哦?”曹昂闻言一愣,接着笑道:“胡将军早说嘛,干嘛遮遮掩掩的,胡将军从军之前是做什么的?”胡车儿面『色』微红,吞吞吐吐的答道:“末将原先在颍水一带闯『荡』。”

    听着胡车儿模模糊糊的回答,曾跟随许褚与族中土豪游闯在谯县,汝南等地的许仪心中了然,对曹昂悄声道:“将军,所谓‘闯『荡』’便是指侠士。”

    “啊!胡将军原来是个侠客啊!干嘛遮遮掩掩的啊?”曹昂后世时,看一些闲杂书籍时,也曾读过《史记》中关于游侠的篇章,像汉初时的剧孟、朱家等名声都不输与一朝名将。景帝、武帝时的关中大侠郭解更是广为人知,真不明白胡车儿干嘛这般害怕别人知道,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胡车儿遮掩身份自有他的原因,只是曹昂不明白罢了。汉朝时民间尚具春秋遗风,侠客重义轻死,连朋聚众,往来纵横于各县州府,甚至连世家大族,土豪权贵也不敢轻易招惹,在名门眼中,是出了名的祸根。

    乃至时今,更是让人躲避不及,如今天下大『乱』,『乱』世之中九州苍生颠沛流离,现今这些自命为侠士的人,讲好听点是侠,说穿了就是贼寇!如昔日的白波军贼首郭太,现今的黑山贼首张燕,泰山群贼首臧霸,昌豨,孙观,吴敦,尹礼等人俱是自命为“侠士”。所以说『乱』世之中,自命为侠者,基本上不是山贼,就是水寇。这也就是胡车儿遮掩其身份的真正原因。

    但曹昂对这些不太了解,在潜意识中,他前世读的武侠小说令他对‘侠士’这个词有所歪曲,只是一个劲的拍着胡车儿的肩膀,说他多么多么憧憬仗剑江湖的豪气,多么多么向往快意恩仇的生活。弄得胡车儿一愣一愣的。

    “公子不觉得末将出身不好?”见曹昂一脸敬『色』,胡车儿不由疑『惑』问道。曹昂正『色』言道:“胡将军哪里话,我尊敬你还来不及,怎么还会嫌你!”

    歪打正着,曹昂在会错意的情况下,反倒把胡车儿感动的一塌糊涂,张绣用自己,是因为自己身手好,却不似曹昂这样真诚尊重相待,心中不由觉得有些热乎乎的:“公子胸怀如此宽广,胡车儿由衷感激!”

    曹昂摇首笑道:“胡将军不必如此客气,只是刚才那个乞丐也是游侠?”胡车儿摇首道:“非也,其人乃是安丰黄石山首麾下小贼,今番来乃是为末将送帖,邀末将参加义阳侠会。”

    “山首?小贼?”曹昂闻言呆了呆,不明白这‘胡大侠’怎么和他们扯上了关系,但也并没在意,只是道:“那这义阳侠会是怎么回事?”

    只见胡车儿轻声道:“此乃是颍川,江淮,扬州等各路有名贼首相聚磋商,具体要谈什么末将也不太清楚。昔日在颍水时,因末将颇有微名,故而也得到邀请,此次聚义发帖之人,乃是卧牛山主周仓,裴元绍。”

    “周周周仓?”曹昂闻言有些结结巴巴的,“他不是黄巾贼吗?”胡车儿闻言奇道:“大公子也知此人?”

    直到这个时候,曹昂才知道自己对于这位“胡大侠”好像理解错了,接着支支吾吾跟胡车儿说了半晌,就转身告辞离去。在离胡车儿有了一段距离后,曹昂连忙向许仪请教,方才知道,现如今所谓的“侠”真正的含义是“贼”,难怪胡车儿开始面『色』那么差,遮遮掩掩的。

    “什么义阳侠会,不过是各路贼寇聚首而已!”曹昂愤愤而言,却见典满开颜笑道:“赞他是将军,贬他也是将军。您适才还憧憬快意恩仇的侠士生活,如今怎么改口了?”

    曹昂面『色』微红道:“你懂个什么,夫处世之道,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看着强词夺理的曹昂,典满,许仪不由晒笑,唯有司马懿淡淡的拍了曹昂一个马屁:“将军所言不错,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

    曹昂经司马懿一拍,找回了几分面子,接着一边随意而走,一边思索道:“义阳侠会仲达,那卧牛山离义阳颇远,为何非要选在那里聚首?”

    司马懿『摸』着光滑的下巴,猜度道:“适才听胡将军所言,此番聚集的贼首颇多,颍川,江淮,扬州皆有,如此算来,义阳西接荆州,北通汝南,南近淮水、庐江之地,是个居中之所,且闻其边山岭颇多,易于藏身,选在此处倒也恰当。”

    曹昂闻言笑道:“原来如此仲达,其实仔细想了一想,我倒还颇想去见识见识这些山贼草莽的聚义是个什么样子。”不止司马懿,典满,许仪闻言俱是大惊。典满急忙道:“将军不可,那班土贼草寇有甚好看,将军贵体若有差池,又如何是好!得不偿失啊。”

    曹昂摇首道:“不然,我此番去非是看热闹。其实,这些草莽之中,也不乏英雄好汉,就像我适才说的周仓,便是一个忠义豪杰,不亚于一方猛士我意已决,你等不必多言。”

    典满还要劝阻,却见司马懿轻轻伸手,挡住典满,接着躬身正『色』道:“将军识人甚明,既是要去,我等自当随行,不过,应先知会徐晃将军等人,以定策援。”

    曹昂闻言额首道:“不错,该安排的还是要安排好,万一出了什么事,也好便宜从事”

    第一卷 初回三国 第三十六章 草莽豪杰

    第三十六章 草莽豪杰

    四月时分,接近南方的义阳已是到处春暖花开,去年一冬积压的皑皑白雪,化作清澈甘冽的绵绵细流,在山中蜿蜒辗转,再汇入小河大川,向东奔去。

    期间或有数百成群飞鸟,在溪边栖息嬉戏,却又被来往的马蹄声惊扰,再次飞翔天宇,而这一众马蹄声的主人便是曹昂等人。

    茫茫的晨雾中,一行二十余人众向着义阳侠会的聚集之处,义阳边上的葛阳山山脚的村镇而去,此山古奇雄伟,离得远瞧显的瑰丽壮阔,隐隐有一丝凄『迷』朦胧之美。

    行列中最前的五人,非别是曹昂,司马懿,典满,许仪以及胡车儿,此番前来,曹昂等人皆以胡车儿随从前来,平日所着的一身锦华荣装早已换成了朴素民服,至于徐晃那面,则是在曹昂的授意下在三十余里外屯驻一千精骑,五百弓弩手,以为策应。

    一路上,胡车儿倒是与不少同来的贼人打过招呼,其中不乏秩序有条的,威武挺拔的壮汉,亦有不少神行猥琐,一看便是鸡鸣狗盗的山野村贼。

    待行至葛阳山村镇之时,只见村中民众已然极少,到处是面目凶悍,行为粗矿的各方强盗喽啰,待行至村中一大宅,只见宅前依然聚集了颍川,江淮等多山贼首,胡车儿冲着曹昂使了个眼『色』,接着跨上半步,,对着宅中鼓气扬声道:“颍水胡车儿,应卧牛山周仓,裴元绍二位寨主所请,特来拜会!”

    此时,却见宅子之外的一位寨主冷然讥讽道:“我当是谁,原来是投靠了官军的胡车儿,阁下当了官将,又来参加义会,真是‘行不忘本啊’!”

    胡车儿听得那贼首出言讥讽,冷然回道:“寨主如此说就不对,胡某如今虽非草莽之人,但冲着故人薄面,远道而来和卧牛山裴,周两位寨主叙叙旧,不知道挡你黄夲黄寨主什么事了?”

    话音不高,但伴随着漫天轻风,远远传入门口众贼首耳中,远近清晰可闻。一时间,各方贼人尽皆向这面看来。那黄夲乃是颍水马贼,手下也聚得二三百喽啰,算是方圆数十里说一不二的人物,听胡车儿话里透着藐视,正要有所动作,却见那大宅门开,一个手持朴刀,面『色』凶悍的喽啰大步而出,对门口等待的众贼首拱手施礼。

    “诸位,此间以收拾完毕,周寨主请诸位侠士入内等候。”卧牛山周仓武艺高强,在草莽绿林中颇有盛名,黄夲不敢不给他面子,只是看着胡车儿冷哼一声,接着率领身后五个手下,当先而入。其余各方贼首也不在看热闹,一个个走入院内,曹昂对胡车儿轻言道:“这些人都是‘侠士’吗?怎么这么多?”

    胡车儿点头道:“据说此次义会,颍川,扬州,淮南各处有名贼首皆有所请,连我也算进来的话,当有二十八家之多,若把这些贼首的手下加起来,少说也能有万八千人。”

    “万八千”曹昂心中暗叹,还真是不少啊,光是这颍淮的贼人就有这么多,那整个大汉朝的贼寇加起来又有多少?曹昂心中细思片刻,接着和身边的司马懿对视一眼,便随着大流走入宅院内。

    宅院内地界宽广,里面虽然已被收拾过了,但依然凌『乱』,看来是贼人刚刚占据的,至于原先的主人不问可知。这时,一位身着麻布长衫的壮汉从厅内行出,他相貌粗狂,满面的乌黑倒须,凌『乱』粗遭,浑身肌肉紧绷,看起来雄壮威武。

    那汉子身后十余人相随,身材相貌各异,年长年轻的皆有,想是他的部下。只见黄夲冲着那『乱』须汉子道:“周寨主!久违了,不知裴寨主何处?为何不见他人。”这人就是周仓啊。曹昂心中暗赞,单看外貌就是员猛士!

    周仓虽然相貌丑陋,但端的好涵养,只见他轻轻一笑,彬彬有礼道:“黄老兄,我那兄弟因山寨事宜留守卧牛山,不曾前来,此次只有周某一人来此,诸位,里面请!”二十八家贼首领着亲信纷纷走入正厅,各寻处坐下。只见周仓对着手下使了个眼『色』,便见十几个喽啰从里间取出酒坛铜盏,为众贼首满上,有了酒,厅中气氛热闹了不少,众人纷纷互相介绍问候,一时间好不热闹。

    一番寒蝉之后,淮西苍贡山寨主王挚,笑着对周仓道:“周老兄,此次卧牛山牵头找咱兄弟来这义阳见面,想必不是仅仅为了叙旧那么简单吧?”

    周仓点点头,含笑道:“周某之意,想必在座有些首领心中清楚大家各寻生计。周某本不便打扰,此番请各寨主前来义阳相聚,乃是为我等生死存亡之事。”庐江水贼头领高羁奇道:“生死存亡?不知道周寨主此言何意?”

    周仓放下酒盏,长叹口气,摇首道:“高头领,如今我等以处于生死存亡之边,头领不会不知吧?自袁术兵败难逃,宛城张绣归降曹『操』,我等在西南的生计便每况日下,如今汉朝声势逐渐日隆,以非往昔可比了。”

    曹昂心中暗赞一声好,这周仓果然有些远见,不愧是昔日的黄巾将领,与一般贼寇不同,天下自黄巾大『乱』,董卓造孽以来,九州贼寇数不胜数,汉朝官军自顾无暇,根本无力征讨,但自曹『操』奉迎天子,整治中州以来,各路诸侯互相吞并,如今基本已是大定,精力有余之地,对于境内贼寇也开始慢慢放手打压,而在许都生活有一段时间的曹昂也知道曹『操』对于贼寇的狠绝态度,但凡境内贼人,派兵一律革除,绝无容情,如今袁术南逃,张绣归顺曹『操』,颍川,江淮等地也开始逐渐安定,相信不久的将来,官军就会着手对付这一众扰民贼寇了。

    众人当中还有些许贼首不明所以,但在周仓的细细解说下,也开始明悟过来,一个个低首不语,周仓长叹口气道:“如今天下,以非昔日十八路诸侯讨董的混『乱』之期,几大势力已然成型,咱们的情况也日渐堪忧故而,周仓此次请各位寨主前来,就是想商讨一下,若是官军前来征讨,我等势力单薄,何不结成同盟,互相支援?”

    高羁闻言急忙点头道:“周寨主此言在理,唇亡齿寒,我等确实应当同舟共济,以免被各个击破。”

    “哈哈哈”高羁话音未落,便见曹昂仰天长笑,众人不由微愣,只见曹昂不顾司马懿告诫的目光和胡车儿微白的脸『色』,扬声说道:“诸位此论,着实迂腐之极,以陈其(曹昂前世的名字)看来,诸位即使联合,最终结果不过也是死路一条,无甚大用!”

    黄夲闻言脸『色』一变,怒喝道:“你是什么东西,也敢在此胡言?”接着眯眼看了看胡车儿,寒声道:“周寨主!胡车儿已是宛城军将,你还找他前来,莫不是要招惹官军前来吗!”

    周仓闻言笑道:“颍水侠士胡车儿乃我故友,为人豪爽正直,况且张绣用他只是欣赏其武艺,难保不会相负,故而此次一并邀来。”闻周仓如此义气,胡车儿脸『色』发红,心中暗道惭愧。而曹昂,司马懿众人则是暗赞一声:好汉子!

    只见曹昂闻言笑道:“周寨主果然义气,在下乃是胡将军帐下陈其,此番一起前来,也是应胡将军之请,为各位找条生路。”周仓闻言微愣:“生路?”

    曹昂呵呵笑道:“不错,寨主,我想问你一句,就是在座诸位尽皆联合,难道就可以抵挡官军征讨?想各位寨主麾下不过皆是百众,多者不过一千众,纵是联合,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