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三人这一切不快之事放下,武田信廉当即请李晓入座。
李晓现在是能登守护,又被朝廷授予正五位下的近卫少将,有着屋形号。
所以眼下就算并非笔头家臣,武田家现在除了武田信胜之外,无人一人身份在他之上,就是一门众中信繁,信廉,亦是不能。
当下李晓见过武田信胜之后,就坐在了其次席之上。
迹部胜资等人见此皆是不忿,而之前没有去李晓府上的河窪信实,小山田信茂等人,见此亦是默然。
踯躅崎馆的大殿之上。
军议继续。
刚才众人走时,皆没有听见织田家在中山道,东海道出阵兵力的部署。
待武田信廉重新再讲了一遍,待众家臣们得知有超过十一万的大军从三路并进,齐攻武田家时,所有人皆是失色。
这可是,当年织田家上洛成功之后,信长如日中天时,方才有的待遇,今日居然轮到武田家了。
武田信廉将这一切形势说完一遍之后,目光看向坐在武田信胜下首的李晓。
事实上在场家臣皆看向李晓,皆想听听这位誉为,自信玄,胜赖之后,武田最强的兵法家的意见。
这时武田信繁亦开口言道:“屋形公,你觉得现在在此形势之下,本家应该如何应对上杉,德川,织田三家的合围呢?”
武田信繁口气虽是淡然,但已是一副请教的姿态了。
李晓看向众人的目光,心道自己有如此众望所归么。
李晓当下回答武田信繁,言道:“巢月公,谈不上如何应对,只是实话实说,请恕我直言,以本家目前的势力,要同时对付上杉,德川,织田三家的攻势,毫无胜算。”
李晓话刚说完,台下迹部胜资便冷笑言道:“若是屋形公,只有这等意见,可以不必说了。”
李晓看向迹部胜资,心底暗暗冷笑,但是面上神情不变,温和地言道:“迹部大人,若有什么指教,不妨直说,我洗耳恭听便是。”
迹部胜资在武田信繁他们不快目光逼视下,面色一寒,当下悻悻低下头。
李晓当下不理会迹部胜资,看向众家臣,言道:“不错,同时应对上杉,德川,织田三家,任天下任何一大名家也没有这个势力,纵然是源义经,木曾义仲复生亦是不能。”
“所以本家所要应对的战略,就是各个击破!”
听了李晓之言语,众家臣之中皆是默默点头。虽不是什么石破天惊,出人意料之见解,但是也算为下面的方向,理出了一个头绪。
这时一条信龙开口言道:“屋形公。各个击破,是用兵之道,只是事有轻重缓急,这三家之中,我们应优于对付哪一家呢?”
李晓看向一条信龙,言道:“右卫门大人,说的不错,事有轻重缓急。”
“此次三家分四路来袭。在北陆道,柴田军团为我飞驒越中军团相持,双方旗鼓相当。中山道,织田信忠两万大军攻打岩村城。目下岩村城有秋山大人镇守,东美浓地势曲折,兵力不易展开,岩村城又乃坚城,应可以固守数月。此两路。暂可视之为缓。”
“而东海道,德川家康,泷川一益两万军势而来,马场大人的骏河军团势力略逊。而长筱合战时骏河军团又遭到过重创,这一路实难以抵抗。可视之为急。”
“在北面上杉家出兵四万,兵力为各路中之雄。又深入我信浓腹地,攻陷了安昙郡,切断了本家与飞驒之联系,所以形势最危,视之最急。”
李晓说完之后,武田信廉试探地言道:“那么屋形公的意见,这四路之中,上杉家兵势最大,又最危及本家信浓之根本对吗?”
李晓点了点头,言道:“可以这么说。”
“看来唯有一战了。”武田信廉长叹言道。
武田信廉这么说,令众家臣一阵沉默,之前李晓说的情况,他们皆是明白,之前军议上,大家亦讨论过,上杉谦信乃四路最强,若是能击败上杉家,使其退兵,那么其余三路则不战自退。
但是迎战上杉谦信,在场虽有这个胜算,就算当年信玄,胜赖两位主公在时,也是遍吃苦头。
现在与上杉家进行决战,武田家有这个胜算么?
这时武田信繁从武田信胜身后,立身而起,大声言道“上杉军四万,本家若是倾力动员,加上北信浓,西上野两军团,可以出阵三万左右军势,如此差不多可以是与上杉谦信一决雌雄的根本。眼下所缺者唯有一大将尔。”
说到这里,武田信繁长叹一声,看向李晓言道:“屋形公,我已经老了,已不复当初川中岛时与上杉血战之勇气了,现在纵观本家之中,能与上杉谦信一战,与之匹敌的大将,也唯有你一人。”
“所以与上杉家决战之事,就拜托阁下了。”
听了武田信繁这么说,众家臣心知,实际上他们将与上杉谦信一战,武田家指挥之军配,交由了他。
一般如此战略决战,都是由家督担任总大将。
但是武田信胜还小,肯定没有这资格,所以唯有李晓担当了。
或者武田信胜担任名义上总大将,李晓以军奉行,或者副将一职待其指挥。
这可是前所未有之权势啊,这一次就落在了李晓身上。
顿时一片羡慕嫉妒恨的目光看向李晓。
对武田信繁这决定,众家臣上有些人嘴唇微动,似要反对,但是最终还是没有人站出来。
李晓看了武田信繁的神色,却并未一口答应,受之此大权。
他转过头反而看向了,那风林火山以及诹访大明神的旗帜,当即言道:“众位,我的意思并非是与上杉谦信决战。”
李晓此言一出,众将哗然。
现在连武田信繁都以为,李晓既提出这个意见,那么就是自己要上了,担当此大将。
之后,为李晓他正式复出,做一个铺垫。
李晓承认他亦有这个染指的野心,提升自己在武田家的威望,但是事实上却不容许这么做。
不过即便李晓现在头脑发蒙,觉得自己军略上可以胜过上杉谦信,但是他在武田军的威望,可以与信玄,胜赖两位馆主相论么?若是他调度,武田家众家臣会听他的么?
这样与上杉谦信决战,能有几成胜算,若是大败,自己辛苦十数年建立起来的武勋,只有给上杉谦信当铺路石,并且武田家家臣亦会将原因归咎给李晓,从此再也翻不了身。
武田信繁言道:“屋形公,为何如此说呢?”
李晓答复言道:“此次上杉,织田。德川三家来攻,同时出手,必然之间早有默契,有一个布局在先。否则亦不会出动佐竹等势力,拖住本家盟友北条家之手段在先。”
嗯。
众家臣们皆是点头。
“所以既然敌军计划周全,那么本家一切的反应应对,亦在对方套路之中。这四路来战,上杉谦信一路大军齐出,倾力来战,其用意已经十分明显,就是一副要与我军进行战略决战的企图。若是本家如敌军所期望,亦派主力而出与上杉决战,如此就正中敌军的期望。”
“而在兵法中,敌人所期望的一切。正是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的!”
李晓所说的,打个比方,正如下棋,对方占据先手,在棋盘上布局。若是对方攻击哪里,你就应对哪里,那么就陷入敌人的套路,亦步亦趋。而这个时候。必须干扰对方的棋路,在敌人不熟悉的地方攻击落子。如此可以使得敌人之前准备的后手无法发挥。
正如当初信玄三伐北条家,每一次进攻路线都出乎北条家事先的判断和意料。故而大获全胜,打得相模狮子一点脾气也没有。
“如何反其道行之,难道不与上杉家决战,还有更好的应对方法么?”武田信廉当下问道。
“难道请公方殿殿下,出面为本家议和,说服上杉家退兵。”说话是河窪信实。
武田信繁缓缓摇头言道:“这不可能,上杉谦信虽一贯遵从名分大义,但是这一次他蓄谋已久,不会轻易答应。今时以不同往日,公方殿一句话令上杉家四万大军退兵,就算上杉谦信肯答应,他麾下豪族国人亦不会答应。我们还是听近卫少将的意见吧。”
李晓点了点头,言道:“方才河窪殿下,说的也不无道理,有这层名分大义之压制,还是比没有的好,但是若我们将期望抱之在此,就大错特错了。”
“实力才是迫使上杉家退兵的手段,上杉谦信野战虽天下无双,但攻城却是稍逊,我们当务之急是紧守信浓腹地重城,不让其有突破机会,之后坚壁清野,待上杉军四万大军粮尽。”
“如此之下,我预计,上杉谦信不会放弃这次攻略本家机会,必会在信浓死撑,接下来信浓的失地,我亦当前做好有所牺牲的准备,甚至抽调一路精兵,攻入飞驒,切断飞驒越中军团,美浓与越中的联系,这都必须考虑在内。”
武田家众将听李晓这么说,显然是对上杉谦信攻略信浓,做了最坏的打算了,不仅是信浓失地,他甚至连李家的基业飞驒国,都做好不保的准备了。
李晓都如此说,那么武田家众家臣更无异议,当下一条信龙杀气腾腾地言道:“既然将上杉家的攻势,弃之不理,那么我们该做什么?”
李晓听了点了点头,将手一挥,断然言道:“我们要做的,就是集中先打东海道,德川家一路!”
李晓接下来解释了,为何要攻打德川家的意图,很简单。
德川家狭在武田,织田两大势力之间,与其他势力,别无领土接触,要想立足生存,有所进取,只有灭亡武田家的途径。
所以在德川家康的眼底,早是一个有武田,没德川,有德川,没武田,两强之中只取其一的打算。
在德川,织田之中,织田家可以向近畿,南海,西国方向拓展领土,不必与武田死磕,而德川却是大大不同。
德川家覆灭武田灭亡之心最为坚决,没有缓冲的第二条途径。
所以武田家的家臣们可能会幻想,足利义昭出面让上杉家退兵,但是对德川家,根本一点期望也不会有,死战到底。
对德川家,武田家众将还是一贯抱有心理优势,虽然三河兵一贯奈战,历次合战之中,犹如硬核桃般,令武田军上下磕得是满口是血。
不过无论是长筱,还是三方原,德川家康都只有在面对武田菱的大旗下,最后败退而逃的命运。
况且在这次攻略的这三家之中,德川家偏偏又是势力最弱的。
首先是战略形势上,失去长筱,野田城,东三河要害吉田城已门户洞开,如将德川家的领地比作一条巨蛇,那么吉田城就是蛇的七寸,切断这里德川家遭到三河,远江两国首尾斩断的命运。
其次就是势力上,德川家不过五十万石,调动兵力不过一万多人,从实力而言,武田家若主力出阵,配合骏河军团来攻,可以完成碾压,比之上杉谦信完全不同。
而李晓的战略,也是痛殴德川家,这边不顾上杉谦信的猛攻北信浓,织田信忠攻打岩村城,也要先把德川家给我打趴下了再说。
打比比方,就好像一个人,他被一群小混混堵在墙角,眼见要遭到围殴的时候。
这时候,他又是李小龙不可能一个人挑全部,那么若不想跪下求饶,或者抱头挨打,唯一的方法就是对准对方最弱,又态度最嚣张的一个人,逮住了对方上前死打。
不管旁人的人对你怎么打,就是死盯着一个目标不放手,结果就让你进医院的同时,对方这个人也跟着陪你进医院。
这个说法可能流氓了一点,但是李晓的战略,换句话说,就算是北信浓丢掉了,甚至整个信浓也失地了,但若是可以攻下三河,把德川家干掉,那么这场会战,武田家也不算是吃亏。
ps:五千字大更新,码得我腰酸背痛,努力求月票,求票票,求推荐,各种求。(未完待续)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四百九十九章 远交近攻
[第六卷 疾风怒涛]第四百九十九章 远交近攻
------------
李晓提议先攻德川家,先打这三路进攻之中的东海道一路,引起了众家臣们的沉思。
这时小山田信茂开口向李晓提出了质疑,言道:“屋形公,以目前而论,东海道并非只有德川家康一路,还有织田家的伊势军团的一万大军,并非是可以轻易击败的。”
这时武田家家老,信玄另一女婿,木曾义昌开口言道:“信浓本家已经营多年,若骤然放上杉家侵入,如此之下损失必大,即便攻下德川家,用一个三河换取信浓,代价未免惨重,所以这意见决不可取。”
李晓看向木曾义昌,此人与自己有过隔阂,但是自李晓成为家老之后,却没有怎么见他反对过自己的意见。
那么木曾义昌这一番的话,就是立场决定思维。
木曾义昌所在的木曾谷,乃是信浓的地盘,那么他的利益,就是信浓本地豪族的利益。
若是上杉谦信侵入信浓,那么无疑就会损害到木曾家的利益,所以他才表示反对。
而木曾义昌开口之后,在场不少信浓系大将,亦表示了反对,觉得李晓不可将战火引入信浓。
木曾义昌继续言道:“以目前局势而论,织田信忠出阵南信浓,上杉谦信出阵北信浓,若是要以信浓一国之力,同时抵御西,北两面来袭,压力太大,倒是恐怕是一个崩盘的局面。”
“万一德川家顽抗到底,我军攻击受挫。那么三河既攻不下,信浓亦是丢失,则本家恐怕会提前崩盘。”
李晓点了点头,言道:“木曾大人说的有道理。不过若阁下认为本家手段只有攻略三河此,那就错了。除了进兵三河之外,我们还可以干很多事情。”
武田信繁听了点点头,言道:“还请屋形公直言。”
李晓点了点头,言道:“各位,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攻城为下。”
“在织田,德川,上杉三家并袭的情况下。对于上杉家,本家以守遏制。让其攻城为下。”
“对德川,本家势强,故而主力正面出战,则为伐兵。而对织田家,本家采取手段。则以伐谋,伐交为主。”
“如何伐谋,伐兵?”武田信廉出声问道。
李晓沉声言道:“以公方殿的名义,唆使毛利。本愿寺,杂贺伊贺各方面共击织田家。而这一手手段。即是伐交,即是远交近攻。用与本家无领国纠葛的毛利,本愿寺形成对织田家两面夹击的态势,以迫使织田家退兵。织田家可以组织起这次武田包围网,我们亦可以组织第三次织田包围网。”
“这也就是我的双包围网战略。”
“双包围网!”
武田信廉,一条信龙等人皆是身躯一震。
正如织田家联络上杉谦信,远交近攻一般,武田家亦可以联络毛利,本愿寺一起出马,彼此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谈何容易?”下首迹部胜资出声言道,“本愿寺近年来在织田家围攻之下,元气大伤,有力无力出兵是一个难题,而毛利家与本家一个在东一个在西,素无瓜葛,怎么会为本家火中取栗,来轻易与织田家开战呢?”
李晓听迹部胜资的质疑,微微一笑,之前他还尚不敢说有把握,但是这一次毛利家居然派外交僧安国寺惠琼来到多濑山城。
虽不知其来意,但作为穿越众李晓亦猜测了几分。
这安国寺惠琼可是历史上,毛利家与信长,丰臣秀吉都打过交道的人物,他的出马,可见毛利家有主动联络武田家的意向。
之后将最近收集的毛利家资料,以及历史上所知串联在一起,李晓把握住了几分,毛利家的意图。
历史上,毛利家将足利义昭安置至安芸之后,以足利义昭的名义,在天正五年,也就是今年,组织了对织田家的第三次包围网。
联合本愿寺,东面的上杉谦信,武田胜赖,四家大名共伐织田。
可惜与历史上不同,上杉谦信因为上洛之路,被李晓所封堵,故而利益与武田有所冲突,因此反而和织田家站在了一边。
但是毛利辉元要讨伐之织田的野心,是绝对存在的。
所以他这一次派安国寺惠琼,李晓有很大的把握判断,正是为这一次毛利家在历史上的大举东进,做一个铺垫而准备。
谁说此刻只有武田家需要毛利家,毛利家更需要武田家对织田军主力的牵制才是。
若是织田信忠,泷川一益被武田家牵制住,那么毛利家集合山阴山阳道十国之兵应对的织田家在这一方面,只有丰臣秀吉的北近江军团一路。
双方兵力悬殊,不正是给与毛利辉元,乘势击破,进取近畿,上洛的机会。
所以李晓想到这些后,本多正信的意见与自己不谋而合,主动向李正请命,联系安国寺惠琼,以联络毛利家。
李晓看向迹部胜资,言道:“我已联络到毛利家,至于毛利家是否出兵,虽没有十足把握,但亦有很大的可能,若是毛利家肯出阵,本愿寺必然会为其呼应,到时候织田家亦会陷入两面受敌的窘境。”
“这时就看谁先撑不住了。”
武田信繁,武田信廉听了李晓之言,皆是点头。
武田信繁言道:“我觉得近卫少将之言,很有道理,此可以一试,纵使失败了,也没有损失。”
“可是就放任上杉谦信在信浓肆虐吗?”木曾义昌开口言道。
李晓见木曾义昌开口,暗暗沉吟了一番,心想这正是给自己顺水推舟的机会。
当下李晓言道:“木曾大人不必忧心。上杉谦信倾国而出,春日山城,上野国方向必然空虚,本家可以调动飞驒越中军团从松仓城出兵。断其归路。若是西上野军团可是出动配合,那么必定事半功倍。”
“飞驒越中军团之主力,在迎战柴田军军团,若出兵春日山城,这可是两面作战,屋形公可有这个把握么?”
武田信繁问道。
李晓四顾众家臣,当即言道:“我愿意亲自出马一试。”
李晓此言,即代表其意欲主动复出。
武田家众家臣皆将目光投向了对方。
武田信繁长叹一声。言道:“不错,舍屋形公,亦无人可以担当此事了。眼下危难之时,屋形公能再度出山。足见对本家之忠贞,我在此谢过屋形公了。”
李晓当即言道:“巢月公话不可如此说,我深受两位馆主之重恩,自当以死相报本家。这些都是分内之事,我唯有尽心竭力方是。”
武田信繁点了点头。当下看向众家臣,言道:“既然如此,一切就按照方才军议上所议的,首先出兵讨伐德川家。众位可有异议?”
众家臣们听武田信繁之言,皆是拜伏在地。轰然答应。
当下身为武田信胜后见的武田信繁站起,言道:“既然如此。此役出战德川家,馆主大人为总大将,信廉为副将,我为军奉行,众位回去之后按照军役薄上进行最大动员,之后率军齐集甲府,讨伐德川家!”
喔!
武田家家臣群情激昂,自长筱合战之后,武田家风林火山的旗帜,将再度高高耸起,将血腥和杀戮带向三河的德川家。
面对于此,李晓微微默然,一言不发地坐在当中。
这一度他的复出,重披戎装,昔日战场之上的喧嚣,现在仿佛再度回响在耳边。
想到这里,李晓似乎闻到了一丝血腥的味道。
自应仁之乱以来,战国乱世纷乱已近百年了。
天下霸主,也即将呼之欲出。
而自己将带领李家何去何从?这个抉择亦不久可以下决断了。
若狭国,多濑山城。
天守阁之中,本多正信与安国寺惠琼的谈判,亦正在进行。
安国寺惠琼听到本多正信说,他是受毛利辉元还是吉川元春指示,登时知道了对方早已猜到了几分自己此来的意图。
正如李晓,本多正信的猜测,毛利家已经开始为本家东进之事布局。
之前毛利家对播磨国的侵攻一直不甚顺利,在西播磨国最大势力小寺家倒向织田家后。
毛利辉元震怒,当即亲自出阵,并以叔叔小早川隆景为大将,水陆并进,猛攻播磨国,但是在小寺家家督小寺政职,以及家老黑田孝高的活跃表现下,毛利家的攻势被击退。
之后羽柴秀吉率大军入主播磨国,并以姬路城为立足的据点,开始向毛利家主动出击。
羽柴秀吉是用势的高手,他一贯的兵法,并非以攻略为主。
得到了小寺家,特别是熟悉西国形势的黑田孝高支持后,丰臣秀吉积极开始了他的调略,降伏了原播磨守护家赤松家,并得到了其献上的人质。
完成西播磨当地势力的扎根之后,羽柴秀吉派出蜂须贺小六三千大军,对但马国岩洲城,竹田城进行攻略,并掌握了生野银山。
为了对抗毛利家,羽柴秀吉又配合,矢志要复兴尼子家的尼子胜久,山中幸盛攻下上月城。
上月城作是为播磨,美作,备前边境的交界重城,又是毛利家东线最前沿。
之后羽柴秀吉又攻陷了毛利家的福原城。
面对羽柴秀吉的连连挑衅,毛利家上下震怒,而负责这一地域防御的吉川元春一时,颜面大失,当即调动毛利家从属大名宇喜多直家对上月城进行攻击。
从现今来看,毛利家已显露出东进,与织田家争夺近畿的战略态势,但马国守护大名山名佑丰,从织田叛变,倒向毛利家,倒是丹后国的一色家确实态度不明,颇有暧昧。
至于宇喜多直家早是投靠向了毛利,作为其攻略的打手。
所以在毛利家要在东进的路途上,形势一片大好,不过现实是眼前在羽柴秀吉的攻略下,连连吃亏就是了。
毛利辉元是想完成与武田家大战略上的同盟,亦是采取远交近攻之策。
而作为攻略执行者的吉川元春却憋着一口气,要在此讨回一个公道,故而授意安国寺惠琼来试探,看看武田家是否有料,可以配合他的出兵。
若是没有,那么武田家亦不配,在西国的攻略之中,具备更多话语权,也不具备与毛利家坐下桌子瓜分利益的资格了。
安国寺惠琼试探问道:“眼下飞驒越中军团正与柴田军团苦战,不知对近畿方向攻势有几成把握。”
本多正信当然不会将内藤家已经从属,以及荒木村重这个底牌,提前泄露给毛利家,事实上对荒木村重的寝反亦正在进行之中。
本多正信亦不相信,毛利家会对荒木村重没有想法。
所以荒木村重现在十分吃香,武田,毛利,本愿寺都期盼着他可以作乱,对织田家在近畿附近的统治予以重击。
本多正信笑道:“惠琼大师,尽管放心,本家早有攻击近畿的意图,不错,柴田军团对加贺的用兵,确实给本家带来了困扰,不过这只是一时,并非长久。”
“就目前而论,本家在此地,有半个若狭国国人的支持,并有水军战船上百,加上明国,以及南蛮人都与本家保持良好关系,随时可以调动上万军势奔袭近畿,所以这点请阁下放心。”
本多正信之言当然夸张了一倍,但亦然并非全是胡话。
安国寺惠琼听了本多正信如此之言语,当下信心大振,言道:“很好,既然如此,我也就实话言之了,我毛利家早有进取丹后国的志向,可惜一色家却不识得大势,在织田与本家之间摇摆不定,我这次来到若狭,正是带着家主与吉川大人的决定,希望能与武田家共伐一色家,而事后平分丹后国,不知本多大人意下如何?”
平分丹后国!
饶是本多正信镇定,此刻手腕也不由一抖。
现在但马国的山名家,亦从属毛利家之下,若是毛利家再攻下丹后国,那么无疑对近畿又前进了一步。
并且可以形成对播磨国,丹波国,摄津的一个半包围圈。
此外,还可以防止一色家出现如小寺家那样,倒向织田家的格局,从而更有力的掌控近畿。
本多正信听了双目微微一眯,心道这就是毛利家的战略,表面上是大张旗鼓,走山阳道出阵播磨与织田家北近江军团决战,而实际上却暗渡陈仓,走山荫道攻略丹后国,执行大迂回的战略。
毛利家的战略,着实具有远见。
ps:求票票啊,感觉昨天投票的朋友,但是还不够啊。
我会努力更新的,下一个月国庆有双倍月票,书友们可以把你们手中票票也给我吗?
拜谢,拜谢,继续加长版更新。(。。)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百章 服部半藏出手(求月票)
~日期:~10月01日~
更多好看的小说,下载~请上~理想文学~ ~wen2
“什么李晓复出了?”
在军帐之中议事的上杉谦信,眉头一皱,当下转过身来,问道:“消息正确么?”
“喔,是的,”越后大将齐藤朝信言道,“这个消息,德川家亦向我们确认过,德川家家督家康公,以加急方式,密信与我们,绝不能李晓生离甲斐。”
“家康公,在信中说,他再也没有见过,比李晓更精通战法的大将,就算是信玄公复生亦不过如是。若此人在一日,那么家康公将无一日安枕,所以他恳请主公,派出忍者众配合他三河忍者行事,务必要伏杀李晓,让其不能生还。”
听了斋藤朝信之言,上杉谦信冷哼一声,言道:“家康公,心胸居然如此之狭隘,上阵赢不过此人,居然想出伏杀这样的手段。”
见上杉谦信一副不屑的样子,斋藤朝信想了一下,最终言道:“主公,其实臣下认为家康公所言,并非没有道理。”
“嗯?”
眼见上杉谦信神色转厉,斋藤朝信言道:“主公,对付李晓此人不可以常理啊,若是要战场上胜之,不知要死多少人才达到目的,这样的人若是可以铲除,亦是可以挽回我越后军多少条人命。主公请想想,这十数年来,我上杉家大将死在李晓手上的还少吗?柿崎大人,直江大人,村上大人等等,所以还请主公慎重考虑我的意见,请务必三思。”
上杉谦信听了斋藤朝信之言语,本来是一副大怒的表情,但是听后面他提及柿崎景家,直江景纲,村上义清等人的名字时。
上杉谦信转而默然。
陡然之间。上杉谦信深吸了一口气,脸上浮出了一丝悲色。言道:“直江。村上他们都是我越后,最优秀的将才,他们之死,不在于李晓。是我之过失,愧对了他们。”
顿了顿。上杉谦信言道:“斋藤,其实你说的不错,家康公说的也对。李晓这等人物存在。不仅是他家康,我何尝又有一日可以安枕。当初信玄能有此人辅佐,真是他的幸甚。”
“不过,”上杉谦信话锋一转,正色言道,“不过这一切。不能成为我派忍者去伏杀他的理由,方为将者。死于病榻之上,则视为懦弱无能。更何况,死于忍者这等人手中。我若要李晓性命,自当战阵之上堂堂正正取之,而不假于其他手段。”
斋藤朝信听了神色大变,正复要再言,上杉谦信挥了挥头,言道:“不必说了,本家轩辕众已经覆灭,飞加藤又已经身死,凭着现在忍者众,又有什么力量去伏杀李晓,此事既然德川家有兴趣,就交给他去吧。”
“下去吧,信玄公,氏康公皆已先后故去,这天下英雄太少了,李晓算是一个吧。”
斋藤朝信听到这里,神色挣扎了一下,最终还是喔地一声,退了下去。
在信浓木曾谷附近的山道之上。
一队一队脚踏步履,扎着绑腿足轻,手持着各种长枪,薙刀,木丸武器的队伍,正在行进。
这些足轻们皆是刚刚从农田里征召来的,放下了锄头,便被当地地头们喝令下,组成队伍赶向木曾家的本城木曾福岛城城下。
在木曾福岛城里,这些足轻们各自以在地武士为单位编组。
在除了武器自备之外,这些足轻们身上少有具足可以穿戴,所以在队伍之中,那穿着大铠的,皆是在地武士才有的装备。
毕竟在这个战国,也只有长宗我部家,才有那一领具足的法度。
不过这些足轻赶到木曾福岛城之后,木曾家会将城内装备好的具足,也就是专门的御货具足。
大名会将货御具足,分配给这些足轻们,同时还有绘着家纹的靠旗,这些敌我标识的指物。
但即便是如此,木曾家准备的货御具足,在这样最大动员规模的战事下,肯定还是不够用的。
在这些穿梭于山道的足轻身后,缓缓地又行来一路队伍。
相对于足轻队伍的斑杂,这路队伍则显得整齐多了。
这路队伍之中,不少皆是骑马武士,鲜衣怒马地从后面赶来。
前方木曾家的足轻队伍之中,一名四十多岁的男子出列而出,打量着后方行来的这路队伍。
此人身穿着厚重大铠,手按腰间的刀柄,显然是一副的在地武士的打扮。
事实上,对方名叫上松定乃,其家祖当年是追随木曾家出生入死,立下大功。
最后木曾家家督木曾义在,收养了一个家臣之女作为养女,之后下嫁给这名叫上松的家臣。
因此上松家亦与木曾家,也算有着一门亲戚关系。
之后上松家就获得木曾谷一块知行地,成了当地的地侍。
因为祖上亦是正规武士出身,本身当年追随两代主公征战,所以上松定乃还是有一定的眼界。
待他看见这一列队伍出行的装饰时,不禁惊讶地喊出声来。
“怎么可能,这是朱柄伞,还有,那是白伞袋,最后那个,不正是毛毡鞍覆么,不可能,即便是本家家主,都没有资格使用这三物,为何会出现在这里,难道是?”
上松定乃正在诧异时,他的儿子上松康定手持一把薙刀,走到父亲身边,从他名字中的康字得知,其是一字拜领自木曾家上代家督木曾义康。
上松康定见父亲诧异的样子,大着嗓门问道:“怎么了父亲大人?”
上松定乃低声喝道:“混账,小声点,你看这不是白伞袋,毛毡鞍覆么?”
上松康定顺着父亲的视线,看去不明所以地饶了饶头,问道:“你说那人举着朱红色的伞这有什么奇怪的?”
上松定乃听了儿子的话,顿时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骂道:“笨蛋,这朱柄伞。白伞袋,毛毡鞍覆乃是一国守护。才有资格使用的。我当年亦只有在去林城时。路边看见守护小笠原氏出行时,方才看见的。”
“一国守护?”上松康定终于明白了父亲所说的话,当下有几分结巴地言道:“父亲……父亲大人,本国……守护。不正是甲斐武田家么?怎么御馆大人来了?”
上松定乃摇了摇头,言道:“肯定不会是甲斐武田氏来了。若他来了,肯定是带着甲斐军团,来迎战越后军。不会只有这一行人。”
“哪会是谁?”上松康定听了诧异问道。
上松定乃沉声言道:“不用想了。主家之中,除了家督之外,还有一人有着守护格,那肯定就是他的座驾了。”
能登守护,右近卫权少将,李晓。
父子二人想到之后。当下对一旁正在行进的足轻们大声喝道:“快给我停下,跪在路旁。不要挡住了屋形公的座驾!”
这些足轻,头脑有点发闷,但是当地头的武士老爷,策马几个鞭子抽到脑袋上时,这才吃痛大叫,然后开始听令。
路上行走的足轻们,皆是退到了一边,将兵器放在一旁,头压得低低的,然后静待着座驾经过。
作为这次李晓随行护卫的武士头领。
是保科家家督保科正直的长男保科正光。
保科正光今年十七岁,长得魁梧高大,面目不凡,被保科家家臣们一致视作继承家督优秀人选。
而保科正光又刚刚娶了西上野军团总大将真田昌幸之女,真田昌幸之女是出色美女,所以他婚姻十分美满,眼下正是年少意气风发之时。
这次他奉父亲之命,率领保科家三十名武士,护送李晓的座驾,从木曾谷穿越信浓,直抵飞驒。
这一路上,并不平静,特别是过木曾谷之后的路程,已在上杉军所占领,要穿越敌境,十分危险。
所以保科正光一路上颇有一直忧心忡忡。
因此他在马上转过头去,一具涂着红色醒目颜色加大版的肩舆,正在山道之上由八人抬着快速前行。
这是守护代方有资格乘坐的涂舆,亦是当年足利义昭赐给李晓能登守护,所有资格使用的器具之一,当下显得格外贵气。
而李晓正坐于这涂舆之中。
对于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