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族 > 皇族第74部分阅读

皇族第74部分阅读

    过从这份档案中,无晋已经很清晰直接地了解到了皇甫武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梅花卫的第一页中已经给他下了结论:好色贪财、头脑不智,胆大妄为,欺软怕硬等等。

    无晋确实对这个皇甫武植有点忍无可忍,本来他已经打算放过此人,毕竟他是皇甫疆的唯一孙子,无晋想给皇甫疆一个面子,如果皇甫武植在第一天没有找到京娘后就此罢手,他也就算了,可那个皇甫武植非但没有罢手,还四处打听京娘的下落,甚至跑到百富酒楼去打听京娘舅父舅母的住处,丝毫不把他皇甫无晋放在眼中,这就让无晋有些忍无可忍了。

    但怎么样惩罚这个狂妄无知之人,无晋考虑了两天,尽管皇甫疆已表态,留他一命,其他随自己怎么办?

    无晋知道,皇甫疆虽然这样表态,但他却不能这样做,毕竟皇甫武植并没有实质性地伤害到自己,他现在做的只是一个警告,如果这个警告做得过分,把皇甫武植打成重伤,这对皇甫疆也是一个很大的伤害,他不想伤害到对自己有恩的皇甫疆。

    所以无晋利用他的人际关系,从梅花卫皇族档案房内调来了皇甫武植的档案,他要这里面了解到此人的弱点。

    这时,无晋对发生在三年的一件事有了兴趣,三年前刚出任绣衣卫校尉的皇甫英俊在多宝酒楼和一群梅花卫军士发生了流血冲突,皇甫武植也在其中,根据调查记录,当时的冲突很惨烈,好像还出了人命,当时一名梅花卫士兵将皇甫武植按在地上猛揍,而就是这名士兵被一刀刺透胸膛,死在皇甫武植身上,皇甫武植并没有受伤,却被吓得大病一场,三个月没有出门。

    这个调查记录使无晋心中有数了,他冷笑一声,立刻吩咐门口的士兵,“去把孙建宏给我找来!”

    .........

    皇甫武植一早出门便发现自己被跟踪了,跟踪他的人意图非常明显,并没有躲藏不被他发现,而是像个影子似的远远跟着他。

    皇甫武植虽然是金吾卫虎贲校尉,但他五年来从未跨进过金吾卫军衙大门,他仅仅只是挂名,镀一层金。

    他大多时候是游手好闲,和一帮同为皇族的狐朋狗友在京城中寻花问柳,多年的放荡无忌的生活已经养成了他随心所欲的性格,而高高在上的皇族身份和母亲的溺爱又让他不懂畏惧,他从未遇到过任何挫折。

    皇甫武植极为好色,他尤其喜欢皮肤白皙的女人,那天晚上,京娘那俨如羊脂般白腻的肌肤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重要是,京娘是皇甫无晋的女人,皇甫无晋夺走了本该属于他的一切,爵位、官职、西凉军继承权等等,使他恨之入骨。

    而京娘的身份不过是个侍妾,占有她,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这样他就可以狠狠抽皇甫无晋一记耳光,出心中一口恶气。

    那天晚上,他对父亲说了此事,父亲只给他说了一句话,只要是针对皇甫无晋的一切他都支持,这就大大助长了皇甫武植的气焰,既可以占有那个漂亮女人,又可以侮辱皇甫无晋,这何乐而不为?他第二天便趁皇甫无晋去军营的机会上门了。

    只可恨皇甫无晋极为狡猾,已经事先将京娘转移,让他怎么也找不到,但皇甫武植并不甘心,他相信京娘还是京城内,只要在京城内。他就有办法找到。

    今天皇甫武植和一帮皇族子弟相约在多宝酒楼见面,他很快便发现自己被人跟踪了。

    最初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可当他走到多宝酒楼附近时,他忽然发现跟踪他的人变多了,由一人变成五人,都骑着马,而这时,前方也出现了几名骑马之人,变成了前后拦截。

    他这才有点害怕起来,调转马头向一条小巷奔去,这是去多宝楼的近路,穿过这条小巷就是多宝酒楼。

    可他刚冲进小巷,却一下子又勒住了马,小巷前方出现了十几名骑马之人,他想调头,但他的后路已被堵死,同样的十几人堵住了后面小巷。

    皇甫武植这才发现这些人都是身着红色白梅花锦袍,“梅花卫!”他惊呼一声,吓得连连向后退。

    慢慢地,近四十名梅花卫缇骑将他前后包围,一步步向他逼近,皇甫武植吓得脸色苍白,他拨马靠在墙边,惊恐万分地望着这群目光冷漠、杀气腾腾的梅花卫缇骑。

    “你们....要做什么?”他声音颤抖,牙齿上下作响。

    梅花卫缇骑刷地举起军弩,四十支冷冰冰的弩箭对准了他,皇甫武植吓得几乎马上掉下,就在这时,四十名梅花卫缇骑同时扣动了悬刀,四十支弩箭射出,只听战马一声长长的惨嘶,四十支箭全部射进战马体内,血光四溅,战马轰然倒地。将皇甫武植摔倒在地,他的腿被战马身体牢牢压住。

    这匹白马是皇甫武植的父亲皇甫卓送给他的河曲骏马,战马高大神骏,是皇甫武植最引以为傲的心爱之物,但此时战马已被射毙,马身上汩汩流出的血将皇甫武植染成血人一般,皇甫武植倒在地上,浑身蜷缩成一团,瑟瑟发抖,他已经被吓得,整个人都仿佛变成白痴一般,对死亡的恐惧深深刺激他的内心,他又想起了三年前那一幕,那个士兵死在他身上。

    这时,缇骑们闪开一条路,无晋骑马出现了,他手提一支长矛,慢慢来到皇甫武植面前,用长矛挑开他裤裆,在他小腹上划出一道深深的血痕,冷冷道:“今天只是警告你,假如你再敢打我女人的主意,我就阉了你,我皇甫无晋说到做到,不信,你就试试看!”

    “走!”

    他调转马头扬长而去,四十名梅花卫缇骑跟着他离去了,只留下已经吓傻了的皇甫武植。

    ........

    卷 二 龙虎斗京华 第一百二十九章 成婚(一)

    第一百二十九章 成婚(一)

    一大早,兰陵郡王府便张灯结彩,全府上下忙碌成一团,鞭炮声不断想起,还有王府的家人给归义坊的家家户户送糖糕,这是娶亲的风俗,看到糖糕,归义坊的家家户户都知道了,兰陵郡王府要娶亲了,消息很快便传开,是老王爷的孙子皇甫无晋将迎娶国子监祭酒苏逊的长孙女。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向全城传开了,一时间,这门婚姻成了很多人关注的焦点,普通民众关心男才女貌,男的什么身份地位,女的容貌如何?财礼多少,嫁妆多少?

    而官场中人则关心凉王系和苏家联姻,会有什么样的效应,很多人都认为,凉王系偏重于军队,文官势力较弱,而苏家是名门世家,门生无数,在文官中有很深的人脉,这对凉王系将大有好处,而苏家与嫡系皇族联姻,对苏家地位的巩固也将有极大益处,最典型就是苏翰昌升为礼部侍郎,很明显就是受益于这门婚姻。

    但还有人想到了更微妙处,那是苏逊次子苏翰贞是太子心腹,那凉王系这次和苏家联姻,凉王系和太子之间又会有什么关系,一场婚姻所引发出的猜想,已经经远远超过了婚姻本身。

    一大早,申皇后便来到了水瑶宫,这里是她的侄女申如意的寝宫,如果说无晋的升职堪称神速,那申如意的升位就令人瞠目了,她刚进宫是才人,可两个月不到,现在已经被册封为淑妃,后宫七妃,元、贵、淑、德、贤、惠、谨,她已经排在第三位,这让申皇后心中嫉妒不已。

    此时她的身孕已有五个月,小腹已经微微隆起,但裙装遮掩得巧妙,不怎么看得出来。

    而皇帝已经快一个月没有来她的寝宫了,几乎全部都在申如意那里过夜,这让申皇后心中失落到了极点,虽然申国舅的计划成功实现,申家恩宠依旧,但申皇后却面临失宠的危险。

    申皇后心中对申如意已经不仅仅是嫉妒那么简单,她已经开始敌视,尤其上次殿试的探花之事,申皇后已经说服皇帝点她的侄子申祁武为探花,可申如意却说皇亲不宜进前三,博得了深明大义的赞誉,正是这件事使申皇后心中开始警惕了,她意识她的侄女将会踩着她向上爬,很可能几年后,大宁皇后依旧是申皇后,却已经不是她了。

    申皇后今天实在是不想来水瑶宫,但她又不得不来,她得到消息,今天是兰陵郡王孙子皇甫无晋娶亲之日,她想作为皇后出席这次婚礼。

    她当然不是对皇甫无晋感兴趣,她的目标是太后,太后今天将要作为证婚人出席婚礼,她便想借这个机会和太后亲近,这是她保住皇后地位的一种手段,当年,正是她对太后的百般讨好,才使太后最后在册封她皇后时表示了支持,皇帝这才在一片反对声中毅然立她为皇后。

    申皇后比谁都清楚皇太后在皇帝心中的地位,那是天下唯一可以改变皇帝决定之人。

    申皇后来到水瑶宫门口,正好看见皇帝的贴身老宦官马元祯从宫内匆匆走出来。

    马元祯是皇帝最信任的心腹,早在皇帝还是少年太子时,马元祯便陪他一起玩,伺候他几十年,尤其马元祯还读过书能识字,有时还帮他批阅奏折,而且这个马元祯还是唯一能伺候在皇上寝床旁的宦官。

    在申皇后记忆中,她进宫的第一晚,这个马元祯便伺候在床榻旁,由此可见皇帝对他的信任。

    申皇后连忙迎上去喊道:“马总管!”

    马元祯保养得很好,看起来年轻,实际上已经是六七十的老人了,他见是皇后,连忙停住脚步,上前躬身笑道:“给皇后娘娘请安!”

    申皇后不敢对马元祯摆架子,她微微一笑问:“马总管这是去哪里?”

    马元祯无奈地笑了一下道:“我去兰陵郡王府看一看,今天太后在哪里,皇上不放心,让我去照顾太后,太后也真是,这么大年纪了,还要为孙辈操这种心。”

    “原来是这样,其实我也想去兰陵郡王府的婚礼看看,马总管,你觉得皇上会准我去吗?”

    马元祯看了看两边,便小声道:“娘娘,可能今天皇上也会去参加婚礼,他虽然没有说,但我感觉他有这个意向。”

    “那最好,我陪皇上一起去。”

    这时,马元祯脸上露出了尴尬地表情,他吞吞吐吐道:“娘娘,你身子不方便,依老奴看,就在宫里休养,不要去了。”

    “为什么?”

    申皇后心念一转,她忽然有些明白了,便阴沉着脸问:“皇上是不是要带如意一起去?”

    马元祯见瞒不住了,只好苦笑道:“皇上其实是担心娘娘的身子....”

    “你不要说了!”

    申皇后顿时怒不可遏,“那个贱人,我才是皇后,她以为自己是谁?”

    申皇后几乎要气疯了,应该是皇后陪皇上去参加大臣婚礼,申如意竟然要越俎代庖,进宫才两个月,要取代她的位置,这简直太过分了。

    “不行,我找皇上去。”

    她怒火万丈,便向宫里闯去,马元祯连忙劝止,“娘娘,你这会激怒皇上,对你更不利啊!”

    申皇后就像被一盆冰水迎头浇下,她的身子僵住了,慢慢地她低下头,屈辱的泪水从眼中涌出,她点了点头,“马总管,你说得对,我应该保重自己肚中孩子,我不生气了。”

    马元祯心中也很同情她,他一直跟在皇帝身旁,最有发言权,其实论才貌,申皇后都要强过申如意,但她在床上的手段就差远了,申如意一夜能让皇帝做三次郎,申如意床上玩的那些花样,申皇后做梦都想不到。

    这些话他却不能说,他见四周无人,便低声道:“皇后不用担心,母凭子贵,淑妃取代不了你。”

    申皇后轻轻叹息一声,“马总管,谢谢你,我心里明白。”

    她转身向自己寝宫而去,马元祯望着她的背影,轻轻摇了摇头,姑姑跟侄女争宠,这种事怎么说呢?

    ..........

    今天是九月二十,是婚嫁的黄道吉日,而后天,九月二十二,便将是无晋率梅花卫离开京城的日子。

    经历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等五礼后,今天迎来了六礼中的最后一礼亲迎。

    一大早,兰陵郡王府便忙碌开了,婚堂定在王府的主堂,这是一栋可以容纳三千人以上的建筑,由于证婚人是皇太后,再加上无晋是嫡系皇族,皇宫特地派出了八百名宦官和宫女帮助操办这次婚礼。

    这给了人手不足的兰陵郡王府极大帮助,不仅如此,大宁皇帝皇甫玄德还特批无晋手下梅花卫来维持秩序,因此从上午开始,兰陵郡王府附近便布满了千余名梅花卫缇骑,其中数百人还将护卫迎亲队伍。

    王府主堂内已经布置得喜庆无比,一个巨大的‘囍’字挂在红绸缎带之中,大堂上摆放了三百余张酒席桌子,一队队宫女正忙碌地端上瓜果美酒,所有的美酒佳肴都由光禄寺提供,这次皇太后下了大手笔,一切耗费都由她来负担,为筹办这次婚礼,她几乎拿出了自己两成积蓄,仅仅给苏家的迎亲财礼,各种珍玩就价值白银近十万两。

    用皇太后的话说,是为了还当年凉王一个人情,而兰陵郡王也没有客气,接受了皇太后的心意,事实上,他心里比谁都清楚,皇太后把所有对儿子天凤太子的思念,都倾注到了孙子无晋的身上,这实际上就是皇太后在娶孙媳妇。

    皇甫疆在孙女宝珠的扶持下大厅内慢慢巡视酒席情况,今天将有上千宾客前来参加婚礼,和齐家举行寿宴不同,来参加婚礼的宾客都是从三品以上的官员和贵族,一共发出了三百二十张请柬,请柬上邀请每家来三人。

    虽然无晋并不是皇甫疆的亲孙,但皇甫疆心中已经把他视为自己的孙子,今天孙子成婚,他心中一样地高兴。

    皇甫疆在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对跟在身旁的宝珠道:“你不用跟着我,我在这里休息一下,你去看看无晋,收拾好了没有,迎亲的时辰要到了,提醒他一下。”

    “好的,我这就去。”

    宝珠正要走,皇甫疆又想起一事,连忙叫住她,“对了,陈瑛兄妹有消息吗?”

    宝珠点点头,“陈瑛前天托庄园中人给我带一封信来,说她离家太久,想回家去看望祖父和父亲,便打算回去了,她的几个兄长也陪同她一起回去,我昨天又让人去打探消息,说他们已经走了。”

    说到这,她不由轻轻叹了口气,她知道陈瑛为什么回去,一定是无晋成婚的消息伤了她的心,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无晋喜欢苏菡,宝珠虽然同情陈瑛,但如果无晋若娶了陈瑛,苏菡一样会伤心。

    这种事情没有什么谁对谁错,有情人终成眷属就好,其实如果无晋做了王爷,陈瑛为偏妃其实也不错。

    宝珠胡思乱想,皇甫疆笑着催她道:“在想些什么,还不快去,迎亲的时辰就要到了。”

    ......

    卷 二 龙虎斗京华 第一百三十章 成婚(二)

    第一百三十章 成婚(二)

    礼宾房内,一名宦官正将一顶别有金花的乌纱帽端端正正戴在无晋头上,无晋穿着一件红色镶有金边的新郎锦袍,腰间没有束带,脚穿乌皮靴,脸上淡淡涂一层胭脂,显得他容光焕发,精神十足。

    在他旁边,两名宫女左右陪伴着皇太后坐在椅子看无晋化妆,皇太后今天穿着金色凤袍,手执龙头拐杖,她一早便来到兰陵郡王府,精神很好,正笑眯眯地望着穿了新郎服的孙子,不时和陪伴她的王妃说笑几句。

    这时,无晋的傧相走了进来,傧相是武陵郡王的孙子,叫皇甫英环,和无晋一般年龄,长得也高高大大,现是宫廷侍卫,任执戟长。

    他向皇太后深深施一礼,“太后,时辰已到,外面迎亲人在催促了。”

    太后点点头,对无晋笑道:“时辰很重要,出发吧!”

    无晋正要走,太后又叫住了他,“你等一下,我在给你端正一下帽子。”

    无晋在太后面前蹲下,太后慈爱地将他额头一缕头发塞进帽内,她对无晋异常心疼,尽管现在的皇帝也是她儿子,但天凤太子在她心中的份量更重,她知道,无晋在这个世上实际只有她一个亲人,这是晋安帝留在世间的唯一血脉,她微微笑道“紧张吗?”

    无晋点点头,“有一点紧张。”

    “都是这样过来,我记得当初太子大婚时,还紧张得浑身发抖,等你出了门,你就不紧张了,要记住,在苏家要知礼,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是皇族就表现傲慢,苏家是书香门第,很清高的。”

    “孙儿记住了,一定知礼。”

    祖孙俩在临行前说几句话,旁边的皇甫英环心中却异常惊讶,他也听说皇太后非常喜欢兰陵郡王的孙子,可他总不太相信,今天他亲眼看见了。

    虽然无晋是老凉王重孙,属于嫡系皇族,可以算是太后的孙辈,但毕竟不是亲孙子,可太后待他,就像自己的亲孙子一样。

    这让皇甫英环心中羡慕不已,尽管同是皇族,他们的差别也太大了。

    无晋向太后施一礼,便快步走出去了,正好遇到宝珠来催,“二哥,祖父让你抓紧时间,别误了时辰。”

    “我知道,这就出发。”

    无晋拉过宝珠,指了指里屋,“好好照顾太后。”

    宝珠吐了下舌头,低声道:“二哥,你的面子好大,听说太后只参加过太子大婚,连齐王、赵王他们娶妃,太后都没有参加,这传出去,肯定要轰动京城。”

    “这个....我也没办法,我和太后投缘。”

    他轻轻拍了拍宝珠的胳膊,便快步来到了前面大堂前的院子里,皇甫疆已经在这里等候了,见无晋出来,他笑道:“时辰到了,出发吧!”

    院子摆放着一顶二十四轿,轿子通身罩上红绸,脚夫、吹鼓手、抬礼人、随轿仆妇,足足有近百人之多,另外还有五百名梅花卫骑兵前后护卫开路,迎亲的规模相当庞大,这也只有皇族迎亲才允许这么大的规模,若是普通庶民,亲迎队伍则不能超过百人。

    另外按照婚俗,男方家迎亲必须有一名长辈作为迎亲人,负责叫开女方家的大门,塞红包之类的事情,相当于男方代表,一般是由新郎的舅父来担任。

    无晋是有两个亲舅舅,一个陈安邦,一个陈定国,就是陈岛主的两个儿子,但总不能让凤凰会的大首领来给无晋当迎亲人吧!

    他们是不行,也可以让皇甫卓或者张崇俊给他当迎亲人,一个是叔父,一个是姑父,也可以,但这两人都不在京城,所以最后给无晋当迎亲人的,是兰陵王妃之弟,叫赵谞,他也是朝廷官员,但官职不高,任司农寺太仓署令,只是一个从七品的小官,不过他是贡举士出身,又考中了明经举士,算是文人,也挺能说会道,今天将由他担任迎亲人和婚礼司仪。

    赵谞看了看沙漏,便高声宣布道:“吉时已到,迎亲出发!”

    王府门外顿时鞭炮声响彻街坊,青烟弥漫,几名家人将大箩铜钱洒向周围聚集的大群孩子,引起孩子们一片争抢。

    在锣鼓和唢呐声中,浩浩荡荡的亲迎队伍出发了,两百梅花卫缇骑在前面开道,一百名缇骑断后,两外还有两百梅花卫军士在两边护卫。

    无晋是新郎,他骑在高头骏马之上,意气风发,而傧相也骑着马,穿的衣服也和新郎相似,不过区别也很明显,他的袍服颜色较浅,没有金边,帽子上也没有金花,马匹上也没有扎红绸。

    由于今天兰陵郡王之孙娶亲的消息已经事先传遍全城,因此迎亲队伍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大街两边站满了围观的人群,人们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

    和兰陵郡王府一样,苏府内也一样乱作一团,不过苏府是嫁女,要比王府好得多,他们主要是负责迎亲队伍的一顿午饭,而午饭也很有讲究,不摆酒席,每人一碗元宵,加两只红烧猪蹄,元宵表示婚事圆满,而红烧猪蹄则表示迎亲队伍走路辛苦了,补一补两只脚。

    当然,迎亲队伍每人要封二两银子的红包,六百余人就要一千两百多两银子,好在苏家也是名门大户,这些银子拿得出。

    院子里摆满了陪嫁的箱笼,这就是苏家嫁女最独特的地方,一般普通人家的陪嫁之物都是上好的绸缎被面,粮食猪羊等等,大户人家则是金银首饰、瓷器玉器之类,而苏家的陪嫁之物没有绸缎被面,也没有金银玉器,而是五十大箱书,一共一万册。

    这里面有苏菡自己的几百册藏书,其他九千多册书都是祖父给她的陪嫁,这就是苏家的本色,与众不同,但一般人家甚至皇族也很难做到。

    这是苏家开了一晚上的会才决定的嫁妆,实在是因为太后送来的男方财礼太惊人,都是罕见的珍玩奇宝,无法估价,而仅金银就有数万两之多,这让苏家简直无法承受,可又不能不收。

    如果按照财礼和嫁妆对等原则,就算苏家倾家荡产也陪不起这样的嫁妆,当然,太后也特地派人来交代,这是她的心意,女方嫁妆随意。

    所以苏家最后决定拿出一万册书作为苏家的嫁妆,这是苏逊全部藏书的三成,对于苏家,这也是极其昂贵的陪嫁了。

    当然,也有苏菡自己的衣物首饰,可加起来只有一箱。

    此时,一身盛装的苏菡正在进行最后的补妆,她戴着五彩璀璨的凤冠,穿着大红喜色的霞披,眉目都精心化了妆,美貌精致、光彩夺目,今天她就要出嫁了,嫁给她所深爱之人,这是她曾经盼望,但又一度害怕的终身大事。

    她今年只有十六岁,她们苏家的女儿一般都在十八岁出嫁,本来她祖父也曾考虑先和兰陵郡王定亲,两年后再出嫁,双方在议婚时,谈到了这一点,但王妃表示,兰陵郡王已年迈,两年时间太长,希望能尽快成婚。

    而这时,次子苏翰贞写信来提醒,如果拖得太久,申国舅很可能会阻挠两家联姻,这让苏逊猛地想起了申皇后说过进宫之事,以苏菡的美貌,一旦被皇上看到,后果会非常严重,皇上连皇后的侄女都敢娶,还会在意苏菡是皇族子弟的未婚妻?

    想到这种后果,苏逊便当即立断,打破苏家的传统,苏菡以十六岁出嫁。

    两名专门给大户新娘化妆的喜娘正小心翼翼用眉笔修补苏菡眉尾的细微处,一丝不苟,而堂妹苏伊则站在旁边陪姐姐说话。

    苏伊对姐姐出嫁,心情也很复杂,其实她可以说是他们二人的红娘,只是她这个红娘当得不合格,后知后觉,她是全府最晚一个知道苏菡和无晋定亲。

    她既为姐姐感到高兴,心中也有一点失落,她已经十一岁,十一岁女孩子多多少少有了一点朦胧的爱情,苏伊曾经想过,等她长大后嫁给无晋哥哥,可无晋哥哥却不等她,而是娶了她的姐姐。

    几天前,她终于忍不住去找可以信赖的婶娘周氏,悄悄问她,无晋哥哥娶了姐姐后,将来还能不能再娶她,答案是不可能,苏家从来没有嫡女做妾,她的祖父是绝对不会允许。

    这就断了苏伊将来嫁给无晋哥哥的希望,使她这几天的心中充满了沮丧,闷闷不乐,不过她今天又有点高兴起来,姐姐答应她,以后可以让她住在自己家中,那就意味着她也可以天天见到无晋哥哥,那和嫁给他不是一回事吗?

    小丫头还不懂得什么是嫁人,在她看来,嫁人就是无晋哥哥可以天天给她讲故事。

    这时,苏菡的继母周氏走了进来,她手里拿着一只盒子,走上前笑道:“九天,心里紧张吗?”

    苏菡轻轻点了点头,她确实有点紧张,连她自己也不知道紧张什么?或许是今晚的洞房花烛夜,昨晚上周氏和她同床,在夜深人静时给她悄悄讲了很多男女之事,一想到那件事今晚就要发生,她心中就怦怦地剧烈跳动起来。

    周氏将盒子打开,盒内是两根银丝线,她微微笑道:“九天,我来替你开面。”

    开面,也就是用两根丝线把新娘额头的汗毛绞去,额头变得光洁,这就意味着姑娘时代的结束。

    就在这时,鞭炮声响了起来,远处隐隐传来了鼓乐之声,迎亲队伍来了。

    .......

    卷 二 龙虎斗京华 第一百三十一章 成婚(三)

    第一百三十一章 成婚(三)

    在苏家大堂上,苏逊和两个儿子翰昌和翰林正在商量婚事最后的安排,作为女方,苏家剩下的事情已经不多,把女儿送出门,苏家的事情基本上就算结束,另外,明天还有女儿女婿回门,这也是件大事。

    虽然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每一个人都迟早要经历的步骤,但苏逊心中始终有点不开心,一方面固然是皇甫无晋并非他最满意的孙女婿,他和苏家不是一类人,苏家是文人,而他却是武人,他最后答应这门婚事也不是方方面面权衡过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他是一种被逼无奈,申皇后用孙女进宫来威胁他,使他不得不选择皇太后的求婚。

    而另一方面,也是他最担忧的一面,孙女的婚姻已经渐渐演变成一种政治联姻,这是很明显的,太子系和凉王系极可能因为这场婚姻而走到一起,这由引起了楚王系的嫉恨,他们苏家不知不觉便卷进了皇权的争斗之中。

    这些不该和婚姻联系在一起的事情使苏逊心中就仿佛压上一块沉重的石头,但反悔已经来不及,苏逊也只能希望这门婚姻能尽量向好的方面发展。

    不管怎样,迎亲队伍马上要到了,苏家也该做好准备,不能让男方家笑话。

    他们现在在说红包问题,苏家准备了两百只给迎亲队的包,按照其他大臣家里嫁女,迎亲队伍最多也只有百余人,两百只红包足够了,可他们刚刚接到消息,男方家又得到皇上特批,准许调用梅花卫来迎亲,除了一百多人的迎亲队伍外,还有有五百人的一支梅花卫军队,这下子,他们准备的红包就不够了,至少还要再准备五百只,不仅是红包,而且猪蹄也不够,苏家一向比较勤俭,不会铺张,他们也只准备四百只红烧猪蹄,一人两个,只够两百人吃。

    红包不够可以再包,但猪蹄不够怎么办?这是必须的婚嫁风俗,这让苏逊有点为难,堂堂的国子监祭酒竟然被两只猪蹄给难住了。

    其实也不怪他,苏逊说到底还是书生,头脑不够圆滑灵活,这种随机应变的俗事,他不擅长。

    这时,苏翰林笑道:“父亲,现在准备猪蹄估计也来不及了,不如我们变通一下。”

    “怎么个变通法?”苏逊回头问儿子。

    “他们一共来六百人左右,如果改成一人一只,再配点别的酒菜,这也能说得过去,如果一人一只猪蹄,我们差得也不多,就差两百只,余庆巷的王郎中家听说也要嫁女,他们是定在明天出嫁,猪蹄肯定已经准备好,我们就去借两百只过来,今天晚上再还给他们,王郎中之弟是父亲的门生,他们肯定愿意,这样就解决了猪蹄不够,然后再按照齐州的风俗,再给他们每人一只烧鸡和一条烧鱼,这个外面容易买到,而且这比两只猪蹄又能拿得出手,迎亲人肯定更喜欢,父亲看如何?”

    苏逊赞许地点了点头,这个办法不错,他这个三儿子从小身体不好,读书不如两个兄长,所以做不了官,但他在处理这些杂务上却很有天赋。

    “好吧!这件事你去处理,现在就去,迎亲队伍马上到了。”

    苏翰林答应一声,便匆匆去了,苏逊又问长子,“我们苏家去参加婚礼的名单订好了吗?”

    苏家老家是齐州东莱郡,族人基本上都在那边,而这次成婚从定亲到最后迎娶只用二十天左右,比一般人家的一个月要短了十天,所以老家的族人也来不及赶来,苏逊便决定让京城附近的亲戚都赶来参加,加起来也有一百余人,这件事他是让长子苏翰昌来办,他也没有过问,眼看下午要举行婚礼了,他便要最后确认一下。

    苏翰昌取出一份名单递给父亲,苏逊接过名单,不由愣了一下,名单上只有四十人左右,就只有他和弟弟苏逸两个府的人,其他亲戚一个都没有。

    苏逊的弟弟苏逸是律学博士,也是京城有名的大儒,他的府邸就紧靠苏逊的府邸,他的子女比苏逊要多,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儿子女婿都是文人,两个府的人加起来,也就四十余人。

    “其他人呢?你五叔和四叔他们,他们怎么不来?”

    苏逊在京城附近还有两个族弟,血缘比较远,都是乡下的地主,两家的人口倒是挺多,平时也来往不多,只有逢年过节才来走一走。

    苏翰昌平静地道:“父亲,今天的婚礼,我没有通知他们,我是让他们明天来参加回门酒宴。”

    “为什么?”

    苏逊的眉头皱成一团,这次婚宴虽然是在兰陵王府举行,但王府给了苏家两百人的名额,他大概算过,就算所有人都参加,也只有一百三十余人,名额足够了,可儿子为什么不让来他们参加。

    苏翰昌的性格和父亲的书生意气以及三弟翰林的精明能干又有所不同,他骨子里的官场气很重,虽然父亲对这门婚事有点不满意,耿耿于怀,但苏翰昌却没有,他非常满意。

    因为这门婚事给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他父亲刚刚答应这门婚事,他就被提升为礼部侍郎,一步走上了有实权的朝廷高官,太子在前几天已经和他谈过,他之所以被提拔,就是因为苏家和凉王系的联姻。

    虽然苏菡是他女儿,可至始至终,他都没有把这次婚姻看作是单纯的女儿出嫁,他更看重这门婚姻背后的政治利益,不仅仅是对他个人,也是对苏家。

    苏家是靠文起家,两百年来,在齐州一直享有盛誉,到他父亲苏逊这一辈,更上一层楼,苏逊担任国子监祭酒达十年之久,使苏家桃李满天下,苏家的发展几乎到了一个顶点。

    但作为新的一代人,苏翰昌的想法已经和父辈们不同了,他已经不满足于一个教育世家,他的目标是要让苏家成为清河崔家那样势力名门,成为真正的名门世家,不管任何朝代更替,苏家始终不倒。

    这就需要苏家进行转型,从教育势力向政治势力转变,兄弟苏翰贞成为东海郡刺史,走的是地方路线,现在他成为礼部侍郎,走的是朝廷路线,下一步,他的目标是要向吏部侍郎迈进,然后拜相,他今年才四十五岁,完全有机会。

    苏家只有出现两个以上的相国,他们才能成功转为名门世家,这是苏翰昌的理想,和凉王系联姻,这对苏家的转变将大有益处。

    “父亲,今天婚礼都是三品以上的高官和权贵参加,不仅皇太后亲自证婚,甚至皇上都可能会来,我觉得让他们出席这种不合适。”

    “你是嫌他们是土包子是不是?给你丢面子!”

    苏逊有些不高兴了,他明白了儿子的意思,儿子是嫌两个族弟是乡下地主,给他丢脸。

    “可这是婚礼,他们都是女方家人,来参加菡儿的婚礼,这有什么关系,连兰陵郡王都没有意见,你倒自己嫌弃了。”

    苏翰昌摇摇头,他的态度依然很坚决,“兰陵郡王是客气,他不好说不行,可咱们要有自知之明,今天是苏家第一次在高官权贵云集的婚礼上集体露面,我不希望他们来影响苏家的形象。”

    “你...你这还是在嫁女儿吗?”苏逊指着儿子,气得浑身发抖。

    “父亲,婚姻本来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明天回门,我会给他们解释清楚。”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锣鼓和唢呐声,大门外开始放鞭炮,这是迎亲的队伍到了,苏逊无可奈何,只得忍住气,对儿子道:“迎亲的队伍到了,你先去接待,我想一个人坐一会儿。”

    苏翰昌向父亲施一礼,“父亲,孩儿是为苏家的未来考虑,请父亲理解儿子的苦心。”

    说完,他匆匆出去了,苏逊一个人呆坐在大堂内,他心中涌起一种强烈的悔意,真不该把菡儿嫁给皇族,苏家两百年的清誉可能就会毁在这门婚姻上。

    ...........

    在一阵阵鞭炮声中,迎亲队伍围着苏府转了三圈,开始浩浩荡荡进入苏府大门,五百梅花卫军士没有进府,而是在府门外等候,几名家人用木轮车推来了满满几大筐用红纸包好的银两,银子是一两一块,一包有两块。

    苏家的几名子弟开始给梅花卫军士们发放红包,军士们都知道这是迎亲规矩,一个个不好意思地收下了,皆大欢喜,接着,热腾腾的几大桶元宵也送来了。

    无晋走进了苏府大门,但中门却关闭着,想要把苏家女儿娶走,就得想办法把门叫开,说白了,就是要塞红包,女方满意了,门自然就开了。

    这是迎亲人的?br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