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后面,两人已经走了一里多路,谁也没有吭声,内宫非常寂静,没有任何人打扰。
无晋抬头看了看四周,四周景色优美,瑶台琼楼,俨如仙境,还有一个美若仙子般的姑娘,她将成为自己的新娘,无晋也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
苏菡咬了一下嘴唇,瞥了他一眼,见他不解风情,居然不和自己说话,忍不住心中气恼。
“喂!”她低低喊了一声。
无晋恍若从梦中惊醒,连忙上前笑道:“九天!”
“你现在才知道叫我吗?”
九天瞪了他一眼,“我问你,你心中是不是很后悔?”
无晋连忙陪笑道:“我欢喜都还来不及,怎么会后悔?”
“哼!口是心非,你若不后悔,刚才为什么不肯跟我出来,还要去点卯。”
“这个.....”无晋挠挠头,苦笑道:“我是怕你不愿意,我给你找借口呢?”
“我说过我不愿意吗?”
九天背着手,笑吟吟望着他,“你说老实话,是不是你觉得自己已经得到,就可以不用哄着我了?是不是?”
“没有那回事,我一直很珍惜,你不知道,我听说你祖父答应了婚事,我欢喜得跳起来,心都要炸开了,再说.....”
无晋又忍不住嘟囔了一句,“我还没有得到呢!”
苏菡听他说得真诚,心中欢喜无限,有些羞涩地低下头,可听到他说了最后一句,她愣了一下,忽然反应过来,脸蓦地通红,顿时又羞又恼,转身便往回走。
无晋连忙抓住她的手,“九天,别走!”
苏菡挣脱他的手,嗔怒道:“难道你只想得到那个吗?”
无晋这些天和京娘夜夜恩爱,情话已经说得肆无忌惮,他却忘了九天是薄脸皮,一下子说露了嘴,他知道苏菡生气了,心中又悔又急,他害怕失去她,连忙又捉住她的手,用力一拉,将她拉到自己怀中,一低头便吻住了她的唇。
九天开始奋力挣扎,拼命要推开无晋,但无晋身材魁梧强壮,他知道此时若让她挣脱,真就要失去她了,他铁下心,绝不放走她。
苏菡柔弱,她根本挣不脱无晋的拥抱,渐渐地她挣扎不动了,她的心开始慢慢被无晋暴风骤雨般的吻融化,最后不再挣扎,反而搂住他脖子,忘情地回吻他。
不知过了多久,他俩的嘴唇慢慢分开,苏菡娇羞无限地在他胸脯上捶了一拳,嗔骂他,“你这个臭道士,就知道欺负我!”
无晋见她的气终于消了,心中大喜,他又将苏菡搂抱住,低声对她道:“我向你发誓,我会疼爱你一辈子。”
苏菡心中像抹了蜜一样甜,她轻轻依偎在他怀中,调皮地向他眨眨眼,“就疼爱我一人,京娘不要了,好不好!”
无晋脸上露出尴尬之色,苏菡忽然扑哧一笑,伸出玉指在他鼻头上点了一下,娇声笑道:“我知道的,你要承担责任,对不对?”
无晋连忙点点头,“其实她很胆小的,整天就害怕我不要她,就怕你对她不好。”
“我知道,我只是和你开个玩笑,我是大妇,怎么会连这点心胸都没有,不过呢!”
说到‘不过’两个字,苏菡的小嘴撅了起来,“从现在开始,她都要和我在一起,一直到我过门那天,既然我们已经定了亲,那在我过门之前,我都不准你再碰别的女人,听见没有!”
无晋连忙举起双手笑道:“末将遵命!”
“这还差不多!”
苏菡见他听话,心中欢喜,她忽然想到一个好地方,她当时还在想,若无晋在就好了,现在他正好在,她连忙牵着无晋的手便跑,“你快跟我来,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去哪里?”
“别问了,跟我来就是了。”
........
穿过一片竹林,二人牵着手来到了一座造型古朴的八角楼前,风铃随风拂动,发出清脆的声响,无晋仰望门牌,只见牌匾上写着‘观音阁’三个字。
“这里原来是供奉菩萨!”
苏菡点点头笑道:“这里是太后参禅之地。”
她又想起一事,问无晋道:“我很奇怪,为什么太后一直要让我叫她祖母?”
无晋心中一跳,连忙笑道:“叫祖母你觉得不妥吗?”
“叫祖母倒也无妨,只是心里觉得怪怪的,你又不是她孙子,只是孙辈,你叫祖母或许没问题,可也要让我叫,我就觉得有点超越了范围,难道所有的皇族孙辈都叫她祖母吗?”
苏菡其实问到了核心问题上,无晋当然知道苏菡肯定得叫她祖母,只是这个秘密现在还不能告诉她,等将来实在瞒不住再说。
他沉吟一下道:“因为当年老凉王在晋安之变中是支持皇帝,所以她对凉王系一直心怀感激,对我另眼相待,视为她孙子,对其他皇族她绝不会这么喜欢。”
“原来如此!”苏菡低低叹了口气,“太后也是可怜人,当年倾国倾城之貌,结果子孙都没有了,真是自古红颜多薄命。”
其实无晋说得是皇族中一种普遍的看法,太后对他疼爱有加,让皇族内部很多人都有些惊讶,但不知是谁提到,老凉王曾经支持过晋安皇帝,让太后心怀感激,这种说法便渐渐被人接受,成为无晋受太后宠爱的原因。
无晋见苏菡有点有点伤感,便拉了她一下,“我们进去!”
两人走进了观音阁,阁内是一座高三丈的白玉净瓶观音菩萨,是用东海玉雕成,整座观音像晶莹温润,雕像宝相庄严,栩栩如生。
在观音像旁的蒲团上坐着一名年迈的老尼,双眼微闭,低声念诵着经文,苏菡低声对无晋道:“她就是当年晋安帝的范贤妃,已经出家四十年。”
无晋点点头,合掌向这位老尼施一礼,老尼看了他一眼,眼睛忽然蓦地一亮,露出惊讶之色,随即又黯淡下来,也想他合掌回了一礼。
“无晋,来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苏菡的美眸中闪动异彩。
在宝相庄严的观音像前,无晋放佛和苏菡心有灵犀,他微微笑道:“你祖父虽然答应了,但你还没有答应。”
他合掌在观音像前跪下,苏菡也跟着跪下,无晋合掌低声祷告,“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在上,芸芸众生一员皇甫无晋今天向菩萨发誓,皇甫无晋愿娶苏菡为妻,今生今世,与她白头偕老,相敬如宾。”
苏菡心中感动,她也合掌道:“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小女子苏菡在菩萨面前许诺,苏菡愿嫁皇甫无晋为妻,今生今世,永相扶持,求菩萨保佑我们白头偕老,年年今日,小女子在菩萨面前还愿。”
两人一起拜了下去,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一旁老尼微微笑了,眼中露出慈祥的目光,她轻轻敲起木鱼,默念经文,为这对少年情侣祈祷。
无晋和苏菡对视一笑,牵着手走出了观音阁,老尼默默注视着无晋背影远去,心中忍不住地惊讶,自言自语,“他是谁,怎么会长得这么像?”
.........
养心殿内,太后依然在和京娘慢慢地说话,京娘讲述家乡时,是太后回忆起了县城内那三座有名的小桥,当地风俗,新娘出嫁时花轿都要在这三座上走一圈。
皇太后还记得当年她舅舅给她说过这个风俗,还有清明的青团子,中元的敬祖糕,这些她都想起来了。
有了共同语言,她们的关系也拉近了很多,京娘觉得太后很慈祥,真的就像她从前的祖母,她也忘记了她崇高的身份,就当她是无晋的祖母,是一个慈祥而有经历的老人,也忍不住向她敞开了心扉,说起了自己的担忧。
“我最担心现在无晋虽然对我很好,可将来我年长色衰,他就会渐渐嫌弃我,而我只是一名侍妾,没有地位,那时我的结局会是什么?有时候半夜醒来,我想起这件事,就一阵害怕。”
太后握住她的手,对她笑道:“我是过来人,有些事情我看得比你远,九天是个美貌端庄的大家闺秀,知书达理,我非常喜欢,我觉得她就是无晋最好的良配,但她也不是十全十美,她也有一个美中不足之处,那就是她身子比较柔弱,阴气略重,不是旺子之相,她很难多生孩子,这对子嗣单薄的凉王系,确实是一个很大的缺憾,可你就不同。”
老太后轻轻拍了拍京娘的手,柔声笑道:“今天你一进来,我便立刻喜欢上你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京娘咬咬嘴唇,摇了摇头,太后笑道:“就是你有旺子之相,你恰恰弥补了九天的不足,用民间比较俗的话说,一看你就是生儿子的相。”
“我?”京娘愕然,“这看得出吗?”
太后点点头,“其实皇宫内也非常重视这一点,当年我亲自给皇帝选过秀,这里面很有讲究,你骨盆宽,臀部圆翘,胸围丰满,而且阳气充足,这是典型的旺子之相,我希望你能多给无晋生几个儿子,母凭子贵,只要你有儿子,你就会获得属于你地位,你就能有一个很好的归宿,无晋也就永远不会嫌厌你,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京娘轻轻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太后虽然说得是凉王系,实际上她说的是晋安皇帝,对于她而言,无晋是晋安留在世上唯一的血脉,如果无晋再子嗣单薄,在几代之后,晋安皇帝很可能就会彻底绝后,所以太后对无晋的婚姻异常重视,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苏菡虽然不错,她很喜欢,但苏菡明显比较文弱,就像太后自己年轻时候,她一生也只生了两个儿子,一个玄德,一个天凤,这也是太后对苏菡比较担忧之处,而京娘一出现,她便立刻松了口气,她的担忧有点多余了,苏菡虽较文弱,不旺子,但这个京娘却是个旺子旺夫相,有她在,晋安皇帝就不会绝后。
两人慢慢地说话,这时,脚步声在殿外想起,无晋和苏菡回来了,太后看了一眼沙漏,两人出去了正好整整一个时辰。
.........
卷 二 龙虎斗京华 第一百二十六章 神秘来客(求月票!)
第一百二十六章 神秘来客(求月票!)
傍晚,无晋从梅花卫的军营出来,几名同僚邀他去喝酒,但无晋却想起兰陵郡王昨晚对他的再三嘱咐,他便婉拒了,急急赶回府中。
回到王府,天色已经擦黑,他翻身下马,却正好看见老管家从府里慌慌张张出来,一见到他,老管家便高兴得大喊:“公子,你终于回来了,老爷让我去找你。”
无晋将马扔给门口的小僮,跟管家进府,“家里有什么重要事情吗?”
管家摇摇头,“我不知道,老爷挺急的,问了你几次,连王妃都不知道是什么事?”
无晋心中一怔,连王妃都不知道,难道是晋安会之事吗?晋安会是当年的晋安皇帝支持者秘密成立的组织,极为隐蔽,知道这个名字的人不超过二十人,无晋也是上次九月初二拜祭晋安皇帝时才知道,他大概已经猜到兰陵郡王找他,就是晋安会之事。
晋安会是以晋安六勇士为核心,至今为止,无晋知道了四人,酒道士、陈岛主、慧明禅师、江阁老,但还有两人他始终不知,按照慧明禅师给他说过的一点信息,晋安六勇士已经去世两人。
而他所知道的四人中,只有他师傅酒道士去世,那剩下他不知道的两人,一个应该已经去世,而另一个却隐藏的极深,兰陵郡王始终不肯告诉他。
不知道今天能不能知道一点线索,无晋快步向内宅走去,刚走几步,他忽然又想起一事,连忙问管家,“今天皇甫武植来过吗?”
提到皇甫武植,老管家眼中露出憎恶之色,他恨声道:“今天中午他趁老爷午休时偷偷来过,也不知道他来做什么,在府中逛了一圈便走了,走的时候大发雷霆,打了几个门房。”
果然来了,无晋冷笑一声,他当然知道此人来做什么,皇甫武植是来找京娘,没有找到,所以发脾气,这个王八蛋,看样子是该好好收拾他一下了。
他走进内宅,跟做老管家来到后院一座石制建筑前,这座石制建筑是王府中很特殊的一栋建筑,修建在一片树林中,全部是用青石建成,占地约一亩,整个建筑没有一扇窗户,只有一扇很小的厚重铁门。
其实几乎每个王府都有这样的建筑,一般是王府内储藏贵重物品的地方,也有修在地下,但地下室相对潮湿,很多怕潮的贵重物品不易保存。
兰陵王府中的这座青石建筑叫做隐房,王府中人都知道是王爷存放一些重要物品的地方,但究竟存放什么物品,却没有人知道,根本就没有人进去过。
钥匙只有一把,就掌握在王爷手中,无晋来到门口,只见铁门虚掩着,门口站着八名彪形大汉,这让无晋有些愣住了,这八名彪形大汉他竟然从未见到过,不是王府中人。
老管家连忙上前,指了指无晋对守门大汉道:“这就是我家公子,老王爷在等他。”
一名大汉将铁门拉开一点,“公子请!”
无晋又看一眼这些大汉,走进了石屋,这座石屋他已经进来好几次,其实里面什么都没有,上次拜祭晋安皇帝也在这里举行,但东西在拜祭完便已销毁,他们能保守秘密达四十年,绝不会将一丝一毫证据留在外面。
无晋走过长长的狭窄石甬道,又推开一扇铁门,走进了石屋,石屋内空空荡荡,里面放着一张大桌子,桌子旁已坐了几人,除了兰陵郡王、江阁老和慧明禅师外,另外还有一名五十岁左右的男子,他身材魁梧,身着一件蓝色儒衫,头戴纱帽,打扮是一个儒生模样,但他相貌威猛,虎眼狮鼻,刷子般的浓眉下,目光像刀一样锋利,坐在那里,腰挺得笔直。
他见无晋进来,便问兰陵郡王,“他就是无晋?”
兰陵郡王点点头,这名中年男子立刻站起,几步走到无晋面前,单膝跪下,抱拳施礼,“张崇俊参见主公!”
原来他就是掌二十万西凉精兵的河陇节度使张崇俊,那门口八名大汉就是他的亲兵了,无晋连忙将扶起,“张大帅请起!”
张崇俊是慧明禅师之子,是兰陵郡王的女婿,十五岁在西凉从军,从一名小兵一步步成为了大宁王朝最有实力的军阀,他十年前接兰陵郡王的军权,成为了西凉军主帅,深被皇甫卓嫉恨。
张崇俊是晋安会的第二代核心人物,也是无晋的最坚定支持者之一,他站起身打量一下无晋,忍不住赞道:“不愧是天凤之子,果然是人中龙凤。”
他又回头对众人笑道:“果然没让我失望,有公子在,我们复兴有望。”
无晋被他赞得有些不好意思,连忙躬身道:“张大帅过奖,无晋其实并无实际才能,会让大帅失望。”
张崇俊微微一笑,“你的事情我都很清楚,有没有才能我们大家心里也有数,你就不用谦虚,来,请坐下!”
无晋其实是他们的主公,但由于他出头的日子不长,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被他们视为晚辈,再加上无晋年轻,更无法和他们四十年的老资格相比,所以无晋还没有能做到威压众人。
可以说,无晋还是处于一种试用期,他想彻底折服众人,还必须靠他自身的努力。
无晋心里明白,要想获得众人尊重,首先他就要尊重自己,他并没有胆胆怯怯地坐在最后,而是拉开首位的椅子,直接坐了下来。
这张椅子永远是空在那里,它是天凤太子的位子,但无晋此时却堂而皇之地在这个位子坐下,众人都愣住了。
半晌,张崇俊忽然再次跪倒,这一次,他不是单膝,而是双膝跪倒,“张崇俊刚才无礼,请主公责罚!”
张崇俊跪倒,江阁老也坐不住,跪了下来,惭愧道:“江淹曾受主公一拜,那是晚辈拜见长辈,可江淹却忘记了属下之礼,请主公责罚!”
兰陵郡王并不是晋安会之人,他可以不用下跪,而慧明禅师已经出家,也无须下跪,另外还有一个皇甫百龄,他和兰陵郡王一样,也不是晋安会之人,除了他们三人,其余都是无晋的属下。
无晋笑了笑,“两位长辈请起,无晋年少,不敢受长辈大礼。”
无晋平静的态度让皇甫疆暗暗夸赞,这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地位了,这是好事,如果他过于软弱,他怎么能整合六勇士的家族势力,尤其是陈家,几乎已经成了独立王国,如果他自己都不能强硬,陈岛主一去,陈家后人还可能奉他为主吗?
这其实也是皇甫疆最担心的一点,他是皇族,他深知皇权的至高无上,无晋将来是要夺取皇位,而不是玩小孩过家家,如果六勇士的后人不能全心奉他为主,而是各有私心,那无晋夺取皇位只能是一场泡影。
还好,无晋比他想象中要成熟得快,已经开始有强烈的主公意识了,这让皇甫疆深感欣慰。
众人又重新归坐,皇甫疆先对无晋笑道:“这次崇俊归来,朝廷并不知道,他是也是刚刚回来,但最多只能呆一个时辰,在城门关闭前,他必须离去,并赶回西凉,无晋,西凉军有人虎视眈眈,崇俊一时一刻不能离开,希望你能理解。”
“我能理解!”
无晋也微微笑道:“所以老王爷就装病,把皇甫卓先招回来,给张大帅一个回来的机会,我说得没错吧!”
慧明禅师呵呵笑了起来,“老王爷,我说得没错吧!你那点小把戏瞒不过无晋,他已经看穿了。”
皇甫疆没想到无晋居然能看透自己的用意,他赞许地捋须笑道:“不错,我是小看了无晋。”
他又对张崇俊道:“崇俊,你来说吧!”
张崇俊沉吟一下便缓缓道:“这次我回来主要是为了参拜主公,另外,我也想给大家说一下西凉军的情况,总的来说,西凉军还是在我控制之下,但皇甫玄德确实已经开始渗透,进展很快,前一个月发生的虎符被盗案是申国舅所为,但它却从一个侧面提醒了我,如果皇甫玄德要动手,他肯定会收买我身边最亲近之人,我已经查出,晋昌都督廖文忠很可能已经被皇甫玄德收买,他最近和皇甫卓交往甚密,我已经拦截到他和皇甫卓的一封书信。”
说完,他把一封信递给无晋,他说得比较含蓄,主要是给皇甫疆一点面子,实际上,这个廖文忠已经暗中背叛。
无晋匆匆看了一遍信,便问他:“那大帅可有对策?”
张崇俊点点头,“对策我有,很简单,半个月后,晋昌郡的两支羌人部落要造反,我会亲自率军平叛,然后趁机夺取廖文忠的两万军,廖文忠将死于羌人的叛乱,我不会给他任何机会,但问题是对付一人两人容易,关键皇甫玄德那边,他最近对西凉军的动作越来越快,必须要想办法延缓他的进度,这才是比较难办之事。”
众人都沉默了,大家都知道皇甫玄德铁了心要收回西凉军,但他主要是从皇甫卓那里下手,而皇甫卓又甘心配合,要想破皇甫玄德布的局,其实还是得从皇甫卓入手,可是当着皇甫疆的面,谁都不好开这个口。
“我来说一个方案吧!”无晋打破了沉默。
........
卷 二 龙虎斗京华 第一百二十七章 破解西凉军困局
第一百二十七章 破解西凉军困局
无晋心里明白,张崇俊名义上是征求大家的意见,实际上就是在问他,可以说对他寄予太高的希望,也可以说是在考他。
现在他皇甫无晋是整个晋安会的精神支柱,如果他无能或者软弱窝囊,那就会让支持他的人寒心,尤其像张崇俊这种位高权重之人,如果他失败,那对于他张崇俊将是抄家灭九族的后果,他怎么能不谨慎。
无晋深知这一点,所以在关键时刻他没有退缩,而是站了出来,或许会让皇甫疆心中不舒服,但该说的话还要是要说。
张崇俊也精神一振,“公子请说!”他充满期望地注视着无晋。
无晋先看了一眼皇甫疆,先征求他的意见,皇甫疆明白,点了点头,“你尽管说,我不会怪你。”
无晋这才缓缓道:“其实在我出现之前,皇甫玄德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皇甫卓做文章,让皇甫卓取代张大帅,然后再以拉拢和打压的手段迫使皇甫卓交出西凉军之权,刚才张大帅提到晋昌都督廖忠文,实际上他还是皇甫玄德拉拢给皇甫卓的一个助手,所以我们关键要对付的还是皇甫卓,那怎么样对付皇甫卓呢?当然还是得一物降一物,用皇甫卓最怕的人去压他。”
说到这里,无晋又对皇甫疆道:“如果老王爷愿意去西凉巡视一圈,我很想皇甫玄德多年来辛辛苦苦的努力就要付之东流了。”
无晋这个建议并没有让众人满堂喝彩,相反,大家都陷入了沉思,很明显,无晋这里面还有话没有说,而且这话恰恰就是最关键的内容。
这时,皇甫疆叹了口气,“无晋,我知道你是怕伤我的心而不肯深说,但恢复晋安江山是我父亲临终前唯一的遗嘱,他说若不见晋安后人登基,他死不瞑目,无晋,你就直说吧!我早已把家族荣辱置之度外,也包括我的儿子。”
无晋点了点头,“那我就直说了,皇甫玄德之所以一直围绕皇甫卓做文章,根本原因是西凉军的继承权问题,张大帅毕竟女婿,在继承权上确实要比不上皇甫卓,我听老王爷说过,西凉军的主要将领都很认血统,所以要破这个局,要就需要老王爷去一趟西凉军,召集所有将领明确西凉军的继承者问题,这里面有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明确我皇甫无晋为张大帅的继承者,第二个方案是老王爷找一个借口,断绝和皇甫卓的父子关系.......”
“我支持第一个方案!”
不等无晋说完,张崇俊便抢先表态了,第二个方案他不赞成,断绝父子关系对皇甫疆伤害太大。
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的江淹也缓缓道:“我觉得明确无晋为崇俊的继任者,确实是好办法,只要让西凉军的核心将领们知道,凉王继承者是无晋而不是皇甫卓,这就会改变他内心的一点犹豫,他们就会彻底放弃皇甫卓,这样,皇甫玄德多年来的心血就会付之东流,他就不得不重头开始,至少又是五年,这样就会延缓他的对西凉军的谋算。”
慧明禅师也表态了,“我支持崇俊和江淹的意见,一是明确无晋的继承者身份极其重要,其次也没有必要和皇甫卓断绝父子关系。”
“不!我认为很有必要。”
皇甫疆看了众人一眼,他的态度异常坚定,“如果不断绝和皇甫卓的父子关系,彻底断绝他的希望,那无晋就会陷入极其危险之中,皇甫玄德肯定会杀掉无晋,皇甫卓还是有继承者的希望,我只有断绝了和他的父子关系,皇甫玄德才会死了这条心,然后他会转头再打无晋的主意,把无晋变成第二个皇甫卓,那也就正中我们的心意,这对皇甫卓也有好处,这件事我已决定,等无晋婚事结束后我就会赶赴西凉。”
其实断绝父子关系也是为了保住皇甫卓的性命,想通这一点,众人都不再反对,无晋又继续道:“然后再说说第二步,我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皇甫玄德在很多事情上是在玩火,毕竟他准许亲王拥有五万侍卫,他默许齐王对齐州军队的控制,还有赵王手中的五万精兵,或许这是他的帝王之术,挑起众亲王对皇位的争夺,他从中取利,或许他认为他能掌控住局势,所以他尽量地放纵亲王去争斗,我就在想,如果让太子和楚王的斗争失控,让皇甫玄德玩火,那他就会为失控的局势焦头烂额,而不再有精力考虑西凉军之事,大家以为呢?”
无晋这个建议使众人都笑了起来,皇甫疆道:“无晋,你这个想法我们在三十年前便讨论过了,这其实就是我们复位最大的策略,等天下大乱,我们从中浑水摸鱼,为了这一天,我们三十年前便开始着手实施了,现在的局势是四龙夺嫡,太子、楚王、齐王、赵王,但我们要再加一龙,凉王,形成五龙夺嫡的形势,最后是以凉王身份夺嫡成功,等皇位坐稳后,再向天下宣布真相,晋安复位,所以现在还不能过早使太子和楚王的斗争失控,要等五龙夺嫡的格局形成后,再发动内乱,无晋,你的想法虽然不错,但为了大局,在我们没有准备好之前,暂时还不能激化矛盾。”
“可如果皇甫玄德发现了他在玩火,他决定不再玩四龙夺嫡,那该怎么办?”
无晋刚说完,张崇俊便斩钉截铁道:“如果是那样,我们就立刻发动,让天下大乱。”
.........
张崇俊由于必须要赶在关闭城门前出城,在开完会后,他再次拜了无晋,便匆匆离去了,慧明禅师和江阁老也先后离去,而皇甫疆叫住了无晋。
“无晋,陪我去后花园走一走。”
无晋知道他是有话要对自己说,便默默点头,跟着他来到后花园,祖孙二人在鹅卵石小径上慢慢走着,皇甫疆叹了口气。
“或许你不愿意听,今天在你来之前,我们谈到了你的婚事,无晋,其实我们都希望你能娶陈瑛为妻,而不是苏菡,你明白吗?”
无晋沉思一下问:“祖父是担心陈家吗?”
皇甫疆见他叫自己祖父,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他点点头,“在晋安六勇士中,其实我们最担心的就是陈家,他们已经建立自己事实上的王国,他们还愿不愿意把力量全部贡献出来,我们都没有底,而如果你能娶陈瑛为妻,那又是另外一回事,陈家无论如何会全力支持你,凤凰会虽然常备军只有八千,但他们在紧急时可以动员出五万军队,这是一支对我们非常重要的力量。”
无晋没有表态这件事,他却岔开话题问道:“祖父,我已经知道知道晋安六勇士中的四人,还有两人是谁,您能告诉我吗?”
“还有两人.....”
皇甫疆神情有些伤感,“还有一个已经去世,但他儿子也是楚州很有势力的人物,去楚州后你就会知道,但最后一人我不能告诉你,我可以告诉他过去的名字叫冷清秋,除了我和慧明禅师,其他人都以为他早已死了,但只有我一人知道他现在叫什么?躲在哪里?他隐藏得极深,他会在最关键时发挥作用,我答应过他,不会告诉任何人,无晋,相信我,你就不要再问了,他不愿任何人知道,也包括你。”
“我明白了,我不会再问。”
他们又沉默地走了几步,皇甫疆再一次问他:“刚才我说的陈家之事,你觉得呢?”
无晋摇了摇头笑道:“我肯定是娶苏菡为妻,如果陈瑛愿意,我可以娶她为平妻,但她不能为正妻,将来大宁王朝的臣民也不会接受一个海盗出身的皇后,立她为正妻,祖父不觉得荒唐吗?”
皇甫疆知道无晋不肯,他无奈地笑了笑,确实无晋说得也对,那个丫头长得太黑,撑不起凉王的门面。
这时无晋又道:“至于陈家,如果他们把自己的势力看得很重,我想就算我娶了陈瑛,他们也不会给我,他们的势力我不强求,我是楚州水军都督,我会利用这个职务的便利建立自己的势力。”
皇甫疆停住脚步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半响才微微叹息道:“张崇俊才见你一次,便评价你‘智珠在胸,不能以寻常之心来度之’, 若论识人,我真远不如他,无晋,你比你父亲有魄力,你父亲虽是天凤,但他顾虑太多,优柔寡断,整天生活在悲观之中,他甚至不敢去尝试,最后郁郁而终,而你敢作敢为,难怪张崇俊临走时说他终于又有了信心,这就是你最大的优点,你能给人信心。”
无晋苦笑一声,“祖父太夸奖我了,其实很多事我也是硬着头皮去做,不做不行,不做小命就难保,为了保命,只好豁出去了。”
皇甫疆呵呵笑了起来,这时,无晋又淡淡道:“今天皇甫武植趁祖父午休时来了。”
皇甫疆的脸色刷地变得铁青,他负手仰头望着夜空中的明月,半晌他才冷冷道:“留他一命,其他我不管。”
........
卷 二 龙虎斗京华 第一百二十八章 梅花卫的调查档案
第一百二十八章 梅花卫的调查档案
又了几天,这天中午,无晋正在梅花卫军营里处理公务,随着朝廷正式公布梅花卫和绣衣卫的扩容方案,这两支内卫军的内部立刻变得热闹起来,牵涉到了数十名中高级将领的职务升迁调整,两卫一共有十名都尉升为将军,而果毅都尉升为都尉,校尉升为果毅都尉也跟着一起调整。
梅花卫内除了三名都尉升为将军外,原来驻豫州和雍州的军府也随之升级为将军府,两卫军队也由原来的一万人扩大到三万人。
最初的方案是设立下将军府,但最后调整为中将军府,按照大宁王朝军制,下将军府是三千人编制,中将军府是五千人编制,上将军府是一万人编制。
这样一来,楚州梅花卫的编制便由最初定下的三千人增加到了五千人,除了从京城带去一千人外,还要从当地各军府抽调四千精锐。
随着任命状的正式下达,皇甫无晋的身份也开始发生变化,他现在已经不是梅花卫第三军一府的都尉,而是楚州梅花卫将军。
梅花卫第三军已经消失,同时消失的还有第二军,第二军一府并到第一军,改名洛京梅花卫,第二军二府派到齐州为齐州梅花,三府派到幽州,为幽州梅花卫,
这样扩容后,大宁王朝内卫军便形成了梅花、绣衣各六支军队,一共六万人,名义上是受两个大将军统帅,但实际上的调兵权掌握在两卫阁淹的手上,而江淹又直接听命于皇帝,说到底,这是皇帝直接掌握的军队,扩大到地方,实际上就是加强皇帝对各地方的控制。
按照朝廷定下的日子,他们将在半个月后开赴各地,此时,绣衣卫和梅花卫的内部已忙乱成一团,整理文书资料,士兵们要安置家属,人心混乱,每日的三个时辰操练也缩短为两个时辰。
这两天,无晋也异常忙碌,他手下的一千梅花卫基本上是京城或者京城附近人,这次他们驻扎楚州,最短的服役士兵也要三年。
内卫士兵和普通府兵不同,他们并不是府兵,而是募兵,也就是职业士兵,每月领取军饷,有一定服役期限,因此转到异地服役也不会像府兵那样考虑军属、土地等等繁杂之事。
尽管如此,事情还是很多,一千人的军队换驻地,还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繁杂小事,虽然有文职军官替他忙碌,但最后的确认签字还得他来做。
无晋刚处理完一叠文书,这时房间内光线一暗,士兵在门口禀报:“将军,军衙的赵司马派人来送东西。”
“快请进!”
片刻一名军士拿着一份牛皮纸档案进来,他单膝跪下施一礼,便将档案袋递给无晋,“赵司马让我把这份档案交给将军!”
无晋接过档案袋笑道:“请转告赵司马,多谢他,这份档案我用完后便奉还。”
军士走了,无晋从袋子里抖出一叠文录,这是梅花卫对皇甫武植的记录,对皇族和五品以上大臣的监督始于四十年前,按照分工,梅花卫负责监视皇族,而绣衣卫负责监视大臣。
所以每一个皇族在梅花卫内都有档案记录,包括他皇甫无晋也有,这些记录并不是对平时的一言一行进行记录,也不管皇族子弟在家中如何。
而是对皇族在公开场合做过的一些有影响的事件进行记录,会有专人去详细调查,然后记录下来,比如无晋在百富酒楼和皇甫英俊等人的打架,梅花卫就有十几页的调查记录。
一般皇族从十六岁开始建档,所以皇甫武植的记录已经有厚厚一叠了,这也间接说明皇甫武植也时常惹祸犯事,像那些很少抛头露面的皇族,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记录。
无晋一页一页仔细阅读,他不得不佩服梅花卫的情报收集能力,比如首页的人物分析中就已经从很多案例中总结出皇甫武植的结论,其中一条是皇甫武植酒量是一斤葡萄酒,低于这个分量,他就不会喝醉,而根据发生在前年上元节,皇甫武植醉酒打砸一家小酒肆的记录,梅花卫的调查人竟然从酒肆掌柜、酒保、其他客人那里都获得了证词,皇甫武植当天只喝了半斤酒,所以梅花卫给出的结论是,皇甫武植并没有醉,而是借口酒醉滋事,根本原因是皇甫武植曾经看中那家小酒肆的一名酒娘,上元节那天再去,酒娘已经跑了,他便拿酒肆泄愤。
诸如此类的调查还有很多,让无晋看得有些毛骨悚然,真不知梅花卫是怎么调查他。
不过?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