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族 > 皇族第72部分阅读

皇族第72部分阅读

    德又追问:“假如他坚决不肯收,你又如何?”

    “学生当以拾牛上交之功,将羊赏给其家人,同时以败坏民风之罪,责打他二十棍。”

    大殿内响起一片窃窃私语声,皇甫玄德眼睛眯了起来,又问道:“他拾牛交官,不求回报,这明明是君子之风,你为何说他是败坏民风?”

    “回禀陛下,拾牛交官,这是美德,美德就应给予奖励,以鼓励更多人行善,如果此拾牛不肯受赏,他虽博得君子美名,可一但事情传开,试问其他民众若再拾牛,谁还愿意再交官?这不是败坏民风又是什么?”

    皇甫玄德暗暗点头,说得很好,这才是他想要的答案,难怪太子说这个皇甫惟明务实,果然不错,他又笑着问道:“为什么要县衙出这只羊?难道丢牛者就没有责任吗?”

    “学生会事后向牛主人索要回官府所垫之羊,如果牛主人家贫,拿不出羊,学生就会命牛主人以劳役抵偿,若实在是孤寡老人,则可免于抵偿,官府当以维护制度为重,而不能只做中间人。”

    皇甫惟明的回答让皇甫玄德相当满意,便微微一笑,“你退下吧!朕知道了。”

    皇甫惟明慢慢退到大殿外等候,殿试已经全部结束,皇甫玄德提起笔在名单上勾了几个圈,交给站在一旁的宦官,宦官把名单交给吏部尚书张缙节,张缙节和几名相国迅速交换意见,他起身道:“陛下,臣等没有意见。”

    “那好,就照此宣布!”

    ........

    大殿外,前十名进士站成一排,紧张地等待着最后结果,这时一名宣旨官大步走到殿外,展开圣旨高声宣布道:“殿试结束,皇帝陛下御笔亲点,贞业二十九年进士科状元,维扬县皇甫惟明!”

    皇甫惟明激动得双膝跪下,砰砰磕头,“学生皇甫惟明,谢皇恩浩荡!”

    “贞业二十九年进士科榜眼,枣阳县马应初。”

    身材瘦小的马应初也双膝跪地,激动得直磕头谢恩,连话都说不出来,用磕头声来代替谢恩。

    “贞业二十九年进士科探花,清河县崔瑄。”

    崔瑄也同样激动得跪下磕头谢恩,“学生崔瑄,谢皇上赐恩!”

    旁边的大儒赵伯伦和申祁武却失望异常,赵伯伦是苏逊批的应试第一名,本来皇甫玄德很看重他,但他刚才那道拾牛题的回答让皇甫玄德很不满意,因此落选。

    而申祁武的失望,是明明昨天晚上父亲告诉自己,申皇后已求得皇帝答应,他将是探花,而皇甫惟明是榜眼,赵伯伦会是状元,最后怎么全部变了?

    申祁武却不知道,刚才皇甫惟明的殿试回答深得皇帝之心,所以皇甫玄德临时改变主意,点惟明为状元。

    而他落选探花,是因为昨晚申如意在皇帝怀中吹枕边风,说申家是皇亲国戚,若让皇亲国戚中探花,会让天下士子不服,令皇帝赞赏她深明大义,于是申皇后和申祁武便一起成了申如意的垫脚石。

    殿试的结果像长了翅膀一样,瞬间传遍了全城,新科状元皇甫惟明顿时成了全城议论的焦点,他的背景、家世、是否娶妻,都成为众人议论的主要话题,各种版本的消息在京城传得沸沸洋洋。

    在喧天锣鼓和唢呐声中,数十名进士披红带彩,骑在高头骏马上,开始游街夸官,接受大街两边京城民众的热切钦慕,这是所有士子最辉煌的一刻。

    而关贤驹和林氏兄弟此时却成了阶下囚,等待他们的,将是最严厉的惩罚。

    ..........

    卷 二 龙虎斗京华 第一百二十二章 燧发枪

    第一百二十二章  燧发枪

    在集贤坊北面的南市大街上,锣鼓喧天,热闹异常,新科进士们游街从这里经过,大街两边的民众们热烈鼓掌,报以喝彩,年轻的姑娘们含情脉脉,送上崇拜扼目光。

    在狂热的民众们面前,新科进士们意气风发,以十几年的寒窗艰辛换来了这一刻的荣耀。

    皇甫惟明以新科状元的英姿排列在第一位,他胸前别着绢绸大红花,身着紫色锦袍,头戴状元冠,再加上他方面大耳,目光炯炯,更显得他神采飞扬,使他赢得无数的掌声和喝彩。

    此时,皇甫惟明确实已经沉醉在喝彩和掌声之中,沉醉在巨大的荣耀里,沉醉在繁花似锦的前途上,他得到皇帝的赏识,得到太子的重用,他的仕途一片光明。

    这时,沉浸在喜悦中的皇甫惟明若有所感,扭头向数十步外的一辆马车望去,那是一辆马车装饰华丽马车,三马拉辕,车厢宽大,车窗上挂在薄薄的纱帘,马车靠墙而停,孤零零地停在一条小路的转弯口上。

    这辆马车给惟明一种十分熟悉的感觉,他说不上来原因,但这辆马车却如此吸引他,使一步一回头,不停地向马车望去,目光中充满了惊疑,忽然他想到了什么,眼睛顿时亮了,向马车招了招手。

    马车内,无晋隔着纱帘默默地注视着兄长,既为他的高中感到高兴,同时也有一种深深的遗憾,从这一刻开始,他的兄长终于走上了另外的一条路,一条和他完全不同的路,他不知道将来有一天,他们会不会狭路相逢,会不会反目为仇?

    这些无晋不知道,但趋势已经注定,他跟随了太子,而总有一天他皇甫无晋将和太子摊牌,那时,他的大哥皇甫惟明又会站在哪一边呢?

    “公子,你认识他吗?”京娘在一旁低声问,他们并不是专程来看进士游街,而是来舅父舅母家的半路正好遇到,但京娘敏锐地感觉到了无晋的目光中充满的无奈和遗憾。

    这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感情,她能体会出来,无晋叹了口气,苦笑道:“你看见了吗?那个状元郎就是我的大哥惟明。”

    “啊!”京娘惊呼一声,她瞪大眼睛向最前面的惟明望去,又惊讶地回头看了一眼无晋,无晋从来没有告诉过她,他还有一个兄长,她当然知道,这个皇甫惟明不是兰陵郡王之孙,而应是无晋回归王府前的兄长。

    “公子,我们前去给他打一个招呼!我看见他在向你招手。”

    无晋摇了摇头,他拉开车帘,远远地注视着惟明,而此时,惟明也在回头看他,他们的目光相触,无晋向他挥了挥手,脸上露出了笑容。

    惟明也看见了兄弟,他鼻子有点发酸,也向无晋笑了笑,慢慢回头,继续迎着夕阳而去,这一刻他的心中在喜悦的同时,又增添了一丝说不出的失落。

    无晋一直望着兄长的背影远处,他轻轻放下车帘,对车夫道:“王叔,走吧!”

    马车启动了,驶进小路,很快上了另一条大路,向不远处的集贤坊而去。

    .........

    集贤坊也是京娘舅父舅母的住地,对于无晋而言,京娘的舅父还担任着他的一件秘密重任,从他上次把做枪材料交给京娘舅父陈锦缎,其间他也来过几次,在八月二十五日那天,陈锦缎已经做成第一把样枪,但并不合格,倒不是陈锦缎的手艺不行,相反,他做出的滑膛枪精巧无比,只是枪管不合格。

    无晋又花了一天的时间,通过兵器铺找到了一名做铜管的老工匠,这才得到了合格的铜管,今天是第二把样枪出来的日子,这一天无晋期待已久。

    马车驶入集贤坊,缓缓在宅前停下,早等在门口的阿宝象只小燕子一样飞来,有些埋怨道:“姐!姐夫!你们怎么才来?我等你们半天了。”

    随着时间推移,阿宝和无晋也渐渐熟悉起来,最初的羞涩消失,露出了她开朗活泼的一面,她的性格很开朗,也非常喜欢无晋,尽管京娘几次提醒她叫公子,但她依然我行我素,一口一个姐夫地叫,让京娘无可奈何,不过无晋也挺喜欢她,这让京娘心中的一点担忧也烟消云散。

    京娘下了马车,笑道:“又没让你在门口等,你埋怨什么?”

    “我才不是等你呢!”

    阿宝亲热地拉住无晋的胳膊,有些撒娇道:“姐夫,给我带什么礼物没有?”

    “有啊!”

    无晋从车厢里取过两条披肩用的蜀锦长帛,递给她笑眯眯道:“你自己选一条,另一条给舅母。”

    阿宝欢喜无限,“谢谢姐夫,我就知道姐夫有心。”

    她把一条色彩艳丽的锦帛披在肩头,笑盈盈问无晋,“姐夫,你觉得我披这条好看吗?”

    “嗯!这条色彩艳丽,比较适合你,阿宝,外面进士在跨马游街,你怎么不去看看?”

    “我才不喜欢那些读书人,一个个弱不禁风,看到都难受,若是凯旋归来的军队,我一定去迎接,姐夫,你什么时候能教我骑马?我一直做梦都想骑马。”

    京娘见她缠着无晋不放,便将她拉过来,“别缠着公子了,今天有正事呢!”

    无晋笑了笑,“好呀!改天有时间我一定教你骑马,现在我要找舅舅有事,后来找你说话。”

    他心中惦念着枪的事情,便快步走进院子,直接去陈锦缎的琴房。

    走到门口,正好遇到京娘的舅父陈锦缎,他见无晋来了,连忙笑道:“我正要去前面找公子。”

    “舅父,怎么样,做出来了吗?”

    “你跟我来!”

    无晋跟着他进了琴房,这里是陈锦缎做乐器的工作坊,现在他们一家人得到兰陵郡王的帮助,脱离了乐籍,但这也意味着他们不能再靠演奏去挣钱为生。

    陈锦缎便决定做乐器生意,本来他想在南市附近开一间铺子,但在无晋的劝说下,他决定一家人去维扬县开店,他制乐器的手艺非常精湛,正是他精湛的手艺给无晋带来了制枪的希望。

    房间里堆满了各种制琴的材料,都整整齐齐码放着,几只半成品的琵琶放在一旁,已经二十几天过去,至今还没有一件成品问世,陈锦缎几乎所有的心思和精力都放在制枪上,这是他的风格,做任何一样东西都要做到尽善尽美。

    陈锦缎从床下拖出一只木箱子,将它放在桌上小心翼翼打开,连忙的红绸垫子上放着一把刚刚做好的燧发滑膛枪。

    无晋最初没有告诉陈锦缎这是什么东西,但他很快发现,如果陈锦缎不知道原理,他根本就做不出真正的枪,一名合格的枪匠,他必须知道枪的原理和作用。

    这也是无晋让陈锦缎做枪的真正原因,他不可能把枪的原理轻易泄露,陈锦缎是京娘的舅父,可以让他相信。

    无晋深深吸了一口气,从箱子取出枪,这把燧发枪和他前世收藏的燧发枪可以说外形一模一样,眼色略有不同,他前世的枪是蜜黄|色,而这把枪是黑色,油漆还没有干透。

    枪长三尺三寸,长度像一把马枪,有铜制的枪托、扳机,击铁、火药池,在击铁上用螺扣夹着一块燧石,做工精巧异常,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连他后世那把机器做的燧发枪也没有这把枪精巧,令无晋爱不释手。

    他举起枪,扣动扳机凭空射了一枪,只听‘咔!’一声轻响,击铁上的燧石石击打在扣簧上,扣簧被燧石撞开,露出了下面的火药池,随即燧石上火花四溅。

    陈锦缎已经很清楚这把燧发枪的原理和功效,他笑道:“公子可以去后院试一试。”

    无晋点点头,他做枪的目的不是用来收藏,来之前他已经准备好了火药,他们二人走到后院,后院占地颇大,有一棵老槐树,陈锦缎竖了一块一指厚的木板,就是用来给无晋试枪。

    无晋所处的这个朝代,火药已经很发达,火药箭、震天雷之类的原始火器已经在军队中普遍装备,无晋已经事先从军队中搞到了引火药和发射药。

    其实燧发枪也并不是很方便,需要从枪管处倒进发射药,用通条将火药夯紧后再放入铅弹,而引火药是倒进中间的火药池中,燧发枪的原理就是燧石击打扣簧,在扣簧被击开后露出下面的火药池,同时,燧石溅出的火星引燃火药池中的引火药,然后引火药再通过传火孔点燃枪管中的发射药,发射药迅猛燃烧爆炸,最后射出铅弹。

    这些无晋已经很熟练,他也知道需要使用火药的量,他分别将火药放入枪管和火药池,填进一枚铅丸,大小正好和枪管内口径一致。

    无晋举枪瞄准木板上的靶环,慢慢扣动扳机,只听‘咔!’地一声撞击声响,紧接着轰地一声巨响,他及时闭上左眼,火药池内耀眼的火光迸发,饶是他有准备,还是被巨大的后座力震退了两步,肩膀震得酸痛。

    再看木板,子弹没有打中靶环,而是打中靶环上方两寸处,木板被打出一个洞,此时他和木板的距离是二十步。

    除了后座力稍大外,这把燧发枪和他后世那把燧发枪完全一样,无晋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

    不料陈锦缎却摇摇头道:“公子,我在城外试过,最远射距只有八十步,而且五十步外就无法射穿木板,另外填药上弹也很繁琐,火药燃烧时有耀眼白光,不小心会烧伤眼睛,我觉得还不如弩箭的威力大。”

    这一点无晋心里明白,早期的火绳枪和燧发枪是比不过弩箭,但经过改进后,比如加膛线和定式装弹,另外可以加长枪管,也能提高射程,再加上士兵的熟练度.....当然,这里面有很大难度,加膛线就必须采用后膛装弹,从后膛装弹又必须有底火,这个时代是造不出底火,而且膛线又要求枪管金属的硬度很高,也难以做到。

    估计膛线无法实现,但可以发明硝化纸,他知道罗翰人用干馏硝石的办法可以得到硝酸,有硝化纸就能做前膛定装纸壳弹,再将枪管和子弹精密化,提高装弹速度和火药效率,也同样能大大提高射程。

    无论如何,枪的威力肯定会超过弓弩,这一点不容质疑。

    他看了一眼陈锦缎,嘴角露出了会意的笑容,此人居然能一次造出合格的燧发枪,他很有造枪天赋,这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估计陈锦缎想开乐器铺的心愿会再次落空。

    就在这时,京娘母女一起奔了过来,她们惊讶地问:“刚才是什么声音?”

    ..........

    卷 二 龙虎斗京华 第一百二十三章 威武都督

    第一百二十三章  威武都督

    夜幕降临,无晋带着他的第一支燧发枪返回了兰陵王府,离王府还有几十步,他便看见两辆马车停在台阶前,他有些奇怪,一般客人的马车不会停在这里。

    “王叔,那是谁家的马车,你知道吗?”无晋问车夫。

    “公子,那就是二夫人和武植公子的马车了。”

    二夫人就是兰陵郡王次子皇甫卓之妻,皇甫卓的儿子叫皇甫武植,也就是宝珠的亲兄,无晋在郡王府住了这么久,还从来没有见过此人,他听下人说过,此人脾气暴躁,且极为好色,头脑也不聪明,人见人厌,王府上下没有一个人喜欢他,但他在无晋未出现之前,是老王爷唯一的孙子。

    无晋的马车缓缓停在台阶前,无晋先下马车,转身将京娘从马车内抱下,其实马车上有小踏板,还有扶手,可以自己下车,但每次下车,无晋都是要抱她下来。

    开始京娘很不习惯,渐渐地她喜欢上了这种下车方式,这是在公开场合无晋唯一抱她的时候,给她一种极大的依靠感。

    “哼!好亲密啊!”

    身后忽然传来一声冷笑,无晋回头,只见台阶上站着一名年轻男子,长得很高很壮实,年纪约二十三四岁,尽管穿一身锦袍,但长相粗鲁,目光里充满了不屑。

    但他的目光看到京娘时,眼睛忽然一亮,立刻直勾勾地盯住了她,今晚月光格外皎洁,月光下,京娘的肌肤白腻如雪,容貌美艳娇媚,使这个男子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无晋见他一只脚踩在大门门槛上,便知道他肯定就是那个皇甫武植,但此人对京娘不加掩饰的无礼让无晋极为反感,他轻轻搂住京娘的腰,冷冷看了他一眼。

    男子这才反应过来,他充满敌意地对无晋道:“你就是那个皇甫无晋?”

    皇甫武植不得不仇视无晋,无晋的到来,夺走了本该属于他的凉王继承人,令他的父母嫉妒异常,父母的嫉妒,再加上狐朋狗友的挑唆,使他心中对无晋充满敌意。

    他现在被封为六品的虎贲校尉,在金吾卫中挂名任职,因为还没有成婚,所以暂时没有爵位。

    皇甫武植并没有去西凉任职,他一直和母亲生活在京城中,最早他们也是生活在兰陵郡王府,自从十年前,由兰陵郡王的女婿张崇俊接任河陇节度使,而不是他的儿子皇甫卓接任,皇甫卓便和父亲吵翻了,一怒之下另外开府,

    皇甫卓便长年呆在西凉边疆,很少返回京城,他的妻子和儿子一般逢年过节会来探望一下皇甫疆,但今年中秋他们却没有来,原因就是无晋的无现,夺走了本该属于皇甫武植的凉王继承权。

    今天倒不知他们为什么来了?

    无晋伸手从车内拎出装有枪的箱子,淡淡道:“我就是皇甫无晋,请问阁下是?”

    皇甫武植轻蔑一笑,没有回答,他的目光又移到了京娘身上,眯起眼盯了一眼道:“她是的女人,不错嘛!皇甫无晋,把她送给我如何?”

    京娘极为反感他色迷迷的目光,她紧紧靠着无晋,忽然听到这句话,她心中一惊,拉紧了无晋的手,无晋轻轻捏了捏她的手,示意她不用担心,他也不再理睬这个皇甫武植,拉着京娘直接进府去了。

    皇甫武植在后面盯着京娘的腰臀,阴阴一笑道:“不过一个侍妾罢了,何必为她伤兄弟间的感情。”

    他见无晋不睬他,又跟了几步,“我看上她,是给你面子,你把她给我,我会考虑和你和解。”

    无晋听住脚步,他慢慢回头冷冷地看了此人一眼,缓缓道:“看在祖父的面上,我不跟你计较,你若再敢胡言乱语,休怪我不客气。”

    皇甫武植一阵大笑,他忽然笑声一收,恶狠狠道:“在王府中还轮不到你教训我,我告诉你,我不仅会胡说,还会胡为,你又能怎么样?”

    很明显,他就是要激怒无晋,挑起事端,只要无晋先动手,他便会占据上风。

    无晋鄙视一笑,摇摇头,这种蠢货,不值得他去计较,他拉着京娘便直接回了自己的院子,京娘却害怕之极,一进房间,她便转身抱住无晋,“公子,我害怕!”

    无晋亲了亲她的粉唇,安慰她,“不用怕,他没那个胆子。”

    京娘摇摇头急道:“公子,我感觉得出来,他就只把我当做你的女人,占有就占有了,我害怕你不在的时候,他会来伤害我,他在王府来去自由,没有人敢拦他,公子,我真的很害怕。”

    无晋虽然安慰京娘不用害怕,但他心中也同样担心,宝珠给他说过不少这个蠢货的事情,他是那种做事没有底线的人,十二岁时还把他祖父的王印偷出去借给狐朋狗友。

    这种人很可能会为报复自己而侵犯京娘,他不可不防,尤其是自己白天去军营不在王府的时候,老王爷毕竟年迈,管不住他了。

    无晋不想等出事以后再去怒火万丈找那个蠢货算帐,那时京娘受到的伤害已经无法弥补。

    无晋想了想便道:“这样吧!明天我先送你去碧仙宫,和九天呆在一起,你顺便去陪陪她,怎么样?”

    京娘点点头,她也很喜欢苏菡,尤其这门婚事已经成了,苏菡将是她的主母,多和她在一起对自己有好处。

    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一名丫鬟在院中道:“公子,老太爷请你过去一趟。”

    “我知道了!”

    无晋把箱子递给京娘笑道:“把这个箱子替我收好,晚上我们再说话,我去去就来。”

    京娘点点头,拿着箱子去里屋了,无晋整理一下思路,快步向皇甫疆所住的宅院走去。

    内堂里灯火通明,除了王爷夫妇外,还有刚才在门口遇到的皇甫武植,他似笑非笑地望着无晋,目光闪烁,不知在想什么?在上首则坐着两人,一个应该是他的母亲,四十余岁的样子,长得还算不错,但嘴唇很薄,给人一种很刻薄的感觉。

    在她对面则坐着一名四十余岁的男子,无晋看见他,立刻向皇甫武植瞥了一样,两人长得太像了,都是一样的相貌粗鲁,大额头,深眼睛,高颧骨,大鼻子大嘴,有点类似于人和猿之间,宝珠站在他身后,有点撒娇似的,给他敲打后背。

    无晋立刻猜到了他是谁了,他应该就是皇甫疆的次子皇甫卓,爵封甘国公,官拜武威都督。

    无晋猜得没错,此人正是武威都督皇甫卓,他接到父亲的信,父亲在信中说,生了大病,可能来日不多,希望他能回来看一眼。

    尽管皇甫卓对父亲极为不满,但他不想背上不孝的罪名,最终还是回京了。

    此时,他也在好奇地打量无晋,虽然他心中对父亲没有把凉王继承者给自己儿子而极为不满,但他不像儿子那样毫无顾忌地表现出敌意,他多少有所掩饰。

    这是自己大哥的儿子吗?他感觉无晋一点都不像自己的大哥,他的大哥很瘦弱,面带病容,而这个皇甫无晋却长得又高又大,身体非常强壮,相貌也完全和大哥不像,当然,他或许长得像母亲。

    但皇甫卓怎么也不舒服,他不舒服的根源就在无晋的爵位,凉国公,这是他大哥的爵位,因为按照制度,当父亲去世后,世袭者的再升一级,到时大哥皇甫宏就会升为嗣凉王,但他大哥却过早去世,那么世袭者该轮到他,他是甘国公,父亲去世,由他来袭爵嗣凉王,而大哥的儿子最多为郡公,可无晋却成为了凉国公,很明显,将来他是嗣凉王,而不是自己,更不是自己的儿子。

    这就让皇甫卓心中极为郁闷,父亲不仅剥夺了他继承西凉军的权力,也剥夺他继承凉王系的资格。

    一想到这里,皇甫卓心中的怒火便开始熊熊燃烧,他不敢对父亲表现出恨意,但他对无晋却没有什么忌讳。

    无晋走上前,跪下给兰陵郡王和王妃施礼,“孙儿参见祖父祖母。”

    皇甫疆点点头,极为不满地看了一眼坐在下面的孙子皇甫武植,他见到自己,连最起码的下跪礼都不行了。

    “无晋,这就是你二叔,见礼吧!”

    无晋也恭恭敬敬跪下行礼,“侄儿参见二叔!”

    皇甫卓冷冷哼了一声,“不敢!不敢受凉国公之礼。”

    “卓儿,你怎么能这样说话?”

    皇甫疆的脸色立刻阴沉下来,“你是长辈,至少要有个长辈的样子。”

    皇甫卓却毫不退让,依旧冷冷道:“父亲,我大哥从未告诉过我,他在东海郡还有个儿子,很抱歉,我对他的身份表示怀疑,在宗正寺没有调查完成之前,我暂时还不接受他。”

    “你的意思是说,连我的话也不相信吗?”皇甫疆怒道。

    “孩儿不敢,但这次孩儿回来是来探望父亲,其他事情我不想知道,也和我无关,既然父亲身体无恙,那我也放心了,过两天我就返回西凉。”

    说完,他站起身,对皇甫疆施一礼,“父亲,我先告辞了。”

    他对妻子和儿子道:“我们走!”

    .........

    (今天周一,求大家推荐票!!)

    卷 二 龙虎斗京华 第一百二十四章 碧仙宫(上)

    第一百二十四章 碧仙宫(上)

    皇甫卓带着妻子怒气冲冲而去,无晋以为皇甫疆会勃然大怒,却没有想到皇甫疆一言不发,没有阻拦他离去,也没有怒斥儿子,非常平静,就像和他没有一点关系。

    无晋忍不住看了一眼皇甫疆,正好看见了他的目光,那目光中是何等悲凉,那是一种晚年失子才有的绝望和悲凉。

    无晋心中也一阵伤感,他知道皇甫疆并不是因为自己,而是前天太子说的那番话,皇甫卓已经偷偷和皇帝达成了出卖他的父亲的协议,这才是老人无比伤心的原因。

    “王爷,他一向都是这样,不要难过了。”王妃低声劝丈夫。

    王妃也不是皇甫卓的亲生母亲,皇甫卓更是对她态度冷淡,从进府到现在,他对王妃根本就是视而不见,二十年来,他从未叫过王妃一声母亲,这些,王妃早已经习惯了。

    皇甫疆叹了口气,“不孝之子,我对他有什么好难过的。”

    “可他毕竟还是回来探望王爷,说明他还没有真正忘本。”

    “你以为他真是回来探望我的?”

    皇甫疆冷笑一声,“恐怕他的探望就会变成失望了。”

    他摇摇头,对无晋道:“无晋,你现在应该明白了吧!”

    无晋默默地点了点头,又道:“祖父,我明天想把京娘送去碧仙宫住几日。”

    皇甫疆一怔,他立刻反应过来,眼中射出怒火,“那个畜生看上京娘了?”

    无晋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苦笑一声道:“虽然我谅他不敢乱来,但我不想大意,我怕真出了事,后悔就来不及。”

    “不!你的担心没有错,他就是那种人,他有过先例。”

    皇甫疆的眼中射出刻骨的怒火,三年前长子留下的一名侍妾就是被那个浑蛋看上,在夜里摸到她房间滛辱,侍妾含恨上吊自尽,这是家族中的丑事,皇甫疆掩盖得极严,从不让外人知道,但他明白,那个浑蛋胆大妄为,这种事是真做得出。

    “正好,苏小姐也在碧仙宫,就让她们去做伴,无晋,明天晚上你一定要回来,有很重要事情。”

    皇甫疆没有说什么事,无晋见他说得郑重,便点点头,“我一定会回来。”

    这时,王妃也笑道:“今天是和苏家联姻第一步,纳彩,上午送去彩礼,苏家已经收了,后天进行第二步问名,明天苏家会送苏小姐的婚书过来,我会看你和苏小姐的八字,放心吧!不会有问题。”

    “多谢祖母!”

    无晋见祖父有些累了,便不再打扰他们,返回自己院子,明天他要将京娘送去碧仙宫,将几日不见,这一晚他们恩爱缠绵,筋疲力尽方休。

    ........

    碧仙宫也就是城东皇太后所住的宫殿,平时戒备森严,极少有人来访,大多时候都是冷冷清清,内宫里非常寂静。

    苏菡是前天陪太后回碧仙宫,她已经在这里住了两个晚上,最初的兴奋已经消退,对这里她也渐渐熟悉起来,和太后在一起时,她还能和太后说说话,可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她都是一个人独处,没有人说话,宫女们都非常谨慎,生怕说错一句话,更多时候她们就像一座座玉雕。

    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让苏菡心中也生出一丝寂寞,如果神仙都是这么寂寞,她宁可不住这仙宫。

    在宫中住了两天,虽然和太后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但她感觉太后非常喜欢她,总是对她自称祖母,而不准她叫太后,一定要叫祖母,这两天太后已经详细地将无晋在皇族中的关系告诉了她。

    苏菡便理解了,毕竟无晋是嫡系皇族,是她的孙辈,可以称她为祖母,只是她也叫祖母的时候,老太后眼中竟闪烁着泪花,就像自己是她真的孙媳一样,这让九天心中有些惊异,她竟然有一个奇怪的念头,会不会无晋真是她的孙子?

    但又不可能,她是晋安皇帝的皇后,晋安事变后,她已经没有儿孙在人世,或许这就是缘分,苏菡只能这样解释。

    苏菡站在小楼上,凝视着不远处的小河,河两边是大片茂密的常绿树林,一座座精致的亭台楼阁便掩映在浓郁的绿色之中,苏菡还是挺喜欢这里的风景,如果再有人陪她说说话,她住一个月也愿意。

    想到一个月,苏菡的脸蓦地红了,恐怕一个月后,她就是新娘了,她就要嫁给那个崂山小道士吗?

    苏菡的心中涌起一股甜蜜的滋味,能嫁给自己喜欢的人,她无疑是幸运的,每天晚上他都能陪自己写书,那时,她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占据他的故事,哼!谁叫他是自己的丈夫。

    苏菡心中又有点得意,她的脸更红了,她竟期盼着那一天的到来,她偷偷向两边看了看,还好,服侍她的两个宫女都不在,没有人知道她在想什么?

    就在这时,房间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服侍她的宫女在门口道:“苏小姐,太后请你过去一下。”

    “知道了,请稍等片刻。”

    苏菡连忙用手冰了冰滚烫的脸颊,将情绪稳定下来,过了片刻,她脸上红晕消退,这才开门出去,两名穿白裙的宫女在门口等候,苏菡只知道她一个叫挽月,一个叫盼月,两人都是玉雕人,基本上不说话。

    “挽月姑娘,太后今天怎么提前找我?”

    苏菡有些奇怪,上午太后要参禅念经,只有中午吃饭时她才会和自己聊天半个时辰,今天怎么一大早就找自己,会有什么事吗?

    她没指望挽月会回答,她也没有问,不料这两个惜言如金的宫女居然主动开口了,还是笑着回答,“是上次的公子来了,太后请你去坐坐。”

    另一个宫女也轻叹一声,“他终于又来了。”

    ‘一定是无晋来了!’

    苏菡立刻便反应过来,否则太后不会让她去,她心中顿时一阵欢喜,他是来看望自己吗?刚刚恢复平静的脸色又蓦地红了。

    她刚要再问还有谁,却见两个宫女的眼睛也闪烁着她两天从来见过的光彩,充满了欢喜和期盼,她顿时呆了一下,心中暗忖,不会这两个宫女也暗中喜欢无晋吧!

    她觉得很有意思,便笑着试探问她们:“那个公子长什么样子?”

    这些宫女都是从小在宫中长大的孤儿,基本上都是与世隔绝,心思跟白纸一样单纯,她们哪里知道苏菡竟是在试探,挽月稍为含蓄一点,不肯明说,“小姐去看了就知道。”

    旁边的盼月却很直率,她抿嘴一笑道:“那公子的个子很高,很英俊,说话总是带着笑容,让人感到亲切,挽月姐最喜欢他。”

    “胡说,我什么时候喜欢他。”

    挽月的脸也蓦地红了,“是因为很少有年轻男子来好不好,我只是有点好奇。”

    苏菡似乎明白了什么,她又轻声问:“内宫里很少有年轻男子来吗?”

    “从来没有!”

    两个宫女一起摇头,“太后从来不准男人进内宫,除了皇帝,其他都只准在外宫,他是第一个来内宫的年轻男子,我们都没有见过。”

    苏菡心中顿时对她们充满了同情,原来无晋竟是她们见到的第一个年轻男子,难怪她们都念念不忘,也真是可怜。

    苏菡心中叹息一声,前方便是养心殿了,是太后平时起居之地,她走上大殿,一眼便看见坐在太后身旁,正陪她说话的无晋,在太后身后还在站着一个,竟然是京娘,在轻轻给太后捏着肩背。

    这一刻,苏菡又是欢喜又是羞涩,欢喜是看到了京娘,她是不是要留下来陪自己?而含羞是看见无晋,在大宁王朝,男女双方在宣布婚事后是不允许见面的,一直到洞房花烛夜,揭开盖头的那一刻,此刻,他们居然在碧仙宫见到了,苏菡从脸上一直红到脖子,她都不敢看无晋一眼,羞羞答答走上前,给太后行一礼,“九天给祖母见礼。”

    今天是皇太后最开心的一天,无晋来看她了,让她心花怒放,她笑眯眯对九天道:“乖孩子,到祖母这里来。”

    苏菡很乖巧地点点头,握住太后的手,站在她身旁,又悄悄对京娘眨眨眼,但至始至终,她不敢看无晋一眼。

    太后看看苏菡,又看看无晋,笑得嘴都合不拢,这两人真是天生一对,幸亏自己去了,若被申皇后逼了婚,她真要后悔晚年,她就喜欢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没事也常常让宫女读给她听,今天她亲眼看见了,她心中怎么能不高兴。

    “虽然定了亲就不好见面,但我觉得也不要太在意,既然在我的宫中,就要按我的规矩来办,九天,你带无晋去看看各处风景,他来了几次都是像火烧尾巴一样,一刻都不留,今天一定要让他看看。”

    无晋连忙笑道:“祖母,我还要赶去军衙点卯。”

    “不行,你们梅花卫是谁主事?我去找他,看他敢说什么?”

    老太后将龙头拐杖重重往地上一顿,“跟九天去,一个时辰后再回来。”

    苏菡的心中已慌乱成一团,低头向殿外走去,无晋只得硬着头皮跟了出去。

    见他们两人都走了,老太后这才拉过京娘的手笑道:“好孩子,我的母亲也是汝阴郡人,我舅父还有后人生活在那里,我十四岁时在那里住了半年,你给我说说那里的风俗景物,看我还能不能想起什么?”

    .........

    卷 二 龙虎斗京华 第一百二十五章 碧仙宫(下)

    第一百二十五章 碧仙宫(下)

    苏菡在一条林荫小道上慢慢走着,无晋

    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