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长跑――读共产党历史(叁)
不论在传统皇权体系中还是在毛泽东设计的“”体系中,造就“专掌内命”的“天子私人”机构,并以之与常规国家权力体制相抗衡,都是最高统治者在与“独立王国”的矛盾冲突中得以垄断国家权力的基本方式。
“中央小组”是毛泽东泽东发动和进行的主要工具和中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核心(按当时的说法,“中央是以毛主席为首、林副主席为副的无产阶级司令部的总参谋部和战斗指挥部”),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中央”的成员构成、生成方式和运行方式,可能是非常怪诞、不易理解的:寥寥几个舞文弄墨的秘书人士(其中多数人资历名望原本极浅),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跃升为口悬天宪、执掌全国各级官员和亿万民众生死的权力巨头;这个极小的秘书班子,亦在戏剧性成功地摧毁了缜密有序的国家常规领导阶层的同时,取代它而成为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并且成为各种殊死的策源地;而它在对各种政敌施以疯狂打击的同时,又在一轮接一轮永不止息的权力角逐中,难以自拔地陷入了自我毁灭的深渊。周在八届十二中全会上说:“中央是产生的新生力量,在中起了重要作用,直接执行了毛主席交给的任务。”(王毅《中央小组》)
几十年的时间,变化天翻地覆,知之者莫不感叹;十年,没有没被伤害的人,也没有没伤害人的人。
如果说这个大党和中国这个大国因“”而满脸涂粪,应不算夸张。使举党举国如此疯狂者,是什么?
如果这个大党从开始就严纪律、重程序、讲个人节操和党员修养,断不至此!一人何以有这般能耐!一个酗酒者肯定不是天生酗酒,他从喝酒到酗酒的过程中,是哪些人忍让了,将就了,怂恿了,屈服了,助醉为酗了?甚至助醉为酗反被酗害了?是哪些领导者让确实伟大的毛泽东渐次变至如此完全判若两人的地步?毛泽东的最终变化为什么没能被有效阻止?谁们抑了毛之善而扬了毛之恶?心自清楚的毛泽东为什么敢置常的组织原则于不顾?的集中制原则和组织纪律哪里去了?被哪些人直接地又被哪些人间接地破坏了?
相对来说多在“纲领”领域里驰骋,暂且不比;我们假设,如果列宁――高尔基认为他像公鸡一样好斗――遇到此类挑战,他会另立组织以“摧毁”亲手缔造的党吗?他会不顾组织原则起用秘书班子打击自己党的高级领导人吗?他会罔顾这类斗争给其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惨烈损失吗?他会不分是非唯顾自己权力的得失吗?相信熟悉彼史与此史者自有判断。难怪有人说毛泽东是列宁和斯大林的结合体。
相信他们取向的不同应与其性格和修养、与其对欧美社会的亲历性和知识性了解等有密切关联,更与其所属党的原则的执行程度有关。
或曰,如毛未受到挑战,大家一直依顺,毛应不会搅致局面。不管此说然否,就的教训来说,在于毛搅局并竟成功了。党的某个领导不顾组织原则恣行妄为而终成既遂,这足以说明这个党还不成熟,其肌体还不健康。如肌体健康,妖风不会起,鬼也不会来。刘少奇们的公民权利和党员权利,现在已经没人理会,或被报复性地褫夺了。
就刘少奇们一边而言,已经凭着自己对实际工作和人事的成功管理而建立起威信的他们,在这场斗争中是以为事情基本解决而太自信?是最高层中争取不够?是最高层中有人根本没有判断力或故意丧失判断力?还是刘们缺少毛泽东的那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与人斗其乐无穷”的辛辣劲?刘少奇在大病期间及临死前,内心有无、有何得失总结?修养是修养者的墓志铭?
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是仅因为大权旁落,还是既因为大权旁落又不满刘少奇的治国策略?
其实,不管是刘看到毛的经济路线、强国富民方略不成功而欲校正或变更航向,还是因他是个有着治国平天下之能力和雄心的男人,刘与毛之间有斗争本是正常的,哪个组织哪个党内没有斗争?关键是,哪些组织哪些党没被内争所灼伤?于是有人“恶毒”地说:如果毛泽东在大跃进前离世,中国该有多好!
有人说“”是“大革文化命”,其实不准确。因为它实际上与文化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