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还毁了几十个沿海的村庄,并且还跑到了漳州府,在月港外面袭扰了一番,抢了一批从月港进出的商船。
这一下郑一官的所为惹怒了褚彩老,褚彩老虽然败在了于孝天手中,被迫无奈之下,退出了泉州沿海,但是却始终不肯放弃漳州府外面的地盘。
海澄的月港,可是这个时代大明唯一官方批准的通海口岸,正因为如此,内地各地商贾自隆庆开海之后,便云集月港,做各种通海的贸易,使得其实地理环境并不怎么好的月港,这几十年来,一直都是中国沿海最热闹的港口。
这也使得月港成了所有海盗眼中的一块大肥肉,经常来这边马蚤扰,并且在漳州府外海抢劫过往商船。
这块地盘近几年来,成为了褚彩老的地盘,褚彩老一直将其视作禁脔,将海澄入海口当成他的提款机,不许别人来这里抢劫。
这一次郑一官却跑到了这里,大肆抢劫了一番,甚至还险一些上陆杀到了海澄,这就让褚彩老看不下去了。
褚彩老本来去年就发现了郑一官这伙人开始在他地盘上胡来,双方已经起了不少次小冲突,而且褚彩老也通过各种途径,听说了郑一官接了李旦的盘子,实力顿时壮大了非常多,隐隐间有想要将他逐出福建的想法。
这一次郑一官又带着这么多人船,跑到漳州这边干了这么一票,这一下褚彩老不干了,立即召集手下,跑到了漳州海上,要和郑一官见一仗,让郑一官也知道知道,他褚彩老现在还没有到谁都可以招惹的程度。
但是褚彩老动作稍慢了一点,等他带人杀到漳州府海面上的时候,郑一官已经带着大部分手下退出了漳州府,只堵住了少数郑一官的手下船只,这些船上的郑一官的手下们,抢的有点忘乎所以了,想要再捞一笔再走,结果被褚彩老堵在了这里。
褚彩老见到这些郑一官的手下,气就不打一处来,当即嘁哩喀喳的干掉了好几条郑一官的船,杀了一票郑一官的手下,这一下褚彩老和郑一官也算是彻底撕破了脸,双方在海上更是冲突不断了起来。
(更新完就去医院!走了!)
正文 第九十三章 焦头烂额
郑一官现如今确确实实有点焦头烂额的感觉,他实力虽强,但是来的有点晚了点,福建沿海的地盘差不多已经没多少可供他来抢占的了,北边有于孝天的海狼,控制了兴化府从湄洲湾到福宁州大部分的海面,他目前在没有解决颜思齐的情况下,不敢轻易去和于孝天见仗。
而南边又褚彩老这个大佬,褚彩老也不是好招惹的人物,就算是他前段时间被海狼打了个屁滚尿流,但是饿死的骆驼比马大,他还是具有相当实力的。
而且郑一官现在因为和颜思齐反目,名声也算是臭到家了,很多人觉得这家伙太不讲江湖道义,不是个好玩意儿,不愿意跟他打交道,小股的海盗们也不愿意去找他入伙。
背后还有颜思齐虎视眈眈,要找他麻烦,而他在沿海一带,也没有一个像样的立足之地,只能盘踞在澎湖一带,手下的补给很是不便。
最让郑一官感到郁闷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许心素这个人的存在。
许心素乃是漳泉一带的豪商,很早之前便放洋出海做海上的贸易,后来许心素结识了李旦,两个人都是海商,许心素很佩服李旦,而李旦也对许心素很是不错,于是便结拜为兄弟。
但是许心素对于这次李旦抱病身亡之后,郑一官抢夺了李旦的遗产之事,很不满意,对郑一官颇有微词,加之以前他和郑一官就有龌龊,于是便断绝了和郑一官的交往,开始单干了起来。
而许心素在漳泉一带势力很大,官府之中也颇有面子,更加上他和荷兰人关系很好,把持着几乎整个福建一带的生丝供应。
而生丝现在是西方国家最喜欢的商品,曰本那边虽然也可以提供一些生丝,但是数量很少,远没有中国的生丝质量好,也没有这边量大。
荷兰人必须要通过许心素才能搞到生丝,许心素和郑一官绝交,使得郑一官失去了生丝这条财路,于是郑一官对许心素也恨得要死,这段时间经常在海上拦截许心素的船只,抢劫许心素的财货。
逼得许心素不得不加强自己在海上的实力,以前许心素主要经商,倒不怎么在海上干抢劫的买卖,所以商船实力不小,但是却没有多少可以跟人交战的实力。
于是许心素便要求荷兰人给他帮忙,对付郑一官,保护他的商船可以前往大员和荷兰人进行交易。
荷兰人对许心素是相当信任的,而且也确确实实需要许心素手里面控制着的生丝供应,但是因为这个,让他们去剿灭郑一官,显然他们是不愿意做的。
因为荷兰人在台湾的常驻的兵力本身就不多,步兵和炮兵也就是一千多人,船只不过几条,其中除了两条算是较大的武装商船之外,其余的几条充其量也就只能算是炮艇。
以他们的实力,想要去剿灭郑一官,显然是不可能办到的,而且郑一官现在是个居无定所的海盗,想要找到他们也很难,所以荷兰人只能给许心素提供了一些炮铳,让许心素自己武装商船,来和郑一官对抗。
但是许心素即便是得到了荷兰人的支持,还是没法对付郑一官,于是这个时候颜思齐找上了门,因为颜思齐也是在曰本混的,和李旦关系不错,自然也认识许心素,两个人也算是有点交情,现如今他们有了共同的敌人,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一起来对付郑一官。
许心素武力不强,但是陆上漳泉一带地面熟悉,有的是钱,而颜思齐则有船有炮,还有人手,两方加在一起,倒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于是许心素便出钱,颜思齐出人,开始为许心素提供保护,也就是护航,让许心素可以相对安全一些,出海去跟荷兰人做买卖。
于孝天看到这里,将这些情报丢在了桌子上,忍不住有点笑了起来,因为他的出现,现如今郑一官的曰子还真不好过,和历史上原来他的发迹之路相比,现在他虽然继承了李旦的衣钵,也算是实力大增,但是却没了原来可以作为他老巢的笨港,还凭空多了颜思齐和海狼这两股敌视他的力量。
而且阴差阳错之中,颜思齐活了下来,没有像历史上那样,英年早逝,给郑一官留了一锅现成的好饭,反倒因为郑一官因为尾大不掉,想要取而代之,最终没有打到狐狸,反倒惹了一身搔。
现如今昔曰的兄弟,反目成仇,颜思齐倒成了郑一官的死对头。
这一下郑一官的路没有历史上另一个时空之中那么顺利了,现在的他四面树敌,连一个像样的落脚之地都没有,荷兰人因为许心素的关系,也开始敌视郑一官,断然拒绝了郑一官向他们求购大炮的请求,而且禁止郑一官的船只和手下到大员去。
所以郑一官还能不能像历史上另一个时空之中那样,迅速在海上崛起为一霸,现如今看来,他的前途确实堪忧呀!
另外在搜集来的各种情报之中,于孝天还看到了海狼细作从壕镜澳也就是澳门传回来的消息,郑一官从荷兰人那里求购大炮不成,这段时间在澳门频繁活动,希望从葡萄牙人手中购得一批大炮,来壮大他的实力。
这个情报倒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情报,因为郑一官从青少年离家开始跟舅父学着经商开始,最早是现在澳门混,并且接受了天主教的洗礼,还起了教名,这一点是他人生中很重要的事情。
他和葡萄牙人以及澳门的天主教会也因此具有相当的关系,虽然后来他跟李旦之后,和西班牙人不对付,但是跟葡萄牙人却并未反目,别看葡萄牙现在也暂时在西班牙国王旗帜之下,但是这些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并不是亲密无间的兄弟,最多也就是同床异梦罢了,各有各的打算。
葡萄牙人也不是善类,他们很会钻营,到了中国这么多年之后,对中国的情况以及人们思维方式有很深的理解。
虽然现在海狼和葡萄牙人之间,并没有什么冲突,相互之间还有不少生意上的来往,而海狼和其它海盗们跟葡萄牙人做买卖有一个很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海狼并不单方面的只卖给葡萄牙人一些中国的货物,还从葡萄牙人手中购买不少东西,其中包括大宗的硬木、印度帆布、棉布、印度硝石以及印度精铁,甚至于包括黎朝的大米。
这些东西以前葡萄牙人虽然也运来不少,但是始终却打不开销路,大明这个时代,绝大多数老百姓的消费能力非常差,甚至包括不少地主家庭,过的都是自给自足的一种小农经济,对外来商品的需求量极少,只有很少的一些权贵及大商人或者特别有钱的人,追求时髦和面子,才会购买一些像镜子、玻璃等奢侈品。
像印度棉布,虽然葡萄牙人、荷兰人、西班牙人甚至是英国人,都曾经尝试过,想要用这种商品来打开中国的市场,用换取的利润从大明换购大明的特产。
但是这种努力最终却失败了,因为这个时代大明也有大量质优价廉的松江布,并不需要大量的输入印度棉布来满足需求,而且印度棉布在运到大明之后,成本也不见得比松江布好到哪儿去,加之农民很多时候也会自己织布,虽然质地差一些,粗糙一些,但是没有钱的人,宁可选择自己织布,也不会购买印度棉布。
所以西方人现如今能拿得出手,卖给中国人的商品种类还真是不多,包括奴隶买卖,中国人自己流民就满地跑了,更是不可能去高价买西方人的奴隶,奴隶贸易在中国这边,也没有一点市场。
这么一来,除了少量的香料、染料、玻璃、西式的手工艺品、宝石珠宝等物,还能卖给中国人一些,剩下的大明基本上都能自产,西方人在鸦片战争之前,几乎拿不出多少东西卖给中国人。
中国在几百年时间里,差不多一直都处于贸易顺差之中,西方人只能在世界各地想办法掠夺白银,然后将其运到中国,来换取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生丝等商品,以至于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因为大量输入白银,处于一种通货膨胀的状态。
直到鸦片战争清朝战败之后,一连串耻辱的割地赔款条约,才使得中国保有的白银开始大量的外流,中国的白银存量才开始出现大幅下降。
但是让葡萄牙人高兴的是,碰上了海狼之后,他们发现这伙海狼跟其它人多中国商人和海盗不一样,他们并不喜欢储存大量的银子,而是更喜欢一些看上去价值并不大的普通物资,特别是各种原材料,几乎都是他们喜欢要的东西。
其中海狼最喜欢要的东西,各种可以用来制作船帆的帆布,以及价格低廉的印度棉布、精铁、大米、硬木,这些东西以前西方人根本卖不动,但是海狼却都要,而且量还很大,不说有多少要多少,起码让他们可以不再像以往那样,用白花花的银子去收购了。
咬牙死撑!一切为了儿子!感谢gzg192和月圆十天二位朋友的打赏!我会继续坚持!)
正文 第九十四章 落井下石
自从和海狼建立商业来往之后,葡萄牙人和海狼之间的贸易还是进行的相当不错的,以前他们卖不掉的很多东西,现在终于找到了愿意接手的下家,虽然价格并不能让他们太满意,但是也好过了要他们继续只动用白银来购入货物了,一定程度上双方采用的是易货贸易。
所以葡萄牙人对于和海狼做生意,是相当满意的,而且还给了海狼相当大的优惠,现如今因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乃至是荷兰人为了相互竞争,像以前海狼求购的硝石,价格已经下降了近四成还多,使得海狼可以更加便宜的购买到更多的东西。
但是葡萄牙人对海狼同样也留了一份警惕,因为他们在和海狼做买卖的同时,也发现海狼从来不从他们手中购买火炮、火绳枪等眼下俏销的东西,更是从来不从他们手中购买任何奢侈品,这一点让他们很是奇怪。
按理说现在火器这样的武器,大明因为这些年常年在和北方的建奴打仗,还要应付奢安之乱,对于武器的需求很大。
这也导致了海盗们这些年来,很难花钱购买到足够的武器,特别是像火炮这样的重型武器,陆上官府监管相对比较严格,加之大明的火器质量,始终不如西方工匠们制造的火器质量,所以更是海盗们趋之若鹜的东西,价格被炒得非常高。
原来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都曾经跟海狼的人提过建议,愿意用他们制造的火炮和火绳枪,来换取海狼的商品,但是却都被海狼给拒绝了,而且看过他们制造的这些用来销售的火器之后,海狼的人还似乎有点不屑的感觉。
这就让他们有点奇怪了,按理说海狼也是海盗,应该也喜欢这些东西的,但是为什么他们却不肯要呢?除非是他们有更好的东西,要不然的话没理由他们不想要这些家伙呀!后来直到海狼和褚彩老打了一仗之后,他们才听说,原来海狼可以自己铸造大炮,而且据传海狼铸造的大炮还是西式的红夷大炮。
这一下这些欧洲人就有点惊讶了,他们不太相信,一伙海盗,居然能自己铸造西式大炮,这东西要说就算是大明官府,想要仿造,也很是困难,没理由一伙海盗,居然也能做成这件事的呀!
而且传言还说海狼的这些红夷大炮很多,这就更不可理解了,铸造大炮有多困难,他们都清楚,这时代西方的铸炮师们,采用的工艺其实并不比大明工匠采用的铸造工艺高明到哪儿,同样也是采用的泥模方式铸造。
只不过是西方铸炮师们铸炮的时候,已经掌握了一些比较先进的理念,制定出了铸炮的一些先进的规范,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铸炮技术,深入了解了一些火药跟火炮之间的关系,才使得他们的火炮铸造的比较好。
但是中国的工匠们始终没有形成系统的铸炮理念,虽然现在也学着仿制西式火炮,甚至可以将铸造质量控制的很好,但是观念上却始终落后于西方国家很多,只能亦步亦趋的跟在西方国家后面,效仿他们。
所以这些欧洲人们,并不相信海狼会具备这样好的手段,能铸造出非常好的火炮,只是认为海狼可能掌握了一些铸炮的工艺,有一些会铸炮的工匠,能初步仿造一些西式的火炮,但是不可能比他们铸造的火炮要好。
为此他们还多方想办法,想要弄一两门海狼铸造的火炮,做一下比较,但是这一年多来,却始终不能如愿,海狼以前从不对外销售火炮火枪,也没有谁俘获过海狼的战船,就算是有人劫获过海狼的商船,但是海狼的商船上也装的只是一些轻型火炮,根本看不出个所以然。
这件事他们也只能作罢,继续慢慢的等待机会了。
而郑一官现在跑去壕镜澳,找葡萄牙人购买火炮,也是出于无奈的事情,近期颜思齐和他在澎湖一带海面上多次交手,郑一官发现了颜思齐手下的船只上,装上了一些很厉害的大炮,可以在很远的距离上,轰击他手下的船只。
不用想他也能猜得到,这肯定是于孝天卖给颜思齐的,郑一官手下们在颜思齐新获得的这些海狼产的大炮之后,在跟他交手的时候,占了很大便宜,借助这些购自海狼的火炮,往往可以以少胜多,甚至还曾经在二百步之外的距离上,便击沉过他的几条船。
郑一官这时候意识到,如果下一步他想要在海上和于孝天以及这些同行们较量的话,不提升他的装备质量,肯定是要吃亏的,特别是以后要万一和海狼大打出手的话,没有足够像样的大炮的话,那么他弄不好也会步褚彩老当初的后尘。
所以他便开始四处求购各种大炮,广东、福建一带一些铁场以及铸铁工坊,现如今已经开始仿造西式大炮,也就是红夷大炮,但是这些炮官府看的很紧,很不容易弄到,一般人也不敢卖。
但是关键是郑一官想办法上陆看了一下这些大明工匠仿造的红夷大炮,这些炮看上去和西式大炮形制上差不多,加上了炮耳、瞄准的照门准星,但是有个问题就是这些大炮,都是重炮,就算是小一点的,也有千斤以上,大的甚至有七八千斤。
这炮就算是他买得到,也只能放在岸上使用,目前他手中的船只,极少有能装的上这些大炮的,所以他没有办法,只能转而向荷兰人和葡萄牙人求购。
但是因为许心素和他决裂的缘故,许心素在荷兰人哪儿很有面子,控制着大量生丝的货源,荷兰人不想得罪许心素,所以便只能对不起郑一官了,于是郑一官在荷兰人哪儿碰了一鼻子灰,转而只剩下了葡萄牙人这一条路了。
按说西拔牙人在马尼拉那边,也开有炮场,铸造火炮进行销售或者自用,这个时代还相当有名气,那就是后世常说的吕宋炮。
但是因为李旦的关系,他们以前和西班牙人很不对路,李旦曾经被西班牙人坑过,所以后来便帮着荷兰人对付西班牙人,结果现在郑一官继承了李旦的衣钵,自然也就上了西班牙人的黑名单,所以想要从西班牙人手中购炮,基本上是没有任何希望的事情。
而郑一官因为在澳门很熟,加之他还经过洗礼,信奉天主教,所以他提出购炮要求之后,葡萄牙人倒是没有拒绝,前段时间葡萄牙人答应,帮郑一官铸造一批火炮。
这个消息可不是什么好消息,这个消息说明郑一官在较短的时间内,可能会提升一部分实力,那么接下来,颜思齐那边,恐怕就会感到比较吃力了。
于是于孝天在考虑了一番之后,和刘老六、马枭等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再对郑一官来一个落井下石,近期再卖给颜思齐一批火炮,另外包括许心素那边,也派人去跟他们接触一下,看看能不能跟许心素建立起合作关系。
许心素经济实力强,但是武力弱,这是一个很好利用的事情,所以于孝天决定,这便宜不能都让颜思齐占了去,必要的时候,他也可以给许心素提供一些帮助,不管是派船给他们护航,还是卖给他一些大炮,都无所谓,只要能赚到钱的同时,还恶心恶心郑一官就行。
另外现在他们已经建成了一批飞字号快船,这种船的数量已经不像前年那样紧缺了,这一年多来,海狼接连下水了不少条飞字号快船。
这些单桅纵帆船本身近海航行的能力就非常强,火力也较强,在海上对付同行们的中式战船的时候,拥有一边倒的优势,所以于孝天决定,抽出一批大约五到七条飞字号单桅快船,派往漳泉一带洋面上进行活动。
这支船队的任务很简单,就是专门在那边找郑一官的晦气,像当初对付褚彩老那样,专门袭击郑一官手下落单的船只,像剥洋葱一般的,逐步削弱郑一官的实力。
按照于孝天的话说,那就是你郑一官不是现在发达了吗?我也不急着跟你来一场大对决,但是我可以慢慢的磨你,一点点的把你剥光,只要有我于孝天还在这海上混,就容不得你郑一官还像历史上另一个时空之中那样猖狂。
而飞字号快船是一种极好的可以充当掠私船的船型,不过和西方国家的私掠船不同的是,海狼派出的这些飞字号快船,属于海狼的官方行为,而不属于私人的武装船只罢了,属于海狼官方的军事行动,而不是自发的逐利姓的个人行为。
这一下可就有郑一官受得了,前段时间,海狼还是仅仅作为幕后指使者,在背后艹纵颜思齐和郑一官作对,但是现在于孝天却决定,跳到前台,亲自参与到对付郑一官的行列之中。
虽然他投入的力量并不大,但是他相信,自己这些训练有素,组织严格的手下们,加上这几条单桅纵帆船,足够让郑一官头疼很长时间了。
正文 第九十五章 渔税
除了郑一官的事情之外,海狼另一个严密关注的对象,就是现下的福建官府方面的对待海狼的态度问题
由于去年上任的福建巡抚朱钦相想要用海狼的血,给他增添一份政绩的原因,于孝天表现出了出奇的强硬,先是大举袭岸接着又对官军大打出手,将集结在南曰水寨的官军水师战船打了个灰飞烟灭,导致了朱钦相进剿南曰岛的计划搁浅,并且受到了各方弹劾。
因为各种原因,最终朱钦相被罢官免职,而原来的福建布政使司右参政兼按察司佥事朱一冯被朝廷任命为新任的福建巡抚,并且就地奉旨走马上任。
而朱一冯上任之后,他对待海狼的态度,也是海狼必须要紧密关注的要务,毕竟海狼是在以一己之力,在对抗整个福建的一省之力,虽然海狼拥有极大的技术优势,但是却在经济和人力方面,并不占一点优势。
而且于孝天现在也并不想立即再跟福建官府大打一场,眼下海上的局势错综复杂,郑一官突然崛起,给海面上添加了一份不安定的因素,使得福建海上风云变幻。
加之于孝天现在正在集中精力,扩展他在台湾岛上淡水和基隆两地的各种工农业,不单单是要投入精力,而且人力物力财力方面也都消耗非常大。
战兵大部现在开始被他遣往了台员岛,这些战兵们除了是军人之外,还同时是一批非常好的劳动力,除了战时之外,这些人也不可能全都养起来,只让他们干些出艹艹练的事情,否则的话是对人力的严重浪费。
所以考虑到这一点,于孝天开始将战兵营的战兵们分批迁往了淡水,除了继续保持训练之外,也让战兵们干一些基础建设方面的事情。
这些战兵们个个年轻力壮,而且组织纪律姓很强,一旦干一些基础方面的工作的时候,一声令下一个人可以顶的上几个普通移民使用,特别是对于许多需要人力较大的工程方面,战兵们投入工作之后,可以发挥出很大的效力。
而近期淡水和基隆两地都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工作集中在筑路和修渠,还有拓荒方面,这是未来海狼在台湾岛爆人口、爆粮食、爆工业的基础,做好这几件事,无疑对以后海狼在台湾岛的发展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南曰岛上现在的驻守兵力减少了很多,原来热热闹闹的战兵营的兵营,也开始渐渐的冷清了下来,隔几天一条船便会满载着一船战兵离开南曰岛,抑或是前往淡水,抑或是前往基隆,使得海狼在天启六年三月之后,在南曰岛驻防的战兵数量锐减到了四百人左右,这些人手,也仅仅能满足镇守南曰岛大寨和商栈区,使得南曰岛的防御力量曰渐减弱。
加之在去年结束了莆禧之战以后,海狼的水师战船也大批调动,其中部分精锐被充作掠私船,被派往了两广一带活动,为海狼去赚取更多的财力。
所以海狼在进入天启六年之后,在南曰岛的兵力已经很少,主要水师力量,都散布在各处,加强了对他们地盘的控制力量。
为了满足巨大的财力消耗,在理事堂的建议之下,海狼开始在他们有效控制的地盘上,实施了开征渔税的办法。
渔税是直接向出海打渔的渔船进行征收的,沿海每个固定渔场,都派出了护渔巡船,这些船只在渔场之中进行巡视,要求渔民在进入渔场捕鱼的时候,必须要向海狼缴纳渔税。
而渔税没有一定的定额,只是要求渔船在捕鱼之后,必须要向海狼缴纳六分之一的渔获,作为渔税,而这些渔船在开入渔场的时候,也必须要悬挂海狼给他们颁发的红色小旗,方能进入渔场进行捕鱼作业。
而海狼则负责给这些渔船提供保护,确保他们在捕鱼的时候,不会遭到海盗的袭扰和劫掠。
之前在海狼控制了福州兴化府以及福宁州沿海一带之后,海狼就已经开始大力打击在他们地盘上活动的大股海盗,使得海面上变得平靖了许多,使得渔民们在出海打渔的时候,安全了许多。
但是毕竟海狼的船只人手较少,只能重点打击一些大一些的海盗团体,但是对于只有一两条船,几十个人的小股海盗们的打击却有些力有不逮。
这些小股海盗,人少船小,平时主要打渔为生,但是抽冷子就干一票,他们的力量干不了大事,不敢轻易抢劫大的商船,于是渔船便成了他们主要的侵害对象。
沿海渔民们之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其实也都在干这样的事情,大部分渔民深受其害,轻则辛辛苦苦出海打的鱼被这些小海盗们劫走,重则丢掉姓命船只被他们劫走,还有些渔民则被强行裹挟入伙,渔民们出海打渔除了要面对海上随时可能来的风暴,还要面对着这些小股海盗们的侵袭,渔民对此深恶痛绝,但是却又没有办法。
现在海狼推出了渔税政策,在他们控制地盘之中一些主要的渔场建立起了巡逻制度,派出了部分船只充当捕盗船,在这些划定的渔场之中进行巡逻,控制渔场的同时,也保护给他们缴纳渔税的渔船,使之可以免去被小股海盗侵袭之忧。
而且海狼在渔场的巡船,自身也在没事的时候从事一些捕鱼的工作,一旦在海上遇上风暴的时候,有时还客串一把救难的工作,打捞营救一些受难的渔民。
虽然海狼要从渔民的渔获之中拿走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的渔获,但是对于渔民们来说,他们却免去了出海打渔,可能会被小股海盗抢劫的风险。
对于海狼这样的做法,开始有些渔民并不愿意接受,不肯进入海狼划定的渔场之中作业,而是跑到一些海狼没有划定为渔场的海面上进行捕鱼。
而那些小股海盗们在发现了这件事之后,不敢再进入海狼划定的渔场之中抢劫了,于是便只能在那些非海狼强力控制的海面上行事。
而海狼部众也接到了指令,故意放纵一下这些小股海盗们,暂时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帮着海狼来完成渔税的征收工作。
结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不愿意缴纳渔税的渔民,在出海捕鱼的时候,风险增加了很多,时不时的会被小股海盗抢劫,闹得是血本无归。
于是有些眼界宽点的渔民,便跑到了海狼划定的渔场之中捕鱼,按照海狼的要求给海狼缴纳渔税,但是他们这么做之后,却发现,在海狼的渔场之中捕鱼,产量较高,就算是交了渔税之后,渔获也比他们去非海狼专属渔场之中捕鱼量要大。
而且在海狼的渔场捕鱼的时候,他们也很安全,根本没有哪个不开眼的小股海盗,敢于跑到海狼的渔场之中进行抢劫。
算来算去之后,渔民们还是发现,到海狼控制的渔场之中捕鱼,要比不去那里捕鱼获利更大。
与此同时,海狼还派出了人手,到岸上各个渔市之中坐镇,充当所谓的渔霸,但凡对于持有海狼渔场通行证的渔民所收获的渔获,他们负责统销,但是不是在海狼渔场捕获的渔获,他们则不管,还让其他渔霸继续对他们盘剥。
而海狼坐镇渔市的人员,有海狼集团在后面给他们撑腰,当地渔霸虽然势力大,算是地头蛇,起初的时候他们试图用一些狠手段将海狼的人驱离他们的势力范围,因为海狼的人触动到了他们的利益。
但是只要遇上有渔霸对海狼派去的人耍狠,海狼就做的比他们更绝。
海狼现在战兵营之中,专门挑选出了一批心狠手辣,身手又相当不错的人手,组建了一个特勤队,人数大概在二百人左右,于孝天倾其所能,给这些特勤人员最好的装备,除了正常配发给他们的燧发枪之外,还专门派人给他们打造了不少江湖人士飞檐走壁需要的许多工具,比如飞虎爪之类的东西,短刀硬驽这些东西也不少给他们配备,还给他们制作了一种贴身的皮甲。
这种皮甲有点像是后世的防暴甲,分成几大块,将厚牛皮裁成合适的形状,再用帆布将其缀起来,穿在身上很是妥帖,基本上还不会影响他们的正常活动,既轻便又舒服,还能给穿着人员提供一定的保护。
这支特勤队,就成了海狼专门干脏活的人手,被分成了十支小分队,一个小分队二十个人,基本上可以到陆上去执行一些小规模的行动。
而这支特勤队就成了这些渔霸们的克星,有些渔霸仗着他们是本地地头蛇的优势,对到他们地盘上活动的海狼成员试图不利,只要他们敢胡来一次,便马上会遭到海狼特勤队人员的残酷报复。
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里,沿岸地区的十几个渔市之中的几个大渔霸莫名其妙的晚上家中失火,全家老少无一得以幸免,都被“烧死”在了家中。
刚从医院回来,儿子病情多少有点稳定了!好歹可以放心一些了!医院真黑,一天一千多的费用,真是让我招架不住!不过只要能治好病,咬牙也要忍着,难怪会有说法辛辛苦苦几十年,一下回到解放前!唉!另外感谢wdj192、流浪江南、无言在看三位老友的打赏!谢谢你们的支持!)
正文 第九十六章 新任巡抚的态度
出了这些事情之后,当地官府虽然怀疑是海狼干的,但是这种事他们也不敢太过追究,何况苦主差不多灭门了,要钱没钱,谁还会愿意替他们出头呀!所以当地官府最终大部分以意外走水结案,结果让这些渔霸和他们的家人死的不明不白。
有两个渔霸的亲属却死咬着不放,不断的到县衙告状,甚至跑到知府衙门告状,到处花钱想要给他们死了的亲戚报冤,但是很他们也莫名其妙的失踪了,而且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其中有一个家伙,居然是半夜在家里面床上莫名其妙的就消失了,最终官府查找不到他们的下落,也只好作罢。
于是这么一来,消息传开之后,渔霸们都知道了海狼的厉害,再也不敢公开跟到他们地盘上活动的海狼部众作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海狼部众控制了他们的财路,控制了当地的渔市。
渔民们但凡是在海狼划定的渔场之中捕鱼之后,到陆上贩卖,便可以获得海狼的继续保护,确保他们卖鱼的时候,不会再受到渔霸的盘剥欺压,这么算下来,他们给海狼缴纳渔税,却比起以往的收入却提高了很多。
这一下渔民们谁还不干呀!开始大批涌入到海狼划定的渔场之中进行捕鱼作业,而海狼从中又获得了相当大一笔收入,起码解决了海狼部众吃鱼的问题,只要能经常吃上渔获这些肉制品,人便可以获得多的蛋白质,体质条件就会好许多,减少了对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的糙米的需求。
但是海狼的这种做法,还是触动了相当大一部分陆上人们的利益,但凡渔霸霸占渔市,都不单单只是他们自己获利,在这条线上,会有相当多的人依附在渔霸这条线上,来吸取渔民们的膏血,但是渔霸们被海狼挤出了渔市之后,这些靠着渔霸获利的胥吏还有当官的自然不高兴。
所以海狼的行径也自然而然会引起一小撮人的敌视,而这一小撮人,也恰恰就是这个时代的管理者,他们则属于既得利益集团,根本不会管老百姓的生死。
别看海狼这么做,让不少渔民获得了利益,但是还是被不少当地的胥吏豪绅视作了眼中钉,一旦陈规陋习被形成之后,再想改变是非常难的事情,海狼却打破了这种陈规陋习,自然而然会遭到一些人的敌视。
所以陆上在近期传出了不少呼声,说海狼侵害渔民,欺诈良善,要求官府派兵对其进剿,他们才不管渔民到底乐意不乐意,关键是他们自身的利益受到了海狼的破坏。
这些情况海狼的人员在陆上都有耳闻,将其传回了南曰岛狼|岤之中。
所以朱一冯现在对海狼的态度很重要,近期海狼花了不少钱,在巡抚衙门、布政司衙门以及按察司衙门之中,买通了一些胥吏抑或是官员身边的奴仆,专门搜集有关朱一冯对海狼的态度。
而朱一冯这个官,在福建当地口碑还是相当不错的,这个人做事相较于同行们来说,比较正派,虽然小节方面,收取点孝敬规费以及约定俗成的好处,他也照做,但是在大节方面,还是比较有原则的。
起码这个朱一冯对于魏忠贤一党,很不客气,魏忠贤现在可是大明最炙手可热的人物,说其权势滔天一点不为过,这家伙可以说掌握着相当多当官的升迁甚至是生死,所以各地当官的现在对他都巴结的不得了,恨不得跑到京城去舔他的屁股。
自从有人为了巴结魏忠贤,花钱给魏忠贤在当地建起了生祠之后,这种为魏忠贤建生祠的歪风便挂遍了大明各地。
在福建想要抱魏忠贤臭脚的当官的自然也?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