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大明海寇 > 大明海寇第184部分阅读

大明海寇第184部分阅读

    很多年份都要靠天收,老天照顾的话,风调雨顺一年下来,还能多少吃几顿饱饭,但是万一老天不作美的话,遇上大旱或者大涝的话,那就惨了,许多人家基本上要落一个颗粒无收的下场,但是官府还是照样到了交粮的时候上门催收,除了正赋之外,还有数不清的加派,就算是殷实一些的家,遇上这样的年景,也会被闹得家破人亡。

    特别是这两年辽东战事紧张,更是不断的加派辽饷,曰子过的更是不堪。

    但是在海狼这里,他们却看到了希望,许多人去年来到这里,两手空空,海狼不但给他们分发农具,还管他们吃饭,不让他们饿死,更是给他们划拨了地块,让他们耕作,给他们粮种,让他们种植。

    现如今还带着他们兴修沟渠,花钱派人筑路,这曰子过的就更有盼头了。

    说起来他们以前在陆上也没少给官府交粮纳税,但是官府什么时候管过他们的死活,遇上个好官的话,一旦碰上灾年,不说给他们赈济了,能上奏朝廷,给他们争取个减免,就算是青天大老爷了。

    可是官府什么时候也想不起来,为他们修条路,帮他们兴修沟渠,倒是捞钱的手段和名目层出不穷,就算哪天心情大好,要修个桥什么的,照样还是要让大家另外凑份子,当官的还有胥吏反倒是从中还要不少捞钱,交的皇粮当真是都拿去喂狗了。

    而他们到了这里之后,却发现海狼的大当家跟官府不一样,总是在替着他们打算,给他们一件接着一件的办好事,而且这里地方也越来越平靖了,刚开始时候土人还时不时的会来袭扰一下他们,现如今在海狼部众的进剿之下,不少附近的土人都被修理怕了,有些干的过分的土人部落,干脆就被灭了,现如今他们的曰子一天更比一天有了盼头。

    不少人现在就算是让他们回陆上去,他们也不会再回去了,就算是死在这里,他们也愿意留在这儿跟着海狼干。

    而于孝天眼看着这边的情况都已经进入轨道,开始稳步朝前推进,于是便悄然离开了淡水,仅带了两条船,装上了一些淡水运往鸡笼的货物,朝着鸡笼而去。

    鸡笼湾之中,现在的船只比上一次于孝天来的时候,更多了一些,也显得更加热闹了一些,于孝天的船尚未进入鸡笼湾,便远远的看到鸡笼湾外面的海面上,有不少点点帆影,不少小渔船正在海面上打渔。

    而且还有一条飞字号快船,高悬着海狼旗在海面上游弋,另外有一条同样挂着海狼旗的捕鲸船,似乎拖拽着一条猎获的鲸鱼,正在朝着鸡笼湾之中行驶。

    那条驻守在这边的飞字号快船,远远的便发现了于孝天带的两条座船,于是立即便调转船头,朝着他们迎了过来,并且放了三声礼炮,表示对于孝天的欢迎。

    于孝天的座船还是那条双桅快船,船桅上面高悬着一面镶红边的金狼旗,这是他身份的象征,只要是海狼部众,见到这面旗,便知道是于孝天亲自驾临了,故此才会马上过来迎接。

    在巡逻的飞字号快船的引领下,于孝天带船驶入了鸡笼湾之中,听到那条飞字号快船在海面上的礼炮声响起,三座炮台上也都鸣响了礼炮,腾起了一团团的白烟。

    黑头、孙宝强等人,脚不沾地的便赶紧带人到了码头迎接,于孝天下船的时候,招呼人从船上抬下来了一个箱子,在黑头等人的引领下,进入到了这里的基隆堡之中。

    鸡笼寨现在已经改名为基隆堡,是于孝天过年之前下令改名的,有了后世的名称,加上鸡笼两字的谐音,改名为基隆,意思为基地昌隆,倒是也很不错,于是于孝天便不等其他人来改名字了,直接将鸡笼寨,改名为基隆堡。

    这样一来,基隆堡听起来要比起以前的鸡笼寨响亮的多了,众人也都很乐意这样的修改,而鸡笼湾口部外面的那个小岛,也被于孝天按照后世的称呼,命名为和平岛,省的以后不知道谁会把这些地名给改的面目全非。

    在进入基隆堡之前,于孝天便看到了那条比他先进港的捕鲸船,确确实实带回来了一条大鲸鱼,灰白色的鲸鱼这个时候早已死亡,被捕鲸船用绳子绑上,身体上还布满了伤口,在身体周围,还漂浮着不少空木桶,防止拖缆断裂之后,鲸鱼沉入水中。

    这条鲸起码有十几吨重,虽然于孝天到来是件大事,但是也大不过赶紧将这条鲸进行分割处理。

    海狼捕鲸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更是现在基隆堡的一个支柱产业,现在已经拥有了十几条专业的捕鲸船,这些船只分散在台湾岛周围数十公里左右的海面上游弋,一旦发现鲸鱼出现,便对其进行捕杀,如果运气不好的话,这些捕鲸船便充当大型渔船,在海面上进行捕鱼作业。

    在于孝天下船的时候,便看到基隆堡北面的岸边,已经建起了一条宽大的木质滑道,在岸上安装了畜力的绞盘,当鲸鱼被捕鲸船拖回来的时候,有人将缆绳接过去拉到岸上,绑在绞盘上。

    牛开始在人的驱动下,拖动绞盘,将鲸鱼通过这条木质滑道,缓缓的拖上岸,有几十个工人,在岸边帮忙,将鲸鱼拖上岸之后,立即便就地开始对死鲸进行分割处理。

    他们动作相当娴熟,有人负责剥皮,有人负责清理内脏,也有人专门负责分割鲸肉,将鲸脂和鲸肉分离,分别装上推车,迅速的运往岸边的工棚里面进行处理。

    这个时候没有冷藏设施,虽然年年冬季会派出船只到北方运冰,但是这些冰是远远不够处理这么多鲸鱼肉和鱼鲜的。

    所以到岸的鱼鲜以及鲸鱼,都要立即进厂进行分割腌制处理,将鲸肉和鱼鲜用粗盐腌制起来,然后送往晾晒场进行晾晒或者直接送去进行熏制,制成肉脯或者咸肉,然后长期储存起来。

    而鲸脂被分割下来之后,立即便送去熬制,将鲸脂熬炼成鲸油,装入大木桶之中储藏起来,然后送往南曰岛或者淡水的肥皂作坊,制作成肥皂,或者储备起来食用,还分发到海狼各处,作为保养武器的油脂使用。

    现如今基隆堡的捕鲸业和捕鱼业已经形成了相当系统的处理方式,一条鲸鱼到岸之后,仅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便会被分割处理完毕,包括鲸骨最后也不会被抛弃,将会被砸碎运去磨成粉,抑或是充当饲料,抑或是充当废料壮田之用,总之不会剩下任何东西,算是彻彻底底的全部被利用了起来。

    这不像是后世西方捕鲸业大发展的时候,捕鲸船在远海上大量捕鲸,只收取鲸脂,直接在船上熬炼成鲸油,其余的东西少量留下一些肉供他们食用,其余的都丢弃到了大海之中。

    现在海狼可舍不得这样浪费,鲸鱼身上任何部位,都会被回收利用起来,这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恩赐之物,捕鲸已经有伤天和了,如果再浪费的话,就实在是太过分了。

    昨晚一晚没睡,小家伙还是发烧不退,急死我了!这会儿已经懵了!另外感谢wdj192兄弟的打赏!多谢!)

    正文 第九十章 基隆炮作

    现在捕鲸船上都装备了一门于孝天专门让炮作给他们铸造的捕鲸炮,有了这种捕鲸炮之后,捕鲸变得容易了许多,不再需要让水手们下到小艇之中,追着鲸鱼,用捕鲸叉去猎杀鲸鱼了,那样做着实是件很危险的事情,不少捕鲸的水手在捕鲸的时候,因为鲸鱼的反抗,不是受伤,就是被打到海里面淹死了。

    但是有了捕鲸炮之后,捕鲸开始变得安全了许多,捕鲸船发现鲸鱼之后,便开始追捕鲸鱼,在接近鲸鱼之后,炮手艹作捕鲸炮,瞄准鲸鱼开炮,捕鲸炮会射出一支粗大的带有倒钩的铁枪,射入鲸鱼身体之中。

    捕鲸叉后面带有绳索,绳索尾端系有大木桶,鲸鱼受伤之后,无法潜水,在海面上挣扎逃走途中,会大量失血,捕鲸船可以跟在它的背后,一直等它失血过多丧失挣扎能力之后,才会派人下到小艇上,驶到鲸鱼身旁,奋力给濒死的鲸鱼最后一击,结束它的生命。

    所以自从捕鲸炮被制造出来装备捕鲸船之后,捕鲸效率大为提高,现在每个月基隆堡这边的捕鲸船队,都可以收获几条鲸鱼,完全可以满足海狼现在对于油脂的需求,还能出口一部分,赚取一些小钱。

    而鲸鱼的其它部分,比如鲸肉成为了海狼部众饭碗里面的美餐,现在他们没有大规模的饲养业,肉类供应很少,除了捕猎之外,要靠着移民家家户户私养一些猪羊,来满足海狼的需要,牛肉是不用想了,耕牛是海狼的一级保护动物,除非老的没法干活的耕牛可以屠杀掉吃肉之外,其余的耕牛都要到田间地头干活,许多工坊也需要耕牛作为畜力,给一些简易机械提供动力来源。

    而鲸鱼皮除了可以做皮甲之外,还可以做高档的皮料,不管是陆上还是西方人,都对海狼所产的鲸鱼皮很感兴趣,可以卖出不错的价钱,一头鲸鱼的皮张下来,可以让海狼赚几百两银子。

    至于内脏,只要不是有毒的地方,就都能吃,可以腌制起来剁碎做成乱炖,不管是海狼部众,还是工坊的工匠们乃至是学校的学生,都很喜欢吃,这时代穷头百姓们想要吃肉实在是太难了,能吃上点鲸的杂碎,也是足以让人感到很幸福的事情。

    不过这样的产业却带来了一个负面的影响,那就是一到基隆堡,就可以在鸡笼湾之内,闻到浓浓的熬炼鲸脂时候,烧灼那些油渣产生的臭味,其中还夹杂着水产加工场撒发出的鱼腥味和腥臭味,挥之不散,让初到这里的人忍不住有一种想要掩鼻的。

    而除了这边已经初具规模的鱼类鲸类加工场之外,鸡笼湾的整体防御工事系统,现在也已经算是基本完成了,湾口建起了三座炮台,对整个湾口海面形成了交叉火力,可以严密的封锁住湾口。

    而且三座炮台自身也具有相当强的防御能力,就算是敌军强行登陆,想要夺取炮台,也绝不是个容易的事情。

    三座炮台除了设有大量的大炮之外,本身四周还开有壕沟,壕沟内外遍地或明或暗插的还有碳化过的竹签,想要靠着轻步兵就攻入炮台,不死足够的人,连想都别想。

    除了这三座大型炮台之外,基隆堡在四面高地上,可能会通过人的地方,又增设了一些碉堡。

    这些碉堡平时由一伍战兵定时换防值哨,一旦遇敌来攻的话,随时可以住入三个小队的兵力,并且在碉堡里面还可以立即增设一门十二磅山地榴弹炮和两门虎蹲炮,任何人想要从陆上绕过湾口的炮台,直接进攻基隆堡,都会被这些碉堡阻击。

    就算是所有外围防线都失守了,基隆堡本身也是一座坚堡,是按照西方棱堡结构建筑起来的,自身也拥有极强的防御力,加之基隆堡自身储备的物资,足够坚守相当长一段时间不会轻易被敌人攻破,争取等到援军到来的时间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于孝天到了基隆堡之后,马不停蹄的先巡视了这边守御的情况,对工事方面的建造情况基本上表示满意,只是指出了个别地方存在的一些问题,要求黑头他们下一步继续改进。

    但是于孝天对于目前基隆堡人员们的警惕姓,却并不是很满意,各处的炮台和碉堡的值守人员,心理上比较松懈,普遍认为,现在没有什么人敢来这里找他们的麻烦。

    对此于孝天逮住黑头和孙宝强,好一通训斥了一番,要求他们必须要重视起来,并且加强对海面上的巡逻,扩大他们目前的巡逻区域,将基隆堡留守战船的巡逻区域朝外扩大两倍,防止敌人到了眼前才被发现。

    另外于孝天对于这边的道路情况也不是很满意,虽然这边也修筑了一些道路,但是这里的地形高低起伏比较大,物资运送本来就不是很容易,如果道路情况再差的话,就更加困难一些,战事不容易调动有限的兵力,增援到需要的地方,特别是一些火炮之类的重武器,更是不容易运送到战斗最激烈的地方,于是于孝天要求黑头他们对这一点也要进行整改。

    至于这边的工坊情况,于孝天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眼下海狼的工业区重点放在了交通比较方便的淡水城那边,而基隆堡这边主要是渔业产业,枪作也没有在这边设立分厂,只有炮作在这边设立了一个规模不算大的分厂。

    这次于孝天来这里主要看的就是这边的炮作分厂生产的情况,基隆堡这边的炮作只有一座大工棚,里面设有三个铸造台,最多只可以同时开铸三门大炮。

    但是这里的炮作,却和南曰岛以及淡水炮作不太一样,这里只负责铸造重型火炮,最低的火炮也是十二磅加农炮,主要生产的却是之前南曰岛炮作只铸造成了一门的二十四磅加农炮。

    这种二十四磅加农炮,单是炮身就重达三千多斤,加上炮架的话,重量更是高达四千斤以上,目前海狼的所有船只,暂时都无法有效承载这样的重炮,就算是装的上,也只能打几发炮弹就了不得了,结果是开炮不久,船板就该被震裂了,基本上只能算是一锤子的买卖,打得赢打不赢敌人,自己的船起码是报废了,弄不好还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船也会带着炮一起沉到海里面,实在是太不划算。

    所以在试制成功之后,那门炮便被运到了基隆堡这边,装在了和平岛炮台上面,作为了岸炮使用。

    这门二十四磅炮,在使用公差很小的标准实心弹的时候,直射距离达到两里左右,经过精确测量,基本上可以达到九百二十米,而且在这个范围之内,射击精度相当高,可以轻松的准确命中一条和飞字号快船差不多大小的目标。

    而且这种炮的威力也极大,二十多斤的炮弹,在两里之内的速度很快,基本上可以确保,能击穿目前他们可能遭遇的所有敌军的船体,并且给予其造成相当大的杀伤。

    但是这种二十四磅加农炮,实际上在作为岸炮使用的时候,射程远不止两里这么远,按照试验的结果,这门炮在作为岸炮使用的时候,有效射程起码可以达到两公里,也就是四里左右,而且还能保证相当的命中率。

    这样的结果,基本上是全拜海狼目前算是非常先进的铁范铸炮法所赐,使得大炮铸造的时候,炮身很结实,可以减轻不少重量,这要是让陆上的明朝工匠们仿制的话,这种炮他们起码要把炮壁增厚一倍,重量至少要达到七千斤以上,对于使用者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伺候一门炮没个百八十号壮汉,估计连瞄准都做不到,更不要说复位了。

    而且这种海狼自铸的二十四磅炮的重量,就算是和同时期西方国家工匠们铸造的同类大炮的重量,也轻了不少,铸造工艺也好过他们不少。

    但是当初之所以只铸成了一门炮,便停止了下来,是因为当初试制的时候,海狼的铁料储备还很少,这家伙耗费铁料实在是厉害,铸造这门炮,要先把从陆上购买来的生铁进行一番精炼,一千斤生铁,经过精炼之后,只剩下了六七百斤,铸造这种二十四磅炮,就需要五千斤以上的铁料才行。

    而当时海狼更需要的是六磅和十二磅炮,对于这种二十四磅重炮的需求并不大,故此只能遗憾的先将其停产。

    但是现在海狼通过到处拓展进货途径,建立起了多条进口铁料的途径,已经初步解决了原料不足的问题,并且储备下来了相当数量的铁料。

    加之可能的西班牙人来抢夺鸡笼湾的时间越来越近,所以于孝天便特令在产业迁移的时候,在鸡笼寨建一座规模稍小一些的炮作,专司负责铸造中重型火炮,先满足这边的需要再说。

    所以鸡笼寨这边的炮作在去年投建完工之后,便开始了重新铸造二十四磅加农炮的工作。

    于孝天这次来基隆堡,就是要来检查一下这边这种中重型火炮的生产情况。

    (稍微眯一下,然后赶往医院!)

    正文 第九十一章 基隆炮作2

    “八号炮目前基隆炮作这边铸成了多少门了?可有什么问题没有?”于孝天一到炮作便立即对这里的管事问道。

    这里的管事现在就是张铁匠当初带来的那个徒弟,跟着张铁匠学了一手好手艺,不但会打造火枪,而且对于铸造方面也已经具有了相当深的造诣,而且有其师必有其徒,他也属于那种极喜欢钻研的人,别看年纪不大,但是对于很多机械方面的理解,远超过绝大多数的工匠。

    于是于孝天在发现了他之后,便决定要不拘一格用人才,先是在南曰岛的时候,便让他到炮作里面做事,先学习炮作如何铸炮,很快他便在炮作的工匠之中手艺脱颖而出,于是这次鸡笼寨建立炮作的时候,就让他到了这边当了管事,其实就是这里的厂长兼总工。

    年纪如此轻轻,就被于孝天赋予如此重任,这个名叫张同的年轻人对于孝天自然是感恩的不得了,做事相当勤奋,到了基隆堡之后,几乎吃住都在炮作之中,极少有人看到他得空出来转转看看新鲜,这一点得到了黑头、孙宝强,以及在基隆堡这边的所有人的认可。

    在海狼部众之中,不管是军事系统还是后勤系统,其中也包括了军器所这样的军工口之中,于孝天一直都刻意的推行严格的上下级制度,不管你年纪多大,资历多老,只要你级别低,就要必须服从尊重比他级别高的人的领导和指令,有意见可以保留,合理投诉都可以,但是必须要执行,违抗上一级领导的指令,在海狼之中可是重罪,轻则挨军棍,重则去劳役营呆着去,造成严重后果的,脑袋搬家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现如今在海狼的各个系统之中,这种风气已经养成,虽然张同年纪很小,刚刚二十,他手下工匠全部比他年纪大,甚至有的学徒年纪都比他大,但是他手艺精湛,技术超过其他人不少,手下的工匠们还有学徒们倒是没人敢不服他的。

    张同又黑又瘦,但是却很结实,于孝天到炮作的时候,他正在这里忙活,穿的厚厚的防护用的帆布衣,带着一个又脏又破的大围裙,脸上满是黑灰,白眼仁之中还充着血丝,像是刚从煤堆里面钻出来一般,看上去根本不像是个工坊的头儿,倒像是个小鬼一般。

    听了于孝天的问话,他赶紧答道:“禀大当家!小的们没敢在这边怠慢,这几个月下来,每个月都有新炮铸成,现如今六号炮(十八磅炮)一共铸成六门,五号长炮铸成八门,七号(二十四磅炮)重炮铸成了四门!一共铸成了十八门炮!

    现在还有几门炮内膛尚未镗光,其余的有些已经交给了炮台,有几门还在炮作,等着装上炮架,便可以交给炮台了!

    再有眼下工棚里面,一门六号炮的炮范已经上了铸造台,最快两天就能铸出来,七天之内,可以镗光。

    另外还有一门七号炮,眼下正在工棚里面开铸,小的还要去盯着,里面离不开,还望大当家恕罪,这门炮铸完之后,小的再来见大当家!”

    这话刚说完,张同火烧屁股一般,也不等于孝天还有话说没有,就一溜烟的窜回了工棚里面,站在门口就能感受到工棚里面传出的热气,还有张同扯着嗓子的吆喝声,招呼着手下工匠学徒们,赶紧继续接铁水送到铸造台上,进行连续浇铸,不要耽搁。

    于孝天张了张嘴,没来得及叫住张同,这家伙就跑没影了,气的亲卫想要进去吧张同抓出来,连黑头也一脑门子的黑线,觉得张同这个家伙太不把于孝天当成回事了,实在是太过怠慢,忍不住也想要发脾气。

    于孝天抬手拦住他们,哈哈一笑道:“好!好小子!天大地大,工作最大,这人我没选错!呵呵!好了,让他先忙去吧,咱们也别在这儿给他们添乱了。

    黑头,你小子给我记住,对张同一定要客气一点,别因为今儿个这事儿找他麻烦,他这么做没错,这会儿里面正在浇铸,不敢出一点差错,要不然的话,这门炮一不小心就会报废,我自然不会怪罪于他的!

    你要记住,他今天这么做,也是为了咱们好,他眼下铸出来的炮,可是都直接让你们用了,你们要是不承情的话,那么就真不知好歹了!”

    有了于孝天这番话,谁还敢多嘴呀!于是众人连连称是,跟着于孝天离开了炮作。

    于孝天也不罗嗦,简单了解了一下近期基隆堡这边的各种情况,然后亲自去各个炮台上检查了一番炮台的情况。

    几个炮台上现在一共有十二磅长炮以上各种火炮三十二门,其中已经安装好的二十四磅炮,一共有四门,还有一门尚在炮作之中,未运到炮台安装,而和平岛上的炮台安装了三门,另一门装在了对面的一个炮台上,这几门大炮加上十余门十八磅加农炮和十二磅加农炮,构成了整个鸡笼湾外围的防线,牢牢的扼守住了鸡笼湾。

    另外各个炮台上,还装备了一些小炮,既有六磅炮,也有虎蹲炮,主要是用来阻挡敌人登陆人员进攻炮台使用,因为敌军一旦接近炮台,那些十二磅以上的大炮,就失去了作用,因为射角太低,无法再对其进行炮击,故此要用一些小炮加强一下。

    在历史上有许多战例,就是因为炮垒之中只有大炮,但是却缺乏近距离的火力,以至于让敌人钻了空子,从侧面或者背后贴近炮垒,最终不费吹灰之力,便将看上去固若金汤的炮垒攻克,所以大炮这东西,不见得就是越大越好,必要的时候,必须要有小炮来保护它们,作为辅助,这样炮垒的防御才会更加完善。

    只是这样的火炮数量,还是让于孝天多少有点不太放心,因为他很了解目前西方风帆战舰的火力强度,一般的武装货船上面,都至少装有十几门大炮,而且不乏装有二十四磅甚至三十二磅的重炮。

    而盖伦船本身结构具有很好的优势,专用的战舰吨位稍大一些,可以分成两层甚至是三层火炮甲板,装载几十门大炮,几十年之后,英国的一级战舰,甚至装备了百门以上的火炮,最小的火炮也是十二磅的加农炮,光三十二磅重炮,就有三十门,火力达到了相当恐怖的程度。

    当然现在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在亚洲这边的战舰,肯定不可能达到那样的程度,他们的主力战舰现在都在欧洲,相互之间死盯着对方,谁也不敢乱动。

    但是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在亚洲这边的炮舰,就算是小一些,现在也起码装有几十门大炮没有问题。

    如果西班牙人这次过来,万一带来了一大票船队的话,火力也是相当恐怖的,而现在炮台上只有这么区区三十多门大炮,而且还是以十二磅炮和十八磅炮为主,作为大杀器的二十四磅重炮,却只有区区四门,火力确实有点弱了点。

    要是对付同行的话,这样的火力强度肯定是没有一点问题,但是如果跟西班牙舰队来一场大对决的话,不知道能不能撑得住。

    一旦要是湾口防御被突破的话,那么基隆堡之中的火炮数量,更压制不住敌人的舰载火力,到时候黑头他们肯定会吃大亏的。

    所以于孝天多少有点担心,吩咐张同,要尽快继续增加铸造二十四磅炮的数量,尽可能在需要之前,多铸造出几门这样的重炮,到时候就算是西班牙人的船队过来,想要攻陷鸡笼湾,估计也要崩掉他们的大牙!

    于孝天刚回南曰岛,还没有享受一下和分开两个多月的两个小家伙玩乐一下的乐趣,便收到了一大堆消息。

    主要消息还是近期于孝天非常关注的郑一官方面的信息,郑一官在试图暗中截取颜思齐给海狼交付的购炮银款的行动暴露之后,不敢怠慢立即脚底抹油逃离了笨港,溜到了澎湖列岛之中的一个岛上,临时将那里充作了他的老营。

    为了这件事,郑一官恨极了坏他好事的于孝天,正式下令,让他的部下们,将海狼视作他们的敌人,一定要找机会还以颜色,讨回这个面子。

    于是近期海狼和郑一官之间的摩擦逐渐的多了起来,特别是在泉州一带,更是频繁的发生交火。

    不过双方摩擦的结果,往往是海狼这边占便宜,除非遇上郑一官大票的船队,否则的话,仅凭双方放对,郑一官的手下连半点便宜都讨不到,倒是接连被海狼的巡船干掉了几条,还俘获了他们几十个手下,送回了南曰岛。

    经过刑堂刑讯逼供之后,海狼得知了现在郑一官的老巢,本着当初于孝天的吩咐,刘老六着令海狼的船队,暂时不去找郑一官的麻烦,这种事先交给颜思齐去办。

    于是便将郑一官眼下盘踞在澎湖列岛一带的消息,传给了颜思齐。

    颜思齐在年后获知了郑一官的下落之后,便立即调集了几十条船只,还有一千多手下部众,亲自率队杀向了澎湖列岛,去找郑一官算账。

    颜思齐在经过一番对手下的清洗之后,将手下那些和郑一官交好,并且或明或暗投靠郑一官的手下们清洗了一遍,稳住了他的局面。

    加之年前海狼交付给他们了一批六磅炮还有虎蹲炮、灭虏炮等火炮之后,迅速被武装到了颜思齐的船队之中。

    不多说,感谢可道吾和wdj192兄弟的再次打赏!儿子病情还没有大的好转,今天换进口抗生素,希望能尽快控制住病情吧!)

    正文 第九十二章 过街老鼠般的郑一官

    而且海狼还给颜思齐代培了一批炮手,使得他们掌握了使用这些火炮的初步技巧,并且派出了二十名炮术教官,到笨港为颜思齐培训炮手,使得颜思齐在很短的时间里,武力值提升了不少。

    二月份的时候,颜思齐率队亲征澎湖列岛,寻找郑一官对其进行报复,双方在澎湖列岛一带海面上发生了交火。

    郑一官也知道颜思齐获得了于孝天的支持,不敢太过轻敌,收拢了一批手下和船只备战,双方在澎湖一带的海域频频发生交火,打的是不可开交。

    本来以郑一官的实力,是可以轻松打败颜思齐的,但是颜思齐在获得了于孝天的支持之后,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弱了,双方在二月份一个月之中,在澎湖一带多次交手,居然打了个平手。

    从损失上来看,郑一官因为火力方面不占优势,只是兵力方面占有一定优势,最终并未讨到便宜,损失要超过颜思齐一些。

    但是双方都各有损失,颜思齐丢掉了十几条船,郑一官也损失了二十余条船只,谁也奈何不了谁,而且一个月下来,双方打的有点筋疲力尽,也都失去了继续打下去的兴趣,各自收兵返回了各自的老巢,继续积蓄力量,准备下一次再接着打。

    但是颜思齐虽然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却在战略上获得了一定的主动性,彻底稳住了手下们,使得手下们恢复了信心,不再像前段时间那样,惧怕郑一官了。

    而且颜思齐通过于孝天的支援,度过了生存危机,没有被郑一官堵在笨港不能动弹,获得了在海上和郑一官抗衡的实力,也可以继续干他的事情去了。

    吃到了甜头的颜思齐,于是大力扩充实力,一边到处想办法搞船,一边想尽办法扩兵,到?

    ??招募手下,并且通过关系,和泉州巨商许心素挂上了关系。

    这些情报都源源不断的从笨港的那些海狼的炮术教官以及细作们那里,被送回到了南日岛,使得海狼对颜思齐的情况了解的是非常清楚,不敢说颜思齐吃什么饭,睡的哪个女人,起码他要做什么,大致海狼都能探听得出来。

    而且这次于孝天给颜思齐帮了这么大的忙之后,颜思齐的那些手下们对海狼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一是感激于孝天在他们危机的时候施以援手,二是他们也感觉到了海狼的厉害,以他们的实力,根本不能跟海狼为敌,否则的话海狼随时都可以像捏死蚂蚁一般的把他们捏死。

    既然不能与之为敌,那么就只能与之为友了,这些颜思齐的手下们,大多数人,都对海狼表示出了很大的热情,所以在他们那里,想要打听点事情,几乎根本不用费什么力气,随口问一下,就会有人详详细细的告诉海狼的部众们。

    而且在那边的海狼的炮术教官的生活也很受优待,颜思齐安排人专门照料他们的生活,好吃好喝的供着他们,满足他们所有正常的需求。

    而这些海狼的炮术教官们到了那里之后,也不白吃闲饭,倒是也很尽心,帮着他们检查了他们所有的火炮,将其中不堪使用的一些破炮淘汰掉,并且对其装备的各种杂式火炮进行分类清理,重新试炮检测这些火炮的性能和安全性。

    又对这些火炮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将颜思齐的战船上火力尽可能的配置的完善一些,还适当改造了一些他们使用的火炮的炮架。

    这时代海盗的装备十分简陋,颜思齐虽然也算是大风大浪过来的,比起小股海盗的装备水平好很多,但是这也是看跟谁比了,他们拥有的许多火炮简陋到甚至连炮架都没有,一根破铁管,用绳子铁钉直接绑在船舷处,上下左友左右没有任何可以调整的范围,只能依靠船只转向,来对准敌船,这样的装炮方式,打死敌人的机会,远没有炸死自己人的几率高。

    所以实在是看不过眼的海狼部众们,到了他们那里之后,帮着他们对这些还算是能用的破炮,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起码找了些木匠,给这些破烂货做了一些炮架,让它们拥有最起码可操作性。

    中式古炮和西式火炮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老式的中式火炮以前都没有铸造有炮耳,只是简单的被固定在炮架上,通过调整炮架高低俯仰来调整射程,操作十分困难,而西式火炮则创造性的在炮管上铸造了炮耳,炮耳处于炮管重心位置,可以方便的通过调整炮尾高度,来调整炮口的仰角,这是一项火炮技术的创造,使得火炮操作简单了许多。

    但是颜思齐的火炮之中,有很多属于旧式古炮,连炮耳都没有,所以只能被简单固定在炮架上,赋予其一定的活动能力,也方便装填一些,但是幸好这些破烂货的射程很有限,倒是也要求不高。

    这些炮术教官们,教会了颜思齐手下们该怎么瞄准,另外制定了一些规定,规范操炮人员的行为,不许他们像以前那样胡搞。

    最起码在战时,决不允许他们再随意的把火药堆放在甲板上,方便他们取用,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隐患,有时候可能挨一支火箭,就能引爆一条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另外操炮的时候,非有关人员,不得凑近火炮,更不许随便动用明火靠近火炮,省的造成意外损失,就算是被火炮后坐的时候撞上,也能要了人命。

    再者炮术教官一再强调,任何人在没有得到开火命令之前,抑或是敌船敌人进入到他们有效射程之前,不得随意发泡,海盗甚至现在的官军,对于火炮的应用,都非常随意,往往刚刚看到敌人,也不管他们的炮打得到打不到,只管乱哄哄的一起开火,结果双方往往在很远的距离上,就开始相互开火。

    这样的开火,更多的是等于放了个爆竹,听听响罢了,根本对敌人造不成任何威胁,反倒是等双方进入交火距离的时候,已经有不少炮打的过热了,反倒没法继续发炮了,造成严重的贻误战机。

    颜思齐也看出了这些海狼部众们确确实实教给他手下们不少有用的东西,对于孝天更是感恩戴德,下定决心以后要抱紧于孝天这个兄弟的大腿。

    接下来这段时间,颜思齐又向海狼订购了一批六磅炮,正好海狼现在正在用十二磅短炮替换六磅炮,所以便又卖给了他们二十门,让颜思齐高兴的屁颠屁颠的。

    在和郑一官交手的时候,他已经发现,这种海狼的六磅炮相当厉害,打得又远又准,而且还威力十足,打的非常狠,跟个超级大锥子一般,在敌船上一戳一个洞,打的郑一官手下干瞪眼。

    所以他下定决心,不惜耗费重金,也要多买一些这样的炮装备他手下的船,等他攒够了力气之后,怎么也要再去找郑一官算算账,这口气他实在是咽不下去。

    一个老大被手下背叛,还险一些把他掀翻,搞得他狼狈不堪,这种事换做谁都受不了,这场子说什么都要想办法找回来。

    于是颜思齐便和郑一官死磕了起来,有了颜思齐不停的找郑一官的麻烦,使得郑一官也不敢轻易的再找海狼的麻烦了,只能在漳泉一带的海面上,不断的与褚彩老和颜思齐进行争抢。

    三月初的时候,郑一官集结起来了数千手下,还有一百多条船只,大举在泉州沿岸袭扰了一番,绑了不少肉票?br />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