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货的价钱,不是到岸的价钱,我们这次送去的货,货单我看过了,在本地出货,确实也就是两千两银子就算是出的相当不错了。
可是你们却没把我们这趟的运费算进去,我们出人出船,跑那么远,还承担了很大的风险,这些货到马尼拉码头的时候,起码就已经值五千两银子了!要不然为何这么多海商不远千里跑去跟他们做买卖?
出海一趟,海商的利润一般都是翻一番,否则的话谁肯冒着葬身鱼腹或者被我们这种人截杀的危险,去干这行?
再说了,西班牙人采集硝石,虽然运到马尼拉有很远的距离,但是他们成本很低,利用的都是当地的土人帮他们采矿,他们只是需要把这些东西运送过来就可以了,所以他们这一次起码赚了我们数倍的便宜!
这趟买卖其实我们吃了大亏!你们却还在沾沾自喜!哼哼!”于孝天现在可早就不是当初初来乍到时候的那个两眼一抹黑的家伙了,他这两年来很注意收集各种商业上的价格信息,再加上有李宜这个合作者在旁帮忙,一些事情他了解的很清楚,所以他这才说这趟买卖他们海狼亏大了。
赵麻子掰着指头算了一下,脸色顿时也变得难看了起来,猛的一拍大腿骂道:“奶奶的,确实如此,咱们被干腊丝人给坑了!这个张丰实在糊涂,怎么没有多跟他们讲讲价钱?回去之后,我再找他算账!”
于孝天摇摇头道:“这件事不能怪张丰,是咱们都提前没有考虑周全,另外西班牙人也太过狡猾,才让咱们吃了这个亏!不过这也无妨,我们现在急需的是硝石,西班牙人坐地起价也是正常的,下一次再去的时候,我们可以再跟他们谈,如果谈不拢的话,就拒绝交易,西班牙人如果存货多的话,肯定急于出手,这就好办多了!
毕竟这一趟张丰回来,给咱们解决了燃眉之急,有了这些硝石之后,我们可以配制出来两万多斤火药,起码够我们顶一段时间了!
你们可以安排下一批货物,按照西班牙人的要求,给他们办一些货物,另外这次我在台员那边,也带回来了一批鹿皮,顺便给他们送去一些,看看他们开价如何,以后我们估计会有大量的鹿皮出货,卖给西班牙人也不错!”
赵麻子听罢之后,这才消气,点头答应了下来,接着想起一件事对于孝天说道:“对了,大当家说的那些西班牙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干腊丝人活着佛郎机人看到我们大量收购硝石,大致也猜出了我们的身份,问我们要不要他们的大炮和火铳,给张丰说如果我们要的话,可以卖给我们一些!”
于孝天听罢之后哈哈大笑了起来,摇头道:“不要!西班牙人的算盘倒是打的挺精!恐怕打死他们,他们都猜不到,咱们现在自己铸造的大炮,不见得比他们差到哪儿去,甚至我还可以保证,今后咱们铸造的铁炮,比他们的还要好!
要是以前的话,他们如果能找上门卖给咱们炮的话,我倒是举双手欢迎,现在嘛……哼哼!晚了!
至于火铳嘛!倒是可以跟他们谈谈,要是他们愿意的话,我们可以便宜点从他们手中收购一批,价钱要是高的话,那就算了!”
众人一听也都笑了起来。
“对了,茂盛源那边的生意怎么样?李宜这段时日可有什么消息吗?”于孝天又想起了一件事,对赵麻子问道。
赵麻子一听这个就笑的合不拢嘴,连连点头道:“大当家不提的话我差点忘了,李宜前些日送来消息,说按照大当家当初给他出的主意,将一批香皂送给了一些达官贵人,还让他的小妾暗中到有钱人家走动,拜访那些有钱人家的妻妾,送了一些香皂给他们。
这段日子,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到茂盛源求购香皂了,李宜还是按照大当家的吩咐,囤货居奇,只少量出货。
现如今福州城乃至是整个福建,现如今的香皂是一块难求,价钱更是炒到了十两银子一块,还是有人要求订货。
有些商贾现在已经发现此物可以赚大钱,也登门求购,甚至连两个晋商听闻之后,也到茂盛源求货。
可见的香皂这东西今后再也不愁卖了!现如今制皂场那边,又增加了十几个人手,几口大锅,日夜不停的开始制作。
原来咱们库存的那些鲸脂恐怕不够用多长时候了!所以大当家不在的时候,六哥我们商量了一下,从船队里面抽出了三条船,专门出去捕鲸,要不然的话鲸脂不足,就要断货了!
另外玻璃场那边的工匠们又搞了几套模具,除了琉璃碗、琉璃酒盅,琉璃茶碗之外,现如今还有两个工匠吹出了大玻璃缸和玻璃花瓶。
大当家要的那种鱼缸,现如今已经做成了几个,发往了茂盛源福州总号,定价一个一千五百两银子,当即就被人买了去,福州知府也订了一个,说要作为贡品,今年送到京城之中!
福州知府还派人到茂盛源定了五十块珍珠皂,说是也要一起作为今年的贡品,送到京师去!”
于孝天一听,也呲牙咧嘴的笑了起来,这个结果是在他的预料之中的,这时代的明朝权贵和商贾的富裕程度,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他们生活之奢华,根本不是一般平头百姓能想得出来的。
这些人敛财容易,花钱也大方,只要东西好,而且有面子,他们就不在乎价钱高低,这不单单只是好用不好用的问题了,而是牵扯到了面子的问题。
像他让人磨出珍珠粉掺入香皂之中,制成珍珠皂,宣传说这种香皂美容养颜,其实真实功效如何,他自己也不敢说,但是可以保证的是珍珠这东西对人无害,中国人自古就有用珍珠养颜的习惯,所以这种东西一上市,就肯定会被人追捧,价钱已经不是要考虑的问题了。
照这么下去,单是玻璃和香皂这两个产业,今后就能让他日进斗金,以后财源广进,如果他再折腾出一些新鲜玩意儿的话,想不发财估计都难。
“好!李宜这次干的漂亮!只要有人要,以后就不怕生意没得做!福建只是一个开始,现如今我们的玻璃场和制皂场每天产量能有多大?”于孝天兴致高涨了起来。
“玻璃场那边现在大概每天可以吹制出来一对花瓶和一个一尺左右的琉璃鱼缸,另外可以做出来二百多个琉璃碗,三百余个琉璃茶盅,还有四百多个琉璃酒杯。
但是镜子好像产量一般,一个月也就是大小不一的能做成个四五十面就算是不错了!
至于制皂场那边,最初每天最多做出来一百多块,但是现在已经可以每天做出来四五百块了!就算是一块卖十两银子,咱们赚六七两银子,一天光制皂场就能给咱们净入账三千两银子,比派弟兄们出去抢还要来钱呀!”赵麻子流着口水对于孝天说道。
于孝天一听这个产量,顿时有点泄气,他知道现如今不管是玻璃还是香皂,目前都是刚刚上市,走的是高端市场,所以需求量肯定很大,而且如果只他一家生产的话,很多年之内,都奇货可居,不用担心市场会出现饱和的情况。
而目前这样的产量,实在是让他有点汗颜,这和后世随便一个小厂相比,都连人家的零头都不如,这样的产量,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要,所以下一步他肯定还要大幅度扩产才行。
不过回头想一下,后世虽然一些小厂,也采用了不少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进行生产,他目前可是全部手工生产,而且原料也受到很大的限制,鲸脂虽然可以通过捕鲸解决,可是纯碱他只能利用草木灰解决,眼下能达到这样的产量,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另外南日岛毕竟格局还是有点太小,资源有限,想要继续扩大生产,很显然条件有限,这么一来,他下一步如果想要扩大生产的话,就要打鸡笼湾的主意了。
鸡笼湾一带多山,不太适合农业发展,但是凭借着那里易守难攻的地形,和周边鲸鱼的数量,是一个很不错的开发工业生产的地方。
他隐约记得,在基隆一带,好像还有很多矿产,其中包括重要的工业燃料煤炭,基隆一带也有资源,虽然煤的质量不是很好,但是起码可以解决不小的问题,如果能开采出来的话,那就解决大问题了。
想到这里,于孝天也不再着急了,点点头道:“如此甚好!这里的事情看来你们这些老人们都办的相当不错!有你们这些人在这里帮我,我真是可以放心了!”
众人听到于孝天的称赞之后,都很是高兴,在大厅之中继续有说有笑了起来。
(今天还要再次鸣谢南博王和青羽之翼二位兄弟的不吝打赏!多谢你们的支持!)
大明海寇 第一百零七章 新秩序
“对了孝天,半个月之前,一个自称是大当家朋友的姓郑的人来了咱们南日岛一趟,说要求见于你!可是你正好去了鸡笼湾那边,他得知你不在这里,就留下了一封信,另外又留下了五百两银子和三百斤铜,说是给你的谢礼!”现在能直接称呼于孝天为孝天的,也只有他老丈人刘老六了,刘老六这时候想起了这件事,让人去把一封信取了来,交给了于孝天。
于孝天一听是姓郑的,就知道是谁了,除了郑一官之外,这个时候来这里给他送谢礼的还能有什么人?
于是他接过了这封信打开观看了起来,果不其然正是郑一官所写,郑一官在信中洋洋洒洒的对他再次表示了一番感谢,并且对于孝天表示了一番钦佩之情,说这一次未能见到于孝天,十分遗憾。
郑一官信中还说,他这次南下要去澎湖一带一趟,见一下义父李旦,以后如果于孝天想要和红毛人做生意的话,他很愿意从中牵线,给于孝天帮这个忙,待他回头回来的时候,一定还要过来拜见于孝天云云。
另外他为了对于孝天上一次对他和手下的宽待,回去告诉了李旦之后,李旦很是感激,特让他送来了一点谢礼,一表心意。
于孝天看罢了这封信之后,笑了一下让人将这封信收了起来,说道:“这个人可是个厉害人物,虽说现如今还名不见经传,可是今后恐怕会成就一番大业!以后不管我在不在岛上,如果此人来的话,都要热情款待,但是记住,不能让他见到我们的工坊区,特别是有关枪炮和玻璃场、制皂场都不能让他见到。”
刘老六点头记下了此事。
“澎湖那边可有什么消息没有?另外近来东南面海面上的情况如何?”于孝天接着对刘老六问道。
刘老六答道:“澎湖那边据传官军派出了百条战船和万余官兵,正在围攻澎湖的红毛城,红毛人近来日子不好过,已经萌生了退意,现在据说还在跟官府方面商量,下一步该如何走!
不过据说官军虽然兵力众多,但是却因为红毛城中火器异常犀利,始终无法攻破红毛城,而且据传虽说官军水师战船同样众多,但是红毛人的战船同样船坚炮利,来往于海上如入无人之境,官军水师始终无法切断其海上的通道,以至于战事目前为止还处于胶着状态!
不过前段时间时常出没于东南方向的一些同行的船只,却在这段时间里变得少了许多,按照你的吩咐,我们加强了对东南一带海面的巡视,这段时日没有再个同行发生冲突。”
于孝天摸着下巴想了一阵之后,叹口气道:“说来官府也算是窝囊,以十倍于敌的兵力,却始终连澎湖都拿不下来!甚至连红毛人的航道都控制不了,可见的大明水师现在确实太过虚弱了!
不过如果不出我所料的话,这场仗也基本上该打完了,红毛人困守于澎湖,却寸利难得,他们是来经商,这么长久下去,他们坚持不住的!
所以他们肯定近期就要撤出澎湖,结束这场无意义的消耗战,近期告诉咱们弟兄,一旦澎湖之战结束之后,要少给官府发生冲突!以免官府借机对我们发难!”
众人都点头答应了下来。
于孝天想了一阵之后,对手下们说道:“近期我们既然不缺钱了,那么就该增加点人手了!我打算在南日岛建一座营地,就以原来的新营为基础,将其扩大,增招五百到一千水手和战兵!增强一下我们的实力!
另外近期我们的船只数量也增加了不少,挑选可用的其余的可以淘汰或者卖掉,留下十几条结实的船只,充入我们的各个分船队之中。
至于兵员方面,我想除了近期飞俘众之外,我打算在岛上和周边渔村之中招募一批,另外从现有移民和陆上再招募一批,加强一下我们的力量!”
对此刘老六等人也都举双手支持,现在他们地盘大了许多,但是人手却增加并不多,船只数量也增加不多,使得现在他们干活的时候抽调人手和船只,都有点捉襟见肘的感觉,于孝天自己不提扩兵计划,他们也早就准备等于孝天回来的时候提出这个计划。
现如今于孝天主动提出来,要增加人手,他们这些人自然是不会反对了,甚至历来被称为守财奴的连理事堂的李狗子和赵麻子等人,也对此表示支持。
看众人都支持此事,于孝天于是便将这件事交给了刘老六主持,先派工匠,将原来的新营翻修一下,将营房扩建到可以容纳下一千人的规模,另外将原来的营盘朝外扩张三倍,周围竖起篱栅,进而开始招募人手。
海狼部众的待遇之高,现在可都是有目共睹的事情,虽然他们身份是贼,可是却并不胡来,近一年来在福州一带的所作所为,倒是深得沿海渔民们的人心。
于孝天还派人干掉了福州一带的几个出了名的渔霸,使得福州这一带的渔民日子过的比以前好了许多,故此渔民们现如今提起海狼,多数人暗中要竖大拇指夸奖一番。
特别是海坛岛上的那些渔村,之前这里的海盗团伙很多,他们日子非常难过,于孝天打掉了鲨鱼帮之后,就开始梳理这一带的小股海盗,要么将他们吞并,要么将他们打散,使得海坛岛上的民生变好了很多。
加之之前的东海村早已成了海狼的铁杆拥趸者,这次海狼扩招人手的事情一经发出,许多渔村的年轻渔民们的心就活泛了起来。
因为他们都听说了海狼部众的丰厚待遇,知道在海狼里面干活,只要好好干,每个月明里虽然可拿到的薪水不多,可是实际上他们还有很多额外的奖赏收入,这才一年下来,许多海狼部众已经存了不少银子,在南日岛上安了家,娶上了老婆。
以前渔民们根本不敢将家里面的女儿嫁给海贼,现如今看到海狼部众拿着丰厚的财力,托人说媒,而且海狼的名声也不错,许多渔民现在转变了态度,开始愿意将女儿嫁到南日岛上去,甚至于全家都搬到南日岛定居,使得南日岛的人口数量近来一直处于增长状态。
看着海狼部众过的这么好,许多渔民之中的年轻后生都有些眼红,这些渔民们本来就谈不上什么对爱国之心,在他们的脑子里面,谁对他们好,他们就跟谁一条心。
官府对待他们这些渔民,从来都是不闻不问,想起来他们的时候,就是收税盘剥,渔民遭了海贼的祸害,求告官府的时候,官府则立即消失,变成了哑巴,从来不替他们出头,所以提起官府,渔民没几个不骂的。
现如今于孝天的海狼,在福州沿海一带的海面上建立起了一个新秩序,受益最多的可以说就是这些渔民们了,他们以前出海捕鱼,总是要提心吊胆,捕来的渔获拿去贩卖,还要受到官府和渔霸的层层盘剥,动辄还时不时的会被小股的海贼祸害。
可是近大半年来,这种情况在海狼的主持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渔霸被杀了几个,吓得其它那些渔霸都收敛了许多,小股海贼一伙伙的被海狼吞并或者驱逐,渔民们出海捕鱼也不再像往常一样担惊受怕了。
所以当听闻海狼要招募部众,周边百里之内的许多渔村之中的年轻后生们心就活泛了起来,跟家人商量想要去南日岛投海狼吃粮,也给家里面赚点钱。
对此老一些的渔民们肯定不是很愿意,毕竟在他们心中海贼的名声根深蒂固的代表着他们是坏人,即便是他们受了海狼的恩惠,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孙从今以后从贼。
所以老一些的渔民们多不同意后生们的要求,但是一些后生却不愿意再听他们老爹或者族长的管教,一些年轻渔民干脆就暗地里勾结起来,偷偷的弄条小船出海,直奔南日岛而去。
从海狼开始散布消息说开始招募手下之后,几乎每天都要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几十个的年轻渔民跑到南日岛应募。
为此于孝天专门在码头上设下了一个招录站,专门接待这些来投的人们,派了几个识文断字的手下,为他们登记身份名字和籍贯,然后又让郎中给他们把脉检查身体,合格的便留下送入训练营之中,交给那里的执教的教头,让教头开始对他们进行隔离训练。
另外海狼通过其他手段,也从陆上移民之中招募了一批青壮,将其用船偷运到了南日岛上,直接投入训练营对其进行编练。
这件事随着于孝天一声令下,在南日岛全面铺开,从此也正式形成了海狼的新兵训练的制度,使得海狼部众更加朝着正规化方向转变。
新兵们根据他们的所长不同,被分作了水手和战兵两部分,在训练营之中,也分成两拨进行专业不同的训练。
大明海寇 第一百零八章 单桅纵帆船
水手们平时除了操队训练之外,多进行船上各项工作的模拟训练,接受操帆、操舵、上斗、操锚以及在船上补给作战等训练,同时也开展一些必要的格斗训练。
而战兵则多在陆上进行操队训练和格斗训练,另外于孝天拨出一部分老式的火绳枪,放到训练营之中,让水手和战兵都进行火枪的使用训练。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火炮的操作训练,不管是水手还是战兵,都要接受火炮的操作训练。
为此于孝天给训练营提供了五门新式的仿六磅炮,和数门旧式火炮,作为他们的训练炮使用,每天分批让新兵们对这些火炮进行实操训练。
整体上在于孝天的主持之下,新的训练营已经基本上照着正规军事化方向发展,彻底杜绝了一般海贼们临时招募人手,直接将其安排到船上做事的弊端。
虽然新兵们训练结束之后,还远不能成为合格的水手,可是他们却具备了很强的服从意识和纪律意识,上船之后可以很快接受船上的管理,适应海上的生活,很快就可以让他们成为合格的水手。
这也是于孝天要走的自强之路,他想要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那么就必须要先拥有一支善战之师,他要拥有一支与众不同的队伍,战之能胜的船队,人员自然也要是最好的。
所以他对新兵训练营的投入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除了伙食上给予充足的保证之外,凡是入营之人,都发放两套新衣服,另外再配发给他们一个针线包,以及全套的日常用品,只要是能办到的,于孝天几乎都想办法给这些手下们办到。
新兵入营之后,才发现,在海狼里面做事,待遇上还真是非常不错,不过就是训练方面,让他们有点招架不住。
于孝天对这批新兵倾注了很大的期望,将之前数次整训的经验总结之后,修订了一份全新的训练大纲,交给了训练营教头们照章办事。
新兵训练出了纪律和服从训练之外,还有很强的体能训练,每天一早要起来先跑步,接着就是一个上午的操列训练,下午则是顶着烈日各种体能训练,到了晚上之后,还要集中起来安排人教他们学习半个时辰的识字,新兵入营之后,除了晚上可以好好睡一觉之外,一天下来可以说是连轴转,几乎不得喘息的机会。
而且于孝天对新兵训练要求极严,他才不相信靠着嘴皮子说,就能管束住这帮新兵蛋!所以新兵营之中的体罚也是很严苛的。
如果有人训练之中达不到要求,跑圈都是最轻的,违纪或者抗命的话军棍皮鞭伺候属于常事,任何军队不管是旧式的军队还是新式的军队之中,体罚都是最有效的方式,这一点没有什么值得多说的。
结果这样的高强度训练下来,许多满怀着来这里捞大钱的家伙就有点受不住了,在新兵训练营开营之后不久,就开始出现逃兵的情况。
但是对于这些逃兵,于孝天在他们应募之时,都给他们提前说的明白,到了这里就是海狼的人,逃兵的下场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以叛徒论处,立杀无赦。
当逃兵的情况出现之后,立即就被抓了几个,直接送往了刑堂处置,刑堂对这些逃兵判罪是绞刑,当众送回到了训练营之中,吊死在了训练营的示众台上。
如此一来,高压之下才遏制逃兵的势头继续发展,把这帮新兵蛋给收拾了个服服帖帖。
于孝天回到南日岛之后,两个月之间寸步都没有再离开南日岛,全力以赴的将精力都投注在了南日岛的新兵训练和其它事务之上。
至于外围的事情,他都交给了手下们去打理,每天快船来往于南日岛狼|岤和各地之间,将消息往来传递,使得于孝天可以掌握手下的活动情况。
另外他在鸡笼湾、双峰岛、南竿塘这三处要地都设立了定期航线,派出交通快船,每五天往来一趟,专司传递这几处的消息,另外为了控制南面的海域,他又在南日岛以南的鸬鹚岛建立了一个小寨子,直接可以控制湄洲湾一带,如果不是官府在湄洲岛上设有水寨的话,他甚至想要把湄洲岛也拿下来,作为他的一个前哨。
两个月之间,于孝天除了将精力放在新兵训练营上之外,更多的精力则倾注到了船寮上面。
现如今他已经不缺钱了,船寮造新船的事情也就开始启动了起来,现如今船寮之中,已经拥有各种工匠百余人之多,而且工匠的种类也相当齐全,开造新船对南日岛船寮来说,技术上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
之前之所以迟迟未能开造新船,仅仅是对老船进行修修补补,是因为南日岛本身缺乏木材资源,所需木料必须要上陆采办,用船只运回到南日岛才行。
对此于孝天在上次前往鸡笼湾之前,就已经给理事堂安排过,让理事堂从陆上大批采购各种造船的木料,而且要选取上好的木料才行。
经过两个月的准备,各种木料近期开始源源不断的运至了南日岛,储存在了船寮之中,只待于孝天下令开始造船了。
但是于孝天在回到南日岛之后,却并未急于让船寮的工匠们开始打造新船,而是在忙于其他事务的同时,利用晚上的时间,让几个细木匠到他的住处之中,帮着他鼓捣一些新玩意儿了起来。
于孝天来到这个时代之前,最大的业余爱好除了散打之外,恐怕就只能算是船模了,现如今他终于有时间重新捡起了这件手艺,只要闲暇一点,就立即回到住处,带着几个细木匠进行鼓捣。
经过他和几个细木匠的配合下,历经十几天时间之后,一条式样新颖的帆船终于呈现在了他的案头。
这条船船体狭长,长宽比大概高于四比一,低于五比一,使得船体显得修长漂亮,船首尖削,一看这条船,就能看出此船拥有相当高的速度,船底则还是v型船底,船体上部整体上没有加分隔舱,但是却在整船上采用了密集的船肋,以此保证了船体的结构坚固性,只是在最底层的水线一下的配重仓和分货仓之中,采用了大隔舱的设计,使其又多少具备了一点中式帆船的特点,有效的将中西方帆船的有点结合了起来。
这条船另外一个特点是没有什么上层建筑,只有一个尾部的操作台,使得船只的整体显得低矮稳定。
而且这条船仅仅使用了一根桅杆,桅杆处于船体舯部靠前位置,在这个桅杆上,于孝天为其挂上了两个船帆,帆装极为简单,全部采用的是西式的软质船帆,而不再使用中式的那种竹篾编制的硬式船帆。
两个船帆都呈三角形,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两面船帆面积也差不多,后面的属于主帆,下面固定在一根横杆上,左右摆动就可以轻松的调整船帆受风,而前帆则是一个角直接固定在船首位置,一个角通过滑轮挂在桅杆上,下面用一条帆索控制,可以随时调整到船舷左右侧,来获取风力。
如果这个时候有懂行的人在的话,一定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这是后世竞赛和游艇帆船之中,十分常见的船型,被称作单桅纵帆船。
这种船船体不大,但是因为船帆设计巧妙,船身低矮,加之帆装简单,操帆非常容易,需要的操作船帆的水手非常少,而且速度很快,非常适合在近海附近活动,逆风行驶的能力很强,即便是远海航行的时候,也有很大的优势,遇上风暴的话,它的船体低矮,重心很低,可以有效的在狂风大作的海面上保持船体的平衡,不易翻沉,其有效性后世早就得到了验证。
这种采用斜桁帆的船只,出现的比较晚,英美战争的时候,美国人造了不少类似这样的船只,专门作为武装商船使用,既可以躲避英国战舰的堵截,又可以充当袭击船袭扰英国的商船。
最重要的是这种船建造起来并不十分复杂,帆装也少,更容易操作,即便是从未接触过这种帆船的水手,也只需要很短时间的训练之后,便可以熟练的操作,以其快速性,在海上来去自如。
海盗船最需要的是什么?并不是他们的火力有多强劲,最需要的还是速度和灵活性,才能使得海盗船在海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打得过就打,打不过马上就溜,如果打不过还不想溜的话,那么他们还可以利用船速的优势和灵活性的优势,在海上跟敌人周旋,死缠烂打,瞅准机会就给对手来一家伙,有时候小个头的狼,也弄不好能咬死一头大象。
于孝天之所以这么长时间不急于造新船,就是一直造考虑他们应该造什么样的船,现在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乃至是荷兰人、英国人、法国人,都在大量使用的是改进型克拉克帆船或者是更好的盖伦船,这些船船体高大,分多层甲板,可以装入大量的火炮,航海能力很强,战斗力也很强。
如果他们现在能造这样的战船的话,短时间之内就可以拥有横扫中国沿海同行的能力,但是问题是这些西式帆船的体量都比较大,轻则四五百吨,重则达到一两千吨,建造起来用工多,建造时间长,而且消耗物料多。
以目前海狼的实力,现在他们南日岛的船寮还造不成这样的大型战船,即便是可以造出来,也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让船寮的工匠们慢慢的摸索建造的方式,所以现在就开建这样的西式战船,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甚至是本末倒置的一种办法。
故此于孝天思考了很长时间,最终将他们新造船只,设定为了这种轻便的单桅纵帆船。
(再次感谢南博王兄弟的打赏!多谢了!)
大明海寇 第一百零九章 愧疚
这种单桅纵帆船虽然体量不大,甲板也只有两层,但是却拥有很强的实用性,建造技术也不是很难,用料也不算很多,一旦投入建造的话,船寮的工匠可以很快就掌握建造技术。
而且这种单桅纵帆船的武力也不见得就小到哪儿去,如果按照轻型一些的二百料的船进行建造,船体长度大概是二十米左右,宽度五米左右,加之中层甲板是从船头直通船尾,在船舷两侧,都可以布置三到四门六磅炮,船首船尾结构最强的地方,还可以布置两门十二磅炮,这么一来,这种单桅纵帆船,最多可以装上十门炮,已经拥有了相当强的战斗力。
如果放大船型,将其按照四百料的船只进行建造的话,增加一个桅杆,船长可以达到近三十米,船宽可以达到六米以上,船舷两侧可各布置五到七门十二磅炮和六磅炮,上层露天甲板还可以多布置几门六磅炮,船上的火炮数量可以达到近二十门之多,那就拥有了更强的火力。
这样的船只虽然还不足以跟荷兰人或者英国人目前使用的大型盖伦型战舰对抗,可是对付一般的中型西方战船,已经可以不落下风了,最重要的还是它的速度和灵活性,都远超过了目前西方人使用的盖伦船。
所以这样的船只,于孝天才认为是他最需要的船,也是最适合他们目前建造的船只,于是他这才利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带着几个细木匠亲手制作出了这个单桅纵帆船的船模。
当看到这条船模彻底完成,并且呈现在他的面前的时候,于孝天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这是他目前为止,他自己认为他来到这个世上之后,做的最好的一件事,也是他一直以来最想做的一件事,现如今他终于做到了。
围着这条长度不到一米的船模,于孝天又仔仔细细的进行了一番检查,整理了船上的帆索,确定这条船没有任何问题之后,他才回到了卧房之中休息。
等于孝天回到卧房的时候,却发现这个时候卧房里面还亮着灯,跟着他的赵四这会儿早就是哈欠连天了,走路都有点晃悠。
于孝天这才问道:“赵四,这会儿是几更天了?”
赵四一边打哈欠一边答道:“回大当家,这会儿早就过三更天了,马上就要到四更了,大当家这段日子天天都熬的这么晚,弟兄们都觉得大当家这么下去不是个办法,如此熬下去,大当家的身体恐怕受不了!
刚才夫人还悄悄的到前面看您,见你们还正在忙,嘱咐小的劝劝大当家早点休息,别熬坏了身子!
小的本来想说的,可是大当家却把小的赶了出去,小的也没办法!只能在门外呆着了!
夫人到现在还没睡,大当家即便是不心疼自己,起码也要心疼夫人吧!天天夫人都一直陪着大当家要熬到现在,时间长了夫人的身体也受不住呀!”
于孝天这才知道,现在已经到了凌晨时分了,这些天他天天晚上忙着制作这条单桅纵帆船的模型,几乎天天晚上都要忙活到四更左右才休息,兰儿和秀儿也几乎天天晚上都等着伺候他洗漱之后才睡觉。
一想到这里,于孝天就一阵感动,这个时代的男人实在是太幸福了,绝大部分人的老婆,都十分贤惠,老公不睡,她们便要一直等着陪着,兰儿现在已经是他的夫人了,却还是没有一点改变,小心翼翼的伺候着他。
而他呢,除了成婚的几天,陪了陪她,以后的这段日子,他不是东奔西跑,就是在前面忙活到半夜,很少关注兰儿的情况,即便是成婚的时候,他也因为要天天应付不少宾客,喝的晕头转向的回去,其实真正好好陪陪兰儿的时间很少很少。
于孝天心中升起了一丝愧疚之感,于是拍了拍赵四的肩膀道:“好了!你去睡觉吧,这几天你们几个也天天陪着我熬夜,我看你小子也都快打漂了!以后我早点睡便是了!休要罗嗦!”
赵四呲呲牙笑了起来,并足立定给于孝天躬身施礼,转身跑回到了前院他们亲卫的住处去了,而于孝天深吸了一口气,举步走向了兰儿的卧房。
卧房之中的烛光还在亮着,兰儿坐在椅子上,在烛光下缝着一件衣服,不用看也知道,她还是在为于孝天缝制新衣,从于孝天将她从蒋家救回来之后,兰儿便承担起了于孝天所有衣服的缝制工作,从头到脚基本上一年四季的衣服,她都早早的替于孝天准备好。
只要于孝天需要,就随时都有新衣服可穿,想想他刚来的时候,全身上下就剩下一条短裤,现在的他就觉得很是幸福。
在卧房门口的小桌旁边,秀儿这会儿却已经坐在一个小椅子上趴在小桌上睡着了,毕竟秀儿年纪也不算大,不是很能熬夜,这会儿伏在桌上,睡得正沉,居然嘴角还流出了一点口水,烛光之下显出了一条亮线。
于孝天推开房门的时候,秀儿都没有被惊醒,依旧是伏案呼呼的睡着,而兰儿这会儿显然也已经有点撑不住了,一手拿着缝制的衣服,一只小手忍不住放在嘴边打着小哈欠,看得于孝天有点好笑。
“大哥回来了!秀儿,赶紧醒醒,大哥回来了!快点去准备洗脸水!”兰儿听到了门响,抬头看到了正抬腿走入房间的于孝天,赶紧放下了手里面的活,站起身一边跟于孝天打招呼,一边对门口还在呼呼睡着的秀儿叫道。
而且虽然他们已经成婚,可是兰儿还是习惯性的称呼于孝天为大哥,而没有改口称他为相公,于孝天也习惯兰儿这么称呼他,所以两个?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