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飞黄腾达的梦想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应把这则故事作为《邯郸记》的续编。”
第一卷 891 佟客
董生是徐州人。爱好击剑,常常意气激昂自以为能。一次偶然在途中遇见一位客人,骑着驴一同前行。客人与董生说话,谈吐豪迈。问他姓名,他说:“辽阳人姓佟。”问:“到什么地方去?”说:“我出门二十多年,刚从海外归来罢了。”董说:“您遨游四海,见的人一定很多,曾见过有奇异技能的人吗?”佟说:“什么样的奇异之人?”董就说自己爱好击剑,恨不得有剑仙传技才好。佟说:“奇异的人什么地方没有,但必须是忠臣孝子,才能得到真传。”董又毅然地说自己就是忠臣孝子,接着抽出佩剑,边弹边唱壮志未伸的歌;又用剑斩路旁小树,以夸示宝剑的锋利。佟客捻须微笑,于是借看董生的宝剑。董生交给他,他展玩了一下,说:“这是废旧铠甲所铸的,被汗臭污染过,是最下品。我虽然没有听说过什么剑术,但有一剑,很好用。”于是从衣底抽出一把一尺左右的短剑,用它削董生的剑,脆得像削瓠瓜一样,那剑应手而斜断,如马蹄形。董生十分惊骇,也请给他观赏观赏,拿过剑来拂拭把玩最后还给佟客。董生邀请佟客到家里,一定要留他住两夜。董生请教他剑法,他辞谢说不知道。董生按着膝盖高谈阔论,佟客只敬听而已。
到了深夜,忽听见隔壁院内有吵嚷搏持的声音。隔院是董生父亲居住的地方,董生心里又惊又疑。他贴近墙壁凝神静听,只听见有人发怒地嚷道:“教你儿子快出来就刑,我便饶了你!”一会儿,好像用棍棒抽打,有呻吟不绝的声音,那声音真是他父亲。董生拿起戈矛就要前往。佟客止住他说:“这一去恐怕没有活命的希望,应当想个万无一失的办法。”董生惊慌地请教,佟说:“强盗指名要你,想必要加以残害才会称心。您没有其他儿女,应当把后事嘱托给妻子;我打开门户,替你警戒强盗的捕捉。”董生答应着,进入内室告诉了妻子。妻子牵衣哭泣。董生想救父的壮念立刻消失了,于是与佟生一起登上楼去,寻找弓箭,防备强盗进攻。这时董生惊惧不止,只听见佟客在楼檐上笑着说:“盗贼幸而走了。”董生用火把照了上下,果然一个人影也没有了。他又从院内巡查出来,却看见父亲赴邻居宴饮,打着灯笼刚回来;只是院子前面有很多草编的遗灰罢了。此时才知道佟客是位异人。
异史氏说:“忠孝,人的本性;从古以来臣与子不能为君为父而死的,那最初难道没有拿起武器勇敢赴敌的时候吗,但重要的是一转念而耽误罢了。据说明朝初年大臣解缙与翰林学士方孝孺相约要以死尽忠,不投降篡位的朱棣,但最后解缙在朱棣篡位后,却急忙进京拜见升了官,没有实践自己的诺言;怎么知道解缙与方孝孺发誓订约后,没有听床头人哭泣而变了卦呢?”
城里有一个捕快,常常数日不回家。妻子与里弄中的无赖私通。有一天,捕快回家正遇上一个青年从屋内出来,他很怀疑,竭力追问妻子,妻子不服。他一会从床头找着了青年遗下的东西,妻子窘迫无话了,只好长跪在地上哀求原谅。这捕快很气愤,就扔给她一条绳子,逼她自己勒死。妻子请求打扮好了再死,捕快答应了她。妻子进入内室梳妆打扮;捕快自己一边思忖等待,一边呵叱着不停地催促。一会妻子穿着华美的衣服出来了,含着眼泪跪拜说:“您真的忍心让我死吗?”捕快盛气地叱责她。妻子返身入内房,准备把绳子结上,捕快扔个酒杯大声呼叫说:“唉!回来吧!一个绿头巾虽然戴上了,但不能压死人罢。”于是夫妇又和好如初。这样也像大官绅所为吧。
第一卷 892 丑狐
一个姓穆的书生,是长沙人。家境贫困冷清,冬天连棉衣都没有。一天夜里在家寂寞地坐着,有个女子走进他的屋里,衣服穿的确是很艳丽华美,可那面貌长得又黑又丑陋。她笑着对穆生说道:“你难道一点不感到寒冷吗?”穆生吃惊地问她是什么人。她说:“我是一个狐狸修炼成的仙人啊。可怜你一个人生活也太枯燥寂寞了,那就暂且让我和你一起温暖一下冷冰冰的被窝吧。”穆生很怕她是个狐狸变的,又厌弃她长得太难看了,就大声哭了起来。女子拿出元宝放在了几案之上,说道:“如果和我成其好事,就把这些元宝送给你。”穆生很高兴地答应了她。可是床上连一个褥子都没有,女子只好用她穿的袍子代替。天快亮的时候,女子起床嘱咐穆生说道:“我送给你的元宝,赶快去买些柔软的丝绸作点铺盖,剩下的用来敝棉衣,做饭吃,足够用了。如果你能和我长远和好下去,就不用再愁贫困的事啦。”说完女子就走了。穆生把这件事告诉了给他妻子,他妻子也很高兴,就去买来丝绸给他们缝制起来。女子晚上来了,看见铺盖都焕然一新,高兴地说道:“您家里的太太真是很勤快呀!”就留下金钱表示答谢。从这以后,没有一个晚上不来的。常常在她临走的时候,一定会赠送些东西。
过了一年多,房屋都修整得干干净净,屋里屋外穆生都穿着锦绣做的衣裳,居然成为无官无爵的富有的大户人家。女子赠给的金钱渐渐地少了起来,穆生从这之后就开始厌倦她了,还聘请懂法术的人到他家来,在门上画个鬼符。女子看到门上的鬼符,就用嘴咬下来再扔到一边,进到屋里指着穆生的鼻子说道:“背弃道德辜负爱心,你做得也太过份了!可是这些又能对我怎么样呢!如果你现在讨厌我想把我甩了,我自己会离开的。只是情义既已断绝,那么受到我的好处,可要偿还给我的呀!”说着就愤愤地离开了。穆生害怕极了,就告诉了法术之士。法术之士作了一个祭坛,还没有摆设完毕呢,忽然就倒在地上,血流得满脸都是,向前仔细一看,法术之士还让人割去了一个耳朵。大家看到这种情景,都特别害怕,一下子都跑散了。那个法术之士也捂着耳朵逃窜而去。往屋里扔过来的石头像盆那么大,房门窗户锅碗瓢盆,没有剩下一件完好无缺的。穆生趴在床铺底下,身体抽搐,汗珠往头上冒。突然看见女子抱着一件东西走进来,那个东西长得头像猫,尾巴像小狗,放到床的前边,唆使它说;“嘿嘿!去咬那个坏家伙的脚。”那个东西就咬穆生的鞋,牙齿锐利得像刀子一样。穆生害怕得要命,就弯起身子躲藏起来,四肢一动也不敢动。那个东西又嚼他的手指头,声音爽快响脆。穆生疼痛到了极点,就哀求她。女子说道:“所有的黄金和珠宝,都拿出来,不要再隐藏了。”穆生完全答应了她。女子说道:“啊!啊!”那个东西才不咬人啦。穆生已经坐不起来,只把钱财藏的地方告诉了给女子。女子自己去搜罗出来,珠宝首饰和衣服之外,只得到二百多两金子。女子认为少了,又说:“嘿!嘿!”那个东西又开始咬人啦。穆生哀声叫唤请求对他宽怒。女子限他在十天之内,偿还她六百两金子。穆生完全答应了她,女子才抱着那个东西走了。过了好大一会工夫,家里的人才聚集过来,从床铺下面把穆生拉了出来,只见他脚上流出的血,模糊一片,还掉了两个指头。再看看屋里边,财物都被拿走了,只有当年那床破被还放在那里。就用它给穆生盖在身上,让他躺下。穆生又怕过了十天她再来这里,就把婢女和衣物都变卖了,以便凑够那个数目。到了期限,女子果然来了,急着把钱交给她,她什么也没有说就走了。从这之后就断绝了来往。穆生脚上的创伤,治了半年多才好的,可是家的贫困冷清又和从前一样了。那个狐仙后来嫁给了附近的一个村庄的一个姓于的人。姓于的以农为业,连中等人家的财产都没有。可是在三年之间,按着既定条例,捐资做了监生,宽大的房屋连成一片,所穿的华丽服装,有一半是穆生家里原有的东西。穆生看见了,也不敢过问一句。他偶然到野外走走,在路上遇到女子,就跪在道的一旁。女子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用白手巾包了五六两金子,远远地扔给了他,回过身就直着走开了。后来姓于的过早地死去,女子还常常到姓于的家里来,家里的金子和丝绸就都不见了。姓于的儿子看见她一来家,就下拜参见她,远远地祝福她说:“父亲即使去世死了,我们儿女这辈人都像你的子女一样,即使您不照顾我们,又怎么能忍心坐视我们贫穷下去呢?”女子离开之后,就再也不来了。
异史氏说:“邪恶的东西要是来了,把它杀了也是一个壮举。如果已经接受到它的好处,就是对任何鬼物也是不能负心的。古代的晋灵公富贵之后而想搞掉恩人赵孟,那是历来贤士豪杰所非议的。作为人来说,如果不是自己本心所喜欢的,即便是有巨额财富又怎么能打动了他呢。看到他看见金子脸上就喜欢得不得了,那也是看到在哪里如果有利可图的话,即使为它丧失性命、有辱名声,他不也是毫不顾惜吗?令人伤心啊,那些贪婪的人,到了最后只能取得一个切底破败的下场呀!”
第一卷 893 司文郎
平阳人王平子,到北京顺天府去参加举人考试,租了报国寺的房子居住。庙里先住的还有一个余杭的书生,王平子因为和余杭生邻居就递过名片去拜访。可余杭生并不回访他。每天早晨或晚上见到他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很不像样子。王平子对他的狂妄傲慢很生气,相互交往也就断绝了。有一天,有个年轻人来庙里游览,戴着白色的帽子,穿着白色的衣服,看着就给人一个高大的感觉。王平子走到他面前交谈几句,说起话来,言语诙谐而美妙,就在心里喜欢他敬重他。再请问一下年轻人的家世出身,回答说:“登州人姓宋。”王平子于是吩咐仆人放好椅子,两个人对面谈笑起来。这时碰巧余杭生走了过来,两个人起来向他让坐。余杭生居然大模大样地坐在上座,一点也没有谦让的意思。他突然向宋生发问:“你也是来参加科考的吧?”回答说:“不是。我这种粗劣的材料,从来没有飞黄腾达的志向啊。”余杭生又问他:“你是哪个省的人?”宋生告诉了他。余杭生说道:“竟然从来不想进取功名,足以说明你的高明啊。说起来,山东、山西两个地方,并没有一个通晓文墨的人啊。”宋生接着说到:“北方人固然很少有通晓文墨的人,但是不通文墨的人,不一定是小学生我;南方人固然有许多通晓文墨的人,但是通晓文墨的也不一定是足下您哪。”话说完了,鼓起掌来,王平子也用力附和,因而引起哄堂大笑。余杭生又羞惭又生气,扬眉捋袖而大声嚷道:“你们敢和我当面出题,比试一下八股文吗?”宋生看着别处而笑着说:“有什么不敢的呢!”便跑回到住处,拿出了经书交给了王平子。王平子随手翻了翻,指着书上说道:“‘阙党童子将命。”’余杭生站起来,要求给他笔和纸。宋生拉他一把说道:“用嘴说一下就行了。我的破题部分已能完成了:‘在那宾客往来的地方,却看到一个一无所知的人呀!”’王平子听了抱着肚子大声笑了起来。余杭生愤怒地说道:“全都不会作文章,只能随口骂骂人,怎样能做人呢!”王平子用力为他们调节纠纷,请求再出一道好题目。又翻了翻经书说:“殷有三仁焉。”宋生立即应答说:“三个人的表现有所不同,但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那个‘一’是什么意思啊?我们说是‘仁’啊。君子们都认同‘仁’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什么都相同呢?”余杭生于是就不作八股文了,站起身来说道:“你们的为人,也不过稍稍有点才气罢了。”说着就离开了。
王平子因此更加看重宋生。就把他请到自己的住处,亲切谈心一直谈到太阳影子都频频移动了,王平子把自己作的文章都拿出来向宋生请教。宋生看得很快,过了一刻的功夫,已经把一百篇文章看完了,说道:“你也是一个深入探讨过八股文的人吧?但是在提笔作文章的时候,没有追求一定得中的念头,但是还有希望侥悻成功的心愿,就这样已经落到下等了。”于是把看过的文章取过来,一篇一篇给他解说。王平子非常高兴,就把宋生当做老师对待。让厨夫用蔗糖作成水饺。宋生吃了之后认为非常好吃,说道:“我这一辈子也没有吃过这个好吃的东西,麻烦改日再做一次吧!”从这之后,两个人的交往,更加亲密。宋生每隔天就来一次,王平子一定给他准备好水饺。余杭生有时也会遇到他,虽然不怎么倾心交谈,但那种傲慢而不可一世的气势却立即减弱下来。有一天余杭生把他平常写的八股文拿来给宋生看看。宋生看到他的朋友圈圈点点赞美之词写了许多,用眼一看,就放到书案之上了,一句话都没有说。余杭生怀疑宋生根本没看,再次请求宋生仔细看一看。宋生回答他说已经看完了。余杭生又疑心他没有看懂。宋生说:“有什么难懂的。只是作得不好罢了!”余杭生说道:“仅仅看了看那些评点的话,怎么就知道文章不好呢?”宋生就诵读他的文章,就像早就读过似的,一边诵读,一边批评。余杭生局促不安,汗流浃背,什么话也没有说就走开了。过了一会儿,宋生走了。余杭生走进屋来,坚持请求要拜读王平子所作的文章。王平子不愿意给他看。余杭生强着把王平子的文章找了出来,一看文章上面有许多圈圈点点,就笑着说:“这些太像水饺子啦!”王平子本来就朴实而嘴笨,只脸红了一下罢了。第二天,宋生来了,王平子把昨天余杭生干的事都告诉了给他。宋生愤怒地说道:“我本想他余杭生像当年的孟获那样,南人再也不敢造反了,这个鄙陋的像伙怎么敢这样无礼呢!我应当给他一个报复!”王平子极力劝说他,不要用简单轻率的态度对待人,宋生从心里感激并佩服王平子。
过了不久,科考就结束了,王平子拿出文章给宋生看看,宋生很赞赏这些文章。偶然和宋生游览寺庙的楼台殿阁的时候,看到一个瞎眼的和尚坐在走廊的下面,面前摆着药在给人治病。宋生惊奇地说道:“这可是一位奇异的人哪!他最善于评论文章,我们不应当不向他请教啊。”于是让王平子回住处取来文章。又遇到了余杭生,就和他一起来了。王平子称呼瞎子和尚为老师而向他施礼下拜。瞎和尚疑心他是来看病的,就问他有什么症状。王平子把想向他请教文章优劣的事情都告诉给他。瞎和尚笑着说道:“是谁在多嘴多舌呀!我连眼睛都没有了,怎么能够评论文章呢?”王平子就请他用耳朵代替眼睛。瞎和尚说道:“八股文作三篇,就有两千多字了,谁会耐心用这么长的时间去听呢!还不如把文章一把火烧了,我用鼻子代替眼睛就行了。”王平子同意了。往往在烧过一篇文章之后,瞎和尚用鼻子闻闻就点头说道:“你这篇文章开始就效法大手笔,虽然没有作到完全像大家的文章一样,也差不多很接近了。这篇文章我正好是用脾领会的。”又问他:“能够考中吗?”瞎和尚回答:“还是能够考中的。”余杭生看到这些不怎么深信不疑,就首先把古代大作家的文章烧了以便试试瞎和尚。瞎和尚再一次闻了闻之后说道:“好文章啊,这篇文章我是用心去领会的呀,若不是归有光、胡友信那样的手笔,怎么能写得出来这样的文章呢!”余杭生大为惊恐,才把自己的文章烧了。瞎和尚说:“刚刚领会到一篇八股文,还没有看见全貌呢,怎么忽然又换了另外一个人的文章呢!”余杭生推脱说:“那是朋友作的文章,就这么一篇。这篇才是小学生我作的呢。”瞎和尚闻了闻烧剩下的灰烬,尖声咳嗽了好几声,说道:“别再往火里扔了!这些东西,支支棱棱的根本噍不下去呀,勉强用横膈膜来承受了。再烧下去,就是诚心为难我啦!”余杭生羞惭地走开了。过了几天金榜贴出来,余杭生竟然在乡试里得中举人,而王平子却榜上无名。宋生和王平子跑着去告知瞎和尚。瞎和尚叹息着说道:“我虽然眼睛瞎了,可是鼻子并没有瞎,那些主考官的眼睛和鼻子都瞎了呀!”说着说着余杭生就来了,意气风发,得意洋洋,说道:“那个瞎和尚,你也想去吃人家的水饺子吗?今天的结果怎么样啊!”瞎和尚说道:“我所评论的是文章的优劣,没有打算和你议论命运的好坏。你想法去把那些主考官的文章都找来,每个人拿一篇烧了,我就会知道哪一个是你的老师了。”余杭生和王平子一起去找,才找到个人的文章。余杭生说道:“如果你有失误,拿什么罚你呢?”瞎和尚愤慨地说:“把我的瞎眼珠挖了去,”余杭生开始烧那些文章,每烧过一篇,瞎和尚都说不是的。烧到了第六篇,瞎和尚忽然对着墙壁大声呕吐起来,同时还放了一个有如雷声的大屁。大家忍不住都笑起来。瞎和尚擦一擦眼睛对余杭生说道:“这才是你真正的老师呢,本来不知道就猛然一闻,刺伤了鼻子,扎破了肚皮,连膀胱都容纳不了,直接从下面出去了!”余杭生愤怒已极,悻悻地走了,边走边说:“明天就让你自己明白了,不要反悔,不要反悔!”过了两三天了,他也没有来。到他住的地方看一看,他已经搬走 了。后来知道余杭生就是那个考官的门徒。
宋生安慰王平子说:“凡是我们这些读书人,就不应当怨恨别人,只应当严格要求自己。不怨恨别人才能使品德越发弘扬光大,能够严于律己才能使学业越发精益求精。眼下科考失利,本来是命运不好。不过平心而论,你的文章也还不是写得最好的,你从现在奋发图强,天底下自然会有什么都没有瞎掉的人,识拔你的。”王平子整肃地站起身来行礼。又听说明年再次举行举人考试,他就不回家了,住在这里接受宋生的指教。宋生说道:“京城里虽说柴米都很昂贵,可不必忧虑没钱可用。这个房子后面有个地窖,里面藏着许多金子,可以把它弄出来使用。”就把那个地方指给了他。王平子谢绝了说道:“古人窦仪和范仲淹都是贫穷而能廉洁的,今天我幸亏还能自己养活自己,我怎么敢于自己败坏自己的名声呢!”王平子在某一天喝醉酒之后睡着了,他的仆人和厨夫偷着把地窖打开了。王平子忽然醒了过来,听到房子后面有声音。那些人把金子偷挖出来,金子正堆放在地上。那些人看见事情败露了,都被吓得趴在地士。王平子正在责备这些人的时候,看见有几个金酒杯,多有镌刻的文字,就拿过来仔细一看,都是他的祖父的名字。原来王平子的祖父曾经做过南京某部的郎官,来到京城后就住在这里,得了一场急病就死了,这些金子都是他遗留下来的。王平子非常高兴,用秤一称金子共有八百多两。第二天把得金子的事告诉给宋生,并且把那些酒杯给他看,想要和宋生共同分享,宋生坚决拒绝之后,这事才算完了。王平子拿出一百两金子去赠给瞎和尚,可是瞎和尚已经走了。过了几个月,刻苦攻读越发辛苦。等到参加考试,宋生对他说道;“这次科考若没能成功,那恐怕是命运注定的了!”突然王平子因为触犯规矩被罚了下来。王平子倒没有说什么,宋生却大哭起来,怎么也停不下来。王平子反过来去安慰劝解他。宋生说道:“我这个人被老天爷所忌妒,困顿了整整一辈子,今天又连累了亲朋好友。这真是命运里注定的呀!”真是命运里注定的呀!王平子说:“世界万物固然都有定数。像先生您本是一个没有心思进取的人,这就不是命里注定的了。”宋生擦着眼泪说道:“很久就想和你说这些话了,就是怕你大惊小怪的。我不是一个有生命的人啊,本是一个游荡四方的鬼魂。年轻的时候,仰仗着有才气有名声,在考场上总不得志。后来装疯卖傻来到京城,希望找到一个知音,把我的著作传授给他。甲申那一年,我遭了大难,年年月月,像蓬草那样随风飘荡四方。幸亏和你相亲相爱,所以我就竭尽全力帮助朋友努力进取,想把生平没有实现的抱负,借助良朋好友取得成功啊。如今读书科考的困难都这样厉害,谁又能无动于衷呢!”王平子亦感慨哭泣,问他:“为什么你滞留在这里而不得升迁呢?”宋生回答说:“去年上帝发过命令,委派宣圣孔老夫子和阎王爷核查一下遭遇劫难而死的鬼魂,才能最突出的准备给各部门任用,其余的就让他们转入轮回投胎转世。我的名字,已被录用,我之所以没有去报到,是想看到你科考得中飞黄腾达使我心中大快呀。今天请你让我和你告别吧!”王平子问他:“你考选了什么官职?”宋生说;“梓潼府里缺一名司文郎,暂时让两个昏喷不明事理的人代掌官印,因而文人的命运颠颠倒倒。万一侥悻得到这一官职,一定会使圣人的教化事业昌盛光明。”第二天,宋生高高兴兴地来了,说道:“愿望达到了!孔老夫子让我作有关人性和天道的文章,看了我的文章之后面色喜悦,说我可以管理文化教育的事情。阎王爷查阅了簿籍,想要用‘言论过失’的罪名把我废弃。孔老夫子和他争执起来,才算确定下来。我伏在地上答谢完了,又把我叫到几案之下,嘱咐我说:‘目前因为爱惜人才,才扩充一些清闲显要的官职。你应当洗心革面并做好本职工作,不要再犯以前的过失。’这里可以看出阴世间重视德行更甚于重视文化学业呀。你一定在修行方面,还没有做得很好,你只要积累德行多做善事,千万不要懈怠呀。”王平子说:“果然如此,余杭生的德行在哪里呀?”宋生说道:“这个我不知道。不过阴世间的奖赏和处罚,都没有一点点错误。就说前天那个瞎和尚吧,也是一个鬼魂,他是前朝的名家,因为在人世间扔掉的字纸太多了,就惩罚他瞎了眼。他愿意去治病救人,来赎回以前的罪过,因此他假装着在集市上混着呢。”王平子吩咐准备酒宴。宋生说道:“用不着了。连年累月的叨扰,在这一刻就全部结束了,能再一次给我做些水饺子吃,我就心满意足了。”王平子悲伤得什么东西都吃不下去,坐在那里让宋生自己吃水饺子。不大一会儿功夫,已经吃过了三碗,宋生摸着肚子说道:“这一顿饭,可以让我连着饱三天,我是用它来标志你对我的恩德呀!过去吃过的那些水饺子,都在房子后面,已经变成菌类了。收藏起来可以当药品,对小孩子的智慧很有好处。”王平子向他问后会之期,回答说:“既然我已经有了官职,恐怕应当避免嫌疑。”又问他:“在梓潼的祠庙里,用酒祭奠你,你能感受到吗?”宋生说:“这些都毫无益处。九天之外说起来太远了,只要你严于律己,躬身实践,自然会被阴间的有关部门用公文上报,我是一定知道的。”说完了这些话,告别之后宋生就无影无踪了。王平子看了看房子后面,果然长出了紫颜色的菌类植物,探集之后收藏起来。旁边有用新土修成的一座坟墓,水饺子仿佛就在那似的。王平子回到家里,更加刻苦自励。一天晚上梦到宋生坐着大篷车子来了,说道:“您过去因为一件小小的不愉快,误杀了一个婢女,因而把你从官员名册上删掉了。现今你行为忠厚已经抵销了以前的罪过。不过你的命运太薄,还不足以使你在官场上进取呀。”这一年,王平子在乡试里中了举人。第二年,春季的会试里又传来捷报。于是他就不再做官了。王平子有两个儿子,其中的一个特别的愚笨,一经给他菌吃,就极其聪明伶俐了。后来王平子因为有事到金陵去一次,途中遇到了余杭生,和王平子表示了久别重逢的极大热情,并且特别显现得谦恭礼让,不过鬓发已经斑白了。
异史氏说:“余杭生公然自吹自擂,估计他写的文章,也不一定一无可取。可是他的那种傲慢j诈的样子,就使得人们即使在片刻之间也不能再忍耐了。上天和人类对他早已厌弃,所以鬼神也都来戏弄他。倘若他能够加强修养自己的品德,那么考埸上那些只会作那些令人作呕的臭文章的考官,遇到他们正是平平常常的事情,哪里至于只遇到一次呢!
第一卷 895 王者
湖南有位巡抚大人,派遣一位州佐押解六十万金饷到京都。走到半路遇上大雨,天黑了耽误了行程,又没个住宿地方,远远瞧见一座寺庙,州佐就下令大家在那里暂歇。天亮之后一看,押解的饷金全不见了。众人害怕,不知究竟出了什么事,也不晓得这该责备谁。只好回长沙去禀告巡抚大人。抚公听罢,感到太离奇,严厉宣布要依法处置州佐。他挨个儿责问随从的役兵,大家全这么说。于是大人命令,返回原地,一定得侦察出这件奇事的底细来。一千人等又来到投宿的庙前,只见一位盲人坐在那里。他长相奇特,面前揭个帖子,上面写有“能知心事”字样。州佐上前搭话,求他老卜卦。盲人说:“是为了丢钱来的。”州佐回说:“正是”。他把前日的苦恼遭遇一五一十讲述一遍。盲人叫他给预备一付滑竿,只说:“你等只随我走,到时候一切自会明白”。照他说的,州佐官役都跟了走。盲人说声:“东”,大伙儿往东走,说声“北”,又忙拐往北边。直走了五天,进到一座深山里来,忽然眼前有城郭城门,进了门,只见行人从四方集聚,有如轮辐向心。进城走了个把时辰,盲者说声“停”,他摸着走下肩舆,伸手往南一指:“简直向前,看见高门向西,见了门你们可以敲门自己问。”说罢拱了拱手,径自扬长去了。州佐依照他的话,看见高门之后直往里走。有一个人走出来,衣帽款式全是汉族体制,见了面也不言姓名身份。州佐上前,报告为什么而来,那人道;“请别的人且留住几天,我再同你一道拜见主事大人。”他引领众人,先住在一所单独院子里,供给吃喝。大家住了下来,闲暇时候,州佐出来溜达,他走到庭院后头,先看见一座亭园,进去一瞧,里边古松遮日,绿草茵茵,毯子一样。再往里走,穿廊过榭,又有一座高亭峙立。他登台阶上去,不觉毛骨耸然。只见四周墙壁上挂了好几张人皮,五官俱全。又感到腥气熏人,他连忙退出来回到住所。自己想想可怕,看来我这张皮也得留在异地他乡了,要是真的没有活着回去的希望,进退免不了一死,也只能听之任之。第二天,穿汉服的官员又来召他,说:“成,今天可以见了。”说完他骑上马,加鞭快跑,州佐只得撒开两腿紧迫。不一会儿,来到一座辕门前面,看派头跟总督衙门相似,里面有穿黑衣的班头左右罗列,气象森严。汉服官员下马,引了州佐进院,再过一重门,这才看见堂上面朝南坐着一位大王。他头戴珠冠,身着团绣朝袍,神情肃穆。州佐忙快步上前,跪在地上拜见,大王问:“你便是湖南那个解押官么?”州佐忙答“是”。大王说:“银钱全在这儿。这么一丁点儿东西,我说你家抚军可以大方点儿,送个礼也不算啥呀?州佐听了,连哭带说:“大人,我们的期限已经到了。如若这么空手回去,我们就得受重刑。向老爷禀报是送了礼,我们可拿什么来证明呐?”大王道:“这不难。”说着,招手命人拿来一个大匣子,交给州佐:“你就把这个拿去回复你家大人,保证没你的事儿。”布置完,大王派了个力士护送。州佐抱了匣子,只吓得大气儿不敢喘,也不敢细瞧那匣子。回返的路上,看看山川道路跟来的时候不一样。出了大山,送他们的力士才回去。
几天赶急路回到长沙,忙进衙署向巡抚大人禀告一切经过。大人一听,越发光火,根本不信这一套鬼话;他怒气冲冲,不容分辩,喝命左右,马上把州佐捆绑起来,听侯处罚。州佐急忙叫喊着,解开包袱,取出那个带回的大匣子呈上。巡抚大人接过匣子,刚揭开一点儿,立刻面如土色。慌忙下令“松绑”,放开了州佐。只见他口里吞吞吐吐说:“银钱么,也确为小事……你等先出去吧!”跟着,大人传出紧急指令:属官设法把原解的饷银如数补齐。几天以后,巡抚大人一病不起,接着便一命呜呼。
早先,有一次巡抚大人跟爱姬睡觉,天亮醒来一看,那女的头上乌发全没了。于是整个衙署轰动,猜不出这是什么缘故。这次州佐从大山里带回呈给他的那个大匣子,里面装的正是那女人的头发。另外附有一封书信,上面写道:
“自打你从县令,从郡守升到如今巡抚的高位,你的贪婪受贿没法计算。上次那批银钱六十万,现在这里已经验收入库。你该把自己那些侵吞的脏款拿出来补上。押解官没有罪过,你不许谴责处罚他。前回取了那个女人的头发,不过给你一个小小警示。如果你不遵教令,早晚要取你的脑袋。女人头发现在附还给你,也算给你捎个口信。”
大人死了以后,家人才把这封信传出来。后来,他部下派人想去寻找那个大王的宫署,可是四周围只有重岩绝壁,完全没有路径。
异史氏说:“从前有红线女智盗金盒以警告的故事,那结果大快人心。然而,世外桃源中的人,从来不干劫掠的事。侠士剑客啸聚的山林,又哪里有什么城郭官署?啊啊,到底什么神仙呢?假如世上真有这样的地方,恐怕各处去诉冤告状的人,早就没完没了啦!”
第一卷 896 双胞胎
闻嘉有外遇了,自从和李小爽在一起后,他越加的看不上家里的那个黄脸婆了,当初要不是自己穷,怎么会娶这么个黄脸婆,皮肤跟李小爽比简直就是茄子比苹果,整天一副死了妈的苦瓜脸,最可气的是破肚子不争气的给自己生了个丫头,要知道,闻嘉做梦都想要个儿子。
闻嘉本来是个非常穷的小子,当初经人介绍和现在的老婆结了婚,他老婆虽然不是很漂亮但是并不丑,只不过人一有了钱,眼光就变了样了。闻嘉算是个有眼光的人,头几年看准了建筑这块,经过几年的打拼,聪明的他现在已经是身价百万的老板了,人一走运,桃花运也接踵而来,李小爽的投怀送抱彻底让他厌倦了跟自己从苦日子走过来的妻子。
闻嘉提出过离婚,可妻子就是不接受,任凭闻嘉对他又打又骂就是不肯。
这天闻嘉又和李小爽鬼混在一起,李小爽的几滴眼泪又让闻嘉动了心:跟我一般岁数的姐妹们都已经有了幸福的婚姻,而我却还是别人嘴里的小三,闻嘉难道你就离不开她么,难道我哪点没她好?
呜呜…闻嘉赶紧把她抱怀里哄了起来:那黄脸婆自然没法跟你比,我跟她说过离婚,可她不同意啊,要是强行离婚,我的财产就得分她一半。
李小爽嘟囔着嘴不满的说:那她又不能消失,你让我怎么等……
消失?闻嘉心里突然一紧。
妻子父母早亡,老家已经没有任何亲戚,之所以死活不离婚除了孩子的原因,还有就是她没有任何依靠,只能忍受着闻嘉。
闻嘉酒气熏天的回到家,手中拿着份离婚协议,让妻子签,妻子顿时眼泪又掉了下来,闻嘉马上骂道:哭哭哭,你要哭死啊?烦死人了。说罢照着妻子胸口重重的给了一脚。
这时女儿也哭了起来,一把抱过女儿,用力的捂住女儿的嘴,不让她哭出声来,捂了一分多钟,妻子一见立刻要去抢还不会说话的女儿,但是抢不过,妻子情急之下咬了他一口,闻嘉火气顿时升到极点,看到桌子上有把锤子,想都没想,抄过来冲着妻子的脑门就是一下,血顺着妻子的脸就流了下来,然后妻子倒在地上就开始抽搐起来,这时闻嘉已经红了眼,拿着铁锤还是对脑袋一下、两下……
发泄完了怒火,酒也醒了,想到自己做的一切,闻嘉有点害怕,满地的血参杂着白的脑浆与骨头渣子,妻子真的“消失”了。这时女儿又哇哇的哭起来,一不做二不休,闻嘉喘着粗气又拿起锤子,就在自己拳头大小的女儿脑袋上,一下、两下…
闻嘉又翻出瓶五粮液来,猛灌了几口,记得以前看过一本书,说是杀人了把人砌在了墙里面,闻嘉也决定这么做,他抓过妻子的手沾了鲜血在离婚协议上摁了手印,然后当天拆了墙把这可怜的母女俩塞进了墙里又用冰冷的水泥死死的砌上。就这样,她们母女消失了?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