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地直奔大牢而去……
146 李善长认罪
“李大人,准备与我进宫面圣吧!”当刘子风再次见到李善长的时候,立刻就开门见山的说道。
李善长跪在地上,颇有些吃惊地瞪着刘子风,显然没有想道不过是一个多时辰的时间,刘子风居然就完成了自己之前提出的条件。
李善长激动地说道,“大人,不知皇上是否答应了开恩,给我李氏香火,留下一条血脉?”
刘子风呵呵一笑道,“具体情况,下官也不是很清楚,但是看起来,皇上似乎还没有完全答应,只是说要先见一见你,具体的,恐怕还需要李大人自己向皇上求情了。”
李善长一听到刘子风说朱元璋并没有答应,但是脸上闪过一层浓重的失望之色,旋即眼中却又爆出一阵光彩,那朱元璋既然答应了要见他,这显然让李善长看到了一线希望。
“罪臣这就随大人进宫去……”李善长颤巍巍地站了起来。
御书房中!
朱元璋煞气凛然地高坐龙椅之中。
“启禀皇上,罪臣韩国公李善长带到!”刘子风当先叩首!
李善长也跟着跪下叩首道,“罪臣李善长,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坐在自己的宝座上,看着跪在下面的李善长——这个人曾经是我最信任的部下,现在我要杀他了!
李善长跪在地上,抬头望着朱元璋——这个人曾经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现在他要杀我。
两人目光对视,同是一阵恍然……光阴似箭,李善长甚至能够清晰地记得,在几十年前,他投奔了现在这个高高在上的男人。那一年,他四十岁,朱元璋二十六岁。
“都平身吧望着李善长衣衫褴褛,萎靡不堪的模样,朱元璋突然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原本紧绷的脸也逐渐地舒缓了一些。
“谢万岁恩典!”刘子风与李善长齐声答道,然后在刘子风的搀扶下。李善长也颤巍巍地站了起来。
“子风啊,你暂且退下吧!”朱元璋开口对刘子风说道,同是还伸手揉了揉自己地眉间,似乎想要将深锁的眉头揉散一般。
“是,皇上!“刘子风也知道。这或许是朱元璋与李善长这两人之间,最后的对话了,期间或许会有些不为人知的话不能够让自己知道,因此,他立刻乖乖地退了下去……
“见过刘大人……”聂庆童见到刘子风之后。显得十分的客气。
朱元璋让刘子风“暂且退下”,所以刘子风不可能出宫去,因此。他现在就和大太监聂庆童一起了。
“聂公公客气!”刘子风连忙还礼,虽然朱元璋明文规定了,太监不能干政,但是作为整个皇宫之中,所有太监的统领,刘子风可不敢小看轻视了聂庆童。
“聂公公,不知太子殿下近期可好?”那聂庆童是不会主动与人说话的,因此两人相处了多久。就冷场了多久,刘子风不得不随意地找了个话题问话。
实际上那次朱标被朱元璋打伤了,又再投池溺水,当时就病地不轻,只是为了拯救韩国公李善长一门。他第二天的早晨,不得不坚持着上早朝。与朱元璋演了一场戏。而下朝之后,他复有倒在了病榻之上。
以刘子风的身份,当然不可能说想探望朱标就能够探望朱标的了,何况这几天他忙着陪郭蝈,假公济私到甚至连每天的侍读时间都被他占用了——毕竟他现在身怀圣旨,要重审韩国公一案,所以朱元璋特首肯他在这期间里,不用再进宫来陪伴皇孙读书了。
“太子殿下身体依旧抱病,但是太医已经详细地诊断过了,只要好好调理,再修养一段时间,应该就能够无恙了!”聂庆童立刻回答道回答完毕之后,他又变成了据嘴葫芦,这老头已经完全做到了惜字如金!
刘子风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同时也对聂庆童那不冷不热地脸色,感到好生无趣,他干脆端起聂庆童让小太监为他准备的茶水来,细细地啜饮着,以待消磨时间。
其实刘子风对李善长与朱元璋的这一次、可以说或许是二人的最后一次会面的谈话内容,相当地好奇,可是老朱不给他旁听的机会,他也没有什么法子。
也不知道登了多久,总之刘子风杯中的热茶都已经换了三次,那朱元璋与李善长地谈话还没有结束,就在刘子风百无聊赖之际。皇孙朱允文与南平郡主朱湘云突然出现了。
“咦?大哥?你怎么在这里?父王还正想着你呢……”朱允文没有多想,几乎是下意识地就张口说道。
而那朱湘云小丫头更是直接,她有四五天时间没有见到刘子风,也就是说,她有四五天时间没有听刘子风说故事了,因此,朱湘云不知道有多想念刘子风,她也曾经跑来问朱元璋,为什么刘子风这段时间竟然不进宫了,从朱元璋哪里得到他要查案的消息之后,朱湘云还一直闷闷不乐呢,因此此时突然突然见到了刘子风,甚至比他哥哥朱允文还要激动,甚至还不顾身边有个聂庆童,以及几个大内侍卫与几个小太监的情况下,一蹦一跳地就蹦到了刘子风的身边,兴奋地扯住了刘子风的衣袖不放,说道,“大哥,你是不是已经查完案子了?嘻嘻,快说给湘儿听……”
聂庆童目瞪口呆地望着自己的这两位个小主子,显然,朱允文对刘子风的称呼让他感到异常的惊奇,要知道朱允文与刘子风结义地事情,只有朱元璋与朱标等有限的几个人知道,甚至连刘子风的爷爷,刘三吾都不知道这件事情。而平时他们那些什么“大哥、二弟”之类的称呼,也都是在私下中称呼地,现在朱允文居然当着他地面,开口叫刘子风大哥,这简直是让聂庆童太过震撼了……
还有那可以号称宫中第一小魔女的南平郡主朱湘云,除了在皇帝朱元璋面前地时候,表现地乖巧至极。聂庆童什么时候见过这小丫头还有在其他人面前表现地这么乖巧可爱的啊。
一时间,聂庆童脑袋几乎短路,连着向朱允文和朱湘云行礼都忘记了。
还是身边那那几个小太监以及大内侍卫向二人叩拜见礼的声音惊醒了他,聂庆童连忙一躬到底,呼道。“老奴见过皇孙殿下,见过郡主殿下!”
刘子风也不着痕迹地挣脱开朱湘云的小手,也是连忙向二人鞠躬行礼。他们三个人平时在无人地时候,已经非常的随便了,可是现在又外人在场。他却不得不按照礼节行事。
朱允文也反应过来自己兄妹二人似乎是太过激动了,他连忙轻咳一声,然后摆摆手说道。“都免礼吧!”
“谢殿下!”聂庆童这才站起。不过他看向刘子风的眼神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他能够在朱元璋这个猜忌心极强的皇帝身边一呆就是几十年,可见他敏锐的洞察力是何等地惊人,朱允文与朱湘云适才只是片刻的失态,就已经让聂庆童察觉到了刘子风的关系与他们的不一般,何况,还有朱允文的那一声令人有很大猜想空间地“大哥”!
朱元璋对刘子风恩宠有加,这已经是满朝皆知的了。
朱标对刘子风也颇有好感。当初还甚至还为了刘子风的安危(刘子风入狱地时候)而去恳请皇上,这件事情,虽然说朱元璋勒令在场的人都不准泄露出去,但是聂庆童当时,却恰恰也是在场中的一人。而且。刚才朱允文口中的那句“父王正想你呢……”也可以说明了很多事情……
而如今,第三代的朱允文与朱湘云二人又与刘子风的关系“暧昧”。甚至,貌似还“兄弟”相称,这简直太过匪夷所思了!
这么说起来,这朱氏皇族三代,从皇帝到储君,再到未来的储君,都和这刘子风的关系匪浅,这就让刘子风地身份地位,在聂庆童的眼中愈发的高贵了起来,因此,他看向刘子风的眼神,也愈发的恭谨了起来……若是聂庆童之前就知道刘子风与朱氏皇族地关系怎么“铁”,恐怕刚才刘子风向他问话的时候,他就不会是像刚才那般不冷不热了。
刘子风、朱允文、朱湘云均不知道,就是因为他们刚才一时间地情感流露,让聂庆童这个皇城中最大的太监,从此对刘子风就变得毕恭毕敬了……
“回郡主殿下,韩国公一案,正在着手,如今皇上正在接见韩国公,并命微臣在此等候召见。”刘子风答道。
“哦,原来如此。”朱允文点了点头说道,“我们兄妹二人,正是受父王所托,前来向皇爷爷问知韩国公一案案情的发展,既然皇爷爷正在召见韩国公,我等自然不能贸然闯入,不如大……刘侍读向本宫说明案件的进展吧!我们也好回去向父王复命……”
“这……”刘子风不由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虽然说现在自己已经有七八分的把握,认为朱元璋会答应李善长的请求,但是,决断权毕竟还是在朱元璋的手上了,在他还没有亲口说明的情况之下,他哪里敢乱说什么啊,何况,现在自己是快刀斩乱麻般地直接找李善长合作,所谓的复审,根本就是不存在了,这朱允文要他说明案件进展,他也无从说起了,毕竟期间很多内容是不能告诉别人的。
“殿下,微臣有把握,案件在几天之内,就能够尘埃落定,但是在此之前,微臣倒也不敢妄下定论!”刘子风只能与朱允文打起了太极。
好在朱允文也不过是受朱标所托,才有此一问,他自己本身,对韩国公的案子,其实根本就不甚关心,只要刘子风对他有一番说辞。他能够拿回去答复朱标,他也就满意了,因此,朱允文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本宫也就不再多问了。”
朱湘云忍不住插嘴。对刘子风小声地说道,“大哥,你什么时候有空啊?我要听《射雕英雄传》……”
“呃……”刘子风脑门爬起三条黑线,连忙答道,“小郡主。皇命在身,微臣不敢稍有怠慢,或许只得等案件结束之后,微臣才会有时间的……”
“我不管,反正现在你也没什么事情。不如你现在就说吧就如同在网络上看到某本追看的小说,突然断更了几天一样,朱氏兄妹早就对《射雕英雄传》的后续情节发展心痒难耐。如今抓着机会,自然急切地想要刘子风继续讲下去了,也好在朱允文与朱湘云不懂得后世读者骂人“tj”之类的话,否则一旁的聂庆童恐怕要找块豆腐撞死……
“好吧……”望着两个半大孩子满眼的殷切之意,刘子风无奈,正要开口继续未完地“说书大业”,只听见御书房内朱元璋已经高声叫道,“来人哪……”
那聂庆童连忙屁颠屁颠地奔了进去。
“皇上。老奴在,有何吩咐?”聂庆童用他那独有的尖锐声音问道。
“传刘子风进来!”朱元璋说道。
“是,皇上!”聂庆童又屁颠屁颠地跑了出来,那利索的手脚,一点都看不出他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太监。
“刘大人。皇上召见……”聂庆童难得露出了一张笑得好像是老菊花的脸庞说道。
“是,聂公公。我这就来。”刘子风答道,同时他看了朱允文与朱湘云一眼,耸了耸肩膀,表示今天又不能继续说故事了。
朱湘云顿时一脸的哀怨,嘟着小嘴,显得十分的不甘心。
不过就算她再不甘心,也没有法子,因为刘子风向御书房内走去。
朱湘云一跺脚,就准备跟上去。
那聂庆童却已经十分小心地拦住了两个小主子,说道,“两位殿下,皇上如今正在查办重案,不得皇上召见,还请两位殿下莫要擅闯!”虽然朱元璋并没有向聂庆童交代过什么,但是有些事情,聂庆童自己还是知道分寸地。
朱允文还没有说什么,朱湘云已经嗔怒道,“你敢拦本郡主?”
聂庆童立刻有些惶恐地答道,“老奴不敢,若是两位殿下真的是想见皇上,还请两位殿下稍候,老奴立刻就去通传。”
“你……”朱湘云正待发飙,朱允文已经拉着她的小手,摇了摇头说道,“如此就劳烦公公通传!”朱允文毕竟比朱湘云长几岁,也知道有些事情,自己是不能够参合的,见聂庆童居然敢大胆拦住自己二人,他就明白了一些,因此,他倒也显得十分的客气。
聂庆童受宠若惊,连忙答道,“不敢不敢,两位殿下请稍候……”于是聂庆童立刻又奔到御书房地门口,大声说道,“皇上,皇孙殿下,与南平郡主求见!”
此时刘子风才刚刚向朱元璋见过礼,朱元璋让他平身之后,就听到了聂庆童的通传,朱元璋呆了一下,旋即就摆摆手说道,“让他们先候着,朕一会儿再见他们!没有朕的命令,谁也不准进来!”
“是,皇上!”聂庆童应了一声,同时心中舒了一口气,幸好刚才阻拦住朱允文二人的决定没有错。
于是他立刻又躬身退下。
从聂庆童口中得知朱元璋的决定之后,朱允文倒也没有什么,只是那小丫头朱湘云生气地踢翻了一张椅子……
对于自己妹子地这个脾气,朱允文也十分的无奈,他只得装作没有看见一般,撇过了脑袋……刘子风偷偷地打量着这一上一下的两个老人,他也没有想到朱元璋想尽方法地想要铲除这李善长,但是面对面地时候,居然还给李善长赐坐,而此时,两个老头子的脸色,都相当的平静,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唯一不同的一点就是,李善长的眼神中,显然有一丝难以按耐的激动。
果然,朱元璋对刘子风说道,“子风啊,李善长业已认罪,朕也答允你之前的提议,饶过驸马李祺以及他地两个子女!后续事宜,就由你来着手吧……”
“是,皇上!”刘子风也是面露喜色,朱元璋的这个决定也就等于着那毛骧又向鬼门关迈了一步,他自然心中开怀。
朱元璋似乎像是非常疲劳了一般,整个人松松垮垮地靠在硕大的龙椅上,他闭上了眼睛,挥挥手说道,“好吧,你就带他下去吧……“
也不知道那李善长之前到底与朱元璋说了些什么,既能使得朱元璋答应了他的条件,同时还能够让朱元璋显得这么疲倦,刘子风不禁好奇地望了一眼李善长。
只见李善长已经是离座叩首道,“罪臣多谢皇上恩典!”
“去吧……都去吧……”朱元璋长叹了一声,再也没有正眼看那李善长一眼……
147 定案
李善长是一个悲剧性人物。他功比萧何,却不能如萧何那么得以善终。
个中原因,既有朱元璋的猜忌,也有自己的利令智昏所至。
可以说,朱元璋能够打得朗朗天下,开创大明王朝两百多年之不世基业,主要得力于徐达、汤和等一群淮西老乡所组成的淮西帮。
而居淮西帮之首、被朱元璋喻之为“萧何”的开国丞相李善长,在明朝建国后,长达二十余年的时间里,更是高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与朱元璋一样,李善长小的时候,也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他虽然读书不多,天赋却极高,而且特别喜欢法家理论,行为处事,公允合情,因而年轻时,就被乡里人推为祭酒。祭酒不是官名,属于一种荣誉,就是乡里人或节日或婚丧喜庆聚在一起吃饭时,代表众人以酒祭天地祖先的人。
元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李善长也不甘寂寞,朱元璋的军队进攻滁阳时,路过定远,李善长立即投到朱元璋帐下。朱元璋得知其为乡中名人,又能识文断字,不仅将他留了下来,而且给了很高的待遇,让他当了个掌书记。
而李善长确实也未辜负朱元璋对他的破格重用。
朱元璋曾经请教于他道,“如今天下战乱不息,如何才能平定呢?”李善长答曰,“秦末时天下大乱,汉高祖刘邦也是以一介平民身份起事,他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乱杀人,仅仅五年时间就成就了帝业。如今元朝纲纪已坏,天下土崩瓦解。吴王朱元璋初时自封吴王您的出生地凤阳距汉高祖的出生地沛县不远,地灵人杰,只要以刘邦为榜样,何愁天下不平定呢?”
朱元璋听后,连连称善。这一番谈话,对朱元璋可谓醍醐灌顶,为朱元璋指出了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从此。李善长在朱元璋手下参谋策划,主持后勤,日益得到朱元璋的信任。
朱元璋后来终于登上了皇帝宝座,安排东宫属官时,让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并在他原有的诸等官职之外,加封他为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每年俸禄四千石,子孙世袭。
当时受封公爵的。除李善长外,还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邓愈共六人,而李善长就居六公之首。
以一人兼如此众多的官职。这简直是不可思议地。
甚至在朱元璋巡幸汴梁今开封之时,还放心地让李善长留守京都,准其一切便宜行事。
李善长也尽职尽责,在他的主持下,制定了六部官制包括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官民居丧期间的服饰,朝贺东宫的礼仪。他又奉命监修《元史》,编《祖训录》、《大明集礼》
可以说。开国之初的大明王朝,事无巨细,朱元璋都放心交给李善长去办。
可见朱元璋对李善长的信任和器重。
此时的李善长,功成名就,位极人臣。倘若他此时能像前人张子房那样功成身退,那他就既全了自己地名节。也保了一家人的平安,在青史上还会留下个奇人的美誉。
可惜他空有一肚子治国安邦的大学问,却无法明白急流勇退的小道理。
也许是他太贪恋富贵了,利令智昏了,结果是断送了自家性命,还连累了自己家人!
为皇帝者,最机会地就是那些有功之臣会居功自傲、骄奢滛逸,或心存异志,图谋不轨,或功高震主,目无朝纲,而这其中,朱元璋这个皇帝显然将这种猜忌发挥到了极致,于是一批批人头相继落地,如任中书省参知政事的张昶、杨宪,左丞相胡惟庸、右丞相汪广洋等等等等……。
而如今,终于轮到了他——李善长!
自己那辉煌而有绚烂的一生,在李善长的脑海中,如同走马观花般地迅速掠过,他深深地在望了一眼,如今这个紧闭着双眼,却深锁着眉头的皇帝,突然觉得自己地这一生,似乎真的就像是一场戏,而如今,这戏就要收场了……
“罪臣叩别皇上……”不知从哪里来了一股刚勇之气力,李善长用了自己最大的气力,高声叫了一句,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御书房。
他没有注意到,自己地身后,朱元璋已经睁开了眼睛,而眼神,是那般的复杂难辨……
刘子风连忙跟着李善长退了出去。在出宫的期间,自然又遇上了在御书房外等候朱元璋召见的朱允文兄妹。
那朱湘云在好奇地打量着李善长的同时,还拉着刘子风的衣袖,小声地勒令他,尽快办完案件,然后进宫来给她说故事。
刘子风满口答应,这才领着李善长出了宫去。
李善长回到了锦衣卫的大牢,而刘子风,却又来见蒋了。
“蒋大人!“刘子风开门见山地问道,“人手都已经安排好了吗?”
蒋自信地一笑道,“那是自然,既然刘大人有吩咐,下官自然尽兴办到。”
实际上蒋能够在两三个时辰里,将整个镇抚司衙门的人手全都换成他自己地人,除了因为毛骧不在,他一家独大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刘子风!有不少的毛骧的人,其实并不太在意蒋的命令,而蒋就以朱元璋地那道“锦衣卫一切事宜皆要配合钦差”的旨意为由,将那些官员打发了,而毛骧因为急着想让刘子风办案,所以早就和手下人交代过,要尽量配合刘子风。而如今,听蒋说这是刘子风地意思,那些毛骧地人,也只得乖乖从命了。
颇有些讽刺的是,在“除毛”一事上,当事人毛骧也算是出力不少……
“如此甚好,蒋大人。今日皇上已经召见过韩国公,感念吾皇皇恩浩荡,那韩国公已然伏罪,现在,就请蒋大人随同下官一起最后审一次韩国公吧!”刘子风说道。
听到刘子风说李善长伏罪了。蒋顿时面色一变,他当然知道毛骧急于举报李善长的意义所在,如今李善长伏罪了,那岂不是代表着毛骧很快就能够复职了?
刘子风呵呵一笑,意味深长地说道。“蒋大人,想什么呢?走吧,和我一起开堂去……”
“是。大人……”蒋讪讪一笑,颇有些垂头丧气……
镇抚司衙门大堂。
各班差役,行刑人员,旗牌校尉,左右站的满满。
刘子风坐在主审官的位置上,三遍堂威喊过,大堂上又恢复了肃静。刘子风深吸了一口气,这才一拍惊堂木。喝道,“带罪臣李善长!”
不片刻,李善长就被带上了大堂。
“堂下何人!“刘子风不怒自威。
“罪臣李善长,叩见钦差刘大人!”李善长立刻就跪下叩首。
实际上,李善长本人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他表面为人宽和。内心却忌恨刻薄。同时也是睚眦必报。
当他还是个位卑权小的人物时,这种性格即便有什么危害。也不会太大,一旦大权在握,就会发展成顺昌逆亡的局面。
就比如,当年参议李饮冰、杨希圣二人,不过是稍稍侵犯了一下李善长地权力,便遭到他残酷的打击。
李善长下令割去李饮冰的双||乳|,导至李饮冰当场惨死,又对杨希圣施以劓刑即割掉鼻子的刑罚,使杨希圣成了个残废之人。
就是对刘伯温这样一个功劳显赫的老臣,李善长也不轻易放过。李善长有个亲信叫李彬,任中书省都事,因贪赃枉法被御史中丞刘伯温依律判斩,李善长找刘伯温说情,刘伯温不买他地账坚持杀了李彬,李善长对此耿耿于怀。刘伯温知道李善长不会对他善罢干休,最后只得称病离职还乡。
可见,李善长此人,是个有仇必报的阴狠之人,如今他会落得这么一个惨淡的收场,虽然说是因为朱元璋早就存了要除去他的心思,但是,其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因为毛骧地举报。若是毛骧的举报,朱元璋即使要发难,恐怕也未必找得到借口,因此,对于毛骧这个还得他几乎被满门抄斩的“仇人”,李善长简直是恨不得生啖其肉。
最初对刘子风表现地那么大义凛然,其实全都是为了保住他李家地血脉,如今既然朱元璋已经点头了,他自然不用在扮清高了,因此,审案的过程,出奇的顺畅,李善长除了认罪伏法之外,自然也将所谓的“同谋”毛骧给供出了,当然了,所谓毛骧是他的“同谋”这一说,显然是漏洞百出,经不起任何推敲。
但是对于蒋来说,这简直就如同天上掉下了个金元宝一般,简直就是他对付毛骧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蒋又怎么可能放过呢?因此,从审案初始的那种垂头丧气,到现在,已经变成了精神奕奕,双目中几乎兴奋地要冒出两道实质性地光芒。
他也是明白了,从李善长见过朱元璋一面之后,居然就如此“配合”审案,蒋多少也猜测出这其中是有些内幕的,但是这些猜测显然都是有利与他的,而且这时候他已经顾不得去想那么多了,只是满眼期盼地望着刘子风,等待着他的决断——毕竟此案,终究是由刘子风着手审理的。
“好了,李善长,你看看这份供词,可有何不妥之处,若是无异议地话,你就签字画押吧!”刘子风一挥手,那书记官立刻拿着适才随笔记录下来的那份供词,递到了李善长地面前。
李善长如今早已经放开了生死。唯一想要地,就是托毛骧陪葬,因此他认真仔细地看了一遍供词,然后点了点头,说道,“罪臣没有异议!”
“如此甚好,那你签字画押吧!”刘子风说道。
于是李善长又十分“爽快”地按了手印。
“案件已然明了。只待皇上定夺,来啊,带罪臣李善长下去!”刘子风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
李善长很快地就被带了下去。
于是退堂。
“大人,这……这……这……”拿着李善长供出毛骧的这份证词,蒋激动地几乎说不出话来。
刘子风好整以待地喝了一口茶。笑道,“蒋大人何须如此?”
“可……可是大人……”蒋几乎要抓耳挠腮,他恨不得刘子风立刻能够将此份证词上交给皇上,偏偏这刘子风却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一点要动身进宫地意思都没有。
“蒋大人可是说毛骧一事?”刘子风明知故问。
蒋尴尬地一笑。却不回答,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蒋大人……”刘子风“语重心长”地说道,“大人认为。你在此案中,有何功劳?”
“这个……”蒋愣了愣说不出话来,实际上,在这个案子中,他还真的是屁大的功劳都没有。
“呵呵,下官早前已经向大人承诺,要送大人一个大大的功劳,如今这功劳。不就在眼前么?”刘子风笑道。
“大人的意思是?”蒋兀自有些反应不过来。
刘子风向蒋招招手,示意他附耳过来。
蒋立刻就凑过脑袋来。
刘子风低低说道,“蒋大人,皇上既然将此事交由下官全权处理,那下官自然会将此事办理周全。蒋大人放心,证词下官一定会呈报给皇上的。至于现在,下官需得蒋大人一助!”
蒋立刻拍着胸脯说道,“刘大人尽管快口,蒋某赴汤……蒋某定然尽力办到……”
“好,那本官就着令你派人前往毛府,将毛骧捉拿归案!”刘子风冷冷说道。
“这……”蒋心下吃惊,面色更是犹豫。
“蒋大人,事情此事,本来根本也无需大人帮忙,下官只需将案情奏请皇上,届时皇上自然会下一道圣旨,捉拿毛骧,但是那样的话,所有地功劳岂不是全都化为乌有了?”刘子风耐心地劝说道。
“这个……大人,让下官再考虑考虑!”蒋顿时有些意动。
“蒋大人放心,本官既然如此说了,那一切事情,自然由本官来担待。”刘子风再给他吃了定心丸。
“那好,下官这就派人前往捉拿毛大人!”蒋咬咬牙,应承了下来,实际上若是朱元璋让他去捉拿毛骧的话,他早就兴奋的一蹦三尺高,可是现在说这话的人是刘子风……他不得不有些犹豫。
“蒋大人觉得你的手下,有把握将毛骧捉拿么?”刘子风眯起了眼睛。
“这……”蒋顿时答不上来,毕竟现在毛骧虽然离职了,但是名义上,他毕竟是最高长官啊。
刘子风站起身来,凛然地说道,“蒋大人,此事已如开弓之箭,没有任何回旋之地,若是蒋大人还如此瞻前顾后,那刘某倒也不需劳烦大人了!哼官此刻进宫面见皇上!”刘子风一把抢过蒋手中地供词,抬脚作势就要往外走。
“大人请稍等,大人请稍等……”蒋一惊,连忙伸手拦住了刘子风。
刘子风冷着脸看向蒋,哼道,“本官一番好意,既然蒋大人不肯领情,那刘某自然是多说无益!”看样子,为了尽量转移朝臣对这件事情的注意力,刘子风是铁了心地要拉蒋做挡箭牌了。每一句话,都是在逼迫着蒋下决定。
蒋吃了一惊,毕竟此事由刘子风全权处理,那么说来,就连向朱元璋上报功劳等事情,都是由他说的算了,一听刘子风这般说话,蒋顿时明白了刘子风的意思是说,这功劳是半点没有他的份了。
权衡了一下利益,蒋终于下定了决定,他狠狠地说道,“大人放心,下官这就亲自待人前往拿人!”
“这就对了,”刘子风哈哈大笑,“蒋大人也放心,大人地功劳,下官一定如此呈报给皇上。”
“如此就多谢大人提拔了有了决定,蒋也是满面欢喜。
两人顿时心照不宣地哈哈大笑起来。
148 一夜销魂
一个亲人去世了,这两天忙着出席她的火化出殡的事宜,因此更新有些不稳定,等过些天,这些后事都结束了之后,应该会恢复稳定的!抱歉!
一切都进展的十分顺利,在蒋的亲自带兵拿人之下,那毛骧根本就连反应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蒋将他的毛府给团团包围,继而迅速地捉拿,下了大狱。
当然了,看守毛骧的人,自然都是那蒋的心腹之人了。
正所谓蛇无头不行,至于原本是毛骧那方面的人,见到自己的上司被这么迅雷不及掩耳拿下了,顿时树倒猢狲散,没有一个人敢轻易地再站出来,为毛骧脱罪了。
后续的事情,就十分的公式化了,刘子风按照流程,直接将案卷呈报给了朱元璋,于是朱元璋就召见了蒋,大大地夸奖了他一番,最后来让他去拿毛骧的口供。
这不正中蒋的下怀么!?
也算是因果轮回,毛骧曾经用了无数的刑法在犯人的身上,如今,在蒋的假公济私之下,这锦衣卫惨无人道的刑法,也终于落到了他的头上。
这时间一眨眼,很快地就过去了两天时间。
在刑具之下,蒋就从毛骧的口中得到了毛骧签字画押的“供词”。
于是,一场将毛骧推向断头台的好戏,正式开锣。
而朱元璋的圣旨也已经颁下,既然韩国公与毛骧俱已认罪伏法,就定在三日后,在东街菜市口,行刑问斩!而且朱元璋的态度十分的决断,不由任何朝臣劝谏。
众位朝臣也被朱元璋那杀气凛然的眼神所摄,顿时一个个噤若寒蝉。
而这整件事情的主使者——刘子风。此时却已经无所事事地呆在家中,一身轻松地陪伴着刚刚从病中恢复过来的柳眉。
“眉儿,看到了吧,风哥哥答应你说,几天之内,就将毛骧打下大牢地事情,已经做到了吧!”刘子风颇有些邀功地对柳眉说道。
柳眉这几天虽然身在病中。但是这一切事情的发生,刘子风却已经都详详细细地告知了她。
因此,柳眉泪眼婆裟地紧紧抱着刘子风,用一种无法形容的激动语气对刘子风说道,“多谢相公。为眉儿报了杀父杀母之仇,相公,眉儿还有一个冒昧的请求,不知……”柳眉有些犹豫地说道。
刘子风呵呵一笑,他轻轻地抚摸着柳眉柔顺的秀发。说道,“有什么事情,就直说吧。你我之间还需要这么见外吗?”
柳眉轻轻“嗯”了一声,然后说道,“相公,眉儿能不能去大牢里看看那毛骧?”
“唔?……你要看他做什么?”刘子风奇道。
柳眉咬牙切齿地说道,“我……我想亲自刺他一剑……为父母报仇!”
“呃……这个……眉儿,这恐怕有些不妥吧,反正再过几日,他就要被皇上问斩了。我们不能节外生枝!”刘子风为难地说道。
柳眉神色一黯,说道,“相公放心,眉儿没有想要杀死了他,只是想在他死前。亲自刺他一剑而已!还有,我还想知道。当年跟着他一起杀了我父母的那些同党是谁!”
同党?刘子风愣了愣,要是柳眉不说,他还真的忘记了这茬。
望着柳眉一脸地期盼神色。刘子风只得答应了下来。说道,“这样啊……那好吧,等午后,哥哥就带你去一趟锦衣卫大牢吧……”
午后,刘子风带着为了方便行事,而改成男装打扮的柳眉,来到了锦衣卫镇抚司。
“哟,这不是刘老弟么?什么风把你吹来了。”一看到刘子风,蒋立刻热情地亲自迎接了出来。
前些天朱元璋下旨定案了之后,刘子风也就交还了那块“如朕亲临”的金牌,而至于所谓的“钦差大臣”的头衔,因为此案完结了,也自然就没有了。
因此。蒋现在也不再开口闭口地叫刘子风为大人了,但是他倒也没有因此刘子风没有了钦差头衔,而就立刻狗眼看人低,反而还从此热情地称呼刘子风为“刘老弟”,毕竟在他看来,刘子风这么得圣恩,前途肯定是无量地。
再说了,朱元璋现在虽然还没有下旨任命他为新任的锦衣卫指挥使,但是那也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他能够如此轻松地登上这个位置,可以说,刘子风是居功至伟的,这蒋,倒也不是农夫怀中的那条蛇,有恩情,还是会记在心中地。
“蒋大人,今日小弟我冒昧前来,其实是想要再见一见那毛骧的!”刘子风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来意。
蒋一愣,旋即立刻低下声去,问道,“刘老弟,你要将毛骧?是否是皇上让你来的?”
蒋也是聪明人,他是亲自参与这件案子地,因此对这次案子的发展过程再熟悉不过了,因此,他多少也明白,其实刘子风的意思,就是朱元璋的意?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