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鬼雨仙踪 > 鬼雨仙踪第133部分阅读

鬼雨仙踪第133部分阅读

    黄初平在旁轻哼道:“也不尽然!我们仙家也有强行聚功的法子!”

    “黄大仙,你有什么法子?”

    “听说你当年曾经得了些药补食疗的仙方,是否培养出得意的弟子?”

    “嗯,想来不差,这次万仙会,金华派要出彩了!”

    黄初平淡淡的道:“贫道想,我们仙家连输五届,接下来不能再输了!实在不行,就算醍醐灌顶,也要造出几个出类拔萃地年轻人!”

    听得众人倒吸一口凉气:“这……会不会走偏了?顾了眼前,却损了长远……”

    黄初平大声疾呼:“各派都有自己的法子!实不相瞒,我这次出关,已经下定了决心,不论如何也要进一份心力!诸位仙兄,你们也不能蹈光养晦,做缩头乌龟呀!”

    葛洪微微摇头,轻叹一口气,却没有说出反对的话。

    都是多年修行的大仙,各人有各人的造化,修仙路上千百条歧路,谁知道哪一条能通向天庭?谁又有资格去批评别人呢?

    第278节 天仙子

    伯、英台隐蔽在高高的宫殿一角,静静的听众仙讨论势。

    当听到黄大仙类乎于穷凶极恶的发言时,两人都觉得有些吃惊。

    不说英台从天界抄录了众多的仙典,知道“修仙就是修心,不可拔苗助长”的道理;就算山伯身在地底,也清楚“儒家修心”是多么的重要。

    可是现在,黄大仙闭关多年,一出关就说出这么惊人的话,也不知他多年的潜修都悟出了什么。反正不管怎么样,山伯隐隐觉得,对于金华山门下弟子来说,未必是一种福气。

    不知不觉,已是午时三刻。

    众人都抬头望向空中,静待大神光临。

    “怎么还不来?”

    “来了吗?”

    “来了,来了!看那边,祥云缭绕,五彩金光!”

    “我怎么看不见?”

    “你的功力差了点,还没入仙界,自然看不见!”

    “你还看见什么?”

    “一只仙鹤飞过来,背上坐着一个老头儿,大大的脑门,一双聪慧慈善的眼睛,手中托一仙桃,好似民间供奉的南极仙翁!”

    “南极仙翁来了?那可是大神呢!没想到他会来!”

    “哎,他怎么不下来?停在空中做什么?”

    “我也不知道。不过我听见仙音了,好似管弦之声,非常好听!”

    “可惜我听不见!唉!功力太浅了,害人呐!面对大神,竟然又聋又瞎,真令人难过!”

    仙人城中一共聚集了一百六十多人,其中大部分都能看到,却有二三十人因为看不见而焦躁不安。

    山伯也看不见,就觉得一片红光映入眼帘,朦朦胧胧,好似天地间笼罩了一层迷雾!

    然而他心里并不急。他喜欢顺其自然,看不见就看不见,没什么了不起的。

    英台睁开慧眼便能看得真切,于是将身躯靠近来,在山伯耳边低声解说。

    “仙鹤在空中盘旋,仙音停了,那老头从仙鹤背上站起来,开始说话了!”

    “他说中土乃是宇内不可多得的圣地,道、佛、魔三教争鸣,牵一发而动全身。玉帝很重视这次的三教盛会,已经从在世众仙中挑选了十个人,下面开始念名字……”

    “西城王君,青城丈人,紫阳真人……地仙张兆期……黄大仙也在里面了,排在倒数第二位……”

    “那老头儿说,挑选出这十个人代表仙家出战,如果能赢,将会给每人赏赐一颗仙丹,那仙丹是由上元夫人采集奇花‘天仙子’提炼而成,服下一颗就能增加五百年的功力……”

    听到这里,山伯心里禁不住“咯噔”一声,反问道:“你说的是‘奇花天仙子’?世间五大奇花中的天仙子原来在上元夫人那里!你知道上元夫人是什么人?”

    “我在天界听说过,上元夫人是三天真皇的母亲,统领十万玉女之笈,在女仙中的地位仅次于西王母。她在蓬莱仙岛有一处很大的仙宫!”

    山伯深吸一口气:“这么说要想采得天仙子,不能不去蓬莱仙岛了?你说说,什么叫‘统领十万玉女之芨’?”

    英台想了想道:“我猜是十万个年轻美貌、纯情可人的少女。”

    山伯低声喃喃道:“天仙子,天仙子……难道跟那些女孩有什么关系?”

    英台眉峰微蹙,沉思片刻,说道:“我在天界奉命抄书,曾记得有一首词,名唤‘天仙子’,歌词如下:

    ‘冰雪少女入凡尘,

    西子湖畔初见睛,

    是非难解虚如影,

    一腔爱

    一缕清风一丝魂。

    仗剑携酒江湖行,

    多少恩怨醉梦中,

    蓦然回首万事空,

    几重幕,几棵松,

    几层远峦几声钟。’”

    歌词十分幽怨,山伯听得心中难过,暗道:“真是怪事,上元夫人身为仅次于西王母的女仙,却要统领十万幽怨伤情的玉女,可真是难为她了。也不知那些女孩子都住在哪里?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伤心事?那些女孩是仙人还是凡人呢?”

    正想着,眼前的红光忽然消失不见了!

    英台定睛看去,顿时有些惋惜:“哎呀,光顾着跟你说话,忘了看那老头儿,他已经走了!”

    “走了?这么快?”

    “他临走之前留下一壶酒!我刚才隐约听见,他说这酒是要分给众仙品尝的,每人一杯,喝完之后能增长三十年的功力!”

    “咦?老头儿很会做人嘛!身为大神,提携后辈,这么一下子,就让大家都记得他的好了!”

    红雾散尽,山伯也看见了,就见黄大仙小心翼翼的捧着一个酒壶,吩咐仙童拿酒杯来。

    仙童跑入左侧的宫殿中,迅速取来酒具,托在盘中。

    黄大仙面带微笑,正待斟酒,忽然一阵黑风掠过,手里的酒壶竟然不见了!

    抬头一瞧,酒壶仿佛化成一片鹅毛,在一团黑雾中飘浮不定,随风往东南方飞去!

    “呀!哪里来的妖孽!”

    有人大声惊叫:“不好,有妖孽作樂!”

    众人见了,无不骇然,一个个纵起身形,跳在半空里,直向酒壶追去!更有人祭出法宝,扔出仙绳、仙网,试图拦下酒壶。

    第279节 仙城魅影

    出意外,山伯心中也感到无比诧异!

    眼见众人眨眼飞出数十丈,他忙从屋檐下出来,从山巅向远处眺望,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远处一道长长的河谷,从山脚直通兰若鬼域!

    生死碑后,却有一个巨大的黑影,有头有身,形似人体,可惜却不是很清晰,五关不分,眉目难辨,高达百余丈,从石碑后伸出一只手臂!

    那手伸得极长,竟然能有两三里!

    与此同时,一道疾风从手指间发出,捉住酒壶缓缓往回缩!

    “黑山老妖!”英台神色大变,率先叫了起来!

    山伯心中一凛:“黑山老妖?他怎么敢犯众怒,跟群仙直接交手?他不怕大伙儿将兰若殿砸个稀巴烂?”

    转念一想:“黑山老妖既然敢伸手,大概就不怕麻烦!或许那么多的低级小仙,未必是他的对手呢!”

    果不其然,众仙自以为人多势众,一个个义愤填膺,哇哇叫着飞扑上去!

    然而还没接近十里之内,就被彻骨的寒风压制住了,速度变得极其缓慢!

    黑山老妖似乎成竹在胸,并不急于收回手臂,一面口中吐气,压住众人,引他们慢慢接近,一面遥控酒壶在空中颠来倒去,逗弄群仙,让他们郁闷至死!

    谷中响起一声声狂吼:“干他娘的!”

    “气死我了!修炼八百年,竟然干不过妖孽!”

    “谁知道这是什么妖?怎么这么厉害?一口气压得人难受!”

    眼见众人一步步接近生死碑,距离不过七八里了!

    山伯心中焦急起来:“这么多神仙,万一被黑山老妖一下子拿了去,这可如何是好?”

    “对了,关键就在那酒壶!”

    “蝴蝶翩翩,去把酒壶抢下来!”

    “谨尊主人吩咐!”

    山伯知道自己功力较弱,就算身着蝶衣,也不敢暴露在黑山老妖面前,于是便将蝶衣退下来。顺手抛了出去。

    英台见了,也将蝴蝶翩跹抛下了山崖!

    “速去速回!不可恋战!”

    “主人,我们知道了!

    一双蝴蝶骤然合在了一处,疾如闪电,穿梭十余里,从众仙头顶掠过,倏忽从黑山老妖巨大的手掌中抢走了酒壶!然后又迅速飞了回来!

    群仙大哗:“咦?那酒壶不见了?哪里去了?”

    “还用问!肯定被妖孽收起来了!我们过去跟他拼命!”

    黑山老妖也蒙住了!

    到手的东西竟然飞走!甚至连怎么丢的都不知道!

    他刚才一直将注意力集中在群仙身上,正想捉几个回去好好享用,浑没注意有人那么大胆。竟然从自己手里抢走了酒壶。

    他只知道有两个小东西,从自己眼前闪烁了一下,也不知是什么法器,眨眼就不见了!

    “娘的!什么玩意,竟敢跟我过不去!”

    一时间,他忍不住勃然大怒,仰天一声咆哮。声若惊雷,霹雳震天!

    对面的山崖“咔嚓“一声断了一半!

    漫天巨石飞舞。仿佛雨点一样,“哗哗”落下来!

    狂风呼啸。吹得人睁不开眼!

    这时候群仙才知道不妙了!

    “不好!这妖孽太厉害!”

    “事不可为,快走!再不走就迟了!”

    黑山老妖狂啸不止,百丈身形剧烈抖动着,一条腿已经抬了起来。眼看要跨过石碑了!

    正在这时,一道白影从上清宫飞出来,顷刻赶在群仙面前,厉声叫道:“黑山魅。你难道想要食言不成?忘了当年的赌约了?”

    黑山老妖本来暴跳如雷,闻言却似乎受了打击,竟然将抬起的腿放了下去,怒道:“你是谁?敢管本尊的事?”

    这时候,群仙都看清楚了,站在面前的是一个脸型窄受地中年人,身着淡蓝色的道袍,手持乌黑桃木剑。这个人大家都认识,原来是龙虎山的主人张天师!

    先前群仙聚会的时候,张天师并没有参加。

    群仙也曾请过他,却被他以功力尚浅,未登仙界为由拒绝了,没想到他的功力并不像他说的那么弱。

    只听张天师高声答道:“我乃第三代天师张鲁是也!当年先祖张道陵与尊驾有约,双方以界碑为限,互不往来!你怎敢跨出界外?”

    黑山老妖脸上黑雾隐隐,厉声叫道:“那是因为有人闯入我兰若鬼域来了!不但盗走了灵石,还将我守坝的弟子打伤了!是你天师府先惹的事!休怪我不受约定!”

    张鲁闻言一愣,旋即断然道:“我们天师府说一是一,绝对没有人越过界碑!那越界之人,绝不是我天师府的!你休要强词夺理!”

    黑山老妖怒不可遏,可是却无法辩驳,因为他先前也曾经查看过受伤地弟子,从伤势来看不像是天师府的人做的。天师府属于正一教,强调真一、正道,功法醇厚,擅长符箓;而那闯入兰若鬼域的人功夫阴柔,并不似出于道家。

    他却不知,伤人的乃是郭璞,郭璞生平复杂,又在地底待了多年,因而功力偏于阴柔。

    为了快速闯关,郭璞不得已伤了几个人,没想到惹怒了黑山老妖。

    张鲁见老妖守在石碑后兀自不退,心里担心不已,当下一面向众仙挥手,暗示速退,一面大声道:“黑山魅,你听好了!是谁闯入你兰若鬼域,你去找谁算帐!我天师府只管周遭五十里地界,外面地界大着呢,我们也管不了!你要是有本事,尽管天涯海角追索仇人,断不可撕毁赌约,令鬼神厌弃!”

    黑山老妖重重的哼了一声,羞怒之中一拳挥出,将身旁的山崖掏了个直径十丈深不见底地大洞,随即转过身,愤愤不已的去了!

    众仙惊骇不已!过了半天,才如梦方醒。

    有人叹道:“唉!可惜了那些仙酒!竟然被老妖抢了去!那可是三十年地功力呀!”

    “算了算了!只要人没事就好,多修几年,不就成了!”

    “真没想到,青天白日,朗朗乾坤,在这群仙齐聚的仙人城侧,竟然有那么厉害地妖孽!”

    第280节 福祸相倚

    仙有气无力的往回走,全都有种灰头土脸的感觉。意气风发的山图公子、石长生,更包括刚刚出关、功力大进、牛气十足的黄大仙。

    这些人冲下山时仿佛一阵风,回来却像蚂蚁一般,十分缓慢。

    这时候,留在山巅的梁山伯心里有些犯难!

    “这壶酒怎么办?要不要还给他们?”

    “不还!”英台斩钉截铁的道!

    “真的不还?”

    “就是不还!我看这些家伙就不顺眼,要么沽名钓誉,互相倾轧,要么执迷于相,只求近利,与其将酒还给他们,还不如我们自己留着用呢!”

    “留下来不太好吧?这可是南极仙翁赏赐给群仙的,被我们留下来,岂不辜负了大神的心意?”

    英台抱紧了酒壶使劲摇头:“我们从黑山老妖手上抢下来,已经跟大神再没有关系!”

    山伯苦笑道:“这样说是不是有些牵强?”

    英台清秀的面孔露出毅然的神色,放缓了语气道:“若是一定要还,我宁愿等群仙散去之后,将酒壶交给葛仙翁一个人!也算报答他当年扶招魂的恩惠了。”

    山伯想了想,道:“不能交给他。葛仙翁仁义之人,若是拿了仙酒,也不会自己独享,若是人都去远了,再找也麻烦,岂不令他为难?”

    英台看他左说右说都有想还回去的意思,不得不柔语相劝:“梁兄,你心里只想着别人,就没有想想自己。这些大仙少喝一杯酒,也不过多花三十年的功夫苦修而已。而你若喝完这壶仙酒,就能一步跨越好几个台阶,脱离鬼仙之体,直接成为人仙,甚至有希望修成地仙!你明白吗?”

    山伯眼望着她,柔声道:“我也想到了。只是你也知道,修仙就是修心,我如果跨不过这道槛,以后的进境恐怕十分有限。”

    英台却道:“梁兄,你修的儒家功夫,讲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比起众仙来说,你现在是最穷的人。并没有照顾他人的本钱。你不如换一种想法,将仙酒留下来,先提高自己的功力,等到时机成熟了,再尽力帮别人。”

    山伯低头沉思,心里想起玉碟说过的话,自己身负惊天赌注。处于魔正交争的漩涡中,如果能将功力大幅度地提高。早日修成三清天神,就不会任人宰割了。英台也不会跟着自己受苦!那该有多好啊!

    想到这里。他终于决定下来,道:“这次我听你的!该走了,那些人也快回来了!”

    英台禁不住舒了一口气,心中十分欢喜。暗道:“这冤家终于开窍了!他要肯听我的话,遇事多一分灵便,少一分执着,前路就会变得光明许多!”

    两个人匆匆飞离仙人城。在三十里外一个遍地芳草的山谷中停下来。

    英台放出蝴蝶“翩跹”自动采集花蜜,自己却与山伯坐在阴凉的树荫里,取出酒壶晃了晃,口里笑道:“梁兄,尝尝这仙酒怎么样?”

    她一面说,一面取出一只精致的琉璃杯,同时将酒壶递在山伯手里。

    山伯手捧酒壶四面巡视,眨眨眼睛笑道:“我觉得不太稳当。当心酒味太香,招来仙魔捣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那就不好玩了!”

    英台莞尔一笑:“我刚才察看过,方圆五里之内。没有一个人影,我不信这酒味能飘出五里之外。”

    “那好,我们就打开尝尝!”

    所谓酒壶,乃是一个精致的玉壶,上面有个雕刻细腻的檀香木塞子。

    山伯小心翼翼的拔出塞子,便有一股奇异地清香飘出来。

    那香味似麝如兰,初闻似不如杜康酒醇厚,再闻或

    台所酿百花酒轻灵,然而那股子香气却能深入骨髓里三尺,食不甘味,夜不能寝!

    英台将琉璃杯递了过来。

    山伯小心的倒了小半杯,然后将木塞塞了回去。

    “呀,一闻就知道是好酒!”

    他将杯子凑近嘴边,轻轻啜了一小口,忍不住又叫一声:“好酒!”

    酒一入口,满口生香!四肢百骸都仿佛醉了!

    于此同时,一股暖流直入胸腹,似乎有一团火焰,在腹中四处流窜,上下翻滚,从脾胃至丹田,然后在两肾之间跳跃,每跳一记,都有一偻阳和之气生出来!

    阳气渐渐升腾,聚于胸中,散于四肢,身上的阴寒之气渐渐消了。

    不一会儿,酒劲下去,山伯觉得浑身舒畅!

    那是一种久违的感觉,仿佛整个人又活了一遍,那么轻松,那么舒爽,那么有力!

    他忍不住长舒了一口气:“爽快!”

    英台看着他清晰红润、生机勃勃的面颊,心中无比欢欣,急切的问道:“梁兄,你感觉怎么样?”

    山伯面带微笑正待答话,忽听蝴蝶“翩翩”清脆的声音响起来:“恭喜主人,您身上有阳气了!”

    “真地?有多少阳气?”

    “主人现在拥有阳气三十点。除此之外,还有阳魂千点,阴魂五百点。”

    “我这么快就有千点阳魂了?这仙酒还能大补阳魂?”

    “是的,先将您地阳魂补足千点,剩下的转化成阳气!”

    “奇怪,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地阴魂?不是说阳魂足,阴魂就消了吗?”

    “人身分阴阳,有点阴魂不是坏事。那是您本来就有的,还要您自己转化。不过有件妙事,鉴于您的阳魂已足,以后每转化一点阴魂,都会跳过阴魂,自动变成阳气!恭喜主人,您已经发生了质变,从体质上讲跟有灵肉齐全的人类差不多了!换句话说,您已经以灵体踏上初级人仙地门槛!”

    山伯微微皱眉,心道:“怎么还有初级人仙的说法?”

    蝴蝶翩翩与他心意相通,当即解释道:“等您的阳气超过五百点,才可以算作高级人仙,满千点则算人仙大成,可以转修‘地仙’。到那时,您需要将阳气转化为元神,也就是道家所谓的‘炼气化神’。接下来,等到阳神修满,自然而然就成了‘神仙’。最后,如果将阳神凝聚为神丹,积累到一定程度,还可以修成‘三清天神’,那是最高级地神仙,也是人人颂扬的大神。”

    山伯放下心来,笑道:“我总算有了阳气了!可惜还没有阳神,对吗?”

    “主人莫及,您还没修满阳气呢!怎么会有阳神?”

    “也是,凡事要一步步来。”

    “主人有了这些仙酒,可以进步很快。可是有件不好的事,您也要知道。”

    “什么不好的事?”

    “您的佛心下降了一些,增加了十年的罪孽!”

    “啊?”山伯吃了一惊:“就因为没把酒还回去?这……这事怎么办?”

    玉碟默然,不说话了!

    英台握住他的手臂,心中懊悔,眼中盈盈含泪:“梁兄,都是我的错!这份罪责,都应该我来承担,可是我的佛心为啥降得很少呢?”

    山伯不忍看她难过的神色,伸手拥住了她,微笑道:“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不要紧,我的罪孽本来就重,虱子多了不咬人,也不怕再增十年!等我领悟了‘立地成佛’的道理,说不定一夕之间就能解除呢!”

    第281节 名门望族

    行徐徐柳树旁,

    路有旋风绕池塘,

    此日万鬼开颜笑,

    家家户户上坟忙。

    七月十五,乃是民间鬼节最关键的日子,同时也是道家的“上元节”,佛家的“盂兰盆节”。

    古人言“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又有诗云“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总而言之,这一天很重要,不论对鬼,还是对人,都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节气。

    对于山伯这样肩负重任的人来说,更是尤其如此。

    这天一早,天刚亮,他就偕同英台上路了,匆匆飞往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

    一路之上,他看到众多的鬼魂,东游西荡,上蹿下跳,仿佛无头苍蝇一般。

    阴气弥漫,天空灰蒙蒙的。

    路上的行人很少,多的是各路的鬼魂。

    山伯一边走一边瞧,发现绝大多数的鬼还是比较老实的,由于出关前领受了佛宗的法谕,不敢祸害百姓。他们要么聚集在田间坟头,要么围绕在屋前屋后,趁机享受子孙辈供应的祭品。

    不过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也有少数的妖魅不太地道。有的龌龊鬼跟在人身后,一面吐口水,一面做鬼脸,甚至伸手拉女孩子的辫子;有的溺水鬼居心叵测,时不时在河边逡巡,盼着拉个人替死,至少也能增加点阳魂。

    群鬼纷纭,群魔乱舞,到处都是从地狱跑出来的幽灵,山伯也没有精力去管那么多。只是打心里盼着老百姓都守在家里,若非必要千万不要外出。

    不久赶到陈君阳夏,此时的阳夏不比后世的衰落,位居中原的心脏地带,还是一个繁茂的大城,人口众多,方圆几十里住满了人。因此要想凭空找到谢家。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好在空中地下都是鬼,随便拉一个出来问话还是很简单的。尤其是那些鬼多数出自本地,别说问谢家这样的大族,就算是小户人家的祖宗八代,都能打听清楚。

    山伯一眼看到询问地对象,那是是一个坐在屋顶手捋长须头发花白的老头。

    老头神色欣慰,面带微笑,似乎对子孙后世的生活很满意。

    “老人家,我想问一户姓谢的望族。祖居在哪里?”

    老头手搭耳边侧耳倾听,睁着一双昏花的眼睛,望着两人道:“什么?你问谢家的祖坟?你想去做啥?哎,我跟你说小伙子,谢家祖坟万万去不得!除了谢家自己人,没有人敢去那里!”

    山伯有些奇怪:“老人家,为什么呢?”

    老头颇有些自豪的意思。似乎因与谢家同住于阳夏而得意,口里“呵呵”笑道:“谢家可是我们这儿的名门望族。祖上十代都有名气,单是皇帝钦赐的丰碑啊。就有十几座!还有一些刻满了阴文、阳文地墓碑,就凭那些碑,就能镇住各路鬼魅了。”

    山伯觉得愈发的好奇:“喔?竟有这种事?谢家的祖坟也成了圣地?”

    老头笑着点头,接着又道:“你们是外来的吧?不知道不奇怪!我们本地人都知道。谢家祖坟有一块镇妖石,听说是从天上的神仙赐下来的,不但能驱鬼,还能镇妖呢。你们俩看着面善。千万别误闯进去,进去就出不来了!”

    英台在旁莞尔一笑:“老大爷,我们要问的乃是谢家地府邸,不是他家的陵墓。请问谢家人住在哪儿?”

    “喔,你问谢家啊?”老头儿又问了一遍才弄清楚,答道:“从这里一直往西南方向走,大约五六里路,就有一片高宅大院,前后数百间房子,那都是谢家地祖产。”

    “多谢您老指路。”

    山伯转身想走,却被老头儿唤住。

    “等等,我再跟你们说一句,那谢府也不是闹着玩的,名门大族,镇宅地法门也多,你们可不要乱来啊!”

    山伯闻言略有些担心,问道:“您说谢家有镇宅的宝贝?会是什么宝贝?”

    “这个……我也不知道……嘿嘿,生前高攀不起,死后更不敢去了……”老头讪讪的笑了笑,望了两人一眼,道:“我看你们做鬼没多久?是不?可不能四处乱走,一定要小心点儿。若是碰见镇宅弓、桃木剑、斩妖斧之类的,起码避开十丈开外,才能安稳一些……”

    山伯一面听一面点头:“多谢您老提醒,我们晓得了。”

    英台也跟着笑道:“祝您老子孙万代,越来越兴旺。老人家,我们要走了!”

    老头眉开眼笑起来:“好,好,你们要当心。”

    离开当地,直奔西南。越往前走,两人见到地鬼魂越多,等到看见那高挂“谢府”匾额的高宅时,他们惊讶的发现,眼前聚满了鬼魅!身影曈曈,赢千赢万。

    成千上万的鬼魂聚集在谢府周围,距离府邸三四十丈,就站在那里,也不说往前走,也不说往后退,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一团又一团,人人眼瞅着谢府,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他们这是做什么呢?”

    “不知道,先观察一下再说。”山伯摇头,悄悄往前走,接近众人,想听

    在说什么。

    英台一面走,一面功聚于耳,凝神细听。

    她的功力已经相当高了,隔着好远就能听得真真切切。

    只听有人笑道:“张老哥,你还有孙子供奉,不像我们断子绝孙,你来这里凑什么热闹?”

    英台辨认方向看过去,却看见一位年约六旬面色晦暗的黑瘦老翁,声音低沉的答道:“唉!别提了!我那儿孙不走正道,都是败家子!当年我走的时候,给他们留下三十亩良田,谁知就这么十几二十年的功夫,就弄得家徒四壁,连自己都养不活,哪有钱财供奉祖宗?我等了好几天,家里连一刀纸、一点酒水也没有,只能来这里打打秋风了!”

    旁边一人高声赞道:“还是谢家好!每年都能开斋救生,不但救人。还能济鬼,这样的大户人家,才该兴旺发达。”

    还有人随声附和:“是啊!是啊!我们也该知足,都是孤魂野鬼,能沾点香火就行了,可不能不知道好歹!你看那边一群,看见了吗?留一副大胡子的那人,一看就不是好东西!我刚才听见他跟人说:‘一定要冲进府里去,只要能冲进谢府。靠近谢家人,哪怕摸上一把,就能平添百点的阳气!’你说可不可恨?”

    先前说话低沉的老翁恨恨的骂道:“一群该死的混蛋!他得了百点阳魂,人家姓谢的就倒霉了!惹怒了谢家人,让我们连一点香火也享受不到!”

    “他们还说,若能迷住谢家地女人,附在他们身上。就能得到更多的好处!甚至都不用回归地府了!”

    老翁牙齿咬得咯咯响,一双眼睛几乎冒出火来:“他娘的。想得倒美!也不看看谢家的镇宅法宝!让他不得好死!”

    “哎,老哥。记得你年轻时是谢家的庄户,曾经租他们家地种的,你闺女还在他们家做过几年的婢子,可曾听说他家有什么厉害的宝贝吗?门口的铁八卦、石狮子、镇宅弓、桃木剑我们也看见了。你就说说有什么罕见地宝贝吧,希望能镇住那些歹人。”

    老翁眼泪汪汪的道:“你怎么又惹我伤心?我那可怜的闺女哟,她在谢家过得好好的,谁知被一个后生勾了魂!出来没几年。就得病死了!我那闺女最知道疼人,她要是还活着,我也不至于连个烧纸的人也没有……”

    旁边人低声劝道:“哎,都过去多少年了,你就别伤心了,就说说谢家的宝贝吧。让我们解解闷儿。”

    老翁抹了把眼泪,道:“我闺女说……谢家有三宝,一个是化煞玉葫芦,二个是子母戌方鼎,三个是……好像是一部经书,也不知道叫啥名字,我闺女也没见过……只是听说,一旦谢家老爷念起经来,所有的鬼魂都不敢靠近十里之内!谢老爷就凭那部经书得了道了!”

    英台听到这里,禁不住吃了一惊,赶紧拉住山伯,将得知地信息告诉他。

    “一部经书?”山伯心道:“或许是一部佛经,也不知是哪一部?若是佛经,我应该不怕。毕竟,我念诵过几万遍《大般涅盘经》,也算是小半个佛门弟子了。”

    正在这时,忽见谢府紧闭的大门“吱呀”打开了!

    四个身材虬劲地汉子抬着一个硕大的三脚炉鼎走出来。

    耳边传来众鬼地哗然叫声:“来了,来了!终于等到了!”

    “太好了,我还以为今年不弄了呢!”

    四个汉子将炉鼎摆在门前二十丈外,转身进府,又陆续搬来大堆的香烛纸钱,一样样投入炉鼎内。

    不一会儿,烛火燃起,香烟缭绕,烟灰飞腾在半空里。

    众鬼纷纷凑近前,争着享受烟火。

    过了片刻,又有人抬出几张八仙桌,摆上水果牺牲,各类祭品。

    再然后,甚至从远处走过来一队身着袈裟的光头和尚,坐在府门前,高声诵经。

    众鬼享受了烟火牺牲,心里安静下来,一个个坐在地上,听那些和尚念经,口里纷纷赞道:“好人啊!听了这些经,至少几个月不觉得难受,再回地府也能撑过去下一年了!满家子好人!愿满天神佛保佑谢家,让他们家族兴旺。”

    山伯和英台在那里看了一阵子,心里盘算着怎样进府。

    英台乃是小仙,早已是纯阳之体,并不属于阴鬼,进去应该不难。

    山伯身上集聚了一些阳气,还有千点的阳魂,以及几百点阴魂,可以说是半鬼半仙,要想进府,可能有些麻烦。

    不过他也不愁,因为他还有蝶衣呢。身着蝶衣,不但能飞行疾速,还能够挡住不少地罡气。想来问题不是太大

    山伯看看天色,时候还早,才是午时,距离夜半还有六个时辰,就牵着英台的纤手,在谢府周围走动。

    谢府围墙上画满了八卦,墙根摆了“九星太岁化煞钱”,墙头还挂着铜铃,单是这些东西,就能挡住绝大多数的鬼魂,令他们远远避开。

    山伯转了一圈,没有发现守护薄弱的地方,便在无人之处披上了蝶衣。

    第282节 婴啼不休

    只蝴蝶穿越围墙,飞在谢府上空。

    由于山伯启动得太快,使得府门上悬挂的镇宅弓、桃木剑都没有来得及发动,倒是挂在墙头的铜铃“叮铛”响了两声。

    因为是大白天,正是阳气旺盛的时候,铃声倒没有惊扰谢家人。

    谢家人都守在屋里,读书的读书,做活的做活,一副心平气和不为所动的样子。

    双蝶在高堂深宅里飞舞,只是盏茶功夫,就找到目的地,听见婴儿啼哭的声音。

    哭声很响,惊天动地,仿佛饿了三天一般。

    那哭声显然很少见,慌得谢家的妇人跑来跑去。

    上至老太太,下至小丫鬟,十几个人聚在一个宽敞的大房里。

    耳听苍老的妇人问话声:“哎呦!小乖乖,这是咋的了?怎么一直哭个不停?”

    一个年轻的妇人答道:“不知道啊!都三个月了,从生下来起,这孩子就一声不哭。谁知道一哭就哭得这么厉害,真是吓死人了!”

    “吃奶了吗?”

    “吃得好好的,我这两边奶都吃空了。”

    “会不会生病了?”

    “你看这小脸儿,还是水灵灵的,身上也没有痱子、疹子的,不像生病的样子哩。”

    老太太又催问:“去请大夫了吗?”

    门口一个小厮答道:“回老太太的话,府里的谷大夫刚好请假回乡了,还要过两天才能回来。”

    老太太急道:“那就去外面请!诺大的阳夏,难道就没有良医了?还不快去,站在那里做什么?”

    小厮委屈答道:“外面的也去请了。医家说天儿不好,路上不干净,不肯来。要到明早才能过来”

    老太太怒道:“多加银子!再去请!请不来大夫,你就别回来!真是没用!”

    小厮吓得匆匆跑开了。

    然后一屋子人争着去抱哭泣的婴儿,变着法子哄逗,希望孩子能安静下来。

    可是无论怎么哄,哭声总是不停。

    众人都心急火燎。上蹿下跳。

    就连房檐上观望的山伯也觉得奇怪,暗道:“崔师兄,你干嘛哭这么响?究竟有什么事让你这么委屈?转世投胎不是你自己的主意吗?你要是夜里也这么哭,众目睽睽之下,我怎么将金针插在你头顶啊?”

    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请来一个身着青衫的壮年郎中。

    那郎中年约三旬,身材倒是结实。

    老太太嫌他年纪有些轻,将小厮叫到一旁,低声问:“这郎中你从哪里请来的?不会是行走江湖的游医吧?”

    小厮陪着笑脸。道:“奶奶,这郎中是本县名医崔先生的徒弟,刚刚出师。今儿个日子不好,崔先生不敢出门,就让他徒弟过来瞧瞧。崔先生说了,他这徒弟医术很高,已经得了他地真传。若是看不好,责任由他担着。”

    老太太松一口气:“既然崔先生这么说。那就请他看看吧。”

    郎中进了屋,伸出一直大拇指。搭在婴儿腕上。

    老太太有些讶异,问道:“郎中,别人搭脉都用三根手指,你怎么只用一根?”

    郎中笑道:“我这功夫是跟从古书上学来的。讲究的是‘一指定三关’,只要用一根手指,就能摸透寸、关、尺三脉,尤其是小孩子。十分灵验。老太太您就放心吧。”然后闭了眼,静静的体会脉象。

    老太太见他入了神,也不敢出言打扰,只是静静的等着。

    屋内很静,只有婴儿清亮的啼哭声。

    过了好大一阵子,郎中才收了手,面色微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