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鬼雨仙踪 > 鬼雨仙踪第128部分阅读

鬼雨仙踪第128部分阅读

    匆见上一面,也能抹平心中的伤痛,抚慰无尽的思念了。第二件,寻找转世投胎的崔+=:成,实在说不过去。第三件,将恩师托付的百本经书带出去,找个稳妥的地方保存起来,日后时机成熟,再想法择人传授。”

    一时间,他心里既有期盼,又感忧虑。

    正在思虑纷呈、心神不定的时候,忽听楼下有人轻声呼唤:“梁兄弟,请你下来一趟,有点事商量。”

    山伯定睛一瞧,原来是公孙起。

    他知道公孙起为人谨慎,轻易不来打扰自己,一旦过来,那就是真的有事了,于是快步下楼,来到院子里,轻声问道:“先生有什么事?”

    公孙起招了招手:“请到我屋里来,给你看些东西。”

    “好!”山伯答应着,跟对方来到前院。

    公孙起请他进屋。然后小心翼翼的栓上房门,点亮了一盏油灯。

    山伯笑道:“有什么好东西?这么神神秘秘的!”

    公孙起“嘿嘿”笑着转过身去,从墙角搬过来一个沉甸甸的柳木箱子,打开盖,双手捧出一个银盒来。

    他将银盒放在桌上,轻轻打开,露出一个巴掌大小的甲片。

    山伯凑近前去细瞧,只见那甲片色呈紫红,生有五彩花纹。晶莹如玉,一看就令人喜欢。

    “呀!这是什么东西?看起来这么漂亮!”

    公孙起“呵呵”笑起来:“兄弟你猜猜看!”

    “难道是龙鳞?你找到龙鳞了?”

    “这哪是龙鳞哟!你再猜!数数甲片上有几种颜色?”

    “五种!这还用数?”

    话刚出口,山伯忽然记起葛洪所赠的《抱朴子》中记载了这样一句话:“千岁灵龟,五色具焉。”龟的甲片?你找到四灵之一的龟甲了?”

    公孙起微微点头:“兄弟见识不凡!竟然真能猜得出来。”

    山伯还有些怀疑,问道:“据说千年神龟都有七八尺长,这甲片怎么这么小?”

    公孙起望他一眼,说道:“不知兄弟是否听说过‘九曲灵龟’之名?”

    “何谓九曲灵龟?”

    “是说龟有九变。何为九变?一曰神龟,二曰灵龟。三曰摄龟,四曰宝龟。五曰文龟,六曰龟,七曰山龟,八曰择龟。九曰水龟。”

    “喔,没想到还有这么多区分。”

    “这是乌龟的九种不同境界。水龟、山龟是比较初级地(很傻很单纯,没有抑制生长的基因),体形随着年岁的增长越

    。大的能有八九尺长;到了龟阶段,才算有点灵怎么长了(有调控基因了);再往后体形逐渐变小,一旦修满千岁成了灵龟,可能只有巴掌大;要是修足一万年,那就是神龟了。神龟很少有人见过。在冥界没听说有神龟,就算人间也极少,因为一旦成神就飞升天界去了。如今能找到灵龟,也算我们运气好!”

    “先生从哪里找来的?”

    “噫!找这东西可不容易!这些天里我几乎走遍了各大冥城,可惜都一无所获。后来托了朋友四处打听,才终于得到珍贵消息。你猜这东西哪儿有?”

    “哪儿?先生请快些说,别吊我胃口了!”

    “‘九幽冥城’!诺大的冥界,那么多地方,全都找不到灵龟,只有九幽城里才有!”

    “不是说九幽城普通人进不去的吗?先生怎么取来灵龟的?”

    “嘿嘿,我当年统领大军,享誉六国,颇有几个朋友,还有些信得过的手下。其中一个混得比我好,做了一品冥官地管家,是他帮我搞到的!”

    “费了多少金币?若是不够,我这里还有。”

    “私下里偷偷搞的!我只是给了那人五千万金币。你猜他怎么说?若想再要的话,还能弄到!只是有一点难处!不好往外送!因为这东西属于违禁物品,城防查得很严,一旦查出来,就是莫大的罪名,要囚禁千年的!”

    山伯觉得有些奇怪:“他竟然说还能搞到?到似九幽城内有不少似的!这可是千年灵龟,为啥会有那么多?”

    公孙起双手一摊:“这我就不清楚了。九幽冥城是阴间最神秘地都城,只有二品大员以上的人物才能够住进去,自然是有些神奇地。主人若能早些升职,说不定我也能沾点光。”

    山伯微微苦笑:“升职需要长年累月功勋的积累,我才是五品判官,若想升到二品,不知要几百年。我可不想在阴间待那么久。倒是那九幽冥城,有机会还是要过去看看地。”

    公孙起面色微变:“不能去!那里的守卫非同一般!有些禁区甚至有专门的金甲卫士把守,那些金甲卫士都有很强的法力,别说是普通人,就算是鬼仙、甚至误闯冥界地小神小仙都进不去!前些年,经常有人偷闯九幽城,结果每个都被捉住,随即被枭首示众,头颅就挂在城墙外!血淋淋的!”

    山伯颇为吃惊:“那么严重?这么说倒是不能硬闯了?”

    “是呀!”公孙起一面点头,一面收起龟甲,又从柳木箱子里不断的拿出一堆东西。

    山伯定睛观瞧,发现东西很杂,什么珍珠、翡翠、灵石、玄木,样样都有,加起来不下百来种,禁不住问道:“怎么要用这么多东西?”

    公孙起笑道:“该阵名叫‘万宝燕息阵’,需要不少的宝物呢!我现在才收集一小半,准备过些天趁鬼月降临,再请朋友去人间收集一些。别地东西都不怕,只要能收齐四灵,传送阵就有望了。”

    山伯想想剩下的龙鳞、虎须、凤羽都不好弄,禁不住有些为难。

    公孙起却道:“日子还长着呢!那怕耗时百年,能出去的话也值得的!”

    山伯道:“你将缺少的东西列一个清单,我可以去鬼市购买。”

    “那就更方便了。”

    第258节 冥黄酒

    了出行方便,山伯觉得有必要尽力提聚自己的阳魂。

    于是他又抽出时间去了一趟郭璞故居。

    经过一整天的“霸道凌迟”之后,他的身体变得十分虚弱,然而阳魂却已经增加到七百点!

    看来只要再来一次,就能够凑足千点阳魂,进而转修人仙了!

    时光匆匆,终于到了六月三十日,冥月前的最后一天。

    辰时,山伯乘着马车离开府宅,走在大街上,隐隐觉得似乎与往日有些不同。

    街上行人的脸上洋溢着笑容,空气中弥漫着欢乐的气氛,那感觉就好似人间除夕,准备过年一般。

    来到冥月城头,跨过吊桥,回头望时,只见城上挂满了各色彩旗。

    一道长长的横幅高高悬挂,斗大的墨字写着:“快快乐乐出游,老老实实回来!”

    边上还有几个字:“鬼月害人者,斩!留连不归者,亡!”

    山伯看得微微皱眉,心中略有所思,却没有说出口来。

    一路无话,来到冥殿。

    没想到楚江王早早的先来了!

    这位王爷表现得有些奇怪,不在殿内坐着,却站在门口跟几个守殿的卫士闲聊。

    “哎呀,又是一年过去,诸位都辛苦了!”

    “王爷辛苦!我们……没干啥……”守殿的卫士受宠若惊,齐齐躬身施礼。

    楚江王笑眯眯的问:“明日就能出去了,你们都有何安排啊?”

    卫士们你推我让,谁也不想第一个回话。

    楚江王手指指向左侧身材高大的一位:“来,你先说。”

    那人咧了咧嘴,大着胆子道:“我想回家,看看儿孙辈的日子过得咋样。”

    楚江王点头,意味深长的道:“嗯!回家好啊!人行千里,难忘故园。回去领受点香火祭祀,也是人之常情。不过不可痴迷,要记得及时回来哟!”

    卫士躬身答道:“王爷放心。我一定……一定早点儿回来。”

    众卫士见他和颜悦色,似乎很好说话的样子,于是渐渐放开了一些。

    有人近前一步问道:“王爷,我听说按往年的规矩,今儿个最后一天,大家都不用值班了,可以早早回去,是吗?”

    楚江王笑了笑:“不错!喝了‘冥黄酒’,你们就可以散去了!早回去准备准备。看看还有什么未了的事,一并准备好,免得遗忘了,出去再后悔。”

    有人东张西望:“王爷,冥黄酒啥时候能来?”

    楚江王向远处暼了一眼,道:“我一早吩咐历宁去取,再过半个时辰。就该来了。”

    这时候山伯从马车中走出来,上前躬身行礼:“王爷您早!”

    楚江王眼望着他。笑道:“梁判,你今天可来晚了!”

    “是啊!王爷今儿怎么这么早?”

    楚江王“呵呵”笑道:“我跟大伙儿一样。也盼着这一天呢!晚上睡不着,就早点儿起来了!”

    山伯恭维道:“王爷您什么人,怎么能跟我们比呢!您想出去,还不是啥时候都能成行?”

    楚江王却缓缓摇头:“那也不能想去哪儿去哪儿。我也要上殿审案!若是多日不来冥殿,没准儿被上头知道,就要面临责罚了。所以平日里只能在附近走走,不敢去远了。要想去三清胜境。南天北斗,距离都非常远。若非冥月长假,还真没有时间。所以我跟大家一样,一年到头,忙来忙去,就指望这个月出远门了。”

    “王爷也够辛苦的!”山伯赞道:“冥月出游,这制度甚好,不知是谁创出来的?”

    楚江王朗声笑道:“真要说起来,这里面还有我地一分功劳呢!当年,我见鬼卒长年累月的劳作,个个灰头土脸,没有一丝生气,就跟几位王爷一起,在三清天神大会上递了个提案(类似两会提案),希望每年能给众鬼外出放风的时间。提议一出来,当即遭到不少人反对。那些人说:‘冥界本来就是改造忏悔的地方,哪能给他们

    福利?’后来经过我们再三解释,提案才勉强通过了

    听见这话,站在不远处的卫士们纷纷赞颂:“王爷,您是好人啊!要不是您,我们长年劳作,哪有喘口气的日子?”

    山伯见王爷兴致勃勃,越说越有精神,于是问道:“这制度是不错。不知那些人为什么反对?”

    楚江王笑道:“他们最怕的,就是一下子放出这么多鬼魅,会不会危害人间呢?出去不要紧,害人可不行!还有啊,那些鬼魂一旦脱离牢笼,还会自愿回来吗?只怕放走容易捉回难!你有什么法子,能让他们及时回来?”

    山伯心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又问道:“这些问题,后来是怎样解决的呢?”

    楚江王微微一笑:“梁判是新来的,还不明白冥月地规矩。其实说来也容易。出去之前,所有的鬼魂都要从佛堂经过,只要听上一两句经文,心中的恶念便消了,整个冥月都不会害人。除非遇到特殊情形,比如恰逢乱世,妄动刀兵,尸横遍野,鲜血淋漓,心中的恶念还会激发起来。”

    山伯想起来了,这些规矩以前曾经跟人探讨过。只是日子久了,有些忘记了。

    “可是,怎么保证大家能及时返回呢?”

    “那也不难……”楚江王还没来得及回答,就见一辆马车驶过来,缓缓停在殿前。

    心腹家仆历宁从车里走出来,手里抱了个古铜色的酒坛,一边走一边叫:“老爷,冥黄酒来了!”

    楚江王喝道:“怎么去那么久?还不端上来,给大家每人一碗!”

    历宁叫屈道:“老爷,您不知道。‘施药司’门口排了很长的队,我这已经算快的了。”说着从坛底露出一只碗,打开酒坛,小心翼翼地倒了半碗。

    楚江王将头一摆:“先给梁判!”

    历宁端着酒走上来:“梁判,您先请。”

    山伯略一迟疑:“王爷,您……就不用喝这个了?”

    楚江王哂笑道:“这酒唤作‘冥黄酒’,只有冥月到来之前才能喝一回,喝了才能出去。若是不喝,阴魂之体被外界的暖风一吹就散了!而且这酒只能管一个月,若是过期不回,后果可想而知。”

    山伯终于明白过来:“这酒是给鬼喝地,王爷乃是仙体,自然不用喝。”于是接过碗来,道了声谢,张口喝了下去。

    那酒刚一入腹,就有一种暖洋洋的感觉,似乎身上平添了无限地生机。

    历宁又倒了酒,让殿内殿外所有的人员依次喝下去,自己却没有喝。

    山伯提醒他道:“历先生,你是否忘记了……?”

    历宁摇了摇头,神色略有些黯然:“我已经服役数百年,没那个资格了。”

    众人饮完冥黄酒,接下来又听楚江王训了一阵子话,大意是说:“一定要算准回来的日子,千万别过了时辰,否则过完冥月,听到三通‘催魂雷音’,就会烟消云散的!”

    山伯还有些不明白,忍住插嘴道:“王爷,什么是‘催魂雷音’?”

    楚江王解释道:“冥月结束,为了扫清残留人间地余孽,上天会降下三道天雷,名之谓‘催魂雷音’。听到第一声,魂消三分;第二声,魄散七成;第三声,魂魄俱亡!”讲到这里,他的眼神从山伯面上掠过,似乎在说:“梁判,你可要小心呢!”

    山伯心中一凛:“多谢王爷解释。”

    楚江王转过头去,望着众人道:“饮酒已毕,大家都散了吧!出去之前,别忘了去佛堂一趟。”

    众人纷纷散去,留下山伯还站在那里。

    楚江王摆了摆手:“旅途愉快,八月再会!”话未落,人已快步登车。

    御者一扬鞭,八骏马车便如箭般离去。

    山伯心中还有些疑惑,张嘴想问,可是对方已经去远了!

    第259节 生死传送

    索一路,回到家中,山伯才想起向公孙起询问:“先佛堂的事?”

    公孙起一面倒茶,一面反问:“什么佛堂?”

    山伯提醒道:“冥月出行之前,不是每个人都要去佛堂吗?”

    公孙起闻言淡淡的道:“佛堂嘛,还不到处都是!你明日一路之上,起码能见到几十座!”

    “是吗?我来时咋没见着?”

    “那些佛堂都是临时搭建的!就连讲经的和尚也是从外地抽调来的,过完明日一天,从哪儿来再回哪儿去!”

    “怎么会这样?”

    “还不是为了方便出行!反正每个人都要从佛堂走一遭,与其让大家着急模不着门径,还不如将佛堂搭建在路旁,想借口不去都不成。”

    “那些和尚平日都待在哪里?”

    公孙起不紧不慢的答道:“各守一方,散布四野。每人一块儿地盘,负责教化之功。立个山头,搭个小庙,拉起虎皮,就能作大旗了。”

    山伯见他神色不渝,禁不住笑道:“我知道先生无法出去,心里一定非常郁闷。”

    公孙起眉毛跳了跳,苦笑着自嘲:“兄弟说的是。跟我一起来冥界的,早就出去了!比我晚来几百年的,也已经出去了!我生前杀孽深重,罪恶滔天,罄竹难书!死后幽囚地底,直至今日,竟没有魂魄消散、灵体灭绝,已经是莫大的造化!还想怎么着?”

    山伯笑问道:“先生真这么想?”

    公孙起双目回望着他,神色渐渐缓和,道:“这是楚江王说的!他让我老老实实接受改造,只要洗心革面,认真忏悔,说不定还有出去的机会。”

    “对于当年的杀伐,先生自己是怎么想的?”

    公孙起口角微微,沉吟片刻道:“昔年之事,一言难尽。杀俘为不得已。一则为消弱敌国,二则因勋规之限。按照秦国勋爵规法,‘斩一首者爵一级’,‘丧一卒者罚一役’,如果杀敌之数难掩兵力之损,乃是有罪的。长平之战,决战之前,秦王亲自跑到前线,封给百姓爵位各一级。征调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全部上阵。结果一场大战下来,秦卒死者过半,伤亡五十万,毙敌仅五万,俘敌却有四十万!如果不杀俘,每个领兵将领都有罪,就算将赵军降卒全部杀死。也不过勉强抵罪!打赢那一仗,我的职位依旧是武安君。并没有增加功勋。”

    “这么说,先生受委屈了!杀俘之罪。要怪也该怪制定勋爵策的秦国国君和各位文臣!”

    公孙起叹了口气:“秦国国君地确有罪,所以一个个被关地底,至今还在受苦!不过,我自己的罪孽也不浅。再怎么推也推不掉,也是我多年来认真改造的原因。”

    “那‘万宝燕息阵’呢?还要不要抓紧备办了?”

    公孙起手中茶杯落在桌上,沉声道:“要!为啥不要?苦等五百年,我已经厌倦了!不得不做两手准备。一手抓改造,一手抓后路;能减刑赦免最好,不能大赦就逃走;偷偷逃出去之后,能生存就待在外面,不能生存再回来改造……这叫‘左右逢源’,‘进退自如’,打仗没有退路不行。”

    山伯听得乍舌:“先生说得好!您再讲讲阵法的事,究竟要那些材料,到底怎么个摆法?”

    公孙起从袖中取出两张尺许见方的黄绢,往桌上一摊,道:“材料和阵图都列好了,趁这会儿功夫,我给您说说。”

    山伯伸头去瞧,只见一条丝绢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各式材料,另一条则画了个圆形的阵图。

    那图有些奇特,乍一看,山伯吃了一惊!

    因为那图一环套一环,花纹像极了“生死印”!

    “生死印”是冥界直通天庭的文件传输工具,负责案情传递,接受天庭指令(类

    真机)。

    山伯身为判官,每天都要提起“生死印”盖在纸上,自然对上面的花纹十分熟悉。

    他也曾仔细揣摩过,可是一直都没有弄明白。

    没想到眼前的万宝燕息阵竟然跟“生死印”扯上关系!

    难道说“生死印”暗藏奥秘,不但能传输信息,还能传送“活人”?(就像现在地ter,机上一压,万里之外又出来一个。)

    山伯越想越觉得奇怪,禁不住问道:“这图从哪里来?”

    公孙起抬眼望着他,诧异道:“兄弟难道忘了?前些日子,你给我一些书册,《青囊书》、风水、堪舆什么的,我仔细瞧了瞧,从里面找出的阵图。”

    山伯微微皱眉:“我记得你曾经说过,这‘万宝燕息阵’你以前就会摆,对吗?”

    公孙点头:“不错。我当年身为主帅,领兵百万,常自警醒,夜不能寐,着实揣摩过不少的阵法,‘万宝燕息阵’就是其中的一个,也是我耗时很久研究的一个,可惜从来没有用过。”

    “这样奇妙的阵法,先生是从何处见到?”

    山伯锲而不舍,继续追问。

    公孙起眼望着他,缓缓说道:“不瞒兄弟,我是在秦宫看到地。”

    “秦宫?”

    “秦王宫内,有一个‘演武祠’,一直对外封锁,只有上将军才能进去。里面摆的都是兵书战册,历史久远,有地是穆公和历代国君收集的,有地是百里奚、叔、魏寮子、张仪等人奉献的,还有从齐、楚诸国抢去的。我曾在那儿闭关三月,匆忙之间记下一些阵图。日子久了,也忘记出自哪里了。”

    山伯喃喃道:“穆公,百里奚,叔,魏寮子……都是传说中的人物,每个都带神迹。那张仪还是鬼谷子地徒弟呢!这么说来,秦宫藏有‘万宝燕息图’倒也情有可原。怪不得秦国出名将!”

    公孙起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见他自语,只是静静听着,并没有打扰。

    山伯又揣测道:“郭璞身事奇特,跟三位阎君关系密切,久居冥界,偶然得知‘生死印’的奥秘,这也可以理解!”

    想到这里,他对阵图平添了不少的信心:“好了!请先生接着讲,这阵该怎么摆才能发挥效力?”

    公孙起低头望着圆图:“你看,阵图关键之处我已经标明了序号,你将序号跟另一条丝绢的材料对起来就行了。具体来说,我们要先在地上用石头垒一个阵基,然后在关键部位摆上需要地宝物,用宝物的能量带动阵法的运行,就成了‘万宝燕息阵’。进入阵中,就能像飞燕一样自由穿梭了!”

    山伯盯着阵图琢磨了半天,忽然问道:“我们照这样建好阵法,却不知会传到哪里去?郭璞先生的书上有没有说明?”

    公孙起双手一摊:“说了。不知道。”

    山伯吃了一惊:“不知道去哪里?”

    “只要能传送到阳世就行了!至于落在旖旎江南,还是严霜北国,那又怎么样呢?”

    山伯眉毛皱起来:“一次穿梭自然不要紧。若是经常传送,那就太不方便了!”

    公孙起“呵呵”笑起来:“要想准确定位,自然还有法子。”

    “先生请快些说,究竟怎么弄才好?”

    “可以摆两个传送阵,一个在阳世,一个在阴间。将龙虎龟凤分开,青龙、赤凤为阳,摆在阳世阵法中;白虎、灵龟为阴,摆在阴间阵法里。如此阴阳相引,就能准确定位了。”

    山伯放下心来,接着又揣摩了一阵,才将阵图收起,回内宅去找秋水。

    第260节 马车功德

    宅中,一身明黄衫裙的秋水正提着水壶浇花。

    院中花圃里,早先被山伯拔光的鲜花再度盛开了,虽然不如阳世那么鲜艳,但也给人以欣慰。就像寒冷的冬夜忽然看见一团微火,能给人带来生存的勇气。

    看见山伯进来,她连忙笑着行礼:“主人,您回来这么早?”

    山伯笑道:“王爷仁善,喝完冥黄酒,就让我们早早的回来了!秋水姐,你明日也出去吗?”

    秋水笑靥如花,答道:“我想出去走走,瞧一眼清风明月,透透气就回来。”

    “姐姐都堪悟了?对阳世了无牵挂?”

    秋水笑着摇头:“没什么可想的了!过去的事,已然称为过去;重要的还有明天。”

    “真羡慕姐姐,心底无忧,天地自宽。”

    秋水眼望着他,仿佛长姊看小弟,目光中充满了慈爱,缓缓说道:“说实话,早些年我一直很难过,意气不平,一腔怨恨。只是到了这里之后,心情才渐渐好起来,冤仇也渐渐淡忘了。”

    “是吗?姐姐是怎么做到的?”

    “每隔两三天,我都去佛殿礼佛,去得多了,心情就平静了。”

    “佛殿?你说的是地藏王菩萨的宝殿?”

    “是啊?我劝主人也去!经常看你坐在书房里,紧皱眉头,冥思苦想,我心里都替你着急,为你担心。”

    山伯随口应道:“好啊,等我有空就去。”

    秋水嗔道:“什么时候有空?明天就出去了,总要经过佛堂的,与其匆匆走过荒野小庙,何不今天就去宝殿礼佛?难道说地藏菩萨的法力及不上野外的小和尚吗?”

    听她这么说,山伯心中忽然一动:“是啊!冥月城是地藏王的都城,我住在这里好久了,却一直没去参拜,不肯就近聆听菩萨的话语,宁愿自己读《大般涅盘经》。这是为什么?难道说我心里一直排斥佛?担心听了菩萨的经文,会冲淡心中对英台的思念?”

    秋水从旁劝道:“主人去吧,别犹豫了!”

    山伯神不守舍,口中漫应着,心里却在想:“排斥也是有理由的。每个人活着,都有自己的目标。需求不同,目标有很多种,然而最重要地只有一个。对于我来说,与英台比翼双飞。完成自己的诺言,就是最大最核心的目标。除此之外,对我来说皆是细枝末节!若因为听了佛经,我就选择逃避,抹杀心中的思念,辜负英台的爱恋,那就是背信弃义!猪狗不如!”

    秋水静静的瞧着他。停了片刻,忍不住又道:“我听菩萨说。佛祖当年是一个王子,他走出了王宫。因为他看到了人生的苦难,他希望能够找到解脱苦难的办法。冥思苦想成为觉悟的智慧者之后,他创立了佛教,他教导地精髓是。人生苦难来源于人的欲望,彻底摆脱苦难的唯一途径要靠自己,靠个体修行而来的觉悟,觉悟的层次则取决于摆脱欲望的程度。当一个修行者摆脱了一切欲望。甚至连摆脱欲望的欲望都不再有地时候,他就达到了佛教最高境界的‘涅磐’何处染尘埃?’”

    山伯缓缓摇头:“别人能够涅槃,我却不能……对我来说,生命地意义在于那一分执着。人还能感觉到痛苦,并不是一件坏事,说明他至少还活着,灵魂还没有消亡。如果连心都丢了,没有了感觉,那才真的可悲!”

    秋水见劝说无功,不禁有些失望,叹了口气:“我明白了,主人怕去佛殿,因为你喜欢苦酒。”

    山伯笑了笑:“我听姐姐您地,既然要去,就去最好的佛殿,听听地藏菩萨有什么说法,看他能不能把我劝化了!”

    “真的?”眼见峰回路转,秋水禁不住喜出望外:“您真要去?”

    “那是,我跟姐姐一起去。”

    秋水看看天色,笑道:“时辰刚好!还来得及!午时三刻有一场法会,地藏王菩萨亲自现身说法,机会难得!我们现在就走!”

    “那我去叫公孙先生备车!”

    “我看他也挺忙的,就别麻烦他了。您要是不赶时间,我们做车行地车去。还来得及。”

    “那也行。”

    秋水将水壶里的水浇完,才转身进屋,很快换了身藏青色的衣服出来。

    山伯笑道:“姐姐刚才的衣服很明艳,为啥要换了呢?”

    秋水微微一笑:“佛殿礼佛,还是要庄重点儿。”

    山伯点头:“姐姐说地是。”低头看看自身,穿的还是上朝的判官服,于是道:“稍等片刻,我也要把这身行头换掉。”

    他走进屋里,迅速换了件普通的长衫,出门叫道:“好了,可以上路了。”

    两人出了门,行走不远,就见一辆宽大的马车缓缓驶过来。

    秋水将手一招,那车就停了。

    山伯上车一瞧,发现车里已经坐了几个人,一个个兴高采烈,欢喜雀跃的样子。

    坐下之后,秋水摸出两枚银币,放在旁边的“功德箱”里。

    车夫是一个相貌和善的老头儿,道了声谢,继续扬鞭上路。

    马车在路上轻轻滑过,竟然没发出噪音。

    山伯眼望“功德箱”,低声对秋水道:“上车付费,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怎么成‘功德’了?”

    没想到驾车的老头耳朵十分灵验,竟然率先听到了,回头笑道:“小伙子,你是新来的吧?这城里的马车都是菩萨提供的,我们这些车夫都是义务工,不取分文,不要报酬。”

    山伯赞道:“老人家境界真高!”

    老头“哈哈”大笑:“我义务驾车积累功德,你捐献银钱积累功德。大家都是为了‘功德’二字,图个早日解脱,谈什么境界?”

    山伯眼前一亮:“捐钱也能积累功德?老人家,我也想积德,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说着摸出几枚金币丢进去。

    此言一出,车里的众人都笑了。

    老头笑得合不拢嘴:“法子可多了,就看你愿不愿做。想干容易的活,可以像我一样做义务工(为社区服务)。想干难点儿的,可以去功德司门口接榜文,增长功德就快了!”

    山伯心中欢喜:“还有这事儿?我竟然不知道!抽空儿得去看看。”

    秋水在旁边笑眯眯的听着,低声道:“公孙先生差不多天天去,也没见他接什么榜文回来。”

    “是吗?为什么?”

    秋水望望四周,发现众人都有意无意的瞧着自己,于是便住了言:“我也不清楚。回头你去问他。”

    第261节 琉璃阶

    车穿过一条条街道,不疾不徐往前走着。

    大约过了盏茶功夫,驾车的老头儿忽然勒住缰绳,笑道:“到地方了!大家都下车!”

    乘客一个个鱼贯而出。

    山伯最后一个下来,抬头一瞧,只见正前方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高台,高约两三丈,长宽数十丈,正中矗立着气势宏伟的地藏宝殿。

    远望去,只见宝殿一角吊着口大钟,一个精壮和尚正在赤裸着臂膀敲钟。

    钟声沉沉,庄严肃穆。

    宝殿前方,有一尊地藏菩萨的塑像,慈眉善目,身高十丈,隐隐放出金光。

    再前面则是一百零八级琉璃台阶,银光闪闪,夺人眼目。

    台阶之下,左右各立着一个巨大的香炉。

    炉内香烛常燃,烟雾缭绕。

    台上空空荡荡,只有寥寥几个人。

    台下却熙熙攘攘,周围百丈之内,几乎坐满了人。

    那些人或坐或跪,还有人匍匐在地,对着地藏菩萨顶礼朝拜。

    秋水领着山伯从人缝里穿过,一路往前走,渐渐接近高台。

    距离香炉丈,还有一片空地。

    大概因为没人愿受烟熏火燎,所以将那块地方空了下来。

    秋水来到空地边上,站住不走了。

    有个身着青衣的小沙弥及时跑过来,笑嘻嘻递上两个蒲团,声音清脆的道:“施主请坐好,再等半个时辰,法会就开始了。”

    秋水道了声谢,随手献上一个银币。

    小沙弥高高兴兴的跑到高台边,投入功德箱里。看来他也靠这个积累了不少的功德。

    秋水盘膝坐在蒲团上,低声道:“主人,您坐呀。”

    山伯兀自站立着,抬头望向空旷的高台,问道:“为啥不上去坐?那些都是什么人?”

    秋水笑起来,柔声道:“那台唤作‘孽净台’。干净了断,再无孽债。只有消除了罪孽,才能上去坐。”

    “那么说,上面的人都消除了罪孽了?”

    “是啊!每次作完法会,都有一些人上去。只要能上得高台,便算作功德圆满,可以转世投胎了。”

    “法会不是还没开始吗?那些人怎么先上去了?”

    “那是因为经过上次法会,他们的罪孽便消除了,只是不想离开而已。”

    “都已经解脱了。为啥还不走?”

    秋水莞尔一笑:“为了日后的福呗!积累的福越厚,投胎后的日子越好过。”

    山伯很高兴看见对方这么开心,当下打趣道:“秋水姐,你能不能上台?”

    “不行哦。还差好些呢!我连第一个台阶都上不去。”

    山伯望着高高的琉璃阶,心中越发好奇:“为啥上不去?莫非有人拦阻?”

    秋水微微摇头:“那琉璃阶有名堂地,又叫‘孽引阶’。根据罪孽的深浅,发出不一样的引力。越往上越难走。”

    山伯心里跃跃欲试。

    秋水见了,微笑道:“主人您去试试。若能上去,说明您福泽深厚。若是上不去。也没人笑你。台下这么多人,谁要能上去,早就上去了。”

    山伯心道:“同样的佛关我也闯过!上次凭着儒家的静功,抱住了大佛脚。这次也不知运气怎样,让我试试看!”

    想到这里,他对秋水笑了笑,然后转身绕过香炉。缓步走向琉璃阶。

    来到阶前,抬腿踏上一只脚,他忽然感到莫名的压力!

    踏上台阶的那只脚仿佛变成了铅块,竟然无比的沉重!

    山伯心中一凛,连忙深吸一口气,收敛精气,凝神定志,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设法让自己安静下来。

    渐渐的,腿上地铅块似乎变得轻了一些,他又抬起第二只脚,缓缓踏了上去。

    双脚同时踏在琉璃阶上,身上的压力骤然增加了一倍。

    他心想这是佛家的琉璃阶,应该对佛经有感应,于是开始背诵《大般涅盘经》。

    这经他已经读过很多遍,背诵起来朗朗上口。

    过了一会儿,那压力似乎又轻了。

    他开始迈步朝上走,一连走了十几步,就停在那里,再也走不动了!

    他不停的背诵经文,试着迈步,然而却没有用。

    想要施展青灯佛影的功夫,三两步窜上台去,可是却找不到那种心境,根本无法施展出来。

    于是乎他只能静静的站在那里,停下诵经,将自己保持在宁静祥和的气氛里。

    他再一次祭起看家地功夫,将心神一点点凝聚起来,然后慢慢分散于四肢百骸,继而向周围延伸,直至周天苍穹,广褒大地。

    心中一片清净,没有佛,也没有圣,没有儒也没有道。

    胸内荡荡然,百不知、千不解,就如太虚空中了无纤毫。

    湛然空寂,又如村夫野妇般毫无知解。

    渐渐的,他完全进入另一个神奇地境界。

    根脚洞明,潇洒自若,湛然虚空,心中无碍!

    寂然不动,广大清明,有感而应,应而隧通!

    也不知过了多久,或许只是短短的一刻,或许已到了地老天荒,耳边忽然听见浑厚地声音:“小施主,你我又见面了,想不想近前听经?”

    山伯心中欢喜,暗暗叫道:“我愿意!菩萨,我就是专门过来听你说法的!可是我罪孽深重,无法过去啊!”

    “那好!道明,拿我贝叶来,接小施主入殿听经!”

    正在敲钟的赤膊汉子转身进了宝殿,瞬间又出来,身形一晃,便到了山伯面前,将一片紫色贝叶交在他手里,瓮声瓮气的道:“菩萨让你进殿里去!”

    山伯连声致谢:“多谢小师?br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