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鬼雨仙踪 > 鬼雨仙踪第124部分阅读

鬼雨仙踪第124部分阅读

    否则以他的才智,怎么会去修散仙呢!”

    英台心中有些沉重:“这么说,传送阵竟是很难造了?”

    翩翩脆声道:“若是运气好,找到‘龙虎龟凤’四灵,一切都变得简单了!”

    英台皱起眉头:“什么是‘龙虎龟凤’四灵?”

    “青龙骨,白虎须,苍龟甲,赤凤羽,这四样东西,暗合五行之理,是建造传送阵地关键!”

    英台微微摇头:“这些东西都很古怪!听起来就很神秘,却要去哪里寻找?”

    “龙骨、龟甲都埋在地下,历尽千年,什么样的都有!只要假以时日,定然难不倒梁先生。虎须、凤羽却要到阳世地洞天福地,甚至十洲三岛去寻,梁先生身处幽冥,恐怕就无能为力了!”

    英台双目凝视着杏黄|色的玉蝶,沉思片刻,眼中闪出毅然地神色:“你知道哪里生有白虎、赤凤?若然知道,还请告诉我。”

    翩翩变得有些迟疑,过了片刻方道:“我只知道昆仑神山,王母娘娘那里养了一对凤凰。她曾在蟠桃会后令其出来跳舞,那是天下皆知的!至于白虎嘛,就不是太清楚了。不过据我推测,如果遍寻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总该能找到三两只的。若是找不到千年白虎,百年的也成。实在找不到,就拿华南虎(年画虎)代替也行啊!只不过那样以来,建成地传送阵大打折扣,每传送一次,都要损失两三成的功力!”

    英台想起在天界曾经抄写过关于洞天福地的书册,一个又一个仙家修真圣地依旧牢牢记在心里,如果按图索骥,应该不难寻找。

    想到这里,她心里有了点谱,神情也渐渐安定下来。

    当下,她取出一截丝绢,挥笔写了封信,塞在玉碟的口袋中,叮嘱道:“翩翩,你快些回去,别让梁兄等急了!”

    “好!”玉碟答应着,却不肯走:“姑娘让我跟妹妹‘翩跹’说会话再走嘛。”

    英台从发髻间取出洁白地玉碟,与翩翩一起并排放在妆台上。

    两只蝴蝶一白一黄,交相映辉,在鬼月乔散发的金光照射下,泛出璀璨的光芒。

    英台目不转睛的看着,想起当初与山伯比翼双飞的日子。

    顷刻间,双蝶展翅飞了起来,在小楼内姗姗起舞。

    英台耳边传来窃窃的嬉笑声,声音很轻柔,听不清说些什么。然而看着双蝶形影相随的曼妙身影,她心里不由得生起一股暖流。

    不到盏茶功夫,黄|色的蝴蝶从窗口飞了出去,围着鬼月乔的枝丫绕了一圈,然后迅速飞远了。

    白色的蝴蝶“翩跹”则自动飞落英台的手掌中。

    英台的目光还没有收回来,她的心思也跟着翩翩飞向了冥界。

    第238节 霍林洞天

    过了多久,英台终于回过神来,暗想:“与其整日困着无聊,倒不如即刻出门,寻找赤凤羽、白虎须,若能有所斩获,再见梁兄时,他一定很高兴。”

    凤凰生于昆仑山。

    可是一想起昆仑山,英台心里就有些打沭。

    因为昆仑山相传是王母领地,按道理,英台在天界做了许飞琼的婢女,许飞琼以前又是王母的侍女。这样以来,王母也成了英台的顶级上司。

    而且许飞琼与王母来往密切,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回从天界下来,去昆仑山探望王母。

    英台前去昆仑山不要紧,若是碰巧遇上了许飞琼,或者她门下弟子芙蓉、百合等人,那可怎么办?

    “一旦相遇,只怕无法脱身!那就惨了!”

    犹豫了一会儿,英台忍不住对自己说:“我先去洞天福地,一面寻找千年白虎,一面采集各类名花。等到化蝶大法更进一步,再去昆仑山不迟。”

    想到这里,她从玉碟中取出先前在天宫摘录的典籍,一面翻看《簪花录》,查找各界百花榜名花出处,一面回忆洞天福地的方位。

    “三十六洞天,第一洞,霍桐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霍林洞天,在福州长溪县,属仙人王纬玄治之。回一千里,名曰蓬玄洞天,在衮州干封县,属山图公子治之。洞,南岳衡山洞——周回七百里,名曰朱陵洞天,在衡州衡山县,仙人石长生治之。惣在华州华阴县,真人惠车子主之。第五洞,北岳恒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惣玄洞天,在恒州常山曲阳县,真人郑子真治之。第六洞,中岳嵩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司马洞天,在东都登封县,仙人邓云山治之……”

    “七十二福地,地肺山——在江宁府句容县界,昔陶隐居幽栖之处。=城县十五里近白溪草市,真人张董华治之……”

    英台一路背诵,越想越觉得头大。

    “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加起来共有一百零八处!遍布中原大地,每处都有名花奇蕊,我先去哪一处呢?”

    转念一想:“我有玉碟相助。瞬间飘飞千里,不用担心距离遥远。与其乱闯一气。到最后漏掉几个,还不如按序号一个个来!”

    “嗯。就这么定了,先去探访第一洞天,霍桐山洞!”

    这时候,英台心中被一腔热情充斥着。毫不犹豫,展翅飞了出去。

    片刻功夫,她已赶到福建宁德。

    “闽境之山,西则武夷。东则霍童”

    霍童,原名霍山。

    汉《列仙传》载,周时有一位名叫霍桐的仙人居住在这里,故名霍桐山。

    英台围着诺大的霍桐山飞了一圈,只在山脚风景秀美之处,看到一处寺庙,还有一个年久失修的道观。

    寺名“支提寺”,门上题着一行字:“不到支提枉为僧!”

    道观门口则写着“茅盈仙居”四个字。

    英台看了并不在意。

    她要找的是霍林洞天,那可是仙人隐居的地方,理应有漂亮的宫殿,白云飘飘,仙鹤时鸣,绿树成荫,可是转了一圈怎么找不到呢?

    “难不成仙人施展了障眼法,将霍林洞天遮蔽起来了?”

    这样一想,她再度展翅飞在空中,凝集功力贯注于双目,定睛往下看去。

    不管如何,她现在也算是小仙了,若是动用天目去看,理应能看出点蛛丝马迹。

    结果这一看不打紧,她竟然看到一幅十分玄奇绚丽的景象!

    整个霍童山笼罩着一层粉红色的烟雾,越是山脚,烟雾越淡,越是山峦幽谷,烟雾越浓。

    在六月炽烈的艳阳照射下,烟雾竟没有消退地迹象。

    英台将飞行的高度降低下来,几乎贴着树梢掠过,直向那烟雾浓厚的山谷奔去。

    渐渐的,耳边响起飞湍瀑布的声音。

    仔细一看,却见一脉山泉从崖口喷泻而下,在高空变幻为无数珍珠编串而成的一幅水帘,晶莹剔透,随风摇曳,千姿百态。

    瀑布边上生着几朵罕见的花朵,英台轻轻飞过去,将其采摘下来,收在蝶衣里。

    穿过瀑布,再往前行,只见前方山谷之间,隐约有块平地,上方若凿,下平如镜,周遭群峰插汉,北涧奔流,看起来似乎别有乾坤。

    又飞里许,前面的景象已经能够看得比较清晰了。

    英台瞧见数百亩的平地背后,刀削般地岩壁上有一个十分宽大的石窟,里面不见,却如白昼般光亮,好似藏着宝贝儿一般,珠光宝气,璀璨夺目。

    “石窟看起来很大,不知究竟有多深?”英台心道:“若如传言所说,‘周回三千里’,未免太夸张!有个两三里,也够厉害了!”

    正想飞过去瞧个清楚,左前方的松树忽然晃了晃。

    转头一瞧,看见一个人!

    一个年轻人!立在一株细细的松树上!

    身着青衫,背负长剑!

    身材挺拔,丰神如玉,剑眉横飞,皮肤又白又嫩。

    英台盯着那人瞧了瞧,忍不住吃了一惊!

    “咦?怎么会是他?他本该是一具肉身,啥时候活过来了?”

    之所以感到吃惊,是因为她与山伯分别近一年,对于随后发生的事并不完全了解。

    在她的记忆中,面前的年轻人应该属于宁幽山清幽洞地一具僵尸,后来被山伯偷偷带到梅花谷,又带到七襄鬼市,本想在关键时候派上用场的。可是山伯因为气机不顺地缘故,一直没敢用。

    英台越看越觉得吃惊:“他究竟是人是鬼?还是一具僵尸吗?”

    “看其身形凝固,红润满脸,每次呼吸,胸膛都起伏不定,似乎是个活人。”

    “可是这人出自魔门,他若活过来,就该回宁幽山去。怎么跑这里来了?正邪不两立,他来这洞天福地做什么?”

    英台越想越觉得好奇,当下从空中飞落树梢,躲在树后瞧瞧观看。

    那身负长剑的年轻人一动不动站了很久,双目一直紧盯着前方地洞口。

    “他在看什么?难道跟我一样,想在山洞里找一只千年白虎?”

    “他怎么还不动?害怕什么呢?莫非怕隐居洞中的仙人?”

    英台等得不耐,心道:“你再不动,我可要先进去了!”

    正在这时,年轻人忽然动了!

    第239节 秘洞探寻

    轻人仿佛一道轻烟,横掠百丈,脚不沾地飘入洞府。

    英台见了,急忙从后面跟上,一面飞一面想:“这人能御风行空,功力很强呢!看来不是一般的魔徒,竟是一位不世出的高手!当年他被梁兄带出清幽洞,还真是一件奇事!”

    霎时来到山洞入口处,乍一看去,洞内十分宽敞,高约五丈,宽十余丈,深不见底,一望无际。

    洞内光线很足,石壁上镶嵌着某种稀世白玉,发出耀眼的光芒。

    转头四顾,空无一人,只有一只画眉吊在鸟笼中,不鸣不动,低头在打瞌睡。

    英台心中感到奇怪:“仙山洞府,怎么会没有人呢?人都哪儿去了?为何放一只鸟在这儿?这么一只贪睡的画眉,连有人闯进来都不知道!要放也该放一条狗啊!”

    那年轻人似乎心存顾忌,一进洞府,就毫不犹豫的往深处掠去,眨眼之间,已经离开洞口很远了!

    英台不得不紧紧跟上。

    洞窟很深,百丈之后尚未见底,前面的光线却逐渐暗了下来。

    周遭十分宁静,听不见一点声音。

    年轻人缓下身形,小心戒备着前行。

    再往前走,山洞折了一个弯,径往斜下方延伸过去。

    地势越来越低,再行五十丈之后,隐隐听见水流潺潺,不时夹杂着奇怪的声音,似龙吟,若虎啸!

    听见动静,年轻人忽然变得极度小心,止住前行之势,侧身贴在石壁上,瞪大一双眼睛往前观瞧!

    英台心里一阵欣喜,暗道:“难道说我的运气这么好,才到第一处洞天福地,就找到白虎了?不会这么巧吧?”

    然而侧耳倾听,那龙吟虎啸的声音有高有低,十分杂乱。说不清到底是什么东西在叫。

    她心里又有些忐忑:“不一定是老虎的叫声。老虎栖息于山林,又怎会跑到幽暗的山洞里呢?”

    过了一阵,那年轻人还贴在石壁上一动不动。

    周遭依旧没有人,既没有走动的脚步声,也没有说话叹息之音。

    听起来,那呼啸龙吟的声音似乎在数里之外。

    英台心里忽然有些不耐,暗道:“这家伙出身魔门,看来对仙家洞府十分忌惮。照这样走下去,不知何时能到洞底。不行。我得先过去瞧瞧!”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用力拍打了两下蝶翼,从年轻人身侧飞了过去。

    咫尺之间,一阵疾风掠过!

    年轻人本在高度戒备中,风过之处,心有所觉,神目一扫间。已然看见了飞在前面的蝴蝶!

    光线幽暗,指甲大的蝴蝶很不起眼。而且是疾如闪电般掠过。这样的景象落在别人眼里也倒罢了,可是落在年轻人眼里。却让他吃了一惊!

    虽然看不清蝴蝶地颜色,可那飞行的轨迹十分熟悉!

    毕竟,他曾在蝶衣里寄居了好长一段时间!

    见到熟悉的蝴蝶翩翩的身影,他那冷酷的心忽然变得柔和下来。忍不住传音过去:“梁兄弟,梁兄弟,是你吗?”

    声音直入耳膜,那么的亲切。英台不得不停住身形,回头看了看,心里满是疑惑。

    这时,年轻人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来:“梁兄弟,你难道连我也认不出了?我是尾三啊!”

    “尾三?”听对方说话口气友善,英台不得不折了回来。

    此时她已经功力进步很多,因而并不觉得害怕。

    眼看来到近前,尚且隔着两丈,却见尾三轻轻嗅了嗅鼻子,笑道:“没想到啊,原来是祝姑娘!你练的百花功越来越强了!刚才没注意,如今隔着老远,我都能闻到花香。”

    英台盯着对方瞧着,低声问道:“尾先生?鬼?”

    尾三轻声笑起来,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答道:“鬼就是人,人就是鬼,有什么区别呢?”

    英台先是一怔,接着微微点头,暗道:“是啊,梁兄到了阴间,彻底地做了鬼;我也不过刚刚从鬼婢转化为小仙而已!既然失去了肉体,到了这种地步,还分什么人和鬼呢?”

    随即又听尾三传音过来:“祝姑娘,你不是随凤驾上天了吗?怎么出现在这里?”

    英台从对方欣快的笑容中看出饱含的友善,仿佛十分熟识亲近的友人似的,一时之间忘了对方的出身,坦然答道:“我想寻一只白虎,拔几根虎须。”

    尾三也算是过来人,一听这话就明白了,当下微微一笑道:“祝姑娘是想造传送阵,到冥界去会梁兄弟?”

    英台惊讶的望着对方:“尾先生,您知道地东西不少嘛!连传送阵都知道?还知道梁兄去了冥界?”

    尾三笑道:“他的事,怎能瞒得过我?临行之前,还是我为他送行地呢?”

    “真的?”英台还有些不敢相信。

    尾三望她一眼,微微一笑道:“我与梁兄弟有缘,自当助他一臂之力。前些日子,我已探查三十多处洞天福地,知道在西岳华山地惣仙洞天,有你想要的东西!”

    英台闻言浑身剧震:“怎么?您都已经察看过了?西岳华山有千年白虎?”

    尾三点头,一面四处巡视,一面低声道:“我将这消息告诉你,就省你四处奔波了!”

    英台面现感激之色,赞道:“尾先生,您真是好人呐!真不知道该怎样感谢您!”

    尾三面上似笑非笑,道:“我是妖魔,哪会是好人呢?”

    “您能帮我和梁兄,那就是好人了!”

    尾三微微摇头,神情落寞的道:“魔道之间,善恶之际,谁能分得清楚?”

    英台关切的问:“尾先生,您到这里来做什么?我能帮您地忙吗?”

    尾三神色变了变,转头望向深深的洞底,侧耳倾听了片刻,低声道:“我想找一个人,一位魔门长老,据说被困在仙家福地,也不知究竟在哪里。”

    第240节 韩众

    “您觉得那人会在这里吗?”

    英台随着尾三的目光往洞底瞧,入目一片昏暗,以她现在的功力,也只能看见五十丈远的距离,再远处就看不清了。

    尾三淡淡的道:“谁知道呢!我总要四处看个遍,才能放心。”

    英台自觉凭空得到莫大的帮助,总想投桃报李,帮人家做点什么,要不然心里不安,当下问道:“请问尾先生,您要寻找的那人生得什么样子?”

    尾三略有些迟疑,耸了耸肩膀道:“谁知道呢!我也没见过,只知她复姓上官,乃是祈风教上代掌门,想来该是一位老妪。不过,修真之人容颜难老,又有变幻面容的法术,即使看上去如二八少女,也不算稀奇。”

    英台有些犯难,轻声道:“天下女子无数,千人千面,若没有形貌标志,那可怎么找?”

    尾三故作轻松的道:“找一个不容易,找一伙人就容易了。当年魔门大败,同时被囚的不止她一个,除她之外,还有十几位相貌奇特、桀骜不驯的汉子,全都是各派掌门。绿叶丛中一点红,就她一个女子,应该好找。”

    “既然这样,那我帮你四处瞧瞧。”

    尾三望着她飞在空中轻灵的身影,点点头:“好!那我就不客气了!你我一暗一明,径直闯进去!若遇拦阻,由我出面应付,你从后面绕过去,只要看清有没有要找的人,就行了。”说着从岩壁间走出来,腾身往洞底飘去。

    英台不紧不慢跟在对方十余丈之后,依照吩咐,小心翼翼的贴着岩壁飞行。

    行了数百丈之后,前面的山洞逐渐便宽!

    开始时只有两三丈,然后是五丈、十丈,越来越宽,到后来干脆看不见两面的石壁了!

    那感觉。仿佛从一个狭窄的走廊进入宽广的原野。

    往前看,原野上生满了杂草,还有一些枯树。

    光线黯淡,影影绰绰,什么都看不真切,好似进入幽冥世界一般。

    英台越走越觉得奇怪:“按说仙界洞天应该是一片光明的,怎么会这么暗呢?难道说再往里走真能通往阴曹地府不成?”

    转念一想:“若真通往冥界倒好了!也生了我费心寻找虎须、凤羽了。我悄悄闯进冥界,给梁兄一个惊喜,看他怎么说!”

    这样想着。她变得很开心,只觉得浑身都是力气,恨不能一口气飞到底。

    尾三似乎见惯了各种奇异的景象,只是一声不吭往前飘飞。

    诺大的原野本没有路,所幸还有远处传来虎啸龙吟地召唤声,似乎在指引前进的方向。

    穿过一片横七竖八的杂树林,再前面却有一片整齐的苗圃。密密麻麻,长满了葱绿色的植物。高约三尺,青枝绿叶。开着白色的小花。

    花虽小,却有一种罕见的香味,沁人心脾,勾魂摄魄。

    一闻到那香味。英台就觉得心痒,真想落下来采花!

    她在心里大叫:“不走了!这都是宝贝呀,我要全采过来!”

    她知道,历届百花谱上记载了一种“戌已芝”。只生在霍林洞天之内,“获天地之淳精,得坤土之精粹”,所开的花乃是罕见的宝物,具有大补元神地功效。

    “既然到了地头,就应该多采一些。这种机会可不多啊!”

    心里这样想着,可是转头一瞧,尾三已经飞出去好远了!

    “唉,算了!别耽误人家的正事!”

    虽然不喜欢入宝山而空回的感觉,她也不想在关键时候多事。

    “没有别的法子,只好先跟了上去!”

    前行不远,却有一道小河横在面前,流水淙淙,清澈见底。

    先前听到的水生原来是从这里出来的!

    透过浅水,英台看见河床上铺满了各色彩石,圆圆的,光滑细腻,大若龙眼,颜色竟然有八种之多!

    尾三在河边停下脚步,抬头往对岸望去。

    对岸两三里外一片黛黑,似乎是原野地尽头。

    黛黑的弧线却有一个白色地缺口,似乎在那里石壁再度收窄,恢复了先前石洞的样子。

    洞口不远处有一点红光。

    远远望去似乎是一盏孤灯,又似是一个火堆。

    红光流离,时明时暗,或许因为有风,或者因为有人在走动。

    这时,虎啸龙吟地声音变得更强了,而且比先前清晰了许多,仔细倾听,竟似有人在呐喊!或者说是在惨嚎!哀鸣!

    听见那声音,尾三弓起的身子骤然变得笔直,双目圆睁,隐隐透出绿光!

    稍停片刻,他忽然回头看了英台一眼,将手一招,让她从另一侧绕过去。

    英台轻轻扇动翅膀,飞到了侧面。

    尾三点点头,然后毫无声息的飘了过去。

    渐渐接近百丈之内!

    可以看见两个人,一老一少,守着一个丹炉。

    火光闪烁,原来正在炼丹!

    那少年正对丹炉,因而看得比较真切。只见他身着短衣,浓眉大眼,个子不高,骨架却很结实。

    那老者则侧对丹炉,看不清面目,只瞧见他身着道袍,颌下一道长髯。

    尾三停了下来,将身躯俯在地上,一耳靠近地面,倾听两人说话。

    时候不大,只听那少年问道:“师傅,戌已芝加了十斤,您看是多是少?”

    老者不紧不慢的道:“多了多炼,少了少炼,多少并不重要,重要地是配料的比例。”

    然后少年打开丹炉瞧了瞧,又问:“师傅,八石我都加了,每样半斤,这样对不对?“

    老者缓缓说道:“炼这‘八石灵芝合丹’,讲究的是隐身林岫,以神药沈匿,八石隐形,芝英藏光。每日服食,再按照《太上灵宝五符》修炼,就能大见奇效了。韩众,我传你的经文你都背熟了吗?”

    年轻人迟疑答道:“背……熟了……”

    老者似乎有些不高兴,责备道:“背熟了还要问加几斤几两?经文中都有说法地,你仔细琢磨琢磨就出来了!”

    第241节 王纬玄

    被唤作韩众的年轻人被训得不敢作声,过了好一阵才面红耳赤的道:“师傅责备的是。弟子也想用心修行来着,可是最近几年总也静不下心来。”

    老者轻声道:“为何静不下心?修道以清净为本,心不静,还怎么修仙!纵然是妄修千年,也是没用的!”

    话音未落,就听一声狂吼从山洞深处传出来!

    那声音很响,简直有种地动山摇的感觉,震得人两耳嗡嗡作响。

    韩众咬了咬牙,大声抱怨道:“师傅,我实在受不了了!我们好好的仙家福地,却被天庭征用,关了些不知改悔的妖孽!每天吵吵嚷嚷,一刻也不得安宁,这还让我怎么修炼啊?”

    老者瞪他一眼,说道:“何谓清净?清为清其心源,净为净其气海。心源清则外物不能挠,气海净则邪欲不能干。是以澄心如澄水,养气如养儿。气秀则神灵,神灵则气变。我说韩众啊,你修了几百年了,怎么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

    韩众张口欲答,可是耳际随即响起一声凄惨的哀鸣,让他心中一颤,话到嘴边又不知说什么好了。

    老者见了,忍不住叹了口气:“想当年,你与徐福、侯生等人哄骗秦王,欲求仙方而不得,惹得赢政暴怒,遂有焚书坑儒之事。那可是做了大孽,修炼之路差点儿就绝了!你走投无路跑到我这里,当时是怎么说的?”

    韩众低下了头,心中羞愧,面上又红又紫,一时无法开口。

    老者不紧不慢接着道:“你说要洗心革面,抛弃一切尘缘,全心全意的修炼,再大得困难也不能阻断你修仙的道路。这些话,你难道都忘了不成?”

    韩众声音低沉的道:“弟子不敢忘,多谢师傅教诲。”

    老者凝视着他。说道“我帮你筑下仙基,又助你渡过两场大劫,为的是什么?还不是想让你早日修成证果嘛!可是四百多年过去,你的功力到现在还停留在真人界十七重,这又怎么成的?我听说,徐福已经从扶桑鬼岛修到了仙界,转至蓬莱仙岛修神了!就连那侯生,也已经到了海外仙山方丈岛!比起他们,你已经落后了一大截!日后彼此想见。你是否感到惭愧?”

    韩众猛然抬头,眼中神光闪烁,深吸一口气道:“师傅,我明白您的苦心。我一定排除杂念,心无旁,静下心来,努力修炼!”

    老者点点头。向着身后的山洞一指,道:“里面这些妖孽。都已被许真君锁住了琵琶骨,一步也无法移动。随他们闹腾就是,又不会飞上天去!这些家伙扯着嗓子乱嚷,又有什么用呢?就算叫破了天,也没人听见!”

    韩众脸上露出一分担忧地神色。说道:“前些日子,我在江湖上走动,听说魔势纷扰,很多人在找前代掌门的下落。若是给他们得到了消息。那可不得了!”

    老者不以为意:“本府有紫气天罗罩着,普通的修真人很难摸进来。只要你老老实实待再洞里,就不会将外人招惹来!”

    韩众口中支吾着:“师傅,我出门都很小心的!哪会容人跟在身后呢?再说以我现在的功力,在江湖上也算是顶尖高手了,谁又能跟的上我的脚步?”

    老者重重的“哼”了一声:“你以为自己功力很高吗?到底有多高?你先去洞里走一遭,跟那些妖孽每人对上一招!”

    “这……”

    “那些人虽不能行走,却没有失去功力。你去挨个挑战,若能走完一圈,也算这几年你没有白费!”

    “弟子……去欺负那些人,胜了也没什么意思……”

    老者怒道:“若是闯不过去,你也自闭洞内,三十年不得外出!”

    韩众吓了一跳:“师傅,真的假地?您老人家别吓唬我啊。”

    老者面无表情,将头一摆:“去吧。”

    “好,先让弟子将丹炉点着了,一面炼丹,一面收拾他们。”

    或许因为洞府里的日子太过寂寞,或许因为被那些魔头马蚤扰了太久,韩众面上竟然露出几分兴奋的神色,一面说话一面往丹炉里添加材料。

    老者束手而立,只是在旁边面无表情的看着。

    韩众加完了灵药,低头往丹炉下猛地吹了口气,那炉火登时飞起老高!

    然后他将手一拍:“师傅,我进去了。您等我,保证一会儿就出来。”

    老者懒得答话,只是将手摆了摆。

    韩众一个箭步窜向洞底,口中大声叫着:“不知死的老妖!看我来收拾你们!”

    洞底群嚎顿起,铁链挣得震天响。

    然后就听见“啪”的一声巨响,震得洞外的炉火摇摇晃晃。

    一声大叫传来:“宁千魑,能接下我这招震灵掌!功力不错啊!”

    然后又是一声巨响,加上一声嚎叫!

    “哈哈哈哈!好痛快!小子,再来再来!”

    “再来就再来,我还怕你不成!”

    话虽这么说,气势却似乎低了几分。

    “啪啪”又是几声剧烈地撞击,韩众的声音越来越低。

    “上官飞凤,你这老巫婆,怎么还不死?”

    “咯咯”笑声不绝响起:“小伙子,你不成地,还是让你师傅王纬玄来吧。”

    “哼哼,不用我师傅,凭我就能教训你们!”

    此时,耳际忽然传来震天吼声:“姓韩的小子,过来接我阳某人一拳!”

    “好,我就来!天天叫嚷最厉害地就是你,让我看看你究竟有什么了不起的手段!”

    片刻之间,连续响起三声惊天动地的声音!

    声音过后,韩众的声音再也听不到了!

    守在洞外地老者面色骤变,转身冲了进去。

    早已潜伏在远处的尾三见此良机,也毫不犹豫冲了进去!

    英台此时却有些犹豫。

    她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哪一边!

    按说正邪不两立,她修的是仙道,应该帮着王纬玄。

    可是尾三又是熟人,曾经有恩于山伯和自己,这样的人不帮,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这可如何是好?”

    “我既要帮尾三达成愿望,又不能让他将魔头都放了,否则我罪孽深重,只怕修不成神仙。”

    这样想着,她也跟了进去。

    第242节 脱逃

    过一条长长的甬道,进入谷底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链!

    还有十几个披头散发的汉子形同野人一般!

    铁链一头从石壁上伸出,一头锁在野人腰上。

    部位比较低,似乎不是琵琶骨,而是腰阳关。

    那些汉子或站或立,扯开嗓子狂吼乱叫。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须发灰白的老妪斜靠在石壁的角落里。

    距离岩壁最远的,十一个身材极高、状如铁塔般的中年人,身形站得笔直,双目圆睁,一手虚拿,隔空抓住了韩众,另一手死命的乱打。

    再看韩众,刚才还是一副意气风发、得意洋洋的样子,如今却满脸惊骇,面色灰白!虽然双手乱舞,然而却招架不住。

    十招之内,他能接住一半就不错了!

    看样子,要是王纬玄晚来一会儿,他就给人打死了!

    王纬玄有意给韩众一个教训,所以并不忙着出手,只是缓缓走过去。

    韩众回头看见,忍不住大声惨叫:“师傅……师傅……救命呐!”

    一众野人哈哈大笑。

    “小子,知道厉害了吧?叫你不知天高地厚,敢进来欺负大爷!”

    “别说是你,就算那该死的许逊,当年要不是使诈,也未必胜得过阳圣主!”

    王纬玄看看差不多了,走近前去,伸出一掌挡住阳起石,微微一笑道:“小徒不懂事,教训一顿就差不多了!阳先生何必子降身份,往死里整呢?”

    阳起石似乎憋了很多年,一口气无论如何压不下去,当下“哇哇”怪叫,将手一翻,奋起神力,拿住了王纬玄的左臂!

    一瞬间,他用两只手臂。一手拿住韩众,一手抓住王纬玄!

    然而他腰部被锁,双脚不能动!空有双手,又能拿两人怎样?

    他将嘴巴张得老大,拼命往前凑,恨不得将他们咬死!

    旁边众人也在大声叫喊!

    “阳哥,再加把劲,捏死一个够本,捏死俩赚一个!”

    因为距离太远。这些人想帮也帮不上。只能干着急!

    韩众似乎被吓坏了,一面惊慌失措的乱瞧,一面大叫:“师傅,你快还手啊!”

    王纬玄“呵呵”轻笑道:“阳先生,你要能生出第三只手,我也就服了。既然生不出,就别怪我不客气!”说着左掌不动。伸出右掌,轻轻一拍。

    掌风扫在阳起石脸上。落下一道红印!

    阳起石似乎发了疯,忍住羞辱。死命抓住两人,绝不肯放松!

    王纬玄见了,略微加了分力气,又是一掌排除。

    “啪”的一声。落在另一侧脸上,留下一片青紫。

    阳起石双目圆睁,眼中血丝暴起,不知从哪里生出力气。大吼一声,硬生生将韩众从五尺开外拉过来!又于电光火石之间,单掌化成虎爪,去卡对方脖子。

    王纬玄见势不好,急忙伸右手阻挡。

    阳起石见什么抓什么,一下子拿住王纬玄的手,却不得不放了韩众!

    王纬玄双掌被拿,神色丝毫不惧,却将一脚抬起,作势要踹过去。

    旁边众人将铁链挣得哗哗作响,口里高声叫骂不停。

    “小人!卑鄙!无耻!”

    “姓王的,有种放了阳哥,公平的打!”

    王纬玄也不做声,一脚点在阳起石腹部,双目盯着对方,沉声道:“再不松,你可有苦头吃了!自取其辱,怪不得我!”

    阳起石视而不见,只是一个劲儿仰天长啸!

    啸声未歇,一道白光从天而降,斩在阳起石身后的铁链上!

    粗如儿臂的铁链竟然被斩作两截!

    阳起石骤然挣脱,虽然双足依旧绵软无力,还是不顾死活合身扑了上去。

    王纬玄大惊失色,叫道:“韩众,快,快去开启大阵,敲响‘震天鼓’!”说话之间一脚蹬出,踹在阳起石的胸口上!

    阳起石闷哼一声,鲜血从口角汨汨而出!

    然而他仍然死抓住不放,咬紧牙关不肯松手。

    那边厢韩众拔腿就往外跑,一个箭步来到甬道内口。

    尾三并不着急,先挥两剑又斩断两根铁链,放出宁千魑和冷九渊,然后反身去捉韩众。

    他以为韩众要跑到洞口,至少还有里路程,距离那么远,应该能够赶上。

    谁知韩众却使出吃奶地力气直往熊熊燃烧的丹炉窜去。

    丹炉旁边的空地上,赫然放着一个金色圆鼓!

    只要能敲响那鼓,天兵很快就到,任谁也逃不出去!

    眼见韩众距离震天鼓只有丈许距离了,尾三又急又悔恨,可是却无法阻止!

    距离那么近,就算有强弓硬弩,也已经来不及了!

    再说韩众也不是废物,等闲的飞箭也未必伤得了他。

    正在这时,一道蝶影飞过,那金色的圆鼓忽然消失了!

    “咦,没了?怎么回事?”

    韩众以为看花了眼,一个大步跨过去,伸手去捞却没有捞到!

    “这……”

    只是一犹豫的功夫,却被尾三赶上。

    韩众早已失去了勇气,此时又逢惊变,根本没怎么动手,便被擒住。

    尾三点了对方十几道大|岤,然后向空中唱了一声喏:“多谢!”

    随即转身折回洞底。

    留下英台呆呆的落在丹炉旁,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这样做是对还是错。

    “怎么办?这群魔头眼看就要逃脱了!”

    “我能做什么?敲响震天鼓?还是开启机关?那样以来,尾三逃不脱,我岂不愧对人家?”

    “可是就这么放他们走?在江湖

    腥风血雨,那又是天大的罪孽了!这样大的罪孽,落我能承受得了吗?”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摸出震天鼓,以手摩挲鼓面,真想敲下去。

    可是一想起刚才见到地景象,她又有些不忍:“那些魔头被关了几十年。一个个蓬头垢面,神色沮丧,看来受的罪不轻了。要是逃出去之后,老老实实的安度晚年,别再闹事,也未必是一件外事!”

    正在摇摆不定的

    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