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经典的案例。”
山伯心有疑惑,问道:“我桌上只有《经典案例考录》,却不知《生规》、《死律》在哪里?”
崔|
“‘善生司’在哪?‘恶死司’呢?”
崔了。那里不单有这两个司,冥界七十六司,一多半都在呢。”
第205节 崔琰转世之迷
殿,却见两辆马车并排候在门外。
其中一辆车上坐着崔v双目炯炯有神。
另一辆车上坐的是公孙起,弓腰曲背,正在打盹儿,衣衫暗淡无光,身形缩作一团,仿佛乡巴佬一般。
山伯看了微微皱眉,心道:“一代战神,怎么弄得精神头这么差?纵然是蹈光养晦,也不必装如此寒碜吧?”
看着两辆马车,不知乘哪一辆为好。
崔聊聊。”
“好啊,师兄请先上车。”
崔|
山伯跟在后面纵身而上,扬声叫道:“公孙先生,请醒一醒!”
公孙起睁眼瞧了瞧,问道:“今天怎么这么快?天色尚早,是不是要回家?”
山伯道:“先去一个地方,麻烦你送我们一程。”
“要去哪儿?”
崔
公孙起坐直了身子,长声笑道知?哪个不晓?请两位坐好了!不出半个时辰,保证赶到地头!”
说着一抖缰绳,马车缓缓启动。
山伯望着崔走了?”
崔=
“师兄为何想要出去?”
“在冥界休闲了百年,早就厌倦了!想出去透口气。”
山伯有些不解,再度笑问:“师兄是否在阳世有什么牵挂?有的话不要瞒我。”
“牵挂倒是没有,我只是有一种期盼。师弟要是想听,我可以多说两句。”
山伯叫道:“好啊!师兄您说!漫漫长路,无聊的很,正好听听您当年的丰功伟绩。”
崔习武练剑。到二十三岁时才拜在恩师门下,攻读《论语》、诗、书。不久大器晚成,名扬天下。说实话,我那时不但相貌英俊,文采过人,而且精通武艺,身体强健,绝非现在弱不禁风的样子!就连曹操捉刀,都要找我替代呢!”
山伯“呵呵“笑道:“师兄现在也不错啊。文质彬彬,仪表不凡,身为判官,依旧是书生中的楷模。”
崔=可以说是截然不同!我现在的形象,只能说是‘猥琐不堪’!连我自己都觉得难受。所以才不愿在阴间长待下去!”
山伯吃惊的问:“师兄为何这么说呢?”
崔i著名?”
山伯道:“我在三国志里读到过,师兄当年一表人才。身材高大,声音洪亮。而且还一身正气。您地正值无私,光明磊落,多年来一直为世人所传扬。”
崔
山伯想了想。语气婉转的道:“听说是因为一句玩笑话,可能是曹操误解你了。”
崔=我!”
山伯奇道:“师兄手中无权。麾下无兵,他为什么会怕你呢?”
崔=气’。”
山伯不解:“我只听说好人害怕坏人,还没听说坏人怕好人呢!”
崔何况于坏人乎?”
山伯听得若有所思,随口说道:“可是,曹操那人也不算太坏嘛。”
“你说得不错,盖棺定论,他还是有微功于百姓的。这也是我当了判官之后,没有找他麻烦的原因。”
山伯脑中一直有东西在那里盘旋,可是却不知道是什么,接着问道:“师兄说当年身怀正气,那么现在呢?”
崔散,又没有肉身,哪里能储存正气呢?如果有一分正气在,又何至如此猥琐?连上个车都这么费劲?”
山伯心中一震,问道:“这么说,还真有‘正气’一说了?”
“怎么?师弟以为我说假话?”
山伯赶紧道:“不是!我想知道‘正气’究竟是什么东西。”
崔|“怪哉!才过一百年,后世书生竟不知‘正气’为何物?”
山伯满面羞惭,低声道:“生活艰难,大家都在挣扎,还有多少人明白正义的价值呢?”
崔+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正气长存,则清风浩荡,乾坤朗朗。认认真真读书,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当官,勤勤恳恳工作,胸中自有一股浩然正气!有了这股气,才有了修儒的根本!”
山伯耳中如闻雷鸣!口中喃喃的道:“修儒还要养气?师兄急着出去,就是想到阳世修炼浩然正气的吗?”
崔=除此之外,我心里还有一种期盼,想要大展宏图,做一番事业,品尝功成名就的感觉。说起来就令人气恼,我前世为曹操所杀,实在太窝囊了!”
山伯的耳边还在轰轰作响,“浩然正气“四个字不停的回荡,他在心里暗道:“我已经修足了阳魂,阴备,是否可以开始养气了?若果如师兄所说,培养浩然正气,似乎也是一条修炼的大道,回头不妨多下点功夫,试试行不行。”
崔(他思索下去。
过了好大一会儿,山伯才回过神来,笑道:“师兄这么出去,喝了孟婆茶,不怕忘记以前的一切?若是连养气地功夫也忘了,岂不令人遗憾?”
崔帮忙呢!等会先去善生司、恶死司,回头再去我家。我还有些琐碎东西,需要托付师弟你呢。”
第206节 五仙
公孙起身为良将,驾起马车也是一把好手,又快又稳,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丰都鬼城外。
山伯从车内探出头去,只见前方现出一个很大的都城,高高的城墙,宽宽的护城河。河内风生水起,似有蛟龙在吼叫,令人望之生畏!
崔
山伯点点头,淡淡的道:“这地方我来过。”
崔一殿就在这里。差不多所有的鬼魂都要先押来受审,然后再发往各处。”
“善生司也在这里?”
“在啊,一会儿你就看到了。”
守城的鬼卒见了马车的规格,问也没有问便将吊桥放了下来。
公孙起驾着马车进入城中。沿着大街往前走,从秦广王大殿前经过。
山伯又一次看见那付醒目的对联:“阳世官司虽可免,阴司法网总难逃!”
漆黑的大门,血红的大字,即使他现在做了判官,仍然感到寒气逼人。
继续前行,街上行人渐渐多起来。
街道两边是一排白色的小楼,分别挂着各种各样的牌子,有的题着“看经司”、有的题着“悯众司”,有的则是“施药司”,不一而足。看来到了各司衙门的所在地。
在崔|
山伯向街道的另一边瞧了瞧,发现“善生司”的对面就是“恶死司”。
两处衙门正好相对。一个主生,一个主死,职能也刚好相反。
一样的白色小楼,同样高高的台阶,朱红的大门。
崔;
时候不大,大门迅速开了。
一个身着袈裟的中年和尚迎上来,笑道:“阿弥陀佛。崔施主来此,有何贵干啊?”
山伯有些奇怪:“怎么这里也有和尚的?和尚也留在冥界,看来还是修行不够。”不过转念一想:“那么多人修佛,成佛的毕竟是少数。正如自己身为儒生,不也一样到了冥界了嘛。”
崔=判官,他是来领取《生规》、《死律》地。”
和尚上下打量了山伯一眼,赞道:“梁施主慈眉善目,一看就是心地良善之人。”
山伯双掌合十:“大师安好。在下有礼了!”
和尚缓缓点头道:“施主来得巧,贫僧这里虽是善生司,却有你要的两部经书。冥府新印诸经,将《生规》、《死律》合在一起,免了分散注释的麻烦!”
崔之?”
和尚转身从桌上取过一本厚厚的经书,递在山伯手中。面带笑容道:“这书乃是以《长阿含善生经》为底修改而成的,前后共修了十遍。其中包含了天庭最新颁布的条例。施主拿回去好好阅读,标题部分都要背熟。”
山伯翻开瞧了瞧。发现里面不但有“三毒”、“四结行”、“六损财业”,还有生死的原则、品性的修养以及为人处世的注意事项。内容不少,一时半会也看不完。
和尚给他大体介绍了一下:“‘三毒’是指贪、瞋、痴;‘四结行’酒、博戏、放荡、迷于伎乐、恶友相得、懈堕等。”
山伯虽然知道这东西重要,然而并不是太上心。
他现在一心想着修炼。正盼着早日成仙呢。
手捧经书,他禁不住暗暗琢磨:“这么多文字,不知哪些条目与修真有关?生死地原则,品性的修养。这些好像都沾点边,可是又似乎距离太远,很难用得上。”
又翻一阵,快到封底处,忽然看见有些图谱,画的似乎是六道轮回,众生百态的形象,其中有一页,标明了妖、魔、精、怪、灵;另一页显示着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下面还有些简单的注释。
看见这些,山伯的双眼立马放出神彩,正想凑近细瞧,忽听崔道:“师弟莫急,既然已在书中,回去研读就是。”
山伯“嘿嘿”一笑,忙收起经书,
辞。
“大师保重,我们要回去了。”
和尚还礼:“阿弥陀佛,两位慢走。”
出门上了马车,山伯又忍不住想要打开书看,却被崔
崔香茗,再读不迟!”
听他这么说,山伯只好将书合上。
马车起步,行不多远,转弯进入一个幽深的胡同。
眼看到了胡同尽头,崔||了,师弟请跟我来。”说着取出细长地钥匙,将老旧的木门打开。
山伯跟在他身后进了门,来到院中,转头四顾,发现院子并不小,既没有栽树,也没有种花,显得很空旷。靠墙角有一个兵器架,上面挂满了刀枪剑戟。地面很平整,却留下无数脚印。
山伯笑道:“没想到师兄还有这等雅兴,每天习武练剑,令人钦佩。”
崔说话!”说着径直走进客厅,取出紫砂茶壶,开始沏茶。
山伯抢着道:“师兄不用忙!”
崔]|坐!”
山伯刚刚坐下,却见崔=|
山伯吃了一惊,赶忙站起,叫道:“师兄,你这是为何?”
崔|;声道:“请师弟喝了这杯茶说话。”
山伯慌忙接过来放在桌上:“师兄,你不入座,小弟不敢喝!”
“喝了这茶,愚兄我有话说。”
山伯见他执意如此,只得端起茶杯一口喝了。
这时崔||一,:道:“愚兄在冥界百年,虽然没怎么用心,也积累了近千万的家财,还有一些古玩、字画,现在要走了,一样也不能带走,全留给师弟你了!”
山伯心中不安,说道:“小弟怎敢当此大礼?师兄有什么话,尽管吩咐,我只要有一分能力,绝不会吝惜半厘!”
崔:;喜欢练剑,死后也算是半个修真人。在冥界这么久,辛苦多年,总算积累了五百点阴魂,以及珍贵的四十点阳魂,现在也不要了!一并转送给你!来来来,师弟坐好,让我将功力度给你!”
山伯惊慌失色:“师兄,不可!万万不可!”
崔=我这个朋友?”
“小弟不敢!你把阳魂给了我,自己怎么办?”
崔x不足之处自有冥官帮我补上!”
“师兄不要骗我!”
“我骗你做什么?翻开生规第十八条:初生无罪,魂魄俱全!”
山伯从怀里摸出那本《生规死律》,翻过去瞧了瞧,发现果然有那句话!
崔:分不少|:
山伯依旧不肯接受:“师兄,小弟非常感谢你地好意,可是我修炼的是阳魂,要那么多阴魂也没有用啊!”
“怎会没用?阴魂千点可为鬼仙!阳魂千点可仙!师弟身在冥界,修人仙不容易,先拥有鬼仙之能,也可以自保无虞啊。”
山伯心中疑惑,问道:“师兄你听谁说的‘阳魂千点可仙’?”
这一刻他想起玉碟的说法:“修炼阳魂,百点可以为人,千点可以成仙,万点可以成神……若是千点阳魂只是人仙地话,那距离升上天界可还远着呢!”
只听崔那段。”
山伯匆匆翻开去看,果然在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下面各有一段简单的注释。
“阴魂千点可为鬼仙!阳魂千点可仙!阳气万点可成地仙!阳神万点可为神仙!神丹十万可为天仙!”
第207节 投胎之前的嘱托
到很是震惊,头垂得低低的,几乎要埋在书里头了!
崔(
山伯心中忐忑,感觉十分矛盾:“这书上的说法和玉碟的交代不一样,究竟哪个对,哪个错呢?”
正在这时,耳边传来玉碟低低的窃笑:“主人不要烦恼!我与书上所说,两者都对,两者又都不对。”
山伯紧皱眉头,心道:“怎么可能都对?”
玉碟道:“理论上讲,阴魂、阳魂、阳气、阳神都是可以转化的,只不过转化的条件比较苛刻,一般人无法成功。而将我造出来的那位大神多年不问世事,用的还是数千年前的修仙标准。那时候天地很近,成仙很容易,万点阳魂就能成神了;而这本书上的标准似乎是最近形成的,大概因为修仙的人太多,难度也相应提高了。”
“既然都对,为何又都不对呢?”
玉碟笑道:“两种说法都太简单,不够确切!
比如说地仙,正规的说法应该是,以阳炼阴,使阴不生;以气养神,使神不散。五气朝元,三花聚顶,炼形住世而得长生不死。所以地仙修炼的标准主要是练气,但同时还要养神。
再比如神仙,讲究金精炼顶,玉液还丹,炼神忘形,胎仙自化。神仙的标准是阳神的大小。阳神就是元神,开始时叫元婴,后来逐渐长大,可以长到几千丈高!假如将一点阳神算作一寸高的话,万点就是百丈。要想成为神仙,首先要将元神修炼到百丈大小!
至于天仙,则要在神仙的基础上继续修炼,将元神强力压缩,凝结为晶体物质,称作‘神丹’。当神丹凝聚到十万点时,差不多就能升上天界了!天仙的数量很多。其中排在最前面的五万人,称作‘三清天神’!”
山伯心中苦恼:“阴魂,阳魂,阳气,阳神,神丹,这五者究竟有什么区别?”
玉碟答道:“打个比方,阴魂就像是黑雾,根本见不得阳光;阳魂相当于白雾。可以在阳光下坚持一会儿,但也不能持久;阳气相当与天上的彩虹,内含的水汽能在日光下熠熠生辉,但是也受不了长久的照射;阳神相当于雪山上的终年积雪,可耐日照,但还有一丝被晒化的担忧;神丹就像潜藏海底地万年冰石,经历风吹雨打。电闪雷劈,也不能伤它分毫。”
山伯心道:“按你这种说法。越往上层次越高,我何不跳过阳魂、阳气。直接修炼‘神丹’呢?”
玉碟嘿嘿笑道:“没有地基,何来高楼!没有坚固的炉鼎,如何能练成神丹?阳魂不全,无以炼气;精气不足。无以养神;元神不足,无以结成神丹。主人若不想按部就班,也可以像祝姑娘一般,修炼化蝶大法。那是有人专门设计的。不过据我所知,化蝶大法易学难精,越往上越难,一旦采齐世间五大奇花,再想快速修炼就难了!根基不牢,修到尽头也难成为天界大神!”
山伯想了想,暗道:“世间的奇花并不多,还是都留给英台吧。我既然来到冥界,走上修儒之路,就该尽量走下去。玉碟啊,请你告诉我,该不该接受崔师兄赠送的阴魂?会不会对我的修行有害?”
玉碟轻快的答道:“为何不要呢?主人兼收并蓄,先接受下来,再想法将阴魂转化成阳魂、阳气甚至阳神,一步步升级,必能加速修行!”
山伯还有些疑惑,从心里问道:“你知道如何转化吗?”
“这都是神仙界最机密的东西。我虽然知道一些,却碍于神器天规,不能明白说出来,顶多在适当的时候给主人一点提示。再说,修仙并没有成法,我所知道地也未必是最好的,主人要想修成天界大神,必须走自己的路。”
“走自己的路!说得好!多谢蝶儿了!”
山伯抬起头来,望着崔
“师兄你想好了?真要将辛苦修炼的功力转赠给我?
崔(就想好了!师弟请坐好,让我在你头顶拍一掌!”
山伯再度追问:“师兄已经积累了五百点阴魂,何不接着修下去呢?”
崔能呆在冥界,或者躲在七襄鬼市,苦等修满阳魂的日子,然后再朝不保夕的跑到人间,接着修那看不见尽头地人仙、地仙。一圈走下来,至少要花几百年光阴!除此之外,还有无数的天劫,万一躲不过,将会魂消魄散!与其如此,何不从新投胎,直接修神仙、天仙呢?我又不像师弟一般,满腹心事,牵肠挂肚地!”
山伯面孔微微有些泛红,笑道:“好了,师兄请动手吧。”说着闭起双目,凝神定志。
崔;
时候不大,山伯只觉得浑身一震,一寒一热两股暖流从头顶流进来!
于此同时,耳边传来玉碟低低地禀报:“恭喜主人,您增加了四百五十点阴魂和四十点阳魂!”
山伯心中感动,睁开眼来,望着崔阴魂了!”
这时的崔|肩面目还算清晰。
崔=事。”
山伯心中难过,急道:“师兄啊!您就别客气了!快点说出来,若真能帮上忙,我也好受一点!”
崔到一个姓谢的人家。谢家在当地是有名地望族。族长谢衡以儒学知名,官至国子祭酒。他的儿子谢,官至太常卿。师弟要在准确的时辰,恰好在夜半一阳生的时候,在谢刚满三月地儿子头顶神庭|岤上插入这根针!”
“在小儿头顶插针?”山伯禁不住吃了一惊:“为什么这样做?那孩子就是师兄你吗?”
崔|前。
山伯接过针来,心中全是疑惑。
崔能记起全部的往事,至少能想起一半。”
山伯大感欣慰:“原来师兄早就准备好了!”
崔你!”
山伯叫道:“如果帮不上师兄,我一辈子心里不安!我现在只是担心,怕那天没机会走出冥界!”
崔殿也会放假。师弟有机会出去的。”
“那就好!我一定不负所托!”
崔正气,神鬼不敢近!师弟若去了,一定要避开他才行。否则只怕好事难成。”
山伯为人谨慎,问道:“若是万一办砸了,可有补救之策?”
崔半!三年之后便失去效用了!”
山伯道:“我拼劲全力也要帮师兄弄好!今年一定办成!”
崔|;在来世相逢了。我这府中的东西,精品会搬到贵府,次品变卖后,赠与下人。至于阎王那里,我已经告别过,就不再去了。”
山伯没想到分手这么快,心中颇有些留恋,可是想到崔备好了,又不禁替他高兴。
第208节 开始寻找帝陵
崔:
生离死别总是令人难过,可是山伯却有些糊涂:他与崔离?还是死别呢?
崔|:
从此之后,崔:名字,那名字大概姓“谢”。
山伯希望师兄能够达成多年的愿望,希望这位姓“谢”的小哥能享有璀璨的未来。
然而前途茫茫,未知的东西太多,谁又能看得透呢?
过了两天,山伯去探望恩师郑玄。
在那破旧的小房里,郑玄还在一如既往的伏案著书,只是神色有些黯淡,脸上的皱纹也似乎加深了很多。
山伯心中难过,说道:“老师,崔师兄走了,还有弟子我在呢。”
郑玄沉默半晌,语调艰涩的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我只想整理好儒家的经文,令其传至于后世。能做到这一点,我才能心满意足,别无牵挂!”
山伯心中激动,道:“老师,你已经编纂了好多年,应该无愧于心了!弟子虽然无能,也很想帮您达成愿望,将这些书全部运出去!”
郑玄抬头望着他,神色黯然的道:“阴阳相隔,飞鸟都无法出入,能有什么法子呢?”
山伯毅然道:“弟子有一件法器,能将这些书装进去,缩作指甲盖大小,悄悄携带在身上。”
郑玄遽然色变,眼中神光闪了两下,低声道:“果真如此?”
山伯点头,望了眼搁在桌上熠熠生辉的长信宫灯,道:“这灯就是弟子从七襄鬼市带进来的!我先前没有明说,还请老师原谅。”
郑玄双眉上挑,睁大了双目:“我听说仙家有这种法器。冥界却未曾听说。”
山伯道:“弟子这件法器,乃是一位仙人赐予的。事关生死,恐泄机密,所以向来不敢示人。”
郑玄点点头:“不要拿出来了!你能帮我这个大忙,便是我最好的徒弟!也不枉我辛苦百余年!”
“弟子知道!这些书籍,可都是老师的心血呢!一天运不出去,您就无法得到解脱。”
郑玄伸手摩挲着高高堆起的书籍,喃喃的道:“再给我三个月时间,让我审校出两百本最紧要的书。先送出去!”
“老师想将书送到哪里?”
郑玄沉吟片刻,叹了口气:“乱世出枭雄,盛世出贤良。如今乃是多事之秋,人人只求苹钔瞪扌闹窝骼怼h艚樯18谑溃参薹ㄎ锞∑溆茫喟氡辉闾a耍 ?br />
“那怎么办呢?先讲书存起来?日后找到良才再传给他们?”
“该当如此。”
山伯想了想道:“弟子在七襄鬼市有一个住所。或许可以将书送去那里。”
郑玄赞道:“好法子!再过几年,等你崔师兄年纪稍长。可以将书托付给他一部分!”
山伯心中一跳:“好啊!我怎么将现成的贤人给忘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
山伯发现做判官地日子简直比先前崔
不但工作轻松,阎王上司好说话。每隔五日还有两天的休息,每到大小节气,更有不少的假期,有时候赶得巧了。可以连着休息六、七天(类似于五一长假)。
有时候他甚至想:“若非是为了英台,我也不要出去了,干脆留在冥界当判官好了!阳世有什么好?生活艰难,做人还不如做鬼呢!”
抛去上班的时间。空余的时候他也没有闲着,几乎都拿来修炼了。
经过一番思索,他决定还是按部就班的来,在练气条件还没有成熟之前,先将阳魂修足
达到人仙的初步境界。
然而怎样才能更快的修炼阳魂呢?
目前所知地方法不外乎有四种,一是服下回阳粉,再加上阎王赐下的回阳酒,然后对着九微火静坐修炼;二是收集印章之类的东西,从中吸取残存的阳魂;三是将崔:魂修炼;四是寻找古代帝王的陵墓,去帝陵附近修炼阳魂。
四种方法里面,只有第一种最容易办到,可惜修炼的速度较慢,大约两三天才能增加一点阳魂,要想修足千点,至少要六七年。
第二种方法是可遇不可求地。虽然如此,山伯还是交给公孙起和秋水每人一枚面值千万的金币,令他们四处寻找达官贵人地印章。先不管里面有没有残存的阳魂,就当是收藏品好了!
第三种方法看起来不难,可是玉碟却死活不肯说出如何将阴魂转化为阳魂!
“主人你别问了,造我出来地仙人不想违背天条,明令禁止我告诉您!”
“那你给我点提示。”
“主人可以去楚江王那里寻找答案。阎王既是冥界的王爷,又是天界的神仙,最清楚阴阳转化的道理。”
山伯却想到:“我刚刚当上判官不久,跟他又不是很熟,怎能冒然询问呢?”
玉碟也道:“你还是别问为好!即使问了,他也不会明白告诉你地。因为阴魂、阳魂的转换是冥界安定的关键,一旦有人将秘密泄漏出去,后果不堪设想!阴间这么多鬼魂,忽然暴动起来,很难收拾呢!”
既然不能开口询问,那只好细细观察了。
山伯决定从今而后,尽量跟楚江王走得近一些,看清他的一举一动,希望能有所发现。
三种方法都不能速成,山伯想到了第四种:寻找帝陵,在帝陵周围修炼。
“可是三皇五帝地坟墓都在哪里呢?”
“世人所知的帝陵未必是真的,真的帝陵恐怕很难找到。”
山伯绞尽脑汁的想,首先想起的是清道原九龙墟,他埋身送命的地方。
那里据传是大禹的坟,其实却是他修真的别宫,里面既没有遗骨,又没有灵柩!
“去那里修炼,不知道有没有用?我看很玄呢!”山伯摇了摇头。
他其次想到的是位于河南淮阳的太昊陵,那是他曾经去过的地方,亲眼看见一些人匍匐在陵前,试图吸取帝陵的阳气。
“对!我应该先去那里看看!”
“不过怎么才能赶过去呢?飞出冥界,从阳世过去?还是阴间另有通道?”
“太昊陵建于地上,其根基却在地下,按理可以从冥界过去,只是不知道确切的位置。”
“记得崔=|
幸而他做了冥殿判官,找起资料来也容易,只花了半个时辰就找到了!
冥殿后面的储藏馆里堆满了各式文件,除了生死簿外,还有一些书籍、图册。
山伯没看见《三坟》、《五典》,只找到一张很大的“冥界疆域图”,上面画得十分详细,密密麻麻标好了地名。
他仔细端详了一阵,发现冥界的疆域跟阳世几乎一样!
三山五岳在阳世为寻路的坐标,在阴间也都有独特的标记。
甚至连每个县城的位置都差不太多,只是地名跟阳世不太一样。
山伯知道了这一点,接下来就好找多了。
河南淮阳,位于他居住的冥月城西北,距离不过数百里!
而冥月城的位置,似乎在南池州的九华山附近。
第209节 开物成雾
转眼到了五月初五,阳世过端午节的时候,阴间也放假两天。
山伯觉得是时候了,便命公孙起驾起马车,赶赴河南淮阳。
公孙起一面套车,一面笑问道:“家主不在家休息,出去做什么?”
山伯微微一笑,道:“寻找太昊陵,祭拜先祖!”
公孙起觉得奇怪:“太昊伏羲,万年之前的古人了,拜他作甚?”
山伯呵呵笑道:“瞻仰先辈的丰功伟绩,激发我等修炼的雄心,这可是一趟难得的励志之旅呢!”
公孙起晒笑起来:“你我又不是小孩子,早过了听故事热血的年纪?”
一面说着,一面依从吩咐催马上路。
马车出了冥月城,行驶在昏暗的荒野。
山伯四顾无人,将头探出车窗外,对驾车的公孙起道:“听说若想修仙,必需到帝陵附近修炼,才能大幅提高功力。我不忍一个人独往,所以带先生一起去。”
公孙起听后不以为意,笑道:“多谢家主好意。不过我听说真正的帝陵很难找,就算找到了,也往往有金甲神人相护,不会让人轻易接近的。”
山伯淡淡的笑道:“我也没指望一次成功,全当是碰碰运气好了。”
马车奔行急速,前方尽是一马平川,原野上到处都是树,枯枝败叶,衰草连天。
盏茶功夫过后,只见前方树木渐少,开始出现零散的民居。
渐渐的,民居越来越多,不时可见村庄、城郭。
山伯心道:“大概因为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的居民,死后也不肯离开故土,所以散布四野的鬼魂也比别处多一些。”
马车急行至淮阳境内停下来,接下来不知该往何处走了。
公孙起下马询问了几个人,无奈却没什么收获,所问之人甚至连“太昊陵”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
有个老头睁开昏花的眼睛。扯着沙哑的嗓子道:“什么陵?没听说过!我老汉在这里住了八十年了,要是有陵,还能不知道?你要问乱葬岗的话,那边就有好几个!”
公孙起将手一摊,苦笑道:“怎么办?家主?”
山伯也有些怀疑,心道:“难道说我判断错了?太昊陵只存在阳世?阴间并没有通道?”
沉吟片刻,他回想当初跟着五行门主前往太昊陵行走的路线,命公孙起驾车东奔西走,一路摸索前行。
一直摸到天色将晚。马车陷入一片茂密的树林中,既无法奔驰,也无法飞行,再也走不动了!
公孙起连喝三声,几匹马剧烈地挣扎了几下,可是却没有用!
山伯却高兴起来!估摸方位,感觉就在这一带!
他跳下马车。决定步行过去。
公孙起看着四周幽暗的森林,心中很是不安。叫道:“家主小心,前面有些古怪!”
山伯驻足问道:“有何古怪?”
公孙起低声道:“我所拣选的飞马都是通灵之物。按理不该陷入这里。你看前面那些树,长得特别的高大,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很难在冥界看得到!”
“那又怎样?”
“如此景象,要么是有灵异,要么是有妖魔!”
山伯听见妖魔二字,禁不住有些吃惊。不过转念一想:“帝陵所在,理应有灵异现象,若是没有,反倒奇怪了!”
放眼望去,参天大树一棵挨着一棵,光纤昏暗,树影摇曳,仿佛一只只的怪兽一般。
山伯鼓起勇气,信心十足,瞪大眼睛,分辨道路,摸索着往前走。
公孙起也算是豪杰之士,纵然深陷万军之中也未必变色,此时却心中忐忑起来。
他是一个谨慎果敢的人,喜欢谋定而后动,对山伯的盲目乐观深不以为然。
看见山伯走了好一阵始终在原地踏步,他忍不住提醒道:“可能是鬼打墙,主人小心了!”
山伯低喝道:“我乃冥界判官,只有鬼怕我,没有我怕鬼的道理!”
公孙起低声劝道:“家主喝了阎王赐下的回阳酒,普通地小鬼自然不怕,不过若是遇上修行多年的老魅,还是要当心的。”
山伯目不转睛的望着前方,看了好大一会儿,忽然朗声笑道:“不是鬼打墙,只是阵法而已!这阵法我学过,名字唤作‘八卦青龙涵木阵’。正因为阵法的缘故,树木才那么茂盛,马车也无法行动。”
公孙起还有些怀疑,可是山伯已经迈开大步往前走了!
山伯东折西转,时而前进,时而后退,连拐了七八个弯,忽然穿过了树林,来到一个平静的小湖边。
湖不大,中间有个小岛,高出水面六尺有余,广阔十余亩。
岛中央有一个八角凉亭,样式古朴,看上去似乎有些年头了。
湖面不宽,山伯吸一口气,身子便轻飘飘飞了过去。
公孙起也毫不迟疑纵身跳了过去。
来到近前看时,却见凉亭正前方有一块青石碑,正面写着“伏羲演卦亭”,背面书有“开物成雾”、“先天精蕴”八个字。
凉亭左侧有一个青石算盘,上面散布着一颗颗算盘子。看上去既象河图,又象洛书。但细看却都不是。
公孙起俯下身子,聚精会神的盯着石算盘。
山伯却瞧着石碑上“开物成雾”四个字发起呆来。
“我只听说‘开物成务’一词。《周易&8226;系辞上》:‘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意思是说通晓事物之理,才能办好各种事情。可是在这里怎么成了‘开物成雾’了呢?一字之差,其中蕴含地道理大大不同!尤其是跟后面一词结合起来,‘开物成雾,先天精蕴’,怎么看着像是一种修炼的法门?”
山伯绞尽脑汁地想:“‘先天精蕴’还好说,应该是指先天精气;‘开物成雾’却难理解,其中的雾是指什么?阴魂?阳魂?还是精气、元神呢?那‘开物’两字又有何解?开是打开,开创地意思,打开的究竟是什么东西?开创的又是何种基业呢?难道是说道家的筑基不成?”
山伯百思不得其解,一转眼,却见公孙起不知从何处取出纸和墨,已然将石算盘完整地拓印下来!
第210节 伏羲鬼卦
拓这石算盘做什么?”
“我觉得这玩意十分古怪,一时琢磨不透,先拓下来,回去再慢慢研究。还有这碑文,我也不会放过它的!”
山伯赞道:“先生真是有备无患啊!”
公孙起“哈哈”笑道:“我在阴间游荡这么多年,曾经听到不少小鬼说,‘上天总是把机会赐给有准备的人’。对这句话我深有感触,所以你一说来太昊陵瞻仰古人,我就将东西带上了!”
山伯眼看他走过来拓碑,禁不住道:“先生帮我揣摩揣摩,这个‘开物成雾’究竟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