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因为她不想让自己显得太过突出。
她能顺利闯关,一半是因为功力不俗,另一半是因为运气绝佳的缘故。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闯关,并不意味着她的功力有多么高。
她不喜欢一味的蹈光养晦,如果真有登峰造极的功力,并不介意在适当的时候显露出来。
问题是她现在的功力不强不弱,虽然强于各派护法堂主,但比起能够独当一面的掌门人或者某些隐迹江湖的绝世高手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自从龙洞幻形之后,她的功力进境迅速,最近又习得天圣剑决,可以说前景一片光明。
在这种大好形势下,可不能成为众矢之的。
“潜龙勿用!”现在还不到暴露实力的时候。
时间过得好慢!
她在松林内东游西荡了好半天,觉得时间差不多了,才好整以暇的走出去。
这时候,噬骨长老已经躺在太师椅中睡着了。
素梅走近篱笆门边,一面轻轻叩门,一面呼唤:“长老,醒醒啊!有人闯关成功,前来报道了!”
噬骨长老也不知醒了没有,脑袋动了动,嘴里咕哝了一句:“别吵,让我再睡会儿……东西……带齐了吗?”
“带齐了,请长老验看。”
“不用看了,都丢丹炉里去……过一个时辰……再叫我!唉,这年头,睡觉也睡不肃静!”
素梅轻轻推开篱笆门,迈步来到丹炉跟前。
此时她心中还有些疑惑:“我是带齐了五样东西,可是每样有多有少,成分也不确定,就这么丢进去,这丹能练得成吗?”
再想多问一句,耳边却传来噬骨长老震天的鼾声!
“呼呼……呼呼……”
素梅皱了皱眉:“算了,管它能不能练成!他既然这么说,我就照着做就是!”
取出一路上辛苦寻来的木果、火晶、土实、金精、水卵,一股脑丢进丹炉里,然后站在旁边静静的瞧着。
五种灵药刚一如炉,丹炉内的火焰“轰”的一声窜起七八尺高!
或许是因为混在其中的火晶发挥了作用,将诺大的丹炉烧得内外通红!
过了一会儿,通红的火焰渐渐变蓝,火苗也逐渐缩了回来,只在炉内欢快地跳跃着。
炉中氤氲蒸腾,热气弥漫,将几种灵药全部烧化,渐渐融合在一体。
看了好大一会儿,丹炉没再有明显变化,素梅觉得无聊,走过去坐在门槛上,望着数里外的圣山之巅发呆。
她想到了万圣山外,想到了数千里外的钱塘县。
“此时此刻,也不知许仙怎么样了?我这次找齐了灵药,希望能让他彻底醒过来,不单破除‘孽海迷魂‘的法术,最好能解开他脑中封印的秘密,不管是道家的练功秘笈,还是魔门昔年的秘辛,对我来说,都有无法衡量的价值。”
过了一会儿,她又暗地里轻叹一声,心道:“我难道只是贪图许仙的宝贝吗?不是!昔日我从宁幽山逃出来,逃到西湖岸边,眼看走投无路,多亏了他的竹笛,才让我逃过一劫。许公子对我有恩哩!非但如此,他还救了爹爹一命!若不是再见义父,我哪知道幻形为人的法诀?我父女二人受他深恩,应该如何报答呢?他这人虽然有时候显得有些懦弱,但是心地良善,待人以诚,是个难得的好人呢……”
想着想着,她觉得浑身发热,心潮起伏,面上也渗出了细细的汗珠。
“爹爹常说:‘受人之恩,定当涌泉相报。’我虽然没什么大能,但也愿倾力相助,只要许公子活在世上一日,我都尽量使他高兴就是了……等他身体康复了……他想修道,就送他去修道;想读书,就让他去读书科考:想修佛,就让他……去当和尚……当和尚?不成!好好的年轻人当什么和尚?与其面对青灯古佛,还不如痛痛快快做个凡人呢!”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正在她冥思苦想之际,耳边忽然传来喝斥声:“你这丫头!让你过一个时辰叫我,你怎么不叫?看看!这炉丹药炼过头了!快成焦炭了!”
素梅转头一瞧,却见噬骨长老不知何时已经走到丹炉边,正在探头向炉内看。
“大师,对不住,我想让您老多睡一会儿,所以就没叫您。”
噬骨长老转过身来上下打量着她,黝黑的面孔显得有些不耐:“玉简在哪儿?路上花了多少时日?你能顺利走到这里,而没有面黄肌瘦,神色憔悴,事先带了不少的干粮吧?”
素梅咯咯笑起来:“你看我两手空空,连个大点的包袱都没有,能带多少干粮?”说着从袖中取出玉简,单手递过去。
噬骨长老一边伸手去接,一边面无表情的说道:“包袱让你扔了呗!哼哼,聪明人才带干粮!你在林子里有没有看见?那么多人饿死在里边,还不是因为过于托大的缘故?”说着将玉简凑近眼前,眯着眼睛去看。
忽然之间,他干枯如柴的手臂抖了一下,面上露出吃惊的神色:“咦?我没看错?你竟然才用了不到九个时辰?哎呦,真看不出来,你还是不可多得的才女呢!你这成绩可不简单!不但女流之中十分少见,就算男子中也算强手了!”
素梅微微一笑:“托大师的福,我运气不错,一路行来还算顺利,没怎么耽搁。”
噬骨长老睁大双目瞧着她,见她神色从容,颇有大家风范,忍不住连连点头:“好样的!你这成绩,可以排进百年高手榜了!可以进入前五十名内!按规矩,应该奖你灵丹六颗,另加银牌一块,可在圣山之内自由行走,只是不能进入圣殿……”
素梅欣喜的道:“多谢大师!”
噬骨长老回头瞧了瞧丹炉中的药物,道:“虽然火候过了,不是没有挽救之法,你等我一会儿。”说着转身进入了茅屋。
时候不大,就见他提着一个竹管走出来,向丹炉内倒了些淡黄|色的液体,又丢了点火晶进去,大约过了盏茶功夫,火熄了,炉内现出十余颗大若龙眼的丹丸,色彩微黄,晶莹剔透,散发出一种奇特的香味。
素梅还有些疑虑:“大师,这丹药含有金精玉液,里面可能有毒呢!前面好些人都已经毒倒了!”
噬骨长老伸手捡了颗丢尽嘴里,一面品味,一面哈哈笑道:“放心吧!本来是有毒的,不过都已经炼没了!你拿六颗,剩下的归我!”
“您老刚才倒了什么进去?”
“嘿嘿,那可是我精心收集的宝贝,用了十几种灵药浸泡出来的,便宜你了!这炉丹药原本每颗能增三十年功力,现在至少多了二十年!”
素梅大喜:“多谢您了!”
“谢什么谢!你这女娃为人地道,带来的药材比别人多一倍,就连鳄鱼蛋也比别人的大,所以才多炼了几颗灵丹。我还要沾你的光呢!”
“您老怎么知道鳄鱼蛋的大小?那都已经炼化了!”
噬骨长老伸手一指丹炉的角落:“看炉灰就知道!”说着摸出素梅先前给他的玉简,翻过来,用指甲在背面画了几笔,又道:“奖你的银牌不在我这儿,你要去圣才阁领取。”
“圣才阁在哪?”
“沿着这条道走下去,不多远就能看到。”
第170节 信天?
素梅收好灵丹,穿过小院,沿着屋后小径往前走。
绕过一片树林,眼前变得豁然开朗。
抬头看去,只见正前方十里外圣山巍峨,圣殿在山巅闪闪发光。绕山一周尽是平原,房屋宫殿星罗棋布,田园树木郁郁葱葱。绿茵铺地,凉风送爽,野樱怒放,红白相映,空气湿润而又清新,阳光明媚而又舒适。
“好地方啊!”素梅心中欢喜:“没想到万圣山竟然如此幽静美丽,跟闯关路上白骨尸横截然不同,要是能终日生活在这里,未尝不能终老。”
继续往前走,房屋渐渐密集起来,大约走了里许,来到一条长街上。
街道入口处立着一个大大的牌子,上面龙飞凤舞写了“妖市”两个大字,下面还有两行小字“出污泥而不染,擢清泉而不妖。”底下还有一个很小的印章,留下个名字“蒋介松”。
看见这两行字,素梅忍不住心生感慨:“不知这位蒋先生是谁,境界可不低呢!说的也是啊,我们妖族出身虽然不好,但也并非都是邪恶之辈,其中一样有出类拔萃,卓尔不群的人。像我自己,嘿嘿,就不错嘛!”想到这里,禁不住嘻嘻笑出声来。
街道两边有不少的店铺,她没心思细瞧,只是大体瞄了一眼,发现卖的东西五花八门,各种生活用品、灵药武器都有,还有一些构思奇巧的法器,也不知有没有用。
还没走完街道的四分之一,就在路边看到了“圣才阁”。
那是一个白石垒成的小楼,虽然不大,但是飞檐高翘,色彩粉红,很有特色。
大门敞开着,门前没有守门的卫兵。
素梅迈步而入,首先看到的是正对大门的接待厅。
厅内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只有一个窗口开着。
透过窗口,可以看见一个年约三旬身着红衣的女子,正在伏案阅览。
她来到窗口,还没开口说话,就见窗内女子抬起头,抢先笑道:“您好,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素梅将玉简递了上去,微道:“我刚刚闯关进来,请多关照。”
那女子接过玉简看了看,然后迅速起身离座,打开一道侧门,道:“请您跟我来。”
素梅跟着对方走进一个小屋。
屋内摆设简洁明快,只有一张桌子和三四把椅子。
只听女子笑道:“您请稍待,我们阁主一会儿就过来。那边有茶水,想喝请自己倒。”
素梅点头:“谢了。”
女子转身出去,将门虚掩上。
素梅闲着无聊,便倒了一杯茶慢慢享用。
茶还不错,飘着一股清香,好似江南名茶碧螺春一般。
时候不大,听见外面有人敲了敲门,然后门开了,走进一个中年文士,身着长袍,头戴方巾,长须白面,一双眼睛颇有神采。
“没想到这里也有儒生打扮的人,看来人不可貌相,是道是魔不能看外表,还要看内里修为。”素梅一面想,一面起身相迎。
文士将手一摆:“请坐,我们圣教自由自在,没那么多礼节!”说着走到桌边坐下,从腋下取出一个盒子,打开来放在桌上,道:“坐下说话,我有些话需要问你。”
素梅依言坐在对面,看见桌上摊开了纸笔,还有一块银光发亮的圆形腰牌,禁不住眼前一亮,暗道:“这就是给我的奖品了!”
文士望她一眼,微笑道:“先介绍一下,我姓蒋,名介松!主管此阁,负责管理圣教人才的备案。”
素梅禁不住睁大眼睛:“你就是蒋先生?妖市那块牌子是您写的?”
文士笑道:“不错!正是我的手书,没想到让你认出来了!很少有人留心呢!”
素梅禁不住肃然起敬。或许因为她的义父便是书生,所以对于有学问的读书人打心里佩服。
文士望着她道:“你能在九个时辰之内闯入圣山,已经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了。请教贵姓?”
素梅觉得对方面相和蔼,言辞可亲,于是感觉轻松起来,笑道:“我姓白,至于名字嘛,可有好几个呢!爹爹叫我丫丫,朋友叫我素梅,有时候还有人以为我该叫素贞,我也不知道叫哪个名字好。”
文士面带微笑点点头:“名字只是一个标记,我们圣教看重的是个人实力和境界的突破,不在乎这些表面的东西。你叫自己什么都成,今天是素梅,明天是素贞,后天是丫丫,又有何不可?我这里要登记下来,先写作素梅了?好吗?”
“行,您看着写。”
文士提笔在雪白的纸上写了“素梅”两个字,然后问道:“你是哪里人士?修炼的哪门功夫?”
素梅心中踌躇,不想骗对方,缓了缓道:“四海为家,练的是家传的功夫,没有什么名堂。”
文士又点点头,也不追问细节,径自写上“四海为家,无名功夫”几个字,然后道:“我们圣教有不少的长老护法,很多的大人物,你都认识什么人?谁对你有所了解?”
素梅暗想:“很多人都知道我得了医仙令,更知道我跟许仙在一起。如果我照实说出来,那就大事不妙了!可是我也不能一个都不说啊。”心念电转,口中却道:“我认识的人极少,只是跟东海的花蕊仙娘朝过面,跟她相处了一段时间。”
她知道,花蕊仙娘已经离开了中土,就算要找她核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仙娘是前辈高人,你能见她,福分不浅呢!”文士赞了一句,照直在纸上写了花蕊仙娘的名字,然后神情严肃的问道:“你也是圣教弟子,如果有一天,我们圣教要与那些所谓的正派名门开战,你选择站在哪一边?”
素梅想起宁七魅的凶恶,嫁衣女的惨象,又想起金山寺法显的固执,竹林七贤的狂妄,心里对这些人都没有好印象,因而脱口而出道:“我谁都不想帮!”话一出口又觉得这答案可能让对方不高兴,说不定会惹来很大的麻烦,连忙解释道:“我不会帮名门正派,不帮那些沽名钓誉的家伙。至于帮不帮圣教,要看当时的心情,还要看谁领兵打仗,若是先生您,我就帮!”
文士“嗯”了一声,点点头:“这也算魔门本色了!看着顺眼就帮,不顺眼就不帮。不过话虽这么说,我还是要提醒你:‘中立可以,反叛不行!’平常冲突还是小事,紧要关头可要站稳立场!否则圣主一定治你的罪!”说着提笔写了“中立”两个字,然后收起纸笔,道:“问题就问这么多。关于圣教,我还有些话要交代。”
素梅松一口气,没想到对方问的这么简单,轻轻松松就过去了。
文士眼放精光,问道:“你知道圣教的由来吗?以你看来,圣教都有什么特色?跟那些名门正派有何不同?”
素梅摇头:“对不起,我从来没想过这些问题,请先生慢慢道来。”
文士抬头望向窗外,道:“这些问题是不好回答,很少有人去认真思考。我这样跟你说,圣教由来已久,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没有人知道具体从哪个年代开始的。早在远古时代,我们就有一些大人物,其中包括跟颛顼打仗,一怒撞到不周山的共工;跟天帝争神的刑天。刑天被帝砍了头,还能‘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还有追日的夸父,填海的精卫等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些狂放豪爽,不畏天地的人物,都是我们圣教的精英呢!”
素梅听得有些吃惊:“原来是这样啊!真没想到,那么多英雄好汉都是我们圣教的人!”
文士收回目光望了她一眼:“历史上很多不拘一格的人都出自圣教!江湖传言,圣徒全是坏的,全是恶的,不做好事,专门害人,这纯粹是污蔑!”
素梅听得连连点头,随声附和道:“是啊,圣徒有好有坏,佛道两家也并非全是好人。我就是搞不明白,那些所谓的名门正派凭什么说我们是妖魔?”
文士神情凝重起来,缓缓说道:“正邪之分有很多条,最关键的分野只有一个,那就是信不信天道!”
“天道?”素梅没听明白。
“是的!我们生存的世界是怎么来的,究竟有没有创造天地的神灵?有没有造物主?”
“谁知道呢?”素梅摇摇头。
“你说的一点没错!没有人知道问题的答案!我们圣教不信天,战天斗地,我们信的是自己。而所谓的名门正派都是信天,畏天,敬天的!”
“是吗?我还是不明白。我听爹爹说,佛道的教义中并没有教人信天。”
文士哼了一声:“这两派的创始人信不信我不知道。可是你看看下面的信徒,哪个不信?非止佛道,自古以来,绝大多数人都是信天的,三皇五帝信天祭天,说人类是天神创造的,一开始造了两个人,一个是盘古,一个是女娲,后来所有的人都是女娲造出来的。于是皇帝自称为天子,不管干啥坏事,老百姓都得听他的话。每家每户也都有自己的‘天’,丈夫是妻子的天,父亲是儿子的天,族长是家族的天。信这个‘天’就是正人君子!不信就是邪魔歪道!”
素梅默然,停了好大一会儿,方道:“请问先生,你说到底有没有创造天地的神?”
“我不知道!没有人知道!正因为不知道,才有了魔道共存的理由。魔道都在设法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是正确的。结果或许我们是对的,或许人家是对的。不管如何,在结果出来之前,我们都要努力争取。”
第171节 圣教
听了蒋先生的一番话,素梅觉得对圣教增添了不少信心,最起码对圣教的理念有了些了解。
蒋介松还没有讲完,歇了片刻又道:“正因为相信至高无上天意的存在,那些所谓的正道中人便千方百计的压抑自己的欲望,甚至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而我们圣教则不然,我们看重自身的需求,看重人性的解放,肉体的享乐。我们想到什么就去做,而不必顾虑太多。”
素梅赞道:“这样说来,还是我们圣教好!同样都是人生百年,我们活得自在多了!”
蒋介松微微一笑:“正邪两端,魔道两极,差别很大,不光是个人感受的不同,还影响生活的各个方面。那些正道中人压抑自己的本性,教育出来的年轻人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而我们圣教百花齐放,只要你有想法,就鼓励你去做,所以我们才有那么多的门派,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的练功秘笈。”
素梅想了想道:“可是,我们圣教也有些门派做得太过了,杀害不少无辜的百姓,损害了圣教的荣誉。若能将他们清除出去就好了。”
蒋介松微微摇头:“要‘荣誉’有什么用?我们崇尚自由,信奉互不干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如果那些门派不求上进,冤有头,债有主,早晚会被淘汰。”说到这里,他面色一整,神情变得肃穆起来,道:“不只是针对教派而言,对于个人自由,我们也不过多干涉。你可以跟别的圣徒起冲突,也可以杀了他们,我们都不会管!就算将来想脱离圣教,也是你应有的权力。但是有一点必须说明,脱离不等于背叛!如果叛教之后反过来残害圣徒,那样你将受到十倍的惩罚,不单个人被,整个家族也会被清洗。你明白吗?”
素梅没想到圣教的管理竟然这样开明,连脱教都不管,禁不住用力点头:“先生请放心,我最多独善其身,也绝不会背叛圣教,就算一时手痒杀两个圣徒,也不会诚心危害圣教的根本!”
蒋介松微微颔首,将放在桌上的银牌往前推了推,“好!这是你闯关该得的奖品,你先收好了。我再给你讲讲本地的规矩。”
素梅将银牌拿在手里瞧着,看它闪闪发光,只有两寸大小,正面光洁如镜,反面刻着“圣山之宾”四个小字,禁不住有些奇怪:“这是什么意思?”
蒋先生笑了笑:“还不明白?拿了这块银牌,你就是圣山之宾了!可以四处行走,也可以自由出入,既是圣山的客人,也拥有监察的权力,只要发现圣教内部出现严重的叛逆,或者江湖上有什么风吹草动,比如说名门正派围攻圣教,都可以回来禀报。”
“向谁禀报?”
“根据级别,‘金牌贵人’直接禀报圣主;‘银牌之宾’上禀‘圣才阁’,由阁主上报圣主;‘铜牌使者’禀报‘琐事司’,然后逐级上报。”
“这么说,我是要禀报给您了?”
蒋先生点点头:“只要我没有离职,你就可以找我,我不在了,你找下任阁主。”
“嗯,我记住了,以后有事没事都找你!”
蒋介松笑了笑,又道:“我们圣教规模十分庞大,海外有圣女岛、恶魔岛;江湖上有十大教派和无数小门派;圣山之内还住着十几万人。圣山是圣教枢纽,上有三圣主,中有四阁主,下有十三司,再往下则是十大教派的长老护法。每个教派都有驻防圣山的任务,人员二十年一换,不得凋令不许自由出入。”
素梅听了,忍不住心中一动,问道:“您是说一般人不能随便进出圣山,进来就不能出去,只有圣使才能出去?对吗?如果有人想出去怎么办?”
蒋先生笑道:“圣山是个好地方!不但风景宜人,还有前代魔尊从天外带来的种子,种出各种灵丹妙药,更有不少高人隐身于此,可以寻到难得一见的功法。只要进来了,很少有人再想出去。正因如此,我们才设置层层管卡,不让普通人进来。至于那些驻守圣山的教众,过完二十年,大多数被淘汰,只有少数出类拔萃的人能留下来。圣徒进出都有规矩,除了十大教主之外,各门长老护法都不能随便出入圣山。”
素梅心里高兴,暗想:“这么说,我不怕撞到熟人了。”口中却问道:“若不能进出,岂非耳目闭塞,圣山就被封闭起来了?”
“我们有两百个铜牌使者,二十个银牌之宾,同时在江湖上行走,还有各大门派的飞鸽传书,以及一些其他的方式,我不能对你细说。只要江湖上发生的事,稍微有点价值的,不出一天就会传进来。”
素梅眼珠一转,笑道:“请问先生,我想在圣山之内游览一番,都有哪些要注意的?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没有?您对圣山如此熟悉。能不能给我讲讲?”
蒋介松笑了笑:“我是一阁之主,被你拿来当导游了!你现在是银牌之宾,只有圣殿不能进,除此之外哪里都能去。不过我可要提醒你,这里住着不少的高人,就算你有银牌,那些人也不睬你。尤其是你四处乱闯,万一闯进私人领地,能不能活着出来,全靠你自己的功力了!这属于私人纷争,我们不管的。”
素梅心道:“不管更好,我无论是偷是抢,都要设法将蜂王蜜弄来!”口中问道:“那么先生,您知道那些高人都住在哪里?”
“这可说不准。不过你记住,圣山之上越往上走,居住的越是高手。圣山之巅有四个山崖,南边是青松崖,是大圣主‘南宫傲雪’的领地,西面是白虎崖,乃是二圣主‘西门残铁’的居所,东边是黑木崖,住的是三圣主‘东方惊龙’。这些地方都不能随便走,更不能硬闯。还有一面在北方,叫做‘黄石崖’,住了一群女人,性格怪癖,跟疯子一样,可是功力极深,你也要小心了。至于别的地方嘛,问题还不是很大,虽然不一定讨得了好,至少性命是能保得住的。”
素梅心里有了谱,忙道:“多谢您了!若没别的事,那我就走了。”
蒋介松将手一摆:“去吧,希望你运气好!”
第172节 昔日
出了圣才阁,素梅先在妖市上逛了逛,希望能凑巧找到蜂王蜜。那样以来,就不必去黄石崖动刀动剑了。
结果却没能如愿,别说见到,连个影子都没有。
有些店主一听蜂王蜜,就睁大眼睛叫道:
“啥?几百年蜂王酿出的蜜?你别逗了!”
“蜂王真能活几百年,早成精了,就算酿蜜,也不是凡人能采得了的!”
“我劝你啊,还是买点普通的蜂蜜得了!我这里有上好的槐花蜜,荆柯蜜,插花蜜,一样能润肺止咳,宁心安神。”
素梅摇头往外走:“不要!您留着自个儿喝吧!”
一连问了好几个地方,得到的答案都说“不知道”。最后,她好歹在一家圣药店得到了消息。
那店位于妖市最佳地段,规模很大,店内摆满了各种稀缺药材,来往的人络绎不绝。
店老板是一个头顶光秃的老头,身材矮胖,逢人便笑,一张大嘴咧到腮边:“姑娘问蜂王蜜啊?你还真问对人了!若干年前,本店就曾卖过。那些年,每到春夏之交,都有货送过来……”
素梅听得欣喜,赶忙问道:“那现在呢?还有货吗?”
“现在哪还有货?那东西一出来就抢光了!还能留到现在?”
“你怎么不再进一些来?”
老头瞧她一眼:“几十年里了,一直没有货源,我能有什么办法?”
“那别的店里呢?别的店有没有?”
老头将头抬得老高,笑道:“姑娘小瞧我了!我这里若没有,别人那里你问都不用问!本店也算是老字号了,家父当年是前任圣主‘阳起石’的手下亲兵,圣主夫人养了一群罕见的蜜蜂,已经活了好几百年了,酿出的蜜乃是天下极品,平常都拿去供奉天界魔尊的。若有多出来的,才拿到本店销售。那东西奇贵无比,一两能换五十棵‘鹿角灵芝’,足够增长百年功力的……”
素梅问道:“什么‘鹿角灵芝’?您知道教主夫人姓什么?”
老头没答她“鹿角灵芝”的话,却道:“复姓令狐!你不知道?嗨,你年纪太轻了,不知道她也情有可原。想当年,令狐夫人可是天底下罕见的美人呢,跟颠倒众生的‘子夜’姑娘可堪一比,天下谁人不知?哪个不晓?可惜啊!唉,真可惜了!”老头说到这里,忍不住连连叹息,就连裂开的大嘴也收了回去。
素梅不解:“老人家,你可惜什么?令狐夫人怎么了?”心中隐隐有些担心:“千万别忽然死了,若连蜜蜂也飞走了,岂不是一切全完了!”
老头叹道:“自从阳圣主被许逊捉了去,令狐夫人就变得疯疯癫癫,一夜之间愁白了满头青丝,就连蜂王酿成的蜂蜜也懒得割了,每天只知道坐在黄石崖边,双目无神,念念叨叨,也不知说些什么,唉,真可怜呐!”
素梅跟着叹了口气,想起义父当年也被许逊捉去,锁了琵琶骨关在后院很多年,自己被困于宁幽宫,连个解救的人都没有,当时真受了不少的苦,就忍不住恨道:“许逊那厮,真不是好东西!也不知道害了多少人!”心里还想说:“他连自己的孙子都害了!让许仙流落世上受苦,到现在都迷迷糊糊,头脑不清!他这个爷爷真不像话!”
老头点了点头:“姑娘说的不错!当时一场大战,我们圣教损失惨重,好多高手都没能回来,以至于到现在黄石崖边还住着一群寡妇……”
素梅对于当年的事也不是很了解,她每次去问义父,义父都变得很烦躁,从来不愿细讲事情的经过,这时候听见老头谈论往事,不由得勾起好奇心,问道:“令尊当年侍奉圣主,他那时有没有去?”
老头眉毛一挑:“怎么没有?可惜当年他虽然侥幸逃回来,却被人家骂了好多年!连令狐夫人也恼他,再不愿瞧他一眼!”
“为何受到责骂?”
“他是圣主亲兵,圣主被捉,他却逃了回来,就凭这一条,就该担很大的罪!”
“那是!主人没逃,他怎么能先逃了呢?”
老头面色有些泛红,神情变得激动起来,大声道:“可是这也不能怪他!他是听命行事!”
“听命行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头看看四周,发现正有几个人瞧着这边,显然被自己说话的声音惊着了,于是略微压低了声音接着道:“当年发生的事很蹊跷,圣教几十万人,却被许逊区区十万人所败。奇怪的地方很多,先是大战之前来了个名叫‘张酷’的书生,自称熟读兵法韬略,胸怀十万甲兵,愿为阳圣主出谋划策;后有圣教九大法器莫名失踪,只剩下一件‘逆天遮阳伞’,本来可以抵御天雷、仙剑的,也不知被谁弄坏了,破了一个很大的窟窿;再后来兵败白水滩,大军突围之时,圣主听了那书生的计策,使了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由三圣主南宫傲雪率众走大道,他带着十几个顶尖高手抄小道,原以为只要能抢先一步回到圣山,就能再度调兵遣将,在云梦大泽中布下埋伏,然后给许逊迎头一击!可是没想到,最后三圣主带领的大队人马逃回来一半,大圣主和十几位高手竟然全军覆没了!这怎么可能啊?那都是圣门精英!每个人都有几百年的修为!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响当当的角色!竟然没有逃回来一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直到如今,许多年过去,也没有人弄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素梅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段故事,只听得目驰神张,心惊肉跳!
“哇,没想到事情经过是这样的!这事是很奇怪哩!”
老头又补充道:“当年我爹是跟着三圣主回来的,一路上并没有太费力,虽然遇敌重重拦阻,也都冲过来了。所以这件事从头到尾都不能怪他,他被人冤枉了。”
素梅沉思片刻道:“南宫傲雪?那就是如今的大圣主了?当年去的顶尖高手,是否只有他一个逃回来?”
老头“嗯”了一声,环顾周遭,不敢再说下去。他显然不想给自己惹麻烦。
第173节 望夫
素梅不愿再耽搁时间,离开药店朝圣山走去。
一路看见不少美丽的庄园,掩映在绿树丛中,周围芳草青青,点缀着鲜艳的花朵。
渐渐来到圣山北麓,沿着山路上行两三里,山路便不再上行,眼前现出一个赭黄|色的石壁。
石壁足有两三百丈高,看上去并不陡峭,有很多突起的棱角,还有些小小的平台,长满了耐阴的紫萼、兰花,还有一些不知名的白色小花。
空气中弥漫着花蕊的清香以及一股淡淡的甜香,闻起来好似蜂蜜的味道。
素梅心情一振,暗道:“说不定蜂巢就在岩壁上!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太方便了!我悄悄上去,趁那令狐夫人不在,偷偷取点蜂蜜就走。听说那女人功力很高,能不惊动她,那是最好不过了!”
她站在崖下定睛细瞧,希望能看到采花的蜜蜂。
如果说蜜蜂真有拳头大小,不可能逃过她的法眼!
只要能看清那群蜜蜂飞行的轨迹,自然能找到蜂巢的所在。
“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西来飞到东。多采花,勤酿蜜,万紫千红真美丽。”
闲着无聊,她轻声哼着不知何处听来的童谣,脑海中憧憬着一群蜜蜂从眼前飞过的情景。
可是看来看去,看了半个时辰,都没能看见一只大个的蜜蜂!
有的只是苍鹰、兀鹫,还有一些长嘴细腿、眼放绿光的猛禽,不时在山巅、头顶掠过!
“奇怪,怎么看不见呢?难道说那些辛苦几百年的蜜蜂累了?今天不干活?要休息一天?好像不对啊!现在是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现在不采花,难不成要到冬天去采?”
又看了盏茶功夫,还是没能看见一只。
她觉得不能再等了,无论如何,都应该上去瞧瞧。
不到黄河心不死!有没有蜂王蜜,都要看个清楚!
“可是,我该沿着山路绕到前面,然后顺大路往上去呢?还是直接攀岩而上呢?让我好好想想,这崖顶上乃是令狐夫人的领地!我若是走大路上去,说不定要叩关登门,接受一番问询,她要是问我:‘你来做啥的?’我该怎么回答?若是让我进去还好说,不让进可咋办?换一个思路,我要是攀岩而上,就不用担心被人询问了!不过这样也有一个顾虑,就怕在山顶被人碰见!那令狐夫人不是好相与的,若见了不速之客,能与我善罢甘休吗?”
略一琢磨,她将心一横:“反正想也想不明白!成败都要看运气!怎么简单怎么整!我向来天不怕地不怕,这回是怎么了?”
想到这里,她一提真气,“噌”的窜出二十几多丈,然后脚踩岩壁,一下又是二十丈,只是五六下的功夫,已经攀爬了一半!立足在一小块平地上稍事休息,顺手拔了朵白色的小花,凑近鼻子上慢慢闻着。
一股淡淡的香味直入肺腑,几乎把所有的疲劳忧虑全都赶走了!
素梅心中一动:“这花能提神醒脑,应该有名堂!怪不得令狐夫人常住黄石崖,说不定就是为了这些白花的缘故。可是,我为何还是看不见蜜蜂呢?”
转念一想:“临来之前,那位姓胡的书生曾经说过:‘那里的蜂王每隔十年产一次蜜’,难道说竟然是真的?”
“要是今年不酿蜜,那我不白来了?令狐夫人疯了,还会保留陈年的蜂蜜吗?”
她心里一急,脚下一用力,再度窜了出去!
空中换了几口气,伸手搭在悬崖顶端,只要一翻身,就能上去了!
她没有立即上去,而是悄悄从崖下伸出头来。
“嗯,先看看有没有人!千万别让人瞧见!”
心中想着,探头四面观瞧!
谁知才看了第一眼,她就呆住了!
“呀!”
心中一阵慌乱,浑身变得僵硬,手臂无力,差点滚落悬崖去!
近在咫尺,她看见一个人!
一个满头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