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鬼雨仙踪 > 鬼雨仙踪第34部分阅读

鬼雨仙踪第34部分阅读

    承远也该来了!问题是山伯还了聂承远的肉身之后,是否需要再找个新的呢?为了延缓阳寿的快速衰减,看来不得不未雨绸缪。”一想起阳魂残缺,她就替山伯不安。

    山伯本人却没怎么介意。因为他已经完全想开了,凡事顺其自然,天无绝人之路,无论到了何等困难的境地,只要自己努力追求过了,总会找到一条生路的。

    第74节 凝形

    阳春三月,黄昏铁色的波涛吞没夕阳,宇宙悲壮地陨落如泪的流星,明月羞答答从云间探出头来,朦胧的月色轻洒在原野上,红红的篝火在梅花谷燃起,影影绰绰的鬼魂从四面八方聚拢来,有的拿着千年柏树的树枝,有的带着新鲜采摘的百合花,竞相投入篝火之中。

    时候不大,篝火的范围越来越广,火势越来越旺,火光映红了整个山谷。

    众鬼欢呼雀跃,在火中飘来荡去,翩翩起舞。

    裴秀不忘文人本色,折了根柳笛,奏出一支支灼热的歌谣,回荡在原野上,撞击着众鬼的心扉。

    王道凡放声狂笑,似乎觉得有了九微火,自己也会像杜预一样修成鬼仙了。

    杜预则面带微笑抬头望着天上的流云,似乎回想起往日纵横沙场官拜征南大将军的日子。

    微风吹拂,篝火明灭。

    月光如水,人生如梦。

    山伯静静地坐在火堆前,努力将自己的心神与红红的火苗融合在一起,尽力接收神秘的九微火释出的能量。

    英台依偎在他的身旁,身着蝶衣,眉如翠羽,面若娇花,以弱不可闻的声音低吟唱着:“是否期盼美丽的山谷再燃一次狂舞的篝火?是否希望烟雾的寒江再望一眼初升的碧月?可否画一朵洁白的轻羽让它轻轻的飞翔?梁兄啊,在你寂寂的梦里还有多少飞花流水的记忆?”

    山伯转过头来,满面柔情默默无语望着她。

    英台将娇躯更靠近了些,歌声婉转如丝:“举一束浓浓淡淡的芙蓉,摆一叶悠悠荡荡的扁舟,追一个隐隐约约的背影,在静如诗行的月光中,依稀听见一位少年朗诵五经,依稀看见一位少年挥豪泼墨……总以为水是山的故事,海是帆的故事,云是天的故事,而千帆过尽之后,梁兄呵,我会不会是你的故事?”

    山伯听得心中一紧,情不自禁伸出手臂搂住她的纤腰。

    九微火近在咫尺,英台身上冰冷的蝶衣也变得温暖灼人起来。

    英台将朱唇凑近他的耳边,温柔婉约地低唱:“三月的春风吹不散我的神韵,三更的夜露滴不醒千年的梦幻,我踩着飘飞的落花,来到无助的尘世,为谁青杏煮酒?为谁梅子雨冷?为谁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为谁开不完春花秋月满画楼?”

    山伯还是第一次听英台这样唱歌,听得心都要醉了。此时此刻,他已经忘记了周围的一切,满眼之中仅剩下身边的英台,只想紧紧拥住她,决不能让她走开。

    月明星稀,夜凉如水。

    九微火温,夙夜难眠。

    也不知过了多久,周围忽然传来一声惊呼:“快,看那佛光……看那佛光掠影!”

    山伯转头望去,却见篝火之上现出一座金光闪闪的佛像,宝相庄严,目光如炬,看面目竟是聂承远的样子。

    “索要肉身的终于来了!”山伯站起身来,想要上前搭话。

    然而那佛像却不急,仿佛没有看见他一般,径自在火焰之上滴溜溜转了几个圈,风声过处,火势大涨,同时一声佛号自空中响起:“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

    佛音未落,周围孤魂野鬼跪倒一片!纷纷叫道:“求大师拔苦超生,救救我们吧……”

    佛音略微拔高了一些,绵延不绝,在梅花谷扩散开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见彼国土,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於西方……”

    一席话宛如春风化雨,听得众鬼个个面带微笑。就连杜预也双目放光,似乎受益非浅。

    山伯一面听经一面褪下肉身,退后几步,静待对方来取。

    谷中很是宁静,所以他没有穿上蝶衣,免得没来由地折损阳寿。

    这时的他只余一个淡淡的影子,跟别的鬼魂没什么两样。

    “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落,当起正念,正坐西向,谛观於日……”聂承远滔滔不绝,只讲得天花乱坠,落英缤纷,时间差不多过了两个时辰,眼看三更已过,月渐西沉,这才停下诵经,将佛影与肉身合为一体。

    众鬼致谢不迭,感激涕零,纷纷叫道:“谢过师傅!有这两个时辰的诵经度化,胜过大家辛勤苦修两三年的了。”

    聂承远笑着摆手:“我佛慈悲,普度众生,这是老衲应该做的。”说着起身对山伯合十行礼,说道:“施主为老衲保存肉身,助人行善,功德无量。”

    山伯微笑道:“我受大师指点佛径,也是受益匪浅呐!”

    聂承远神色凝重地近前一步,双目凝视着山伯的眉心,不急不缓地道:“前几日见到法显神僧,他说你修不得佛,却不肯说明原因,因而老衲有些不信。”

    山伯淡淡一笑:“法显神僧既然那样说,想来不会无的放矢,弟子已经认命了。”

    “小施主宅心仁厚,凭啥修不得佛?老衲就是想不明白。”聂承远一面说着,一面功聚双目,眼中放出耀眼的神光,“看着我,看着我的眼睛……让我助你一臂之力……”

    山伯瞪大眼睛望过去,四目相接,险些被对方眼中的神光灼伤。随后他只能拼命支撑着眼睑,使其勉强留下一条缝。

    聂承远双目紧盯着山伯的眉间,目光宛如一道有形的光柱,将一点佛光直透山伯的印堂|岤,钻入他的泥丸宫内!

    山伯浑身剧震,仿佛醍醐灌顶一般,眼前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未几,耳边传来英台的惊呼声:“哎呀,梁兄的眉目忽然变得好清晰,快赶上杜公了!”

    杜预走上前来拍拍山伯的肩膀,赞道:“好小子!你的运道真好,一夕之间形体凝固,几乎赶上我数十年的精修了!”

    山伯呆了片刻,对着聂承远当头一揖,说道:“大师如此厚爱,小子愧不敢当。”

    聂承远微微一笑道:“小施主不必谢我,我只是将先前残存体内的一成佛功赠送与你,算作对你看护肉身的答谢。要不是你,那些功力早就随着肉身的毁灭而消失了。”

    山伯没想到对方竟肯拿出一成的功力重谢自己,心中感觉过意不去,可是却又无法将功力还给对方,一时之间不知该怎么办。

    聂承远看见他手足无措的样子,不得不提高声音当头棒喝:“譬如一切法,众缘故生起,见佛亦复然,必假众善业!你只要善用这些功力,多做善业,也就是了!”

    山伯若有所悟,当下心中坦然了很多。

    第75节 赠别

    又过一会儿,但见星河寥落,东方渐白,聂承远口诵佛号大踏步去了。

    众鬼兴高采烈地在附近的山洞中留下火种,然后唱着歌各自散去。

    篝火渐灭,万壑收暝,东方一线晨曦由灰暗变为淡黄,又由淡黄变成橘红。继而天空云朵赤紫交杂,瞬息万变。满天彩霞与地平线上的庙气连为一体,云霞雾霭相映。日轮掀开云幕,冉冉升起,宛若飘荡着的宫灯。

    红光照体,山伯只觉得浑身灼热,仿佛被火烧着了一般。

    英台就站在他的身侧,却没有受到阳光的丝毫影响,看来是因为身着蝶衣的缘故。

    迫不得已,山伯只好再度取出蝶衣准备穿上。

    “阳魂犹缺,不合化蝶。化蝶一时,折阳寿一日。”熟悉的声音再度响起,不过这次已经有了显著的变化,从“化蝶一时折阳寿十日”,缩为仅仅“折阳寿一日”,不用说是聂承远赠送的佛功起作用了。

    “如此说来,我的寿命岂不是一下子延长了很多?”山伯心中高兴,毫不犹豫地穿上蝶衣。蝶衣上身,顿时感到一片舒心的凉意,他的心情更是说不出的愉快。

    正在这时,他忽然看到一个人,一个不该在白天出现的人,头发灰白,面色紫红,眉目清晰无比,头戴白伦巾,身着鹤氅裘。那个人乃是杜预,梅花谷中唯一的鬼仙,如今已经完全凝成|人形!

    杜预不但没有躲入幽洞,而且远离树荫毫无顾忌地暴露在阳光下!

    英台也看到了,十分兴奋地叫着:“杜公,你终于神功大成了?”

    杜预走近前来很是轻松地笑道:“大成说不上,不过修鬼总算告一段落了。昨夜既得九微火之助,又得佛门高僧诵经超脱,我终于完成了鬼仙的所有历程,该是离开的时候了。”

    山伯吃了一惊:“杜老先生,您这就走了?怎会这么快?不跟大伙儿道个别?”

    杜预叹了口气,道:“很难开口啊!相处几十年,就像一家人一样,我怕受不了大家的挽留。所以就请小兄弟代劳了。”

    山伯很是为难地道:“不行的!您老乃是谷中支柱,您这一走,大伙儿不急疯了啊?那么多人追着我问,我可是百口莫辩呐!”

    英台干脆冲上去拉住杜预的衣襟,劝道:“杜公,您可不能就这样走了,还是再多留两天吧!”

    杜预不置可否,眼望四周的山峦道:“梅花谷得天独厚,四周都是高山,少有妖邪闯入,正是修鬼的好地方。我在这里一呆就是三十年,真有些不想离开了。”

    英台依依不舍地道:“那就不要走了呗!如此风景秀美人迹罕至的所在,就是修仙、修佛也是难得的佳地。”

    杜预摇摇头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该走的早晚总得走。修仙之路宛如漫漫征程,修完鬼仙接下来该修人仙了,我要身入尘世之中,与凡夫俗子为邻,尽力吸收人间的生气,等到神气日清,形骸日固的时候,才能转而修地仙。只有到那时,才可以重返梅花谷。”

    山伯沉默片刻,问道:“杜公,您老想好到哪里去了吗?不知能否透露一二?有暇之时,我们也可以登门拜访。”

    杜预眯起眼睛道:“暂时还没有想好。总之是人口稠密,生机盎然的地方,或许是杭城,或许是洛阳。”

    既然有了可堪寻找的地方,英台便稍微放下心来,松开杜预的衣襟,轻声笑道:“若说生机盎然的所在,您老不若去万松书院做个教书先生,每天看着那么多年轻人刻苦用功,保证功力进境很快。”

    杜预眼睛一亮,笑道:“书院教书不如到大户人家做个西席。人声鼎沸,车水马龙,生机更加旺盛。”

    山伯叹道:“杜公,您老真个就这么走了?若是大伙问起,我该怎么说?”

    杜预探手从怀中取出个扁扁的盒子,小心翼翼地打开来,露出一卷蓝皮经书和数块颜色各异的石头,除此之外还有一把细细的钥匙。

    英台看得奇怪,指着一块淡黄|色的石头问道:“怎会有如此别致的玛瑙?真没想到,杜公还喜欢收集奇石。”

    杜预摇摇头道:“这些不是简单的奇石,而是我辛苦收集的能量石,包括彩碧石、锦玉石、丽晶石、幻彩石、天湖石、飞云石、金星石等,各有各的用处。”说着摸出那块淡黄|色的石头,手指用力捏成一颗颗蚕豆大小的石子,接着又道:“这东西叫月影石,乃是修鬼所需的圣品。将它握在手心里修炼,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可以大大加快修鬼的历程。我先前一直没舍得拿出来,现在用不着了,你帮我分给大伙,算是留个念想。”

    英台接过石子,摸在手里感觉温温的,不似普通的玉石给人凉凉的感觉,看来的确有些门道。

    随后,杜预取出那卷蓝皮经书,轻轻摩挲着,感慨道:“这是我修鬼多年的笔记,其中有些是亲身经历的东西,有些则是道听途说来的,如今送给小兄弟,望你增长见识,少走弯路。”说着伸手递给山伯。

    山伯颤抖着双手接过来,口中道:“这可是无价之宝啊!谢谢杜公了!”

    杜预又拿起那把细细的钥匙,眯起眼睛上下端详了片刻,最后方道:“我在七襄鬼市还有一处房产,保留很多年了,也一并送给你们!”

    山伯又吃一惊,连连摆手:“不可,万万不可!您老还是留着吧,说不定日后还有用。”

    杜预眼睛一瞪笑道:“这东西只有鬼、狐、妖、兽才用的着!我眼看要修人仙了,还用它做什么?你可别咒我啊!咒我修仙不成重新做鬼,那可不行!”

    听他这么说,山伯只好接过钥匙,口中喃喃道:“七襄鬼市?那里究竟什么样子?您老怎会在那里有宅子?”

    杜预似乎想起多年以前的往事,神思不属地道:“一切都在笔录之中,你看了就明白了。”说着抬头看看天色,将手一摆,断然说道:“走了!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

    英台心中不舍,又想去拉他的衣襟,结果却被杜预闪开。

    随后,两人眼见杜预就像聂承远一样迈开大步去了,只能唏嘘不已,黯然神伤。

    第76节 鬼恋

    春暖花开,阳光明媚,山伯与英台肩并肩坐在一块洁净的青石上,沐浴着温煦的阳光,轻轻打开杜预留下的笔录。

    第一页乃是一个总的介绍,朱砂笔记尚新,似乎是刚刚写好的:“我,杜预,生于名门望族之家,自幼勤读诗书,广有涉猎。魏将钟会领兵攻西蜀,我曾随征参赞军机,任镇西长史,幸得青城闲云真人、峨嵋智贤和尚点拨,得了些佛道两家的窍要,临死之际逃过黑白无常的追索,一魂不寐,游荡于三山五岳之间,五湖四海之内,虽屡遭磨难,迭遇奇险,仍乐此不疲,不肯偏居一隅。一日游于洞庭,见湘江滔滔北去,长江滚滚东逝,水鸟翱翔,百舸争流,因而心有所感,引吭高歌,词曰:‘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歌声未歇,忽然听见一个悦耳圆润的女声婉转相合,歌曰:‘洞庭波浪帆开晚,云梦蒹葭鸟去迟,明发又为千里别,相思应尽一生期……’

    歌声悠扬,空灵清越,我忍不住翘首以待,想知道歌者乃何方神圣。

    时候不大,却见一位身着素衣的窈窕女子,撑着一叶扁舟,从芦荡丛中现出身来,秀发飘飘,裙袂荡荡,她那挺直的鼻梁,玲珑的面庞,曼妙的腰身,令人望之心动。

    不知不觉间,我已经飘身上了扁舟,想随她任意西东。

    婉转的歌声从她的樱口中不绝传出:‘扁舟明月两峰间,千顷芦花人未还;缥缈苍茫不可接,白云空翠洞庭山……贱妾名叫小瑚……’

    一路轻歌,歌声袅袅,我听得如痴如醉,自然而然地将她的名字牢牢记在心里。

    扁舟仿佛御风而行,只闻风声呼呼,不见水波兴起。

    不知道行了多久,我被载至一个繁华之极的都市,那便是只有鬼狐灵妖才能抵达的七襄鬼市……在那里,我度过了一生之中最为快乐的十年,修炼,置产,作画,著书,鬼夫狐妾,情投意合。我的阳魂越来越旺盛,小瑚的面容也越来越美丽。欢歌笑语,绕梁不绝,日子过得无比舒心。

    直到有一天,小瑚忽然不见了,留下一封泪水打湿的信笺!上面写了寥寥几个字:“梦里花开四十年,光阴流转隔一箭,荼蘼开尽犹不足,三生石上草荏苒。”

    她就这样走了,事先没有一点征兆,就那么凭空消失了!

    我找了整整一年,也没见到她的影子。

    为了找到一丝有价值的消息,我用一千块幻彩石外加五百块飞云石,求一位狐界长老指点迷途,结果却一无所获。再后来,我又花了上千万的冥币求见灵媒巫臣,结果从他那里得到一句谒语,还有一首诗:‘浮生真一梦?此说定无凭。不然伊人去,无有恨锥心!’

    正是因为那句谒语,我才拼命苦修,力争四十年内修成鬼仙,然后转入人世。

    如今,我终于提前做到了!幸甚至哉!幸甚之极!”

    看完这段话,英台越发好奇,禁不住道:“也不知那是句什么谒语,杜公掉人胃口,却不愿明说。梁兄,你说杜公此去能见到她吗?”

    山伯叹了口气:“人海茫茫,世事多变,好事多磨,谁知道呢。”

    英台禁不住为杜预发愁:“你说,即使找到了,事隔那么多年,小瑚还能认出他吗?”

    山伯抬头望着远处高高的山峦,沉思片刻道:“更何况,杜公虽然修成了鬼仙,毕竟跟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还有些不同,却不知两人日后如何相处。”

    英台愈发愁闷,只能从心底暗暗为杜预祝福。

    山伯继续翻阅笔录,发现后面记载的都是杜预经行之处的所见所闻,内容很多,不一而足,一时半会也看不完。于是他合起书本交给英台,准备闲暇时再慢慢看。

    英台站起身来,缓缓向着不远处储藏火种的山洞走去,一面走一面道:“幸喜九微木只是个引子,只要圣火不灭,就不用添加九微木。如此说来,我们得到的七十二根神木可以用很长时间的了。”

    山伯却不敢苟同,微微摇头道:“保存火种并不容易,尤其是在通风不良的山洞里,很难经年保持,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灭了。不过即使灭了也没关系,反正我们还有很多根呢。”

    英台探手入囊,取了一半的九微木来,放在山伯的蝶衣口袋中,笑道:“留些在你这里,否则万一我被人捉了去,那可就全没了。”说话间来到山洞口。

    那是一个很大的山洞,入口处却很小。

    山伯迈步进了山洞,往里走了十余丈,才看到角落里燃着的九微火。此时用的已非千年柏树的树枝,而是普通的木炭,火势虽然不大,却可以持续很久。

    他在火堆里添了些木炭,然后跟着英台来到山洞的另一侧。

    另一侧靠近石壁的地方摆着十余个青花大缸,其中有五个封了盖。还有六七个完全空着。

    英台摸了摸封得严严实实的大缸,随手用炭笔在石壁上画了一道,轻声道:“已经二十八天了。等到一百天,就能启封喝了。这坛梅花酒是我最早酿制的,希望刘伶给的酒曲真能管用。万一不行,那就白忙活了!”

    山伯“呵呵”笑道:“别怕,应该问题不大。不管怎么说,刘伶也算是半个酒仙了,怎会在酿酒上没点谱?”

    英台想想也是,于是变得高兴起来,用手拍了拍旁边空着的大缸,说道:“一年之际在于春,趁此春暖花开之际,我还要多采点花露来!梁兄是在洞里休息,还是跟我一起去?”

    山伯道:“谷中的花朵比较单一,大都是梅花,你已经采得够多了。今天我陪你到谷外去,乘机四处走走。”

    英台开心地道:“前些日子,我曾飞上山峦四处观瞧。发现由此向南,到处是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有些地方山势奇秀,云雾缭绕,想来定然蕴藏着不少的奇花异草。”

    山伯双眉微蹙道:“那边可是宁幽宫所在的地方。去是可以的,不过必须小心一些。”

    第77节 父女

    阳光明媚,春风送暖,蝴蝶翩翩,并肩比翼。

    出了梅花谷,山伯和英台缓缓向南方飞去,一边飞一边寻找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野花。

    经过一个多月的采集,他们已经收集了不少常见的花露,此行的目标主要集中在百种名花和世所罕见的五大奇花上。除此之外,如果碰到先前没有采到的花露,他们也不会放过。

    看来今天运气不错,方向也选对了。才飞十余里,他们就找到一朵直径尺许的火龙花。火龙花虽未能列入百种名花之内,却也相当少见。这种花植株呈三角柱状,有着香味扑鼻的巨大花朵,单花重达一斤以上,望之富贵典雅,给人一种吉祥如意的感觉。

    英台十分兴奋地冲上去,想将整枝花采下来。

    山伯却笑着提醒她道:“听说这种花能结出鲜红色的火龙果,果实硕大,果肉雪白,吃起来甜而不腻,味道极佳,而且能增长功力。”

    英台迟疑着道:“那要等多久?说不定尚未成熟,便被鸟兽采了去呢?有花不折,日后说不定空留遗憾。”

    山伯看着火红的花朵,闻言心中一动,禁不住想到:“人的感情与花的生命竟是出奇的相似。我与英台同窗三年,相敬如宾,不敢稍涉儿女私情,可是却落个两手空空,为情殉命的下场,若非因为蝶衣,早就魂飞魄散,各奔东西了。假如……假如时光能够倒流,我们会不会有所改变?”

    英台见他陷入了沉思,问道:“梁兄,你在想什么?

    山伯转头看她一眼,目光中透着歉然,叹口气道:“你说得不错,‘有花不折,日后说不定空留遗憾。’既然如此,你若想折就整枝折下来吧。”

    英台一下子明白了他的心意,当下并没有折枝,而是默默地采集花露,过了好大一会儿方道:“不经风雨,哪能见彩虹?等到火龙果成熟的时候,才知道等待也是一种美丽。”说着展翅往前飞去。

    山伯紧跟着飞了起来,同时心弦震颤不已:“假如时光真的能倒流,我们的选择会有改变吗?恐怕不会!”

    一路飞去,越往前飞,山势越发奇秀,苍松翠柏,峭壁峥嵘。

    再行三十里,两人又有所获,不但采集了十余种不知名的花朵,还在山石缝隙里找到一株位列百种名花之内的朱顶红,褐色鳞皮,花开五朵,红色为底,上杂白色条纹。

    英台心情兴奋,连忙上前采摘,笑得合不拢嘴。

    继续往前飞,风光越来越旖旎,野花也越来越多,其中颇有些平素罕见的品种。

    英台手脚不停,见一朵采一朵,简直有种乐此不疲的感觉。

    山伯也帮着她采集,采好便收在蝶衣的口袋里。

    半天之内,两人便采集了五六十种多达数百朵的野花。

    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接近宁幽宫十余里内。眼看山势奇险,绝峰插天,危崖壁立,山风中松涛如啸,瀑布雷鸣,不时还夹杂着几声猛兽的吼声,两人心里都有种莫名的紧张。

    飞上一座山峦,山伯立足树梢向前望去,却见正前方有一座云雾缭绕的山峰,奇峰突起,简直比别的山峦都要高出一截;而且形状怪异,左侧弧形凹陷,呈抱天揽月之势;右侧悬崖峭壁,呈神劈鬼削之形。

    他记起杜预所说的话:“切莫接近宁幽宫三十里内。”因此不敢掉以轻心,只是远远地端详。

    英台想起葛仙翁招魂之时见过的宁七魅,还有那很少现身江湖、功力深不可测的宁九幽,心中很是害怕,忙拉了山伯一把,低声道:“我们回去吧。宁幽宫领袖魔门,宁七魅,宁九幽,都是成形的妖魅,不是我们能对付的。”

    山伯双目紧盯着对面的山峰,面色肃然没有说话。

    英台生怕他冒然闯过去,心中惕惕又道:“还是回去吧,莫要招惹他们……”

    话音未落,忽见一灰一白两道人影从三十丈外急掠而过。

    惊鸿一瞥间,山伯看见身着灰衣的是一位中年书生,头角峥嵘,相貌奇特;身着白衣的则是一位年龄不大的少女,体态婀娜,云鬓高挽,看面目却又十分熟悉!只见她脸如新月,明艳照人,巧目含笑,眉黛生春,岂不正是那位在太昊陵寻找蓍草的少女?也就是在竹林中陪着许仙的白衣少女?

    英台也看到了,心中当即想到:“这女孩怎么离开竹林了呢?许仙又怎么样了?莫非他已经被魔教捉了去?那么竹林七贤呢?难道七散人也被捉走了?”

    山伯看两人飞掠而去的方向正冲着宁幽宫的山门,于是低声道:“快,跟上去看看。”

    英台也完全同意,只是道:“别跟太近,若是情形不妙,我们快点逃走。”

    两人将身形缩作指甲盖大小,远远地缀在白衣少女身后。

    白衣少女身形如电,不过那身着灰衣的中年书生显然更快,也没见他怎么迈动脚步,却能御风行空,仿佛一片树叶径直飘向宁幽宫。

    眼看距离山门只剩下两三里,中年书生忽然从空中落了下来,改作不急不缓在地上走着,一面走一面笑着看少女,赞道:“白儿,你的功力大有进境,看来前些日子又有奇遇!是不?”

    少女微微喘了口气,娇声清脆地笑道:“女儿得了千年神蟆的内丹,功力自然有进步了。”

    中年书生闻言停下脚步,摇摇头道:“我说的不是这个!你连运功时的呼吸方法都变了,是不是练了别派的功夫?”

    少女本不想说,此时既然被看穿,只得撒娇道:“爹,我是练了一点五雷正心法印,不过还不成气候,所以没跟您说。”

    中年书生皱了皱眉头,沉吟片刻,温声道:“白儿,我不是不支持你修习别派的功法。老实说,本门功法的确有缺陷,开始进境极快,到了后来就变得很困难,天劫很多;道家功夫初期进境不快,到后来却相对容易得多。两种功法各有各的好处,能够各取所长当然好。不过,若是冒然混在一起,只怕有些难处,具体的我也说不上来,你自己要小心了。”

    少女点头道:“谢爹爹教诲,女儿晓得了。不过我也不怕,练不成最多是走火入魔,落个全身功力尽废就是,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听她这么说,中年书生倒也没说别的,而是迈开步子继续往前走,过了片刻方再度问道:“白儿,你不远千里将爹叫来,想让我做什么?是不是想掀翻宁幽宫给自己出口气?”

    少女笑道:“不是的。等会儿爹只管在旁看着,一切让女儿自己来。”

    中年书生傲然笑道:“你怕爹不中用?宁九幽功力虽高,却还不能拿我怎么样。我要是急了,保管把宁幽宫掀个底朝天。嘿嘿,上次跟宁七魅他们兜了半天,那是逗他们玩呢!”

    少女娇笑着恭维:“女儿知道了。爹是何等人物,怎会将九幽老贼放在眼里?”

    一席话传入远远跟在后面的山伯和英台耳中,听得二人暗暗心惊,不知这位中年书生是何方神圣,怎会连赫赫有名的宁幽宫主也不放在眼里?这少女究竟是什么人?她来此又为了什么呢?

    第78节 闯关

    不一会儿,白衣少女和中年书生已经来到宁幽宫的山门前。

    放眼望去,可见山门共两层,气势宏伟,呈虎头状,一边刻着“日光浮靃靡”,另一侧刻着“幽心魂病衰”,顶上则题着“螽斯衍庆”四个大字。

    山门前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可见此处人烟稀少,平日少有人来。

    少女左右望了望,忽然提起嗓子大叫:“喂!有活人没有?姑奶奶我要进山!”清脆的声音远远传出,惊得树上的鸟儿扑簌簌乱飞。

    中年书生也被她吓了一跳,望着她道:“白儿,你想咋的?要毁宁幽宫,不如偷偷闯进去。如此惊动他们,可就麻烦多了。”

    少女微微一笑,竖起食指道:“爹先别急,您看我的。”

    说话间已有一位身着黑衣高高瘦瘦的汉子现出身来,上下打量着两人,尖着嗓子问道:“两位是什么人?到这里有什么事?”

    中年书生刚想说话,却被少女抢了过去。

    少女双目瞪着那人,大声叫道:“让你们宫主出来!不管是宁九幽,还是宁七魅,出来一个见我!”

    那汉子听她出言不逊,当即退后两步,迅速摸出一只竹管放入口中,发出一声尖锐的哨音。

    哨声刚刚响起,便有三位身着黑袍,面无表情,貌似僵尸一样的人现身门前,双目呆滞,手中每人持一把长刀,露出阴森的煞气。

    中年书生见了,忍不住冷哼一声,道:“‘移魂注魄,以尸化魔’!宁幽宫苦心培养的杀手,就放这儿了。嘿嘿,只凭这三个呆瓜,便想困住我们吗?”

    那汉子显得有些迟疑,目光狐疑地盯着中年书生,问道:“请问前辈名号?若是本门故旧,还请直言相告。”

    中年书闻言顺竿爬,朗声笑道:“你去通知二宫主,就说‘头上长角’的故人到访!”

    汉子抬头望向他的头顶,看来看去却看不到什么角,以为他在玩笑。不过转念一想,这人气势不凡,宁幽宫前也能夷然不惧,或许真是宫主的朋友呢?当下拱手道:“请两位少待,容我去禀报一声。”说着转身去了。留下三位僵尸一般的人站在门口,目光呆呆地望向前方。

    中年书生很想出手将三人拿下,不过看少女丝毫没有动手的意思,于是他也没动,只是嘿嘿冷笑着站在一侧,静待管事之人到来。

    时候不大,宁七魅黑瘦的身影窜了出来,口中骂骂咧咧的叫着:“他娘的,头上长角的家伙在哪?”话未说完一眼看见白衣少女,面上禁不住呆了一呆,口中问道:“你……你来这儿做什么?”

    少女探手取出医仙令,在对方眼前晃了晃,同时咯咯笑道:“我也不想做什么,就是闲着没事到处逛逛。”

    宁七魅瞳孔微缩,将手一摆道:“去!这里没什么好玩的。你还是去别处逛吧。”

    少女笑道:“我听说宁幽宫有三个妙处,每个都值得好好逛一逛!一是万花园,里面有数不尽的灵芝仙草。二是月华宫,其中有些不为人知的古怪。第三个叫做清幽洞。我对万花园、月华宫不是太感兴趣,只想去瞧瞧清幽洞。怎么样二宫主,你不会那么小气,连这点小小的要求也不肯答应我吧?”

    中年书生骤然看到医仙令,先是吃了一惊,继而哈哈大笑道:“好女儿!医仙令竟然在你手里,怪不得底气十足!有了这东西,哪里还用着老夫出手?”

    宁七魅听见少女说要看清幽洞,禁不住面色大变,急道:“不行!你休想进去!医仙令算什么东西?就是皇甫先生亲至,也不能进宁幽宫!”

    少女轻移莲步往前靠近了些,同时娇声笑道:“医仙令不算什么东西,不过却能保我的小命。皇甫先生说那话时你也在场,不会这么快便忘记吧?告诉你,我准备直闯宁幽宫,你可不能硬拦啊!否则若是伤了我,便算你对医仙令不敬!”

    宁七魅眼中凶光闪烁,怒道:“你不怕身陷宁幽宫永世不得出去?”

    少女娇声长笑,清脆的声音远远传了开去:“果如此,我爹会将我陷身于此的消息传言江湖,宁幽宫将面对黑白两道的质询,恐怕再也无法保持领袖魔门的地位吧?”

    宁七魅听了,禁不住恶向胆边生,斜眼望了中年书生一眼,冷笑道:“这就是你爹?哼,你以为他就能走得脱?”话未说完,他忽然面色大变,睁大了眼睛紧盯着书生,惊道:“咦?怎么瞧着这么面熟?你是谁?你……你就是那头上长角的家伙!不对啊……你顶上的角呢?身上的鳞片呢?”

    中年书生微微一笑:“你的记性不错啊,还记得我生气时候的样子!我听江湖传言,说是‘宁幽三宫,最蠢居中’,看来耳听为虚,传言多半靠不住!”

    宁七魅闻言大怒:“你真是不知死活!上次放你逃走,如今还敢再来!医仙令罩得住小姑娘,却罩不住你!你就拿命来吧!”说着三丈之外一掌推出,疾风起处,带起一股淡淡的白雾,还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血腥味。

    中年书生眉毛一竖,叫道:“想不到宁幽宫的二宫主还会失传数百年的‘三尸腐刑功’!说,你这功夫是从何处得来的?”说话间身形拔起丈许,任凭白雾从脚下穿过。

    宁七魅见对方一口叫破自己所练功法的名字,心里也有些吃惊,当下并不搭话,只是凝聚功力抬手又是一掌,白雾直奔悬在空中的书生而去。

    中年书生还是没有还手,只是简简单单地将身形横移八尺,便将白雾避过一旁。

    白衣少女见他有惊无险,娇声笑道:“爹,您就陪他多玩会儿,女儿要去清幽洞了!”

    中年书生好整以暇地道:“你去吧,不过要小心些。爹在附近兜上三日,若是等不到你,便传言江湖,说你被宁幽宫的贼子害死了!”

    宁七魅见少女当真便要闯关,当即发出一声尖啸,招呼手下人将她拦住。

    啸声起处,那三个僵尸首先动了起来,各持长刀上前三步,挡在少女经行的路上。

    少女手持医仙令一步步走过去,一面走一面对站在不远处的宁七魅道:“二宫主,你可要考虑清楚,若是伤了我,有你宁幽宫的好看!”

    宁七魅想起当日皇甫先生医仙令出,群魔响应的情景,禁不住心中一阵骄躁,眼见少女已近三位手下的攻击范围,不得不发出指令命他们退开,置少女于不顾,全力夹击中年书生。

    三位僵尸听话地冲向书生,各出?br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