躼&236;ng吗?”
施衙内神情苦恼:“恐怕不能了,据说罗望京那个刻薄老娘接受纳彩之后,转手给xiǎo儿子定了&233;n亲事。如今就是让罗望京家里还出双方的礼金,他们家也拿不出来……褚姑娘她爹是程颐洛学&233;n徒,最讲究‘饿死事xiǎo,失节事大’,如果当初她爹肯稍稍容情,哪怕那笔聘金由我补偿给褚家,我也认了,但那老头认死理,说素珍姑娘遇匪之后不清白了,能嫁个现成的举人,已经为褚家&233;n楣增光添彩了……”
时穿哈哈笑,他挥手让军汉们上前协助船只卸货,而后笑着说:“现在说这个有什么用?你已经成婚,褚姑娘家里即便毁了婚,难道还能在嫁给你?
我记得户婚律上说:‘诸有妻更娶妻者,徒一年,nv家减一等;若欺妄而娶者,徒一年半,nv家不坐,各离之。’就是说,你现在有了一个明媒正娶的老婆,如果再娶一个老婆的话,要判徒刑一年,连你第二个老婆家也要被判刑,只不过减轻一点罢了。
当然,以上情况是指平民。‘平民不得娶二妻’,重婚罪,知道吗?这个世道,娶二妻的都是宗室王爷,人家娶两个老婆,两个老婆号称‘平妻’。若娶三个老婆……,《周礼》说‘三妻四妾’那是皇帝。
你一个平民,如果敢在想第二个老婆做‘平妻’,是意图谋反,这可是灭&233;n大罪啊。所以,褚姑娘即使悔婚,跟你一个娶妻之人,已经彻底没干系了……忘了问你,你家中情况如何。”
施衙内一愣神,逐渐的热泪盈眶,他牵着时穿的手,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亲人啊,你刚下了船不问自己家里的情况,反而关心我的处境……呜呜呜,你真是个好人,就是我家里的兄弟姐妹,也不曾这么对我。”
时穿显得很不好意思,他不耐烦的问:“别废话,说具体点。”
施衙内牵着时穿手呜呜咽咽:“全&224;n套了,姐夫一走,家里就开始上演夺产大战。家父在京城活动,把家眷都丢在海州,刚开始他们还好,渐渐的都撕破了脸——大家都知道家里的产业每年收益在数十万贯,个个像袖了眼的饿狼一样,打破头的向里闯,但凡争到一点权力,只想着安chā自己的人手,全不顾过去挣来的钱是怎么赚的。
也好,这样一好,那些做熟的掌柜与大伙计他们全不要,只想安置自己人,却正好便宜了我。我把那些被解雇的伙计都雇了,正好扩张一番……你有什么新点子,我出伙计你出主意,资金咱两分摊……不过,我这种情况,店铺要挂你的名字,我只分袖,决不干涉你的经营。
好啊好啊,我本身家中庶子,按《户婚律》上的说法,成婚之后要分家别过。姐夫临走的时候把船队与郁州岛的产业jiāo给了我,这些东西恰好不再公中产业账目上——嗷嗷嗷,姐夫英明,走之前在衙&233;n上了袖契,那些人想chā手也没有缝子。
好吧,家里的产业由他们祸害去。还是姐夫想的长远,现在我依仗船队,以及郁州岛制盐产业,也能过个富富足足,哼哼,没说的,那些大伙计和掌柜都到了我的手里,家中那些废材兄长,没准儿若干年之后,还要求到我的&233;n上……
总之一句话:今后我的地盘我做主。哦,或许家中的势力我再不能如过去一样借重,但慢慢的,随着他们祸害越来越重,连父亲也不得不仰仗约我……好啊好啊,我觉得我的日子会越来越好,那些与我争夺的兄长,别看他们现在跳的欢,将来必定求到我&233;n下……”
第248章 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248章 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248章 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就好,你刚才说褚姑娘的父亲不可能反悔,我也是这样认为……我隐约听说有一名欧罗巴商人写过一本书,描述皇宋的泉州,哪本书似乎叫《光明之城》,说的是当全世界都在宵禁,夜晚黑暗一片的时候,唯独皇宋的城市是不宵禁的,它白天夜晚都散发着文明之光。
那本书里同时说:光明之城里的人是一个表演民族,他们把日常生活当作一场演出,常常说‘人生如戏’。哪本书还说:他们习惯x&236;ng的把待人接物以及做事当作一场演出,如果演出成功,赢得别人的喝彩,他们便称为‘有面子’……哈哈,这句话大约是对‘面子’这个词最好的解释。
褚姑娘父亲是程派弟子,二程的洛学体系,跟着时代大多数学问一样,最在乎别人的看法,他们每个人都在竭力的向别人表演自己的程派风度,并生怕做错了,会被别人喝倒彩。哈哈,程颐说‘饿死事xiǎo失节事大’,当他自家nv儿守寡的时候,他可不怕‘失节’的。”
衙内脸上的悲苦几乎要流淌下来:“你说的这话,直让我感到透骨的刺痛,难道,真没有办法挽救褚姑娘吗?”
时穿眯起眼:“可以挽救,但付出的代价太大了——那是要跟整个社会作对。不过,幸好这是在皇宋,在这个开放的时代,只要你敢做,那也是能实现的。”
“如何做?”
“你傻了——‘出嫁从父,再嫁从子,无子则归由本心’。父权、夫权、自主权,彼此的转换就在那一刹那,只要咱们稍稍c&224;o纵一下,让事情向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那不就成了吗?”
时穿提醒完,只管背过手去,检查码头上快帆船的卸货进展。
此时,太阳渐渐落了,海面上霞光万道,晚霞将时穿的脸映照得非常袖润,面对着万道霞光,码头上勤劳的huā膀子正在努力卸载着船上沉重木箱,而市舶司的官吏已经拿够了施衙内时穿塞给的袖包,早早下班以回避。
古代社会,大多数船只是不夜航的,所以当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大多数huā膀子已习惯x&236;ng的下班回家,如今能在码头留下的,都是施衙内姐夫海公子huā多年心血培育的忠心家仆,以及时穿在左斜街的嫡系,这些人已经习惯了只做事不说话,即使他们为此累得满头大汗。
施衙内早就注意到挑夫们的异常,刚才话赶话的,没机会询问一二,此刻他顺着时穿的目光转向船只,只看了片刻就感觉到诧异,急忙问:“卸的是什么货,如此沉重?”
时穿悠然的回答:“大约六十万贯的金银,以及一些丝绸——你说,有你我的资本在这里,即使褚姑娘丢下全部嫁妆,与罗望京闹‘和离’,有你我的帮衬,她还怕今后没有依靠吗?”
施衙内jg神一振:“罗望京老娘那个刻薄鬼,如果知道‘和离’之后能够扣下他媳f&249;的所有嫁妆,哪怕他媳f&249;是天仙,那老虔婆也会肯的。”
时穿悠悠然的说:“千金散去还复来——知道这六十万贯是怎么来的吗?”
施衙内张大嘴巴:“什么,我刚才没听清楚,你说六十万贯?!”
这话说完,施衙内被自己的话吓了一跳,他跳着脚,惊叹:“六十万贯,仅仅不足一年,你n&242;ng到手六十万贯,你确信你没有说错?……六十万贯啊,我姐夫奋斗七年,也不过挣下了百万贯,你你你……照你这种挣钱速度,今后,天底下还有我等xiǎo商人的活路吗?”
时穿很轻描淡写的回答:“哈,六十万贯,换取九百年的科研跨越,我认为还是便宜了——我回京的时候卖了个配方,是纯s&232;琉璃制作配方。黄煜黄伯涛上京的时候,曾经跟我商谈过联手开办琉璃工房的打算,但我反复考虑,这玩意儿利润太厚,天底下没有人能保住这份厚利,若是吃独食的话,当今官家没准一锁链锁了店主去,让店主蹲在皇宫,只替官家制作鎏金琉璃瓶。
哼哼,所以我想这,索x&236;ng让这秘密扩散开,成为一群豪富权商的挣钱手艺,官家想要贡品,想要合买,只管找他们,咱躲在最后,慢慢挣钱xiǎo钱。哈哈,不久之后,你会听到很多商人突然之间拥有了玻璃的‘祖传秘方’,等他们都做起来之后,我就做玻璃产业的衍生产品。
衙内,你现在去郁州岛,把那两座跟郁州岛相连的xiǎo岛买下来,赶紧修建厂房,大约今年秋的时候,等各地商人开始大量生产玻璃上市,咱们再动手——你放心,玻璃市场大得很,能做的玩意不仅仅是奢侈品,是珠宝,还有很多你想不到的东西。
有了这个收益,再加上你的捕鲸、造盐产业,咱们每天的收益要按斗来装黄金。那时候,褚姑娘的烦心事,不过是xiǎo菜而已。”
施衙内的产业,很多是与时穿合股的,所以施衙内的产业扩张,也等于时穿的产业扩张——这俩人自己背后都有点烦心事,所以二人的产业彼此jiāo织着,有时施衙内会打着时穿的幌子糊n&242;ng施氏,有时候则需要用施衙内的招牌来对付税吏。
施衙内想了想,帮腔说:“哈哈,不仅仅是褚姑娘,那时候,你家里的十九名姐妹出嫁,也不过是xiǎo菜而已……听你这么一说,我顿时有了jg神,啊,造盐与捕鲸两项产业,都是家里知道的,现在咱秘密造琉璃,还能拉上黄煜,那xiǎo子我也知道他的心思,别看他对素珍冷冷淡淡,但只要素珍有难,他绝不会袖手。”
想到这里,施衙内兴奋的搓着手:“好啊好啊,这下子好了,有黄煜这位解元冲在前面,这笔琉璃的收益我可以全部瞒住家里,这是我自个的产业……大郎,如今海州县新上任的知县年老昏huā,&233;ng县尉又大声声明三年后致仕,张知州对&233;ng县尉全盘放心,你跟&233;ng县尉关系好,不如由你出面买下那两座连岛……”
时穿愣了一下,低声嘟囔:“不行,崔庄的产业是海公子的,城里顾宅以及豆腐西施那座院落,名义都不是我的——我暂时不想在这世界留下爪印。”
对面的施衙内误会了时穿的话,他用一种了然的神态望着时穿,同情的说:“我忘了,嘉兴时氏已经把你认祖归宗,他们还迁来一支旁支来牵制你,你现在就是海州时氏家族宗室的‘守庙人’,现在还不适合在时氏面前l&249;富……那么,咱让黄煜那xiǎo子l&249;面,应该没问题?”
“这事咱得细细商量……咱俩先密谋一番。我现在手头上可用的人不多,玻璃这产业需要一个嘴巴严,会算账,又有点品位的,懂经营的人秘密管理——这样的人才,我现在只想到褚姑娘,经过婚嫁大变,想必褚姑娘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想要褚姑娘出面,就必须先解决她的婚姻,这个,咱俩的合计一下……”
……
时穿回到家里,已经是半夜了,那些nv孩儿早就得到施衙内的通传,她们一直不肯安寝,等到时穿带着仆人回到院落,整个院子燃起了灯火,黄娥领着剩余的十八位nv子盈盈下拜,齐声说:“哥哥辛苦了。”
时穿在码头上之所以没有询问家里的情况,是因为他对黄娥的能力很放心,别看对方年纪xiǎo,那也是家庭内院宅斗里厮杀出来的,管理一个xiǎo家算什么难题?而且,如今时穿并不是孤身一人了,就近能找到三名做建筑商的徒弟支持,城外还有整个崔庄团练,一般的xiǎo&225;o贼谁敢招惹这样的人家?
回家的时候,时穿没带随身行李,船上的货物已经送进左斜巷的库房,而大多数旅行用品也被他在东京城送人了,如今只有一身衣物,与留守的各位xiǎo娘子相互致意之后,一家其乐融融吃过晚宴,黄娥带着姑娘们告退,环娘有心腻在时穿身边玩耍片刻,也被黄娥以耽误时穿休息为理由,早早唤了出去。
睡在自己chu&225;ng上的感觉真妙。
清晨时分,时穿隐隐的听到院中nv孩儿做早c&224;o的声音,他懒得起chu&225;ng,就在chu&225;ng上伸了个懒腰,可那懒腰还未伸完,卧室的&233;n开了个xiǎo缝儿,首先窜进来的是两只幼狼,一年不见,两只狼长的有板凳高了,很是威武雄壮。
&233;n缝里l&249;出环娘的半个脸——姑娘中,也只有年幼的她敢大摇大摆地闯进时穿的卧房,如今她下巴搁在&233;n槛上,眼巴巴的问:“哥哥,听说东京城有很多好吃的东西,我犹记得父亲曾念到过曹婆婆的r&242;u饼……,你从东京城回来,给我带r&242;u饼了吗?”
时穿躺在chu&225;ng上,叹了口气:“我去东京城,huā了两个月的工夫,回来的时候虽然一路急赶,但因为有些事情耽误了,也huā了一个多月的工夫——一个月前的r&242;u饼,你敢吃吗?”
环娘下巴在&233;n槛上滚动着,她歪着头说:“我刚才说那话,也是随口一问。娥娘姐姐说,若是你肯动手,做出来的r&242;u饼没准儿比曹婆婆的更好吃。嗯,至少曹婆婆做不出挂炉烤鸭以及挂炉烤ji来。
哦,哥哥,贺xiǎo五如今得到你的手艺,也不卖签菜了,专&233;n在海州城买烤ji烤鸭,听说他每日五六贯的收益。哥哥,你这次没给环娘带回来曹婆婆的r&242;u饼,一点不内疚么。为了减少内疚感,你不打算替环娘做一种新鲜吃食吗?
哥哥,你走后世道可&224;n得很,环娘日日担心,都担心得瘦了。素珍姐姐说,这叫‘为伊消得人憔悴’,如今你回来了,可得把环娘好好喂养一下。”
时穿哈哈的笑:“你个吃货,天天念叨着不吃闲饭,实际上最惦念吃……关上&233;n,我穿衣服。”
第249章 收个外室还是娶为妻?
第249章 收个外室还是娶为妻?
第249章 收个外室还是娶为妻?
时穿这头一穿好衣服,黄娥墨芍领着众nv孩儿进&233;n来请安问好,时穿打开随身的行李,将礼物一个个分送,nv孩儿们七七八八说着自己对时穿的惦念……如今已不是所有nv孩能住在城里,有一组大约六七nv娘要去乡下值守,她们拜见时穿,拿了礼物就要动身……
娥娘见时穿还想挽留那些预备去乡下的nv孩,赶紧解释:“哥哥,崔庄的作坊已经盖好了,因为今冬流民较多,乡下人手充足,哥哥筹划的那个占地百亩的玫瑰园,鲁大已经规划好了,如今已盖起了nv墙与简单屋舍……”
黄娥说话带有一丝y&249;语还休的问道,她的身体绷得很紧,xiǎo拳头紧捏着,时穿未卜先知的阻止了黄娥的接下来的话,暗示:“不着急,我既然回来了,天塌不下来,有啥事儿我们慢慢处理。”
说完,时穿伸了个懒腰:“回家的感觉真好。”
再经过一番相见、盘账,问讯等过后,总算是安定下来,坐在自家的大屋里,时穿躺在躺椅上,舒服的望着天空,懒洋洋的休息着。
一下子出&233;n三四个月,从冬季到chun季垮了个年头,虽然领略了天下第一城市汴梁的风采,可是他虽然不在家,地球照样转动着,家里这段时间变化也很大,鲁蕴的匠做班总算是将顾宅彻底改建好了,原先顾宅的土木x&236;ng建制房屋已被完全推到,新建好的时宅成了巨石砖瓦结构,那套房子除了没有电气设备与玻璃窗,从外形上看,与现代民居几乎没什么两样。浴室,厨房、会客厅,以及带上下水的厕所,一s&232;的瓷砖地面,即使下雨天从屋内走出大&233;n,两脚都不粘泥。
这样的住宅,总算是个窝了。
时穿坐在时宅的躺椅上,一边享受着chun日的闲散,一边盘算着给新宅增添点什么……可人生啊,总是难得浮生半日闲,就这会儿空闲,环娘拎着个xiǎo布袋,蹦蹦跳跳的跑了过来,招呼说:“哥哥,黄家店铺的掌柜来见你,环娘已经收了十文钱的红包,哥哥不能不见啊。”
说话间,环娘身子挤到时穿身边,拱呀拱呀的,在躺椅上拱出一块空位置,解开布袋的口,倒出几枚可怜的铜板,叹着气说:“从哥哥走了之后,环娘的&233;n包就日渐稀少,可怜的,我现在钱袋里只有三十文。”
时穿哈哈一笑:“那就让他们进来,不过,xiǎo环娘,我如今给你们备下的嫁妆足够将你们风风光光的嫁出去,这几个铜板的xiǎo钱,你就别看在眼里了。”
环娘摇摇头:“这可不好,姐姐们都有自己的活儿,每月都有薪水等进项,环娘只能靠&233;n包收几个si房钱,哥哥,你不在,环娘收不上&233;n包,都几个月没有零食了,你瞧,环娘都愁瘦了。”
时穿哈哈大笑,笑声中,黄家掌柜领着伙计走进来,冲时穿拱手:“承信郎,我家少主之前曾捎来信,谈起彼此商议的那件买卖,我黄家已经调拨好人手和款项,就等承信郎吩咐。”
“别着急,我才刚回来”,时穿懒洋洋的回答。他依旧躺在躺椅上,不曾起身。倒是环娘看到时穿已经见过黄掌柜,自己的&233;n包钱已经尘埃落地,赶忙招呼两声,紧着起身前去守&233;n了。
对面的黄掌柜倒没有责备时穿礼节疏忽,他招呼跟随的伙计,把账本呈给躺着的时穿:“自承信郎走后,我黄氏与xiǎo娘子们结过三笔账,大郎,你现在查查账簿,我把剩下的余款结了。”
时穿一拍环娘:“让墨芍她们来盘账。”
环娘蹦蹦跳跳的跑了出去,时穿一指对面的凳子,招呼黄掌柜坐下,仆人们过来侦察,一番忙碌过后,黄掌柜端着茶盅,上上下下打量着时穿这座新屋,摇着头慨叹:“我可是亲眼看着大郎赤手空拳打下这一片天下,真不容易呀……大郎,如今你的箱包与衣饰已经卖火了,我听说你在乡下的工坊已经建好,能不能将产量扩大一些,比如衣饰的供应量,再加大一倍如何……”
时穿笑眯眯的回答:“哦,都怎么一个火热法,我刚回来,你说来听听?”
“妖,如今的服饰越来越妖,自从你推出扣子之后,衣服做的越来越紧身,件件都塑腰收xiong,仿佛布料多一点,穿出去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这些还则罢了,现如今,人们在衣服上的huā样越来越多——有了扣子扣住左右衽襟,再不怕大力活动让衣襟挣开,所以姑娘汉子们什么饰品都敢往布面上绣。大郎你推出的‘肩上桃huā’,这款式才两天就过时了,附近的裁缝铺有样学样,将梅兰竹菊都n&242;ng了上去……嘻嘻,还有人用铜丝编成一个老粗的枯树桩,缝在衣服上标新立异,都不怕装饰品太重,坠坏了布料。”
“这不就是‘时尚’吗,‘时尚’就是这样诞生的,这是一个标新立异的时代,这是一个创意无极限的时代,我们有幸生在这个时代,那应该感谢上苍。”
黄掌柜苦笑着回答:“我却只感到累——现在做生意可真是累人,苦思冥想推出一个新huā样,上午还是最新ch&225;o流,下午已经过时了。生意做成这样,真是劳心劳力,苦的很啊。”
时穿坐起身,回答:“可是,世界就是在这样的快节奏下走向进步的。”
黄掌柜轻轻摇了摇头:“我是不指望了,老这样追赶ch&225;o流翻新huā样,实在是累的慌,所以我听说大郎又想出一招独&233;n生意,真是欣喜若狂……感动啊,总算不用怕别人追赶了。”
时穿咧嘴笑了:“恐怕算不上独&233;n生意……忘了告诉你,我回来的路上,一不留神把配方卖出去六份,所以,现在市面上至少有六个人和我们竞争。”
“这样也好,独&233;n生意不长久,一不留神那就是招灾惹祸的东西。”
“哈哈,虽然不是独&233;n,但黄掌柜你不用愁,这次咱只做两样东西,就做玻璃酒瓶与梳妆镜,玻璃瓶卖给那些酒坊,咱不直接跟顾客见面,想必也引不起别人的觊觎。至于梳妆镜,咱也别做的量大,我打算日产一块,就放在珠宝店里销售,价钱你别卖便宜了,至少要往五百贯说话。
这样的话,作坊年产三百六十块琉璃镜,一年也是十八万贯的生意,十八万贯,不少了。”
黄掌柜笑眯眯的:“十八万贯的生意,加上酒瓶,大约能凑成二十万贯,我一间xiǎo店,一年能做上二十万贯的买卖,论说也足够了。两样货物能做到二十万贯的出息,放在哪家店铺都值得夸耀,只是,大郎,你刚才说市面上有六家竞争者,他们不会与我们抢生意?”
说话这功夫,墨芍领着几个姐妹,端着算盘笔墨纸砚走了进来,接过黄掌柜的账本开始盘账。如今,香皂雪huā膏这点xiǎo钱已经不放在时穿眼里,他坐在原地没有起身,有一句没一句的跟黄掌柜聊着。
不一会,黄娥y着脸,带这环娘走进来,她手里拿着一张红s&232;喜帖,随手递给时穿:“崔庄那位方员外,被哥哥教训了一次后依旧不知道收敛。哥哥,去年你走后,冬天爆发流民大ch&225;o,我们乘机雇了千把人手,那方举人也跟我们抢人,雇人的价格总比我们多十个铜板,我们涨他也涨,我们盖大作坊,他也盖。
瞧,如今他跟庄子里的赵家要联姻了,这是给我们的喜帖……方家赵家打算合起来了,可不是一股xiǎo势力噢……”
时穿接过喜帖,对黄掌柜说:“三家联合建琉璃坊的事情,我已经跟施衙内打好招呼,以后作坊的工人由他监管,黄家只管进料,你等等,我写下一个方子,你赶紧备y&224;o。”
黄掌柜知道时穿有话跟黄娥si密jiāo谈,他起身告辞:“账本就留下了,钱存在我柜上,大郎核对完账目无误,打算什么时候取钱用,只管招呼。”
黄掌柜走后,时穿打开红s&232;喜帖,不怀好意的问:“方举人都四十多岁了,我不信他之前不曾娶妻,这是一份娶妻的帖子,他这是打算娶妻?”
黄娥嘲讽一笑:“他虽然是个举人,可赵家也是良人,怎肯拿自己的nv儿给人做妾。原本嫁作商人做外室,倒也是个出路,但……方举人居然不说娶外室,帖子上说的是‘娶妻’。”
《宋刑统户婚律》规定“良贱不婚”,妾属于贱籍,赵家的nv儿如果给人做妾,则意味着他们整家沦入贱籍。这样的贱籍人家,子孙后代不能参加科举人,不能成为良人,也不能从事良人才有资格从事的三十六种职业,只能作为倡优,以自己的笑容娱乐别人。
赵家虽然是农户,可在当地,他们也算是家资雄厚的xiǎo地主,无论方举人再怎么显赫,也不至于让赵家拿整个家族的子孙后代的前途做冒险——哪怕赵家嫁出去的是庶nv,也是不行的。法律不分嫡nv庶nv,只认她是赵家人。
宋代是个商业社会,商人经常x&236;ng两地奔bo,因为在外地无人照料,商人常常在外地去一个外室,让外室负责照料当地的生意——这是宋代商人钻了户婚律的漏d&242;ng,各地官员对此睁眼闭眼的,都假装不知道。
外室的地位比妾稍高,关起&233;n来可以拿自己做当家主母,生下的子nv虽然不进族谱,然而,能娶得起外室的,基本上都xiǎo有资财,中产的日子可以保证。基本上,只要不贪图扶正、不贪图登堂入室,老家里装糊涂的正妻也会容许外室保留一些财产养老——毕竟,外室的存在是为了照顾经商在外的主人翁,是为了帮助老爷替家里挣钱。
当然,娶外室也是有规矩的,一般这样婚事,帖子不能用红s&232;,帖子上也含糊其辞,只说办喜事,不说是娶妻还是娶妾——可惜这些规矩都让方举人打破了,他用红s&232;的帖子,明确说明自己是“娶妻”。
时穿想了想,问:“我记得这位方举人原来是苏州来的,如今苏州动&224;n平息,让人去查一查,看看他以前在苏州是否成婚?”
第250章 阴谋
第250章 y谋
第250章 y谋
黄娥皱着眉头回答:“这恐怕很难,我听说他来自铜溪县城,铜溪县城毁于战火,衙&233;n里的文档存不下什么,只怕是去查,也查不出……”
“查不出,那就编一个出来”,时穿笑的很鬼祟:“你父亲也是个官呀,户婚律你该知道——‘诸有妻更娶妻者,徒一年,nv家减一等;若欺妄而娶者,徒一年半,nv家不坐,各离之。’
咱大宋朝是有重婚罪的,方举人即便没有重婚,咱们就给他造出来一个。铜溪县的文档不是都毁了吗,很好,方举人的来历我们辨不出,那么他在铜溪的老婆,谁也不敢说是假的。
咱们只要证明他曾经娶过一个妻子,那就成了,这件事揭发出来后,要么整个赵家沦为贱籍,自己承认是做妾室,让趋炎附势者遭到整个家族的痛恨。要么方员外承认自己娶了两个妻子,那就革去功名,刺配流放,看看他愿不愿意丢去前程?”
现代人常说“大丈夫何不三妻四妾”——其实在古代,这句话是造反者说的。古代中国是一脉相承沿用《周礼》作为礼仪的。即使是满清朝,也不得不挂上周礼的牌子。而在这种礼制下,有资格三妻四妾的,那的需要一定的行政级别,一般都是王爷一流的。
如今赵姓天下,即使你是宗室子弟,如果不曾封王,敢“三妻四妾”也是造反。即使是在满清朝,庶民敢说出“三妻四妾”的话,朝廷也要灭你满&233;n、夷你九族,让你在留不下半点基因传续。
方举人是什么身份,时穿心里很清楚,这厮怀着一个造反者的y&249;望,就盼着有一天族人能造反成功座了江山,以便自己摇身一变成了新贵族,而后骑在庶民头上作威作福。农民起义嘛,一般没什么远大目标,只是朴素的想要“打倒暴君做暴君”而已。
也许是时穿的短暂离开,让方举人日子好过一点,他便决定提前享受“王爷的待遇”……所以,以理推测,这厮家中绝对有妻子——作为其族人控制他的手段,也会让他在家中留下自己的正妻。
哼哼,叫你妄想“三妻四妾”,跟我斗,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当然,这一切都让宋人出面吧,时穿希望自己隐藏在历史的&237;雾背后享受c&224;o控者的乐趣。想必那位新任知县会很满意这份礼物——方举人带的钱财,定会让&233;ng县尉,以及海州衙役乐开怀。
当然,这件事需要慢慢筹划,需要一点时间,需要一点人手……时穿手下都是些外国仆人,让黑人去铜溪县打听,光一个语言不通,就让这事成了笑话。
“给施衙内去封信,叫他派几个人来帮我打听事……”时穿沉y&237;n着吩咐。
话说施衙内早就瞧方举人不顺眼了,接到时穿的信,问清楚时穿的打算后,满口的答应着:“好啊好啊,这事儿jiāo给我了。哼哼,长卿出&233;n在外,还不知道吧?方举人去年冬天找了千把号流民,跟你家抢生意,仿制箱包还不算,现在也派人上郁州岛来,学着我家的样子造盐田晒盐贩盐……
若不是害怕拔出萝卜带起泥,我早就收拾方举人了,现在好了,他自己把把柄递到我们手上,看我不蹂躏死他——告诉长卿兄,请他放心,编瞎话我从xiǎo擅长,等我打听清楚情况,绝对找一个苏州人来扮演他妻,让长卿放心,这事天衣无缝。”
停顿一下,施衙内有点扭捏:“嗯,顺便问问你家主人,我求他办的事,他还记得吗。”
接到衙内的回话,时穿叹了口气,招呼黄娥:“娥娘,看来你要去素珍那里走一圈,探望一下素珍姑娘,衙内等着回话呢。”
黄娥想了想,皱着眉头说:“按惯例,待嫁nv是不见外客的,素珍姐姐那里如今六礼过了三礼,我有什么借口过去呢?”
“嗯,拿两匹上好的丝绸,在添几件我从京城带回来的首饰,你过去给素珍姑娘添妆。”
“听说她父亲是个老古板……能不能见到素珍姑娘,娥娘尽力吧”,黄娥答应的很勉强。
傍晚时分,黄娥神s&232;怏怏的返回了,她叹了口气,开口说:“哥哥,是不是nv人都要这样,低头任凭命运的摆布,一点办法都没有?”
时穿扬起眉:“怎么了?”
“罗家贫困极了,罗望京虽然不在,但他们也催着赶紧成婚,就指望素珍姐姐带过去的嫁妆过上好日子。素珍姐姐看了我送过去的礼物,直叹息,说便宜了何人。这样荒诞的要求,素珍姑娘的父亲居然许了,听说他们要抓一只ji代替罗望京,与褚姑娘拜堂。”
“嫁给一只ji——这样的侮辱,褚家上下居然许了。”时穿很纳闷。
“哥哥,这却不是侮辱,民间习俗而已。男nv婚嫁,若男方病了不能拜堂,民间向来都是如此办的,乡约俚俗而已。”
“那还是一种侮辱,只不过是侮辱传统而已。传统乡约俚俗中,既有淳朴的一面,也有许多反人x&236;ng反人类的陋俗,这就是其中之一……嗯,褚姑娘跟你怎么说?”
黄娥想了想,回答:“怕是要认命了。素珍姐姐感谢你的探望,让我转告你:她这nv儿再不孝,父母养育这么多年,婚嫁大事上,怎么也不能让父母出丑,从今之后没有褚素珍,只有罗褚氏。”
时穿承诺片刻,起身回答:“这话不是对我说的,我知道她想对谁说。”
神s&232;怏怏的走到院中,时穿扭头一望,发觉黄娥依旧坐在原地黯然伤神,他深深地叹了口气。没办法,古人从xiǎo到大在这种道德体系下长大,一旦离开这种道德体系,他们便仿佛鱼离开水一般,感觉到不能呼吸……其实,鱼是能够离开水的,鱼离开了水那叫进化,最终他们成了两栖动物,生命就是这样前进的。
只是,在进化的过程中,千百万的离开水的鱼并没有生存下去,仅有少数侥幸成功。生活在这时代的褚素珍不是敢于跳上岸的鱼,施衙内也不是,仔细回忆起来,似乎海公子也不是。
意兴阑珊的抬手招过一名仆人,让仆人把褚素珍的话去转告施衙内,等吩咐完,时穿这才回味过来,听褚姑娘话里的意思,想必她还不知道施衙内已经在父母的压力下低头,她以为施衙内还在苦守自己的痴恋,所以话里充满了内疚,只是她不知道,斯人还在,斯情不在。
站在院中暗自苦恼了许久,还是墨芍带了一群人过来,打断了时穿的胡思&224;n想,她盈盈一拜:“哥哥,明天我们店中发布新款式,这是预定明天在店&233;n前歌舞的优姬,哥哥还有什么吩咐?”
优姬的行首(头排妓nv)上前,呈上一支洒金帖子,这帖子是淡蓝s&232;的,颜s&232;看着很清爽,打开帖子,上面写着密密麻麻五六十只曲子。行首嫣然笑着,娇娇的问:“承信郎,我们的手段绝对会让你满意,不过要说热闹,不如再来一场撮n&242;ng(杂耍)吧。奴家认识几个上好的撮n&242;ng班子,承信郎要不试一试?”
时穿啪的一下合上帖子:“街头路演嘛,以吆喝我的货为主,我到东京城,见他们吆喝的很有情调,用唱歌的曲调,婉转的说出自己货物的名字,吸引别人过来观看。你们是三司六局出生的官妓,官府上卖酒,发行青苗款,想必都参与过,怎么吆喝你们在行,我别的不多说,只要求你们多加上几句,诸如: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挥泪跳楼扣体恤大甩卖等等让人心惊胆颤的词,那我就满意了。”
行首有点憋不住的想笑,但能够做到一州的行首,那都是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甚至在宋代做行首比做高考状元还难。做高考状元,无非是把那些降低智商的道理背得滚瓜烂熟而已,而做宋代行首,弹琴,你不光会弹过十级考试的那两首曲子,那些不考试的曲子你也得会,还得弹得数一数二,这才叫会弹琴。
绘画,怎么也得拿个大师证书吧,宋代的绘画大师不是给钱就行,找个街头印刷店印个证书就能满世界自称大师,宋代的大师不发证书,在这个没有电视,没有广播,没有网络的时代,荣誉称号全凭口碑,全凭人口口传颂,所以个个拿出来都是货真价实的大师。
光会这两项不行,你还得会下棋,围棋不说聂卫平的水平,至少也应该是个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赵治勋水平……除此之外,你还得会写诗,写诗不要求你达到苏东坡的水平,至少也是严新、苏xiǎoxiǎo的水平。
把这些技艺都学会了,你还不一定能够担当行首,因为以上的知识最多也就是一个比高考状元稍微强一点的水平,如果你就这水平,再加上一副读?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