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乱世烽烟 > 乱世烽烟第36部分阅读

乱世烽烟第36部分阅读

    在朝中落下不好的名声。不过李弘冀的名声如何李璟倒是没有过多的去想,他只想着唐国在天下间的那份虚名。

    但这些都不是他最为恼怒的,他最为恼怒的是信中告郑王李从嘉在白鹭洲训练八千私兵意图谋反。

    他虽然相信李从嘉不会谋反,但信的内容他又不能不认真对待,李璟早就知道李从嘉在白鹭洲、潜州和幕府山军营水寨的一系列动作,筑堤修码头这些事李璟很是支持。但是这八千人的存在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若是说有三头五百的私兵到也是无所谓,可如今突然冒出这些人来,对他来说已经超越了承受的底线。

    李从嘉才进府还来不及与周宪等人见面就被李璟召进了宫中,李从嘉不知所以,一副茫然的看着刘贵,刘贵见此也是摇头表示不知情。

    李从嘉无奈的叹了两声,见管事张礼有话要说,也只是摆了摆手,说道:“张管事,要说什么等本王回来再说吧,你且去与王妃说说,本王进宫去了。”

    张礼欠身点了点头,看着殿下与内侍离开只是咧嘴一笑,他晓得殿下还不知王妃产下了一对双生子女之事,只是想将这事说出来。

    李从嘉进宫请了安,见到父皇没有了往日的笑容,正一脸的愁容的盯着自己也是微微一怔,随即就开口问道:“父皇这是为何事愁闷?”

    李璟瞄了李从嘉一眼,缓声问道:“六郎,你对皇叔作为皇太弟有什么看法?”

    李从嘉心里一惊,在来的路上他从来没过李璟这时会问这个,看着父皇的表情,他搞不懂他在想什么,更不知他如此问是为了什么,只是略微沉思就小心的说道:“皇叔仁厚,又很有长者风范,治理江都政绩很好,朝中上下对其很是认可,儿臣认为皇叔有这个能力。”

    “六郎当真是这么想?”李璟抬起眼睑又问。

    “儿臣不敢说谎。”李从嘉见父皇这么问就想到他很有可能是发觉了什么,不管是江都刺杀自己之事还是其他,他都不能主动说出。虽然他也想让刺杀自己的真正主谋落网,但是他与钟蒨在查不出任何有关的实物证据之时合力将此事推给了李从善,他此时就不能再次脱口。

    “那你对兄长燕王有什么看法?”李璟依然是那副冷冷的表情,问道。

    “皇兄无论文治还是武功皆在儿臣之上,又是儿臣的兄长,儿臣只有敬畏之心。”李从嘉认真说道。

    “那你对这次对吴越进犯的胜利有什么想法?”李璟又问道。

    “此次作战吴越刘彦琛部队轻敌大意,才会造成如此惨败,儿臣只是碰巧遇到捡了个便宜,孙承佑不知刘彦琛部已经失败,中了儿臣的计谋,才会出兵与儿臣相碰。孙承佑有江阴城内皇兄大军的牵绊,儿臣胜也是侥幸,若是没有皇兄大军的牵绊儿臣不会胜得如此轻松。而皇兄的胜利却是一场大胜,两千骑兵便击溃了吴越的一万五千步卒,斩杀四千余人,这在我唐国的历史上也是仅有的以少胜多,就是在这乱世怕是都不会再有人能及。”李从嘉回道。

    “既然六郎认为皇叔和皇兄都在你之上,那你为什么又在白鹭洲养私兵八千之众?难道六郎也想与皇叔和皇兄争斗一番?还是想借着在大军就在江宁府外做些谋逆之事?”李璟终于是问到了正题之上,眉头皱紧,一脸的阴郁。

    李从嘉心里一紧,他已经想到了此事很有可能是李景遂发现并且透露出来,心里愤恨但脸上却是笑着,说道:“父皇这可是冤枉儿臣了,白鹭洲上有私兵不假但那是周府用来保护白鹭田产码头,以及海船出海护航所用,与儿臣没有半点关系,况且数量也没有父皇所说的八千之众。”

    李璟原本就不太相信李从嘉会有谋逆之举,叫他进宫也只是想当面问清,被他这么一说便有些动容,又问道:“没有八千那是多少?”

    “白鹭洲上只有三千而已,这些人都是周府的家奴,成不了任何的气候,平日里他们只是做些简单的操练,以便保护白鹭洲上的田产码头,为出海的商船做护卫,无事时都在铁匠铺子里做些活或者是在码头帮工。”李从嘉回道。

    李璟对周府的事情他了解很多,有这些人倒是说得过去。

    李从嘉抬头瞄了一眼,见父皇在他说完之后脸上微微和善了一些,便笑着问道:“不知父皇怎么会得到如此消息,定是有人嫉妒儿臣的功劳才会告黑状。”

    “哪里来的朕也不知道,但是朕已经知道真相,就当不得真了。”李璟露出了笑容。

    李从嘉笑着点头,见皇上盯着自己,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急忙说道:“父皇,儿臣知道这所说的八千私兵是怎么回事了。”

    李璟一直盯着他,见他恍然明白的神情就点头说道:“那六郎说来听听。”

    “父皇一定知道儿臣买下了潜州之地,从三月起潜州筑堤和幕府山军营水寨码头扩建的工程就已经开始,若是儿臣猜的不错,那所谓的八千人,定是将这五千做工的苦哈哈的都算在内了。”李从嘉解释道。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李璟这才长舒了一口气,很认真的点头笑着说,“是父皇错怪六郎了。”

    “六郎刚刚回城,还未见过娥皇吧?”李璟不等李从嘉说话就笑着问道。

    “正是,儿臣才进府就被父皇召进了宫中。”李从嘉笑道。

    李璟一阵笑,说道:“六郎快快回府吧,看看仲寓和瑾儿,这两个小家伙可是可爱至极。”

    李从嘉茫然的盯着皇上,不知他在说些什么。

    李璟慈爱的笑着说道:“是娥皇不想让六郎分心,并没有将此事告知于你。娥皇在六郎还在常州之时就已经诞下一对双生子女,朕已经赐名为仲寓和瑾儿。如今这误会已消,六郎还是快回府去吧,等明日朕再召六郎进宫来商议进攻南平之事。”

    李从嘉一阵狂喜,与父皇告辞便急匆匆的往郑王府跑去。

    李璟想着李从嘉刚刚兴奋的模样只是一笑,白鹭洲的私兵之事他已经了然,再想起李弘冀擅杀俘虏他心里就有些堵得慌。

    沉默片刻,李璟才自言自语道:“是时候要给他一些教训了,不然这事日后还会发生。”

    正文 第131章 陌生人

    更新时间:2013-1-16 8:37:20 本章字数:3425

    (求收藏,求推荐!)

    李从嘉回到郑王府,直奔落花轩,从王府门口一路小跑进来,原本天气就闷热异常,再加上快跑了几步他身上也出了汗,湿乎乎的衣袍黏在身上很不舒服,不过这会儿他也顾不上这些。

    跑上二楼推开内室的门,见到周宪此时正一脸慈爱的笑容,怀里正抱着一个孩子,身边还睡着一个。

    李从嘉带着责怪的语气说道:“宪儿这么大的事怎么不先与本王说?”

    “奴家不想让殿下分心。”周宪忙转过头,见到日思夜想的夫郎回来,脸上的笑意很是明显,可是瞬间就有几滴晶莹的泪珠滑落下来。

    “宪儿辛苦了。”李从嘉叹了一声,轻抚着爱妻的脸蛋,温柔的说。

    “殿下才辛苦,为了这个国家而战,奴家只是为殿下生了对儿女而已。”周宪将怀里睡熟的孩子放在榻上,低声说道。

    “宪儿真是胸怀大义!”李从嘉亲吻着周宪的脸蛋,不禁笑道。

    李从嘉见周宪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只是脸上微微圆润了一些,但显得的成熟诱人,两人亲昵了一会,周宪就笑着问道:“殿下,猜猜哪个是瑾儿哪个是仲寓?”

    李从嘉看着一对儿女,两人此时皆是闭着眼睛,睡得熟熟的,粉嘟嘟的小嘴偶尔轻动一下,两人从面相上倒是分不出男女,李从嘉犹豫片刻笑着说道:“当然是瘦的瑾儿,女儿家当然瘦小一些。”

    “殿下猜错了呢,瑾儿先出生,要比仲寓胖很多,仲寓后出生也要瘦小一些。”周宪看着睡熟的一对儿女得意的笑着。

    “宪儿真是伟大。”李从嘉看着儿女,心里很是开心,虽然他未曾看到新生儿出生时的情景,但是周宪能够孕育出一对儿女,又忍着痛苦将两个孩子生出,在李从嘉来说周宪很是让她值得疼爱与骄傲。

    “殿下说笑了,这就是我们的本能责任。”被李从嘉夸赞,周宪自然欣喜,脸上挂着近日来也不曾有过的笑。

    两人又亲昵了一会,李从嘉又问了一些琐事。

    周宪笑着回道:“殿下不要操心这些,双玉姐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见他笑着点头,周宪眼里带着一丝玩味的笑道:“殿下不在府上这些日子多亏了双玉姐姐和珂儿,不知道殿下什么时候把双玉姐姐和珂儿娶进门来?”

    “这个不急,让本王多与宪儿过下二人世界再说。”李从嘉此时还没有这样的想法,撇撇嘴笑着回道。

    “那也要抓紧些,双玉姐姐年纪已经不小了,珂儿妹妹也已经是二八年华。”周宪低声说道。

    “宪儿就不要操心此事了,本王自由安排。”李从嘉呵呵笑着。

    “殿下可要小些声音,不要将瑾儿和仲寓吵醒了。”周宪见他声音高了一些忙低声道,“两个小家伙才睡下,可不能被你吵醒,不然又哭又闹的,殿下一定心烦。”

    李从嘉点头,瞄了一对儿女几眼,然后压低声音说道:“怎么是瑾儿和我长得像,仲寓像宪儿呢?”

    “都说女儿长得像父亲,儿子像娘亲。”周宪笑道。

    “好在本王长相英俊潇洒。”李从嘉得意的笑道。

    “殿下就会自夸。”周宪给了他一个暧昧的白眼,轻轻的依进他的怀里,又笑着问:“殿下此次大胜,是不是能在府上多待些时日了?”

    “这段时日不会再有它事,但为夫的银枪都表现抢眼,父皇准许增兵八千,近来也要忙着操练,再过些时日可能会对南平动兵,不过与本王可能没有多大的关系。本王会留在江宁府,虽然不能每天都陪在宪儿身边,但至少会抽出时间回来。”李从嘉笑道。

    “与周朝的事情怎么办?”周宪点头,又问道。

    当时周朝使臣出使唐国,江宁府上下皆是知晓,周宪自然知道唐国的用意,但一直没有后续,周宪一直也担心着。

    “如今吴越惨败,秦凤二州又有蜀国的威胁,我唐国的实力在周朝的眼里或许已经是最强,柴荣绝对不会贸然兴兵。”李从嘉笑道。

    “殿下,不知奴家该不该说。”周宪一想到当初各国使臣来唐国时,李从嘉等人所营造的假象就犹豫道。

    “宪儿有话直说就是。”李从嘉见的目光带着一丝担心便笑着说。

    周宪看了眼榻上的一对儿女,转回头低声说道:“当初殿下为了造势,说过我唐国土地新政,现在很多大地主阶级都怕殿下当权会真的实施,所以……”

    “宪儿不必当真,本王只是说说。”李从嘉当然是想如此做,但是此时却是绝对不行。

    此时他可以将自己的土地分下去,但也都是在只给百姓耕种权利的情况之下,且又有一些附加条件。这样的方法虽然很是不错,但是田地都收归国有难度依然很大,大地主阶级定然会不惜一切的反抗。

    周宪点头道:“前日父亲大人来府上探望奴家,无意间说起殿下在周正村用的就是这此法,所以他也有些担心,不过父亲大人担心的不是周府的土地被收回,而是殿下的未来。”

    “宪儿放心就是,这个改革还不是时候,怕是到本王有生之年也做不到。”李从嘉笑着。

    周宪再次点头轻声道:“不过殿下不要对父亲大人产生间隙,父亲大人还说无论殿下怎么改革,他都会支持殿下的。”

    “有岳父大人的这句话,本王心满意足了,不过此时时机还未到,之前的那一切只是说给周朝的谎言,本王还是会以大局为重的。”李从嘉淡然一笑,在周宪脸蛋轻吻了一下。

    “殿下明白就好,”周宪会心一笑。

    周宪此时善意的提醒,只怕他因这次的战绩而昏了头,继续按照所说去做,将大好的形势毁于一旦。

    李从嘉当然明白他如今走上的神台有多么的不容易,虽然还不是最高的神台,但若是走错一步就很可能被众人推下。他两世为人,但是对于此事他却是无力与整个封建社会去抗衡,如果此时去抗衡只能是粉身碎骨。

    就在夫妻二人一边聊天一边暧昧之时,两个小家伙突然醒了。

    周宪忙从李从嘉的大手中抽出小手,一脸柔情的母爱将哭的正欢的仲寓抱进怀里,又指了指瑾儿说道:“殿下去哄着瑾儿吧,就怪殿下声音那么大。”

    李从嘉尴尬一笑,将瑾儿抱进怀里,两个小家伙一个赛过一个的哭个不停,仲寓在周宪的怀里声音小了一些,倒是瑾儿自从被李从嘉抱起,哭的更凶了。瑾儿咧着一张粉嫩的小嘴,睁着一对大大的眼睛,看着陌生的李从嘉大哭着,小脸涨红。

    “这怎么办?”李从嘉指挥千军万马时绝不犹豫,可是这会儿却是挠头了。

    “殿下来抱着仲寓吧,把瑾儿给奴家。”周宪笑着将已经不哭的仲寓放在榻上,又将瑾儿从李从嘉的手中接过。

    仲寓放在榻上时很是安静,一被李从嘉抱起居然又大哭了起来。

    “殿下还是放下吧,看来这两个小家伙都不喜欢陌生的父亲呢!”周宪摇头嬉笑道,“瑾儿和仲寓虽然不懂事,但还是认生的。”

    见李从嘉的苦脸,周宪又说:“要是以后殿下不经常回府,不知两个小家伙会不会认殿下?”

    “本王也是不想不回府啊,奈何身不由己。”李从嘉无奈的叹道,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儿女将自己当成陌生人来看。

    “殿下不要担心,这会儿他们还小,或许大些就会好了,不过殿下也要时常回府,不能让瑾儿和仲寓觉得你这个做父亲的太过陌生。”周宪笑着安慰道。

    周宪哄了好一会才将一对儿女哄睡,虽然她吃过扶摇子的仙丹,但是与李从嘉聊了一会,又有两个孩子的哭闹也是有些累了,周宪却是不想浪费两人在一起的时光,李从嘉见她疲惫,就笑着将她抱去榻上,将她哄睡。在周宪睡后李从嘉才往凤仪阁走去,他还要与王珏聊聊银枪都的扩军,从沙河帮征兵之事。

    “殿下怎么不多与娥皇妹妹待上一会?”见到李从嘉王珏抿嘴笑道,一脸的妩媚让李从嘉异常心动。

    “瑾儿和仲寓哭闹够了,宪儿也累了,娘三一起睡了。”李从嘉笑道。

    “瑾儿和仲寓也会哭闹?”王珏不禁讶然,从出生之后她就没见过两个小家伙哭,就算是饿了,尿床都不会哭。

    “小孩子怎么会不哭不闹?”李从嘉笑道。

    “定是被殿下吓到了。”王珏掩嘴笑道,见李从嘉咧嘴又恭喜道:“奴家恭喜殿下大胜吴越军。”

    “双玉也学会恭维话了。”李从嘉坐在王珏身边,将大手搭在她露在外边白皙的踝骨上。

    “这是奴家的真心话。”王珏给了他一个白眼说道,“殿下大胜,皇上定然会有奖赏,威名也会越来越高,这样距离目标才能更进一步。”

    “说的也是,本王距离目标更进一步,双玉才能距离本王更近一些。”李从嘉笑道。

    被李从嘉这样一说王珏就转过身去,脸红红的低声道:“奴家已经不在乎名分了。”

    李从嘉从背后将她抱起,笑道:“那双玉就陪着本王安歇吧。”

    “殿下逗奴家,有事快说就是。”王珏忸怩道。

    李从嘉将王珏抱起放在榻上,在她白嫩的脸蛋上吻了一下,说道:“父皇已经准许银枪都扩军至两万人,白鹭洲上那五千青壮双玉也不用担心出路,明日就可以入营。但是本王还少三千人,也想从沙河帮募兵,这次本王要年纪在十八岁之下的,此时只做训练不会上战场,不知双玉是否同意?”

    正文 第132章 和睦与争吵

    更新时间:2013-1-17 8:30:07 本章字数:3297

    (求收藏,求推荐!)

    “这是好事,奴家怎么会不同意,沙河帮有十几万人家眷,若是殿下都能安排下,奴家可是乐不得呢!”王珏笑道。

    “十几万人中能出两万三千人的军队已经很是不错了,本王也不再奢求,今后若是再募兵只能从外边开始吸收了,不能可着沙河帮来,毕竟不能让一个家庭的父亲儿子兄弟都参军,上了战场能有命活下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李从嘉叹道。

    “这次军中有十几人的死亡,殿下的安抚可不能轻视呢。”听李从嘉这么说王珏才说道。

    “双玉放心就是,本王早就安排好了,明日本王会亲自上白鹭洲。”李从嘉将王珏搂进怀里。

    对于两万三千人,王珏自然很满意,如此一来沙河帮帮众算下平均每户都有一个人当兵,也就是说除去帮众每月的辛苦所得之外沙河帮不用再支付给帮众额外的补贴,当然那些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自然要继续下去,但这样的家庭也是极少数的,这样一来沙河帮每年的结余则会更多。

    王珏见李从嘉手脚又不老实起来,就撅嘴问道:“殿下只有一件事?”

    李从嘉点头将右手攀上王珏翘起的臀上,坏笑道:“双玉心急了?”

    “殿下应该回去陪着娥皇妹妹了,她为殿下受了那么多的苦,殿下可不能一回来就让她伤心。”王珏拨开他的大手,红着脸柔声说道。

    “双玉不欢迎本王?”李从嘉笑问道。

    对于身边的女人都是如此的大度,李从嘉很是欣慰,不争不吵亲如一家这也是他想要的。

    “怎么会呢?奴家只是不想让娥皇伤心罢了。”王珏将头依进李从嘉的怀里。

    被李从嘉放肆的爱抚了一番,王珏才将他推开,涨红着俏媚的脸蛋说道:“奴家与殿下去看看珂儿吧。”

    经过王珏这么一说,李从嘉才想起宋珂的院子里又住进了宋齐丘的四个女儿,四人住进来已经有一些时日了,可是李从嘉却还从未见过,于是笑着问道:“宋齐丘的四个女儿来了之后表现如何?”

    “殿下去看了不就知道了?”王珏回道。

    “双玉与本王一起吧,谢恩阁院子原本就小,又住进四个人定是拥挤不堪,若是五人关系好倒是无所谓,若是不好就将这几人分开吧。”李从嘉起身一边整理压皱的衣袍一边笑道。

    “奴家听珂儿的婢女初梅说几人的关系很差呢。”王珏也起身整理发髻说道。

    “看看宪儿、意可和你,三人不是亲姐妹,但关系却是极为融洽,亲如姐妹,再看宋家的几个小娘都有着血缘关系,却是无法相处,真是没法比啊!”李从嘉摇头笑道。

    “还不是殿下抄了人家的家,之前几人都是住着深宅大院,现在让人挤在一个小院里,难免磕磕碰碰怎么会没有争吵?”王珏撇嘴道。

    “不去抄家银枪都哪里来的银子发展这么快,再说那是皇命,本王也只能听命,本王已经命钟蒨好生对待宋齐丘了,她们也该知足了。”李从嘉笑道。

    “殿下难道不知宋齐丘已经过世了吗?”王珏微怔道。

    “这是哪里听来的消息?”李从嘉不禁蹙眉,随即又笑着说:“双玉可别逗弄本王。”

    “就是前日,消息是宫中传来的,这几日珂儿都是整日以泪洗面呢!”王珏叹道。

    “怎么会过世?”李从嘉疑惑道。

    “是自缢而亡。”王珏回道。

    李从嘉叹了一声,想到那一世他便是自缢,便自言自语道:“宋齐丘终究是逃不过宿命啊!”

    王珏一脸的茫然,问道:“什么宿命?”

    “本王只是随意一说。”李从嘉笑道。“宪儿最近不能管府上事情,双玉就要忙一些,待会叫张礼收拾出一所院子给宋珂单独居住,然后叫张礼派人去将宋齐丘好生安葬。”

    “奴家明白。”王珏点头。

    两人才走到谢恩阁门口门还未推开,就听见院内传出争吵声音,李从嘉叹了一声,仔细听着争吵声中没有宋珂的声音,显然是后进府的四人,不然就是那些婢女。

    推开门先入眼的就是不到一百见方的小院子里,此时两个女子正披头散发的厮打在一起,院子内的花草也都被两人的厮打压倒了一片。这两人倒是没有因为父亲的过世而伤心,而正厅门口宋珂的三个婢女却是站在门口看着热闹,没有一个人去劝架。

    两个厮打的女子长发一直散落在腰间,原本夏季穿的就少,这一厮打两人的衣衫也都被扯开,将白皙的身子裸露出来,不过两人却是毫不在意。

    看到这李从嘉就皱紧眉头,用力咳了一声。

    听见李从嘉的声音,两个女子立即停了下来,李从嘉对她们两人没有印象,可是这两人却是对他印象深刻,见是他立即掩着半露出的酥胸也不请安就往厢房内跑去。

    “去将你家娘子叫出来,谁给来给本王说说这是为什么?”李从嘉见打架的正主跑了,盯着正厅门口的三个婢女说道。

    初雪恭恭敬敬的回道:“回殿下,我家娘子此时在盛孺人那里。”

    “那谁来与本王说说这是什么原因?因何打架?”李从嘉皱眉道。

    “殿下,近来天气炎热,几位娘子是为了争抢冰块吵起来的。”初雪再次回道。

    李从嘉苦笑了一声,他还以为这两人为了什么大事争吵打架,却是没想到只为了冰块。

    “双玉,府上的冰块供应要做到合理,谢恩阁人多,消耗自然也就多一些,供应也要适当的多一些。我郑王府虽然不及孙晟和宋齐丘富有,但这冰块也不值多少钱,不要在这上短了她们的需要。”李从嘉笑道。

    “奴家明白,奴家这就去与张管事说。”王珏说着便往外走去。

    “你们也要负起责任,她们也是你们的主人,刚刚那种情况你们为什么不去将人分开,而是看着热闹?”李从嘉吩咐完又严肃的问道。

    见几人都不回答李从嘉板着脸又说:“去将你家小娘子的物件都收拾出来,一会跟着张管事去别的院子,这个院子留给她们。”

    三名婢女一听忙谢恩,往厅内跑去。

    李从嘉见宋珂不在,也不去看宋齐丘另外的四个女儿,他也是没有心情去看四人,宋齐丘的死和他女儿不顾父亲离世,居然为了冰块吵到大打出手的地步很是让他恼火,但他恼火归恼火,也不能拿几人出气,宋齐丘已经离世,那他就要把这几人照顾好,若是四人同意,将来遇到合适的人家再将这四人嫁出去。

    转身出了院子,李从嘉便往意可轩走去,虽然说不能留宿,但第一天回府怎么也要几人看到自己,顺便也要安慰一下伤心的宋珂,宋齐丘一死,她在这世上就真的没了亲人。

    才进了院子就见意可和宋珂两人在院中的一颗垂柳下对弈,棋盘边上点着两盏油灯,身侧梅子和初梅拿着团扇在两人身边扇着,既可以驱蚊又可以让两人更凉爽一些。

    此时意可手里正捏着白色棋子,皱着眉头苦思着该往哪里下,一点也没注意到走进来的李从嘉。倒是宋珂一身素衣眼睛哭得红肿,一点下棋的心思都没有,呆呆的望着门口方向。

    李从嘉走到两人身边,宋珂见到身影就是一怔,露出强装的笑脸冲李从嘉淡淡一笑,只是瞬间又恢复了发呆的神情,目光直勾勾的盯着一处,倒是意可依旧是在沉思着没有发觉。

    李从嘉看了两眼棋盘,将意可手里的棋子拿过放在棋盘上,宋珂缓缓的扭过头,看了一眼就撅起嘴,一副小女孩不高兴的表情。

    “殿下,怎么不去陪着娥皇姐姐?”意可见到李从嘉也是一怔,忙站起来嬉笑着问道。

    府上一早就知道李从嘉回来,无论是意可、王珏还是宋珂都以为明日才能见到他,就连李雪竹都是说了明日来访,这会儿见到意可自然很是欣喜。

    “娥皇睡了,本王过来看看你们。”李从嘉笑道。

    见宋珂依旧是那副表情,李从嘉又说道:“珂儿节哀,宋公的后世本王会风风光光的办好。”

    “奴家谢过殿下。”听李从嘉这么说,宋珂瞬间又流下泪来,哽咽了片刻,趁着两人不注意就跪了下去叩了三个响头。

    李从嘉扶起宋珂,抹去她的泪珠轻声道:“珂儿不必如此,只是本王该做的……,本王知道谢恩阁太挤,已经吩咐张礼去打扫新的院子,待会珂儿就搬过去吧。”

    “奴家谢过殿下。”宋珂微怔片刻,回道。

    见李从嘉盯着自己,宋珂微微羞涩的低下头哽着声音说道:“殿下,奴家回去收拾收拾,不打扰您了。”

    李从嘉也不强留,笑着将人送到门口。

    看着宋珂的背影李从嘉才叹了一声,转身回到树下拉过意可的手说道:“意可要多陪陪珂儿,你也要做起做姐姐的责任。”

    “奴家明白,奴家刚刚就是在开导珂儿呢,为了不让珂儿想太多,才拉着她下棋的。”意可依进李从嘉怀里,俏脸贴在他胸襟上娇媚的笑道。

    李从嘉点头,关心的问了几句近来她的状况,又随意的与意可聊了一盏茶时间,便往落花轩走去。

    正文 第133章 砝码

    更新时间:2013-1-18 8:28:35 本章字数:3215

    (求收藏!)

    李从嘉回府上不到两个时辰,李璟便想出了惩罚李弘冀的方法,那就是将他已经许下的奖赏全部取消,罚其面壁思过一月,再将吴越军的战俘之事交给远在江都的皇太弟李景遂去做。

    李璟最近不再如往常那般犹豫不绝,想到即做,圣旨此刻已经出了江宁府从陆路直接送往了润州。

    刚刚才将圣旨送出,李璟也得了从寿州送来的消息,消息称周朝信使已经抵达寿州,来意是邀请唐国使臣共进大梁城,商谈周朝与唐国的同盟之事。

    李璟放肆的大笑了两声,原本只是唐国一厢情愿的事,如今周朝主动提出同盟,那么主动方已经掌握了在了唐国手中。

    李璟笑过之后,不得不将李从嘉再次招入宫中,同时进宫的还有殷崇义、王崇质、萧俨等若干众臣。

    别说李璟是昏君,但他的昏只是分时候分事情,与周朝同盟之事,这是李璟最想看到的结果,两国同盟之后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起兵戈,这样一来形势便有利于唐国的发展部署,向南平出兵,打下南平之后,再对吴越下手,拿下这两个潜在的威胁之后,唐国便可以根据周朝的局势来决定以后的步调。

    从吴越的进犯,李从嘉和李弘冀的取胜来看,吴越军队实力也不过如此,至少已经不被不懂军事的李璟放在眼里,但是对于李从嘉来说,这次的取胜有很多因素,最为主要的就是吴越军主帅的疏忽大意,其次就是天时地利的问题,依着他的想法他倒是想再发展上三年五载之后再开战,可是形势已经来不及。因为吴越的试探周朝势必会调整策略,郭崇韬可以两月打下前蜀,柴荣也未必不可,若是柴荣轻易的拿下蜀国,再将南平和北汉等等诸国取下,在契丹与唐国之间,他一定会选择面对唐国。而蜀国和北汉两国加在一起也不会耗费柴荣三年五载的时间,顶多一年便可,因此李从嘉认为唐国也不得不抓紧时间扫平威胁再图发展。

    在李从嘉和李弘冀大胜吴越军之后的这几天,李璟一直在想着与周朝同盟的可能性,也在考虑着如何对吴越用兵,每日他都会仔细的看上几眼地图,虽然他对军事一窍不通,但他也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很巧合他的想法与孙晟之前给萧俨所出的主意不谋而合,分三路出兵,一路取华亭,二路取湖州,第三路取苏州。然后再取秀州,一点点向南蚕食,直到吞并吴越。

    李从嘉接到宫中传召的消息,知道父皇再叫他进宫定有要事相商,也来不及去与熟睡的周宪说一声就匆匆进了宫。

    在路上李从嘉就听内侍说周朝信使来唐国之事,他不禁一笑心道:这边战事才结束,周朝居然这么快就有了反应,看来他们也是怕了,不过如此也好,这也有利于唐国清除自己的威胁。

    李从嘉进宫之时众朝臣早就已经到了,他依次问好之后才坐在一边听着父皇说话。

    “如今我朝与吴越初战已完,也取得了大胜,从中朕看到了我国的军士实力,同时也看到了吴越军的软弱,朕已经有意日后向吴越发兵。”李璟郑重的说道。

    在座的众人皆是一阵惊讶,多人纷纷想开口,这时李璟又说:“刚刚朕又收到寿州送来的消息,周朝信使已经到了寿州,周朝柴荣有意与我朝达成同盟,如此一来也印证了六郎所说,吴越之军是周朝的试探之兵,所以朕才下定了决心要将吴越吞并,免得将来我国对外用兵再受到吴越的偷袭。”

    “皇上同盟之事还未定下,对吴越采取行动不能操之过急。”殷崇义见皇上信心满满的,就怕他被这两场大胜冲昏了头。

    “殷爱卿不必担心,朕心里有数,对吴越用兵是要放在最后才成的,此时唯一的大事就是促成与周朝的同盟。”李璟头脑十分清醒的笑着。

    见李璟如此说众臣这才舒了口气。

    李璟扫了几眼在座的臣子,问道:“与周朝的同盟关系到我国今后的走向与发展,如今周朝主动提出,已经对我朝很是有力,不知道哪位爱卿自荐可以出使周朝,与周朝商议此事,签订同盟协议啊?”

    “皇上,臣认为郑王殿下当得大任,郑王殿下文能治国武能安邦,是我朝不可多得之才。”众人皆在思量之间萧俨站出推荐道。

    李从嘉刚刚还想着是否会有人推荐自己,这会儿见萧俨站出来不禁一怔,这事对朝中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就算萧俨不推荐李弘冀也应该自荐才是,怎么不可能轮到他推荐自己。

    李从嘉看着萧俨的背影在心里一笑,便认为他一定是有别的想法,不过这会儿李从嘉倒是想不出萧俨推荐自己究竟是为了什么。

    李璟微微一笑瞄了李从嘉两眼,又看看萧俨说道:“六郎是个人选,但是他还有其他事情要做,诸位爱卿再说说谁可以胜任。”

    众人沉默良久,严续才缓声说道:“皇上,臣认为孙晟可以胜任此事。”

    听着严续的声音众人皆是茫然的看了过去,李璟搞不明白,李从嘉也搞不明,所有人都是不明白,孙晟曾是孙党的头目,与保皇党中新近崛起的严续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的瓜葛,这会儿严续怎么会推荐孙晟,众人皆是困惑。

    李从嘉清晰的记得韩熙载说过孙晟有意投效自己,他没有任何表示,难道是孙晟等不及,又找到了严续不成?

    严续不管众人异样的目光,再次说道:“臣认为,此时诸位大臣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只有孙晟赋闲在家,他又曾经是朝中重臣,虽然曾经犯过错误,但那是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如今这关系到国家利益的大事,臣认为孙晟定然不会辜负皇上,一定会尽心尽力的处理好此事。”

    “父皇,儿臣认为孙晟去还不如韩侍郎去,孙晟与宋齐丘之事已经被天下各国看成了我唐国改革发奋图强的,若是再次启用定然会让其怀疑,那么我国所付出的努力就白费了,因此儿臣认为孙晟不可再用。”李从嘉怕皇上被严续说动立即阻止道。

    “六郎说的有道理,孙晟就不要再提。”李璟笑着点头,他对孙晟和宋齐丘已经彻底失去了信任,就算如今宋齐丘已死。

    李璟又将目光转向韩熙载,见他没有任何的表情,笑着问道:“韩爱卿,你对此事怎么看?”

    “皇上怎么说臣怎么做就是。”韩熙载笑道。

    虽然他手上有事要做,但他也希望能够通过他的手达成与周朝的同盟,这事也将在他的仕途上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那好,朕就派遣韩爱卿出使周朝商谈同盟之事。”李璟见韩熙载应了,笑着说道。

    “诸位爱卿对此还有没有别的意见?”韩熙载领旨之后,李璟又问。

    “皇上,臣认为此事应该派皇太弟、燕王或是郑王去,只有皇家有人去了才能够体现出我国的诚意。”常梦锡瞄了一眼萧俨之后立即站出来说道。

    李从嘉微微一笑,萧俨在推荐他时他还不明白为何,但常梦锡如此说他就明白了。萧俨推荐他,是有意引出威望和实力相对更高的李弘冀,让李弘冀亲手促成此事。

    此时常梦锡如此说,仔细分析就可以得出结论,为了大局,作为皇储的皇太弟李景遂是一定不可能去的,而在李从嘉与李弘冀之间选择,就一定会是李弘冀胜出,但是他们却是不知,皇上因李弘冀擅杀俘虏之事,刚刚才下旨取消了对他的奖赏又罚其面壁思过。

    “此事就不要再提,朕已经决定,就由韩熙载出使大梁。”李璟此刻看出了常梦锡的用意,也不看他就大声说道。

    萧俨和常梦锡两人低头对视了一眼,心里同时一叹。

    李璟瞥了两人一眼,再次将目光转向韩熙载,压低嗓音说道:“韩爱卿今日回去就准备行装吧,明日启程前往寿州,与等候的周朝信使同行,到了大梁一定要以我唐国的利益为重,不能有损我国威。”

    “臣遵旨。”韩熙载应声道。

    李璟随即又板着脸说道:“这事就先告一段落吧,大事说完,朕还要说一件小事,今日朕收到无锡县送来的消息说燕王在对吴越战事中擅杀两千俘虏,此事已经不用再做调查,皆为属实,此事已经对本国在天下诸国中产生了极坏的影响,日前朕已经奖赏过燕王,因为他擅杀俘虏,奖赏之事就作罢。常州一万五千战俘之事就由皇太弟景遂来处理,等待日后吴越朝中传来消息,是交换还是送去做苦工再做打算。”

    萧俨和常梦锡两人再次对视一眼,这才明白皇上为什么会拒绝他们的建议,对于杀俘之事两人皆是不清楚,但这?br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