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乱世烽烟 > 乱世烽烟第31部分阅读

乱世烽烟第31部分阅读

    表现让他看出了一丝不正常,之前的孙晟虽然有些脾气,但是脑子倒是很灵光的,最近他出的一些主意在常梦锡的眼里看来都是一些政治初入门者常犯的错误,漏洞百出。

    在常梦锡眼里,若不是孙晟因为免职受了打击导致脑子不灵光,就可能是他故意而为,不过常梦锡倒是希望孙晟是脑子受了刺激坏掉了。

    正文 第112章   策略

    更新时间:2013-1-16 8:37:18 本章字数:3180

    (求收藏,求推荐!!!)

    孙晟见常梦锡也挡着自己的路,不屑的瞥了他一眼说道:“就算是我等想为殿下扩大势力,皇上又会允许吗?此时燕王殿下手中的势力已经够大,贸然提出朝中保皇党和冯延巳等人定然不会同意,怕是皇上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对燕王殿下有些别的想法。虽然说驸马府惨案没有任何的证据,但是别忘记了皇上还是在怀疑燕王殿下的。”

    “那孙丞相是坚定你的看法要对吴越用兵了?”常梦锡冷声问道。

    “正是,老夫早就想好了一套策略,水陆两军同时出发,水军分成两路,一路可以从润州出海直奔华亭,另一路从润州通过运河直奔苏州牵制苏州的力量,陆上可以从太湖南侧直击湖州,水军可在华亭登陆,占领华亭,待两军取得湖州和华亭之后,便可对秀州形成夹击之势。苏州有润州水军牵制定不会出兵救援,在我军拿下湖州与华亭之后,可以联军攻打秀州,反过来再将陷入孤立的苏州拿下,如此一来,苏州、湖州、秀州以及华亭定被我唐国所取。”孙晟说完不禁为自己的战术沾沾自喜。

    “孙丞相把吴越军士都当成了纸糊的不成,吴越军士会看着我陆军直取湖州?会任凭润州水军在华亭登陆?那钱俶会看着不派援军?”萧俨倒是觉得他的策略不错,但是最重要的是他忽略了此时吴越军队的战斗力和唐国此时的实际状况。

    孙晟见萧俨如此说就是一笑道:“其实老夫攻打吴越的用意不仅仅是为了拿下这几个州县,而是想想着借着这次机会削弱燕王殿下竞争对手的力量。当然若是我军取胜最好,若是不胜燕王也会失去竞争对手从而变成一枝独秀。”

    “孙丞相此意何解?”常梦锡倒是没有反应过来,直接问道。

    “若是皇上同意对吴越用兵,那么萧丞相可以给皇上建议陆军可派郑王殿下的银枪都去冲,去华亭的水军可以派遣江都皇太弟的水军,就算是冲不下,燕王殿下的两个威胁也会失去。”孙晟再次笑道。

    萧俨与常梦锡同时怔怔的看着孙晟,良久萧俨才说道:“此办法是不错,借助外力去消耗竞争对手的实力,燕王殿下只需从润州通过运河去苏州牵制就好,待看两方的战绩情况而后动。就算是郑王殿下与皇太弟无法拿下湖州与华亭也无所谓,你我在朝中帮着燕王殿下说项,皇上也不会怪罪殿下按兵不动,或许还会认为燕王殿下用兵老成,责怪皇太弟和郑王冒进。”

    孙晟眼皮抬起再次笑道:“那这事还要萧丞相与常侍郎多多在皇上面前提起,同时还要将周朝与蜀国的状况说的再严重一些,无暇顾忌我国,再说那吴越此时海潮倒灌,损失严重,朝中正在救灾,也是无暇顾忌我国,怕是皇上就会因此而动心。”

    孙晟很想此时两人犯错误失去皇上的信任,但是他也想皇上能够同意他的想法。虽然他没有权利,但毕竟是站在李弘冀这一边,他这也是一箭双鵰之棋,若是皇上与其他众臣不同意,萧俨欺君利用虚假的消息来引起战事,若是被皇上知道定会受到责罚。

    “若是损耗了兵力,让我国没了抵御周朝和吴越的联合攻击怎么办?”常梦锡还有着一丝清醒。

    “这常侍郎不用担心,江都水军和银枪都上了战场也都是不中用的力量,就是有他们在也担不起重任。”孙晟轻声一笑。

    常梦锡这才点了点头道:“如此就好!”

    “哈哈。”

    “哈哈……”

    三人对视,室内顿时笑声一片。

    李从嘉听了消息就直奔皇宫,一进入内殿就见父皇跪坐在榻上,眼睛紧闭,眉头微微皱起。几案上的茶碗还冒着热气,刘贵站在身后一见李从嘉进来就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示意他皇上正在休息,不要打扰。

    李从嘉只好在下手方位坐下,等着李璟沉思之后睁开眼睛。

    李璟在李从嘉坐下时就听见了声音,睁开眼睛就笑着道:“六郎,已经数月没有进宫了。”

    “儿臣见过父皇。”李从嘉行礼。

    “免了。”李璟就是一笑,随即就吩咐刘贵给李从嘉端茶,见刘贵走开就心急的问道:“六郎,你可知此时周朝正在蜀国用兵?”

    “回父皇,儿臣知道此事,并且听说蜀国有信使来求同盟共同抵御周朝,儿臣认为父皇可以答应蜀国来使,但只需表面上做些文章即可,儿臣料定周朝对蜀国用兵用不了多久就会停下。”李从嘉不等李璟多问直接说道。

    “六郎怎么会有如此想法?”李璟倒是希望周朝对蜀国用兵不停,这样就会顾不上唐国。

    李从嘉思索片刻回道:“回父皇,儿臣认为蜀地易守难攻,此时周朝对秦州与凤州两地用兵,只因这两地相对来说地里条件要比蜀国内部好进攻。周朝对北汉高平之战奏捷之后,连续取得了北汉与契丹几个郡县,北汉采取稳固防守政策,契丹也回了幽云十六州,若是对蜀国全面用兵还不如直接发力夺取幽云十六州,相对来说那幽云十六州可是没有蜀国那么险峻的地理条件,况且契丹连年用兵消耗很大,朝中出现分歧,柴荣都不对幽云十六州用兵,怎么可能贸然的全面进攻蜀国。此次进攻蜀国他只是为了取得秦州与凤州,柴荣此时是想拿下一切能拿之地,待日后拿下这两州定会停下休整。”

    “相对蜀国和契丹幽云十六州来说,我唐国江淮之地就没了任何的屏障,待他休整之后定会向我唐国进军,所以儿臣认为父皇可以先收了蜀国的好处用于养兵,守好江淮防线,帮衬之事还是只做表面文章的好。”

    李璟沉思良久,他是多么想周朝去攻蜀国,自己做个太平皇帝啊,蜀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想要攻下怎么也要个三年五载时间,这三年五载的消耗,恢复还需要若干年,他便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发展唐国的经济军事实力来对抗周朝。

    “那此事就这么办,六郎还要用心练兵。”李璟被李从嘉这么一说忽然对这局势很是忧心,叹了一声道。

    “父皇请放心,儿臣正在努力,若是待周朝大军来袭,儿臣定会奋力抵抗。”李从嘉从容的笑道。

    “如此就好。”李璟见此就是一笑。

    “父皇,儿臣冒昧的想问问朝中诸位大臣对此事的看法。”李从嘉看着李璟的表情再次问道。

    李璟沉吟道:“殷崇义等人同意对周朝用兵,只是朕知道我国的实力不能与周朝对抗,所以为难,冯延巳等人也无法给朕好的建议,倒是萧俨等人说周朝与蜀国激战,我国最好不要插手,若是贸然的行动身后的吴越虎狼定会与周朝共同对我国发动战争。”

    李从嘉沉思片刻说道:“吴越防线只需守好太湖和长江口一带就可,没有周朝吴越定不会擅自妄动,此时周朝进攻蜀国也无暇顾忌我国,但是儿臣认为江淮防线的把浅要更加仔细一些,不能给周朝任何机会,同时我国也要加紧备战。当然最好的办法是能与周朝达成同盟协议,我国便有时间来对付吴越。”

    “与周朝达成同盟协议?”李璟琢很是讶然的说道:“六郎说这个同盟协议怎么办?太宁已嫁,永宁还小,哪里还有公主可嫁?”

    “父皇,与周朝同盟未必就是通婚,也可以让其见识到我国的实力,惧怕我国,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李璟嗤然一笑,道:“我国的实力?六郎不是不知,此时周朝定不会把我国放在眼里,若是将一切都给周朝看到那么怕是他明日就会派兵来袭。”

    李从嘉淡然而沉着的说道:“父皇,儿臣所说的实力只是假象,我们可以邀请周朝使者来我国做客,事先将一切都准备好,让其看到我国的稳定、军士实力和百姓生活的富足等等。”

    “那如何才能邀来周朝的使臣?”李璟露出一抹笑意,认为这个方法很是不错,这应该也算是一种军事上的震慑,起码要比通婚达成的同盟好的多。

    李从嘉建议道:“父皇,这样的理由很多,儿臣此时倒是没有任何的思路,不过朝中大臣在一起商议定会有个好结果。”

    “好。”李璟点头笑着。

    “父皇千万不能听信任何人的用兵建议,我国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来准备一切,此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边境的防御和军队的备战,只要此时不动兵戈什么都好说,若是了动兵那就什么都晚了,提前进入战局只会让我国处于不利。”李从嘉怕他被人一劝说就又动了心思,这才嘱咐道。

    “六郎放心,朕都明白。”李璟倒是不恼儿子如此说话,只是一笑道。

    两父子围绕这个话题又聊了片刻,李从嘉这才出了皇宫。在他刚刚离开时,萧俨和常梦锡便因要事入宫觐见。

    正文 第113章  文化交流

    更新时间:2013-1-16 8:37:18 本章字数:3290

    (求收藏,求推荐!!!)

    李从嘉出宫,李璟就在琢磨着该用什么方式将周朝使臣邀请来唐国,正在他没有任何思路时,萧俨与常梦锡就来了。

    见到两人李璟也不问两人来的用意,直接就笑着说道:“朕正在愁闷一事,两位爱卿来的正是时候,且先给朕出个主意。”

    萧俨和常梦锡见皇上的笑脸就同时应声。

    李璟笑着将李从嘉所说之事讲了出来。

    萧俨与常梦锡对视一眼,略微沉思,若是按照皇上所说那他们的计划就落空了,便急忙开口道:“皇上,臣认为没这个必要,此时周朝与蜀国用兵正在水深火热之中,周朝大军几乎全部调拨到秦凤二州,正无暇顾忌我国,臣认为此时正是对吴越用兵的好时机,除去吴越,在周朝对我国用兵之时才不会背腹受敌。”

    李璟微微蹙眉,李从嘉刚刚与他分析过周朝对蜀国用兵的意图,若是此时对吴越用兵定然会被周朝抓到空隙,不过萧俨说的也有些道理,毕竟吴越一直以来都是中原王朝一条狗,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咬自己一口。

    李璟虽然认为吴越有威胁,但他也认为李从嘉说的有道理,不能让局势在他的手中恶化,于是就揭过此事笑道:“两位爱卿不必再说此事,先将朕的问题解答了再说。”

    萧俨沉思片刻就说道:“皇上,此事很简单,我国文化底蕴深厚,可以用举办文化交流等等方式来邀请各国使臣来参加,文化的交流不涉及到军事,想必各国都不会拒绝。”

    “好,”李璟眼前一亮,认为这个主意很是不错,笑道。

    见皇上笑的灿烂,常梦锡很怕三人商议过的事情落空就再次说道:“皇上,臣认为真的没有必要,如今周朝有北汉和契丹的威胁,又在对蜀国用兵,对我国已经没有任何的压力,此时正是打击吴越的好时机。”

    李璟皱起眉头,现学现卖的说道:“两位爱卿难道不知蜀国易守难攻?当年魏国数次进攻蜀国均已失败告终,如今周朝只是对蜀国的秦州与凤州用兵,想要再进一步却是难上加难,而我唐国江淮地区相对蜀国却是没有任何屏障,周朝取完秦凤二州定然会向更容易取得的州县用兵,若是我国此时贸然与吴越发动战争,可是愚蠢之极。”

    萧俨和常梦锡顿时脸上一红,李璟虽然没有直接骂两人愚蠢,但也差不多是在说他们两人了。刚刚在府上与孙晟商议过的事,还没提出具体方案就被皇上给否决了,两人心里多少都有些不甘。

    萧俨见皇上不用意出兵沉思片刻说道:“皇上,既然周朝有威胁,那吴越也不得不防,宣州、润州以及江阴最好能统一指挥调度,这样防线才能更加的统一协调。”

    若是说李璟之前不知萧俨和常梦锡的用意,那么这会儿就明白了,他们这二人原来是意图为李弘冀来谋更大的权力。朝中面临危机,这两人居然还想着媚上争权,对此李璟很是不悦,皱着眉头说道:“此事以后再说,两位爱卿若是无事那就先且回府吧。”

    在李璟眼中李弘冀的宣州和润州大都督之职已经是很高了,手中不仅有军权还有政权,若是再给他加上江阴军的控制权,那么李景遂必然会更加的难做,虽然李景遂一向仁厚和善,但涉及到自身利益谁都无法说清未来会是如何,若是李景遂不悦暗中做些什么,那么朝中局势又将会陷入混乱之中。

    萧俨与常梦锡被李璟打发走,便又派人将冯延巳和韩熙载诏进宫中,萧俨与常梦锡一心为李弘冀谋权,这文化交流之事两人都不会用心去做,在李璟的眼里很是认可交给冯延巳和韩熙载来做。

    冯延巳与韩熙载在宫外碰面,两人对视一眼,因为最近李从嘉的授意要与冯延巳等人搞好关系,韩熙载也与冯延巳等人的接触多了一些。李从嘉的授意是不需要深交,只需将两者关系搞到和睦就好,但对于韩熙载来说现在的冯延巳等人是人畜无害,没了宋齐丘这帮人只想着与皇上献媚,因此偶尔也会在一起饮宴赋诗。

    对于韩熙载与冯延巳等人的来往,殷崇义等人也不去多管,萧俨也是不想,不过众人倒是看得出来这是郑王殿下有意与冯延巳等人打好关系。

    “正中,可知皇上召见是为何事?”韩熙载笑眯眯的问道。

    “老夫也是不知,叔言不必心急,一会进了殿就知道了,肯定不是坏事。”冯延巳就是一笑道。

    韩熙载这还是第一次与冯延巳单独被皇上召见,之前因为宋齐丘的关系,李璟知道朝中的分派仇恨明显,也不给一些不和的大臣共同觐见的机会,如今宋齐丘在九华山,冯延巳又与韩熙载走得很近,想起两人皆是才学卓著,便将两人一起叫来商议。

    两人一进御书房见到皇上正在作画,冯延巳和韩熙载两人请安之后,冯延巳就笑着说:“皇上,这画可真是越来越妙了。”

    相对李璟的诗词,他的画倒是不如他人,不过此时画得这黄鹂却也是惟妙惟肖。

    “正中不必夸朕,朕知道自己的水平。”李璟莞尔一笑道,“今日我召见正中和叔言是为了举办我国的文化交流之事。”

    “文化交流?”冯延巳眨了眨眼睛,有些茫然的看着韩熙载。

    “将我国最好的诗词书画都集中起来,邀请各国的翰林来我朝观赏。”李璟微微一笑解释道。

    这种小型的集会在唐国来说是很常见,人、七八人、十几个人聚在一起饮宴赋诗、欣赏词画,但这都是小型活动,若是举办这么一项大型的活动,筹备时间定然少不了,花费也少不了。

    冯延巳仔细一琢磨便说道:“如此一来可是要花费一些时间和大量的银钱。”

    “时间和银钱之事,正中不用操心,这些事情朕有意交给两位来做,正中是诗词大家,叔言身为翰林学士也应该负起责任,不知你们二位可有意见?”李璟笑问。

    冯延巳自然是没有任何多余想法,皇上说完他就笑着点头应了。

    韩熙载倒是有些犹豫,此时朝中都在担心周朝的威胁,在此时举办此事是不是有些太没正事了,若是他应了,定会被朝中大臣咒骂,郑王殿下那里怕是也说不过去。

    沉思片刻韩熙载就说:“皇上,如今局势对我国不利,应该整备军队才是,不应将钱财放在其他事情之上,臣认为此事不应在此时举办。”

    李璟就是一笑,说道:“朕明白叔言的想法,朕也知此时正是危急关头应该好好练兵才是,但是此事也是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大事。叔言不知朕的实际用意,且听朕来说说。”

    “六郎刚刚进宫与朕说过,要借着某些事情将各国翰林学士请来,让其看到我朝的强大军事实力,从而让周朝惧怕我军的实力,与我国签订同盟互不侵犯条约,这样我国没了周朝的威胁,便可以稳固发展,先将吴越拿下再去谋求其他。”李璟淡然的说道。

    “可是我国哪里有什么强大的军事实力?”韩熙载一脸的尴尬,说完便低头抬眼盯着李璟。

    “这就需要两位爱卿的共同努力做些表面文章了,若是单单是为了举办文化交流,朕也不会在这个时辰将两位爱卿召进宫中,朕主要是想与两位知会一下,然后二位想出个具体的方案来,若是想不到可以去请教六郎。”李璟笑道。

    两人一起出宫,冯延巳在跨上马车之前就笑着说道:“叔言,此事老夫有些想法。”

    “正中请讲。”韩熙载转过身子说道。

    冯延巳笑道:“不如此事我们分开来做,叔言此时正在兵部,这军中之事懂得比老夫多,所以这军队的事还是交给你来做,况且叔言又与郑王殿下熟悉,做什么都方便一些,这文化交流的内容由老夫来想,我们分工明确,此事也能尽快的完成,叔言认为如何?”

    “如此也好。”韩熙载笑着点头,他此时也是无意去请才子摆弄诗词歌赋。不过他对如何做表面文章也没有任何的头绪,既然郑王殿下能够提出此事,那么就一定有自己的想法,便决定明日下朝去请教。

    李从嘉的用意,文化交流主要是为了让周朝看到唐国的军事强大,百姓生活富足,他国使者倒是不用去多想。让周朝看到唐国军事的强大、百姓生活富足也是一件极为容易之事。

    周朝若是遣使而来,那么一定会从寿州进入唐国,因此只需在寿州以及沿途做好准备就可以,寿州到江宁府的沿途布置也很好说,官道周围两侧皆没有村庄,村庄都需要下官道再走上几里,只要迎送军队路过村庄不进村,提前准备一些百姓穿着体面携带金银肉食出来劳军便可。在周朝使者进入江宁府之后也不必限制其自由,任其看江宁府百姓生活富裕安康,若是想要周朝使者更加相信,只需要再给各个茶馆的说书先生备好歌颂唐国的段子即可。

    韩熙载与冯延巳分开,回到府上仍在考虑着如何实施,他不知道郑王殿下如何去想,不过他也不心急一边哼着小调一边思考之时,就见秦娥迈着沉着的步子脸上挂着笑意走进了内室。

    正文 第114章 觉察

    更新时间:2013-1-16 8:37:18 本章字数:2769

    (求收藏,求推荐!!!)

    “阿郎,什么事情这么开心?”秦娥一听韩熙载哼着小曲就笑着问道。

    秦娥早已经适应了韩府的生活,虽然她姿色不及韩熙载的那几个年轻妾室,可是万般成熟的女人风情却是几人所没有,韩熙载因此也是对她宠爱有加,韩熙载对他谈不上爱,如今的宠爱或许也是缘于之前的没有得到,才会让他万般的想,感情这东西是个复杂的事,就算是在这个时代的韩熙载也不例外,只是当初没能得到或者失去,才会在心里记挂不停,如今得到才会倍加珍惜。

    由于年轻时用了太多的朱砂避孕,秦娥到老也没有为宋齐丘产下一男半女,已经中年的她怕晚年生活孤苦,便收留了个养女,起名秦若兰,如今秦若兰已经年芳十六,在李从嘉抄家之时,母女二人便带着婢女一起被送进了韩府。

    韩熙载摇了摇头,自从投效李从嘉之后他已经习惯不再将任何朝中事情与自己身边的妾室提起,将秦娥的一双白净小手捏在手里,笑着说道:“与老夫喝上两杯如何?”

    “阿郎,知道奴家不甚酒力。”秦娥婉转一笑。

    “醉了更好,阿郎我今晚便与你在一起如何?”韩熙载哈哈一笑。

    “若是被王屋山见到又要呷醋了。”秦娥成熟的脸上,带着柔美的笑意。

    她已经过了那呷醋的年纪,现在的她只求着能有个好的归宿,宋齐丘被囚于九华山,他能进入韩府已经是心满意足,可不想与那些韩熙载的姬妾去争抢宠爱,现在她只盼若兰将来有个好归宿。

    “不要去管她,老夫今日就要与我的美人共枕。”韩熙载还没饮酒看着她的笑意便醉了,这媚态是那年轻女子所不能及的,就算是不经意间流露出来都会将男子的魂魄勾走。

    “那奴家陪着阿郎就是,不过阿郎可要为若兰找户好人家嫁了。”秦娥见他的表情就趁机说道。

    “这事好说,秦娥不想若兰嫁得太远,那老夫就在府上给若兰找个家生子如何?”韩熙载笑道,在他眼里若兰只是个养女,嫁给府上忠诚的家奴也没有什么。

    “那可不好,若兰要嫁给有才学之人,还要做正妻。”秦娥忙说道。

    “这也好说,等老夫手上的事情忙完就去帮若兰找找。”韩熙载说完就吩咐婢女上酒菜,又将秦娥抱坐在几案后的软榻上。

    萧俨正在为自己所提的建议被皇上拒绝而苦恼,想着皇上一心想将周朝使者请来,他不知道周朝使者来了,以文化交流的名义怎么就能让两国达成同盟协议,若是只是凭借文化层次的交流就能达成同盟,那周朝的皇帝就也太过于白痴了。

    原本这时局对燕王殿下来说可是很有利,若是皇上应了,他们之后都不用去考虑李景遂与李从嘉对李弘冀的威胁,两人在吴越失败,兵力损失不说威望也会跟着锐减,这样一来燕王殿下若是再做出一些大事,那么储君之位就唾手可得。

    “这该如何是好?”常梦锡见萧俨低着头沉思不禁开口问道,两个方案都被皇上拒绝了,他心里也是苦恼。

    “先看看皇上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再说吧,周朝不会因为文化交流促进就会达成同盟,但皇上所分析的局势也不是没有道理,秦州与凤州相对来说地理条件好一些,周朝很有可能拿下两州就此罢兵,调头来向我朝发动进攻,所以我们也要谨慎一些,孙晟的提出此种方案让我们腹背受敌的几率很大。”这会儿萧俨才想得明白了一些。

    “萧丞相,下官有事不知当不当说。”说起孙晟常梦锡便开口道。

    “嗯?有事你就讲。”萧俨看了他一眼就叹了一声道。

    “不知萧丞相有没有注意到孙晟自从被免官之后,经常会提出一些不经过大脑的建议,很多都是会让你我丢掉官职的。”常梦锡说道。

    见萧俨没有开口又接着说:“今日之事也多少有些异样,若是周朝真如皇上所说只为两州,那么我朝发动了对吴越的战争,若是胜利还好说,若不胜利因此腹背受敌,那你我将是唐国的罪人,比那查文徽和陈觉还会让人记恨,皇上也一定容不下你我。”

    “今年年景都还不错,吴越也没有大灾大难,孙晟要你我谎称吴越大灾,就算是周朝不来进攻我国,我国军队在吴越失败,你我还是顶着一个欺君的罪名,怕是到时候孙晟也会因此偷偷的说与皇上。”

    萧俨顿时一怔,想着常梦锡的话,也在联想着这几个月来孙晟的变化,若是他是有意为之,那就是有一种可能,孙晟想借着自己的失败而成为跳板,心说:孙晟为了上位居然连国家利益都不要了,真是可恶。

    “此事不要再说。”萧俨沉思片刻说道,“今日之后你我议事不要再叫孙晟就是,你也去通知下其他人尽量与孙晟远一些,他现在是被权力蒙蔽了双眼。”

    虽然没有当面与孙晟认正,但是萧俨的主观判断已经断定了孙晟一直就是抱有此想法,也不再去考虑他未来如何,只是打算不再去理他,像宋党抛弃陈觉和宋齐丘一样将他孤立。

    孙晟的意图终于被常梦锡道出,萧俨也及时的醒悟。而此时孙晟正在府上搂抱着歌姬一边听着小曲一边在其衣裙内不停的揉捏、摸索着,似是他心爱的宝贝丢在了她的衣裙里,在寻着那宝贝一样。

    孙晟一边摸索一边得意的笑着,想着若是皇上此时应了萧俨的想法,那么就着了他的道了,一旦作战失败,引起吴越的反扑和周朝的进攻,那么萧俨与常梦锡两人将肯定被革职,而他官复原职也就不远了。

    “来,给阿郎唱曲喜庆的曲子助助兴。”孙晟大手捏够了便将手从歌姬怀里抽了出来喊道。

    “阿郎,今日有什么高兴事呀!”歌姬一见他开心便笑着问道,平日里孙晟可是笑脸很少,她们也不敢多问。

    “老夫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官复原职了。”孙晟饮下满杯的酒哈哈笑道。

    “奴婢恭喜阿郎,贺喜阿郎!”歌姬一听便连忙祝贺。

    “好了,快给阿郎我唱两曲欢快的曲子来。”孙晟不去看歌姬自斟自饮道。

    一曲欢乐的曲子片刻间便在厅内想起,孙晟半眯着眼睛,带着微微的醉意,此时他是满心的欣喜。可是他却是不知皇上在见萧俨和常梦锡之前早就见了李从嘉,在听过李从嘉的分析之后根本就没有采纳萧俨的建议。

    他更不知道的是萧俨和常梦锡两人已经发现了他的意图,决定将其彻底的撇下,若是知道一定不会有如此好心情,怕是这个歌姬又要因此丢掉性命。

    郑王府内周宪的小腹早就鼓了起来,从大婚起算去到此时的五月已经过去了近七个的月时间,她怀了身孕也有七月时间,再有三月便要生产,只是生产在八月,天气正是闷闷热热的季节,她有些不喜,听那些仆妇说在这夏季里生产定会很是劳累辛苦。

    都说是酸儿辣女,三个月之后起她便喜欢上了辛辣的食物,回娘家听娘亲说起此事,她心里就有些不开心,若是真的生了个小娘该怎么办,怕是殿下一定会失望的。

    周宪轻叹了一声,就听见柳絮说:“王妃,殿下今日回城了,可是居然没有回府。”

    “哪里听来的?”周宪柳眉一皱问道。

    “府上家奴说的呢。”柳絮回道。

    周宪便再次翘起小嘴,轻声叹道:“殿下又快一个月未回府了。”

    她是多么想每日与他厮守在一起,可是如今天下局势混乱,形势不由人,她只能每日独自想念,不让意可等人看出。

    正文 第115章  改换门庭

    更新时间:2013-1-16 8:37:18 本章字数:3293

    (求收藏,求推荐!!!)

    李璟不做任何的犹豫,应了蜀国的同盟要求,信笺一到蜀国,孟昶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便得意的笑了,直接便将早已经准备好的十万匹蜀锦在泸州装船运往江宁府。

    大船才出发了数日,周朝的大军便已经拿下了秦州和凤州,此时已经在原地休整,似乎并没有再进一步的趋势。

    雄武节度使韩继勋和凤州刺史王万迪,也因战败被俘投降了周朝,因为极力的推荐两人,此时的王昭远脸上也是没有任何光彩,他正在与李昊琢磨着如何才能挽回自己损失掉的颜面。孟昶心情也是烦躁,可是与唐国的同盟才刚刚达成,北汉还没有送来任何的消息,他虽然不是明主,但也不希望看着自己国家土地丢失,就连与费嬴的玩乐都没了兴致。

    王昭远与李昊经过商议之后便直接觐见皇上说出了他的意图,王昭远要亲自领兵讨伐周朝,孟昶除去这个也没有好的办法,被王昭远和李昊的巧舌如簧说服,因此王昭远再次修书给唐国和北汉希望两国能够共同出兵,打个周朝措手不及。

    王昭远的书信还在途中,周朝便派遣了使者进入蜀国,使者当面传达了周朝皇帝柴荣的意思,要蜀国去掉帝号向周朝称臣。

    孟昶虽然不喜政务,但是对于这侮辱之事还是断然拒绝,声称大蜀帝国不惧怕周朝,他日定将决一死战,并且将周朝来使斩于殿外。

    柴荣甚是愤怒,但是知道蜀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也不再多对蜀国用兵只叫秦州和凤州两地严加防御。

    为了谋天下,柴荣在听取王朴的建议之后就决定整备军队,以待冬季淮河结冰挥军向唐国进发,为此柴荣又从夏州交换了万匹战马,准备应战。

    这时唐国的使臣突然的出现在大梁城内,柴荣见这使臣只是为了邀请本国翰林去唐国参加文化交流,未当即给唐国使臣答复,散朝之后这才将王朴等人留下商议。

    王朴捋着胡须说道:“皇上,臣认为此事可以同意,我朝也可以借此探听唐国此时的实际状况,再他回来之后我们好再做打算。”

    “王爱卿说的有道理,那众位可知派谁去合适?”柴荣也有此意,便笑道。

    王朴沉着片刻说道:“皇上臣认为陶谷可以。”

    “陶谷?”柴荣在脑子里想着这么一个人物,想了良久也是想不出陶谷是何人。

    “皇上,这句诗一定听说过,金谷风露凉,绿珠醉初醒。”

    “鹿门先生?他不是早已作古了吗?”柴荣沉思片刻便说道。

    “鹿门先生是那陶谷的祖父,因陶谷避讳石敬瑭,从而改了姓。”王朴答道。“陶谷十岁便能文,才学胆识皆有可取之处……。”

    “那好,就依了王爱卿,封陶谷为翰林承旨。”柴荣便是一笑,“明日早朝朕就宣布此事,之后的诸事朕都交给你来做。”

    王朴等人退下,柴荣坐在龙椅上微微沉思着,想到这唐国的李璟还真是如传说中的一般昏庸,不知唐国大祸即将临头。居然在这时还想起着搞这些事情。

    唐国冯延巳派出使者之后,李从嘉和韩熙载就开始布置起来,自掏腰包拿出了万两银子用做表面的装饰。寿州城内已经给守城的刘仁赡说好,不让周朝的使者进城,这段时日以来要严肃军纪。刘仁赡本就是名将,手下军士皆是纪律严明,就算是李从嘉不说寿州守军也是每日刻苦训练,仔细的守护防线。

    从寿州到江宁府沿途十几个村落,李从嘉也是将银子发了下去又准备了一些杂七杂八的用于劳军的鸡鸭鱼肉等等,同时神武禁军中皇甫继勋也带着三千骑兵开向了寿州,一切准备就绪就只等使者的到来。

    周朝在取得秦凤二州之后对蜀国的停战,也让李璟对李从嘉更加的欣赏,提出攻打吴越的萧俨和常梦锡最近很是低调,两人心里很是苦恼,他们一直在提防着冯延巳和殷崇义等人,却是没有想到自己的内部出了孙晟这么一个人,不过他们却是有苦难言。

    孙晟对于近月来萧俨等人不再找自己议事也很是困惑,原本还等着好事的他突然就被人冷落到了一边,心里也是有些异样。他还在思考着是不是他哪里做错了,被人察觉出了什么。不过没人与他说起,他还抱着一丝的侥幸心理。

    整理了一下心情,想到就算是萧俨不叫自己,他也可以去拜访。想到此孙晟便往萧俨府上走去,一到萧府门口就听说萧俨、常梦锡等一众人正在集会,正想着进府,可是家奴却是将他拦了门外。

    “孙丞相,我家丞相说了,从今以后孙丞相来了都不让进府,您也别为难我们。”萧府看门的家奴欠身说道。

    “萧俨,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孙晟站在门口骂了几句,不见院内有人出来,看门的家奴也不搭话便觉得无趣,转身上了马车。

    孙晟此时很是气恼,眼见着出头无路,又被同党抛弃,沉思片刻便叫车夫往韩熙载府上走去。

    韩熙载忙于布置李从嘉交待的事情,这会儿正不在府上,孙晟只剩下这一条出路也不介意多等。

    见韩府给自己端茶的是个仆妇打扮的妇人便轻轻皱起眉头,啜了一口热茶,便不满的问道:“韩侍郎府上怎么用仆妇招待客人了?”

    妇人听见孙晟问话用手比划了两下,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孙晟微微一愣,问道:“你是哑子?”

    妇人点了点头。

    “韩侍郎府上怎么到这地步了,居然用哑女做招待客人。”孙晟见此只是认为韩熙载府上生活不富裕便摇头笑了一声,再一看这妇人倒是姿色不错,眼前就是一亮便打起了歪心思,但他有事来求韩熙载,也不好在韩熙载未回之时做些出格之事。

    这妇人是韩府车夫韩忠勾搭回来的妇人小翠,她这半年来一直就在府上做些杂活,由于平时手脚勤快,虽然不能言语但是很会来事,府上没有什么重要人物来访皆是她来招待,她一直度做得不错,韩熙载也很是满意。

    今日她也是碰巧遇见了孙晟,当然她不知这个人是谁,只当他是某个朝中的大官,一直恭恭敬敬的对待。

    直到韩熙载从宫中出来,小翠这才退了出去。

    孙晟一见韩熙载也不说别的,直接笑着说道:“韩侍郎,你这个哑子婢女可是模样俊俏得很啊!”

    韩熙载一见他说此事就是一笑,道:“若是孙丞相喜欢,送你就是。”

    “那老夫就多谢韩侍郎了。”对于这样一个女子来说,韩熙载也不在乎,当日他可以将府上数十家伎卖掉,也不会舍不得一个哑女,看着孙晟的脸他就问道:“孙丞相今日怎么有了闲工夫来韩某这府上做客?”

    孙晟倒是不介意提起自己的伤心事,说道:“老夫赋闲在家半年,一直未有韩侍郎有过往来,这次只是闲来无事叙叙旧而已。”

    “孙丞相倒是越发的年轻了。”韩熙载眯着笑道。

    见孙晟脸上微微有些暗淡又说道:“孙丞相可是要比宋齐丘那老贼要好多了,听说他在九华山过得很清苦。”

    “不提他,提他老夫就来气,老夫那七个有着大好未来的儿子现在都成了残疾,老夫也跟着受累……。”孙晟叹了一声。

    “那刘崇俊父子已死,这还是不要再提了。”韩熙?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