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一个木偶似的,呆呆立在黑暗中,生气全无。
如果一定要说,此刻田归农心中还有什么想法的话,那就是,他有一种无法认识二傻子的沉痛感觉。
王猛将田归农的祭刀击飞后,立刻面色铁青对田归农喝道:“田归农!来而不往非礼也!你田归农既然想看着老子自己砍掉自己的双手双脚,那老子就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让你自砍手足吧!”
说罢,王猛一道法诀打出,也对空中的妖兽袋吩咐道:“去!给老子在田归农的手指和脚趾上各咬一口!老子要亲眼看见这个畜生砍掉自己的双手双脚!”
空中的妖兽袋一阵挣动,就见一道红光从里面飞窜出来,直扑田归农而去。
赫然也是一条一阶赤练蛇妖兽!
田归农见此,顿时吓得三魂丢了七魄,全身颤栗如筛糠,他下意识想跑,可双腿软软的,绵绵的,一点力气都没有,一点都不听使唤,怎么也跑不动。
还有一股温热的液体,竟然自作主张,未经田归农的大脑允许,就稀里哗啦地,直接从田归农的裤兜里流了出来。
田归农一屁股瘫坐在地上,目光惊恐已极,人色全无。
空中,那条赤练蛇妖兽并未因此就大发慈悲,改恶向善,仍然红光一闪地,在空中划过一道淡淡的红线,直扑田归农而去。
可就在此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黑暗之中,一股惊人之极的天地元气,猛然猛烈爆发了出来。
与此同时,一声愤怒之极的暴喝,紧跟着传了过来:“住手——”
王猛一怔,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一道刺目的白光,就从黑暗中疾射而出,带着一股惊人的威势,竟在半路上,就一闪而至地洞穿了那条赤练蛇妖兽,直向王猛身上猛扑过来。
时间在那一刻,仿佛一下就凝固了。
在王猛的眼睛和眼睛的余光中,一下就看见了好几件惊人之极的事情!
然后他的人,就飞了起来。
王猛看见的第一个惊人事件是,那道白光在洞穿赤练蛇妖兽、毫无障碍地将它一斩两断后,威势不减,竟然一闪而逝的击中了自己,虽然被软甲阻了一下,但仍强势洞穿软甲,又一偏的洞穿了自己的右胸后,才倏然消失不见了。
这时,王猛看见自己飞了起来,向身后的无底深渊中落去。
血光飞洒。
王猛看见的第二件事情是,在自己的眼睛的余光中,一个气势威猛的白袍汉子,倏然从黑暗中飞窜出来,蓦然抬手一指,一道白光飞出,轰然击中了空中的一阶夜鹫妖兽。
那只夜鹫妖兽惨叫一声,鲜血与羽毛纷飞,然后轰隆一声,砸落在地上。
王猛看见的第三件事情是,这时陈不识也从黑暗中飞奔而出,满面怒容,毫不客气地和那个气势威猛的白袍汉子拼斗了起来……
至于最后一件事情,那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妖异”了!
那是王猛在跌下深不见底的断天崖后,才看到的。
当王猛和他胸中淌出的一抹鲜血,飘飘荡荡地落下悬崖时,一道强劲的旋风呼啸而过,一卷将王猛卷起,呜呜尖鸣着,直奔悬崖上的一个黑黝黝的大洞而去。
那个黑黝黝的大洞,似乎是一个恐怖的大嘴,一下就将王猛吸了进去,然后直线垂落。
可就在此时,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与王猛肉身一同下落的那抹鲜血,仿佛被什么怪物吸引了似的,蓦然加速向黑漆漆的洞底疾射而去,轰地击在这个怪洞的洞底上。
这个怪洞的洞底,至少有上千平方米,上满结着了厚厚的森寒袭人的坚冰,唯独被鲜血击中之处,是一块干爽的古铜色的地面。
那块地面被鲜血击中后,蓦然蓝光一闪,浮现出一个诡异的蓝光漩涡。
湛蓝湛蓝的蓝光,像漩涡一般流转起来……
当然,如此诡异的一幕,王猛是无法亲眼看见的。
他能看见的是,那道蓝光漩涡将那抹鲜血吞没后,蓦然像潮水一样暴涨上来,漩涡中光芒流传不息,竟然一下将王猛下落的身躯托住,然后王猛就如泥牛入水一般,霎时消失不见了
蓝光一闪消失,洞中再次沦入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
第1卷 各怀心思 第43章 天道1
时间倒退约莫250年。
商纣王末年。
话说周武王自孟津观兵后,于牧野大败商纣王,又先后扫平卫、磨、厉、宣方、鬼方等国,三分天下有其二,众望归于一人,被八百诸侯共推为天子,从此荣登大宝,大周代商而王天下。
其时,仙界大战已以阐教大胜、截教大败而告终。
这一日,阐教门下众仙见姜子牙大功告成,封神在即,纷纷向其贺喜。
又因大周立国之初,百废待兴,天下之事千头万绪,而且封神日近,姜子牙虽然日理万机、披心沥血,也尚未理出个头绪来,不由郁闷不已。
众仙体察到姜子牙的苦衷,不愿在西岐添乱,于是俱告辞而归。
临别前,姜子牙自然要向众仙请教国是方略的,而这些二流的大仙,诸如杨戬、哪吒等人,以及三流小仙诸如韦护、木叱、李靖、雷震子之属,辈分、职位皆不很高,害怕言多必失,出口惹祸,自然也不敢泄露天机,于是俱支吾地道:“昔日在西岐登台拜将时,上仙云中子曾曰‘两枚仙杏安天下,可保周家八百年’,可见大周天下早有定数的。既是天命有归,子牙兄安享人间的泼天富贵便了,又何必问焉?”
经这么一暗示,姜子牙才想起,原来玉虚门下“十二金仙”中,确也有那么几位师兄,曾经直接或间接,对他这么提过的。
如此说来,大周朝稳坐八百年天下,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了!
要知道,自仙界大战之后,阐教“十二金仙”的地位扶摇直上,气势迫人,除了鸿钧老祖、老子、原始、女娲、接引、准提等区区数位大圣人、圣人能压住他们一头外,其余的神、仙两届中人,哪个还能跟他们比肩?
哪个还敢跟他们争锋?
可以说,“十二金仙”说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就等于是“天意”!
想到此,姜子牙顿时有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轻松感,一颗紧张的心,终于放松下来,并大大的吐了口气,心道大周既是天命所归,这朝中俗事,何不先放一放再说?
当务之急,乃是按照师尊的旨意,尽快完成封神的使命!
这一日,姜子牙奉玉虚符命,于封神台中,用八卦纸幡镇压四方与支干旗号,以玉虚之名敕封了三界八部365位正神。
不知是一时疏忽,还是早有预案,姜子牙封神已毕、众神归位之后,才想起原来“冰消、瓦解”二神,尚未敕封到位。
姜子牙略一蹙眉,抛下令箭,吩咐将飞廉、恶来二人拿下,命南宫适推出斩之。
飞廉、恶来二人跪地齐告道:“无罪!”
姜子牙大笑曰:“你这二贼,惑君乱政,陷害忠良,断送成汤社稷六百年天下,可谓十恶不赦,罪不容诛!今日你们恶贯满盈,实乃死有余辜!岂能无罪!”
姜子牙连说带骂,揭了这飞廉、恶来父子两人的老底,直骂得两人面红耳赤,低首无语,不敢则声。
于是姜子牙命推出斩首,并敕封二人为冰消、瓦解之神。
至此,斩将封神之事,总算圆满结束了。
有了姜子牙“封神”这段佳话,大家铁板钉钉、众口一词,认为仙界大战确实是已以阐教的全面胜利、截教的全面失败而告终!
所谓“成王败寇”,截教渐渐地成了仙界的“反面教材”,而阐教则成了仙界众所景仰的泰山北斗,两者一正一反,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两教虽同出一脉,但其声望地位,却已不可同日而语!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竟然有人散布流言蜚语,暗中挑战仙界共识,怀疑阐教不但不是最大的胜利者,反而是最大的失败者!
而截教不但不是最大的失败者,反而是最大的胜利者!
这就是仙界历史上有名的“阐教失败论”。
起初,众仙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个论调不仅荒唐之极,而且可笑之至,极可能是截教余孽们的“精神胜利法”,根本不值得一哂。
但有些得理不饶人的阐教粉丝,可没有这么好说话!
他们怒不可遏地跳出来,对对方的“谬论”大加批驳,又发挥“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准备从舆论上,再次将这些截教余孽们打翻在地,然后踏上一只脚,让其永世不得翻身,彻底粉碎这股为截教翻案的仙界歪风。
于是,一场波及上界众仙的大论战,终于全面爆发了。
正、反双方为此争得吐沫横飞,面红脖子粗,眼睛都红成了斗鸡眼。
更有甚者,在谁也说服不了谁、辩论没有结果的情况下,一些阐教的捍卫者,愤然采取了过激行为,约定与对方做生死决斗,准备以仙血和生命,来捍卫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如此一来,这个问题便慢慢闹大了。
问题越闹越大,关注这个问题的仙人,也越来越多。
反过来,又导致越来越多的仙人,被卷入争论之中。
一些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仙界大佬,也悄悄地加入了辩论,或者隐秘地发起了对相关事件的调查。
就在大家闹得沸沸扬扬、仙心惶惶的当口,仙界发生了一件令众仙膛目结舌的大事!
“十二金仙”中,惧留孙、慈航道人、文殊道人、普贤真人等阐教大腕,突然宣布脱离阐教,皈依西方教!
不久,阐教荣誉大弟子燃灯道人,也推波助澜,跟着宣布脱离阐教,皈依西方教!
这无异于在仙界扔下一枚重磅炸弹,顿时把大家都震得“晕菜”!
仙人们是何等地聪明!
他们虽然不明就里,但心中顿时就反应过来了,觉得此事绝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其中必有猫腻!
绝对有猫腻!
看来,“阐教失败论”也并非完全空|岤来风,甚至可能是“事出有因”的吧?
不久之后,经过耐心细致的调查,众仙惊讶地发现,阐教“十二金仙”中的其他大腕,譬如广成子、黄龙真人、道行天尊等数位金仙,也并不是如他们宣称的那样,在洞府中闭关修炼,而是因为在“黄河大阵”一役中,被削去顶上三花,千载修炼俱成画饼,而不得不下届历练去了!
众仙又一次被震惊得晕了菜!
可以说,原本实力雄厚、大腕云集的阐教,在经过“仙界大战”一役后,如今已被雨打风吹去,竟然零落到众叛亲离、大腕凋敝的地步了!
难怪别人会认为,阐教才是“斩将封神”事件中最大的失败者!
照这个样子下去,阐教就是在修仙界被除名,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啊!
反观截教,从表面看,在“斩将封神”事件中损失惨重,弟子死伤殆尽,但实际上他们的修为、法力毫发无损,不过换了个名字,被弄到天庭“异地做官”而已!
这些名义上的“失败者”,反倒成了掌管三界的正神!
是不是可以这么说,目前天庭的大权,主要掌握在截教弟子手中?
又因天庭统管天、地、人三界,是不是还可以进一步这么认为:目前天、地、人三界的大权,主要掌握在截教弟子手中?
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啊!
即使是阐教“十二金仙”,除了皈依西方教的几位大腕,那些沦落在人间的历练者,小命还捏在自己的对头手里呢!
至于今后究竟能混出个什么名堂来,那还不得看手握三界大权的截教弟子的脸色啊!
从这个角度来说,阐教与截教,谁是失败者,谁是成功者,岂非一目了然?
这就难怪,惧留孙、慈航道人、文殊道人、普贤真人等大仙,会突然宣布脱离阐教,而皈依西方教了!
要知道,背弃师门、另投他派,即使在仙界,那也是最可耻、最不光彩的行径!
当然也可以说,这种行径,基本上是绝大多数仙人们所不齿的!
而这几位阐教大腕置师门恩义于不顾,毅然、决然、义无反顾的脱离师门,该需要多么巨大的勇气、决心和毅力呵!
由此可以想象,当他们迈出脱离师门的第一步时,其心情是多么无奈、多么悲凉、多么沉痛,又是多么愤怒、多么绝望了!
但反过来想一想,不皈依西方教,这几位阐教大腕又能如何呢?
难道他们只能像广成子那样,在被削去顶上三花后,下界去轮回历劫,一世又一世,以致无穷无尽,永无出头之日?
如果是这样的的话,阐教哪是什么“仙界大战”的胜利者?不过是“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傻子而已,的确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了!
呵呵,看来,表面风光无限的阐教,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
要知道,截教弟子成为掌管三界的正神,手握三界重权,那可都是阐教弟子姜子牙,奉玉虚符命敕封的呀!
想到这里,很多大仙、正神都明白了,当初三教签押封神榜的时候,眼下发生的这一切,只怕就已经定了下来!
截教虽然担负了一个失败的恶名,得到的实惠却最多。
阐教获得了一个胜利者的美名,实际上却成了最大的受害者,完全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或者说是“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
第1卷 各怀心思 第44章 天道2(求收藏!求推荐!)
(求收藏!求推荐!)
难道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难道这也是一种平衡?
难道这就是鸿钧老祖,在三个徒弟之间,找到的平衡?
有人又说,如果这是一种平衡,那么老聃又怎么说呢?
老聃怎么算?
老聃连个徒弟都没有,也不顾自己多年来提倡的“清静无为”了,愣是瞎参与到阐、截两教的火拼中去,平白无故与三师弟翻脸成仇,岂不是“咸吃萝卜淡操心”,无事闲得慌啊!
但这个结论,很快就被另外的说法轻易否决了。
对立的观点是,老子不但不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反而做的最聪明!并称,由此可以看出,老聃这位大师兄,不但修为在三人中是最高的,而且其智慧也无人能及!
为什么这样说呢?
持此观点的一派认为,老子修为通天,其实已经与鸿钧老祖不分轩轾了,或者说彼时鸿钧老祖也拿老子无可奈何了。
但鸿钧老祖代表天道,一呼百应,老子限于名分,也不敢公然与鸿钧老祖作对而已。
不过,老子不敢公然与鸿钧老祖作对,不代表鸿钧老祖就不找老子的麻烦,对吧?
如果实力过强,尾大不掉,那也会遭到鸿钧老祖的猜忌的!
老子深明此理,掐指一算,已知师弟们的势力发展过快过猛,不但招致了天庭的嫉恨,就是鸿钧老师这个天道的化身,也暗暗头痛不已!
老子不入红尘很多年,旁观者清,当然能看得穿鸿钧老师的心思,并轻而易举地洞悉了鸿钧老祖策划“三教签押封神榜”的真正企图。
所以,老子索性反其道而行之,连徒弟也不收了,并屈意配合鸿钧老祖的图谋,让阐、截两教积小怨为大怨,积小仇为大恨,矛盾越闹越大,他再火上浇油,最后阐、截两教互相火拼,想不玩完都不成了!
这不,截教完了,阐教的十二金仙也被削去顶上三花,数千年道行一旦弃之,实力损失之大,简直不可以道里计!
挨不了多久,阐教也土崩瓦解了。
“嘿嘿,你以为就鸿钧老祖忌讳阐、截两教尾大不掉啊?其实老子也很忌讳的!”
某一另类的观点,如此总结道。
要知道,封神大战之后,阐、截两教势力相继崩盘,实乃老子意料之中并且很乐见的事情!
而老子名下的“道教”,却安然存在,并在仙界大战之后,缓慢发展起来,其门下弟子“八仙”,渐渐崭露头角。
这就叫做“看得准时机、相机行事”,哈哈!
不能不说,老子此人,有一套!
再往后,仙界的朋友们还发现,原来老子所谓的“清静无为”,并非出于自愿和真心,不过是为了防止鸿钧老祖对他猜疑,而采取的一种伪装手段罢了。
要不,对这样的“乖”徒弟,鸿钧老祖怎么也不会对他施展霹雳手段的呀!
但应该说,姜还是老的辣!
老子再会伪装,再会隐匿实力,哪里逃得过鸿钧老祖的法眼!
所以在三教同破万仙阵时,鸿钧老祖见弟子们法力广大无边,神通惊天地而泣鬼神,心中暗暗吃惊,唯恐失去会控制,便故意假借生气,巧立名目,当众迫使三位弟子各自吞下一粒无名“丹药”。
老祖假装生气地警告说,如果你们三位“逆徒”仍敢违逆本老祖的旨意,在天地间兴风作浪,大打出手,哪怕你是混元大罗金仙,老祖照样让你爆体而亡!
老祖隐含刀光剑影的话语,顿时让三位“逆徒”感到一股充塞天地的杀机!
三位“逆徒”一下便被镇住了,不得不吞下那颗可怕的不明丹药。
至此,仙界大战才徐徐落幕。
人们不禁要问,三教签押封神榜,难道不是鸿钧老祖自己的主意吗?
人们不禁要问,仙界大战、斩将封神,不都是按照鸿钧老祖自己的旨意行事的吗?
作为仙界大战的总导演,鸿钧老祖还有什么可生气的!
毫无疑问,鸿钧老祖的生气,只能是假装出来的!
其目的,不过是借机威胁三位“逆徒”,迫使他们吞下那颗不明丹药而已!
可见,鸿钧老祖驭下,那也是很有一套的!
真不愧是天道的化身啊!
但反过来也说明,鸿钧老祖对自己的神通和无上法力,应该产生了莫名其妙的怀疑,才不得不采取这种世俗世界中,通常只有大佬对自己不听话的下属,才使用的那种不光彩的手段,来控制自己的三个徒弟。
要不,没有深仇大恨,又何必让已贵为三大教主的弟子们,吞食如此恶毒的灵丹,竟能让其万劫不磨之体,也可“即时薨”?
※※※※※※※※※※※※※※※※※※※※※※※※※※※※※※※※※
经过无数大仙、小仙、正神、小神们的集体归纳、推理、论证、挖掘、整理和秘密调查,关于封神事件和仙界大战的起源,终于有了一些眉目了。
一个最能让众仙接受的版本,终于浮出水面。
事情是这样的。
话说在封神之前若干年的某一天,鸿钧老祖一时心血来潮,忽然产生了三大忧虑。
鸿钧老祖的第一个忧虑是,座下三大弟子的功法修为,进阶神速,看看都快要赶上老祖本人了。
尤其是老聃,竟然修炼到了“一气化三清”的境界。
而通天教主也不简单,居然有“毁灭天地”、“重立地水火风,再开世界”之能!
要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毁灭了天地,当然也就是毁灭天道,这将置天道化身的本老祖于何地也?
这不是摆明了想要取代鸿钧老祖吗?
而更令鸿钧老祖担忧的是,老子“一气化三清”的神通,明显还要压过通天教主一头,以致后者在与老子对敌时,不得不挨了老子几个“孤拐”。
这不能不引起老祖更为深刻的忧虑。
鸿钧老祖的第二个忧虑是,天庭的玉皇大帝来告状,说阐教势力发展过快、过大、过强、过猛,而且动辄以“替天行道”为名,妄行杀戮征讨之事,而本来已被老祖赋予“替天行道”职责的天庭,却大权旁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阐教众仙们胡作非为、滥杀无辜而无可奈何!
因为天庭的力量,根本无法与阐教众仙相抗衡!
玉皇大帝抱怨说,在这种情况下,让天庭来履行“替天行道”的职责,岂不成了一句空话!
而玉皇大帝这个“三界之主”,自然也就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
玉皇大帝仰天浩叹道﹕“这可是大违老祖您的初衷的啊!”
“这也是对老祖您本人的大不敬啊!”
基于此,玉皇大帝强烈要求鸿钧老祖对门下三大弟子予以约束,甚至制裁,同时尽快充实天庭的实力,以便可以压制截、阐两教,真正具备“替天行道”的能力!
听了玉皇大帝的陈述,鸿钧老祖陷入了沉思,并对阐教的“尾大不掉”,产生了深刻的忧郁和担心。
鸿钧老祖的第三个忧虑是,阐、截两教,都有很多优秀弟子如多宝道人、赵公明、吕岳、孔宣、“十二金仙”等大仙,修炼进展神速,用不了多久就会跨入混元大罗金仙境界的序列,其实力直追老子等三大弟子,假以时日,仙界的圣人将达到数十乃至上百计!
这些“准圣人”级别的大仙各自发展势力,大有尾大不掉之势,势必打破原有的力量平衡,引发三界混乱,导致仙界战祸连绵,从而导致天庭更加没落!
第1卷 各怀心思 第45章 天道3(求收藏,求推荐)
(求收藏,求推荐)
这当然是老祖所不能容忍的!
为此,鸿钧老祖征求了同一级别的女娲、陆压、鲲鹏祖师等三位大圣人的意见。
前两位大圣人对人界凡人的命运,尤为关心,对仙界战争导致凡人大量死亡的事件,非常不满、非常痛心、非常愤怒、非常恼火,因此也非常赞同鸿钧老祖执行削减阐、截两教实力之计划。
当然,作为交换,两位大圣也同意,在削减阐、截两教的实力的同时,必须同步增强天庭的实力。
女娲娘娘关爱人族,那当然是非常有理由的!
要知道,人族毕竟是女娲大圣人花费了无数心血和精力,亲手缔造出来的万物之灵!
何况还是按照陆压师弟的模样缔造的!
你说,他们两位会不会支持老祖的封神计划呢?
鲲鹏祖师对于三界的事情,尤其是神州大陆的事情,历来都采取“三心”政策,一向是不关心、不热心、不操心,不管鸿钧老祖如何操作,此老都没有表示任何支持或者反对的意见。
结果四大圣人意见一致,或者说没有不同意见,于是便成了至高无上的“天意”。
毫无疑问,在后来的封神大战中,陆压道君和女娲娘娘选择支持原始圣人所在一方的阵营,就是出于对人族的关爱。
当然,这并不排除他们有火上浇油,故意促使两教火拼的嫌疑。
要知道,原始圣人门下弟子,全是人族和人族大仙,这就方便了原始圣人将封神大战的性质,由两个教派之间的火拼,巧妙地向“人、仙二族与妖族的冲突”方向引导,将其转化为人、妖两族的战争,并宣称是“文明的冲突”,是“两种价值观的较量”,借以争取两位大圣人的支持。
原始圣人相信,这位人族缔造者的女娲和陆压两位大圣人,肯定会支持人族与妖族对着干的。
如果不是出于这个“阴险”的目的,原始圣人在已经打败截教的情况下,又何必再将虬首仙、灵牙仙等截教弟子打回妖族的原形,而恶意羞辱他们呢?
要知道,原始圣人道德深厚,圣心无处不慈悲,他这个举动其实并无别的意思,只不过是为了证明,封神大战乃是“人族与妖族的战争”而已!
结果果然不出原始圣人所料!
经过原始圣人的巧妙引导,作为人类的缔造者和人类面孔的楷模,女娲娘娘和陆压道君很快就站在了原始圣人这一边,即使是天、地、人三皇,也莫不如此。
但话说回来,陆压道君、女娲娘娘等两位大圣对人类的真情热爱,还真是让后来了解了此真相的人类感动啊!
而天庭的玉帝,一直就只对截教很认同,自然要站在截教一边,为截教摇旗呐喊了,这是因为双方的价值观完全一致。
当然,玉皇大帝与陆压道君一样,也是知道“仙界大战”的底牌的,但以玉皇大帝“准圣”的修为,力有未逮,当然不会公然出手相助截教的。
要知道,天庭的前身,据说就是妖界(也有称为“灵界”的)。
而通天教主平素对妖族,似乎比对人族更偏爱一些。
其手下的弟子中,妖族占了绝大多数,而且个个有通天彻地之能。
因此,玉帝曾预设立场,有些偏袒地对鸿钧老祖告状说,阐教一向歧视妖族,以“斩妖除魔”为借口,大肆屠戮妖族,并故意把“斩妖”和“除魔”两者等量齐观,恶意妖魔化妖族,借机将其屠戮妖族的行为正义化。
这不仅是对妖族的污蔑,也是对天庭的侮辱!
因为歧视妖族,阐教自然也不会把妖界的后身――天庭放在眼里。
在这种情况下,天庭要想“替天行道”,何其艰难!
玉皇大帝对鸿钧老祖说,他们(阐教众仙)不来作践天庭,已经是烧高香了,更别说妄求他们的支持和尊敬了。
玉皇大帝还用阴险的语气,别有用心地猜测说,阐教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就是想灭绝妖族,然后取天庭而代之!
基于这个原因,天庭对阐教众仙颇为忌惮,在考虑扩充天庭的实力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给阐教众仙留下几个位置。
至于位高权重的位置,那就更不用想了。
而截教的通天教主倡导“众生平等、有教无类”,对妖兽一族爱护有加,甚至不惜以无上妙道相授,真正体现了“仙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与天庭的普世价值观完全一致,这就有了合作共事的基础!
所以,当鸿钧老祖拿出草拟的“封神榜预案”,征求玉帝对365位正神的人事安排的意见时,玉帝宁愿将正神的高位全部留给截教的妖,也不给阐教的仙的!
天庭的成见,让鸿钧老祖很生气!
鸿钧老祖不得不当面警告玉帝说,如果天庭意气用事,在有关“封神榜预案之人事安排”上,做得不隐秘、不低调、不稳妥、不掩人耳目,一旦引起阐教众仙的猜疑和不满的话,其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到时候不要说玉帝,将是鸿钧老祖自己,都将无法担当!
见老祖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玉帝脸色微变,才闭着眼睛点了几位阐教小仙,胡乱安排他们到天庭来上班。
不过愣是没有安排什么好职位。
鲲鹏老祖虽然没有对“封神榜预案”发表什么高见,但其坐下两大弟子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却很不好打发,不断向鲲鹏祖师鼓吹“武力干预”政策。
为了获得师弟鲲鹏祖师对“封神榜预案”的理解和支持,为了完善天庭的建制,鸿钧老祖一咬牙,对西方教做了一些让步,却意想不到地给了西方教一个迅猛发展的机会。
天庭的要求需要得到满足,女娲、陆压两位平级大圣人的意见需要充分考虑,阐教的弟子们更需要妥善处置,否则将成为不稳定因素!
为了仙界的和谐和稳定,鸿钧老祖不得不考虑设计一个相对合理的制裁方案,以便在各方势力之间,维持一个相对平衡的局面。
这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还真难!
因为几方的愿望和要求恰好相反,或者说互相对立,非此即彼,根本无法一碗水端平,让鸿钧老祖头痛不已!
但鸿钧老祖毕竟是天道化身,这点事情难不倒他的。
于是就想出了“阐教明赢实输”、“截教明输实赢”的点子。
一个对阐、截两教各打五十大板的“三教签押封神榜”的方案,就这样隆重出台了。
这个方案的直接后果是,名震仙界的阐、截两教土崩瓦解,鸿钧老祖三大弟子的私人势力经过改头换面,纳入了天庭的体制内,成为了体制内的一员。
鸿钧老祖的看门童子――玉皇大帝代表的天庭,实力猛然大增,真正掌握了“天、地、人”三届大权,正式代表鸿钧老祖,履行“替天行道”的职责。
西方教势力虽然大增,不过也只能偏安一隅,不会对天庭的权势和威信,构成任何危害,相反还成了维护天庭体制的一股重要力量。
这也是鸿钧老祖同意其坐大的根源。
以上便是最能为仙、神两界所普遍接受,并在此两界广为流传的,有关“仙界大战起源”的正式版本。
当然,这个版本的封神大战起源,也有可能是仙界大仙们意滛的结晶。
当然,也有可能是某位关键性的知情者,偷偷的泄露了口风,而流传出来的。
就在仙界舆论,各种说法甚嚣尘上之时,鸿钧老祖忽然颁下旨意,规定诸神诸仙各归天庭、仙界,任何神、仙不得私自下凡,不得聚众械斗,以免再次引发仙界混乱。
违者,将由天庭“替天行道”,削去其仙籍(或者神籍),贬下凡尘,再世为凡人。
鸿钧老祖这道旨意,直接击中了要害,仙、神两界各位大腕失去四处染指的特权,反倒相安无事起来。
仙界舆论遂熄。
三界逐渐安宁、平静、稳定下来。
神、仙各归本界后,人界的天地元气也越来越稀薄起来,导致人界修仙者的修炼越来越困难,人界的妖兽数量,也越来越稀少。
千余年后,神、仙、妖三族慢慢从人界彻底消失,凡人成了人界的主宰力量。
可见,封神大战的最终后果,乃是为了重塑天庭体制,使天庭成为三界主宰;其次是为了让神、仙、妖三族慢慢从人界消失,使人族成为人界主宰﹔西方教改头换面为释教,取代阐、截两教,成为人界宣传和维护和谐的力量,仅此而已!
这个最终后果,恰恰体现了鸿钧老祖、鲲鹏祖师、女娲娘娘和陆压道君四大圣人的核心利益诉求,而弹压了鸿钧老祖门下三大弟子对四大大圣人的地位和利益的冲击,尽管仅仅是“有可能”、“莫须有”而已。
被闹得沸沸扬扬的封神大战的真正真相,千余年后,终于大白于天下。
而此后的人族,由于天地元气越来越稀缺,乃至基本上等于没有了,再也无法用修仙的手段来逆天证道,而只能以一种叫“科学”的东西,来改变自己的生存处境了。
但“科学”毕竟只是一种凡人的智慧,与逆天修仙取得的大能相比,无疑有天壤之别,两者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天意如此,大势已定,人类是再也无法将其改变过来的了。
这或许便是“封神大战”带来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或者叫“副作用”吧!
第1卷 各怀心思 第46章 天道4(求推荐,求收藏)
(求推荐,求收藏)
俗话说,“天上一天,人间一年”。
封神大战眨眼已过去250余年,天上才慢吞吞的过了250天。
这一日,通天教主坐于上清境,正敷衍大法,神游天外,忽闻物议之声,滔滔而来,不绝于耳。
遂掐指一算,顿已了悟,不觉放声大笑起来。
笑毕,通天教主蓦然想起仙界大战之时,被老子、准提等人无情痛打之事,通天教主虽早已斩却三尸,得证混元大罗金仙,但脸上仍然感到一阵发热。
要知道,即使得证大道,斩却三尸,但要完全做到“无嗔”、“无喜”,难啊!
通天教主神通广大,法力无边,身怀“重立地水火风,再开世界”之能,平时只有他打别人的份,哪有别人敢打他的啊!
真是数百万年不遇的耻辱!
连这种耻辱都不能洗脱,这个圣人,还怎么当啊!
通天教主心中,忽然产生了一种“揪住老聃的胸口,左右开弓、恶狠狠地连摔他100个耳光”的冲动。
不过,毕竟现在时代不同了,仙界大战已不可能再次开打,要想找老聃报怨,只怕已经不可能了。
是以,当听到有关“封神大战”起源的仙界有关传说,纷纷传入耳际时,通天教主的心思,又活跃了起来!
“哈哈!既然本教主座下的弟子们权势熏天,三界尽在掌握之中,那个挨打的仇,想方设法,也得报了啊!”
“本教主自己不方便出手,难道不会让别人代劳?不能对付原始、老子两人,难道还不能对付他手下弟子对!他们手下的弟子,已经零落无人了”
“可是他们一手扶持起来的大周王朝,貌似还存在的样子”
想起大周王朝,通天教主就气不打一处来!
“哼!什么狗屁的‘天命所归’、‘应运之主’、‘周家八百年天下’?鸟鸟的,什么玩意儿!”
难道他们说周室当有八百年天下,本教主就得这么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轻轻松松、太太平平地坐享天下八百年?
绝对不行!
想到此,通天教主目中厉芒闪动,面色阴?br />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