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哈尼族远古神话 > 哈尼族远古神话第1部分阅读

哈尼族远古神话第1部分阅读

    [哈尼族远古神话 / 小家雀儿 著 ]

    前言及附录: 前言及附录

    更新时间:2011-9-19 17:29:20 本章字数:8535

    【前言】

    我以为,我在云南多年,对哈尼梯田应该是了解的。

    直到我去了元阳县,非常偶然地发现了人世间还有一本《哈尼族古歌》,大呼“错也”!

    于是,我在元阳县住了下来,一住就是二年。我认识了《哈尼族古歌》的歌手朱小和,认识了《哈尼族古歌》翻译卢朝贵,慢慢地就走进了哈尼人的神话世界。

    我偷笑了,窃喜不已,却泪流满面。

    我有三笑:一笑笑我太可笑;二笑笑世人太可怜;三笑笑人类太凄惶——哈尼梯田美不美,看看漫天下的这里那里,处处都是哈尼梯田的风景画,听一听全人类的声音,处处都是自我炫耀的话语——哈尼梯田嘛,我去过,你看看我在哈尼梯田的照片,喜得不能自己——哈尼人嘛,我认识,你看看我和哈尼姑娘合影的留念,乐得不能控制—

    嘿嘿嘿——

    在元阳县住了两年之后,我觉得我是个狗屁!那些自我炫耀的人呢,充其量比狗屁强那么一点点儿——我放眼世界,突然发现,绝顶聪明的人类是怎么了嘛?一个个奋不顾身地都在挖掘自己的坟墓,却还得意洋洋,沾沾自喜?!

    用哈尼人的话来说:人啊,憨了!!!

    哈尼梯田是世界上少有的一块儿净土——世外桃源!好的就和人类过去已经失去的田园一样样的——

    哈尼人是最优秀的少数民族——创造了世外桃源!优秀的就和在深山老林里见过的山民一样样的——

    人啊,真正的憨人啊!

    你们就不问问,昔日的“世外桃源”都哪里去了?

    你们就不想想,今天的“世外桃源”为什么如此珍贵?

    哈尼神话是哈尼人的根,是哈尼梯田之魂!

    哈尼人优秀,哈尼梯田迷人,都得益于哈尼神话!

    可是,为什么《哈尼族古歌》1992年的云南民族出版社才气壮如牛地出版发行了1000册呢?

    这是一个悲伤的问题,知道的人不愿意说,想说的人又不知道。

    我觉得这样正好,唉!

    但是,我还是想说:那些自以为了解哈尼梯田,自以为了解哈尼人的人啊——

    浅薄了吧!

    再不敢吹牛了吧!

    我们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大汉族的神话残缺不全,杂乱零散,不成体系,为国际上所同情与可惜——而哈尼族神话在我国50多个民族神话系列中独具特色,她的完整性、系统性、严密性无懈可击,天衣无缝!

    遗憾的是,《哈尼族古歌》只是哈尼族其中一个支系的一个歌手,他不可能完整地代表了他所在的支系的全部,更不可能代表了整个哈尼民族。因为哈尼族至少有二十几个支系,而且哈尼人复杂到几乎一个寨子与另一个寨子的语言也有差别——有难度!

    那么怎么办呢?

    那是历史学家的事情,那是政府的事情,用不着我等去操心。

    还是说说我们的《哈尼族远古神话》。

    两年之后,我与歌手朱小和、翻译卢朝贵他们所有的同仁签了个约:由我作为改编《哈尼族古歌》的唯一一人!

    哦,哈尼人!

    哦,哈尼梯田!

    人类为了生存,近些年才注重强化“环保意识”,昆明世博园将主题定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国正在推行“建设和谐社会”,世界上推行的是“和平与进步”——而这些都是哈尼人与生俱来的基本概念。

    为什么呢?

    在哈尼人看来,我们人,与世上的一草一木都是大自然的兄弟,没有什么你高我低,一律平平等等——在过“新米节”的时候,哈尼人先要喂狗喂牛和马——在过“十月年”的时候,哈尼人对一把锄头一把镰刀都要祭献——

    啊——

    我们呼唤,呼唤哈尼精神!

    我们呼唤,呼唤哈尼英雄!

    我们希望,希望哈尼人的新的好的全的《人鬼神之歌》快快面世!

    可是呢——

    眼下只能是:鱼啊鱼啊——快上钩——大的不来小的也将就——

    我知道,本书存在的缺憾和缺点多多,诚心诚意地恳请诸位多多指导,多多指教!

    将来我还会不止一次地补充和修改,力争做到尽善尽美。

    作者题外话:这是哈尼梯田的主人哈尼族的远古神话,也可以说是创世史诗。我们国家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国家,汉族老大哥却没有一部完整的系统的远古神话。

    《哈尼族远古神话》是我国56个民族里面最完整、最全面、最系统、最具特色的神话,而且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的令人叫绝。这是一部极有收藏价值的神话故事,市场没有,而家家户户都有收藏之必要。一方面可以充实自己,另一方面对下一代人知识的积累与想象力的培养,具有难以估计的力量,尤其是在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哈尼族远古神话》可以与希腊神话媲美!!!

    《哈尼族远古神话》可以与印度神话抗衡!!!

    希望朋友们进入,好好欣赏,多多指导!!

    【哦,哈尼人】

    我与哈尼人的结缘,看似偶然,却是必然。

    那一年,我从深圳到云南昆明市去观光世博园,就留下来了。

    这里是春城,四季如春,一在就在了多年。

    我一直和少数民族打交道,几乎和所有的少数民族有过接触,就连还没有脱离原始社会的莽人的驻地,也去过多次。

    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要与哈尼人结缘。

    哈尼族我知道,有一位墨江的哈尼姑娘就和我在一工作,我只跟着她去墨江看了看“子午线”,风景迷人,太阳好大,处处是花花绿绿,处处是歌声飘扬——嗯,少数民族嘛,大体都是这个样子了。

    那一年,我从成都回来,正准备去佤族的佤山,却被我的老乡一个电话调到了元阳县。

    那时,我带着佤族、傈僳族为主的大型少数民族去成都演出。佤族的带队人是佤族第一任佤族县长隋嘎,我的忘年交,给我封了佤族第三个王位的位子,负责佤族文化的整理与传播,赐给我的佤族名字:山木亮!

    成都演出非常成功,佤族的原始的《镖牛祭祀》心惊肉跳,傈僳族的《刀山火海》惊心动魄,《阿佤人民唱新歌》响遍鱼米之乡,佤族少女的“甩发舞”震撼了大地山川,我决定趁势追随佤族的兄弟姐妹们回佤山,深深地把根扎下去,我计划编写影视剧本《一代佤王》。

    我的老乡邀请我去元阳县,是那里的政协主席车高学请问去指导一下他们的《哈尼梯田艺术团》。

    我的老乡和北京的老一辈音乐家田丰(已去世,中央电视台曾经介绍过)、著名的国际艺术家杨丽萍合作过,我掰不开面子就去了一下。

    这一去就是两年。

    人们说:观景不如听。

    其实非然!

    进入元阳县,就如进了仙境。那里的山山水水,那里的花草树木,那里的少数民族——统统地笼罩在如梦如幻的彩云里,鸟声鸣鸣啾啾,各族人民消消停停,美妙的歌声从容不迫地飘荡在云里、水间、山川、梯田——

    一进入了这座天下少有的“世外桃源”,你就不能自己了,觉得所有的那些视觉宣传太表面,太肤浅,那不过是秀丽惊人的美好世界的概念,而元阳县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透过这里的美水美人更美的表现,这是却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白的力量,这就是神的力量,这就是这里为什么是滋生美丽和美好的地方。

    先说山吧,这里是山的世界。上坡是上山,下坡是下山,这里地无三尺平,除了山还是山。人们却喜爱住在山上,开门就见山,吃在山上,行在山上。

    再说水,这里的山有多少,水就有多少,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这里山水相连相依,是立体的水世界啊,就像所有的山披挂着闪闪发亮的宝石披挂那样子,神秘而梦幻。

    细心的人发现,这里的水,就像茅台酒那样,已经提升到了又绵又黏的超然境界,当地人说这里的水是神水,喝了可以治病。

    哈龙县的哈尼梯田,笼罩在漫天漫地浓雾里,太阳和月亮一出现,就成了变幻无穷的七彩彩云了。

    这雾有多高呢,天有多高雾就有多高。这里一年三百五十六天,就有二百五十多天是雾天,隐隐约约地散落着雾雨。

    那来的怎么多雾呢?因为这里江河多啊!元阳县有红河,有藤条江,地面的大河小河就像一个个巨大的渔网,罩着大山,罩着小山,罩着所有的山呢。

    江河遇太阳就有热气升腾,就会形成雾气,雾气升到高空就变成了雨,雨滴落下来形成了小溪。那些小溪啊,处处都是。高山有,石头缝里有,大树下有,寨子里的房前屋后有,路旁有,沟里有,坡上坡下那里也有,简直是小溪的世界。这些小溪汇集到一起,就是小河,小河再汇集到一起就是大河和大江。

    水变彩云,彩云变为水,无穷变换——于是,小溪鸣鸣溅溅,雾气升腾变换;大河奔腾咆哮,彩云绕着山转。

    这里海拔最低一百二十四米,最高三千米,真乃世间奇景,人间仙境!

    这里的立体地形,构成了美妙的立体气候。于是就有了立体的森林世界和植被世界,就有了立体的动物世界和立体的矿物世界。

    这里的民族居住呢,也是立体的:河坝区住着汉族,低山区住着彝族,山腰住着哈尼族,高山住着苗族,山顶住着瑶族。他们的多彩民居与艳丽服饰立体地为山水增色,为哈尼梯田添彩。

    这里世世代代居住着七个民族,哈尼族是主体民族,也是哈尼梯田的主要主人公。哈尼族是羌族的后裔,从四川经过七次大型迁徙才来到这里的。

    哇,他们怎么那么喜欢迁徙啊?

    不是喜欢,而是无奈,他们不喜欢争斗,谦卑退让,可以说他们是一步一步地退到了这里来的,就像惹不起老虎的绵羊躲老虎那样。

    哈尼族是生性善良的民族,哈尼文化具有精密的完整性和独特性,哈尼人是神秘的。

    哈尼人推崇原始崇拜,在他们看来,世间万物都有神灵,都是神——山有山神,水有水神,树有树神,草有草神——人与世间万物都是大自然的儿子,是共生共存的,只有同舟共济,才能共生共荣。

    他们的每个寨子里都有寨神林,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是不可以动的,即使树死了枯了,任其在大自然的风风雨雨里自然消失——如果谁要是动了,不管是什么原因,都是一种罪过,要遭受人们的唾弃,将会一辈子都没有人理你!

    这里的原始森林,与其他地方的原始森林有别,区别在于处处都有人的足迹,原始森林却那么完整与自然,几乎没有人为改造的痕迹。

    他们没有文字,传说哈尼人在一次迁徙渡江时,被管理文字的人的不小心咽进了肚里。所以,哈尼文化只好以口碑传承,以歌舞的形式活跃在民间。

    一旦跳起舞来啊,就不知道累,几十岁的老人,竟然也是几天几夜跳个不停——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力量,哪里来的精神——姑娘和小伙子能把野兔追得累死的人有的是,全国田径记录保持者不断涌现——

    有人说,这里是人神共居的地方,有道理。因为这里的山山水水都是神灵,制造神灵的人比神灵如何呢?

    所以,哈尼人的生死观让人敬佩,恐怕“鼓盆而歌”的孟子也要自叹不如了。

    我参加过许多个葬礼,令我惊讶。

    整个葬礼只有抬起棺材要走向坟墓了,这时候的哈尼人才会大哭一场,整个葬礼比欢庆结婚还要热闹。

    哦,这应该是神的境界了!

    我是个笨人,也是个固执的人,不找到原因决不罢休!

    找啊找,找啊找,老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这就是云南民族出版社92年出版的《哈尼族古歌》!

    于是,就有了现在发生的一切。

    【卢朝贵其人】

    卢朝贵是我在元阳县认识的最好的朋友,他是《哈尼族古歌》的翻译,哈尼语的翻译人。

    他想出一本书《哈尼族民间故事》,请我为其作序,我答应了。

    而且还为其设计了这本书的封面,我们俩的友情就更加深厚了。

    没有他,就不会有《哈尼族远古神话》,为此,我将我为其作的序奉献给大家,以示对他的感谢。

    文章如下:

    《哈尼族民间故事》这本书很值得一读,不但可以使你从“民间故事”这一侧面进一步了解哈尼人,还可以使你通过这本书的文风认识本书的作者卢朝贵先生。

    我看着书稿,就仿佛看见了卢朝贵先生,就仿佛看见了从远古走来的哈尼人。我进入哈尼梯田世界,进入哈尼人的世界,他是我的领路人。

    卢朝贵是哈尼人,笔名:朗散然,汉语的意思为红河人或红河的儿子。

    哈尼人历史上没有文字,所以文化人很珍贵,容易得到提拔和重用。卢朝贵是前的老中学生,是在中央民族大学进修古籍

    文献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如果他从政,现在至少是个处级或厅级干部什么的,威风八面。然而现在的他,却只是一个小小的科级干部,继续从事着哈尼梯田文化和哈尼文化研究以及很多普通的宣传哈尼梯田和哈尼文化的工作。我称他为学者或专家。他说:“不不不,不不不!”因为他至今没有任何职称。但是,他不仅已经从事哈尼梯田文化和哈尼文化调查研究20多年,著作颇丰,而且多次作为邀请对象参加国内和国际性的哈尼文化研讨会议,很有见地。

    卢朝贵至今还住在他的出生地,十分普通的哈尼住宅,无声地融入在普通百姓的民居之中,表示他不是有钱人。老婆是原配,

    听不懂普通话,一个不言不语只会笑待客人的朴实的勤劳的山村妇女。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没有吃上“皇粮”,全靠自己谋生。

    他的女儿是个极其漂亮的哈尼姑娘,曾经在昆明市当过田丰老师的助手。田丰者,何其人也?他就是中央电视台介绍过的过早过世的北京的音乐家,为了抢救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去了云南,和世界艺术家杨丽萍合作,开办《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讲习所》多年,成绩卓然。可是,田丰教授一走,卢朝贵的女儿又返回元阳县,继续着一般哈尼人的生活。

    卢朝贵家庭十分困难,却门庭若市,多为国内外的学着和专家,也有国内外正在苦读求学的莘莘学子。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哈尼

    文化人,竟然丝毫没有版权意识,我大为惊讶。凡是来着,有问必答,而且有求也是必应。要吃土特产的就做,要住房随便挑,找

    人,要跑多远就跑多远;要资料,要多少就给多少——我怒其不争地问他:现在记者采访都要付费,抽调民工也要支付劳务费,你

    这是为着何来?

    他一笑了之。

    一天晚上,他收留了一个人在家里住。第二天我才知道,那是邻村寨的一个酒鬼,一喝酒醉,家里人就不让他回去,这个人就

    常常来卢朝贵家里住,又吃又喝,很是熨帖。中午吃饭期间,那位酒鬼以主人的身份对我说:吃好喝好,按我们哈尼人的规矩,你能喝多少就喝多少,我肯定要喝醉!

    我劝卢朝贵把此人请出去,卢朝贵咧嘴一笑,还邀那个人干杯。后来,他对我说:小兄弟,上门就是客,不能那样做!

    哦,朝贵兄!

    如果不是发现哈尼梯田,哈尼人咋为人知?如果不是人们聚焦于哈尼人,又有谁知道你卢朝贵啊!

    云雾总有散开的时候,随着哈尼梯田的申遗,随着人们逐渐揭开哈尼梯田文化和哈尼文化的美丽面纱,人们正在逐渐地认识着

    不可思议、深不可测的哈尼人。

    人类为了生存,近些年才注重强化“环保意识”,而哈尼人已经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时间,成功地创造和培育了人类环境保护

    的典范——哈尼梯田。昆明世博园将主题定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国正在推行“建设和谐社会”,世界上推崇的是“和平与进步”,而哈尼人,以上这些都是与生俱来的基础理念。

    哈尼文化具有精密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哈尼人是奇特而神秘的,他们以几千年的时间,坚定不移地以父系血缘和地域关系相结合,以原始宗教为精神支柱,在祭祀、

    生产、生活和交往中形成了一整套文化体系、价值观念和礼仪方式,坚韧不拔地,波澜不惊地,适于自然,顺其自然地生活着发展着。

    《哈尼族民间故事“是哈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折射出的哈尼文化体系的影子。《哈尼民族

    民间故事》丰富的想象力,让人望尘莫及;其巧妙的构思,令人瞠目结舌;其平凡机巧的叙述,令人捧腹不已——

    厚重的哀牢山,神秘的哈尼人!

    【歌手朱小和】

    进入元阳县大山里的寨子里,就像去了国外,因为他们基本上都是哈尼语,奇怪的是,一个寨子与另一个寨子的语言都有差别,不论大小和多少。个个笑嘻嘻的,呜里哇啦呜里哇啦地。

    朱小和是县政协委员,实际上他还是干他的老本行。

    他是个农民,却凭嘴吃饭,会唱歌,特别是哈尼古歌,一开口就收不住,

    你叫他唱多久就能唱多久,几天几夜小菜一碟。

    改革开放初期,他就去了深圳,带着他的《哈尼古歌》,在《锦绣中华》是一朵最美丽的流动的少数民族的奇葩,回头客多起来了,因为他的歌声绕梁不绝。

    哈尼人历史上没有文字,全靠歌手一代一代用口碑进行智力嗓门的接力赛,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练就的功夫,到朱小和这一代放出了异彩。

    哈尼族是原始的多神崇拜,他们把世间万物都看做自己的好兄弟姐妹,认为大家都是大自然的儿女,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他们高大的是一座山,亲切的如一阵风。他们的感恩情节,催人泪下。每逢过“新米节”的时候,是家里的狗、牛马都与人平等,也吃新米,与人平起平坐。每年的“十月年”,他们给锄头和镰刀都要祭献,没有他们的贡献,哈尼人就不会有美满的幸福生活。

    他们多少年住在边远的深山老林,从来没有感到过寂寞。他们经常和大山对话,与山风、河流一起唱歌。

    他们的歌声悠悠,一人唱歌万山和,具有地动山摇的力量,仿佛是千山万水和声,令音乐家声学家目定口呆。

    我和朱小和是万年交,好的不能再好的好朋友,但是交流很困难,他不精通汉话,日常用语倒还可以。

    他浓眉大眼,黝黑的健壮身体健壮的颜色,不善言语,喜欢端坐,喜欢抽竹筒烟,常常在思考着什么,是一个思考型的人。

    有一次,我负责组织一台哈尼族原汁原味的哈尼歌舞,他自曝一个节目,我同意了。

    因为,我们采取的是原汁原味的演唱形式,预先不排练,时间到了就上。报幕员报了幕,都以为朱小和会唱歌,元阳县著名的的歌手嘛!

    却不料,朱小和提着一个锄头来了,去掉锄头木把的,在火炉里烧得红红的。他从后台进入舞台,又从舞台上走下来,一走走到外国贵宾的前面,请他们拿出可以点燃的东西,一点就冒起火光来了。

    他绕场一周,等到大家认可是烧红的锄头了,三蹦两跳地走上舞台,在舞台上用烧红的锄头,在脚底一下一下地擦抹,烟气顿时弥漫,人们惊得喊叫起来。

    朱小和呢,却轻轻松松地跳起了哈尼人的舞蹈“乐作作”,后台的哈尼姑娘哈尼伙子都出来了,大家一起跳;台下的贵宾也走

    上舞台一起跳,这是我们的压轴戏。

    这就是歌手朱小和,我的好朋友。

    哦,好朋友,我想您!

    哦,我含着眼泪祝福我们的哈尼人,祝福我们的哈尼梯田!!

    前言及附录: 第一章  神之诞生(1)

    更新时间:2011-9-19 17:29:20 本章字数:2742

    这是最老最老的老人也难以记起来的时候。抬头望望上面,头上没有天,低头看看下面,下面没有地。上上下下是一片雾蒙蒙的黑气,前前后后是一片汪洋大海。雾气像一口巨大无朋的大锅,扣在平坦坦的大海上。

    这时候,天神地神都还没有出世呢,月亮和太阳也还没有呢,万事万物都没有呢。整个世界空洞无物,无边无际的空间空落落的,没有一点点动静,安静的令人恐怖。

    这时候,难道世界上没有一个活物吗?

    有的,不过只有一条不是一个,只有一条金鱼,名叫“金色的母鱼”,就是生下天地神灵的鱼娘。

    鱼娘生的实在粗大,身子足有九千九百九十九排,一排等于两手伸直的最大距离。要说它的宽处嘛,以人目测的最大距离来算,七十七个人目测的最大距离加起来也难以测量。

    鱼娘来自哪里,不知道。我们只知道鱼娘在大水里睡了数不清的年月,只知道鱼娘一百年把身子翻动一回。鱼娘翻过七十七回身子,慢慢地睁开眼睛醒来了。

    鱼娘一醒过来,把右鳍一扇,黑黑的雾气渐渐地散去,蓝汪汪的天就露出来了。鱼娘把天留给天神来居住。过了一些时候,鱼娘再把左鳍一扇,茫茫大水一落千丈,黄格生生的土地露出来了。鱼娘把地留给地神做家乡。鱼娘把右鳍一扇的那一天就是天的生日,鱼娘把左鳍一扇的那一天就是地的生日。

    鱼娘煽动两下左右鳍以后,世界到处静悄悄,懵懵懂懂的世界突然出现了天和地,寂静的十分美丽丽。那天,兰格盈盈的,令人心情十分爽朗;那地,黄格生生的,叫人心里十分踏实。多么美好的世界啊!

    这天,不是人在的天;这地,也不是人在的地。鱼娘生出来的天有三层,是给天神居住的。鱼娘生出来的地也是三层,是给地神做家乡的。在这三层天和三层地之间的巨大空间做什么呢?那是后话,那是鱼娘留给天地之神自由发挥的空间,就看他们的能耐怎么样了。

    就在这时候,鱼娘的脖子突然无声地闪射出万道金光,原来是一片巨大的鱼鳞亮了起来,把天地映照的一片辉煌。接着,那片鱼鳞张开了,抖动起来了,顿时发出惊天动地的万声雷霆。从来寂静无声的世界头一次出现了轰动。

    鱼娘从鱼鳞里抖出一对大神来。

    先出来的是太阳神约罗,头戴着金冠,是阿姐;后出来的是月亮神约奔,头戴银帽,是阿弟。他们一出来双双牵着手就飞上了天空,既歌又舞,凸显着自己修长的身段,嘹亮着自己限量歌声。真正的日月同辉真是美得不得了。一个火辣辣的像团火,一个平静静地像块玉;一个奔放,一个沉稳,姐弟俩喜喜欢欢地飞到天空的远方去了。

    生出来了啊,鱼娘背上的金色鱼鳞一抖,金光把天地照亮,万霆雷声响过,出来的是天神和地神,她们都是高能的女神。天神叫俄玛,身着浅蓝色衣裙,上面镶嵌着星星点点的珠宝,双手舞弄着彩色飘带,且歌且舞着飘向高高的三层天。地神叫密玛,身着浅绿色衣裙,长的富富态态喜眉笑眼地回到地三层去了。

    生出来了啊,紧靠鱼娘细腰和鱼尾的地方的鱼鳞抖动起来了。又是一阵金光和雷霆之后,又跳出了一对大神。他们就是有名的人神,男大神叫烟蝶,女的叫蝶玛。在没有生出人种的时候,他们没有什么事情做,就一直在天上游逛。

    这时候,在鱼娘尾巴里还有一位大神,她就是力气最大的密嵯嵯玛。眼见三对大神一对一对地出去,耳听着三对大神嘻嘻哈哈的笑声,只剩下自己一个孤孤单单的,神威的密嵯嵯玛气的直咬牙。她的怒火把大海烘涨,她诅咒令人心慌:你妈爱走就走吧,我要留在大水里,独自管理这地方。不要以为你们到了水上面,就能当上万能的神王!瞧瞧你们在的地方,世上三分只有一分,剩下的两分还得我管,至高的神王还是我当!哼,我要你们难在,我要你们丢脸,我要你们天天悲伤!!

    密嵯嵯玛悄悄地骑上鱼娘脊背,伸出巨手搬动鱼尾。鱼尾一被搬动,鱼娘就得动荡,于是世界就遭受祸殃。蓝天罩上雾蒙蒙的黑雾,平静的大地摇摇晃晃。她搬得快天地就晃得快,她搬得慢天地就晃得慢,全凭密嵯嵯玛喜欢不喜欢,全依她的心情爽不爽。

    密嵯嵯玛的脾气实在是大,搬动鱼尾就像小孩子耍家家一样。她还抖动长长的衣衫,大水就漫齐大地淹到天上。她的鼻孔吹出狂风,再重的石头也会刮起。她的嘴巴喘出来的气,再粗的大树也会吹断。她的肚哜眼也能出气,浑身上下有洞的地方都会出气,只把整个世界闹得天昏地暗不见亮光。

    这就是世界上地震的原因。

    密嵯嵯玛大神的粗鲁暴行,激怒了从鱼娘鱼鳞里出来的三对大神,他们要和密嵯嵯玛打仗。太阳神约罗生出两个太阳,月亮神约奔生出两个月亮。姐弟俩白天黑夜暴晒大海,发誓要把大海里的水全部晒干。地神密玛生下无穷的子子孙孙,拼命和大海争夺地盘。人神烟蝶和蝶玛与天神一齐助阵,天上和地下啊,处处是他们较量的战场。

    这个时候的天地之间,均匀地分成了三层。上一层叫奔梭哈海,就是大街。是太阳神和月亮神玩耍的地方,是天神赶街热闹的地方。哪里有高大壮丽的宫殿,是天神聚会的地方。底下的一层叫罗梭梭海,那是地神热闹聚集的地方。大地是他们的家乡,不是单单他们来住。一切有脚不会站的,只游不会爬的都来这里聚集。中间的一层叫涅搓搓海,那里一开始空荡荡的。后来,天神走来瞧瞧,爱上了这个地方。地神走去看看,喜欢上了这个地方。天神和地神都是爱热闹的主子,地神到天上做客,来往要在这里歇歇脚;天神来地下玩耍,去回要来这里坐坐。天神和地神一合计,要把这里造的像地下天上。于是,天神和地神就来造天地,这是后话。

    现在要说的是,天地之间的涅搓搓海啊,空空荡荡的,正和大神们来打仗。打仗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呢呢,最大的灾难有过两回:一回是太阳神和月亮神晒焦大地,世上万物不能生长;一回是洪水淹齐天空,繁盛的人间几近消亡。

    这些古今以后慢慢细说,这里只能交待一下几位主要大神的来由。下面要介绍一下其余各路大小神灵的诞生。

    久久小说

    上篇:神的古今 第二章 神之诞生(2)

    更新时间:2011-9-19 17:29:20 本章字数:3307

    上面说到,鱼娘左右双鳍煽了两煽,就生出了天和地。那么,天是哪天生出来的呢,地又是哪天生出来的呢?

    天神俄玛的姑娘讲出了这件事情,她是站在亮晶晶的天门口讲出来的。姑娘满身穿金戴银,让亮晶晶的天门口一映衬,到处都是珠光宝气,她说话的时候,嘴唇就像黄金一样是金色,牙齿就像玉石一样是玉白色,“金口玉牙”就叫响了。可是,姑娘介绍的真叫个好,“金口玉牙”就改成了“金口玉言”。

    姑娘说:天是生在属鼠的日子里,地是生在属牛的日子里。在哈尼人的属相里呢,老鼠是最大的一个,因为它教会了人类栽种谷粮。老鼠教人类栽种谷粮,我以后再给大家讲。天是最大的地方,老鼠是最大的属相,天的生日在属鼠的日子真是天衣无缝啊!牛的功劳最大,为了补天补地,神牛的骨血洒遍四方,神牛的功劳世世代代不能忘。天神俄玛的姑娘就这样叫人们把“金口玉牙”改成了“金口玉言”。

    在知道了天和地的生日之后,还要知道天神的生日,也要知道天神出世的地方呢。

    在高高的三层天,最高的那一层,有一座最雄伟的宫殿,这是一座神住的宫殿,宫殿的名字叫烟罗。宫殿的屋顶高高的,房顶抵齐了天顶,金子和玉石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宫殿的周围围着长长的围墙,就像包头盘在头上。

    宫殿的正中央坐着威严的天神俄玛,她是最高最大的神女,生下了天上地下所有的大神,世间所有的万物,没有一个不是俄玛来生养。

    诸神诞生的古今是这样传说:天神俄玛生出来烟姒,这是一个极其美丽的姑娘,与她同生的还有她的姐妹,高能的玛奔姑娘。流传至今的十二种古规古礼,就是她们俩站在神殿的门槛上传下来的。

    俄玛生下来许许多多的大神,直系子孙在满了四面八方。

    鱼娘不是已经生出人神烟碟和碟玛来了吗,可是还没有延续人的家谱的人神呢,于是俄玛又生下来玛窝负责人的家谱的延续。接着俄玛生下来耀眼的光神和震耳的雷神,生下了喜欢招摇过市但善于隐身的爱好吵吵嚷嚷的风神和哭哭啼啼的雨神。云神生下来了,具有不安分守纪四处漂泊流浪的秉性。天河神也生下来了,密密麻麻地站满天上,就是我们现在看见的喜欢乱眨眼睛的星星。

    尊贵的天神俄玛还生下许许多多的地神,一个个从外形到内里个性分明,各有各的能耐,各有各的本领,真叫人羡慕的不得了呢。

    山神,少言寡语,顶天立地,稳稳当当的却力大无穷。

    江神,爱吵爱闹,身无定形,低低顺顺的却疯狂无比。

    崖神,大义凛然,旁若无人,不声不响的却昂首向天。

    树神,标直标直,伸张正义,貌似大方却大树底下饿死草。

    石头神,看似随心所欲,实际上具有超前的抗击力,硬骨头。

    青草神,看似随声附和,实际上绵里藏针,具有穿透巨石的非凡力量。

    可以说,只要有一个物种就有一尊神。俄玛生下千千万万个神,像密密麻麻的老林,把大地占满了。

    最高最大的俄玛还生下一位高能的女儿,她就是天母梅烟。人称其为“阿匹梅烟”,就是“老祖母梅烟”。

    梅烟可是个万能的女神,“老祖母梅烟”的名声传遍四面八方。她是众神的尊王,她指挥着万神万物,虽然众神林立却秩序井然。从此大神们立下了家谱,一代一代一代地往下传。

    梅烟生出大神烟沙,这是一个万能的男神。他的名声像天地一样大,赌咒发誓的人,个个都要来对他讲。烟沙又生下大神沙拉,每天进行清点管理。众神不管做的怎么样,一切都由他们说了算。

    烟沙又生下了九位大神,这些都是了不起的大神,造天造地的时候,全靠他们来奔忙呢。

    他们是:

    管风之神米沙;

    管雨之神即比;

    管雷之神阿惹;

    管土之神达俄;

    管籽种之神姐玛;

    管水之神阿波;

    管地之神朱鲁;

    管田之神得威;

    管沟之神阿扎。

    大神烟沙还生下五个儿子,他们个个都是硬汉子,老祖母梅烟实在是喜欢这窝孙子。老祖母梅烟站在神殿的中央对他们一个个实行封赏。

    这一天,老祖母梅烟打扮的十分庄严,言辞严厉地说:我的亲亲的大孙子啊,你是那样的神呢?你是金子大神!给你戴一顶高高的金盔,给你掌管金子的命!

    梅烟的大孙子就成了金子大神,他接过来金光闪闪的头盔,把有权有势的法冠戴好,志得意满的大孙子急急忙忙地走出宫殿,到世界上去执掌大权,管理金子去了。

    老祖母梅烟指着二孙子高声说出好听的话:我的亲亲的二孙子啊,你是那样的神呢?你是银子大神!给你戴上一顶高高的银盔,给你掌管银子的命!

    梅烟的二孙子就成了银子大神,他接过来银光闪闪的头盔,把有权有势的银盔戴上头顶。从此,世上的所有的银子都归他调遣。

    接下来,老祖母梅烟把三孙子封赏为铜神,戴上了黄|色的头盔,掌管铜的世界;把四孙子封赏为铁神,戴上了黑色的头盔,掌管铁的世界;把五孙子封赏为锡神,戴上了白色的头盔,掌管锡的世界。

    自从老祖母梅烟封赏了金银铜铁锡这五位大神以后,世界上就有了一朵无比巨大的布满世界的五色花环,金色银色黑色黄|色白色同时放出耀眼的光芒,灿烂着美好的世界更加美好。

    在那辉煌的烟罗宝殿的正中央,老祖母梅烟还封赏了十二位尊神呢,就是那管神的乌麾,他们的能耐大着呢。

    在这十二位管神的乌麾中间,有男神也有女神。但是,不管他们是男还是女,一律称“阿玛”。“阿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