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无双夜二之统一 > 无双夜二之统一第33部分阅读

无双夜二之统一第33部分阅读

    书看多了,所以思想上才会受到那些鬼话的影响,若你没有亲自证实过,劝你最好不要太过相信史书上那些糊弄人的鬼话;名声的好坏,并不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只有才能的优劣,才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

    曹cāo不禁又问:“难道忠义之说,真的就没有任何用处吗?”

    我则说:“一个人的忠义与否,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否让这个人心甘情愿地为你将事情办好;只要能够为你将事情办好,那么这个人对你来说就是忠义之人;反之,就算一个对你再愚忠,却总是把你的事情搞砸,你还不如让他哪边凉快哪边呆着去呢。”

    曹cāo立时一脸恍然,似乎已经听懂了我话里的意思。他点了点头说:“原来如此。”

    我轻笑了下,便又说:“你是一个聪明人,知道什么样的人该干什么样的事;凭你现在所拥有的能力,是根本无法与朝廷对抗的;即使拥有袁绍那样丰厚的身家,也不过就是一只秋后的蚂蚱而已;安心地做好你自己的事情,不论治世之能臣也好,还是乱世之jiān雄也罢,不过就是一句称呼而已,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只有将当下的事情做好了,才是最实在的。”

    曹cāo点头说:“孟德明白,多些阁下指教。”

    我便又说:“好了,不多说了,我也该上路了。”

    曹cāo便又拱手说:“阁下走好。”

    而后,我便又继续往北行去。

    等我走得远了,一旁的曹仁不禁问曹cāo说:“族兄,为何要对那少然这般客气?”

    曹cāo却笑了下说:“子孝,有很多事情你还不明白;虽说少然曾与咱们为敌,但那只因他原本的立场与咱们对立罢了;而如今他已辞官归隐,便不能再算作是咱们的敌人;他是一位不世出的高人,咱们要向他请教,自然就得客气一些才好。”

    这时,一旁的曹洪说:“此人数次与咱们交手,次次都能打得咱们丢盔弃甲,的确如从兄方才所言「用兵如神」;只是方才没能向他讨教用兵之道,倒是有些可惜了。”

    曹cāo却笑笑说:“方才我与他交谈之时,言语中已悟得其用兵之道;故而,子廉无需觉着可惜。”

    “喔?”众人闻言,不禁一阵惊奇。一旁的夏侯渊不由赶忙问:“不知是什么用兵之道,曹将军可否说来听听?”

    曹cāo顿时笑道:“呵呵,天机不可泄露。”

    呵,我的用兵之道?这些人可真有意思,我的用兵之道又岂是你们能轻易窥测的?更有趣的是这个曹cāo,还天机不可泄露,搞得自己跟个世外高人似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一章 连环(一)

    对于我的辞官归隐,各方面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

    董卓感到有些突然和失落,他没有想到我会不辞而别,也为不能将我继续留下效力而感到惋惜。

    袁绍感到很是惊喜,认为我的离开将是他逆袭的关键。并认为当下的年号「初平」与他的字「本初」相合,是命运预示着他未来的ri子会顺顺平平。

    孙坚则感到有些狐疑,不明内情的他还以为我做了什么惹董卓不高兴的事情,所以就被董卓给撵走了。继而,在薛聪的一番鼓捣下,他又有了举兵起事的想法。而后,他又派薛聪再去鼓捣袁术跟他联手,袁术则也应允了再一同起事的计划。

    先前派去传达委任刘虞为太傅的使者,在前往的途中不凑巧遇到了黄巾军攻掠郡县。诏命没能顺利传达,使者还受了伤,便只得又退了回来。

    对此,徐荣向董卓推荐了自己的同乡公孙度,作为传达诏命的使者。董卓便委任公孙度为辽东郡太守,在前往辽东赴任之时,顺便将诏命传达给刘虞。而后,诏命顺利送达。

    说起徐荣,由于先前击溃曹cāo之时他立了战功,我见他统军的水准还不错,便将他提升为中郎将。

    当袁绍听说刘虞已经被委任为太傅,便与韩馥私下里商议,当迎立刘虞为帝,才好能与董卓分庭抗争。

    而后,袁绍又与其他人商议,却遭到了曹cāo、鲍信等一些人的大力反对。曹cāo认为另立皇帝非但名不正言不顺,而且会让天下人认为想要图谋不轨的人不是董卓,而是他们这些自称「义军」的人。

    袁绍则不以为意,自顾与韩馥私下里找人刻制了一枚玉玺,而后又拿给曹cāo看。曹cāo见状,表面上不以为意,心下里却认为就算是刻十枚玉玺,也改变不了此举失败的定局。

    在袁绍看来,只要拥有了帝王的名份,天下人就自会听从自己的号召。而在曹cāo看来,只有真正有才能的人,才可以得民心,而后得到天下。所谓名份,若没有民心,不过都是虚名而已。

    随后,袁绍又写信给袁术,询问他对于此事的看法。袁术对于此举则拿捏不准,便去询问孙坚的意思。孙坚则认为他们举兵的目的是为了讨伐逆贼,又如何可以变成图谋篡逆?倘若依照袁绍的意思去做,他们这些人岂非真的变成董卓口中的「叛军」了吗?于是,袁术便回信表示反对,还说自己只知道诛灭董卓这个逆贼,其它的什么都不知道。

    尽管多数人都不赞成此举,袁绍与韩馥还是决定要拥立刘虞为新帝。于是,等到翌年正月,他们便委派前任乐浪郡太守张岐为使者,带上玉玺前往蓟县向刘虞表达他们的意愿。

    对此,刘虞心下有所动容,本有些许接受的想法。然而,公孙瓒却极力地反对,并建议刘虞将来使收斩,以断绝关东联军的不轨意图。刘虞本也是个爱慕好名声的人,他也顾忌自己会背上篡逆的骂名,为后世所诟病。而后,他便厉声将使者给斥责了一顿,表明了自己对于汉室的忠贞,让这帮人不要以此番谋逆之举来玷污于他。

    袁绍等人却并不死心,又请求刘虞代领尚书事,给各将封任官爵,以安众心。使者来到蓟县,尚未见到刘虞,却被公孙瓒截住而后直接收压诛杀了。此事被刘虞得知后,不禁很是恼怒公孙瓒自作主张的行为。对此,公孙瓒则表示跟此等逆贼,何须多费唇舌。

    翌年二月,王允以平息叛军的功绩显著,奏请晋升董卓为太师。刘协批准了这一奏请。

    于此之时,孙坚领兵数万攻占了梁县,并分派程普率领一支兵马屯驻于汝水东岸。董卓得知孙坚又举兵反叛,当即派遣中郎将徐荣率兵讨伐。

    孙坚所占据的梁县,建造在汝水西岸,距离广成关约有三十里路。徐荣率军到达广成关后,并没有立即出兵。而是等到了夜幕降临之后,才派遣副将李蒙率一支劲旅前去袭击程普的部队。

    原本薛聪为孙坚出了一计,先派出一支兵马别屯在汝水东岸,作为诱饵负责吸引敌军出关劫营。等到敌军的兵马一到,便再派出一支兵马出城从旁夹攻,以此来减弱敌军的兵力。

    却说,这个计划倒是不错的,但是孙坚却低估了董卓属下其他将领的智商以及西凉军的战力,却擅自更改了作战计划。而后,当李蒙率众前来袭击程普的时候,他则率军前去进攻广成关,结果却反在半道上遭遇了徐荣的伏击,而后被打得兵众溃散。程普的部队在遭到李蒙的袭击之后,则也被打得溃败而逃。

    此一役,孙坚败得可谓惨不忍睹,险些连自己的命都丢了。所幸,留守梁县的薛聪在得到消息之后,便赶忙与孙策一同率兵前来援救,才使得孙坚幸免于难。继而孙坚收拢溃散的士卒,重整士气。又按照薛聪的建议,攻占了广成关以南西山脚下的阳人城。

    这一次,孙坚让薛聪再为他出一计,薛聪便建议他可故技重施。对此,孙坚则感到有些疑虑能否行得通?薛聪则表示一定可以行得通。于是,孙坚便又分派程普率一支兵马在阳人城以东驻扎。

    徐荣见孙坚故技重施,心下不以为意,便又派李蒙趁夜率兵出关去袭击程普的部队。孙坚见计策果然行得通,顿时大为高兴,便亲率一支兵马从背后袭击李蒙。

    这时,徐荣见孙坚中计,便迅速率兵出关进攻阳人城。谁知,薛聪早就料到了他会有此一举,已提前分派孙策、黄盖二人率领一支兵马在西北的山林里打了埋伏。等到徐荣率众来攻城的时候,孙策、黄盖便立时杀出从后方夹攻徐荣。这一次,则轮到徐荣全军溃败,本部人马损失颇为惨重。

    当董卓得知徐荣被孙坚打得大败,心下虽感到有些意外,却也不怎么放在心上。而后,他命中郎将胡轸率五千步骑前往迎战,又委任奉先为骑都尉,率两千霍村弟兄一同助战。

    到了广成关之后,奉先向徐荣了解了一下先前的战况。在经过一番思索后,他不由说:“孙坚先是大败,而后竟又能转败为胜,这其中必然是有能人为其出谋划策;看其所使的战术,倒不像是寻常的有智谋之人。”

    徐荣点点头说:“末将也是这般认为的;只可惜末将智略短浅,不是那人的对手;若换了卫将军在,则断然不会有今ri的败局。”

    这时,一旁的胡轸却轻哼了一声,说:“关东各部叛军,不过都是一班乌合之众罢了;待明ri由本将去将那孙坚小儿擒下。”

    徐荣不由说:“胡中郎切莫轻敌大意,以免临阵有失。”

    胡轸则说:“徐中郎,我看你是被孙坚打怕了,所以才说出这等灭自家威风的话来吧?”

    这时,一旁的奉先却说:“徐中郎不过只是实话实说罢了;临阵对决,本就不可轻敌大意,更何况对方并非泛泛之辈,自当更加不可轻敌。”

    胡轸则立时扯了下嘴角说:“吕主簿,不要觉着你是卫将军的义兄,就可以仗着他的威势了;卫将军攻必克战必胜,那是卫将军用兵如神,与你又有什么瓜葛?如今你也不过就是个小小的骑都尉罢了,哪里有资格在这里对本将发号施令?”

    奉先闻言,不禁皱了下眉头,心下有些厌烦他说的这番话。

    却见徐荣说:“胡中郎这话说的恐怕不妥吧,吕主簿不过是在好意提醒罢了,又哪里仗着卫将军的威势在发号施令了?说起来,你是中郎将,我也是中郎将,不要仗着你是董太师的同乡,就可以不将本将放在眼里了。”

    “你?哼,没用的废物,早该军法处置了。”胡轸不屑地扯了下嘴角,说罢便自顾离去了。

    徐荣不由气闷道:“这厮说话可真他娘有够浑的,不过就仗着自己是董太师的亲信罢了,有什么了不起的!”

    奉先则说:“那厮就这副德xg,随他去吧。”

    徐荣不禁又说:“哼,那厮这般自以为是,看他明ri怎个大败。”

    翌ri,胡轸领兵出关,准备前去挑战孙坚。奉先则率本众弟兄与徐荣一同留守广成关。(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二章 连环(二)

    却说,胡轸帐下有一名都尉,名叫华雄,善使一柄大刀,武艺端的很是不俗。胡轸率众前往阳人挑战,孙坚先遣祖茂出战,却被华雄打败。又遣黄盖出战,还被打败。再遣程普出战,仍被打败。

    于是,孙坚便打算亲自出战。薛聪则建议其暂且休兵,只因此战连败三阵,士气衰落,未免吕布从旁埋伏突然袭击,还是暂且不要出战的好。于是,孙坚便暂且闭城不出,整顿士气。胡轸见孙坚一直闭城不出,便只好收兵回关。

    回到广成关之后,胡轸依旧是那副趾高气昂的样子,却道:“本将早就说过,关东叛军不过只是一班乌合之众罢了,根本不足为惧;今ri连败他三员大将,那孙坚便不敢再出城应战,不过尔耳;倒不像某些没用的废物说的那般,没看出有哪里好谨慎的。”

    徐荣是东北人,xg情耿直爽快,却最受不得被别人这样挤兑自己。只见他顿时怒而上前道:“你他娘的说谁废物呢?”

    “休得放肆!”是时,华雄一下上前挡住了徐荣。

    胡轸却扯了下嘴角说:“废物就是废物,除了只知大呼小叫,旁的什么也干不了。”

    “你这厮——”徐荣正要驳斥。一旁的奉先忽然说:“徐中郎,不要跟他作无谓地争执了;既然胡中郎自以为很有能耐,那便看他到最后是否真如放出的豪言那般,胜得了孙坚手下那些「乌合之众」。”

    胡轸却轻蔑地说:“哼,便让你们这两个废物好生看看,本将是如何打得那孙坚跪地求饶的。”

    奉先不禁闭上了眼睛,觉着眼前之人实在讨厌。

    徐荣立时怒而道:“我他娘的这个废物就看你这厮最后胜得了不!”

    随后,胡轸连续几ri前往阳人挑战,孙坚却都没有出城迎战。对此,胡轸不由更加轻视起了孙坚,认为孙坚其人实在胆小如鼠。

    孙坚的避而不战,让徐荣不禁感到很是纳闷,这人怎么就甘愿一直龟缩在城里不出呢?该不至于是手下已无人可出来迎战了吧?

    然而,奉先则暗自冷笑了下,心下明白胡轸的败局已定了。而后他便开始整顿兵马,随时准备出战。

    这一ri,斥候传来情报:“报!启禀长官,叛军率众已从阳人撤离了。”

    “喔?”胡轸闻言神sè一动,旋即得意地笑道:“呵呵,那孙坚果然不堪一击,见我西凉军人强马壮,取胜不得,便想要逃走;传我军令,命众将士卸下重甲,轻装追击!”

    “末将领命!”一旁的华雄等人立时应道。

    不一会儿,胡轸率众追击。继而,奉先与徐荣也相继得到孙坚撤退的消息。

    而后,徐荣不禁赶忙过来找奉先,问:“吕主簿,听说那孙坚率众撤退了,怎会这样?”

    奉先却轻笑了下,说:“哪有那么简单,不过是诱敌之计罢了。”

    “喔?”徐荣闻言神sè一动,便问:“莫非前几ri孙坚是故意在示之以弱吗?”

    奉先点头说:“没错,孙坚其人武勇过人,xg情刚烈;虽然我并不是非常了解他,但想来他「江东猛虎」的称号并非浪得虚名;如若不是在故意示弱,依照他的脾xg,断然不会一直闭城不出的。”

    徐荣释然地点了点头说:“原来如此;也好,就看看那个胡轸是怎么死的。”

    奉先却摇了摇头说:“不,我二人不能冷眼旁观,得适时从旁援救才妥。”

    徐荣却说:“嗨,那厮如此惹人厌烦,便任他自尝苦果好了,还救他做什么。”

    奉先则说:“事情不可混为一谈;那厮虽言语惹人厌烦,却也不能因此而见死不救;此非为臣之正道也。”

    徐荣便说:“也罢,便听吕主簿的吧;只是咱们宜应如何援救?”

    奉先便说:“对方既然使的是诱敌之计,必然会设计将胡轸所部尽数围剿;让斥候随时传达胡轸所部的情势,届时若真被孙坚率众围困,便由我率本部两千骑兵前去援救,你则在后接应。”

    徐荣点头说:“好,我明白了。”

    正如奉先所预料的那样,胡轸自顾在后追击孙坚本部,却未能想到程普、黄盖二人正率众在旁边的林子里打了埋伏。而后就在胡轸与孙坚接战之时,程普、黄盖立时从后方杀至,将胡轸一众给团团围了起来。

    随即,在交战的过程中,孙坚找上了华雄,而后一番交手将其斩杀。胡轸见状立时大惊,其部下士卒大都震恐不已。是时,孙坚将要上前击杀胡轸,不料却被胡轸属下一名军士挡住。

    孙坚见那军士武艺不俗,不禁问:“你是何人,快快报上名来?”

    那军士回了句:“我乃广魏郡临渭人,姓魏名越是也。”

    孙坚不由说:“你武艺不俗,何不来我麾下效力?”

    魏越说:“魏越虽不是什么有见识的人,却也知道何谓忠义;你乃朝廷叛逆,竟想要招揽魏越归降,真是痴心妄想。”

    孙坚则说:“叛逆之人实为董卓者,你竟甘为其麾下爪牙,真是自甘堕落;倒不如遵行大义,随我讨伐逆贼,以匡扶汉室。”

    魏越却道:“真是懒得跟你这厮说那么多废话,还是手底下见真章吧。”

    随后,二人又大战了数十合,却未能分出胜负。

    适时,奉先率领众弟兄赶来援救。只见众人摆成「箭矢之阵」,一下便撕开了孙坚一众的包围圈。而后经过几合厮杀,程普、黄盖之流被打退。

    对于奉先及时的援救,胡轸不禁感到有些意外道:“吕布?怎会是他?”

    这时,魏越见有援兵赶来,便赶忙弃了孙坚,来到胡轸跟前说:“长官,援兵已至,请速速撤离。”

    “撤!”胡轸二话不说,便率领仅剩的几十个残兵败将,在奉先的掩护下撤退了。

    随后,奉先见胡轸安然撤走,便也打算撤退离去。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远处竟然又出现了敌军,那支兵马是颍川太守李旻的部队。

    胡轸见状,不由脸sè一变:“不好,敌军还有埋伏!”

    薛聪事先早已料到对方可能会有援兵赶来,因而便又特意派李旻埋伏在汝水西岸山脚下的林子里。等到敌军的援兵赶来之时,便渡河过来夹攻援兵的后路。

    所幸,奉先也事先留了一手,让徐荣率领本部人马在跟后方策应。如若不然,奉先与众弟兄虽然可以全身而退,但胡轸此刻恐怕就没得命可活了。

    而后,当李旻的部队才刚渡过汝水,徐荣的部队就碰巧赶来了。于是,李旻被徐荣从旁袭击,交战之时不慎失手被徐荣所擒,其属下部众则被打得四下奔逃溃散。

    随后,孙坚想要指挥部众围攻奉先,却又被奉先、徐荣联手打散。继而,众人全都安然地撤回了关内。

    此一役,胡轸所部损失惨重,五千步骑全军覆没。对此,徐荣不禁故意嘲讽说:“哼,真是个没用的废物。”

    胡轸立时怒瞪着徐荣说:“本将不过只是一时轻敌罢了,你休要在此冷嘲热讽!”

    徐荣则又故作姿态地说:“唉呀,废物就是废物,除了只知大呼小叫,旁的什么也干不了。”

    “你——”胡轸顿时怒不可竭。一旁的奉先忙出言说:“好了好了,你二人就不要再作无谓地争执了;此役我军损伤不小,士气震荡,暂且不宜再出关迎敌;且先上报太师,再加派一些兵马过来。”

    随后,董卓得知己方军队又被打败,便打算亲自率军出击。(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三章 连环(三)

    却说,孙坚又收军进驻阳人,这时袁术也已率军赶至鲁阳。孙坚便派人去向袁术说明情况,希望他可以赶紧发兵前来增援。于是,袁术当即派出步骑数万前往助战。

    此时,董卓尚未率领大军赶至。奉先得知敌军又有数万兵马赶来增援,觉着两军兵力相差过于悬殊,广成关地势又较于平坦,不利防守。因而,他便与徐荣撤军至地势稍微险要一些的太谷关驻守。于是,孙坚便趁势占据了广成关。

    随后,董卓率军赶至太谷关。他得知孙坚、袁术两部联合竟然有将近十万人马,心下不禁顿时犯起了难。左思右想之下,他却只是叹息着说了句:“唉,若是此刻成廉能在就好了。”

    一旁的众将闻言,不禁都沉默地低着头。

    奉先看了看董卓,不由说:“太师,眼下叛军势大,暂无破敌良策,不如再试着招降孙坚;如若不成,便只得暂且固守关卡了。”

    这时,一旁的徐荣不禁疑惑道:“启禀太师,卫将军虽然走了,可他那一万jg锐不是还在吗?若能交由吕主簿统率,即使眼下叛军势大,也自当可以击破才是。”

    奉先则说:“徐将军有所不知,贤弟统率的那一万jg锐,除却霍村的两千弟兄还肯听从我的指挥,其余人等任谁的命令也不愿听从的。”

    徐荣闻言稍有些意外,旋即又叹道:“唉,倘若这般,卫将军走得还真不是时候。”

    董卓不禁说:“罢了,不说这个了;此番奉先力挽狂澜,功劳显著,老夫当提升你为中郎将,以作嘉奖。”

    奉先拱手回道:“属下多谢太师提拔。”

    是时,一旁的胡轸不禁脸sè有些不佳。

    “嗯。”董卓点了点头,又说:“方才奉先提议再招降孙坚,那便再招降一下试试看吧;对了,听说徐荣生擒了李旻那厮是吗?”

    这时,徐荣便上前道:“回禀太师,除却李旻外,还有数百名叛军被我军俘虏。”

    董卓则说:“哼,如李旻这般降而复叛的墙头草,一律烹杀之!”

    “诺!”徐荣领命而去。

    随后,校尉李傕奉命出使广成关,去向孙坚表达董卓的意思。对此,孙坚则予以拒绝了。于是,李傕便无功而返。而后,孙坚挥军进攻太谷关,但却一时未能攻得下来。

    就在这时,身在洛阳的朱儁,派人暗中去联络袁绍。使袁绍得知董卓正率军在太谷关与孙坚作战,洛阳城中守备空虚。于是,袁绍便率领大军前往进攻孟津关,打算趁机偷袭洛阳。

    由于情势紧急,董卓赶紧派遣奉先率领本部两千骑兵星夜回城援救,徐荣则率五千步卒随后跟上。

    所幸奉先回援及时,使得袁绍未能攻破关卡。随后,徐荣又率兵赶至。袁绍以为那是我临走时留下的jg锐,便没敢再次发起进攻。

    于此之时,於扶罗建议白波军首领郭太再次起兵响应袁绍,对牛辅的军队发动袭击,他则亲率麾下数千族人前往河内相助袁绍。郭太同意了於扶罗的建议,命杨奉、韩暹率领数万人马对牛辅军发起了突然袭击。牛辅未及防备,被白波军打了个措手不及,而后只得率军退守弘农。

    由于情势更加急迫,董卓不得已只好改变了战略方针,放弃了太谷、轘辕、旋门、虎牢等眼下已没有必要再守的关卡。而后,由胡轸驻守伊阙关,朱儁镇守洛阳城,董卓则亲率大军前往陕县讨剿白波军。

    然而,就在董卓率军离去之后,那八千并州jg锐便在张骁与宋宪的带领下离开了洛阳。他们前往东面的成皋,打算从敖仓渡过黄河,往北返回并州老家。

    随后,孙坚挥军猛攻伊阙关,胡轸抵挡不住,打算退往洛阳。不料,朱儁突然倒戈,派兵截击胡轸。于是,胡轸便只得狼狈地退往西边的函谷关。

    当奉先得知孙坚已攻至洛阳城下时,便立即与徐荣放弃了北边的两座关卡,全部退守洛阳城内。而后南北两支叛军汇合,一时间近十万大军将洛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此刻,奉先还并不知道朱儁已经暗通了叛军,因而并未对他有所戒备。

    是夜,朱儁派人偷偷地打开了城门,引一众叛军入城。奉先与徐荣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一时间手下的士卒损伤不小。

    继而,两人在城中汇合,徐荣不禁大骂道:“朱儁这个吃里爬外的叛徒,竟在如此紧要的关头叛变投敌,真是可恶至极!”

    奉先心下也很是气闷,但此刻再多说也没有什么用处了。他对徐荣说:“别说那么多了,先杀出去再说。”

    而后,奉先率领众弟兄奋力搏杀,与徐荣等人杀出一条血路,并带着叶浛一同顺利地撤往西面的函谷关。

    孙坚继续率军进攻函谷关,但由于函谷关地势过于险要,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孙坚连续发起数次进攻,却都被奉先击退了。于是,孙坚便暂时放弃攻打函谷关,率军回到了洛阳。

    是时,董卓率众赶到陕县后,联同牛辅击退了来犯的白波军。继而又得知洛阳陷落,便派人去召奉先、徐荣率军回来。只因洛阳如今已陷落,后方又有白波军的威胁,因而函谷关已没有防守的必要了。

    随即,董卓与奉先驻军弘农,分派徐荣驻军陕县,牛辅驻军安邑,董越驻军黾池,段煨驻军华y,及其他将校分兵驻守各县,以抵御关东叛军及白波军的联合进犯。

    却说,袁绍见董卓在函谷关以西各险要地段都布有重兵把守,且函谷关以西的地势较为狭窄,无法容纳过多的兵马,即使强攻也并没有丝毫的胜算;兼之洛阳周边残破凋零,没有任何占据的价值,于是他便率军返回了怀县。

    孙坚则暂时还没有离去。只因薛聪早先听人说传国御玺在当初诛杀宦官时,由于宫内大乱而一时不慎遗失了,直至今ri也依旧未能找到。于是,他便建议孙坚留下来找找看,若能找到自然最好,找不到也没有什么损失。而后,孙坚便一面派人寻找御玺,一面继续派兵协助朱儁往西进军。

    这一ri,孙坚属下的一名士卒在打水的时候,从井中打捞出一条腐烂的尸体,在尸体的脖子上挂着一个锦囊。随后,士卒便将锦囊上交给了孙坚。孙坚打开一看,却正是他一直在寻找的那枚传国御玺。之后,薛聪建议孙坚撤军回驻鲁阳,朱儁则率领本部人马也同他一起撤离。

    董卓见叛军都已撤军离去,便也率军回了长安。回到长安之后,他打算在自己的封地郿县修一座坚固的城池,用以屯放大量的粮草辎重。而后,他便又召来奉先询问道:“奉先,老夫听说你们霍村的城墙建得十分坚固,连冲车都难以攻破,可有此事?”

    奉先回道:“回禀太师,确有此事;这都有赖于贤弟的功劳,他研制出一种叫作「钢筋混凝土」的建筑材料;以此材料夯砌而成的墙体确实坚固异常,即使发生强烈的地震,也难以使用此材料筑就的房屋损坏倒塌。”

    董卓闻言,不禁一阵惊奇道:“喔?世上竟还有如此坚固的材料?好,便由你来负责督造此次郿坞的进程,就给老夫用这个「钢筋混凝土」的材料。”

    奉先应道:“属下领命。”

    于是,奉先便又奉命去督察郿坞的建造进度去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四章 连环(四)

    回到霍村之后的ri子,还是一如既往的那样平静。张婧每个月的月底都要从府城回来一趟,在家里过上两天才回去。

    近来倾城总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做事情的时候老爱走神。我见她心里头好像有事情,晚上就寝之时就问她:“你怎么了,最近干吗总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她却叹了口气,说:“唉,我只是在想,我是不是已经老了。”

    她这话说的我有点奇怪,也不知她是否在担心什么。说起这段ri子以来,她的容貌确实比一开始稍显沧桑了一些。一来是她没工夫保养,二来又整ri里cāo持家务,因而会渐渐sè衰也是在所难免的。

    我则不以为意地笑笑说:“老了有什么关系嘛,是人都会老的,我又不会嫌弃你。”

    她却说:“我倒不是怕被你嫌弃,只是想到ri后若不能为你生个一男半女,便会于心有愧。”

    关于生孩子的事情,我倒还一时半会儿没有去想过。在我的惯xg思维里,凡事都不应过于去强求。尤其是生孩子这样重要的事情,更应该要顺其自然才是。

    我微笑着说:“好了,不要想那么多了;就算以后你生不了孩子我也不会在意的,更何况你还没有到绝育的年纪,以后的ri子还长着呢。”

    她不由翻过了身,看着我说:“不,我向尽快给你生个孩子,不然再过上几年,只怕我就生不出了。”说着,她便一下骑在了我的身上。

    对此,我不禁笑了下说:“说起来,每次我都才刚刚热身,你就不行了;照这样下去,你的身体是要搞垮的。”

    她则说:“我宁可把身子弄垮了,也要给你生个孩子出来。”

    这个时代的女人几乎都是这样的,不自觉的就会承担起繁衍后代的任务。尽管这个任务对她们来说很繁重,可她们的内心却自认是应当的。

    我知道平静的ri子不会过得太久,麻烦的事情终有一ri会再次找上门来。

    张骁回到了村子里,还顺便带回了好几千人,他们便是当初我麾下的那数千jg锐战士了。对外他们都惯于说是我的先登兵,任何时候都愿为我这个统帅登先赴死。我倒从没有想过我会有这样大的魅力,但在这个时代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跟着谁能更容易地生存下去,便去投靠谁。

    张骁将那数千战士都集中到了村子里的校场上,随后便让二娃过来传报于我。对此,我不禁摇了摇头说:“唉,这帮家伙可真是胡闹。”

    于是,我便前往校场视察。张骁见我来了,便立时拱手说:“末将拜见卫将军。”校场上的战士们也跟着喊道:“拜见卫将军!”

    此刻,村里的一些大人和孩子们不禁都杵在一旁看热闹,对于眼下的情景也看似颇为激动的样子。

    我扫视了一遍底下的战士,旋即说:“今天我能再见着大家,心里感到很是高兴,因为你们都还活着;可我也同样感到不高兴,因为你们放弃了一个军人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这不免让我有些失望。”

    众将士闻言,都很是疑惑不解,似乎并不明白我为什么会这样说。

    一旁的宋宪不禁拱手想要说些什么,我则摆了下手示意他不必多说。

    而后,我又接着对他们说:“平素我都跟你们说过,身为一名军人,你们的使命是保家卫国,你们的纪律是服从军令;可是今天你们却将我说过的话当成了耳旁风,这就是让我感到失望的理由;我不管你们的理由是什么,但你们让我失望了就是让我失望了。”

    张骁则拱手说:“让卫将军失望,都是末将的错,恳请卫将军处罚。”这时,战士们也不禁都跟着拱手道:“我等知罪,恳请卫将军处罚!”

    我曾经跟他们说过,有错误要处罚,只是为了引导他们改过向善,并不是为了彰显我的权威。因而他们渐渐都养成了一种习惯,每当犯了错误,都会主动承担。

    我便又说:“都给我记住了,你们是国家的兵,不是我的兵;你们的任务是保家卫国,不是为所yu为;我虽然曾经是你们的统帅,但我只具有在战场上指挥你们的权力,而不具有将你们当作私人武装的权力;所以你们一定要记住,以后绝对不允许再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众人不禁齐声回道:“我等谨遵卫将军之令!”

    我看着他们说:“老规矩,长途奔袭,目标五十里。”

    张骁立时应道:“末将领命!”旋即他转身道:“众将士听令,长途奔袭,目标五十里!”

    只听战士们齐声应道:“得令!”

    一旁的男孩子们见了,不禁都露出崇拜的目光。此刻他们都不自觉地在心底有了一个目标,便是未来也要成为我这样的一个人。

    这时,张泛突然走到我的身旁,微笑着说:“这些军士看起来都很有煞气,一看就知道是经过沙场历练的悍兵。”

    我则轻叹了口气,说:“这帮家伙,打仗倒的确是挺能打的,就是在原则xg的问题上分不清是非,多少还是不让人省心啊。”

    张泛却不以为意地笑笑说:“我倒觉得他们将是非分得很清。”

    “喔?怎么说?”我不禁饶有兴趣地问。

    张泛回道:“说起来,首领你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太认死理了;也许,这是坚守大义之人的通病吧;正如首领你所说过的,任何人都有权利选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便他们是军人,有保家卫国的责任,可他们同样也应有权利去选择自己想要追随的统帅;他们愿意不辞辛苦地前来追随于你,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你才是这世上唯一值得他们追随的人;然而,首领你却将他们惩处了一顿,如这般太过认死理,我却以为是不妥的。”

    对于他的看法,我则摇了摇头说:“不,益武你错了。”

    “喔?错在哪里?”张泛略有些不解地问。

    我回道:“在这个世上,没有哪个人是值得去追随的,尤其对军人来说更是如此;身为一名军人,唯一可以追随的就是当下国家的领袖,这是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改变的规矩;假若有一天我战死了,难道他们也要跟我一起共赴黄泉吗?我并不需要谁来忠于我,我只希望世人都可以明白一个道理——人与生俱来的责任,就是要保证种族的延续和强大,这是所有人共同的「天命」;如果世人都脱离了这个天命,那么人类这个种族离灭亡的下场也就不远了。”

    张泛听我这样说,却点了点头说:“属下终于能够彻底地理解,首领为何会反对儒家的学说了。”

    我却微笑着摇了下头,说:“我倒不是多反对儒家的学说,我只是觉得儒家的那些道理并不能真正有利于人类的发展,也不能让世人都明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何况,很多时候那些道理还会成为一些自私的统治者,拿来奴役民众的思想工具,这不免会让人感到有些可悲。?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