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无双夜二之统一 > 无双夜二之统一第13部分阅读

无双夜二之统一第13部分阅读

    匈奴人冲上前来交战,奉先杀不胜杀,只好一边与敌人交战,一边退回了阵中。

    丁原不禁问:“怎样,受伤了没?”

    奉先摇了摇头,说:“敌军势众,只恨我枪法练得还不够纯熟,敌不住那么多人,若是贤弟在此,定能一举将须卜单于擒下。”

    丁原不由叹道:“唉,都怪我,真是托累你了。”

    奉先却说:“丁刺史哪里话,这都是属下应该做的。”

    丁原又说:“奉先,你武艺高强,可带着众将士突围离去;我犯下如此过错,难辞其咎,理应留下为国捐躯;你们快走吧,不要让将士们留下与我陪葬。”

    这时,一旁的张辽不禁说:“丁刺史何故要说这样的丧气话,我军如今尚有数千兵力,仍有一战之力;匈奴虽然人多势众,但突围却还不在话下,只要众将士拼死奋战,定能助您脱困的。”

    奉先也道:“张辽所言不错,稍后便由我率领一队骑兵去突袭单于本阵,负责吸引敌军主力,张辽带领剩余军士保护丁刺史突围。”

    张辽却说:“不,主簿你武艺高强,由你负责突围再合适不过,还是我去吸引敌军主力吧。”

    奉先说:“不,应由我去吸引敌军主力。”

    张辽说:“不,应该我去。”

    奉先却说:“不,我去;我是主簿,负责拟定作战策略,谁去应由我说了算!”

    张辽却说:“不行,主簿只是刺史麾下的文官谋士,行军打仗调兵遣将之事,应由兵曹从事说了算,我是兵曹从事,谁去得听我的!”

    这时,一旁的丁原突然说:“好了,你们说了都不算,我是刺史,应由我说了算!都别争了,我去,你二人负责突围。”

    “刺史,您不能去啊!”奉先与张辽不禁同时说,却听张辽又说:“丁刺史,您是本州的长官,身为属下我们应当保护好您的周全,故而还是由属下去才妥。”

    丁原不禁叹了口气。却见一旁的李肃突然弱弱地问了句:“要不,我去吧?”

    “闭嘴,这里没你说话的份!”奉先与张辽又同时说。

    旋即,奉先又说:“全军之中,只有我的武艺才是最强的,最强之人理应担当最难之事;于千军万马之中,如入无人之境,舍我其谁!霍村的骑兵弟兄们,大伙大展身手的时候到了,随某家冲杀敌阵,将匈奴单于斩于马下!”

    “斩杀单于!杀呀!”旋即,奉先带着来自霍村的骑兵弟兄们,气势汹汹地朝着须卜所在的方位冲了过去。对于霍村的这些弟兄们来说,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人在家中等着自己回去,尽管这让他们心中惦念,可他们还是无所畏惧地朝着最危险的地方冲了过去,不为别的,就为了这是他们身为军人的使命。

    尽管官兵一方只有数百骑兵,可这强悍的气势还是让一众匈奴人感到吃惊不已。须卜的脸sè有些凝重,他是深知这些骑兵的jg悍的,因而他丝毫不敢怠慢,当即派出十倍于对方骑兵迎了上去。哪料想,对方都是一帮以一当百、视死如归的勇士,兼顾对方的武器锋利,盔甲jg良,交战才不过一盏茶的工夫,这数千人就被宰杀了干净。

    奉先一众人的威势滔天,直惊得匈奴人心下大骇。他们势如破竹,一路直冲杀至须卜跟前数十步,须卜心有怯意,却还强自镇定地呆在原地,并不断调集周围的兵力上前围攻。终于,计策奏效了,张辽、李肃二人率领剩余的步骑兵,护卫着丁原冲杀了出去。紧接着李肃留下断后,张辽则领着数百骑兵保护丁原离去。

    惨烈的厮杀继续着,奉先已记不清自己杀死多少敌人了,但此刻他已杀红了眼,但凡出现在他跟前的敌人都无一能幸免。须卜被他这种凌人的杀气震撼了,以至于他差一点就喊出了「收兵」的口令。

    “主簿,丁刺史已经突围撤走了!”蓦然间,李肃不知从哪里杀了过来,对着奉先喊了一句。

    这时,奉先清醒了过来,他禁不住看了看周围正在苦战的弟兄们。虽然他们都还活着,可胳膊上、腿上多多少少都有些伤口,再这样下去就算不被杀死,也要流血而亡了。于是,奉先便下令道:“众军士听令,全力突围!”

    须卜一听奉先要突围了,一方面暗暗地松了口气,一方面又赶紧调集骑兵上前围追堵截。然而,奉先等人一心想要突围离去,坐下坐骑又都是良马,匈奴人大都被杀得有些胆战心惊了,又哪能阻拦得住。因而,就让他们突围退走了。

    此一役,官兵一方损失惨重,突围逃走者不过两三千人。而这其中的两千人都是来自霍村的jg锐,凭借着过硬的军事素质,以及jg良的武器装备,虽然他们大都受了伤,但好在都全活着,这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第五十章 再生变故(八)

    奉先率众突围后,没过多久便跟丁原等人会合了。丁原等人一见奉先安然归来,不禁松了口气,都很是高兴。却见众人此时都已狼狈不堪,疲累不已。

    奉先来到跟前,便下马道:“丁刺史,属下脱困了,您无碍吧?”

    此时,丁原已上前迎道:“我没事,此番能得以脱困,真是有赖奉先了。”

    奉先不禁说:“刺史言重了,这倒也不光我一人的功劳,全靠诸位弟兄从旁协助,拼死作战,才使得众人安然脱困。”

    丁原不禁点点头说:“嗯,所言不错,回去后我要好生犒赏全军将士。”

    奉先说:“丁刺史,天sè将晚,还是快些带着将士们退回大营吧;先前斥候来报,有一支匈奴骑兵袭击我军大营,也不知此时怎样了。”

    丁原点头道:“好,还是先撤回大营再说。”

    随后,众人便又上马快步往大营撤去。等到他们赶回大营的时候,战事已经结束,袭击大营的数千匈奴骑兵一直攻营不下,便又暂时退走了。

    回到了营中,众人未及歇息,奉先又向丁原建议道:“丁刺史,此役我军损失惨重,士气低落,不宜再在此地屯驻,应立即撤回关内方为上策。”

    张辽也道:“不错,匈奴人晓习夜战,今夜必然会举众袭击我军营寨,还是立即撤退方为妥当。”

    丁原点头说:“好,就依你二人所言。”

    对于奉先来说,此时撤退是为了保住实力,宁武关地势险要,数千人足以御守了。而对于张辽来说,更多的则是担心家人的安危,毕竟他们此刻全都在关外的马邑城中,一旦匈奴将马邑攻破,后果自是不堪设想的。

    随后,他们立即撤退。继而连夜将马邑城中的百姓,全都迁徙至宁武关内。半夜的时候,匈奴人果然前来袭营,结果营中空无一人,让他们白来一趟。随后等到天亮,他们又去进攻马邑城,哪料马邑城中也是人去楼空,让一众匈奴大为败兴。

    安顿好了一切之后,奉先未及休息,便又赶来离关口二十里外的楼烦城找我。当他到达驿馆的时候,经询问却得知我并不在,心下意外之余,驿馆的驿长适时又将我留的书信递给了他。幸好奉先认得我写的简体字,因而读起信来并无什么麻烦。我在信中跟他说,我在一家私人的客舍里下榻,并把地址告诉了他。于是,他又按着地址找到了我的住所。

    此时,我正在房间里研究地图,张婧也在一旁。却听门外有人敲门说:“少壮士,门外有一人求见,自称是壮士的兄长吕奉先。”这间客舍是一名黄巾教徒开设的,门外询问之人便是这家客舍的管家。

    我说:“哦,是,快请他进来。”

    随后,门便打开了。我一看来人,正是奉先,不由笑着说:“兄长,你可终于来了,我都等你一夜了。”

    此时,却见奉先的头发稍有些凌乱,面sè有些苍白,jg神有些不振,一看便知是睡眠不足造成的。他见屋里有其他人在,不禁一愣,却问:“这位姑娘是?”

    这时,张婧上前施了一礼,说:“小女子这厢有礼了。”

    奉先不由道:“小姐有礼。”

    我笑笑说:“她姓张名婧,算是我的未婚妻吧。”

    这时,她突然不高兴地说:“什么叫作「算是」,本来就是好不?”

    我赶忙点头说:“好好,本来就是。”

    她的xg格要比姗姗温柔乖巧一些,待人也不显得霸道,就是对名份这回事太过在意了。不过这倒不算什么事儿,最关键的是,也许她以后可以做个贤妻良母也不一定。话说,女人若是不能做个贤妻良母的话,以后教育出来的孩子,品xg多半都会是有问题的。当然,男人也是一样的道理。

    奉先不禁笑着摇了摇头,说:“这才几ri不见,贤弟竟突然变得这般逍遥快活,为兄在外打仗,可算是苦煞了啊!”

    我不由说:“哎呀,小弟知道兄长你受累了,先坐下歇歇,让你未来的弟媳给你倒杯茶喝。”

    她不禁嗔了我一眼,然后上前为奉先倒了杯茶水,说:“兄长请喝茶。”

    奉先笑道:“喔,弟妹客气了;对了贤弟,为兄此来,是有要事来找你的。”

    不待奉先说完,我笑笑说:“我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次跟匈奴人作战,想必损失了不少人马吧?”

    奉先不禁叹道:“唉,贤弟真是料事如神啊!”

    我笑笑说:“这没什么,两军兵力相差本来就太过悬殊,你们能够安然无恙的回来,已经是万幸了。”

    奉先不禁点头说:“是啊。”

    他的样子看起来有些唏嘘。我不禁笑了下说:“看兄长的样子大概是一夜没睡吧,我让客舍的管家给你开间房,你先休息一下,其它的事情都交给我了。”

    奉先不禁点了下头说:“也好,一切就有劳贤弟了。”

    随后,我让管家为奉先开了一间客房,让他先好好地睡上一觉,其它的事情回头再说。

    我不禁喝了口茶水,然后对张婧说:“这都过去一天一夜了,你义兄那边也应该有消息了。”

    她说:“从此地往东,经虑特县(今五台县),便可径直抵达黑山军在太行山的领地,只需一ri的工夫而已;想必义兄的回信,此时已在路上了吧。”

    我点点头说:“嗯,那就好,只要你义兄的援兵一到,我就有资本让匈奴人俯首称臣了;当然,事后自然也少不了你义兄他们的好处。”

    她却说:“看你说的,人家肯帮你,那是念在你是自家人的份上,谁为了贪图你那点好处啊。”

    她这话说的我不禁有些自惭形秽,这才刚认识还没两天,居然就成了自家人,这关系进展的真有够迅猛的。

    我不由微笑着摇了下头。旋即她又道:“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你打算何时娶我过门啊?”

    我立时被雷了一阵,阿的个神呐,这才几天啊,居然就嚷嚷着要结婚了。虽说闪恋闪婚什么的也正常,古代早婚早育更是符合习俗的事,可也用不着这么急吧?怎么也得培养一下感情再说嘛。俗话说,关系太熟的不好下手。可这关系不太熟的也让人害羞啊!

    我不由咳了两下,说:“这个嘛,再等等,等我事业有成的时候再说;正所谓匈奴未灭,何以为家?你说是吧。”

    她不禁说:“那你总得给人家一个承诺吧?别人家的女子十五岁便许给了夫家,我到如今都十九了,还没能嫁人,这说出去多不好听啊。”

    阿的个神呐,你才十九岁而已,用得着这么心急吗?我都二十五了,还不是光棍一条?我都不急,你急什么。

    我笑笑说:“不要急嘛,眼下先把打仗的事情给解决了,婚约之事,咱们再慢慢从长计议;你放心,肯定会有那么一天的。”

    她却说:“谁晓得你可是骗我的,倘若打仗的事情一了,你人又跑掉了,我上哪找你去。”

    我的个亲娘咧!她怎会有这样的想法的,难道古代的女子通常都是这样想的吗?

    我禁不住咂了咂嘴,旋即灵机一动,指着窗外说:“诶,你看,有流星。”

    她不禁朝着窗外看了去,紧接着又走到窗前朝天上看了看,问:“流星在哪儿啊?”

    蓦然间,我却逃之夭夭了。旋即被她发现后,却见她立时气得直跺脚说:“死廉哥,又骗我,回来才要你好看呢!”

    唉,其实我也不想这样的,问题是我跟她之间差了少说一两百辈的辈份,这要真结婚了,那不彻底搞乱辈了吗?再说,万一哪天她原本的那个男人又突然回来了,那该怎么办,她又要怎么跟他交代呢?还有,最最关键的是,我真心受不了这种赶鸭子上架式的婚姻。所以,这事儿真心不适合我。

    第五十一章 我的无奈(一)

    张燕的书信很快便被送了来,他在信中表示,愿意出动十万人马前来助战,三天后部众会陆续到齐。对于这个好消息,奉先他们都感到很是高兴,十万人马,足以使匈奴覆灭了。然而,对于我来说,这貌似又是件不大好的事情。

    张婧对我说:“倘若这次打仗的事情了了,你再不履行婚约的话,我便让义兄率领属下十万大军,将你压入洞房;这亲你是成也得成,不成也得成。”

    嚯,不就结个婚么,咋还带强迫的。你说这要是换个人吧,我根本就鸟都不鸟。可问题的关键是,人家就是冲着我这个所谓的「自己人」,才出兵相助的。这已经不仅仅是人情问题了,而是亲情问题了。话说,这古代人的进度咋比现代人还快,搞得我都有点措手不及了。

    我说:“这事儿好说,还有商量的余地。”

    她顿时幽怨地看着我说:“我费尽千辛万苦找了你十年,你竟然还要这般敷衍我,真是个没良心。”

    唉,你说你们人类之间的感情为什么这样复杂呢?反正我这个人造人是捋不清楚的,我现在简直就是一头乱麻。

    我灵机一动,旋即说:“不是我敷衍你啊,只是你想要嫁进我家的家门,是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的。”

    她不禁奇怪道:“要求?你孤家寡人一个的,还有什么要求啊?”

    我说:“这你就不懂了吧,你如果想要嫁进我家的家门,你就是我家的第一代主母啊,是不是?身为第一代主母,你是不是必须要能做个表率,最起码的贤良淑德,相夫教子,你是不是要做到呢?”

    她点点头说:“是啊,贤妻良母是每个女子嫁入夫家后,都必须要做到的,我可以啊。”

    我说:“问题是你说你可以,我又怎么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可以呢,你要怎么样才可以证明呢?”

    她不禁一怔,旋即说:“那你要我如何证明啊?”

    我便顺势说:“所以说嘛,你要嫁入我家的家门,那得满足我的要求才行啊,你觉得对吗?”

    她想了下,点点头说:“那好吧,你说你有哪些要求,是要多少嫁妆,还是别的什么要求?”

    我回道:“嗨,不是嫁妆的问题;我的要求很简单,那就是我们俩要先相互多了解一下,培养培养感情,有了一定的感情基础之后,才可以结婚。”

    她顿时说:“不消了嘛,你是从小看着我长大的,我二人都已培养了好些年的情谊,只消直接成亲就可以了啊,你还想培养什么啊?”

    我纳闷啊!拜托二小姐,我都说了多少遍了,那个人不是我好不好,你能不能不要赶鸭子上架啊!

    “唉!”我顿时无语地摇了摇头,又说:“可关键是我们已经有十年没见过了,十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人的为人发生很大的变化,再前后这么一加一减,我们之间的感情基础也就这么几天而已;你说这才短短几天的时间,我又怎么可能会这么快就跟你产生深厚的感情呢,是不是?”

    她却说:“哎呀,咱们可以先成亲,感情之事ri后再慢慢培养嘛。”

    咳咳,我觉得还是ri前培养比较好。唉,我早该预料到这件事情会这么麻烦的,为什么我没有预料到呢,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暗暗叹了口气,说:“好吧,这件事情今天就先谈到这里;时候不早了,我先回去睡觉了,你也早点休息。”

    她说:“不行,今晚你必须得把事情给我说清楚咯,不然就不能走。”

    呦呵,软的不行,还想来霸王硬上弓啊?不行,这事儿打死我都不能屈从。想我堂堂一百八十尺、哦不对,一百八十公分男儿,长得是一表人才、一身正气、一顾倾城、一丝不苟,如今却因为一念之差,而把事情给弄得一塌糊涂,致使自己一筹莫展,我真找块豆腐一头撞死,然后一死了之。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其实能有这么个姑娘做媳妇儿,好像也挺不错的。看她长得也算是一笑百媚了,而且又生了一双巧手,关键的是她对我一往情深,如果以后能够为人一心一意,貌似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嘛?哎呀不行,这样一来问题就大了去了,到时候更加麻烦。

    我看了看她说:“你不让我走是吧?好,今晚我就不走了,晚上我就睡在这张案子上,反正能有个地方躺着也就行了。”

    说着,我一边将案子上的东西拿下来,一边就直接躺了上去,嘴里还说道:“哎呀,真舒服啊。”

    她却说:“哎呀,你不能睡在这里,夜里会着凉的。”

    我说:“你不让我走,那我就睡在这里。”

    她说:“你要睡也别睡这里,睡床上嘛。”

    咳咳,不是吧,这么直接?

    我不由说:“你没搞错吧,这两人都还没结婚呢,怎么可以睡一张床呢?”

    她却说:“这有什么嘛,又不是没一起睡过;况且我左右都是你的人了,又有什么关系嘛。”

    噗!我简直要得呕吐个二十几两血才算过瘾。她这话说的都要把我给吓死了,难怪到了宋朝的时候要搞什么三纲五常呢,看来这些古人私下里的生活作风也很有问题啊。

    我说:“呃,那个,那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嘛,当时我们俩都还小,肯定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嗯,一定是这样的。”

    她却说:“不是啊,有发生过啊。”

    你妹啊!这下我算完了,一世英名毁于一旦,这尼玛都什么人啊!

    她见我一脸瞠目结舌的表情,不由问:“怎么,莫非你都不记得了吗?”

    我记得你妹啊,我哪晓得你跟他发生过什么事情!

    我摇摇头说:“真抱歉,不记得了。”

    她说:“哎呀,你这人记xg可真差;你忘了,小时候我睡觉很不老实,总是爱踢被子,每次我一踢被子都会把你惊醒,然后你就会帮我把辈子盖好,这些你真的都不记得了吗?”

    呼,还好还好,刚才真是差点吓死我了。

    我假装一副想起来的样子,说:“噢,我想起来了,那个时候的你呀,还真是难伺候。”

    她不禁笑着说:“这话那时你就跟我说过,那一次你生气了,就对我大吼大叫说我好生难侍奉,等到第二ri就突的不见踪影了;原来你都还记得啊,那你这会儿还生气吗?”

    呃,还有这档子事啊。我不由笑笑说:“喔,不生气了,这事儿都过去那么久了,还有什么好生气的嘛。”

    她看着很是高兴道:“嘻嘻,我就晓得廉哥你最好了;对了,我记得有一次你睡着了,我不小心碰到了一根奇怪的东西,后来我问你那是什么,你一直都没有跟我说;我很好奇,那到底是什么啊?”

    你妹啊!我又被坑了,这尼玛都是啥子人,睡觉的时候能不能不要乱摸啊!

    “呃,这个嘛——诶,你看,有流星。”我一时无从回答,便想要转移她的注意趁机逃跑。然而,她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下,却突然又意识到被我骗了,于是赶紧转过头来,一把将我给逮了个正着。只见她眯着眼睛说:“哼,死廉哥,还想骗我,这次我可不会上当了。”

    我笑笑说:“呵呵,哪里哪里,那个时候不早了,你早点休息吧。”

    说着我就要开门闪人,然而却被她捷足先登一把拦了下来,说:“还好我预先有所防备,早就料到了你会来这一手。”

    我不由纳闷道:“我说二小姐啊,你到底想要怎么样嘛?”

    她说:“我想怎样,你难道还不清楚吗,怎还反过来问我了呢?”

    我说:“我不是已经说了嘛,等到打仗的事情解决了以后,就跟你好好地谈一谈,你干吗这么着急嘛。”

    她说:“倘若到时你再敷衍我呢?”

    我说:“你放心好了,到时候我肯定会正视这个问题,好好给你一个满意地答复的,好不好?”

    她说:“好吧,我就再相信你一次。”

    呼,终于解脱了,这种被人强迫的感觉,还真是生不如死啊。

    ;

    第五十二章 我的无奈(二)

    接下来的几ri,匈奴人并没有对关卡发起攻势,仅仅只是派遣重兵驻守马邑城。也许城关战并不是他们的强项,平原野战才是。

    这几ri,奉先他们也都在严兵修甲,准备等张燕的兵马一到,就与匈奴人决一死战。不过,我的想法并不如他们那样,我仅仅是想以强大的威势,迫使匈奴归降而已。因为不论哪一边胜了,都会有许多人因此而丧命。而这场战争本来就是没必要发生的,不论是汉朝官兵还是匈奴族人,都不应为此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却说,张辽本是书香门第,他的兄长张泛,字益武,也是个文武双全的人。初次交谈,奉先我们俩跟他就很能谈得来,因为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比较接近。

    我见他谈吐有方,不禁有些奇怪他为什么会一直游手好闲,便问:“益武兄,我看你还挺有才能的,怎么不跟你兄弟一样,到官府去谋一份差事呢?”

    张泛笑笑说:“泛生xg洒脱不羁,不喜礼法约束,故而才一直闲赋在家,过着游侠一般的生活。”

    看他的样子,倒像是研究老庄学说的。

    这时,奉先不由说:“如这般,你这身本事可算是浪费了。”

    张泛却说:“学本事也不过是为了挣口饭吃罢了,只要饿不死,做什么差事不都一样,只要不为恶就行了。”

    我点头说:“嗯,这话说的倒不假,只要不干坏事,随便做什么工作都行。”

    此刻,张泛的身旁除了张辽外,还坐着一名男子。他看起来二十出头的样子,身着武士服,面容冷峻,背后插着五支短枪,一看就是个xg格孤僻、沉默寡言的人。此时,在他身旁的柱子边上竖着一根长枪,枪头上带有两排角状的锯齿。我不禁感到有些奇怪,汉朝的时候有这种带锯齿刃的长枪吗?这种枪的形制倒跟拐刃枪比较接近,只不过枪身还是带有尖尾的那种,并不如拐刃枪那种带有拐状的尾部。

    我禁不住有些好奇地问:“不知道这位兄弟怎么称呼,怎么总是坐着一言不发的?”

    他看了看我,说:“张骁,字凤羽。”

    他的神情依然冷峻,声音淡如冰冷的空气,不带丝毫情感。如果换做寻常人,定然会对他这种冷淡的表情感到极不舒服。

    这时,一旁的张辽忽然说:“喔,凤羽是家父收养的孤儿,早先一直在昆仑山学艺,近ri才学成归来;他一直都是这幅脾xg,如有不逊之处,还望成廉兄不要见怪。”

    我笑笑说:“没关系,他这人很有个xg,看起来还挺不错的;对了,你那柄长枪我看着挺特别的,那是一柄什么枪啊?”

    他说:“曲尖枪,名号霸王破城。”

    “霸王?莫非这柄枪便是传说中西楚霸王项籍所用的兵器吗?”这时,奉先突然好奇地问。

    “那只是传说而已。”他说。

    呵,看不出这枪的来头不小啊,不过项羽怎么是用枪的呢?

    于是我不禁问:“项羽不是用长戟的吗,怎么改用长枪了?”

    他道:“谁说的?”

    我一怔,不禁说:“喔,我是这样认为的,难道不是吗?”

    他说:“当然不是,枪与戟都是项籍所喜好的长兵,传闻他还有一柄长戟,名号霸王灭秦。”

    呃,好吧,好形象的名号。

    我不由笑了下说:“请恕我孤陋寡闻,通常像这种神奇的传说,我都不怎么清楚。”

    这时,张泛笑了下说:“不打紧,成廉兄若喜欢听这些古时的传说,泛说于你听便是了。”

    我不由说:“好啊,听说汉高祖手里有把宝剑,是他当年斩杀白蛇使用的;据说这把剑锋利无比,不知道具体又是什么样的呢?”

    张泛说:“高祖所用宝剑,因通体赤红,剑刃如霜,故而名号赤霄;据说,高祖年少时游览终南山,无意中得到一块神铁,便请来匠人为他铸造宝剑;然而此铁坚硬无比,匠人用时十二年,方才铸成;自高祖驾崩之后,赤霄宝剑便随之一同陪葬了。”

    我不禁有些惊诧,却问:“这些传说应该不是真的吧?”

    张泛不禁笑了笑,说:“这把剑自是有的,只不过并没有传说中那般玄乎而已。”

    这时,奉先不禁也点头说:“嗯,不错,古时所谓的神兵利器,多为jg铁所铸,比起锋利来,想来还不如张辽所使的大刀呢。”

    张辽点头附和说:“嗯,没错。”

    我说:“那倒也是,古时的冶炼水平,肯定是不如现在的;那些所谓的神兵利器,想来也只是相对于当时其它的兵器而言,跟咱们现在用的兵器,肯定是没法相比的。”

    他们听我这样说,不禁都笑了笑。张泛又道:“成廉兄真乃通透之人。”

    我笑笑说:“彼此彼此。”

    等了几天,张燕的兵马终于到了。由于人数太多,他们兵分两路。一路骑兵从常山真定出发,往西来到太原,然后再北上抵达雁门关;一路步兵从中山国出发,经灵丘县又兵分两支,一支南下前往雁门关,另一支北上进攻崞县。

    张燕前来助战,丁原一众自然是要前去迎接的,不然就失了礼数。不过张燕倒不在乎这些,而是亲自来到了楼烦城,说是等不及想见一见我这个未来的妹夫。这事儿搞得我有点儿七上八下的。而后,丁原便在楼烦城内设宴招待张燕等人。

    丁原不由笑道:“承蒙张将军出兵相助,本刺史感激不尽。”

    张燕不由说:“欸,丁刺史请不要误会,本将此番前来助战,不过是看在我义妹未来夫婿的份上而已,你要谢便谢他吧。”

    丁原不由笑笑说:“张将军所言甚是;少壮士,先前本刺史言语稍有不逊,还请不要见怪。”

    丁原经此一败,先前的锐气已收敛了不少,这倒是一件好事。只是未来他还会不会命丧奉先之手,这个就暂时不好说了。

    我微笑着说:“没关系,过去的事情我早已经不放在心上了。”

    这时,一旁的张燕突然笑道:“哈哈,看不出我这个未来的妹婿,为人还挺大度的,长得又是一表人才;好,义妹总算没有看错人。”

    唉,看他的样子,这件事情真是想甩掉都难啊!我略微笑了下说了句:“张将军过奖了。”

    张将军不由道:“欸,妹婿怎还这般见外,都是自家人了,ri后你便跟着义妹一同唤我义兄吧。”

    我说:“这件事情还是等我跟张婧商量过后再说吧。”

    张燕不解道:“商量?还有什么好商量的?”

    我不禁说:“张将军,说句实在话,我其实并不是张婧一直在寻找的那个人;不过,如果她执意要跟我在一起的话,我也可以考虑考虑跟她之间的交往。”

    “考虑?”张燕不由脸sè一变,却显得有些不高兴说:“还有什么好考虑的,若不是义妹找了你十年,她早就嫁人了;好了,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等到战事终了,便由本将为你二人完婚。”

    我不由心下有些苦笑,终于体会到政治联姻的苦楚了。这时我要是一口回绝的话,必然会引起张燕的不满,若他一生气将兵马撤回,这对于并州军一方来说是得不偿失的。原本我没必要拿自己的婚姻作为牺牲,可我又不能眼看着这场战争继续进行下去,造成生灵涂炭,百姓蒙难。

    也许我应当将心胸放宽一些,学学资本界的名言——一切都是资本,为了追求成功,一切都可以成为手中利用的资本。可我又不是资本家,我也不是在追求利益,为什么我要把自己的婚姻当作资本呢?这根本就是没有道理的嘛。

    此时此刻,也许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当我们在面临问题所要选择的答案异常矛盾的时候,那么不是这个问题本身的xg质不合理,就是制定问题的人给出的规则不合理。因而,不论你选择哪一个答案,都是不对的,也都是没错的。因为,这时已经没有判别事物本身对错的标准原则了。

    第五十三章 我的无奈(三)

    我不禁问张燕说:“张将军,倘若我要是不答应呢?”

    蓦然间,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禁神sè一怔。却听张燕沉着声音说:“哼,你若是不答应,本将便立马撤兵。”

    其他人一听张燕这样说,不禁都脸sè一变。丁原赶忙道:“少壮士,为了朝廷,你可千万要三思啊。”

    他这话说的我很是纳闷,朝廷跟我有个毛关系,我是百姓,又不是党人。

    我不禁对张燕说:“张将军,我希望你能够明白一个道理,愿不愿意跟张婧成亲,这是我个人的zi you,其他任何人都无权干涉;请你带兵来防御匈奴,是因为你是朝廷诏封的中郎将,保家卫国是你的责任,怎么能跟因为我和张婧之间的婚事扯上关系的呢?”

    张燕却说:“别跟本将说这么多废话,你就说你是愿意还是不愿意,你若愿意,本将便留下助你等退敌;你若不愿意,本将立马退兵就是。”

    靠!真是烂人一个,就没见过这种是非不分的人。

    我沉吟着没有说话,一旁的奉先却突然说道:“张将军,请恕某家直言,倘若贤弟确实与令妹有婚约在先,那他自然要信守承诺,履行婚约;可如今是令妹找错了人,贤弟无意与她结亲,本无可厚非,又何必要咄咄相逼呢?倘若张将军非要将两件事情混为一谈不可,那某些还是奉劝张将军撤兵吧,以贤弟的婚事来换取此番战争的优势,非英雄之所为,我并州军还没下作到这般地步。”

    “下作?”张燕不禁立时有些发怒的样子。

    一旁的丁原见状,赶忙对奉先斥责道:“吕主簿,本刺史都还没有发话,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吗?给本刺史退到一边去!”

    “哼。”奉先轻哼一声,便起身走出了门外。

    旋即,丁原又笑道:“本刺史管教不严,张将军莫要生气啊。”

    张燕没有理他,却径直问我:“成廉,你当真不愿与义妹完婚?”

    我说:“我已经说过了,我不是她要找的那个人,应该跟他完婚的人不是我。”

    “哼!不识抬举,弟兄们走。”张燕怒哼一声,便甩手离去。

    “哎哎,张将军,别走啊,有话好商量。”丁原见张燕甩手而去,不禁赶忙走上前去想要留下他,哪料想张燕理也不理他,便径直走了出去。

    旋即,我也起身打算离开。却见丁原一脸不满地对我说:“看你干的蠢事,你可知张燕这一走,这场仗就难以打胜了,你让本刺史如何跟朝廷交代!”

    “嗤,垃圾。”我扯了下嘴角,便打算要走。

    丁原不禁问:“你说什么?”

    然而,我却没有搭理他。也许他听出了我说的这话是什么意思,于是不禁怒道:“放肆!来人呐,给本刺史将这狂徒拿下,压入大牢,听候发落!”

    一旁的张杨与张辽二人不禁神sè一变,却见门外的侍卫们迅速地跑了进来,想要将我拿下。忽然,奉先也从门外走了进来,斥道:“我看谁敢!”

    这些侍卫都是丁原的亲卫,他们见奉先出言斥责,不禁都有些犹豫。丁原见状,却质问着说:“怎么,尔等都不听本刺史的使唤了吗?”

    这时,一旁的张杨突然上前劝止道:“丁刺史且慢,请听属下一言,少成廉并未犯下丝毫罪责,若要无故将其收押,恐不合律法啊。”

    张辽也上前劝道:“是啊丁刺史,还请三思。”

    丁原不禁冷静了下来,旋即摆了下手说:“罢了罢了,方才只是我一时气极,你等都退下吧。”

    随即,侍卫们便都退了出去。丁原看了看其他人,说:“好了,你们几人也都退下去吧。”

    “诺。”张杨与张辽应了一声,我则径直走向了门外,奉先看了看我,旋即也跟着走了出来。

    离开之后,奉先对我告诫说:“贤弟,你还是回村里去吧,此地不宜再留。”

    我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