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屏障,阻敌于国门之外。”
聂士成没想到,刘盛休的想法与宋庆一样,他们都想倚仗鸭绿江的江防,把敌人阻在朝鲜境内。但聂士成毕竟久经战阵,而且,又多次派人到对岸去侦察日军的情况,因此,他仍然认为,主动跨河出击,可变主动。而不是被动的在鸭绿江边,等待着日军的进攻。
第一卷 第三十四章 三将议事
聂士成道:“阻敌于国门之外,此话不假,但倭寇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们的目的,不止是朝鲜,如今两国已经开战,那就是你死我活的较量,我们应该趁着敌人刚到,先于敌发动进攻。这样,才能把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我们的手里。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呀。”
宋庆也点了点头,他虽然想沿江而守,不赞跨江出击,但是,他也并不怯战,当下道:“刘大人,聂大人说的也并无道理,跨江攻击,虽不能全胜,但也可挫其锐气。”
刘盛休道:“两位大人,我接到的命令是守护鸭绿江江防,而不是向跨过鸭绿江与倭寇作战,如果贸然出击,失败了由谁来负这个责任?”按照大清的律法,战败者是要被砍头的,所以,刘盛休把这话抛出来的时候,宋庆和聂士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有说话。
刘盛休转过身来,对着西南方道:“此次奉命出征,本来是驰援平壤,但平壤一天便战败了,想那倭寇狡诈无比,如果我军贸然出击,中了倭寇的圈套,再把鸭绿江失守了,则敌人可以长驱直入我大清领土,如此重大的损失,谁来承担。末将并非贪生怕死,宋大人,你若要我出击,待我请示李大人以后,再作定夺,你看如何?”
聂士成道:“李大人远在京城,并不了解此地情况,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若刘大人率军前往,我必率部以死相随。”
刘盛休冷笑道:“聂大人,你率军从牙山一直退到鸭绿江,败军之将,如何言勇。”
听到刘盛休出言相讽,聂士成大怒道:“刘大人,我率军从牙山一直打到平壤,死伤了几千弟兄,今天,你可以辱我,却不可辱我战死的兄弟。”
看到两位将军就要吵起来,宋庆连忙在中间做和事佬,他笑道:“二位大人,我们今天不是在商议嘛,这鸭绿江江防责任重大,非两位将军不能胜任,如今,大敌当前,我们更要尽全力守卫,莫扶了皇上对吾等的信任。”
“聂大人,我得到将令是率军防守在鸭绿江防线,绝不是跨江作战,如果要我出击,必须得到李大人的将令,如果没有,恕难从命。”刘盛休一点退让的余地也没有,并把李鸿章搬了出来,意思是再明显不过,那就是这支铭军,乃是服从了李鸿章的命令,坚守鸭绿江。
聂士成道:“刘大人,宋大人受朝廷之托,督办军务,鸭绿江所有军队,皆归宋大人节制,你部也不例处。”
刘盛休道:“宋大人,此际倭寇已至鸭绿江,他们早有准备,如果我们冒险渡过鸭绿江,不正中了倭寇的诡计?我认为,还是电请一下李大人,让他来做安排。两位大人,我的士兵正在修筑工事,加强鸭绿江的江防,这才是现在重要的事情,实是不能久留,告辞!”
宋庆看到刘盛休要走,急道:“刘大人,且慢行,我这不是和你商量嘛,我也不建议大军跨江与倭寇一战,你且回去,加强江防,以防倭寇来袭。”
刘盛休道:“大人说得极是,我军在鸭绿江北岸,待倭寇渡河的时候,予以一击,即可战胜倭寇,何故冒如此大的风险,跨江击敌。”
聂士成忿忿不平,乃对宋庆道:“宋大人,你若不出兵,我率本部兵马,跨江攻击敌人。”
宋庆道:“聂大人,不必着急,刘大人所言,也乃良策。你且回去,修筑工事,我军以逸待劳,定破倭寇于鸭绿江南。”
聂士成看到宋庆不愿意出兵,将身一转,气冲冲的走出了大营。刘盛休看到聂士成先出了大营,也自回营去了。
宋庆把看到刘盛休和聂士成回营,长吁了一口气,自已坐在太师椅上,自叹自己这个统领不好当,驻扎在鸭绿江的清军,是清政府从各地调来的,来自于各省,像聂士成与刘盛休,两人分属于不同的省份,根本没有隶属关系,谁也不服谁,谁也指挥不了谁,而他这个统领,则来自于四川,后虽到北方来督办军力,但与刘盛休和聂士成,也不没有隶属关系,如果朝廷不让他做这个统领的话,他们三人,根本谁也指挥不了谁。在鸭绿江江防的三万大军中,自己本部兵马不过二千余人,若是其他的将领,也像聂士成和刘盛休一样,意见不统一,协调不了,这鸭绿江的江离,该如何防守?想到此处,宋庆不禁忧虑起来。
这时候,卫兵来报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率兵前来,正在营门外,有事要与宋庆相商。宋庆连忙道:“有请。”
依克唐拉,用扎拉里氏,字尧山,满族镶黄旗人,乃清王室的皇族,宋庆本来为鸭绿江各军统领,但这各军统领里面,却不包括依克唐拉的黑龙江诸军。依克唐拉此次率军前来,只不过是与宋庆打个招呼,协调共同防御鸭绿江之事。
宋庆看到依克唐阿前来,拱手道:“依大人,那阵风把你给送来了。下官有失远迎,还望恕罪呀。”
依克唐拉道:“宋大人,如今大敌当前,不必如此多礼,此次鸭绿江江防极重,我特地前来,与大人共同商议鸭绿江防御。”
宋庆笑道:“依大人,你乃皇族,又久经战阵,乃是我大清不可多得的一员良将,下官正想到安平河口去向大人讨教江防之策,不想,大人却亲自前来了,大人此番前来,定然能振奋军心,打败倭寇。”
依克唐阿乃是清室皇族,他的到来,自然能提起清军的士气,最可贵的一点就是,他亲自到宋庆的大营来拜访,与宋庆共商大计。宋庆知他位高权重,于是将鸭绿江诸军情况向依克唐阿做了介绍。
依唐克拉听罢了宋庆的介绍,便道:“鸭绿江上游一线,乃是黑龙江管辖,我就率黑龙江镇边军守长甸河口、蒲石河口、鼓楼子、安平河口一线。不知宋大人以为如何?”
第一卷 第三十五章 鸭绿江诸军
宋庆道:“依将军如此安排甚好,如此一来,则鸭绿江上游一线,可稳如泰山。”
依唐克拉拱手道:“宋大人,此次鸭绿江江防责任重大,大家齐心协力,拒敌以国门之外,我黑龙江诸军,那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后退半步。”
宋庆道:“大清有依大人这样的忠臣良将,小小的倭寇,竟敢挑衅我泱泱大国,我们便让他有来无回。”
送走了依唐克拉,宋庆心总算平静了下来,各路清军中,他正愁的是如何高度依克唐阿的军队,来参与鸭绿江的江防,他虽然为诸军的统领,但依克唐阿毕竟是皇族,而且,官阶也同自己一样,他正愁如何让依唐克拉的军队,参加到鸭绿江的防守之中,没想到依唐克拉自己前来,并要求自己防守长甸河口、蒲石河口、鼓楼子、安平河口一线。
朝廷任命宋庆为鸭绿江诸军的统领,按理,依唐克拉所率的黑龙江诸军,也应该在其管辖范围之内,但依唐克拉毕竟是皇族,一个皇族的提督,又如何让一个汉族的提督来统领呢,所以,光绪皇帝在下令的时候,鸭绿江诸军皆在宋庆的节制之下,唯有依唐克拉,可以不受宋庆的节制。
不久,宋庆接到谕旨,由于牙山、平壤两战皆败,从平壤至鸭绿江一线,叶志超弃城而逃,致使数万大军,狼狈从朝鲜逃回,朝廷下了旨意,先行撤去叶志超、卫汝贵两人统领之职,听候查办。聂士成由于作战勇敢,此次接统原牙山军;并兼统盛军,把原来叶志超所部,都划归到了聂士成麾下。
随着国内的部队陆续的开到,驻守鸭绿江防线的清军有以下各军:一、铭军:由总兵刘盛休统带,先开来步队十营四千人,后又从留守大连湾炮台的八哨中调步队一哨和马队一哨,共四千二百人。二、毅军:原守平壤步队四营及平壤后路步队一营,伤亡三百余人,患疾一是余人,可战者仅二千人,由总兵马玉昆统率;后开来四营,共二千人,由分统总兵宋得胜统率;宋庆自率亲兵队四百人。合计四千四百人。三、盛军:原守平壤步队十二营一哨、马队一哨,约五千人,因伤亡减员十分之二,尚余四千人;原驻安州右军二营一千人,马队五营一哨一千三百人。合计六千三百人,由聂士成接统,总兵吕本元、孙显寅会统。四、奉军及靖边军:原守平壤步队五营、炮队一营及马队二营,在战斗中左营步队和左营马队几乎全军覆没,其他各营均因伤亡减员四成,余三千二百人;驻安州的靖边右营步队,为五百人,从大东沟新调来新右营步队和新后营炮队,共八百人。合计三千五百人。由总兵聂桂林统带。五、芦榆防军:因经成欢及平壤两次战斗,伤亡甚大,所余仅合四营二千人,由总兵聂士成统率。六、仁字虎勇:多半由营口新募,共五营二千五百人,由记名提督江自康统率。七、盛字练军及吉字练军:盛字练军步队三营、马队一哨,约一千五百人,吉字练军二营,为五百人。合计二千人。由副都统丰升阿统带。八、齐字练军,步队四营约一千人,马队一营约五百人。由侍卫倭恒额统带。九、镇边军:步队四营,其中有猎户队二营,另马队九营,合计四千人。由依克唐阿直接统率。以上清军各军共八十一营五哨,总兵力三万零四百余人。
清军从朝鲜失利,举国震惊,台湾布政使唐景崧致电李鸿章,提出建议说:“现惟坚守凤凰城一带险要,掘地立营,凭山置炮。敌倘未攻,我惟坚伏不动,枪炮不及不发,切勿轻出交锋;能忍一二次,军心自定。备足军费,再图进取。”李鸿章对此方案十分欣赏,认为“颇有可采”,随即向光绪皇帝请命,光绪皇帝下旨,命宋庆等“酌办”。
接到光绪皇帝的旨意以后,宋庆召集诸将议事,将鸭绿江岸的清军,重新做了部署。其分布为,右翼:以苇子沟为大营,宋庆率亲兵四百人驻此;铭军,由刘盛休统带,驻九连城;芦榆防军,由聂士成统带,驻虎山至栗子园一带;毅军一部,由马玉昆统带,驻榆树沟至瑷河右岸一带;毅军一部,由宋得胜统带,驻苇子沟至瑷河右岸一带;盛军,由吕本元,孙显寅统带,驻安东县沙河镇一带。左翼:以长甸城为大营,依克唐阿驻此;齐字练军,由倭恒额统带,分扎安平河口、鼓楼子及蒲石河口;镇边军,由依克唐阿直接统率,分扎东阳河口、苏旬河口,另有聂桂林所派奉军三哨,驻扎长甸河口。清军防线绵长,兵力配置西起海岸,东至鸭绿江上游长甸城附近,散在数十里间。
就在各路清军于鸭绿江高速布置的时候,日军的部队陆陆续续的开到了,第一军大将山县有朋抵达义州后,听取了先锋旅团的汇报:“敌军以九连城为总根据地,伸其左翼于虎山及长甸城,张其右翼至安东县,在鸭绿江沿岸有炮寨垒营数十座,几百面军旗随风飞翻,看来总数不下两万人。”
山县有朋随即带着亲兵来到鸭绿江边,通过实地观察,证实了侦察报告的可靠性。他的脑海中,已经形成了进攻的方案,他集众将议事。
山县有朋道:“诸位,通过数日的侦察,我看到对岸清军,只顾于防守,而不注重进攻,如果在我军未集结之时,敌军果断出击的话,我军必前后不顾,但如今,他们已经失去了这个机会。十月,我们必须渡过鸭绿江,把鸭绿江牢牢的控制在我们的手里,打开通往清国的门户。”
山县有朋把手指在了鸭绿江边的虎山和九连城,继续道:“九连城,乃是整个鸭绿江的门户,而虎山是江北的天险,欲进攻九连城,必先拔取其左翼之虎山,以为立足之地。”
第一卷 第三十六章 打好入清的第一仗
一个参谋道:“将军阁下,据我军侦察,敌人在九连城驻有重兵,九连城乃是整个鸭绿江江防的门户,夺取了九连城,则鸭绿江江防顿开。他的不远处,有一处战略要地,名为虎山,只要夺下虎山,则九连成便如囊中之物。但虎山上驻有重兵,而且,守虎山的,乃是我们的老对手聂士成,清国的统领叶志超自平壤战败以后,清政府免了他的职位,现在他的部队,由聂士成统领,据说聂士成善于打硬仗,我们要取虎山似非易事。”
山县有朋道:“聂士成,从牙山到平壤,皆被我军打得大败,但是,他的军队的战斗力不可小视,正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我们不能强渡虎山,而是从这里开始。”山县有朋把手指向了安平河口,对众人道:“九连城的上游,乃是安平河口,如果说虎山是九连城的右手,那九连城则是他的左手,拿下安平河口,我们就砍掉了九连城的左手,取九连城,易如反掌。现已经查明,驻扎在安平河口的,乃是黑龙江的镇边军,他们是八旗兵,骄横且无战斗力,如果我们拿下安平河口,从安平河口顺势而下,进攻九连城,则鸭绿江江防,就被我们抛在了脑后。谁可作为先锋,攻占安平河口?”
步兵第十八联队长佐藤正大佐站了起来道:“报告将军阁下,第十八联队的勇士,热血已经,他们迫切的要求上战场,我向天皇保证,如果不拿下安平河口,我切腹以谢天皇。”
山县有朋看到是十八联队请战,点了点头道:“好,佐滕君,你们这次在平壤战役中打得不错,战利品,你们也分得最多,其他的部队颇有意见,此次,你们拿下安平河口,也可以说质疑你们的部队,无话可说,佐滕君,记住,这是我们入清的第一场战役,我期待你将军旗插上安平河口。”
佐滕正立即立正,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道:“将军阁下放心,我一定会在安平河口升起我们的军旗。”
鸭绿江的江水,在秋天里,已经变得寒冷起来,河的一边,飘扬着黄龙旗,那是大清国的军队,另一头的河上,飘着太阳旗,那是日本国的军队。此际,太阳懒懒的从东边的山上升了起来,洒在鸭绿江畔那群修筑工事的士兵身上。
陈庆把辫子捆在头上,用一把锄头在虎山阵地前挖着壕沟。刘义在他的身边,抽着他的旱烟袋,笑嘻嘻的道:“陈大人,你这沟挖得不错呀,倭寇的炮弹打过来,定然伤不着你。我的就不同了,倭寇炮弹来的时候,我就念太上老君急急如敕令,保准那弹片伤不到我。”
陈庆看到刘义挖的那个壕沟,他一个人蹲下,还露出半截身子来,对着刘义道:“什么太老老君急急如敕令,你可不要使诈,到时候,炮弹可是不长眼睛的。”
刘义道:“你挖得那么深,费那么大的力,到时候,大人们一声令下,叫我们撤,我们还不得往回撤呀,挖那么深,不仅累着,也便宜了倭寇。”
陈庆看了看江的对面,又看了自己身后的祖国,前面的朝鲜,他没有什么感情,撤退的时候,他只是想赶快的回到国内,但身后的这片河山,郁郁葱葱,山水秀美,那可是生自己养自己的祖国。他把锄头一扔,拿出随身携带的水囊来,咕咕的喝起水来,一面喝一面对刘义道:“说实话,出兵朝鲜,那是帮助朝鲜人在打仗,我看大家都没什么战心,一遇到强敌,都想早一点回国,但现在不一样,江的对面就是倭寇,如果我们不把倭寇挡在外面,我们的身后,可是咱们的父老乡亲呀。放像狼一样的倭寇进来,他们会祸害我们的百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果真那样,那我们这些当兵的,可对不起他们呀。”
刘义深深的吸了一口烟道:“陈大人,你才刚刚参军,也才经过了平壤战役,我告诉你,我十八岁参军,大小阵仗无数,在越南打过法国人,好多的兄弟倒在了冲锋的路上,死在了异国他乡,我们打胜了,但朝廷、、、、、、,”说到这儿,刘义打住了话,又道:“我早已看惯了,当兵嘛,就是混口饭死而已。帮谁卖命不是卖。”
陈庆上前道:“你可小声一些,要不是看到你和我出生入死的份上,我把这话告诉聂大人,告你一个扰乱军心之罪,把你军法从事了。”
刘义笑道:“陈大人,你是官,有一颗忠心,我一点,我刘义十分的钦佩,我实话告诉你吧,若不是看到你在玄武门那里视死如归,抢回了左大人,说不定,不待大军后撤,我可就先自回国了。”
陈庆道:“你好大的胆子,那不是逃兵吗?”
刘义道:“什么逃兵不逃兵的,捡回自己的小命就行,再说了,咱们大清,那一次打过胜仗,当官的,打了败仗讲和,打了胜仗也要讲和,你说,这仗还能打吗?”
陈庆道:“你说你在越南打过仗,那仗是你们打胜了的。”
刘义道:“当时我是哨长,我们哨一百号人呀,有六十多个兄弟,全倒在了法国鬼子的枪口下,可他们不是孬种,他们个个是好样的,我们在越南打了胜仗,把法国人打得屁滚尿流,可是,老佛爷却要和人家讲和,若是不讲和,我们都要把法国鬼子赶下了大海。从那以后呀,我打仗就多了个心眼,凡是为自个儿想,你想呀,谁当官都要扣咱们的饷,谁当了皇帝,我还不是一个小兵。”
陈庆上前捂住了刘义的嘴,厉声道:“你在胡说,以后这话不许再说,不要惹不必要的麻烦。”
刘义看了看四下,士兵们有的正在挖自己的战壕,有的却躺在地上睡大觉。那个顾及得了他俩说话:“陈大人,你看看吧,这些个兵,那个的战壕挖得像你这般认真?他们大概也抱着我这样的想法。这仗甭管和谁打,保住自己的小命才是真的。”
第一卷 第三十七章 防守虎山
(今天特地对第三十二章至三十六章进行了改动,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以便各章更好的连接,给书友们带来不便,请多多谅解,本书已经签约,有存稿,求鲜花、收藏。更多谢大家的支持。)
陈庆叹了一口气道:“怪不得,我们每一次打仗,不是兵力没有人家多,也不是武器没有人家好,可最后都吃了败仗,其实我看呀,不是敌人强大,而是我们内部根本就不团结。还有像你这样的人。”陈庆指了一下刘义。
刘义道:“你可别给我乱扣帽子,我告诉你哦,像我这样的人多了。”
陈庆自顾挖着自己的壕沟,没好气的说了一句,我才懒得理你。
吃罢了中午饭,陈庆的壕沟挖好了,旁边还有一个藏身的地方,他弓起身子,整个人都没在了壕沟里,如果敌人的炮弹不打在壕沟内,根本就伤不到他。他站起身来,看了看不远处的炮台,那里除了清兵自己在挖以外,还有数百百姓帮助他们在修筑炮台的工事。
刘义道:“陈大人,你别生气呀,我看得出来,你是个好人,那说书的怎么说来着,叫侠肝义胆,我呀,是看重了你的义气,我才跟着你,我们本是奉军,你偏要投到聂大人手下,我知道这聂大人刚正不阿,作战勇敢,一副大将风范,但是,这十个手指,他不一样长呀,还不是把我们布在了前沿的阵地上。只要战斗一打响,倭寇准朝我们这儿攻过来。”
陈庆跃出壕沟,看了看旁边的地形,前面是鸭绿江,江面比较窄,无论是洇渡,还是架浮桥,此处都是最合适的地方,而不远处的炮台,名叫虎山,是附近数里的一个制高点,从虎山上,可以俯视整个鸭绿江,而且,虎山的中间,是通往奉天的重镇九连成,只要守住了虎山,九连城万无一失,则扼住了通往中国境内通道,反之,如果虎山失守,九连城就处在炮火之下,则鸭绿江江防,形同虚设。
宋庆与诸将看到虎山乃战略要地,众将都知道虎山重要,倭寇若渡江作战,必然要对虎山进行攻击。那就是抗击倭寇的第一线。由于平壤战役的失败,清军后退四五百里,无论什么样的原因,叶志超都要负担起这个责任。数万大军从平壤回到鸭绿江与宋庆所率的大军会合,诸军统帅无不大骂叶志超无能,不仅损失了上万人马,而且枪炮和辎重损失无数,纷纷弹劾叶志超。而现在,是聂士成在虎山上把守,要知道,聂士成在初入朝鲜的清军中,位置仅次于叶志超,如今,叶志超一走,他就统率了叶志超手下的军队,守卫虎山一线。
宋庆召集众将议事,各路人马前来,只有依克唐阿称安平河口一带,出现倭寇的侦察人员,所以,一刻也不能擅离,只是要求把会议的内容,向他传递。
各路将领来齐,宋庆对聂士成道:“聂大人,九连城乃是鸭绿江门户,而虎山,又是九连城的门户与屏障,失了虎山,九连城则断了手臂,此地非同小可,不容有失,你所部军队虽然装备精良,但于牙山初败,平壤再败,锐气已失,我看,还是让刘盛休的铭军来守。”
宋庆说的也并无道理,在鸭绿江边的八十二个营中,当数刘盛休的准军铭字营(也称铭军)十二营,这支部队,乃是李鸿章淮军中装备最好的,用的是德式武器,火炮和步枪的数量,在整个鸭绿江的清军中,无出其右,宋庆在聂士成未来之前,已经做好了打算。让刘盛休来守卫虎山。宋庆让两军换防,在他的眼里,九连城虽然重要通道,但虎山更不容有失。
聂士成道:“大人,我营于平壤初败,士兵们都憋着一口气,虎山乃是鸭绿江的要冲之地,我率军守在虎山,正可报我在平壤失利之仇。而且,九连城位置更为重要。刘大人守在九连城,大家皆可放心。只要九连城不失,则鸭绿江防线无恙。”
刘盛休道:“宋大人,聂大人守卫虎山,为九连城的右翼,如果倭寇攻击虎山,与我军与虎山的距离,我自会出兵迎击,但九连城,才是最个江防的重心,如果倭寇,直接进攻九连城,则虎山便失去了作用。”
聂士成道:“现在,我军呈“v”字形防守,如果倭寇直接进攻九连城,放弃进攻虎山,则我可率军抄了他的后路,因此,倭寇不可能置虎山不顾,而率先进攻九连城。”
刘盛休道:“兵法有云,兵无常形,倭寇狡诈多端,若是不按常理出牌,直接进攻九连城,则打通了通往奉天的大道。”
聂士成本也不想让刘盛休的铭军参加防守,见刘盛休不肯,便道:“宋大人,我从牙山一直与倭寇交战,可谓九死一生,如今,我把这条老命放在虎山。”
宋庆道:“聂大人大义,宋某佩服,我率毅军在你的后面,如果虎山遭到攻击,我马上派毅军渡过瑷河,前去支援你。”
刘盛休也道:“聂大人,我刘某人答应你,若虎山遭到攻击,我必分兵来救你,若九连城遭到攻击,你也分兵来求,你我互为犄角,相互照应。”
宋庆点了点头道:“众将如此肝胆相照,大清福矣。各部要齐心协力,保卫鸭绿江,绝不允许倭寇踏入我中华半步。”
众将齐声高呼:“齐心协力,绝不让倭寇踏入我中华半步。”
安平河口,乃是日军第一军的佐滕联队,他们从平壤大败清军以后,顺着大道,向鸭绿江进军,来到北岸,看到清军在沿岸严阵以待,就地驻扎了下来。
佐滕将情况向军部报告以后,就带着数个随从,察看对面清军的江防情况,只看到对面营垒齐整,旌旗招展,他从上游的安平河口一直向下直至九连城、虎山,将各地的地形,一一的画在图上,最后,他把自己的军队,驻扎在了安平河口。与依克唐阿的黑龙江镇边军相持。随后,其他的日军,陆陆续续的来到。根据佐滕画的地图,日军依次排开了阵势。
紧接着,日军山县有朋大将带着第一军的司令部来到朝鲜南岸,佐腾向他详细的介绍了清军的鸭绿江江防情况。
第一卷 第三十八章 唇亡齿寒
山县有朋对于佐滕侦察的结果非常的满意,命令佐滕支队(十八联队),驻扎在安平河口,他们的目标虽然是九连城,但山县有朋决定先拨掉九连城的左翼和右翼,然后进对九连城进行总攻。
佐滕联队现在已经是第一军的主力部队,从平壤清军处缴获的五百五十支连发枪中,有三百支就装备在了佐滕支队,本来这是一支三流的部队,但平壤之战,该去除打得不错,第一个突进平壤城,战利品的时候,佐滕支队分到了三百支连发德国八八式步枪,这三百支步枪,就让他的部队成为了第一军绝对的主力。佐滕支队想到自己从牙山登陆的时候,整个支队枪不到一千支,大部份是后膛枪,打一发子弹,装一发子弹,现在是五连装的德国造八八式毛瑟步枪,有了这些装备,佐滕那狂妄的心就显露了出来。在他的眼里,即使给清军再好的装备,清军也根本不值得一战。
宋庆于九月来到鸭绿江边,对面的日军虽然不断的开过来,但是,却没有进攻的迹象,如此过了一个月,在鸭绿江边的清军,已经有些松懈了下来,刘盛休甚至对宋庆说,日军肯定是畏惧他的这十二营准军,所以驻扎在鸭绿江边,不敢进攻。其他将领也认为,日军之所以和清军交战,那是因为朝鲜的事情,日军一直说,朝鲜的事务要朝鲜自己处理,现在,朝鲜的事务已经处理完毕,清军已经退回国内,那么,日军也没有借口来攻打清国了。
陈庆的这一哨人马,虽然只有三十来人,但是他们装备的,却是德国造的八八式毛瑟步枪,一连装是五发子弹,比起其他清军部队装备的后膛枪要先进得多,而且,他们的队伍在虎山的前沿边上,除了守卫自己的阵地以外,他们还担任着鸭绿江边的警戒。一连十余天,他们都徒步巡逻到九连城附近,看看江面上有什么动静。
陈庆留下刘义守着虎山的前沿阵地,自已带着三十个人沿着鸭绿江巡逻。
初秋的鸭绿江笼罩在夜色中,两边的岸上,不时的有着灯笼在晃动,那是两边巡逻的士兵,他们驻扎这么多天来,谁都没有开过一枪,好像根本就不相干似的,可在这不相干的里面,却暗藏着无数的杀机。风吹着树木,发出沙沙的声响,江水潺潺而流。
一个叫聂荣的士兵指着对面对陈庆道:“陈大人,你说,这倭寇在岛上不好在么?为什么要跑来打朝鲜,又要打我们?”
陈庆道:“这个,我也不知晓,我听说呀,有一个算命的先生,曾经过倭寇算过一卦,说倭寇在的那个小岛,迟早是要被大海所淹没的,所以倭寇要趁着那个小岛没有淹没之前,找一块大陆容身。朝鲜和大清离它最近,所以,他要想在这块土地上居住了。你想呀,若是你自己的家,不经过你的同意,他就来你家住,你会同意吗?”
聂荣道:“当然不同意了。”
陈庆又道:“如果这个人力气比你大,个子比你高呢,如果你不答应,他就要揍你,你怎么办?”
聂荣道:“那我也得同他拼了,我的家,凭什么让他来去自如。”
陈庆道:“对的,就是这个道理,他如果去你的邻居家,你会管不管。”
聂荣乐了,笑道:“他若要去邻居家,那就不关我的事了,他爱上那上那呗,只要不来我家就行了。”
陈庆叹了一口气道:“是呀,上了邻居家,不关我的事,好一个不关我的事了,怪不得,在平壤那么多的军队,六天之之内,撤得干干净净。却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
聂荣道:“什么叫唇亡齿寒呀?”
陈庆笑道:“这么跟你解释吧,如果嘴唇没有了,牙齿是不是很冷?”
聂荣道:“当然,要没有唇挡着,牙齿不得让风吹着呀,哈!哈!哈!”
陈庆继续道:“所以,这个人,若是在你的邻居家,也肯定会来你家,你就会担心吊胆,如果他没来你的邻居家,自然不会来你家,明白了吧。”
聂荣摸了摸脑袋道:“像似有一点明白了。”
众人一阵哄笑。
走了一段,前面就是九连城刘盛休铭军的防地,以往,陈庆等人走到这里的时候,都会停下脚步,在这里休息一阵,然后再巡逻回去。他们巡逻的这十数天,从来没有看到过准军到这里巡逻。
“大人,”聂荣道:“前面是淮军的防地,我们休息一阵在走吧。”
陈庆看到了前面的标识,过了标识,就是九连城铭字的防区,陈庆依稀可以看到九连城内铭军营地的灯光。
聂荣道:“大人,我们每天晚上都在巡逻,铭军怎么不巡逻呀,我听说,倭寇只占朝鲜,根本不想和我大清开战。所以,铭军都不用巡逻了。”
陈庆道:“倭寇狼子野心,世人皆知,如果不是他们挑唆朝鲜,那里会有今日的战争,你认为,他只想占领整个朝鲜吗?”
聂荣摇了摇道道:“大人,这是你们考虑的事情,我一个当小兵的,那里知道得这么多。”
陈庆道:“刚才我不是和你说了邻居的故事嘛,这个强盗,他占了你邻居的房子,在你邻居家里居住了,又看到你有很多的财宝,你说,他强盗的本性会改变吗?他会不会打你的主意。”
聂荣道:“强盗的本性是最难改的,他当然会打我的主意了。”
陈庆笑道:“这就对了,强盗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所以,你要时时的提防,说不定,那一天,他就会过来,拿走你的东西。如果不想让他拿走你的东西,那要怎么办呢?”
聂荣若有所思的道:“若想不让他拿走我的东西,他又在邻居家居住着,我可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陈庆拍了拍聂荣的肩道:“怎么办,和邻居一道揍他。如果领导不帮你,也要自己揍他。”
聂荣乐呵呵的笑了。
第一卷 第三十九章 偷渡
对面鸭绿江,仍然是静悄悄的,一点儿动静都没有,陈庆白天巡逻到这里的时候,看到这一带江水比较平缓,知道这里应是一处浅滩,他曾经向聂士成报告过,说九连城的附近,有一处地势较为平坦,水流也不是很急,要防着倭寇从那里渡江。
聂士成当即拿起地图,仔细的打量了一下,那一处离九连城最近,当即道:“此处乃是九连城的防御范围,你立即把这个情况像刘盛休刘大人报告。”
陈庆以为自己发现了这一处要害的位置,至少铭军会派人防守,他急匆匆的来到铭军刘盛休的大营,没想到刘盛休听到了以后,不以为然的道:“倭寇经过牙山战役和平壤战役以后,虽然兵锋直指鸭绿江,但已经是强弩之末,没有多大的威力,何况,我大清盛名在外,乃是泱泱大国,他们那里敢动我们。”
陈庆道:“大人,莫要忘记了平壤之战,倭寇可是全线出击。”
刘盛休道:“如今朝廷已经让李大人出面,促使英、法、美等国从中调停朝鲜之事,倭寇虽强,但也不至于置业英、法、美等国于不顾吧。据朝廷传来的消息说,朝鲜想让倭寇帮助他们消灭东学党的起义,并不想让我大清插手,可朝廷有些人,硬是要插手此事,这才爆发了战争,他们不知道,战争是要死人的。如今,我们已经退回到国内,倭寇就找不到开战的理由了。”
陈庆苦苦相劝,刘盛休不听,怒叱道:“军国大事,自有我等商议,你一个小小的哨长,也敢妄谈。”说罢,将陈庆轰了出来。
陈庆坐在鸭绿江边,看着对面日军的阵地,静谥得有些让人害怕。两岸静悄悄的,没有什么声响,突然,猎户出身的马山侧着耳朵,好像在听什么。
“有情况?”陈庆朝着坐在地上的清兵一挥手,大家都伏在了江岸上,陈庆弓着身子,紧走了几步,对着马山道:“马山,全队就属你的耳朵最灵了,你听到了什么?”
马山道:“跟我爹上山打猎,没有一双好耳朵,那可不成呀。大人,我听到有水响动的声音。”
旁边的聂荣笑道:“这里就是江边,自然会有水的声音了。”
马山道:“此处地势平坦,水流不急,所以,水声很细小,我刚才听到,有什么东西连续拍打水的声音。”
陈庆看了看江面,天很暗,就算是有人在江中,也看不清楚,他低声道:“你能确定是有人拍打水的声音吗?”
马山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道:“我不确定是人拍打的声音,但是,我敢确定有什么东西拍打水面。就在那里。”马山说着,用手指了指江面。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