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神奇的”李慕菲带来了走兽棋这样一种非常容易上手的游戏。
在这个年代,孩子们的玩具种类根本无法与后世的玩具相比,更不要说在后世的一些玩具那百玩不腻的娱乐性和出色的声光效果了,李慕菲在想如果把电子游戏带给公主们看,她们一定会上瘾的。
上一周李慕菲带来的东西最合几位公主的口味,是一间巨大的木制两层的玩具别墅,打开一面的墙可以看见室内所有的布置,座椅床灯地毯壁炉一应俱全,还配套有几个金发碧眼的娃娃。那套工艺品连威廉皇帝和俾斯麦看到了都惊叹不已。
“公主殿下,这次我带来的东西太大了,恐怕房子里面放不下。”李慕菲笑容可掬地答道。“请跟我来。”
几位困惑的公主在李慕菲的带领下来到了正门外那巨大的广场,看威廉王子那微笑着的表情,这一次李慕菲一定是和他串通好了。
广场上已经有许多人在忙忙碌碌了,看他们那蓝色统一的衣服就知道是李慕菲名下的飞鸽自行车厂的工人,不必说这一次又是被李慕菲以权谋私拉来做苦力了,当然飞鸽自行车厂也因为为皇室服务的机会而得到了不少好处。
这些人正在用木板和厚纸板、石膏搭建着类似沙盘的东西,他们从车上卸下一块块的板状物品,然后按照一个小本子上编号一块块仔细地组合着,德国人的严谨让他们干起活来一丝不苟,那些木板拼合之后严丝合缝,仿佛本来就是一体的一样。
年纪最大的维多利亚公主迟疑着问:“是沙盘吗?”她曾经在德国军官那里听说过这种东西。
“公主您猜对了,正在组合的这个和沙盘差不多,但我给你们看的不只是这个。”李慕菲笑着说。
渐渐的,连最小的玛格丽特公主也看出了面前正在拼装的是什么了,她欢呼一声:“是德国地图!”
果然,浮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张轮廓渐渐分明的德意志帝国全图,东起东普鲁士,西到鲁尔,南抵瑞士,北至丹麦,南边高起来的是巴伐利亚高原,北面低平的是波德平原,绿色的森林草原,蓝色的是河流湖泊,用银色的哥特式字体写着名字,白色的是高山的积雪,那一个个的精致的小城堡代表着德国的一座座城市,下面用金色的漂亮的拉丁字体写着“柏林”、“汉堡”、“慕尼黑”、“哥尼斯堡”
第四十七章 j商的广告
工人们为了防止踩坏沙盘在脚上套上厚厚的棉套,开始在沙盘上拼装最后一项工作,用银光闪闪的微型铝制铁轨将一座座城市连接起来。
最后,李慕菲从一个工人手中接过一辆精致的玩具火车头,在公主们惊喜的眼神中,把它放在了表示柏林的那个小城堡旁边,回身宣布道:“公主殿下,这是我为你们带来的微型火车。”
几个工人把几节车厢接在了火车头的后面。威廉王子站在了玩具火车的操纵台前,打开了开关,电动火车冒着白色的蒸汽开动了起来。
“天哪!”“她太美丽了!”“不可思议!!”几个公主此刻顾不得什么礼仪和形象了,在看到如此惊人而又美妙的玩具之后,她们尖声叫道,七嘴八舌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
李慕菲看着几位公主意料之中的惊喜反应,心中高兴地想,这一次又成功了。
但此时此刻,这个广场上最得意最有成就感的却不是李慕菲而是公主们的大哥威廉王子。
众所周知,威廉王子是个好大喜功的人,李慕菲送来的这幅玩具火车极大地迎合了他求大求新的心理,看到霍亨索伦王朝统治下的德国版图,再想到他注定成为这个强大的国家的皇帝,他就激动万分。
此时此刻辽阔的德国领土就在他的面前,清晰可见,触手可及,沙盘完全依照德国地形按比例缩小而制作,不仅仅是一件玩具,毫无疑问还有极高的军事价值,他看着那辆小小的微型火车在巨大沙盘的森林草地高山城市中穿行,仿佛看到一支支军队从帝国的心脏分赴世界各地去开疆拓土,兴奋得眼睛发亮。
他的右手紧紧地握住有残疾的左手,然后又松开,神情激动地在沙盘旁边走来走去,嘴里嘟囔着:“多么强大的国家看那遍布国土的城市和铁路她是无敌的!”
李慕菲这次的创意事先和他商量过,但两个人都没想到最终的结果会如此震撼,威廉王子看着兴高采烈的公主们,转头走向李慕菲,紧紧握住他的手:“我亲爱的伯爵,感谢您给我们带来了如此惊人的礼物,它令人印象深刻,真是不可思议,您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出类拔萃的人!感谢上帝让您来到了我的国家!您真是上天赐予人类的礼物!”
“亲爱的王子殿下,您的赞誉让我受宠若惊。或许我更应该感谢上帝的是,让我有幸成为您的朋友,得到这样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李慕菲注意到了王子称呼中的改变,他优雅而又谦虚地答道。
毫无疑问,李慕菲这次献上的这件礼物不但极大地讨好了几位公主,而且深深地打动了威廉王子,将李慕菲在王子心中的地位提高到了无人能及的地步。
“很精致的玩具,不是吗?”第二天一早,得知消息的帝国最高统治者,威廉皇帝着迷地来到夏洛滕堡宫,看着门前广场上巨大的玩具火车地图,他拿起一辆逼真而精致的火车头细细看起来。
“陛下,这或许不仅仅是一件玩具了,它的军事价值恐怕参谋长大人会更加了解。”一位严肃的老人,用手向站在一旁的百万德军最高指挥官—帝国总参谋长毛奇元帅一挥,从他和威廉皇帝的对话看来,他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是无人能动摇的。
这位老人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伟大缔造者,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用铁和血统一了分裂千年祖国的首相—-奥托-冯-俾斯麦。
“完全正确,尊敬的陛下,这位慕菲-李伯爵是个了不起的人才,电动火车,有趣的发明,这件玩具—如果它还能算做玩具的话—是个了不起的创造,它能让皇室的孩子们在娱乐的同时了解我们祖国的地形,掌握一些军事常识。”后人称作老毛奇的参谋长果然是三句话不离本行。
“这个人让我一直对他很感兴趣可,这个火车是哪里造的?”威廉皇帝端详着手上的火车头。
“德国制造,确定无疑。”俾斯麦走过来,看到那精致的做工,毫不犹疑地说。
“是德国制造没错,身在柏林的人不会去找别的国家来制造自己的机械产品的,可这上面有商标。”威廉赞同道。
“火车头上有金色的se,这个是什么的简写?西门子?可西门子是siens。”毛奇也走了过来,三个平均年纪超过70岁的老人就这样头凑在一起,研究起一辆小小的玩具火车来,如果李慕菲在现场的话,亲眼目睹这一幕的他一定会去买一架相机把这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观拍摄下来。
“等等,这下面有德文全称,”三个人中年纪最小,眼神最好的俾斯麦说道,他指着火车侧面的一行哥特体德文:“s-dfrikeisenbhn?南非机车?”
“哦,我想起来了,慕菲-李伯爵自我介绍的时候,说过他是从南非来的。”与李慕菲见过面的皇帝说道。
“我也记得南非有个机车公司,他们曾经从西门子引进过生产火车头的技术。”俾斯麦说道。
三位老人面面相觑,良久,皇帝陛下爆发出一阵大笑声:“这个伯爵,把南非公司的广告做到德国皇室这里来了,有意思,真有意思!”
俾斯麦和毛奇也笑了起来,三个老人好久没这么愉快的笑过了,有多久了?也许有20年了?欧洲人不是说过吗?自从有了俾斯麦,德国人就再也没笑过了。
皇帝陛下一面笑着,一边擦去眼角笑出的眼泪。
——
“我发现我有些搞不懂张阳的想法到底是什么了。”在李永瑜的来信上这样说道,李慕菲心中暗道,父亲大人,你何曾搞懂过他了?
“在几个月前给你的信中,我曾经提到过陈羽青打算通过的提案,经过几个月的酝酿,他在上个月终于向议会提出了讨论,在投票的时候,陈家李家之外,沈家也投了赞成票,这或许不是很奇怪,因为沈家一直标榜自己是汉人文化的代表,但出乎意料的是,张家也投了赞成票,虽然这次提案依然以失败告终,但赞成与反对的比例比我想象中要接近得多。
“张阳的赞成票意味着什么?他试图与李家和解?耐人寻味的是,最近以来,李家的很多举动都得到了他明里暗里的支持—-除了那些会触动英国人的—有他的支持,我们做很多事情都方便多了”
张阳此举是不是缓兵之计?张阳还是个谜,李慕菲也搞不清他葫芦里卖得是什么药了,不过眼下,李慕菲也只能让父亲和叔父等人继续保持警惕。
在给陈羽青和父亲的回信中,李慕菲提出了一个建议,南非应该加大向欧美各国派遣留学生的数量,过去,南非从未中断过欧美留学生的派遣,但每年只有十几人,比清朝末期派往欧美的留学生还要少,这么少的数量几乎无法对南非社会产生任何重大影响,所以李慕菲提出,增加公费留学生的数量,每年几百人是起码的保证,等到大批学生接受了西方现代科学教育归国之后,南非的教育和科学水平无疑将有一个质的变化。
—
“您好,我可以坐在这里吗?”夏日的午后,没有任何课程的李慕菲在柏林大学后门外的一家咖啡馆享用着咖啡、看着奥地利学者门格尔的《经济学原理》的时候,有人走到李慕菲的桌子旁,询问道。
抬头看去,是一个很帅气的金发小伙子,微笑的时候露出洁白的牙齿,有阳光一般的气质,在这么一个午后的浪漫的所在,如果再配上一个纯情的美丽少女,那简直就是偶像剧里拍滥了的一幕。
看看他的衣着,是柏林大学的学生,事实上,能够在这间咖啡馆出没的,几乎都是柏林大学的学生。
李慕菲笑着点了点头:“当然可以。”说完,他把桌子上的那几本《政治经济学理论》《纯政治经济学要义》等经济学著作往自己这边挪了挪,给对方空出一个空间。
那人在椅子上坐下,把椅子移了移,让自己能够躲进阳伞的阴凉之下。
“我叫卡尔-阿尔弗雷德-冯-哈莱茵。”他伸出一只手,听名字这是一个德意志贵族。
李慕菲和他握了握,然后指了一下自己:“慕菲-李。”
卡尔睁大了眼睛:“哦,天哪,想不到是您,我是说,您看起来不像只有12岁。”
李慕菲笑了起来:“很多人也都这样说。”
“据我所知,您的专业是应用物理,怎么也看起这些经济学著作了?”卡尔指了指桌子上的那些书,和李慕菲手中的那本《经济学原理》。
第四十八章 伟大的友谊?
“这些只是我的业余爱好而已,应用物理也只是我的一个爱好,我的主修专业其实是历史。”李慕菲笑着说道,他去学历史和经济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不去了解历史,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而南非也迫切需要经济学的专家,目前这个领域几乎是空白的,李慕菲只有自己来填补这一空白了,同时这一段时间,李慕菲也在忙于把德语书籍翻译成中文,试图在国内培养更多的后继人才。
“您真是博学多才。”卡尔羡慕地说,他指了指《经济学原理》说:“门格尔的著作?有些观点很新颖。”
“您是学经济学的?”李慕菲忽然对面前的人产生了兴趣。
“是的,我是柏林大学的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目前正在写一篇关于‘奥地利学派’的论文,我对他们的学说很感兴趣,这或许是因为我也是一个奥地利人吧,”卡尔自嘲般地笑了笑,李慕菲这才知道面前的这个人是一位奥地利贵族:“您知道,在德国经济学界,‘奥地利学派’这个称呼是带有一丝蔑视的意味的,但我却发现他们的观点中有许多闪光的地方。”
“不仅如此,英国古典价值学说和德国经济学理论在这种新的理论面前都有些黯然失色了,由英格兰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瑞士的瓦尔拉斯各自独立发展起来的新的边际主义学说看来都要比旧有的理论有很多合理的地方,还有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这些都是相当有说服力的学说,但在我看来,他们有其优点,但却都不是最接近成功的理论”卡尔一旦说起经济学,就滔滔不绝起来。
李慕菲此时也不是对经济学一无所知的小白了,两个人就这样聊起了经济学,等到天色渐黑的时候,已经成为相见恨晚的学术上的朋友了。
李慕菲现在正是在为南非寻求人才求贤若渴的时候,面前的人不正是自己所要找寻的人吗?
从卡尔的自我介绍中得知他今年19岁,两年前父亲去世,卡尔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子爵的爵位,有一块小小的封地,在奥地利一处偏远的小城哈莱茵,但他本人对于这个地方并没有多大兴趣,而是更加向往大城市的繁华。
他曾经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求学过一段时间,听过门格尔的课,也是从那个时候接触并开始了对奥地利学派的研究,但十九世纪之前,经济学研究领域最权威的国家是德国,也因此他两年前大学毕业之后就来到了柏林大学进一步学习。
“子爵阁下,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到我家中接续话题,顺便尝尝我们特色的中国菜?”眼见到了晚饭时间,李慕菲一边收拾桌子上的几本书,一边问道。
李慕菲在自己的那套宅院中请了两位很有名的德国厨子,为房子中数十口人(李慕菲、李延、贝尔沃夫、仆人、管家、园丁、看门人)准备饭菜,每到吃饭的时候,德国厨师便会一展手艺,花样繁多,听听今天中午李慕菲饭桌上的食品吧:
黑森林火腿、维也纳香肠、腌鲱鱼和沙拉生菜,德国式炸肉排配辣椒肠,炸河鳟,主食则是黑面包、全麦面包或者苹果馅饼、纽伦香肠堡,配上杜松子酱汁和油炸马铃薯子,扁豆汤、马铃薯汤,此外还有葡萄酒和德国最出名的特色饮料—啤酒:柏林淡啤酒和黑啤酒,当然酒类都是给成年人们准备的,李慕菲自己喝的是果汁。
这些东西听起来种类繁多,让人大流口水,但李慕菲吃多了才发现与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相比,德国的食物难吃得简直就像地狱里的食品。
李延和他也是同病相怜,两个人早已脱离了一开始吃到西餐的那种新奇感了,一致认为,德国的火腿香肠熏肉也有自己的好吃之处,但天天吃是会吃腻的,还是中国菜好。
所以李慕菲经常去南非驻德国大使馆请来厨师做一顿中国菜改善一下伙食,今晚恰好他请了大使馆的中国厨子来露一手。
“中国菜?”
“是的,我向你保证,中国菜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菜肴,你绝对不会后悔的。”李慕菲有些自豪地说。
“不胜荣幸,伯爵阁下。”卡尔很乐意,作为一个奥地利的子爵,他有足够的家业可以维持他的舒适生活,让他在柏林的学习生活没有后顾之忧,但他在柏林租的房子离学校远一些,而且也没有李慕菲的房子那么气派奢华,这是自然,一个是“伯爵”,一个是子爵嘛,再说他也对李慕菲口中的“中国菜”很有兴趣,于是一口答应了下来。
两个人来到了李慕菲的大房子,正是晚餐时间,宽大的桌子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盘盘碟碟,装着卡尔从未见过的美食。
“这是什么?这香味闻起来就让人食指大动!”卡尔只是闻到那香味就露出一脸猪哥相,这家伙的弱点被李慕菲发现了:馋!
“这是清炖蟹粉、这个是狮子头、水晶肴蹄、雪花鸡、金寿福、干烧鱼翅”李慕菲说着说着就放弃了,因为他发现卡尔那馋鬼压根就没听进去,只是流着口水死死盯着满满一桌子好吃的东西,眼神都直了。
“废话少说,请吧!”李慕菲也饿了。仆人送来筷子和刀叉勺子。
只见一阵白光闪动,卡尔以肉眼难以分辨的速度挥舞着刀叉,消灭着面前的食物,连李慕菲都惊呆了。
“我说,卡尔,这桌子上只有我们两个,你可以慢点吃。”李慕菲好心地提醒着,以李延和仆人们的地位是不够格和主人客人们一起用餐的,而在这房子里,现在的主人只有一个,客人也只有一个。
“不好意思,李,你们中国的饭菜真是太好吃了,我都有些恨自己为什么没有生在中国了!你知道,我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欢吃。”卡尔脸有些红的说,难为这家伙这么喜欢吃,体型保持得还这么好。
卡尔虽然是个见多识广的奥地利贵族,可毕竟没有吃过中国大餐,德国人的饭菜以难吃著称,这家伙吃法国菜都觉得好吃得如同天堂里的盛宴,何况比法国菜还好吃的中国饭菜?仅仅吃了一顿就被中国厨师征服了。从此以后,只要李慕菲这里一做中国饭菜,他就闻味而来,雷打不动风雨不误。
两个人就这样建立了“伟大的”友谊,时常在一起探讨问题,研究学术,卡尔在经济学方面可谓权威,虽然是个贵族,但很难得的却是一个真正的学者,他几乎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如果喜欢吃中国菜不算的话),远离了贵族的那些应酬与社交,潜心研究学术。
李慕菲和李延自己也慢慢学会了做一些中国饭菜。
提到了吃,李慕菲就特别怀念自己在上大学时经常与寝室里的同学一起“腐败”去吃烤肉串的事:那时候真是无忧无虑,晚上,快熄灯的时候跑出去,买上十几串羊肉串,喝着啤酒大侃一通,虽然那不是什么上得了台面的美食,可现在李慕菲想起羊肉串还直流口水呢。
所幸,羊肉串的做法是最简单不过的了,李慕菲也就自力更生,做了一个长形的铁盒放上煤炭,再用铁条串上羊肉,洒上佐料,自己烤起羊肉串来。
听说李慕菲又在研究新的美食,卡尔也毫无贵族形象地赶来了。李慕菲让人把铁盒抬到附近一处很大但是人很少的公园里,在这里烤肉应该不会影响到邻居,两个人就在这里烤起羊肉串来。
说起烧烤,德国的烤肉也是很出名的,但是,各地有各地的特色,这种从新疆传来的烧烤方法,卡尔以前并没见过,见到李慕菲神情专注地摆弄着那一串串羊肉,卡尔也觉得挺新奇的。
等到李慕菲把孜然芝麻等佐料洒上,烤好之后,卡尔迫不及待地抢过了一串,尝了尝之后,略微点了点头说:“还可以!想不到羊肉这么一做也挺好吃的!”
李慕菲看他的神情显然是在敷衍,毕竟卡尔吃惯了烤肉,对于这种羊肉串并不是很“感冒”,他当然无法体会羊肉串在李慕菲心中的地位,李慕菲笑了笑,也没有勉强卡尔再吃,而是让李延让大使馆的厨师做了几个中国菜送来,两个人就在公园里吃吃喝喝,权当野营了,倒也挺有意思。
“大哥哥,你们在做什么?味道好香?”两个人正在吃得兴高采烈的时候,身后忽然传来一个小女孩怯生生好奇的问话。
正在很没形象地撕扯一块水晶肘子的卡尔听了之后差点没噎着,急忙放下肘子,抚平了西服上的褶子,回头望去。
李慕菲则毫无身为贵族的觉悟,一边嚼着口中的羊肉,一边看向声音的来处。
原来是个坐在轮椅上的很可爱的小女孩,看起来十岁左右,金色的洒满阳光的头发,天蓝色水汪汪的大眼睛,粉红的嘴唇,穿着漂亮的洋装,看起来是哪位贵族家的小姐,(这不奇怪,李慕菲居住的这一片正是所谓的富人区)她正好奇地看着两个饕餮之徒。
第四十九章 甜蜜的负担
“这个啊,是阿拉伯风味的烤羊肉串啊,你要不要来一串?”李慕菲很不负责任地解释道,在他看来没必要为小女孩解释新疆和阿拉伯之间的区别,一旁的卡尔听了不禁翻了下白眼,李慕菲拿起一串刚刚烤好的,诱惑性地递给小女孩,那一刻,李慕菲觉得自己好像拿着棒棒糖诱拐未成年少女的邪恶大叔。
小女孩迟疑地看了看羊肉串,偷偷咽了下口水,但没有接,而是问道:“它看起来好脏,吃了会不会中毒啊?”
“什么?”一旁的卡尔感到自己贵族的声誉受了侮辱,气呼呼地跳起来道:“女士,我是奥地利的卡尔子爵,他是南非的李伯爵,我们怎么可能对你下毒?”
小女孩可能觉得卡尔面目狰狞,缩了缩身子,明显地更信任笑容可掬的李慕菲,问他道:“大哥哥,那个人说的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了,你看我们的穿着就知道,我们还戴着柏林大学的校徽呢,不会骗你的,你吃不吃?不吃我就吃了。”说着,李慕菲张开嘴,把自己正在吃的那串上最后一块咬了下去。
“我要吃!”小女孩这回放心了,她到底抵挡不了香味的诱惑,从李慕菲手上接过另一串羊肉,小心翼翼地咬下了一块。
李慕菲看着眼前的一幕,实在是太搞笑了,贵族穿扮的少女在吃自己烤的羊肉串,“好吃吗?”李慕菲问道。
“嗯,味道有点怪,不过真好吃!”小女孩慢慢吃着,即使这时候也保持着淑女的风度,看来他在饮食上倒是李慕菲的知己。
“你叫什么名字?”李慕菲随口问道。
“伊丽莎白-爱丽丝-怀特。”爱丽丝一边细嚼慢咽地吃着羊肉串,一边答道。
“你是英国人?”卡尔有些奇怪地问道。
“我的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是德国人。”爱丽丝回答道,哦,难怪长得这么可爱,原来是个混血儿,李慕菲心里说,生物学上不是有个名词吗:杂交优势,可这话他可不敢说。
“你的脚怎么了?”卡尔注意到小女孩坐在轮椅上,左脚上打着石膏,大大的一陀,和女孩娇小的身躯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有一种很好笑的感觉。
轮椅这东西的发明说起来还有李慕菲的一份功劳,铝合金和轮胎都是李慕菲的促进下才提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不过因为成本不低,轮椅还没有普及,只有柏林的很少数有钱人才用得起,这也说明小女孩家里非富即贵。
“嗯,从楼梯的扶手上往下滑的时候,不小心摔在了台阶上,医生说是骨折,要两个月才能好。”小女孩一边吃着,一边满不在乎地说着。
两个人面面相觑,李慕菲一下子把爱丽丝是个小淑女的结论全推翻了,看来真是人不可貌相啊,爱丽丝看起来挺文静的,没想到是个这样顽皮的孩子,李慕菲自己小时候都没干过滑楼梯扶手的事情呢!
“爱丽丝,你的父母哪里去了?”卡尔有些不满意了,什么样的父母啊,怎么能放任这么一个淘气包自己行动呢?
“爸爸在英国,妈妈参加宴会去了。”爱丽丝吃完了自己那串,现在她也不像刚刚那么害羞了,期待地望着李慕菲:“大哥哥,还有吗?我还想吃。”
“有啊,不过你好像没说谢谢。”李慕菲逗她道。
爱丽丝果然乖乖地说了声:“谢谢大哥哥!”
李慕菲笑着又递了一串过去。
“那就没有人照顾你吗?”卡尔依然紧抓着这个问题不放。
“有啊,仆人带我来花园玩,可是她睡着了,我四处转转,就看到你们了。”
“不负责的父母,粗心大意的仆人。”卡尔愤愤不平地说。
“这样不是很好吗,托他们的福,我们才能看见这么可爱的爱丽丝。”李慕菲摸了摸爱丽丝的小脑袋,她那波浪状的头发摸起来手感不错!
爱丽丝听到有人夸她可爱,连忙高兴地点了点头。
“来,卡尔,看看南非大使馆的厨子给我们做了些什么。”李慕菲打开了放着菜肴的那几个金属锅,因为是刚刚送来,还冒着热气呢。
一听这话,卡尔顿时什么都忘了,急忙走了过来。
爱丽丝也闻到一股香味,睁圆了眼睛,看着那些奇怪的菜肴,问道:“这是什么啊?”
“我找中国厨子做的菜。这是鱼香肉丝,这是香菇豆腐汤,这是叫花鸡,这是太极明虾。”李慕菲介绍道,说实话连他自己也是听送菜的人介绍才知道的,这两个外国人听了名字也记不住,不过脸上那副想吃的表情却是谁都看得懂的。
“算了,不多说了,吃了就知道。”李慕菲一声令下,卡尔就拿起了刀叉,转头看看爱丽丝可怜巴巴地看着自己,李慕菲不由得好笑:“爱丽丝,你也吃点吧!”
爱丽丝欢呼一声:“谢谢大哥哥!”拿起勺子喝起那碗汤来,喝了几口,连连说好吃,然后又去尝鸡和虾,脸上欣喜的表情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直到三个人吃饱的时候,爱丽丝家里那不负责任的仆人才焦急地找到了她,带着意犹未尽的爱丽丝回家了。
第二天,一位珠光宝气的贵妇拜访了李慕菲家中,她就是爱丽丝的母亲怀特夫人,她是一个欧洲上流社会常见的那种装腔作势、大惊小怪却又自以为是的妇人,这是李慕菲第一次在家中单独见到这样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以前在宴会上所见到的那些,李慕菲从来没有过多的接触,老实说,这次的见面对李慕菲来说并不愉快。
“谢谢您找到并款待了我的小心肝,亲爱的李!您真是一个好人!”她那娇嗲的声音让李慕菲掉了一地的鸡皮疙瘩,李慕菲是将自己的意志力发挥到了极限才成功维持了自己脸上的笑容和礼貌的举止。
李慕菲认为如果不是她脸上的浓妆艳抹让自己感到害怕的话,她的长相倒也算得上是一位大美女,但相貌丝毫无法阻挡李慕菲对她言谈举止的厌恶,她的动作表情和天真的爱丽丝看起来就像根本没有血缘关系似的。
“夫人您太客气了,爱丽丝是自己找到我们的。”李慕菲皮笑肉不笑地说。
怀特夫人纯粹是出于感谢才来拜访李慕菲的,当然也是要看看最近在柏林社交界很出名的威廉王子的亲密朋友,看看李慕菲是不是三头六臂。
“您真的只有12岁?!天哪,您看起来太成熟了,好像起码16岁一样!”
“眼睛有时会欺骗您的,夫人。”
“亲爱的李,我丈夫在伦敦休假,柏林只有我和爱丽丝,您知道,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是有许多应酬的,很多时候我无法照顾我的小宝贝,而那些,”
她脸上换上一副愤恨的神情:“那些懒惰而粗心的仆人,他们常常照顾不好爱丽丝。所以,亲爱的李,如果爱丽丝来找您玩的时候,请一定要好好照顾她,答应我好吗?”
她是那种很庸俗的女人,但却不无为女儿着想之意,听女儿说李慕菲对爱丽丝态度和蔼,心里也很高兴。
李慕菲却巴不得赶快甩掉她,急忙接口道:“夫人,您一百万个放心,我会把她当成我自己的妹妹一样!”怀特夫人那甜腻腻的“亲爱的”实在是让他受不了了。
“这是真的?!您真是太好了!”
看起来,怀特夫人对于李慕菲的印象却是非常之好,估计如果不是考虑到李慕菲年纪太小,就要对李慕菲施展魅力攻势了,即使这样,她临走时也没有忘记给李慕菲抛了一个媚眼,这个厚厚的脂粉气的媚眼让李慕菲差点没躲在卫生间吐出来。
惊魂未定的李慕菲向来访的卡尔描述了自己的感受,卡尔差点笑破了肚皮,他说道:“李,想不到你才是一个真正专研学术的学者,你要知道,这样的贵妇在欧洲的社交界是太常见了,瑞贝卡(卡尔的女友)说,怀特夫人可是柏林社交界的明星呢,她是很受欢迎的!”
不过第二天晚上他就笑不出来,因为这回来拜访的是爱丽丝,而且拜访的目的很简单:蹭饭。有人抢饭是让卡尔最不爽的一件事了。
从这天开始,爱丽丝也成了李慕菲家里的常客,她的父亲是英国的一个伯爵,母亲也是德国的一个贵族,因为父亲沉默寡言身材矮小,而母亲相貌靓丽又喜勾三搭四,夫妻两个关系并不好,现在基本上处于分居的状态。
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爱丽丝的父亲并不喜欢这个唯一的孩子,一个人在伦敦,母亲则带着女儿在柏林居住,却又隔三差五地出去参加晚会,所以爱丽丝除了礼仪课之外的时间就只有仆人和保姆在管。
怀特夫人得知李慕菲的身份又亲身考察了一番之后,对于李慕菲非常放心,爱丽丝一个人在家里无聊得很,竟把李慕菲的家中当成了自己第二个家,看怀特夫人的意思是把女儿扔给了李慕菲和卡尔两个人负责,她好自由地参加交际活动,李慕菲现在对自己当时轻易的许诺后悔死了,害得自己光荣地多了一个跟屁虫,还好爱丽丝还算听话。
大多数情况下,爱丽丝在李慕菲和卡尔眼中都是一个白吃饭的,不过有时候德国皇室会举行盛大的宴会或者晚会,李慕菲作为威廉的挚友自然是受邀之列,卡尔和爱丽丝也常常能以李慕菲朋友和亲戚的名义参加,这时爱丽丝可爱优雅的举止,也能让李慕菲和卡尔小小的自豪一把。
第五十章 巡洋舰之梦
李永瑜又来信了,他在最近的这封信中这样写道:
“国防部终于可以发挥作用了,我在过去的一年中,尽量利用身为总理手中所掌握的权限,绕过宪法和议会扩大着国防部的作用。我扩大了国防部的编制,将几个才能出色的人安排进了国防部,他们现在已经将这个空架子部门建设得有声有色了。
“财政上面不用担心,去年500万英镑的财政预算还有10万英镑的盈余,我将其全部节省下来了作为国防部的特别拨款,此外还有今年第一次增加了给予国防部的款项,现在国防部有15万英镑的资金可以用于武器订购,历史上第一次,国防部也有了武器订购的权力和拨款!
“李家还可以赞助国防部5万英镑,也就是说总共20万英镑的巨款可供支配(别笑,与教育和其他部门的拨款比起来是少得多,但你知道去年国防部的拨款是多少吗?3000英镑!我说这是巨款是有道理的),国防部长孙宏提出了一份武器采购清单,主要是采购几艘巡洋舰,要求的性能技术指标和具体说明我附在信中了。
“以往采购武器都是通过外交部和俾斯麦首相接触,但现在你和王子还有首相建立了亲密的个人关系,我想,由你来全权负责此事会更加合适,所以我郑重布置给你这个采购南非共和国第一艘巡洋舰的任务,不用担心钱的问题,若是超过了预算,李家可以自己掏钱补上。我的要求是不计工本,但求最好。
“此外还希望你能够借着这个机会考察一下德国的造船厂和军工厂,如果有什么需要的先进武器和技术,尽可以向德国人买下,我在这里向你透个底,明年的军费开支将会至少提高一半,而且以后的国防预算将会逐年上升,你尽可以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引入先进生产技术。最好能够让优秀武器实现国产。毕竟武器能自己造才是真正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看到这里,李慕菲猛然放下信纸,他站起身,在书房里走了几圈,可依然无法控制自己激动的心情!
他走到窗前,看着窗外黑暗的花园,玻璃上映出自己兴奋的脸庞,多少年了,自己就是在等着这一刻呢。
海军!巡洋舰!无论是前世的中国人还是今生的南非华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前世的中国,拥有自己的核武器,可是却没有一艘自己的巡洋舰!
今生的南非更惨,最大的军事船只竟是几艘不到200吨的鱼雷艇!偌大的贸易领土,漫长的贸易生命线,数目众多的商船队,竟然只是依靠自己的武装商船来保护,以至于华人的商船成了英国人眼中的肥肉,不时靠上来揩油!
没有海军的南非注定是有国无防的,国防部也终于认清了这一点,可是他们给出的技术指标依然太保守了,他们仅仅满足于两艘1000吨以上的巡洋舰。
在国防部看来,南非没有必要购买铁甲舰,南非周围根本就没有用得上铁甲舰的对手,都是一些黑人王国,用来对付海盗又没多大用,唯一的威胁就是英国人,可是英国人的舰队是能够用一两艘铁甲舰就能打发的吗?按照这种船最短三四年的建造周期,可能造出来用个五六年,战争就会爆发,就得准备被英国人炸沉了。
几千吨的巡洋舰同样也没有必要,原因同上。
而千吨级炮舰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打打海盗,维?br />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