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清之天下无双 > 梦回大清之天下无双第42部分阅读

梦回大清之天下无双第42部分阅读

    为人知的善感与脆弱?

    可是这一切,那远在天堂的赫舍里,你都看见了吗?

    少顷,康熙擦干了脸上的泪水,想起皇后临终前的话,扶棺半晌,道:“芳儿,你放心去吧!我一定会照顾好咱们的儿子!”他振作精神,吩咐道:“梁九功,传六部尚书、各院大学士、内大臣齐集乾清门前,朕要往御门前听政!”

    久候在外的梁九功见康熙面色恢复如常,心里一宽,立刻道:“喳,奴才遵旨!”

    康熙上朝听政的消息传到慈宁宫,太皇太后十分高兴,不禁赞道:“好孩子呀!比他皇阿玛强!”

    可她不知道的是,赫舍里皇后的去世,带走了皇帝无尽的哀思,也带走了他心底最纯真最善良的少年情爱……

    此时,玄烨虽已离去,独自留在巩华城的赫舍里不应感到孤寂,因为她依然在牵着玄烨的心。

    果然,时隔一天,五月二十九日,康熙又来到了巩华城,举哀,奠酒,静静的陪伴着她。

    三藩在外作乱,战火连天;内廷局势混乱,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玄烨日理万机、紧张,忙碌的程度可想而知。然而,这位封建王朝的年青帝王不管臣下是否有非议,尽情地表达对亡妻的怀思,几乎令人咋舌。

    五月三十日清晨,上朝时分,文武百官在太和殿中恭候圣驾。安亲王岳乐未进殿前,明明一片嗡嗡的说话声,他一进门,声音蓦然停止,只有一句没煞住:“……真重得厉害,不定放进了多少珍宝……”有人撞了一下说话人的肩膀,他回头一看,忙把后半句咽下去了。

    这里有其他诸位亲王,大学士,尚书,以及贝勒、贝子、公等亲贵和八旗统领、都统等近百人。亲贵们原本分散各处,小声交谈,此时一齐沉默下来。这沉默表示着一种情绪,形成了一股十分沉重的压力,使岳乐有一种狂风暴雨来临前闷得不能喘气的感觉。

    王公贵族们上前迎接岳乐,遏必隆已死,他现在是王公中辈分最高、爵位也最高的人了。岳乐和颜悦色地笑笑。许多人避开他探寻的目光。岳乐决心打破沉默,笑说:“方才诸公正谈得热闹,说什么物品太重来着?”

    站在窗前一位八旗都统躬身说:“禀王爷,是奴才随意说的。那日我们抬大行皇后的梓棺往巩华城,实在很重。”

    “他说的不假,”一个眉毛灰白的八旗统领证实说:“比当年太宗皇帝的棺柩重得多!”

    “世祖皇帝的丧葬也没有这么排场啊!”

    远处人丛中,不知谁极其不满地冲出这么一句。接下去,又是沉默,长久的沉默。

    索额图分明听到了,哼一声,却装作没听到。

    明珠和其他文武大臣分明心里有气,却故意装得无所谓。但这不自然的沉默,却充分表达了他们敢怒不敢言的情绪。前几天,一名辅国公和一名承政因在国丧中作乐,皇上大怒,撤了承政职差,夺了辅国公爵位,一并禁锢了起来。哭灵的最初几天,凡内大臣和命妇哭而不哀的,皇上都要发火,要交礼部议处。只是由于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竭力劝解,这一条才没有贯彻下去。

    大殿上嗡嗡声一片。

    然而,很快的,随着殿门外梁九功一声高喊,“上朝——!”文武百官齐刷刷安静下来,四下散开,规规矩矩地走到固定的位置,垂手站立。

    一身圣朝天子的朝冠朝服,康熙步履稳健,面目平静,威严肃穆的走进了金碧辉煌的大殿。

    文武百官、亲王显贵甩下马蹄袖,低首叩拜,山呼万岁。

    康熙目不斜视,拾阶而上,迈上御阶,来了一个气势十足的华美大转身,傲然端坐于金龙栩栩的宝座之上。

    平身后。

    明珠和图海走出班列,奏报前方战事。康熙眉目冷定,胸有成竹地点点头,斟酌一二,开始部署战略。

    ——

    康熙十三年六月间至十二月,康熙去巩华城三十四次,平均每月五次。当玄烨独自坐在赫舍里的灵前时,他往往是笑着的,他会跟他心爱的妻子说一些贴心的话。告诉她朝廷现在的局势、告诉她平叛战争的进展,告诉她儿子的成长;告诉她他最近的身体与心情;告诉她他对她永远无法抛却的思念。

    康熙十四年五月初二日一早,赫舍里去世周年的前一天,玄烨提前赶至巩华城,当晚留宿一夜,翌日亲行致祭后返回。

    康熙十四年六月,平定三藩之役正在进行之际,年仅二十二岁的康熙皇帝竟出人意外地宣布,要立孝仁皇后所生的刚刚一周岁的儿子胤礽为皇太子。为此,他下令礼部官员,择日举行册立庆典。该谕旨中称:

    “帝王绍基垂统,长治久安,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之祥,慰臣民之望。朕荷天眷,诞生嫡子,已及二龄。兹者钦承太皇太后、皇太后慈命,建储大典,宜即举行。今以嫡子胤礽为皇太子。尔部详察应行典礼,选择吉期具奏。”

    康熙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康熙在太和殿举行盛大仪式,正式册立胤礽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颁诏布告,大赦天下。

    玄烨这一系列悼念亡妻的举措,连出使清廷的朝鲜使者也有所见闻,朝野上下也颇有议论。

    康熙十五年十二月,自清廷返回的朝鲜使臣向国王报告说:“清皇(玄烨)不恤国事,……每日往哭沙河宫殡后之所。

    每逢除夕的前一天,康熙都无例外地去巩华城陪伴妻子亡灵,日暮方归。即使是他已经有了第二位皇后的康熙十六年除夕,他也依然如故地冒着霜雪严寒前去。不仅如此,康熙十六年五月初三日,赫舍里氏去世三周年祭日时,康熙于前一天上午就来到巩华城,奠酒举哀,一直陪伴赫舍里直至第二天申时才返宫。

    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玄烨奉祖母慈命,册立遏必隆的女儿钮祜禄氏为皇后,顺便一次册封了好几位,册封佟国维之女佟佳氏为贵妃,马佳氏为荣嫔,纳喇氏为惠嫔,赫舍里氏为僖嫔,董氏为端嫔……这是康熙第一次正式册封妃嫔。

    康熙十六年九月初九日,距第二次立后刚过十几天,康熙更是不顾大喜之期应有避讳,“驾往阅仁孝皇后山陵”,亲自检视将要葬入赫舍里的陵寝。

    …………

    ————————

    上部完。

    下部的主角不再是康熙,而是皇太子胤礽,讲述了他一生的荣辱兴衰,希望亲友们喜欢。

    -

    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