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踏秦川 > 踏秦川第79部分阅读

踏秦川第79部分阅读

    项羽这个天生神力之人的对手数招之下已有几人被项羽砍落马下而项羽座下的马儿度竟不稍减。

    没人敢再捋项羽虎须未到项羽马前纷纷调转马头避出一条路来当他马行中军迎面驶来小将李敢。两人交了一手李敢手中的镗被项羽一刀磕飞右手麻痹握不紧缰绳还好他骑术不错以左手调转马头避过项羽手中急喊‘撤’!

    就在跟在左右的旗手举起手中令旗李信鸣起猛虎骑兵营暂退的金锣项羽反手又是一刀斩在李敢后背。李敢胸闷晕一口咸甜涌上喉间两眼一黑趴在马背自此晕了过去。

    猛虎骑兵营分成两股绕了个大圈朝李信后边撤去中间让出一条直取李信的大路。项羽回头一看自己所率的两千骑兵损失不大哈哈两声大笑催促马儿直冲过去。此时他离李信还甚远本不该看到李信调马后退仓皇而逃的情景可他却清清楚楚看到了更增加他必胜的信心。

    李信双腿紧夹白蹄乌向后退了数十步。有一队大盾兵等李信一人一马过去马上从地上起身用大盾把前边道中挡的严严实实另有一支戈兵将戈架在盾上以阻突然冲过来的项羽追上李信。

    李信勒停了马瞧见两个立于高台上的旗手示意项羽已入埋伏轻轻一笑对身边的弓弩百将道:“现在就看你们的了!”

    百将得令手中令旗高高举过头顶百名箭手一字排开凑着火盆把手中箭矢引燃。他们将弓上台一个夹角松弦放箭百枝火箭呼啸而出落在项羽以及他身后兵马的周围。只有一个土兵身中一箭其余箭矢全部落空钉在地上那名兵卒眉头不皱的把身上的火打灭眼一闭将那柄火箭从身体里拔出抛在地上。

    第二十四章 霸王初败

    然有大盾遮挡视线但百枝箭矢只是射中一个骑士这样的运气如何不让项羽开怀大笑。然而他并不知道盾后箭手所要射的并非是骑士而是地上千丝万缕百般缠绕的引线是要把开山劈石鬼哭神号的‘雷神之怒’引燃。

    大笑过后项羽将手中斩刀前指纵马急奔才走出数步身后左右连续不断的响起声声巨响如旱地惊雷如山崩地裂。四野所能看到的是土块四溅硝烟团升一片狼藉。跨下的‘乌锥’神马也了疯不听使唤的四处乱奔。两千骑兵有的马儿被炸开了膛骑士也被炸的手断脚断躺在地上哀号。有的马没被炸死但它们已经完全受惊前撅后撂努力把身上的骑士甩下使得一些骑士躺在地上连不及躲闪从天而降的马蹄被践踏而死一些骑士的脚被缠在马镫上身体在地上拖行。

    面前惨况犹如人间地狱那一张张熟悉的脸庞上再没有以前那种阳光可爱的憨笑项羽所能看到的是死不瞑目、痛苦扭曲。他想不再去看地上死了或者没有死却在忍受着痛苦煎熬骑士可是不管他把脸扭向何处所能看到的全是这些一幕幕在他眼前不停的晃让他悲天呛地满目泪花心中除了手刃李信的愤怒外再也容不下其他东西。

    肚子内的肠胃开始痉挛伤心与痛苦使得他忍不住长啸一声。想盖过一波波一阵阵迎面压来地哀号可惜那声长啸很快被哀号压盖过去。除了他还骑在马上其他的骑士都躺在了地上能站立起来、在硝烟中四处乱窜、两只眼睛露出恐惧之色的马儿不过百匹。

    终于‘乌锥’马不再四处的蹦跳慢慢安静下来。项羽紧了紧手中斩刀纵马朝将路挡的严严实实的大盾冲去。到了近处他提了提马缰想让马儿跃过一人高地大盾跃过一人半高斜插向天的大戈去杀躲在后边的李信。可这只是他的愿望罢了一人半高的高度不是‘乌锥’马所能逾越的高度马儿一个急停差点把他甩下去。

    ‘驾!’项羽喊了一声。用斩刀刀柄轻轻磕了马臀一下不死心的想让‘乌锥’马试上一试。‘乌锥’马向后退了一步摇头长嘶从嘴中喷出一团白气。

    ‘驾!’项羽又喊了一声打向马臀的刀柄这一下使足了力道可是一贯还算听话如自己般不知害怕为何物地‘乌锥’马又向后退了一步。

    ‘驾……’项羽长喊一声一连向马臀连击三柄‘乌锥’马疯性又现两只前蹄腾空而起向前斜冲一步。一个扭身竟向后急驶而去。项羽用尽全力拉着马缰想让马儿回身可马头都被拉弯得与马脖形成一个大于九十度的夹角也无法改变‘乌锥’马回逃的方向。

    这时项羽清楚看到‘乌锥’马的一只大眼眼睛里竟充满了怜悯哀求的情感。似乎是在告诉他逃命是为了把他救出险地。

    两边李敢旗下的猛虎骑兵营一万人马如两扇急关的铁门迅合拢要把项羽围团在中间。对面刚才被尘雾所遮盖的战场里冲出一支骑兵来人数大约有万骑。

    依仗‘乌锥’马冲破合围起来的铁门根本不在话下看到从雾中冲出的一万敌骑使项羽心中猛然‘嗝噔’一下。“莫非那数万臭鸡蛋烂鸟蛋竟把我三万精骑杀了个干净?”项羽越想越怕也无心再试图斩杀李信低伏在马背向快关闭地‘铁门’冲了过去。

    只是一线之差。项羽从仅容下一马宽的缝里挤杀了出去面对扑面而来的万骑哪敢仗一人之力迎战转了个急弯朝‘武强’的方向逃去。过了一日。二十八将纷纷逃还‘武强’三万骑兵只回来不足两千。

    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大败唯一值得项羽安慰的是二十八无一损失。兵卒士气已低落到极点无不担心李信得大胜之后会围攻‘武强’城内一片人心惶惶有些人开始收拾细软准备随项羽一起逃命。

    “将军李信新得大胜士气正旺不如我们先退?”议事厅内骠骑将军慎候邓先打破沉默道。

    项羽黑沉着脸一言不。

    “退?往哪里退?莫不成我们流血流汗好不容易打出楚国现在又退回楚国?如此有何颜面去见乡中父老。”骁骑将军昌平候鲁战道。

    “城中兵马不过数千又经大败岂是李信数万骑兵地对手?他们的骑兵太过厉害那个阵形更是闻所未闻我们不是对手不如先退还楚国以待……”邓道。

    “你怕了?”鲁战打断邓的话冷笑一声:“他们也没什么厉害的如若不是人数战优我们岂会落败?此战我们死伤二万多人他们死伤接近四万这样算起来的话我们还赢了的呢!”

    “败就是败了三万楚雄胜不了他七万乌合之众我们又有什么脸面去谈胜利?”项羽站起身走到地形图前道:“不过我们绝对不能谈退出了楚国之境就一定要拿下漠北否则不踏入楚地一步。”

    “大王留得青山在……”邓还想再劝项羽摆了摆手制止邓再说下去道:“李信胜了这一仗必会百密而一疏如此京邑、索邑两地的战局或可改变。传我命令……”

    “报……”门外传来一个传令兵的喊叫项羽以为是来报城外现漠北军地踪迹心中不喜道:“进来!”

    “大王丞相钟离昧派人送来奏报!”亲兵跪拜在堂前道。

    “送上来!”项羽心念一动。猜测彭城方面共敖与吴地叛乱或许已平

    报扫目一看道:“好真的太好了!诸位请看丞来消息说‘彭城’方向。共熬与吴的叛乱已经被剿灭两个贼皆被斩杀。如今大将周殷率十万人马前去临江与衡山斩草除根而他则率领四十万大军往此处赶援。”

    这确是个好消息不过‘彭城’距‘武强’有月余地路程虽有四十万的生力军朝此处赶来可‘武强’又岂能守得了月余。

    “恭喜大王!”诸将领起身齐贺。唯有慎候邓面露忧色道:“这确是个好消息可末将担心的是‘武强’防卫是不是能等到援兵到来而不被破。

    “本来。我想亲自赶到‘京邑’与‘索邑’两地希望借此行激励士气拿下两地如今援兵即将赶来我就是拖上一月又有何不能?诸位……”项羽指着地形图道:“‘京邑’与‘索邑’两地沟多山多不适合骑兵大规模作战我们可率残军赶到这两地依据地形与漠北军再僵持一个月等到援兵来后……”

    李左车据隘屯守太行山第五断把这个凹口守得如铁桶一般可他实在没有想到漠北军地战力是如此之强。在一万人马冲击时还没感觉出来等到山外人马增至五万依靠三万人马屯守的他已感到有些吃力到了人马增至二十余万他已显得力不从心了。

    ‘漠北军’不仅战力强而且军纪十分严谨对于一道过不下两辆马车的狭小隘口。二十万大军丝毫不乱攻得是有板有眼张弛有度一天十二个时辰一刻不停的轮番攻击着只把赵国守军给累的疲惫不堪。到了第四日辰当第一支人数为三千的‘漠北军’攻破隘口李左车明白这道隘是守不下去了领着数千兵马弃隘而逃直至百里外的营垒。后边跟着一队队急追而来的漠北大军。

    入了营垒看到垒内不足三千地守军李左车吃惊无比赶到王帐见了赵歇。道:“大王营中人马都去了何处?”

    李左车的脸色十分吓人咬牙切齿的就像要吃人一般把赵歇这个大王也吓得直哆嗦略显结巴的道:“陈丞相见‘桃河’边的韩信兵马久攻不下把垒中人马全都调出去攻打以期能一战杀了韩信!”

    “谁让他擅做主张调走人马的!”李左车大喝一声须怒张在帐内来回踱了几步道:“他这是要坏我的大事不然据垒固守适时出击耗也能把漠北军给耗下半死。如今外边数十万漠北军已经杀到靠区区不足一万人马如何守得下去!”说罢走出王帐令手下兵马赶快上营垛守住营垒万不可让敌军杀入营垒。

    听到外边有数十万敌军的消息赵歇更加的害怕心中埋怨李左车没能守住隘口的同时又埋怨陈余把兵马全部调出。李左车前脚出了王帐他后脚跟着也出了王帐等到李左车把已累地不成人形的兵卒调到营垛上他方开口道:“如此怎办如此怎办!国尉是不是派个人去令陈余回救。”

    ‘桃河’离此说远不远说近不近李左车抬头一看见垛上兵卒都拉弩上弦知道‘漠北军’已到垒下想派出人去通知陈余不说能否冲出敌人包围就算能冲出包围等陈余回来时也是迟了那时营垒早被‘漠北军’拿下。他想实话实说可赵歇的脸已吓得惨白实在不忍心告诉这个不幸的消息只得宽慰道:“大王放心臣一定保全大王的性命。”

    陈婴入了隘口先让数万兵马上山剿杀残敌并令他们屯守隘口以防敌军再夺回隘口之后带着大军顺着李左车逃跑的方向追了过去只到赵军营垒前方停了下去。韩信早已派出探马关察凹口地情况见陈婴终于破了凹口一路人马急返‘桃河’向韩信报告这个好消息另一路人马则去通知陈婴到‘桃河’解韩信被围之难。不过大军初入陈婴一门心思只想着追击逃遁的李左车所以探马一直无法见到陈婴的面直到陈婴在赵军营垒前边安下营寨那路探马才算见到。

    “陈将军大将军命我前来通知你带领大军夹击‘桃河’岸边的赵军。赵军已经中计所属人马全被吸引到了‘桃河’那边两路人马一夹击必破赵军!”探马跪在陈婴面前禀道。

    陈婴闻言一方面气韩信不听他劝始有今日被困之祸一方面又气都到了这种份上韩信还打肿脸充胖子说什么把敌军都引诱出营!他丝毫不体量韩信如此说只是为了增加兵卒的土气冷笑两声心中揣摩现今赵军营垒中不过数千人马极是好破道:“韩大将军不是想再行背水一战之计吗?今天我正好遂了他的心愿这就破了赵军营垒遍插我赵军大旗让他好好过一过背水一战的瘾!”

    说罢不再理会那个传信的探马命令三军急攻赵军营垒不一刻便把营垒拿下拔下赵军地旗帜遍插漠北军的旗帜。须臾兵卒押来两个人物一个他认得是赵王歇另一个虽不认识看起来却嚣张的很以降兵的身份见了他也不跪拜一脸地傲色。

    “将赵王斩人头送到‘桃河’助韩大将军破赵军!”陈婴冷冷的吓着令细细观察着旁边一脸傲色的那人。那人面对赵王被杀毫不畏惧就连眉头也没皱上一皱。

    “瞧你这么大的谱一定是自负以奇谋便可定天下的李左车了吧?来人给我押下去如何处置这个差点害我军大败的人物等韩将军大胜归来再说!”

    第二十五章 屈人之兵

    婴派一小将挑着赵歇的人头来到‘桃河’边两军战场赵军将士一见到大王已经死了惊恐震骇。再加上连战数日以多于敌人数倍的优势而拿不下韩信士气比之先前早已不如顿时间军心大乱斗志全无就连队列也不能成行二十分大军抛盔弃甲四散逃命又哪是陈余凭一己之力可以约束得了的。

    韩信兵马窝囊了这么多日眼见敌军溃乱哪有不趁机斩杀之理于是从‘桃河’反击用尽全力追赶溃逃的赵军进行歼杀。尤其是以御使大夫的身份暂领前锋将军之职的张耳更是盯紧了‘仇人’陈余哪容得陈余就此逃脱紧追不弃率领数百勇士从‘桃河’追到‘泜河’岸边终于把陈余斩于刀下。

    得此大胜眼瞧着前边的敌人只剩下燕齐两个国家又经死里逃生之劫韩信心中为王的打算更加的强烈。虽然李信调他出兵前曾承诺胜了楚国将把‘河南’、‘韩’两国封赏给他让他为王。可是与李信交往了这么多年对李信了若指掌的他实在不敢相信一直都反对封王的李信会封他为王?

    说实话韩信没有称帝的心打心眼里愿效忠李信可是拜王封候是那个时代所有人的梦想如今他早已为候哪能不想得到臣子所能得到的最高位——王?他怕李信所作的承诺仅仅是为了战胜项羽而抛出地一个诱饵。不然韩国已封给韩王韩信河南国由申阳暂管为何现今又成为将封赏给他的酬报?

    韩信打算试探试探李信的诚意有多少趁食其返回‘阳’向李信覆命的这个时机写了一道奏报极力夸大张耳于此战时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希望李信能够封张耳为赵王以激励部下兵卒的士气。然后。为了赏赐过河之后连战三场地有功人员更是在赵国重镇‘’垒起一座高台准备封台拜将。

    如果推荐张耳为王是把张耳摆在前台试探李信诚意的话在‘郸’封台拜将简直就是拿自己的前途赌一把。按照当时的礼法封台拜将是帝王的专权其他将领是没有资格如此作的韩信如此作了很明显就是把自己摆在王的位置上。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走错一步就有掉脑袋地危险所以韩信希望自己手中的实力强一点最少强到能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让李信对他不敢贸然的下黑手。所以对于之前李信命取下赵、代两国后迅抽调十万精兵赶到‘阳’来援的君令置之不理找了个赵、代新取叛乱四起需要众多兵马平叛剿乱的理由搪塞过去。

    登台拜将的仪式开始后该升的将领都升了该赏的将领士卒都赏了这其中包括斩杀赵歇的陈婴。追杀陈余地张角生擒李左车的无名小将。不过唯一遗憾的是英布听闻老岳父吴在‘彭城’附近战死的消息后在拜将之前去了‘阳’而陈婴则指责他所做所为不合礼制愤怒的拒领赏银与官爵领着数千人马也朝‘阳’而去。

    这两人本是韩信重点拉拢的将领不过两人离去后他也暗暗松了口气。因为他总觉得两人不是那么好拉拢地就算拉拢过来也不会跟他一条心留在身边始终是个危险。尤其是陈婴看他的眼神总是不对经常把他看得心底毛。

    一场盛宴之后食其走了带着一笔不小的财富十分满意的离开‘邯郸’朝‘阳’而去韩信也终于得空。准备拉拢最后一个人才——李左车。

    李左车在监狱里关了数日吃喝跟普通的囚徒一样时不时还会遭到狱卒的奚落与咒骂被五花大绑带到韩信虎帐内时神情十分的萎顿。正盘踞虎榻。执烛研究地形图的韩信见到李左车前来‘哎呀!’一声怪叫从虎榻上一跃而下三步并作两步赶上前来当即教训押李左车地狱卒一顿嘴中狂骂:“谁让你们如此对待李先生呢滚!”

    两名狱卒的脸上各印了一个五指峰捂面退下。韩信亲自给李左车松了绑解下身上的裘袍给李左车披上把李左车让到最尊贵的座位坐下自己则在旁边相陪。这一招他是从李信身上学来地当初李信把身上的披风解下给他时让他感动的都想立马死在李信面前以报知遇之恩。而且这种感动一直延续到今时今日使他对李信忠心耿耿手握重兵也不敢有一丝的反意只是想给自己多捞一些富贵罢了。

    他从李左车颇显颓唐而又十分傲气的脸上看出隐藏很深的感动来心中一笑拱了拱手道:“不才在未进赵代二国之初就闻听赵国有一国尉能以奇谋定天下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还望先生不啬赐教。”

    “败军之将焉敢谈勇!韩大将军莫非在奚落在下?”李左车不冷不热的道。

    “岂敢岂敢!”韩信摇头摆手道:“李先生之败非败在谋略不行而败在我军太强赵军太弱之上!现今我准备向北攻击燕国向东攻击齐国希望两头可以并进两线可以开花不知如何才能办到?”

    “我只是将军的一个俘虏罢了哪有资格胡议军事?”李左车眉头一皱已然计上心头可是面上依然不冷不热的道。

    韩信早已对下边的仗如何打心中有数找李左车来不过是拉拢罢了何需由他出什么主意。心中清楚李左车所以不冷不热是不愤先前战败在他面前摆谱是为了争一口气夸赞道:“我们都知道百里奚在虞国时虞国亡来到秦国后却助秦国成为春秋五霸中的第三霸。这并不是说百里奚在虞国时是个傻瓜。连累虞国亡国到了秦国摇身一变成为一个聪

    促使秦国成为一霸。而是他在虞国不为重用君王~建议。李先生现在就如呆在虞国的百里奚这一仗如果陈余听从你的建议以万人马攻击我在‘桃河’边的兵马。其余人等坚守营垒就算陈婴破了凹口天险我军在粮草不继的情况下终究会被赵军所破。怪只怪陈余急于求成把兵马全部拉出营垒致使营垒被我军所破赵王歇被我军所杀搞得群龙无数十万兵马溃败。”

    李左车出的计没错。可是他也是未曾料到漠北军如此地厉害竟能破了凹口。心中清楚就算陈余完全听从他的计策坚守营垒不出也就是多支持十来日多杀些漠北军罢了终究逃不了被漠北军所破的命运。然而韩信挟大胜而不傲对他恭敬有加又把他比作百里奚如何能让他心中不喜。胡乱谦虚了两句道:

    “韩大将军谦逊了败终究是败了。李某还是知道自己的那点本事比不了将军的。”李左车笑道:“既然韩将军以燕齐两国军事问我那我就胡言两句希望对‘漠北’大业有用。”

    —

    “今天我与李先生是推心置腹真心实意的想得到先生的帮助还请赐教。”

    “韩将军渡黄河而过先以声东击西大破西魏兵马后又兵围三重。剿灭夏说大军。身陷赵军重围无粮无路的情况下坚守数日而不败只用了一个早晨便全破赵军数十万兵马斩杀赵王歇、代王余这种天下舍我其谁地霸气不是谁都能挡得了的。如今韩大将军的美名海内皆闻威震天下就连田中耕作的农夫也都知道将军的威风。害怕大军所过之处玉石皆焚草木俱枯因此不再上田劳作拼了命的大吃大喝。打着过一天算一天的生活。每天夜里韩将军大军还没到的地方百姓无论年长年幼不管是富是穷睡觉的时候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侧耳倾听外边的动静等待厄运降到自己地头上。”

    虽然李左车把韩信形容的如恶魔一般不过听到自己有如此的威望他还是打心眼里高兴。道:“李先生说的是我吗?我怎么越听越像是在说项羽抢掠屠城的事情只有楚军能干得出来我们漠北军军令严谨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出现地。”

    “这都是陈余故意把将军形容成这样使百姓产生恐慌。不过话说回来这也是将军的优点能把敌人吓破胆仗还没打呢就已经胜了五成了。”李左车道:“但是将军的兵马也非没有一点弱点。将军自过河始兵马长途奔袭连遇三场大战已经疲惫不堪。况且战线拉得如此之长粮草途经千里方能运到面临着断粮之忧。要是用这样的一支疲军兵分两路分击燕、齐两国兵马势必困顿在坚城之下想战敌敌人不出想攻城一时半会又拿不下来情势窘迫将形成长期的僵持局面。燕齐两国不能迅拿下留在齐国的楚军就会反扑将军面临断粮与夹击之危‘阳’的大王也会陷入被楚军重围的困境。谁赢谁负中间变数极大。”

    韩信还没有想过士兵已经困乏这一点。他本来自信地就是兵马精良战力奇强兵分两路拿下燕齐两国应该不在话下。可如果真如李左车说的那样两军人马形成相持的局面不能迅的断截楚军粮道对项羽形成夹击之势李信也就败了。如果李信败了凭他韩信一人能赢得了项羽吗?

    “请李先生指点?”韩信十分诚恳地道。

    “兵马困顿粮道过长就是将军的弱点一个擅战的将军绝不会以弱敌强而会以强敌弱。”李左车道:“如果我是将军我就不会急于去破燕齐两国而是先屯守于此让兵马得到充分的休息好解疲惫之忧。然后安抚赵代两国百姓使百姓们明白我们是一支义兵而非杀烧抢掠的匪兵击赵打代是为了解救他们于水火之中。过不了天你就会现百姓们运送猪牛美酒前来犒劳有了百姓的支持粮草之忧也就解了。弱点既已弥补将军便可把大军调往燕境形成大军压境之势派一能说会道之人告诉藏茶不降就会得到魏豹、赵歇、陈余的下场。藏茶在将军势不可挡凌利无敌的威势之下必然屈服。兵书上说‘不战而屈人之兵’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妙哉妙哉!”韩信大叫两声道:“不伤一兵一卒而得燕国既可保存实力又可节省时间此计真乃妙计!藏茶屈服之后我再联合燕军渡河与齐国战如此兵威更壮田横本就恨项羽屠灭齐国五成往上的城池并且支持田假使齐国内耗也不知死伤了不知多少齐人。我率大军而来他见自己并非孤立无援估计会与我再次联合攻入‘彭城’断绝项羽粮道将指日可待也。”

    “正是如此!”李左车点头笑道。

    ……两人一直深谈至三更越谈越觉得对方是个军事天才大有相见恨晚之感。第二日韩信下令让兵马休整数日并颁下命令以解百姓因为不了解而对漠北军产生出来的惧意。

    居于‘阳’的李信近几日眼皮直跳总感觉有种危险正在步步逼近。九月三十日天狗食日正午时分天色却一团漆黑阳城内百姓惊恐纷纷谣传这是上天在暗示‘阳’城不久将会被楚军围困。于是畏惧于项羽滛威害怕‘阳’被楚军屠城的百姓们纷纷拖家带口收敛财物出了‘阳’城往西逃跑‘阳’渐有空城之势。

    第二十六章 权衡

    姓们的猜测并非是毫无道理的!

    ‘彭城’方面吴与共敖已经失败五十万楚兵分成两路一路朝‘临江’、‘衡山’国进一路朝‘阳’而来这些情况百姓们不知道他李信如何不知?这也是英布急忙从赵国韩信部返回的原因希望可以从‘阳’调一支人马去救‘衡山’国中的妻儿。然而‘阳’已到无兵可调的窘状李信东拼西凑的也只是给英布凑了百人让其前去。

    ‘阳’方面这几日从‘九原’经‘咸阳’过‘敖仓’运‘阳’的粮草总会被一股盗贼所劫李信连派数支人马前去清剿可每次都没找到这股盗贼的影踪。由此可见这股盗贼并非普通的盗贼似乎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兵马很可能是项羽派出的一支断漠北粮路的奇兵。

    ‘’方面韩信兵马迟迟不来每次派使节前去催促韩信总是有诸般的理由。不过那边总算打开了一个局面西魏、赵、代、燕四国已经拿下紧接着齐国也将与韩信结盟眼看就要与屯留齐地的楚军接上阵了。诸多的原因使李信不敢很逼韩信就连斥责怒骂的厉言也不敢说上一句英布与陈婴已回到‘阳’黄河以北无人能制约得了韩信他真怕韩信一狠在四国土地上称王称霸再不管黄河以南的这场大战。

    楚军援兵马上就到。自己这边地援兵遥遥无期‘阳’被围是迟早的事情所以对于百姓的出逃李信是不管不问。这也是一件好事当城中百姓越来越少而‘阳’又被楚军围困住的话可以不用去为救济百姓而愁搜罗城中的粮草足够二十万大军吃上两三个月的。

    李信把战胜项羽地所有希望都交在韩信手中。打算就靠数万骑兵与二十万上下的步兵固守‘阳’三个月时间直到韩信的兵马赶到。虽然他知道把自己的命运交在别人手上是件挺危险的事情但现在这种情况也只能等待韩信大军渡过黄河断了项羽的粮草与‘阳’的兵马对项羽形成夹击之势一条路可走。况且按照他对历史微薄的记忆印象中韩信在刘邦与项羽最后地决战时明知倒向哪方哪方就会胜的前提之下最后还是倒向了刘邦。而他对韩信不薄相信韩信到时会助他消灭项羽的至于抗令不遵这档子事只能等以后再算了。

    李信有十二分的信心相信韩信会助自己战胜项羽。可是自己无端端的出现在这段历史中间又杀了刘邦创立出一个闻所未闻的漠北国。依据北美洲的一只蝴蝶扇扇翅膀可引亚洲一场急风暴雨的这个可怕定律他内心最深处还是怕自己的出现改变历史行进的脚步最终出现一个项羽胜楚国统一天下地结果。或者是出现一个韩信坐山观虎斗漠北、楚两强相争最后韩信称帝的结果。

    人一有惧意思路就会不再清晰以前所坚持的不再坚持以前所信奉的不再信奉。变成一个畏畏尾办事糊涂的人。这是人性普遍存在的弱点所以当食其拿着韩信推荐张耳为赵王地书信时李信马上就同意了并询问用什么办法才能战胜项羽

    ::了得但对于时事的把握与战局的控制哪有什么独到的见解。然而他见李信问起又不能不答以非凡的口才从汤讨代桀谈起一直谈到武王讨伐纣最后得出一个古怪的结论道:“汤胜后把桀的子孙分封到杞国为王。武王胜后把纣的子孙分封到宋国为王。而今。正品德败坏仁义沦丧捣毁各国祭祀天地地神坛使各国后裔连块立足的地方也没有。最终导致了天下大乱。如果大王此刻能够再找出六国的后裔封他们为王各国的百姓一定会感激大王地恩德所有人都会敬慕大王的道义。如此天底下的男人都真心实意的愿做大王的奴隶天底下的女人都都真心实意的愿做大王的婢女。大王恩德与仁义俱备天下百姓全部归心就是不想面向南方称帝也是不能!”

    说完食其意识到自己说的话有些矛盾要知道他此番前来最主要的一个目地是要促成张耳为王如果都找六国子孙为王那张耳怎么办?他笑了笑接着道:“当然有些实在找不到子孙的就应该让得民心曾经当过王的将领为王!比如赵国这种特殊的情况赵歇没有子孙张耳又在赵国当过王深得民心可让他为王。这只是臣的一个建议如何定夺还请大王示下!”

    所谓病急乱投医李信细细思量觉得这个计策不错而且运行起来十分的容易只需刻六个印章就行不需费一兵一卒。当即把食其夸赞一番并约以时日让食其前来取印章去寻找六国的王孙进行封赏。

    过了两三天李信慢慢的从恐惧之中摆脱出来意识到食其这些话听似有理其实无理明白了韩信推荐张耳为王是在试探自己是否真的愿封他为王的道理。

    本来为了能够战胜项羽以封王来激励韩信是他早已想好了的对于一个有欲望的将领总比一个没有欲望的将领好控制。可是食其的一番言论加上韩信以一将军的身份在‘’封台拜将又让他怀疑韩信的欲望不止为王那么小。他想销毁那六枚已刻好的印章又怕韩信一时激动做出过激的事情来所以到了约定的时日食其来向他要刻好的印章时总推说尚未刻好如此过了十来日。

    这些日子李信一直在权衡这中间地利弊。直到项羽率兵把‘阳’围了三重仍未下定决心。内有下属争权夺利之危外有楚军围困之险使得

    的烦躁就连吃饭的心思也没有总想找个人说道说不知该找谁说去。这一日他正在帐内吃饭体验着食肉无味的痛苦回‘咸阳’催促萧何运粮运兵的张良返还‘阳’站在帐外求见。

    “唉!”李信长叹一声放下箸看了张良一眼。

    “大王是在愁城外的楚军?”张良问道挤到桌前不客气地吃了起来。

    李信点了点头又把头摇了摇。城外的楚军是他担心的。不过只要不出城与项羽战守个二三月根本不成问题所以这不是他最担心的。他真正担心的还是韩信道:“你说如果我给项羽写封信希望两国可以罢兵项羽会不会同意?”

    “只怕不会!”张良摇了摇头道:“其实大王不必愁城外的楚军我有一计可使看似强大的楚军削弱。”

    “哦!”李信道:“何计?”

    “臣进城之后听说楚国援兵不日便到。为的是钟离昧。项羽地亲信最忠心最耿直从不阿谀奉承的不过钟离昧、周殷杨环等数人罢了大王只要能抛出数万斤黄金。派一得力属下前去挑拨他们君臣之间的关系使他们上下猜疑……”

    “项羽天性多疑极易相信谗言这一定可以导致他们之间先内斗起来。好极该找什么人前去挑拨楚军由你来办!”李信点了点头两只眼睛一转想起食其所言。希望听听张良的意见好给自己下个决心道:“你不在这些日子有一个人给我出了一个好计谋。两个计谋合在一起就更稳妥了!”

    “什么计谋?”张良问道。李信把食其说的话重复了一遍张良大惊直接蹦跳起来吐出嘴中来不及咽下的食物骂道:“谁给大王出的这个自寻死路的主意?大王快杀了他不然漠北国也就完了!”

    李信这些日子一直犹豫的是如果不封张耳为王的话韩信可能要反。见张良反应如此之大心中‘嗝噔’一下暗觉自己这几天犹豫地有理问道:“有这么严重?”

    “且听臣慢慢说来!”张良在桌前走了几步道:“此人拿汤武来说事听着有理可大王莫非忘了汤武封桀纣是在天下已经取得自信可以控制得了桀纣。敢问大王如今天下大王取得不足一半项羽又把大王围困在‘阳’大王自信能控制得了这些六国的后裔?”

    此种情况之下莫说去控制六国的君主就是连韩信也是不敢保证绝对能控制的。李信摇了摇头道:“不能!”

    “武王攻下‘朝歌’后奖赏贤德的商容释放囚禁中的王叔胥余加高忠臣比干地坟墓因此得到天下百姓的心使百姓对武王忠心无比。大王准备奖赏谁释放哪个加高谁的坟墓以期得到天下百姓的心?”

    这是个难题六国早已亡国二三十年贤德的人不可考监狱里哪还关押有故国王叔又有哪个忠臣的坟墓可以加高?李信摇了摇头道:“没有!”

    “周取得天下之后把‘巨桥’屯积的粮食打开救济天下的饥民把‘鹿台’堆积地金银送给天下的穷人请问大王能做到吗?”

    秦未至今连年征战粮食金银早被诸雄瓜分干净他现在还承受着缺粮之苦又去哪救济天下饥民?李信摇了摇头道:“做不到!”

    “商亡周兴武王把战车改成贵族乘坐的马车昭告天下从此再没战争、大王敢昭告天下从此没有战争吗?”

    没有战争?不说东南的赵佗人马与西北地匈奴人马眼前项羽就在围攻阳天下已成这个样子了能说没有战争了吗?李信摇了摇头道:“不敢!”

    “周把战马改在耕马放到华山之南表示不再使用。把牛群赶到桃林之北公开声明不再用它们拉送粮草大王能做到吗?”

    天下之大有五大洲四大洋李信潜意识里早想把五个大洲都跑遍让四个大洋里运行着中国的商船这些都需要军事实力来保证的怎能放马南山?他把头摇了更急道:“不能!“

    “天下的英雄豪杰离开亲人放弃祖坟抛开故友追随在大王身边为的就是能够靠殐死的战功分封一块小小的土地。如今六国的后裔寸功未立大王却封他们一大片国土天下的英雄如何能服?反正都是立战功有近何必求远?他们势必会离开大王回到家乡、亲人、朋友的身边去效忠所属王国的新王那时谁还在大王的身边?谁还能助大王战胜项羽?”

    有这么多理由已经够了李信打定了销毁王印的主意笑道:“看来是没人助我了!”

    “除非是项羽不够强大可现实是项羽在强大了!新建立的六国面对强大的项羽肯定会重新倒向项羽大王有什么办法让他们臣服?这不是自己给自己制造出六个敌人吗?”

    “你说的太对了!不过……”李信站起身道:“有个王是一定要封的!”

    “谁?”张良问道。

    “张耳!”李信笑道:“得把有些人稳住免得做出狗急跳墙的事情!”

    韩信推荐张耳为王的事情张良也有耳闻见李信如此说已猜出李信准备对韩信下手表情严肃的道:“大王准备?br />